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1-1王维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1-1王维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 ( 上 )   第 1 课 王维诗四首 【 助读链接 】 一、作者名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 王维 (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 ( 今山西祁县 ) 人。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仕途多舛, 中年遭遇挫折,逐渐走上了明哲保身、远祸自全的道路,思想日趋消极。晚年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笃于奉佛,有“诗佛”之称。田园诗风格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丰。王维写诗擅作远景,又擅长以画入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 《 王右丞集 》 。 二、文学常识 格律严格的诗体 —— 律诗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 ( 即颔联、颈联 ) 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三、背景回放 1. 野老不争席,只有辛夷花 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自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一派反 动势力上台,朝政黑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王维虽 然在朝,他倾向于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对现实十分不 满而又无能为力,内心矛盾,产生退隐归田的思想 而又恋于禄位。于是他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辋川建立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 诗人流连于辋川一带的自然风物,留下许多空灵隽永的传世佳作, 《 积雨辋川庄作 》 与 《 辛夷坞 》 是其间的代表作品。 2. 春光所到处,尽是相思情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 (740 、 741) 知南选,至襄阳 ( 今属湖北 ) 。他集子里现存 《 汉江临泛 》《 晓行巴峡 》 等诗,可见王维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 《 送沈子福归江东 》 一诗应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 作品简介 】 1. 辋川他日成名胜,藉得朝天一首诗 《 积雨辋川庄作 》 写辋川山庄久雨初停时的景色。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2. 幽淡已极,却饶远韵 《 辛夷坞 》 短短四句,描绘辛夷花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诗人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一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3. 情真意切,哀而不伤 《 送沈子福归江东 》 以杨柳起兴,烘托送别气 氛;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 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 “惟有”两句是王维突发的奇想,将春色比作心中对 朋友的情谊,情景妙合无间,表露得非常自然。原本 充满愁绪的离别被诗人写得哀而不伤,反而觉得形象 丰满、基调明快,其动人的艺术魅力不可否认。此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4. 承转自如,妙笔连珠 《 观猎 》 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 意远;中间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 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 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 景俱能传情,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 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 “ 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 【 初读自测 】 一、读准字音 二、明确句意 ( 填空或判断正误 ) (1) 蒸藜炊黍 饷东菑 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用酒食等 款待,此指送饭。菑:未经开垦的土地田地,此泛指 农田。 ( ) ﹒ ﹒ ﹒ × 。“菑”应指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指 一般田地。 (2) 山中习 静观朝槿 朝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际开花,朝开 暮谢,古人以之为事物短暂的象征 (3)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 更相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早已随缘任适,于人无碍,与世无争,还有 谁会猜忌我呢?我可以免除烦恼而耽于山林之乐了。 ( 4) 涧户寂无人 涧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罟师荡 桨向临圻 罟师 : _________________ ﹒ ﹒ ﹒ ﹒ 崖谷山涧像门户一样相对,或指涧中的居室 渔人,这里指船夫 (6)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 回家。 (7) 还归 细柳营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汉代周亚夫屯兵之处。 诗中借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 ) ﹒ ﹒ ﹒ √ (8)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译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因草枯而猎鹰很快发现猎物;因雪尽, 主人追踪而至便觉格外轻快 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积雨辋川庄作 》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后四句抒写幽居山林的生活情趣。 B.《 辛夷坞 》“ 山中发红萼”写花开,“纷纷开且落”写花落,写花自开自落突出山林之幽静。 C.《 送沈子福归江东 》 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难过凄凉”“依依不舍”“祝福期盼”的过程。 D.《 观猎 》 结构一气呵成,而又层次分明:以静景起句,以动景结尾,首尾回环映照。 【 解析 】 选 D 。 D 项,应为以动景起句,以静景结尾。 ( 一 ) 积雨辋川庄作  * 辛夷坞 【 文本导学 】 微课一:赏析诗歌的炼字艺术 1. 王维的诗讲究“炼字”, 《 积雨辋川庄作 》 中“积雨空林烟火迟”一句中的“迟”很有意味,请简要赏析它的作用。 【 明确 】 一个 “ 迟 ” 字,不仅写出了天阴地湿、空气潮润,炊烟缓缓升起的情景,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 辛夷坞 》 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 明确 】 寂。此诗前两句写芙蓉花在寂静中开放,素来给人以“闹”的感觉的红色,在这里正好陪衬出此景的幽静。后两句写芙蓉花在寂静无人的山涧悄然散落,道出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孤独清幽的环境。 微课二: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3.《 积雨辋川庄作 》 的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表达效果。 