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7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练)(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7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练)(含解析)

专题 7: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阅读 夯实基础 1.【2018 届甘肃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 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 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 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 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 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 段,销售收入由 2011 年的 331(2)72 亿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6223.9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1(1)02%。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中国报告网) 附图: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 200 亿美元,而 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 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 物出口额仅为 11.3 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 4(2)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 7 亿美 元,仅占出口额的 33%。 (摘自 2013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道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 900 多种中 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 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 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 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 2016 年 8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 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亮相,而早在 2011 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 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 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 183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 已有 10 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 1200 多个,目前受过 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 50 多万名。 (摘自 2017 年 2 月 15 日《人民日报》 (1)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学凭借自身 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服务业发展迅速。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知识产权未能得到 有效保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组织 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倍受世界推崇。 【答案】D 【解析】A 项,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中成药”换成了“中医药”。C 项,曲解文意,原 文“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并非是说“国际话语权丢失”是已成事实。D 项,夸大意义, 原文内容是“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并非选项所说“备受世界推 崇”了。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通过图表反映出 2011 年至 2015 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不断攀 升,体现出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了新 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 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 D.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都从客观角度报道了时效性 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E.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 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 【答案】BE 【解析】A 项,材料一和二引用数据较为精确,但材料四引用数据有概数,并不精确,如“1200 多个”“50 多万”。C 项,强加因果。E 项,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叙述顺序不同,材料一 是顺叙,材料四是倒叙。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 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材料中看,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②只有解决好知识产权 保护问题,发挥我国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才有可能顺利地解决相关的国际地位、 海外发展及经挤利益等问题。③提升法律意识,做好秘方保密工作,利用相关的法律积 极注册、保护知识产权。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 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 点的概括和总结。此题注意根据材料三的相关论述分析“知识产权”问题。 2.【2018 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从“墨子号”的投资中获得了回报,完成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从 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中国凭借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这两项成果确保了在量子通 信这一未来通信技术领域的至上地位。该技术主要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枚科研卫星于 2016 年 8 月 16 日发射,在距离地球 500 公里至 1200 公里处的低轨 运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三大实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 和量子密钥分发,此前这些实验仅在地面的光导纤维中完成过。 (摘编自《中国已成量子通信技术先驱》,2017 年 8 月 16 日《参考消息》) 材料二: 中国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既定二年的科学目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得的成绩 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他们提出新目标: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 单元,具有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换句话说,若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窃听必 然会被发现。2003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提出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 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2016 年 8 月 16 日成功发射的“墨子号”是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卫星已相继完成 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三大科学目标,成为量子通 信通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潘建伟说,“墨子号”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是由卫星发射量子信号,再由地面 接收。实验结果表明,在 1200 公里的通信距离上,卫星平均每秒发送 4000 万个信号光子, 一次实验可生成 300 千比特的密钥。这项成果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 技术基础。“墨子号”的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则是由地面发射纠缠光子,再由卫星接收。 这项成果为未来开展空间尺度量子通信网络研究等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 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说,实现量子通信全球组网所需的卫星个数取决于用户需求和卫星轨 道,“如果是在地球同步轨道,理论上有 3 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他认为从实用角度来说 必须要构建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卫星发送密钥的时间也将从当前“墨子 号”每次过境开展实验的 10 分钟延长到数个小时。 潘建伟说:“如果国家支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那么有希望到 2030 年左右,建成 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面向全球,中国科学家正在基于“墨子号”与国际同行开展 合作,下一步将与欧洲量子通信团队联合进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地面 站也正在为与“墨子号”对接做准备。 (摘自《中国科学家提出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2017 年 8 月 10 日《中国新闻》) (1)下列有关科学家对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从而构 建的量子通信网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B.“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进一步论证了量子通信无法被窃听,所取得的成绩让科学 家们备受鼓舞,于是他们提出了“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的新目标。 C.早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之前,中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星 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D.