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测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SARS已经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们对SARS的来源有过很多的猜测,实验室也被列为怀疑对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陈继明告诉《中国科学报》,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SARS病毒是人为制造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彻底排除人为制造的可能。“首先, 有不少实验室,包括美国、欧洲或中国数十家实验室,能够人为制造多种危害极大的病毒,而且人为制造这些病毒不需要特殊材料和设施设备,费用也很少。”他说。‎ 些科学不端、 不察行为,甚至有组织的科学不端、不察行为,屡见不鲜,这也导致人们对现今很多新发的传染性疾病有越来越多怀疑。“比如2009年导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就被人们怀疑是人为制造的,”陈继明说,“这是因为至今未发现这个基因组上看似猪的病毒确实来自猪群的实际证据。而且这个病毒的‘父亲’和‘母亲’历来分居在欧亚和北美两处,至今也没有发现它们在‘同居’的迹象,那么它们生下这个‘孽子’的概率应该很小。”‎ 此外,有不少危害极大的病毒,包括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尼帕病毒,能够在人群中快速传播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以及1918年引起全球数千万人死亡的、对人有神经毒性的HIN1亚型流感病毒等,都被一些实验室复制出来了:这类行为已经遭受诸多人士的广泛关注,甚至谴责。‎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长曹务春表示,‎ ‎ 在2004年实验室感染事件发生后,有人就说SARS是源于实验室泄漏。“我与一位长期研究SARS冠状病毒的英国专家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人造病毒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SARS病毒是RNA病毒类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现在的技术水平很难操控。”曹务春说。‎ 俄罗斯的一些专家则认为SARS病毒来自实验室的可能性较大。因为,SARS来无影去无踪, 不符合一般的传染病流行规律。一般的传染病流行, 在大的流行风波发生后总会再经历一个小的流行风波,也就是说总会持续几年。SARS显然不是这样。 从这一点看,SARS病毒不太像自然发生的病毒。‎ ‎(摘编自(SARS湖源猜想》,《中国科学报》 2013年4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二:‎ 衡量一种传染病的影响,一个粗糙的思路是考虑两个维度:毒力和传播力。前者衡量的是如果一个人一旦患上该传染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后者衡量的是一个人有多大概率会得上这种疾病。‎ 新冠病毒肺炎的毒力目前有一些粗糙的估计。在最初患病住院的40多人当中,病死率高达15%,重症监护的比例超过30%,都已经超过了SARS的水平。但是如果综合考虑更多症状轻微的患者的话,综合病死率目前在3%。左右,远低于SARS (10%) 和MERS (35") 的水平。‎ 而关于这种病毒的传播力,有一个相对简便的定量指标,叫基本传染指数(RO) ,代表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一个感染者平均而言能够传染给几个人。可想而知,RO越大则意味着传播力越强,如果RO小于1,则意味着这个疾病会慢慢自我消亡。作为对比,这里列举了几个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传染病的传播力数据;麻疹(12-18),天花(3.5-7),流感(2-4),SARS (2-5)。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病毒肺炎在1月23日给出过一个粗糙的估计在1. 4-2.5之间,也就是说它的传播力远不如SARS.‎ ‎(摘编自新华网《新型冠状病毒的来龙去脉》2020年1月29日,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敬畏生命的精妙论述。例如,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唐代孙思邈说,“人命至重,‎ ‎ 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等。这些观点,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德国哲学家施书泽提出:“中国伦理是人类思想的伟大成就。较之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中国思想都走在了前面……且赋予了爱还要涉及生灵及万物的内涵。”他认为中国的伦理学者早就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例如,他指出孟子以感人的语言表达了对动物的同情,列子认为动物心理和人类心理的差别并不很大,杨朱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太上感应篇》提到了《月令》“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的要求。‎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施韦泽明确提出敬畏生命的概念,他基于欧洲传统思想认为道德关系只限于人类自身,把动物、植物等生命形态置之度外的缺陷,认为世界不仅是过程,而且是生命,倡导一种对所有生命都承担起责任的伦理学。因此把“敬畏生命”作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是可行的。‎ ‎……‎ 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已经充分动员起来,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在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广大医护人员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成为阻击疫情的中坚力量, 也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而从当代生命伦理学体系构建的角度看来,这也是一个从敬畏生命到敬佑生命的深化、丰富和发展过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攸关全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时刻,伦理学工作者要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在事上磨炼”,把“敬畏生命”的信念落实为“敬佑生命”的行动,向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义无反顾、舍已教人的医护人员学习,团结一心、排除干扰,直至最终战胜疫情。‎ ‎(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命伦理学思考》,《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7日,陈泽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些科学不端、不察行为让人对很多新发传染病产生怀疑,SARS 等病毒被实验室复制出来的行为受到关注和谴责。