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考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考试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装置、伞舱排水和标位等7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利用降落伞稳定再入大气层的返回舱的运动姿态,减低其下降速度,最后通过着陆缓冲等手段保证航天员软着陆;为返回舱提供闪光和海水染色两种标位手段,研制防止海水侵入主伞舱的装置。‎ ‎808所的葛玉君推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没有着陆缓冲系统,光靠降落伞把返回舱减速到2米/秒的速度,伞的面积必须达到14600平方米。这样大的降落伞,即使整个返回舱也装不下。‎ 伞系统工作时,先打开引导伞;引导伞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然后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80米/秒逐渐减到15米/秒。但是,即便是这样,航天员落地也会被礅个半死,怎么办?在返回舱底部安装一个γ高度探测仪,当飞船距地面一定高度时,γ探测仪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的速度减到1~2米/秒。‎ γ高度探测仪具有精确测量的功能,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论是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来准确测量距地面的高度。但γ高度探测仪也十分复杂。刚在返回舱上应用时,第一批试验下来,葛玉君和队员们全都傻眼了:不仅精度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测量趋势还不对。理论上,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高度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可是γ高度探测仪的实际工作情况却相反。‎ 这样的试验一连做了几个月。从夏天到了秋天,葛玉君等4人一直住在朱庄试验基地。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对比着做,可是这两种情况下,γ高度探测仪测出的数据就是不一致。原因何在?一次接一次地试验,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走投无路的葛玉君只好请来专家当外援。专家往试验场一站,几次对比试验下来,便提出疑问:是不是动态试验接头处的一麻袋棉花在作怪?对呀,怎么就没想到是它呢?原来,做动态试验时,怕接头掉下来砸到下面的返回舱大底,所以特意放了一袋棉花用来减震。而静态试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对γ的反射性特别强,所以影响了测量的精度。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γ高度探测仪的脾气算是摸准了。‎ ‎1.对“γ高度探测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准确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B.能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 C.能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速度减到1~2米/秒。‎ D.安装在返回舱底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精确测量功能。‎ ‎2.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γ探测仪指挥点火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就越低。‎ B.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 C.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未必。‎ D.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亦然。 ‎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葛玉君等人试验内容的一项是(      )‎ A.在不同季节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B.在有减震棉花与无减震棉花的不同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C.返回舱下降速度不同,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的高度不同。‎ D.在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下,γ探测仪测出数据的对比。‎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 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 ,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馀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 4‎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受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B、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C、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D、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白:告诉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A、其宽恕如此 其孰能讥之乎 B、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C、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 不知东方之既白 D、临因是知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6.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B、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C、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D、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 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 B. 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 C.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因犯罪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8.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 ‎ (1) 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 ,临因是知名。(4分)‎ ‎(2)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城东早春 ‎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 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9、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3分)‎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5分)‎ ‎(三)、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 壁赋》)‎ ‎(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诗经·氓》)‎ ‎(3)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陶渊明《归园田居》)‎ ‎(6)我有嘉宾, 。 (曹操,《短歌行》).‎ ‎(7)鹰击长空,________ 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8)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4‎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C.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D.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 ‎(‎ 4‎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8分)‎ 四、语言运用 ‎13.下面各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廿(niàn)四桥 羞涩(sè)  肴(yáo)核 妙处(chù)‎ B、陪衬(chèn) 凌侮(wǔ) 浸渍(zì) 梵(fán)婀玲    ‎ C、酾(shì)酒临江 颤(zhàn)栗 作揖(yī) 一椽(yuán)‎ D、倩(qiàn)影  袅娜(nà) 攒射(cuán) 绯红(fěi) ‎ ‎14.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3分)‎ A、葱笼  淅沥    萧索   没精打彩 B、陌生   脉落   纤细   不绝如偻 C、厮杀   桑甚    简漏 世外桃园 D、渺茫   玳瑁    垝垣  望风披糜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表达交流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和风度。‎ C、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科林•汉弗莱认为,只要解决了芯片与大脑的接口,把刻在微型芯片上的微型记忆电路加入大脑中的设想就完全可以变为现实。‎ D、近日,高考研讨会在我市召开,近百个学校的老师聚集会议室,共同研讨下一轮高考的复习工作。‎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被人们认识了的自然界动物,有时就被作为艺术形象再现于绘画和雕刻之中,也出现在一些工艺品上, 。 , , 。 , ,因而有了权力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①于是在当时的陶器上就出现了鱼、鸟、鹿等动物形象 ‎②到了秦汉时期,人们见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兽的完整图案出现在了当时帝王宫殿的瓦当上 ‎③因为这几种正是当时人类能够捕获和经常接触得到的动物 ‎④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能够用粗糙的石头工具打猎打鱼以获取食物 ‎⑤也因为他们具有凶猛、美丽、长寿的特点 ‎⑥人们并且往往还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表现了一种特定的思想内容 A.⑥④①②③⑤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③②⑥⑤ D.⑥④①③②⑤‎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    ‎ 五、写作(60分) ‎ ‎19、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700字。‎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