【 明确 】 运用手法 表达效果 动静结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映衬 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浓绿的夏木, 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 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 为静;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动 静结合,体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 运用手法 表达效果 多角度 描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 叠词 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 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突出 了景物的特点 绘形绘声绘色,“阴阴”写夏木茂 密之形,“飞”写白鹭翩翩起飞之状; “ 啭”写黄鹂啼啭之声;浓绿的夏木、 白鹭、黄鹂,色彩鲜明 4. 用典有正反之分,请结合 《 积雨辋川庄作 》 一诗的尾联说说诗人是如何用典的,传达出什么感情。 【 明确 】 借用 《 庄子 · 杂篇 · 寓言 》 中记载的“争席”典故,说明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借用 《 列子 · 黄帝 》 中的“海鸥相疑”的典故,表示自己不值得怀疑。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适,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5. 试分析 《 辛夷坞 》 这首诗的动、静关系。 【 明确 】 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具体到每一联:两联都是出句“静”,对句“动中寓静,以动衬静”。 【 疑难探究 】 1.《 积雨辋川庄作 》 一诗的颈联所写隐居生活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 点拨 】 隐居生活: 人生态度:厌倦尘世喧嚣,远离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从自然万物中领略哲理、兴味,吃斋悟道了然人生本质。 2. 禅趣一般是指在静思中感悟到的人生的某种意趣和玄理。试分析 《 辛夷坞 》 中的禅趣。 【 点拨 】 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怒放时无须赞美,凋落时也无须同情伤感。它们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王维由花的自开自落,自由自在,领悟到了万物皆有的自然本性,不执着于生死有无,而是顺其自然,因而内心一片静谧,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 备选要点 】 请结合 《 积雨辋川庄作 》 一诗说说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 点拨 】 《 积雨辋川庄作 》 一诗通过积雨、空林、水田、白鹭、夏木、黄鹂等自然景观,烟火迟、饷东 菑 、观朝槿、折露葵、争席罢等人事活动,来组合画面,这些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形成空阔清幽、恬静优美、清静闲适的整体风格,传达归隐田园之乐。 ( 二 ) 送沈子福归江东  * 观猎 【 文本导学 】 微课一:赏析诗歌中的形象 1.《 送沈子福归江东 》 一诗中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 明确 】 意象 作用 杨柳 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渡头 点明送客的地点 行客 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 俗,烘托了离别的氛围 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 别时的凄清情境 这些意象紧扣 “ 送”字,表 明了这是一首送 友人的送别诗 2.《 观猎 》 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用简要的文字赏析。 【 明确 】 描绘了一幅将军出猎图。劲风呼,弓弦鸣,英姿飒爽的将军在渭城射猎。平原草枯,积雪消融,鹰眼锐利,猎物很快被发现,马蹄腾跃,奋力追踪而至。 微课二: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3.“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明确 】 (1) 化虚为实 时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2) 以景喻情 诗人巧设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4.《 观猎 》 颔联写“草”“鹰”“雪”“马”,并没有紧承上联写将军,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明确 】 这是避实就虚、以物衬人的写法。用将军所用之物来显示将军的勇武过人,深得以物衬人之妙,寻猎物的猎鹰疾飞,追禽兽的骏马奔腾,通过如此陪衬烘托,将军英姿便跃然纸上。 【 疑难探究 】 1.《 观猎 》 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 点拨 】 “ 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2.《 观猎 》 一诗中诗人用了哪些方法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 点拨 】 除正面的动作描摹外,还通过侧面的环境渲染、配物衬托、 运用典故等手法,塑造了一个敢于傲风驰骋、英武豪迈、激情洋溢、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 方法 内容 正面 猎渭城、忽过、还归、回看、射雕 侧面 环境:风劲、草枯、雪尽、暮云平 配物: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 典故:新丰市、细柳营、射雕处 【 备选要点 】 《 观猎 》 首联两句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 点拨 】 不能互换,此处运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 以 “ 风劲角弓鸣 ” 开篇,有以下效果:其一,它绘出了将军出场的环境,显示了将军顽强的意志;其二,风强箭难射,显示了将军射艺之高;其三,强风之中尚能听得见弓箭的簌簌鸣声,可见弓之强,从而显示了将军力之大。 【 知识钩要 】 古代诗歌抒情手法的分类 概念解读:抒情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景、某物、某典故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此事予以抒发。 分类: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主要有五种形式: 1. 借景抒情 ( 寓情于景 )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借景抒情又分为乐景写乐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 2. 借物抒情 ( 托物言志 ) ,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3. 借古抒情 ( 借古讽今 )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今。 4. 情景交融,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使景物带上浓浓的情感特征。 5. 用典抒情,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抒情方式。 【 考题对接 】 (2019· 天津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7 分 )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① [ 唐 ]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 ② ,去国同王粲 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 注 】 ① 此诗作于公元 762 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 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 解析 】 选 B 。 B 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2. 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绮丽” “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 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 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 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苦”字道尽诗人飘零 他乡的哀痛;“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 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 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