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散文 学案4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现代文阅读·散文 学案48

1 学案 48 思辨探究题 学案目标 了解江苏卷特色探究题——思辨探究题的题型特点,掌握思辨探究题的做 题方法。 1.(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原文见“分析作品结构”学案)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 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阿 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 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 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 “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杆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 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 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 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 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 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 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 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 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 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 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 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 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 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 凡六五乙仩②——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 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 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 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 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原载 1983 年 2 月 9 日《文汇报》,略有删 减) 注 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中 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探讨 探究题是江苏卷的必考题,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的题目。江苏 卷探究题有自己鲜明的命题特色,它不像山东卷、北京卷一样以向外拓展探究为主,而是基 于文本内的思辨探究题,即立足于文本内,探究点可以是散文的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或 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意象一个标题,或是主旨选材技巧、谋篇布局,只要是作品的关键处 和丰厚处,均可拿来探究。它侧重考查探究的思维广度或深度,突出考生对文本意蕴的独到 理解和发现。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的意思。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在《考试说明》中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或文本)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 眼于作品(或文本)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综 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做这类试题,要立足文本,对文本读深读 透,作答时思考角度广一点,或深一点。 做思辨探究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红松擎天 张抗抗 ①伊春城像一个巨大沙盘,隐现在苍翠的林海中,红黄蓝白,色彩缤纷。 ②30 多年前,我随农场连队在伊春某林场伐木。森林暖泉、雪地冰坂,是知青年代的 珍贵记忆。然而,重新回望那个年代,心生愧疚。还记得男生用锋利的电锯,将茂密的树林 扫荡;女生围着锯倒的巨木清理枝桠;卡车满载原木,运出深山。我们将大树锯断,劈成柈 子,塞入炉膛,熊熊火焰给帐篷带来温暖,也将几百年成材的原木燃为灰烬……长期过量的 开采,使小兴安岭可采林木锐减,生态逐渐失衡。那些消失的大树中,就有红松。 ③伊春,如今已成为红松在我国的最后一片原始保留地。自然界但凡珍稀树种,对地理 气候条件要求苛刻,决无苟活之意。这种存活于寒冷地带的珍贵树木,生长极其缓慢。几十 年前,小兴安岭还是红松满山。然而,连年大量砍伐,红松所剩无几。半个世纪以来,伊春 为国家输送了 2.3 亿立方米红松材质,据说,用火车装这些原木,车厢一节节连起来,可从 最北端的漠河接至最南端的三亚。 ④时值盛夏,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我寻访红松。普查表明,该地存有 614 种原生树木, 是天然的森林博物馆。沿山路上行,只见草木葳蕤,蕨苔遍地,乔木灌木、针叶阔叶高低错 落。石阶木桥、草亭木屋,与山林浑然一体。迎面扑来树叶与青草、朽木与落叶混合的浓郁 气息。吸气吐气,肺腑通透,神清气爽。四周忽然幽暗,一株褐红色的巨木横空出世,挡住 去路,居高临下,冷傲威严。树干浑圆敦实,树皮寸寸皴裂,呈现出清晰的时间刻度。那是 红松! ⑤在溪水,我仰视红松。它们在这里巍然伫立了几百年,饱经风霜却容颜依旧。心无旁 骛地向上生长,中途决不分叉,到树冠才打开伞状枝条。五针一束的松针,玉簪似地插在头 顶。阳光透过树顶苍绿而粗硬的松枝倾泻而下。 3 ⑥在溪水,我拥抱红松。红松有骨气:它直立如柱,外刚内韧。它耐腐蚀,抗风雪,可 作桥梁、枕木、电杆之用。树皮可提取栲胶,采割松脂;松针可提取松针油;松子为美味坚 果,亦可入药……红松,在冰雪之地伫立了千年万年,是天地日月的精华。它因过于优秀而 受到人类的过度青睐,好在人类终于醒悟。 ⑦在溪水,我要为红松祝福。五年前,伊春市在地方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作出了全 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的决定,同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红松实行建档立卡管理。