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武威一中2020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侯永海 审题人:王利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为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贯通,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 - 17 - 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时代新人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还培养大国工匠,也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从简单体力劳动引向创新创造复杂劳动,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 (摘编自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 B.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 C.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贯通,其他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 D.劳动教育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都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点明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内涵的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 B.在论证劳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前,文章论证了劳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C.在讨论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时,文章从五育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说理明白。 D.文章讨论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同时指出劳动教育在目前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劳动的对象有自然、社会两方面。 B.劳动和教育结合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C.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 D.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含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 - 17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 3670 个,医疗床位 8.5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50.5 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 99.7 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840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 952.9 万人。70 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35 岁上升到 77 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 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 195 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 年我国位列第 110 名,2015 年提高到第 60 名,2016 年提高到第 48 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健康中国 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 年 6 月 4 日)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 2018 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 1.3 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 1.5 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患有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摘编自《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 材料三: “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 - 17 - 在 2 月 29 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这是 25 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 8 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 9 天的实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 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 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 4 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 (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 年3 月1 日) 材料四: 自 2020 年 1 月 20 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 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参考报》2020年2 月19日) 4.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水平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B.70 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开, - 17 - 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 C.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D.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 B.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卫生健康部门大力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 C.在中国进行 9 天实地考察之后,世卫组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方面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盛赞中国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 D.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6. 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祭师阿巴 阿来 早上,江边村的云丹把两匹马牵来了。 两匹马和它们的主人站在院子里,散发着热腾腾的腥膻气息。阿巴还在屋子里就闻到了这种气息。二十多年前,马就从云中村人的生活中消失了。只有阿巴还固执地养着两匹马。但那两匹马在地震中死了。他从移民村家具厂仁钦打电话,他说:我要回来,给我准备两匹上山的马。 您要马干什么?您明知道整个瓦约乡都没有一匹马。不要说瓦约乡没有,整个县都没有。 - 17 - 再说,地震后,毁了的道路都没有修复,那条路,人走起来都困难,马怕是上不去了吧。 阿巴跟仁钦要马,好像是在为难他,好像马在地震中死去是他的责任一样。这是震后老百姓一种普遍的情绪。他们不能责怪地震,不能责怪老天爷。他们责怪干部,责怪政府。阿巴也一样,哪怕政府的干部是自己的亲外甥。 阿巴在电话里不由分说:给我准备两匹马,我要回去,我要上山。 仁钦在电话里叫苦不迭:瓦约乡哪来的马呀! 阿巴什么也不说,结束了通话。他对身边的人说:这小子骗我!他以为我们不知道瓦约乡现在又有马了。 他想,再说下去,仁钦会叫苦,会跟他商量别的上山方案。他好像看见仁钦摊开双手,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提要求也要合情合理。他从县政府机关下来,这个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年轻人,大灾之后就来应付复杂的人心和局面,应付老百姓各种各样的要求。他总是说,困难是真实的,但要求要合情合理。他把摊开的手握成拳头,或者伸出来攀住某个人的肩膀,来吧,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看看还有什么解决方案。 阿巴打电话的时候就想,不能为难干部,不能为难仁钦,他是乡长,也是自己的外甥。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了。 阿巴在电话里说:机耕道毁了,拖拉机上不去,我要两匹马。 仁钦又把电话打过来,这回他爽快地答应了:好,我给弄两匹马,您回来吧。我也想舅舅了。 离开家具,他跟李老板结清了工钱。 阿巴拍打着身上的木屑,说:谢谢你,你对我一直很好。 李老板说的也是干部常说的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临行前,阿巴去了从云中村移民来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户人家都住着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青瓦白墙。 每户人家都说:阿巴来了。 - 17 - 他说:我要回去了,你们捎点东西给那里的人吧。 是的,每家每户都有在“那里”的人。在那个毁弃的云中村。那个被地质隐患调查队判定,最终会和巨大的滑坡体一起坠入岷江的云中村。每家人都有人在“那里”。没有哪家人没有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气氛立即变得悲伤了。他们找出酒、糖果、上小学或幼儿园孩子的一幅画。阿巴很惭愧,他不该又来揭开正在愈合的伤口。让这些伤口又流出血来。但他是村子的祭师,他是非物质文化。他说,对不起,我让大家伤心了。乡亲们流着泪,说,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有乡亲用额头抵着阿巴的额头。有人用鼻尖蹭磨阿巴的鼻尖。别人的泪水流进了他的嘴里,阿巴尝到了盐的味道,悲伤的味道。 悲伤的味道又苦又咸。悲伤像一股电流,互相在身体中传导,使得阿巴浑身震颤。 他一户一户一家一家收集东西,装满了整整一个褡裢。 李老板把他拉到村ロ饭馆喝了一顿酒。李老板还请老板娘唱个歌。那是一首思乡的歌。李老板听不懂歌词,但眼睛还是湿了。 老板娘用菜刀割下一绺头发,用红丝带细细扎好。阿巴,这个给我女儿,告诉她妈妈的心死了一半。 说完,总是笑脸迎客的老板娘抱着阿巴的腿,跪在地板上放声大哭。 阿巴紧紧攥住那绺头发,说:唉,我又勾起大家的伤心事了。 阿巴说:放心吧,我要让他们好好的,他们会知道亲人都在想着他们。 阿巴离开那天,整个移民村都出动了。一共十二辆小面包车坐得满满当当。他们一直把他送到汽车站。 那天,阿巴表情严肃,气度威严。他脱下家具的蓝色工装,穿上了藏袍。哔叽呢的灰面料,闪闪发光的云龙纹的锦缎镶边,软皮靴子叽咕作响。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 17 - 于是,一村人都在汽车站唱起歌来。一村人聚在一起,他们的歌声在汽车站的屋顶下飘荡。他们在水泥站台上摇晃着身体,就像被风吹动的森林一样。歌唱像是森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岗。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 云中村的全体移民送阿巴归乡。送云中村的祭师回乡。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中,写“二十多年前,马就从云中村人的生活中消失了”,与第一段中云丹把两匹马牵来形成对照,从侧面表现了仁钦买马的辛苦和对舅舅的想念。 B.阿巴听到外甥仁钦在电话中说瓦约乡没有马的事情后,还是执拗地要仁钦给他准备两匹马;电话挂断后,又说仁钦在骗他,足见阿巴是个不讲道理的人。 C.总是笑脸相迎的老板娘,在托阿巴给女儿带一绺头发时,突然跪在地板上放声大哭,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表明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让老板娘压抑痛苦。 D.小说前半部分写阿巴给仁钦打电话要马,表明要回云中村的态度;后半部分写阿巴从云中村移民来的每户人家中捎带给亡灵的东西,表现灾后人们的内心创伤。 8.小说是如何塑造祭师阿巴这一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现在与过去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翻之第三弟也。少自修立,事亲以孝闻。与弟道玙下帷诵读, - 17 - 博览群言,尤精经义。族兄弁甚重之。举秀才,对策上第,拜国子助教,迁彭城王勰开府法曹行参军。勰爱其才学,雅相器敬。高祖亦嘉之。迁司徒法曹行参军。世景明刑理,著律令,裁决疑狱,剖判如流。转尚书祠部郎。彭城王勰毎称之曰:“宋世景精识,尚书仆射才也”。台中疑事,右仆射高肇常以委之。世景既才长从政,加之夙勤不怠,兼领数曹,深著称绩。频为左仆射源怀引为行台郎。巡察州镇十有余所,黜陟赏罚莫不咸允。迁徙七镇,别置诸戍,明设亭候,以备北虏。怀大相委重。还而荐之于世宗曰:“宋世景文武才略,当今寡俦,清平忠直,亦少其比。陛下若任之以机要,终不减李冲也。”世宗曰:“朕亦闻之。”