有科学家认为,理论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射 3 颗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 子星座,就可以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A.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墨子号”通信实验中的“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 和量子密钥分发”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 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中国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两项成果包括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 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确保了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C.我国如果要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就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这样才 有希望在 2030 年之前继续保持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D.卫星由于具有方便覆盖整个地球的独特优势,是在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实用化 量子密码和量子隐形传态最有希望的途径,这在“墨子号”量子通信试验中得到了 验证。 E.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领跑优势,但竞争日趋激烈,欧洲的德国、意 大利等国也在加紧研究并与中国“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做星地对接准备。 【答案】CE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①发射卫星(构建能覆盖全球的卫星网);②分发量子密钥(完成星地高速量子密 钥分发,即由卫星发射量子信号,再由地面接收);③进行量子隐形传态(实现地星量 子隐形传态,即由地面发射纠缠光子,再由卫星接收);④建立地面站. 【解析】注意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明白“量子通信网”的工作原理,然后概括要素“发射卫 星”“分发量子密钥”“进行量子隐形传态”“建立地面站与量子卫星对”。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 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 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 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 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此题注意明确量子卫星通信网的工作原理,在材料二中提取关键词语作答。 3.【2018 届河南濮阳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 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 将再减少 100 万人以上。与此同时,2017 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 274 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 80 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 2.3 万个贫困村。完成 340 万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健康扶贫救治 421 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 费用实际报比例提高到 80%以上。2012 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共减 贫 6600 多万人,年均减少 1300 万人以上。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 感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 案”。 (资料节选自《中国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针对贫困人口的目标就是“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的问题, “三个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在这“三个保障”中,因病致贫、因 病返贫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实现打贏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来解决 因 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因病致贫、返贫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大量的贫困人口不能如 期脱贫,即使脱了贫也难以巩固、难以稳定,很可能又回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从工作的难度 来看,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的艰,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这从几年的数据 来看,因病致贫、返贫户占比一直保持在 30%左右,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非常之大 (资料国务院扶贫办《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 材料四: 目前国内扶贫工作的投入转化率其实并不高。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看,2016 年 中央和地方在扶贫上合计投入了 1000 亿元,人均扶贫投入资金超过 1 万元。但 2016 年中国 的贫困人口标准也就在 3000 元左右。从投入收益比来分析,国家在扶贫投入上的转化率其 实只有 30%左右。“显然,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是明年 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研究专家何雨认为,要提高扶贫资金效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 “刀刃”上。 次要优化扶贫工作机制,在扶贫工作方法上,采取扁平化管理,以降低成本, 提高扶贫资金覆盖面与受益面。 精准扶贫政策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粗放式扶贫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各种因 素和障碍。适应我国贫困治理形势的变化,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扶贫对象瞄准化、帮扶措施 具体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考核目标去 CDP 化,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型。 (资料《国科学院院刊》发文《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方案”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从 2012 年以来,中国五年减贫 6600 多万人,2017 年以来,贫困人口将再减少 1000 万以上。 B.2017 年,电商、光伏、旅游等新业态产业扶贫取得了重大成果,带动了 350 多万户 贫困户和 2 万多个贫困村脱贫。 C.2016 年,中国扶贫投入转化率只有 30%左右,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降低了扶贫 资金的使用效率。 D.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花更大 的力气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2017 年贫困人中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率提高到了 80%以上,这一举措有助于解决因 病致贫的问题。 B.根据材料二中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人员的相关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经济增长与减 贫关系密切,经济增长率越高,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越多。 C.专家指出,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是解决扶贫工作机制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扶 贫资金覆盖面与受益面。 D.根据材料二可知,疾病、技术和劳动力短缺、缺少资金是中国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 要解决贫困问题,针对性的措施尤为重要。 E.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扶贫对象瞄准化、帮扶措施具体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考核目 标去 GDP 化,是扶贫工作的重大改革,解决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切问题。 【答案】AD 【解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 的”“两项”。B 项,从图表看,并不是经济增长率越高,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越多。C 项,重中之重点是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要优化扶贫工作机制。E 项,“战略 转型”不能说成是“改革”,改革是改变革新,转型是升级优化:“解决了导致贫困发 生的各种因素和障碍”不等于“解决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后阶段做好扶贫工作的可行办法。 【答案】①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②提高健康扶贫投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 题。③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④优化扶贫工作机制, 采取扁平化管理,提高扶贫资金覆盖面与受益面。⑤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改变大水漫灌 粗放式扶贫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各种因素和障碍。 临门强化 1.【2018 届河南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 2015 年节能环保 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15 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 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什么叫支柱产业?产业产值达到 GDP 的 2%,就可以作为支柱产业。2016 年,我国 GDP 突破 74 万亿元,按照 2%计算,支柱产业年产值应该在 1.5 万亿元左右。 2016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 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 15%以上”。 不过,在产业总产值之外,看一个产业是否足够强大,还要看产业中单个企业的产值。 