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9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教师用书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9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教师用书 (1)

古代文化常识 一 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 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 1 300 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 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 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 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 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 300 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 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 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 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 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 1 300 多年。如《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 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 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 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院试】 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 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 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 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 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 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 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 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 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 进士。 【进士】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 1 300 多年 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 98 749 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 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 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 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 1 000 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 750 名。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 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 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如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 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 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 张乡绅立即送贺银和房屋,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 而范进得到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通过院试(童生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 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 “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题” 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 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 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 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都起到 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4.古代学校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殷商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校。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 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 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 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 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 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 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 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 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 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5.古代学官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 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 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曾任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 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 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 别称。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院课试 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二 礼 仪 1.古代礼仪 【伯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排行最小。古代 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 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 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 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 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宋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 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 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 更贤能的人。 【长揖】 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 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 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 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 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 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 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 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 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 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 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 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 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 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 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 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 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 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 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 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 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 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 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 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 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 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 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2.古代位次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 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 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 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 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 者居前,8 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 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 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 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3.古代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在也用于称 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 溘逝、老、故、逝、终等。 三 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 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 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 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 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 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 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 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绰号】 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是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 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小名】 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 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 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 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 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 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 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 时的秦王献上尊号曰“泰皇”。 【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 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 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 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 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 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 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 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 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 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山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 “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因他曾任江州司 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 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 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 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被称为 苏学士。 【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 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 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 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 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 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 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 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 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2.兼称几项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 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的关系,再称名和字;《梅花岭记》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 、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 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闻博鸡者事》“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 者之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3.古代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 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 用“愚”谦称自己。 【鄙】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 解。 【敝】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 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 有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 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 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 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 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 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 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 平庸。 【家】 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 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 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 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脸:年老者指自己 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 (2)其他自谦词: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 的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 小吏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女子自称妾;对别 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子、女儿;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 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 成熟的意见,等等。 4.古代敬辞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使用的敬辞很多。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 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 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 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 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 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 郎(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对方的女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 戚)。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 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 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对方)、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对方的弟弟)。仁, 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 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 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 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 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 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 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执事(称对方 手下以代对方)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5.古代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有“竖子”“小子”等称呼。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 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 雀东南飞 并序》:“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6.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苍生、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 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 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 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 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 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 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 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 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 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 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别称 不满周岁:襁褓之年。 婴儿:黄口。 一岁:周。 幼儿时期:孩提时期(2~3 岁)。 童年时期:垂髫,总角(7 岁左右),始龀之年(7~8 岁)。 10 岁:幼学之年。 12 岁:金钗之年(女)。 13 岁:豆蔻年华(女)。 15 岁:及笄之年(女),束发之年(男),志学之年(男)。 16 岁:二八年华,破瓜之年,碧玉年华(女)。 20 岁:弱冠之年(男),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女)。 24 岁:花信年华(女)。 30 岁:而立之年,壮室之年。 40 岁:春秋鼎盛,不惑之年。 50 岁:半百之年,知命之年。 60 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还历之年,平头甲子。 50 岁~60 岁:耆艾之年。 64 岁:古瓜之年。 70 岁:致仕之年,从心之年,古稀之年。 77 岁:喜寿之年。 80 岁:杖朝之年。 88 岁:米寿之年。 90 岁:鲐背之年。 99 岁:白寿之年。 100 岁:天年,百寿之年,期颐之年。 四 古代官职名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 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 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 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 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 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 【太傅】 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 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 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文少保。其二,古代称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 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 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 祥辞掉丞相后被授予的官职。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 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 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如《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 “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 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 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 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御史】 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 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 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如《指南 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如《屈原 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 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 各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如《屈 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句中的大夫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 者,则群聚而笑之。”