‎ B.因为SARS病毒不符合一般传染病流行规律,没有在消失后再次流行,所以俄罗斯一些科学家证实了它来自实验室。‎ C.毒力和传播力是衡量一种传染病影响的两个维度,据此分析,新冠病毒肺炎在传播力这个维度上远低于SARS。‎ D.孟子、列子、施韦泽等认为人应该敬畏生命,同时人应该承担起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黄帝内经》、《月令》等典籍也有此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SARS病毒是否源于实验室泄漏,英国、俄罗斯专家存在较大分歧,英国专家认为现在的技术水平还很难制造出来类似病毒。‎ B.基本传染指数是一个判断病毒传播力相对简便的定量指标,因此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时可以采取外力干预的办法降低RO指数。‎ C. 2009年导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被人们怀疑是人为制造的,原因是有人存在科学不端、不察行为,人为制造病毒成本不高。‎ D.基于对中国古代伦理观念先进性和欧洲传统思想缺陷的认识,施韦泽提出要敬畏生命,倡导一种对所有生命负起责任的伦理学。‎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在论述“SARS病毒是否是人为制造的” 看法时,运用了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的方法,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B.材料一引用陈继明的说法来证明至今未发现基因组上看似猪的病毒确实来自猪群,这一说法备受诸多人士的广泛关注。‎ C.材料三以全国人民打响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为事例,来论证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排除干扰,最终战胜疫情。‎ D.三则材料尽管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主要围绕“传染病毒与疫情”展开,为人类应对病毒及疫情指明方向。‎ ‎4.假如要论证“人类不可能人为制造类似于SARS的传染病病毒”这一观点, 你能从上面材料中找到哪些论据?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人类怎样才能应对流行病毒。(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挖光阴过日子 荆爱民 ‎①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的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 ‎②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 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场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黑魅魅的,就缺面无光。‎ ‎③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得坐不住。背面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 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在同一个季度,甚至在同一层楼里,只是因为背阴向阳的不同,这日子的差别可就大多了。同样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呢,就是因为各人过的日子不同,也即拥有阳光的多少不同形成的啊。‎ ‎④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⑤同一片树林中刚长出的小树苗,几乎大小一个模样,但几个月后就有了变化,那些叶儿大一些个子稍微高一点点的,就能多得一份光和热,就能多承接一份雨和露,几年时间后,同一片树林子中的树木就变得大大小小的,几十年过去后,大树就把小树荫蔽死了,应了那句古话:大树底下无美草。当大树参天而立时, 谁还想得到那大树底下灰黑僵卧的枯枝与大树是一娘所生的呢。‎ ‎⑥曾经看过一篇短文, 题目记得很清楚:《一米阳光》,大意是说一个青年与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在两个高楼中间的一个小房子里,每天只有一米阳光,他把最关好的一米阳光让与奶奶享受,整篇文章是积极向上的。但在我看来,一米阳光总是有限的,是万不得已,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那样,老奶奶的床就放在那狭窄的小房子中间,如果那老奶奶不用去撵那一米阳光,而是天天坐在阴凉处纳凉多好。‎ ‎⑦老家在陇东农村,童年的生活曾经在地坑庄子里度过,在漫长的冬天里,地坑庄子里的阳光总是来得迟走得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蹲在阳光里晒暖,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时光啊。‎ ‎⑧长大了东奔西走,偶然的一天才省悟自己受尽磨难也就是寻找阳光寻找冬天里晒暖的地方啊。‎ ‎⑨寻找阳光的过程就是过日子,母亲在世时总是劝我,要好好过日子。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寻找阳光寻找温暖的过程,过日子要积极行动,要善于奔走。在我们家乡,把会过日子的人家称之为光阴好,把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称之为能挖光阴。原来这光阴也能挖来啊。农民辛苦,经历春风秋雨夏暑,就是一种挖光阴的行为,挖光阴讲究的是行动,要积极去挖,才有自己的好光阴可言,才有好日子可过。农村人常有的一句话就是人有懒筋,把懒筋拉开了人就勤劳了。‎ ‎⑩街面上多的是美容美甲店,电视上多的是养生养颜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那是相当遥远的事,美容与养生离我们还很远,我们要做的事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光阴:人类生活了几千上万年,还在祖祖辈辈地挖光阴,看电影电视上传播的一些大片,也是强调挖光阴,无论是哪个国度哪个朝代的艺术品都演绎的是同样一个主题,即挖光阴。‎ ‎⑪汉字的妙处还在于:光阴,不但有光还有阴,也即热了往凉处挪,冷了往热处走。光阴一词充满了哲学意味,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于是盛夏就创造了空调,冬天就有了暖气。‎ ‎⑫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火龙衣》,说是一个长工因为顶撞了地主,被地主关在磨房中,长工冷得受不了,推上空磨转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对地主说他穿了件火龙衣,简直热得受不了。故事的后半段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长工靠智慧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故事的本身也说明,日子要过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 ‎⑬如果住在地坑庄子里,就要早早地收拾柴火,种好庄稼,多收一些玉米秆、麦草,或者扫些树叶,把土坑烧得热腾腾的,把日子过富足。