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国家发改委在上述《意见》 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要“培育 50 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从 2016 年的情况 看,城投控股、光大国际、亿利洁能、三聚环保、启迪桑德等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还没有 一家产值能够达到百亿规模,72 家知名环保公司总营收只有不到 1700 亿元。而同期,世界 五百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的营收已达 239 亿欧元,相当于 1800 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开展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努力提升环境质量,环保产 业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机。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 达到 17 万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 3 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环保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认为,促 进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必须通过提高环保标准和严格执法,倒逼出环保产 业的市场空间。其次,在“倒逼”的同时,对节能环保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优 惠,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进 而在治理环节偷工减料,不少环境治理企业甚至沦为集中排污地,令公众极端愤慨。已在业 内接爬滚打了近 30 年的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对此颇为感慨,他认为,国内环保产业竞 争的序,既损害了环保企业本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公众利益。 (摘编自孙秀艳《环保产业何时能成经济“台柱子”》) 材料二: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众多,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规 模。 环保行业与政策关系密切。环保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同时也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的 产业,其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干预、引导密切相关。环保行业不会随宏观经济的周 期起落而相应变动,但其变动与政策出台情况紧密相关。 材料三: 摘编自《2017 年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材料四: 2016 年 12 月 2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 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这意味着我国施行了近 40 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 退出历史舞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 2013 年到 2015 年,我国国务院非常重视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 支柱产业。 B.我国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那么该产业年产值应在 1.5 万亿 元左右。 C.我国已有城投控股、光大国际等节能环保产业的上市公司,2016 年这些公司产值都 没有过百亿。 D.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快速增长,环保产业将成为 经济增长的动力。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保产业要成为强大的支柱产业,不仅其总产值要达到 GDP 的 2%,而且龙头企业的 产值也要大,要达到几百亿甚至千亿的规模。 B.从 2016 年的情况看,中国的知名环保公司虽然多,但中国的 72 家大型环保企业的 总营业收入没有外国某一环保企业的营业收入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在我国法律史上有特 殊意义,体现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D.近几年,环保产业中节能减排和环境修复板块营业收入增速强劲,反映出市场需求 旺盛,其他板块营业收入表现较稳定。 【答案】D 【解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 正确的”“一项”。D 项,“其他板块营业收入表现较稳定”概括不准确,其他板块的 营业收入的表现,有的稳定,有的下降,有的也有较突出增长。 (3)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环保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众多,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规模; 应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环保产业园区。②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政府应加 强环保立法和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③环保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 应建立有序竞争的机制。 2.【2018 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 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 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 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 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 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 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 1982 年的 657 万人增长到 2010 年的 2.2 亿人(图 1),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 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 40% 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 年全国流动人口中 约有 1.5 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 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 82%来自 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 2.36 亿人,比上年末增加 669 万人。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 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2013 年调查的务工经 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1980 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 4(2)8%。平均年龄为 2(1)9 岁;2015 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平均年龄为 2(3)3.也 就是说平均“80 后”。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 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人口流动迁移规模(包括 落户城镇的人口)仍将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波动性增强;人口流动整体趋于稳定化、家 庭化,定居意愿普遍增加;新生代和 40 岁以上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老人和流动儿 童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需求日趋复杂。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四: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6》发布会上指出,人口流动的特点首先是青壮年独立的流出来,然后接着是夫妻俩流出 来,然后是赶紧把孩子接过来,再往后就是整个家要搬进来,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规律。我们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已经进入到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动 老人的数量就是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大的趋势。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极端的留守 儿童自杀事件,也让社会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缺失和心理健康的问题。 (摘编自网易健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流动人口在地域上的流动趋向机器产生的社会原因。 B.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中,我国流动人口在数量上的发展趋势。 C.材料三说明新生代流动人口主流为“80 后”,他们为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 D.材料四说明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及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 【答案】C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 辨析。C.“他们为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无中生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是指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其原 因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 B.从材料二看出,从 2008 年至 2013 年,我国不论是农民工总量和举家外出的农民工 总量,都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 C.我国流动人口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其主要特点是青壮年先流出来,夫妻俩流出次之, 然后是把孩子、老人都搬出来。 D.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制度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流动老人和流动儿童的数 量不断增加,社会关系日趋复杂。 【答案】B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 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 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3)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为我们提出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 明。 【答案】①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应享受同等的社会待遇。②要关注流动老人的养老问题。