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 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 史令。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 幕僚之长。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 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 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 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 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秦汉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 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 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代白居易曾任杭州、 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都督】 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 郡刺史。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 台”“抚军”。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 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从事】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如《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 失下曹从事。”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如《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 登。”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如《孔雀东南飞 并序》:“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 来。”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 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 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 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 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 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任免升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 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 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五 古代刑罚 1.古代常见刑罚 髡,又称髡首,是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黥,又称墨刑,古代五刑之一,是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劓,古代五刑之一,即砍去犯人双脚或脚趾。 笞刑,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 到清代。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 清代。 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砍去犯人双脚或脚趾。 膑刑,是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 2.古籍中与刑罚有关的高频词语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 称。 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是用炭烧铜柱使之发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 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的刑罚。 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奔驰,撕裂肢体。 车裂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俗称“千刀万剐”。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 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腰斩,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将罪人从腰部斩断。 弃市,是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 枭首,是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的刑罚。 菹醢,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犯人剁成肉泥的一种刑罚。 极刑,是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有时也指最严重的刑罚。 六 天文历法 1.天文名词 【星宿 xiù】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 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 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 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 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 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 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 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两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 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 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运交华盖】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 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描写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婵娟。 【东曦】 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着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 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天狼星】 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 中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 【老人星】 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恒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 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泊松滋江亭》:“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牵牛织女】 “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 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诗人曹 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银河】 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 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 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 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 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 gāng】 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小说《水浒传》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 地煞星降生。 【云气】 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 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2.历法名词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 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 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 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一般相当于公历的 七月、八月。 【二十四节气】 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 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 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 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月份 节气 月份 节气 月份 节气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 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 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初阳】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 雀东南飞 并序》:“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 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 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 并 序》:“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下九】 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 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 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3.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1)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句中的 三十三年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干支纪年法】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 1627 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 为最。”“辛亥”指公元 1911 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 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 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 戌”是干支纪年。 (2)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序数纪月法】 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 月十九日”,“是年夏五”中“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 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 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 南赋》:“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时节纪月法】 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 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3)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序数纪日法】 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 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 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干支纪日法】 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 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 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 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 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4)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 雀东南飞 并序》:“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 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 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 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 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 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 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 点 【鼓】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时用滴漏纪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 时是时辰,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点】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 24 分钟。 【刻】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 100 刻,实算 96 刻,每刻 15 分钟。 七 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山川关隘名等。 【西河】 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古称河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 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 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 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 相见。”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 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 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 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 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 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 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 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 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 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 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 称“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 长安。 【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 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 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 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 传说中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 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 雍州分出幽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 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 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 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 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五人墓碑记》: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 函为宫。”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如《张衡传》: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八 古代典籍 1.古代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合称“五经”。 十三经,指十三种儒家经传:《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穀梁 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 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 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无重复的字。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千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 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 唐诗三百首,是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一十首,分五 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 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 2.汉字字体选介 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通行于汉朝的字体。 草书,是汉字字体之一,特点是笔画相连,书写快速。 楷书,是汉字字体之一,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也叫 正楷、真书。 行书,是汉字字体之一,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3.古籍注释体例 传,是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 注,注的本意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 句加以解释、疏通。 笺,指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 疏、正义,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人的注释作注 释。 诠,指解释词义、字。 义疏,是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 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 九 古代音乐 1.古代音乐常识 五音,我国古代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 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就形成七个音阶。 十二律,又称十二律吕,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 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 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的称“律”,双数的称“吕”。 宫调,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 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 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八音,是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雅乐,指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音乐。 俗乐,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宫廷中宴会也用俗乐,称为“燕乐”。 2.常见于古籍中的古代名曲有: 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 六幺,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讹为《绿腰》《六幺》。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全曲共三十六徧(段), 由散序(六徧)、中序(十八徧)、曲破(十二徧)三部分组成。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 无射,本指古代十二音律之一,又指周景王所铸的钟名。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后来用“阳 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下里巴人,《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通俗的歌曲。后来用“下里巴 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春江 花月夜》《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十 古代服饰 1.头衣 冕,冕是古帽字,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头饰。冕上有长方板叫 延,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旒。天子有十二旒。 冠,冠与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明显不同。冠并不能像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用 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冠梁自前至后,覆在头顶上。其作用,主要是捆住头发,同时 也起装饰的作用。只有统治阶级、王公贵人才能冠(戴帽),而奴仆只能用巾(黑纱)包头。 2.体衣 体衣分为上衣下裳。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截藏在衣内;后来变成衣短裳长,裳 就加衣上。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五冕、九衮之类的衣服,只有 王公贵人才有资格享受。他们寒冷时,有毛皮大衣(裘);天热时,有高级丝织品。而那些寒 士庶人则只能穿布衣(麻、葛所织)、褐(粗毛编织的灰色粗布)和缊袍(旧絮或乱麻填的旧袍) 之类。 3.胫衣 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袴后无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套裤。后来加上裆, 称作裈。裤脚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 4.足衣 足衣就是鞋,上古称屦,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 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 5.寝衣 寝衣包括深衣(亵衣)、寝枕、锦衾、布衾、罗帐等。 6.官员的服饰 在古代,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共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品”。他们的服饰,以清代为 例,文官服饰,一品为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 七品为鸂鶒,八品为鹌鹑,九品为蓝雀;武官服饰,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子,三品为豹, 四品为虎,五品为熊罴,六品为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 7.配饰 环,是玉制的配器。圆形,中空。古人重视佩玉,有“君子必佩玉”之说。 玦,环的周边上留一缺口就是“玦”,“玦”与“决”同音,故常用玦寓指决断、诀别。 容臭(xiù),即香袋,后代称“香囊”,内装香料,随身佩带,香气绕身,故名容臭。 臭者,香气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