尚书令、广阳王嘉,右仆射高肇,吏部尚书、中山王英共荐世景为国子博士,寻荐为尚书右丞。王显与宋弁有隙,毁之于世宗,故事寝不报。寻加伏波将军,行荥阳太守。郑氏豪横,号为难治。济州刺史郑尚弟远庆先为苑陵令,多所受纳,百姓患之。世景下车,召而谓之曰:“与卿亲,宜假借。吾未至之前,一不相问,今日之后,终不相舍。”而远庆行意自若。世景绳之以法,远庆惧,弃官亡走。于是僚属畏威,莫不改肃。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尝有一吏,休满还郡,食人鸡豚;又有一干,受人一帽,又食二鸡。世景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鸡豚,取丙丁之帽!吏干叩头伏罪。于是上下震悚,莫敢犯禁。坐弟道玙事除名。世景友于之性,过绝于人,及道玙死,哭之哀切,酸感行路,形容毁悴,见者莫不叹愍。岁余,母丧,遂不胜哀而卒。世景尝撰《晋书》,竟未得就。(节选自《魏书·宋世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B.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C.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D.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7 - A.秀才,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这里指优秀人才,与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B.亭候,本指监视敌人的岗亭。后用以代指食禄于乡、亭的爵位名称,文中即为此意。 C.下车,古代可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任职。 D.休满,指官员休假结束。官员的休假也称“休沐”,当时有“每五日休沐”的规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景才学渊博,引起多人重视。他闭门苦读,广泛涉猎,尤其精通经书的义理;族兄宋弁很看重他,彭城王勰也赏识他的才学,就连高祖也赞美他。 B.世景明晓刑理,多被委以重任。台中的疑难案件,右仆射高肇常常托付他办理;左仆射源怀也多次推荐他为行台郎巡察州镇,处理官员升降赏罚一事。 C.世景整顿吏治,声威震动一方。他在担任荥阳太守时,竟然将收受贿礼、百姓深以为害的郑远庆绳之以法,当地一时吏治肃然,官僚不敢再为非作歹。 D.世景兄弟友爱,世人为之感动。他虽因弟弟道玙的事情受连累被除名,但弟弟死后,哭声哀切,伤心过度,以致形容枯槁,看见的人无不叹息怜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景既才长从政,加之夙勤不怠,兼领数曹,深著称绩。 (2)召而谓之曰:“与卿亲,宜假借。吾未至之前,一不相问,今日之后,终不相舍。”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汉高庙闲眺 韦庄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 - 17 - 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立足于汉高庙这一特定的历史古迹,对历史与现实充满感怀。 B.“高原”写出了汉高庙的位置,“仙境”“云雨”则渲染了汉高庙幽静冷清的氛围。 C.诗歌颈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上句从视觉描绘郭外楼台,下句从听觉摹写鼓角残声。 D.尾联运用移步换景法,写诗人闲坐于夕阳下的钓舟中,以此抒发自己的闲适舒缓之情。 15.请从“清词丽句”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 , ”两句,描绘了山间早晚晴阴烟云变化之景。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用“ , ”两句,感慨岁月的变化,表达对美好年华的思念。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从万物和人生永恒的角度来宽解友人,表现了诗人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6)据《论语》记载,孔子一生以“行道”为己任,具有自觉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连鲁国 - 17 - 的守门人都感佩孔子身上那种“ ”的坚韧精神。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程的却总是______。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______,学生在学校规则允许范围内的选课______,但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功利性”选课无疑违背了当初设立选修课制度的初衷。 选课“功利化”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选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让选修课变得有趣、有用也应同步提上日程。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因此,选修课要有趣,有趣并不是说老师要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到传播知识的______。同时选修课要有用。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其实还有更广义的“有用”,比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辩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 17.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 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D.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寥寥无几 权利 无可厚非 目的 B. 凤毛麟角 权利 无可非议 目标 C. 寥寥无几 权力 无可非议 目的 D. 凤毛麟角 权力 无可厚非 目标 - 17 - 19.下面是对《祝福》题目意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B.祥林嫂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 C.作者深深同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祝福》这个标题,寄托了作者对祥林嫂的悼念和祝福之意 D.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死得寂寞、冷清,使“凶人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祥林嫂之死的悲剧性,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① 。代谢废物是人体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② ,也不会诱发三高。