③ 要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④流动人口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 出地的人口结构,为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课题。 3.【2018 届湖北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内 100 多家 GDP 总量较高的城市进行分析,并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 籍人口的差值作为外来人口数量,可得中国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 和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浏阳和深圳。 当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丰富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有助于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而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开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够海纳百川,吸引各 地优秀人才汇集,城市也将越具备活力。 但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也使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被提上了 日程。 (摘编自 2017 年 11 月 27 日福布斯中国网站) 材料二 2017 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网) 材料三 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流失率高,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关确实有很多快递员提前 离职回家,给快递派送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离年关越近,将会离职的快递员也会越多, 有可能会导致网购的年货送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 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 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快递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 要的社会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畅的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快乐工作。 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业用工制度、 善待一线快递职工是企业必答之题。 (摘编自 2018 年 2 月 13 日《劳动报》) 材料四 春节到来,北京街头的人流车流日益稀少,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返乡。公交不挤了, 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 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空城”,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而这矛盾背后则反映出了城 市迅速膨胀后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的根本 原因是,外来人口没能够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的“根”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基本公共服务未实现均等化,是阻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苏海南强调,很多 人还面临住房压力、看病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一线城市春 节期间的“空城”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大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测算并设定一个人口红线,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将资源合理 配置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让人们在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才是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苏海南说。 (摘编自 2016 年 2 月 7 日新华网《北京春节遇“空城”烦恼 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待破 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度高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这样的城市有 活力,经济发展也好。 B.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外来人口数量更多的城市,GDP 总量 排名也更高,但也有例外。 C.快递员春节返乡是过年时快递派送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 资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D.苏海南认为,要解决中国一线城市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创 造条件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 【答案】C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 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 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城市的外来人口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所以对于外来人 口已经很多的大城市来说,现在要减少外来人口。 B.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外来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是 城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城市级别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C.外来人口离开造成了大城市春节“空城”的烦恼,要减少这种烦恼,城市管理者就 应该把相关的工作岗位多给本地人,少给或不给外地人。 D.要解决城市迅速膨胀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就必须将资源合理配置在二、三线 城市乃至农村,并为大城市划定人口红线。 E.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离开北京,既给北京本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平时没有的 方便,也给他们带来了烦恼。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选项和材料的分析 进行理解和作答本类试题。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不等于“减少外来人口”。C.工 作岗位的安排不给外地人不符合材料内容,也不现实。D.“划定人口红线”是“可以”, 不是“必须”,而且也不是国家统一规定。 (3)一线城市要留住外来人口,减少“空城”的烦恼,应该怎样做?请综合所给材料的内 容概述。 【答案】①企业要提高员工待遇,完善用工制度,要给员工发展空间。②社会要实现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解除外来人口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融入城市(注意“综合所给材料”, 分“企业”和“社会”. 高考提升 1.【2017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 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 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 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 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 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 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 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 8.1 厘米、厚只有 0.3 厘米、憨态可掬.的 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 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 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 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 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 工业用齿轮;1929 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 1500℃的 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 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 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答案】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北京卷论述类文本必考内容。这类题 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 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 转换。分辨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 A 项就属于无中生有。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甫.一开始: “甫”读作 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 “罄”读作 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 “津”读作 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 “掬”读作 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字义的能力。A 项字音错,“甫”应读作 fǔ。C 项加点字的解 释错误,“津”的意思是“渡口”,“乏人问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过问。D 项加点字的 解释错误,“掬”的意思是“用两手捧”。“憨态可掬”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 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故本题应选 B 项。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 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一般字音 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如本题中“甫”是统读字,“掬”是形声字,都属于易误读的字。对这类题目,备考时 可采用音义结合法、联想法、推断法、记少不记多法,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 合。