伊 春人绝不能让“红松故乡”变成回忆中的“红松故事”。伊春伐木工马永顺,一生伐树 3 万余株,退休后,倾余生之力,植树 3 万余棵,被国人传为佳话。 ⑧登上观光塔,环山苍郁,森林像一块巨大的“祖母绿”,在阳光下发出碧玉的荧光。 高高的红松树下,喜阴喜湿的细弱幼苗正在耐心生长。将来,红松高耸入云,如擎天之柱, 托起伊春的未来。美丽的伊春城,该是一座隐现在莽莽红松林海之中的巨型宫殿。 ⑨在溪水,我“认领”了一棵红松,我愿日日为这棵遥远而伟岸的红松祈福。若是这个 世界上没有了红松,蓝天还能用什么来支撑呢? 1.请探究文题“红松擎天”有哪几层深意。 下面是考生的现场答案。请就现场答案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进行再探究。 现场答案:①红松直立如柱,横空而生,居高临下,高耸入云,像擎天之柱。②擎天的 红松托起伊春的未来。③是伊春人、伊春领导对林木的保护,撑起了森林的天空,伊春的天 空。 探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躲过了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 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 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 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 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 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 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 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 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 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④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⑤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 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 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 艳丽和谐的统一。 ⑥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 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 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 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⑦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 4 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 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 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 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 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 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 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棵萝 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⑪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 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⑫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 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 时爷爷种下的。 ⑬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 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 家!” ⑭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 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⑮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选自《散文百家》2010 年第 2 期,有删改) 2.第⑦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 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下面是考生的现场答案,请就现场答案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进行再探究。 现场答案:①作者知道繁荣取代贫困、喧哗掩盖宁静是社会的进步,发展的必然,无论 如何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②作者在接受这个现实时又不忍失去自然、质朴的生活,为遗失 的文明而忧思。一方面得承认,一方面又不忍,这就生成了作者无奈而矛盾的复杂情感。 探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审题 关键是审准探究点,即探究什么。明确这一点,可以大致确定需要筛选、概括的文字内 容。 5 (2)答题 探究题答题思路有两点: ①选准角度。题目通常会给出探究的路径,如“结合全文”,通常涉及内容层面和思想 层面。如“作用”,通常涉及技巧层面。②多层思考。文本内容是从哪些层面表现要探究的 意蕴的,头脑中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要有全局观念,多方面想想,千万不能只抓一点,无限 深发,造成要点遗漏。因为“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体现的是思考的广度,而不是思考的深 度。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题目。 出神的速度 米兰·昆德拉小说《慢》中的最后一句是:马车消失在晨雾中,我启动了汽车。昆德拉 大概是为了反抗这个快时代,一个速度的时代,才写了这本《慢》。他还有足够的耐心把一 个复式故事换着方式来讲述。可是,昆氏的小说也是越写越短,和十七世纪的同行相比,没 来由地迅速、紧凑起来。 一夜之间,在我栖身的小城,高铁悄然而来。速度带来了人流,房价攀升,大地之上, 一条条溜光锃亮的铁轨正蛛网暗结,四通八达。我们能在打个盹儿的时间里到达杭州、上海, 或许更远。在马车时代,这两个地方,我们起码要晃悠上数十天。沿途风景,乡间小调,任 何变故,都可能牵制我们的脚步。 