堵塞血管的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脂类,血脂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身体对脂类物质的代谢出了问题。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都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必要时还要配合药物治疗,防止血管堵塞。其实,③ 。对健康人来说,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毒能力。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就不用担心毒素对我们的伤害,也就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方式来排毒。 四、写作(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 17 - 2020 年,某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 一位小患 上世纪初,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对 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忙回礼。 他鞠躬致谢,他也顺势回礼。 2020年春天,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被迫进行网上教学。高二某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 2 月 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为此,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以高中生的身份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武威一中2020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4. C 5. B 6.(1)在软硬件投入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夯实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 17 - (2)在服务的重点人群方面,针对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深化健康扶贫,继续重视妇幼群体健康; (3)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较大短板,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7. B 8.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身份。如临行前穿上藏袍,移民们向阿巴表达悲伤的动作等,表明了他是藏族祭师的身份; ②用个性化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阿巴与外甥干部的交谈,交谈后阿巴的矛盾心理,表现出他归乡心切和浓重的乡愁; 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的状态。如临别时村人们歌唱的场景,烘托出阿巴回乡履行祭师职责举动的神圣、悲壮。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 ①能将现在灾民们居住的移民村与消逝的云中村联系起来,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 ②既能表现政府对地震后灾民的统一安置和干部对灾民的解忧济困,又能表现当下灾民们难以抹去的创伤记忆,使主题内蕴更刻; ③能拉开时间距离,从更多的层面关照祭师阿巴的心灵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19分) 10. C 11. B 12. B 13.(1)世景既才干擅长处理政务,(又)加上他向来做事勤勉不懈怠,同时担任几个官署的职务,都有很突出值得称颂的政绩。(译出大意给3分;“长”“夙”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世景)召请(郑远庆)对他说:“我与你亲近,应当宽容。我没来之前(的事情),一概不追究你,今日以后,你的事我全都不会丢开。”(译出大意给3分;“假借”“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17 - (二)(9分) 14. D 15.①通过色彩的搭配与组合,构成明丽的画面。选用“晚峰”“春树”“远光”“夕阳”等意象,色彩上形成对比,使得景物在苍凉中透出几分亮色。 ②使用叠词,深化物态情貌。用“簇簇”“团团”,凸显“青”“碧”色彩的浓重与生机,给人润泽晕染之感。 ③以清新的笔调,进行传神的描绘。运用白描的手法,简练勾勒,描绘出自然景物的清新秀丽。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11分) 16.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明知不可而为之 17. B 18. A 19. D 20.①有的只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废物 ②代谢废物既不会堵塞血管 ③人体不需要排毒 写出一处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立意参考: - 17 -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感恩与信任;对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等的真诚感谢和深情赞美;对我国尊医重卫优良传统的延续…… ②从医者鞠躬回礼的角度切入 ,可立意为:关爱、尊重、平等;作为一般意义所理解的“施惠”的一方,医者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患者的敬意,而是体现了“功成不居”的大气,正是因为这种不以功自居、不以德自傲的谦恭,成就了这一幅和谐的画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正是医者对患者的真诚平等、热情相待、彼此尊重,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医患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和谐友善…… ④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变化的是时间,而不变的是内心的感受,进而在精神、传统等方面,引发对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的进一步思考。100多年前,我们已经有这种和谐的、堪称典范的医患关系,如果我们能赓续这一美好传统,一定能为医患关系的困境破局;也可以是:发掘历史上的资料与当下的媒体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会对我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改善现状有更深刻的启发。 - 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