对于词义的辨析,则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语素的意思来辨识;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望文生义等错误类型,如本题 B 项对“津”的解释忽略了加点字的本来意思,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 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 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 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 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 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 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 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 “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 在 1981 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 《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 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 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 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 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 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 力。此 APP 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 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 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 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 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 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 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 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 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 外观看,有了 VR 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 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 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 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答案】B 【解析】B 项“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文中没有依据。A 项由材料二第一段“感谢数字 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 珍贵文物”可概括出;C 项由材料二第二段“‘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 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可概括出;D 项由材料二第二段“无数人通过 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第三段“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 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第四段“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 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等句子可概括出。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 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A.C.D 三项在 原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 B 项却属于无中生有。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 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 分)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这种 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依据原 文总结出 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后辨析所给成语的含义,找到 答案。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 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 象等。本题所给四个成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身不由己”强调自己不能做主,“感 同身受”强调未亲身经历却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强调为他人着想,“身临其 境”强调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答案应为 D 项。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 句来描述这一现 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D 【解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意思是当 年 豪 门 檐 下 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从 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的 含意,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意,仔细对比,找出答案。分析诗句时既要理解诗句的表 层含意,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文物原来只为少 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意思是说文物以前只是专家学者研究赏玩之物, 现在文物普遍得到大众的认识,走进了普通人家。所给四组诗句中,能体现出这一含意 的应为 D 项。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 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 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 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 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 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 最大的隐患。2003 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 30 多万人次,2014 年已增长到 81 万人次。 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 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 2 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 4℃,这都有可能侵蚀 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 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 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 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 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 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 2 小时缩短至 70 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 提高到 6000 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答案】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①整体理解文 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将题目材 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扩大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 失当、曲解文意等问题。本题 A 项和 B 项可由材料三第一段概括得出,D 项可由材料三 第二段“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概括得出。C 项 将原文中的“升高”曲解为“降低”,属于曲解文意。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答案】A 【解析】A 项“减少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由原文“莫高窟最高日接待 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 6000 人次”,可知,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比原 来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由原文“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 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可知 C 项和 D 项正确;由“有了 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可知 B 项正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 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 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解答时考生 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本题难度不大,由题干可知,选项信息集 中在原文最后一段,考生只需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仔细比对,就可得出 答案。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 分) 【答案】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 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由材料一首段中“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 让 沉 睡 的 古 老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 度的能力。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 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 念的含义。