近处说,在我少年时期,常有步行的经历,从家中到学校,或去集市游玩,漫山遍野地 跑。总之,去任何一个地方,全仰赖脚力。我们用脚真正地丈量过这块土地上某处村寨寺庙、 山野林地,熟悉到近乎残忍。现在,一切似乎都过去了。一个不断提速的时代,步行的人将 什么也赶不上,所有的人都在马不停蹄,遭遇人生的景致或不停地错过。 我们奔跑,飞翔,疾行,我们的速度来自于汽车、火车、飞机,我们完全超越了人体的 局限,突破物种的限制,我们以豹的速度,鸟的姿态在大地之上迅疾地奔走。而我们可能少 了豹的野性,鸟的优美,只是紧随人潮,气喘吁吁,连睡眠也不得安生。写字是噼里啪啦地 进行,一笔一画地铺展,多么慢节奏。不厌其烦地读一本书,和只有一两本书可读的时代, 同样荒诞无边。步行去郊游的人大概已经随着乡村房屋、林中空地而消失了吧。还有谁在写 信,七八年前曾痴痴地坐于灯下,怎么就成了不可复制的旧梦。真的是没几年啊。 慢腾腾的邮车曾给少年的我带来心灵的安宁与幸福。现在,日行千里的 EMS 和如雨后 春笋般的快递公司在路上为我们争抢时间,似乎时间真的成了财富。它们可以给足不出户的 我送来食物、衣服、书籍,可是没有信,手写的长信成了遗落在草丛中的纸屑。小王子在地 球上遇到了一个贩卖解渴药的商贩,商贩说,吃了这药就不需要再喝水,这样一来,一星期 可节省五十三分钟。可小王子却宁愿花那时间悠闲自得地去找一口水井。啊,慢的乐趣还有 多少人能够享受。 有人说,一个不停行走的人,他不会幸福,因为他不能回忆,而一个不会回忆的人,他 是不能安静的。可能,安静是幸福的基础吧。而一个慢腾腾的走路人,或一个坐在牛车上的 人,那咿咿呀呀的行走声,就像他灵魂深处的呓语,深邃,悠长。看那骑青牛的老子,独行 在黄土之上,苍茫之下,他灵魂的速度也可算是视通千里,日行无数了吧。 可一切都是不可扭转的。十九世纪艺术沙龙里的谈笑风生,传到如今已成消失的天籁。 一架快起来的机器,缓慢是末路,只有不停地加速,才能抵达心中的圣地。 那个深夜,我徘徊于窗前,久久未眠。那刻,街灯暗淡,依然有车辆往来,人在开车, 车里载着人,谁比谁更不知疲倦?在人人安眠之夜,车也该休息,可是它没有。它是不是也 会累极而倦,不愿动弹,我不知道。 某一天,当我们乘上传说中日神的飞马,这马会不会急速乱奔,车辇散架,残躯断片掉 落一地?我们的头发会被火焰烧着吗?我们的身体会不会像彗星一样陨落?那时,会不会有 一条河能收容我们,洗净我们余烟未熄的脸。 (选自 2010 年 9 月《散文》,有删改) 6 1.文章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而我们可能少了豹的野性,鸟的优美,只是紧随人潮,气喘吁吁,连睡眠也不得安 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架快起来的机器,缓慢是末路,只有不停地加速,才能抵达心中的圣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情形可以说明“可能,安静是幸福的基础吧”?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题为“出神的速度”,但在文中却用了较多的笔墨写“慢”,作者为什么这样 安排?请结合全文分析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考体悟 1.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 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析 该题很好地落实了《考试说明》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 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要求。探究深意有三个层级:一是从都江堰本身来考虑, 都江堰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让水完全自动地为民兴利造福,不需要耗费资源,且数千年如此, 确实是无可争辩的上等之善;二是由堰及人,从修建和维护都江堰的人考虑,他们修建和维 护了都江堰,没有他们,也就不会巧妙地开发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他们实在可以 称为“上善之人”;三是由此引申为“做人做事”,可以从启迪做人角度考虑。 2.探究要点: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替代的。(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 亦可。) 解析 注意“有时”二字的限制条件,不能理解成“精神生活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先 要分析物质生活的第一性,再分析“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再分析“物质生活 不可替代精神生活”,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 重点突破 1.探究问题 这是对标题丰富意蕴的探究。“深意”提示了思考深度,“哪几层”暗 示了答题的广度。该答案存在严重的表层化问题。第①点答出了标题的表层含义,而第②点 是直接摘录原文,对于“红松擎天”的深层象征意蕴则未探究出。 7 探究方法 做探究题与做前几道题不一样(可以在原文内筛选整合),它要求在把握全文 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而绝不是简单的筛选、抄录。它需要发掘、需要依据文中的 材料推断、想象出新的、合理的结论。 正确答案 红松高大挺拔,直指苍穹,如擎天之柱,红松在地方建设和国家建设中发挥 着积极作用;强调了红松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和谐中的作用。 2.探究问题 把句子含意体会题当成探究题来考,似乎是江苏卷和省内各大市模拟卷 的特点。该句为一个抽象句子,但通过一个“终”字、一个“总”字还是能看出作者复杂的 情感。该答案两个探究点对此探究得较深,但不全面。把“我去寻觅精神家园”这一散文主 线遗漏了。 探究方法 做江苏卷探究题无非是想得深一点、广一点(江苏命题组组长吴锦教授之 语)。考生做探究题既要把握好深度,更要把握好广度。这“广度”有时是得分的关键。这 “广度”必须立足于文本内部,既要有对局部文字的深入理解,更要有全局观念,有了全篇 内容和形式的把握,就有了答题的广度。另外,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 正确答案 ①作者肯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希望山里人能够摆脱贫困,希望山村的发展 能够融入现代文明。②对美丽山村被遗弃成为空村的荒凉景象十分痛惜。③对逃离喧嚣城市 却因乡村衰落而陷入更大的孤独感到迷惘。 巩固提升 1.以小说《慢》与文章标题“出神的速度”形成强烈反差,激发阅读兴趣;《慢》最后 一句话与米兰·昆德拉在反抗快时代中不自觉地快起来,表现“快”难以抗拒,引出下文对 于“快”(速度)的叙述。 2.(1)在随波逐流、不断加速中失去人的本真。 (2)表面上说快时代,慢就是失败,只有不停地加快自己的步伐,才能实现理想;实际 是反讽,借此表明越快越远离精神的圣地。 3.①少年时漫步家乡,②灯下写信,③阅读手写的信件,④步行郊游,⑤在牛车与牛 背上完成入世与出世的思考,⑥艺术沙龙里的谈笑风生。 4.形成对比,在反复对比中阐明对“快”与“慢”的思考。 深意:快不可避免,但“快”使人错失美好景致,失去心灵的安宁与幸福,甚至失去心 灵归宿,表达作者对“快”之危害的深深忧虑;慢给人乐趣,让人灵魂安静、深邃、悠长, 让人视通千里、日行无数,应放慢脚步,在安静中寻求幸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