或者勤劳致富挣下钱买来大块大块的炭,把火炉生得旺旺的,火炉上熬上罐罐茶,烤上洋芋,那日子才叫过得有滋有味呢。‎ ‎⑭如果生在北极,就能依靠祖上的遗传基因,刚出生后就可以在冷水中受得洗礼,更要在后天的生活中把身体历练得棒棒的,卧得冷雪,受得寒冻,并且在这样的地方生存繁衍,只有这样去做,光阴也就挖下了。‎ ‎⑮思绪万千地正在往下写,几年不见的一个熟人来看我,张嘴就问,老荆,日子过得怎么样?‎ ‎⑯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几段叙写住在向阳和住在背阴房间的不同、同片树林中小树苗成长的不同,都意在说明阳光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B.在作者看来,《一米阳光》中的老奶奶“去撵那一米阳光”值得赞赏;但若换个思路,“坐在阴凉处纳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C.作者建议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要做那不切合我们生活实际的事情,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况,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去生活。‎ D.作者说“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这启发人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努力拼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②段通过比喻和比较,形象地解说了“什么样的日子是‘宽裕’的”,“什么样的日子是“紧巴巴’的”,具体而生动。‎ B.文章的第⑧段借助议论、抒情两种表达方式,抒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为下文进一步揭示“寻找阳光”的内涵作铺垫。‎ C.作者善于借生活中的点滴和小故事表达哲思,比如用童话《火龙衣》说明“日子要过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的生活道理。‎ D. 这篇议论性散文围绕“过日子”展开联想,循着“日子一一寻找阳光——过日子的艰难——怎样过日子”组织文章,思路清晰。‎ ‎8.文中第④段,母亲说:“年好过, 月好过,日子难过。”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请简述。(4 分)‎ ‎9.文章以“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知识积累与阅读(35分)‎ ‎(一)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名望)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筑室居住)‎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称颂) 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报复)‎ B.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弊(疲困)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 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邀请)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探索,探究)‎ C.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继承)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同“慧”,聪慧)‎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来) 宁能知人之卒之不救,弃城而逆遁(事先,预先)‎ D.三年博土,冗不见治(事务繁杂/治绩) 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治理得好)‎ 予乃摄衣而上,履峻岩,披蒙茸(撩起) 夫以子之不遇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勉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7分)‎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示、签书河阳判官。‎ 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但补借奉职。粥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五成宇辅,数下楼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礼,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栗,益以官廩,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曰,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 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教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曰,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覘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 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曰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英宗立,召为枢密使。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此教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曰/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曰不得粥而仆/名为教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教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曰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教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曰/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井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强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相传奉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为他庆贺。富弼的高人气,让仁宗心生嫌隙。‎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路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教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①‎ 刘克庄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②。