如本题考查“文物‘活’起来”的含义,解答时就需要通读三则材料,分别 找到“文物‘活’起来”(或与“文物‘活’起来”相类似的表述)在文中的位置,联 系上下文筛选出能解释“文物‘活’起来”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分析 作用,要在通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 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找出能体现“文物‘活’起来”作用的 内容,分点概括即可。因为三则材料都属于总分式结构,所以答案信息多集中在材料的 首段。 2.【2016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 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器 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 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 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 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潜器未得到进 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探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 1964 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 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 80 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 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 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 1000 米级深潜实验。2010 年已能下潜到 3759 米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 等任务。2011 年 7~8 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 5000 米级试验, 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 年 6 月 27 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 海沟开展了 7000 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 7062 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 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布放、高清摄录、高精度 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 7000 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 年,“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 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 年,“蛟龙”号在印度洋 下潜。2016 年 5 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 1 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 6500 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 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深 500 米。“蛟龙”号的 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 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取材于崔维成、王海磐、刘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B.使我国首次获取了 7000 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C.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答案】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 相应的语段,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取舍,D 项,“全面领先 其他发达国家”表述错误,属于范围扩大,原文“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 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 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所以选 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此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 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 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 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例如本题选项 D 就犯了范围扩大的错 误。 2.根据“材料一”,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有能力的一项是(2 分) A.长时间水下工作 B.悬停作业 C.自动驾驶 D.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解答筛选信息类的题,要细心比照选项,慧眼识破“陷阱”。构成试题的每一 个选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只不过,这些选项是从原文句改编而来,表述形 式与原文不尽相同。同一个意思命题者采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命题时设置了答题 “陷 阱”,或将原文句增删词语,或变换句式,从而达到干扰考生判断的目的。考生应该清 楚地了解这些误项设置的“陷阱”的方式,答题时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要掉入“陷阱”, 误入“圈套”。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细心比较,明辨异同,识 破“陷阱”。答题的基本思路:确定答题有效区间――比照选项表述――判断选项正误。 例如本题选项 D 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 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很容易得出答案。 材料二 近日,“蛟龙”号首次下潜到水下 4000 多米的深处,这个数字在人类深海潜水史上并 不罕见,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都曾达到这个深度,但中国的大步追赶让这一领域的领 先者感到紧张。 美国某网站称,“深海是中国的下一个边界”,并认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试水意味 着美国在深海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被超越。《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次下潜是“中国在 一场关系重大的科技竞赛中达到的最新里程碑”。该报还评论,大洋深处的这场竞赛具有堪. 比.太空探索的商业、科学和军事意义,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目前也是世界大国之一,只有 它和美国、俄罗斯、印度具有载人航天能力。 英国媒体对“蛟龙”号也作了详细报道,说如果“蛟龙”号一两年内下潜 7000 米成功, 将超越日本的“深海”号深潜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深潜器。“中国的‘蛟龙’号将是世 界上少数几个能把人类带到 6500 米深海的潜水器之一”,英国某报评论说。该报还认为, “蛟龙”号代表中国“打响了征服海洋的战斗”,尽管它目前的任务仅限于纯科学领域,但 是中国政府希望“蛟龙”号探索深海的能力使中国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对深海的大量金属 矿藏进行合理利用。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在一场美国一直保持优势的技术竞争中,深海开发计划将成为“中 国的金字塔”。文章还说,有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潜水器可以切断海底通信电缆,回收海底 的外国武器,或者用于修理和营救潜艇。 (取材于孙秀萍等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外媒体关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载人能力 B.科技竞争力 C.下潜深度 D.深潜意图 【答案】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答题区间第 2.3.4 段中,美国、英国、日 本的新闻媒体报道内容得出分别关注了科技竞争力、下潜深度、深潜意图。据此可得出 答案为 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此类文本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 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 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 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 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 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这则材 料第一段属于导语部分,而从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内容可看出分别是从科技竞争力、 下潜深度、深潜意图等角度来报道的,因此选项 A 不属于国外媒体关注点。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蛟龙”号首次下潜到 4000 多米的时间的推断, 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09 年 B.2010 年 C.2011 年 D.2012 年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分析和推断时间和数据的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 置,然后根据题干和选项的数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例如本题从数据和时间在 文本中的相应区域来看,答案主要集中在 B 和 C 项上,而根据材料中 2010 年的“3759 米”的准确数据可知,“4000 米”的时间应该在 2011 年 7 月之前。所以选 C。 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迅猛:“迅”字书写的第一笔是“⺄”。 B.载人:“载”读作 zài。 C.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D.堪比:难以与……相比。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 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技巧点拨】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 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 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例如本题选项 D“堪比” 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材料三 “彩虹鱼”:中国深潜新利器 国际上对海洋的深度区间是这样划分的:3500 米至 6500 米为深海,6500 米之 11000 米为深渊。要使中国在深潜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须尽快研制出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 水器。在“蛟龙”号研制的基础上,“彩虹鱼”号向 11000 米深渊极限发起了挑战。 根据“彩虹鱼”项目总体设计,探秘深渊将是协同作业:以“彩虹鱼”号万米级全海 深载人潜水器为核心,配备 1 台无人潜水器,3 台着陆器和 1 艘 4800 吨级的科考母船“张 謇”号。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凭借这一世界领 先的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对全球 26 条 6500 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的科学普查,获取珍 贵的深渊资源样本,建立深海生物 DNA 数据库,从而带动深渊生命科学、深渊地质与资源科 学研究的开展。 然而,探索万米以下的海底世界绝非易事。试想一下,下潜深度达到 11000 米是一种 什么体验?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都不会露出水面。那里的海水寒冷刺骨,黑暗 无边无际,还要承受约 1000 个大气压的压力——这样的压力足以摧毁大部分科考设备。因 此,“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 正在研制的“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望成为国际上首个作业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与 7000 米级的“蛟龙”号相比,万米级“彩虹鱼”号在外形设计、制造材料、设备抗压能 力、电力系统等方面均需升级换代,提升各项性能。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 号在海里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 45 度倾斜下潜 的方式。由于抗压能力要求高,“彩虹鱼”号载人舱的制造材料也与“蛟龙”号不同,需要 使用优于目前常用的高强度钛合金的新型材料——马氏体镍钢。在稳定翼、舾装系统、声学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彩虹鱼”号均需提升相应的耐压性能。在电力系统方面,“彩 虹鱼”号正在研制寿命更长、动力更大的锂电子电池。 2015 年 9 月,“彩虹鱼”号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试,最大潜 深为 4328 米,标志着我国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按照设想,2016 年, 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将利用新的科考母船去冲击马里亚纳海沟;2018 年,完成载人潜水器 的研制;2019 年,力争让中国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研究。 万米级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建成后,将具备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所没有的万米深渊作业功能,能够填补我国在深渊科技这一前沿技术领域的空白,提升我国 开展大洋深海交叉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占领世界深渊科技研发的制高点。 (取材于张欣、张建松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面向海洋深渊区开展科学考察 B.是全海深“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C.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 D.目前尚未完成研制 【答案】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易错警示】此题选项 B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若不将选项带入相应的语段,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很难作出判断。原文是“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 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其中,“这些”还包括“1 台无人潜水器,3 台着陆器和 1 艘 4800 吨级的科考母船“张骞”号”,因此选项 B 的表述将范围所小了。 7.根据材料三,与“蛟龙”号相比,不属于...“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特点的一项是(2 分) A.外形呈瘦长的鱼雷状 B.垂直下潜 C.使用新型材料 D.抗压能力更强 【答案】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B 项,“垂直下潜”不是“彩虹鱼”号的特点,而 是“蛟龙”号的特点,偷换概念。所以选 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可先从文本中找到属于“彩虹鱼”号特点的语段,例如本题答题 区间在第四段,可根据文本第四段“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号在海里 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 45 度倾斜下潜的方 式”可知,选项 B 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 的发展有哪些特点。(5 分) 【答案】要点一: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蛟龙”号在短短三四年 间就下潜到 7062 米,创造了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万米级的“彩虹 鱼”也已经开始研制。要点二:载人潜水器的技术不断创新,某些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处 于领先地位。要点三:目标远大,以占领世界深渊潜水科技研发的制高点为目标,力争 使我国大洋深海交叉科学的研究位于世界前列。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与 整理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对一段或者几段文字进行分析概括,而概括中心则是 就整篇文章来的分析概括。而对内容要点及中心的概括,要在结合命题意图基础上,抓 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 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 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 上启下的过渡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 重点。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 细枝末节。例如本题可根据各语段中的评价性的语句提炼性的概括作答即可。 3.(2015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 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至 20 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 的危机和挑战。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 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 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 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 年,日 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 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 10 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 1975 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 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 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 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 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 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 7000 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 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 10 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 15 种。如 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 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20 世纪已进入信 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外国人 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 1979 年 7 月 1 日《汉字信息处理》)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 )(3 分) A.研究进程的落后 B.计算机的历史短 C.汉字自身的特征 D.技术条件不具备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时至 20 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这是本文的观点句, 统领全文。命题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从一小而具体的角度来命题, 从而带动考生对此文总分结构以及观点句、段首段尾句的把握;这实际上也在向考生传 达一个信号,那就是读论述类文本就是要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从而理清论述思路,把握 论证结构;从所给的四个选项来看,有的如 CD 两个选项可根据相关语段或语句概括出, 而 AB 两个选项,则需考生根据文本进行理解分析,才能作出分析和判断,体现了筛选 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要求;CD 两选项依据文本可容易作出判断,而 AB 两个选项则 需借助文本理解分析,故本题的难点,也就在这 AB 两个选项中。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2 分)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 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 项原文没有这方面的表述,无中生有。可根据题干先确定本题的答题区间,也 就是文本的最后两段。对也依然要抓住关键语句来帮助自己理解分析,第五段讲汉字数 量大,印刷的字体与字形的要求也多,这就造成汉字排版的繁复,因之 B 对;而第六段 的段首句“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则概括得很明确, 由此 A 项正确;该段还指出“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 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可见 D 是正确的;五六两段论述了由于汉字的自 身特征带来的严峻的挑战,也只是指出“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并没 有说“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C 答案是无法中生有,错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还是立足于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的考查,这里有几个要求,一是答 题区间的筛选,二是区间内信息的筛选,三是对筛选出信息的整合。本题是以客观题的 形式来考查的,难度就降低了好多;题干中的“汉字”“不正确”等提示与要求都很明 确,便于考生据此确立自己的筛选区间。区间内的信息,除了 C 选项所呈现的内容,表 述的趋同性很高,所以相对于第一小题,本小题难度不大。