‎ 少时棋拆曾联句③。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④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⑤?快投笔,莫题柱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与朋友王实之的唱和词之作,写于淳祜四年(244).②两河路:指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区。③棋柝曾联句:化用唐代李正封“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句。④冲梯:冲车、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⑤‎ 张许:张巡、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⑥题柱:司马相如准备去长安博取功名,过成都升仙桥,曾在桥柱上题字:“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15.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脉微如缕”,词以譬喻开篇,形象而尖锐地说明国家的命脉已经衰微不堪,赤子忧国之情跃然纸上。‎ B.“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语含机锋,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殷切希望。‎ C.“谈笑起,两河路”,将边地将土的耽于安乐与下片边地的危殆局势作对比,矛头直指昏聩的统治者。‎ D. 此词紧扣 “忧边”二字抒情言志,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大量运用典故,自然贴切,蕴意丰富。‎ ‎16.下阙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根据下阙内容,简要概括。(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学而》中,孔子用“ !”这个貌似不确定实则坚定的语句,回应了弟子子贡关于哪一个字可以终身践行的提问。‎ ‎(2)《<伶官传>序》中,“ , ”, 表达的思想与孟子“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的观点如出一辙。‎ ‎(3)《李凭箜篌引》中,作者以形写声,赋予乐声以视觉效果的一句是:“ ”。‎ ‎(4)《临安春雨初霁》中,作者以明媚春光作背景,反衬自己落寞情怀的两句诗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19题。 (7分)‎ 西湖,太湖、洞庭湖、洱海……这些名湖,有的妩媚,有的雄奇,有的浓妆,有的淡抹。唯独镜泊湖却另具一番情调,充满了古朴的野趣。坐在镜泊湖旁那种有着尖顶、回廊的木头房子里, 推窗也可以看到一角的山色湖光。这个遥望不见一座塔、一道拱桥、一个亭台楼阁的巨大湖泊,自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夺真”的景象。打个比方吧,她是在水乡浣纱时代的西子,而不是宫禁里“云鬓花颜金步摇”的杨妃。‎ 镜泊湖的湖水很清,湖面煞像大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船在上面航行,上端是山色云彩,下面也是山色云彩,船头冲破了画图,涟漪潋滟,波光摇曳。两岸山峦绵亘,比较靠近山崖的时候,似乎有点三峡气派。更奇特的,是这个湖曲折婉蜒,实际上是由七面大湖连串而成。小船航行着,航行着,看来前头是岸了,谁知转一个弯,又是一面大湖。镜泊湖的风光,剥用一句宋诗,真可以说足“山穷水尽疑无路,抹角拐弯又一湖”了。‎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 )‎ A.比拟、借代、夸张 B.比喻、 借代、对偶 C.比拟、 比喻、排比 D.对偶、 比喻、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船在湖面上航行,上下都是山色云彩,船头前方是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的水面。”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曾提出:“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在20世纪的风靡,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与儿童世界限……”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受众面临着同样问题:一方面,现在的儿童越来越早地接触到更多知识,对成人世界的理解越来越容易,因而① ;另一方面,随着成年人担负着越来越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② ,进入梦幻的童话世界,满足心底那份纯真的童心,但由于思维能力远远超过儿童,他们同样不会被过于简单的动画电影吸引。因此,制片公司在今后制作的动画电影,既要具有一定的童趣, ③ ,才能吸引“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两批观众。‎ 四、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21.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曹操谋刺董卓未遂,改装逃至中牟县被擒。公堂上,曹操用言语打动县令陈宫,使他放弃向董卓邀功请赏的机会,弃官一同逃走。‎ B.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的忠勇行为给曹操留下深刻印象,对关羽赏识有加的曹操于是派张辽劝关羽归降。‎ C.陆逊备礼呈书关羽,口气谦恭,让本就轻视他的关羽更加麻痹,并撤走荆州大半兵马去攻打樊城。吕蒙乘虚而入,轻易攻占荆州。‎ D.孙权用周瑜计,引刘备前来招亲以乘机要挟其交还荆州,危难中,赵云等人依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行事,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22.绘制思维导图是梳理整本书内容的有效方法。下面是某同学阅读《乡土中国》后绘制的思维导图,存在几处错误,请根据示例找出并修改剩下的五处错误。(5 分)‎ 示例:乡土社会特征②改为“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 五、写作(60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我们可以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大数据,共享……这又是一个需要独创的世界,我们必须拥有更多自己的关键技术、核心产权,因为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发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警世恒言: 100年前,无数热血青年为了救亡图存,勇敢地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大旗,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50多年前,钱三强、邓稼先等一批“原子”先驱,为了祖国的强盛,试爆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为新中国赢来了长治久安。‎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