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由于 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更有意义的 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 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 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 大的技术难关。汉字的常用字在 3000 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不同字体和不 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 100 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 200 亿位, 约合 1 万 6 千兆个存储单元。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 也足以使它丧失使用价值。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 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 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 1 万位下降到平 均 800 位。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 4 千万位的存贮量 就能存下 65 万字头的全部信息。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 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 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 处理的新突破。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的核心和基石。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文字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我国又自主发明了用参数信息进行 控制的独特方法,从而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又一个障碍。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 比西方早了 10 年。当外国电脑企业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的时候,唯独在出版领域,来华研制 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 中国市场。国产照排系统在与国外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我国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和汉字 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时代。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宝等相关文 章) 3.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 B.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 D.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的考查点还是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上面,对所拟标题的选择则 是其考查的形式而已。但这种客观题的考查形式的实际效果,远好于那种要求考生拟一 个标题这种主观题的考查方式。本题考生对所给的这几个选项作出判断的过程,实际上 也就是明确本文行文思路的过程,即本文首先介绍中国四代排字机的运用原理和研制过 程,接着指出我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介绍我国精密汉字排照系统的 自主创新与研制成功,并阐述其重大意义。可见命题者目的还要将考生引导到阅读文本、 把握文本思路进而理解文本内容的正确轨道上来,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又节约了 考生的时间。 4.根据“材料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属于...技术难关的一项是( ) (3 分) A.字模存贮 B.汉字信息压缩 C.文字变倍 D.激光逐线扫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激光逐线扫描不是技术难关,激光逐字扫描才是关键问题。这可以从文章的第二 自然段的段首句中看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 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由其中的“激 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可以看出,激光逐线扫描已不是问题,激光的逐字扫 描才是关键问题,也即技术难关。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出的不好,没有多少含金量。解答本题,只要抓住材料的第二自然段的段 首句即可,尤其是“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就能作出判断和 选择了。此题无非是要考生抓住关键句,细心做题罢了。 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凹凸: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 B.横亘:“亘”读音是“gèn”。 C.存贮:“贮”读音是“zhù”。 D.另辟蹊径:“辟”也可以写成“僻”。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 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所考是汉字的基础知识,涉及到字形、笔顺和字音。 A 项和 D 项都是关乎字的书写(字形),其中 A 项的“凹凸”这两个字,其笔顺和笔画 是好多人都弄不清楚的,但是本题考这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那就简单多了。D 项是想 告诉考生,词语要依义来定形。BC 两个选项中,都是关于字音,一个是关于韵母,一 个是涉及到声母,都容易读错。这几个词与成语,都是常用的,也很简单,但又能考出 水平,很好。 材料三 21 世纪的中国,期待着更多的自主创新。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人面前 的重要课题。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的现代科学大多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是事实。然而, 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 同。有学者曾经感言:“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 学。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 谓东方科学。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 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 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 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 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 意义。汉字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然而,进入 20 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 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 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 技。正是王选团队在 20 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 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 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 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取材于徐立《王选与中国文化》) 6.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印刷术 B.研究思想 C.四大发明 D.算法的数学 【答案】A(答 C 得 1 分)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者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考查句子的理解,切入角度很巧妙。对于句子含 义的理解,关键还是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而本题的语境比较容易确立, 但需要考生对语境中的三个句子分析它们句间的关系,这样由“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 技”所在句前溯逆推就可得出答案了。抓住语境,辩明句间关系做本题就不难。 7.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6 分) 【答案】要点 1:使承载中国文化的汉字摆脱了危机,顺利进入了信息时代; 要点 2:使中国印刷业达到了新的水平,民族产业占领市场; 要点 3: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 要点 4:宏扬了中国古代科技,启示我们继承和发展东方科学,实现自主创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抓住三个材料中的结尾部分,是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材料一虽然只 是论述了中国印刷业面临的巨大危机和挑战,并没有涉及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但是文 章结尾的一句话“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 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可以看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的意义所在,表现为两 个方面,这需要自己转述一下:使承载中国文化的汉字摆脱了危机,顺利进入了信息时 代;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结尾部分的语句说得比 较明确,对此可以照抄,当然最好还是提取语句中的关键概括归纳写出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本大题三个材料中唯一一道针对三个材料来综合命题的题目,也是唯一一 道主观性的题目,主要通过考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的意义,来考查考生理解 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些难度,那就是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 出的要点容易丢掉。做本题,最好能理解这三个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针对材料一 的要点就不易丢掉。 8.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鸿篇巨制.:著述 B.源远流.长:水流 C.自强不息.:停止 D.数典.忘祖:经典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通过考查字义来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本题中的这四 个成语,是从材料中提取出来,有它们使用的具体语境。但是解答本题,又似乎不需要 这样的具体语境,因为本题是对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些剥离语境来考查成语之嫌; 而且,有时借助语境,比如这个“数典忘祖”中的“典”,就会误导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这或许也是命题者的陷阱罢,希望这只是猜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