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精炼: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 1 -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命题规律] 1.考情归纳:三年高考考点一致,题型一致,但第 1、3 题 是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不确定。另外就是三年高考题的阅读 量一直在增加,2020 可能从疫情影响复习考虑,比 2019 年减少了 100 多字。考生训练时要有时间、效率观念,不能在无形中增加答 题时间,否则影响整体答题进度。 2.备考策略:考生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把论述类文本 看成一篇议论文,阅读时认真把握文本论述的论点,把握论证过 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等。以此为切入点,明确把握文本的具体意 思。②把论述类文本中的观点当成一般常识,并根据常识按照各 种推理方式进行推断,确定这些推断的正误。③解题思路方面, 除了“一一对应”判断正误外,更多的是根据考生对文本内容的 把握来判断选项对文本内容转述的正误。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 书 27 页 [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 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 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 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 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 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 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 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 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 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 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 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 - 2 - 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 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 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 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 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 “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 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 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 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 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 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 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 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 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 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 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 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 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 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 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 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 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 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 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 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 3 -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 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解析:A 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 的位置”在文中找不到根据。文章开头只是说“社会是由众多家 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 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B 项,“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 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曲解文意。原文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 是……家庭伦理规范”。D 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 无提倡的必要”错误,原文说“‘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 有必要提倡”。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 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 “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 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 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解析:由原文“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 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可知,A 选项中“论证 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 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 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 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 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解析:说法绝对。根据原文可知,“父为子纲”带有明显的 - 4 - 强制性,所以“‘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错误。 答案:C - 5 - 高分技法 1:筛选信息题 “8 陷阱”与“3 比对” 一、设题 8 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第 1 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 力,侧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否与原文信息对应,是对文中基本 信息的加工、转换的表述。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曲 解文意、无中生有、因果混乱、偷换概念、范围不清、说法绝对、 混淆时态、答非所问”等 8 种设误方式进行“变脸”,考生要准 确定位信息区间并仔细比对、分析、理解来判定选项对错。 类型 概念解说 应对策略 曲解 文意 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 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 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 或所要表达的意思。命题人 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 某些词句的含义故意加以曲 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 和概括。 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 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 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 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 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 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 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 无中 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 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 意而选项凭空捏造出某种意 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 迷惑考生的。 在做题时仔细检查所给选项 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 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 理地推断出来。 因果 混乱 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 关系,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一是强加因果,即把根本没 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 成有因果关系;二是因果颠 倒,即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 系上,故意把原文中的“因 (条件)”变成了“果”,或把 “果”变成了“因(条件)”。 在阅读文章时,重点关注 “因为、因此、由于、因而” 等词语,仔细分析选项中有 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 否倒置。 - 6 - 偷换 概念 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 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 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 涵、属性、作用、发展趋势 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 使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 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 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 要特别关注,用圈点勾画和 批注标注的方法做好标记。 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 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 别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是 否与原文一致。 范围 不清 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增 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 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 考生,主要以部分代整体(或 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 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 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 判断。 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 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 词,看一看选项与原文中的 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 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 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 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 称。 说法 绝对 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 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 把相对的情况说成是绝对的 情况。选项中往往有表示全 部范围的“全”“都”“所 有”“一概”等、表示范围 限定的“只”“仅仅”等、 表示肯定的“必须”“一 定”“就”等词语。 选项中有表示全部范围、表 示范围限定、表示肯定的这 些词语时要注意对应好原 文,如果原文中没有这些词 语,一般就是说法绝对。 混淆 时态 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 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 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 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 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 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 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 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 关注表示时态的词。如:已 经、曾经、过去、现在、目 前、将要、尚未、之前、之 后、一定、必将、可能、估 计、如果、未必、完成、成 功、似乎、预计等。 - 7 - 成事实”,“或然”(可能是) 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 反之。 答非 所问 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 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常见 的题干问法:“下列不属 于……的原因的一项 是”“下列不能说明(没有 体现)……的一项是”等。 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看清 题干问的是什么问题,选项 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 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 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 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 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 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 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 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 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 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 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 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 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 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 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 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 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 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 - 8 - 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 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 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 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 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 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 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 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 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 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 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 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 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 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 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 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 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 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 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 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 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 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 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 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 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 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 - 9 - 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就诗歌体式风格方 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可知,文 中只是说杜甫吸取了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长处,并没有提到他对 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答案: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 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 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 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 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是因 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三段“而使其有 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 裕”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 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 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 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 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杜 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说杜甫之前的诗 人不能二者兼备;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曲解文意, 由原文第二段“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 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可知,杜 - 10 - 甫在七言律诗上并不是“谨守传统”;C 项,“作者在情感态度 上一视同仁”理解错误,由原文第三段“我以为每一位诗人…… 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可知,作者对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的态 度是不同的。 答案:D 二、3 重比对法 第一重比 对 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 的是什么,看是否答非所问。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 于”“不能说明”这类词,需要第一重比对;如果题 干中仅是“不符合原文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可以 不用考虑这一比对。 第二重比 对 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 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 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这一重比对在三重比对中 最为重要,每一个选项都要和对应句认真比对,才能 确定选项的对错。 第三重比 对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最错或最对的一项。 - 11 -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 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 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 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 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 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 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 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 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 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 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 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 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 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 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 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 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 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 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 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 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 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 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 - 12 - 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 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 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 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 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 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 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 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 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 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 族的灵魂。(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答题演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第一重比对 第二重比对 第三重比对 A.作家树立了与时 代积极互动的理念, 在创作实践中 就能做到 以人民为 中心。 “在创作实践中就 能做到以人民为中 心”说法绝对,原文 第二、三段认为 “ 只有 与身处的时 代积极互动,深刻回 应……, 才会 获得 艺术创作的蓬勃生 机”“ 只有 认识到 人民的主体地位, 才能 ……不竭力 量,……把握一个时 代,认识沸腾的现 实”。 综合比对四个选项, 只有 B 符合原文,别 的选项都不符合原 文,所以答案确定为 B。 B.对人民的 情感认同 ,是 第四、五段:“新文 化运动以来,无 - 13 - 新文化运动 以来 很多作家创作 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 因 。 论……,还是……, 都和……人民建立 了非常深切的情感 关系”“理应对我 们的共同奋斗负有 共同责 任。…… 这种认同 , 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 的认同 ,……才有 能力 创造出 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 ,照亮和雕刻一个民 族的灵魂”。 C.人民是 认 识现实、理解 时代 的依据, 因为 普通 劳 动者 才 是 文艺最 理想的 读者 。 “普通劳动者才是 文艺最理想的读 者”曲解文意,相关 信息在文章第四段, 原文为 “ 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 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 将他以及他所代表 的广大人民作为我 们认识现实、理解时 代的依据”。 D.真正 扎根 时代、富有责 任感 的艺术家, “无须考虑人民群 众的娱乐和消费需 求”曲解文意,原文 第五段说“诚然,娱 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综合比对四个选项, 只有 B 符合原文,别 的选项都不符合原 文,所以答案确定为 B。 - 14 - 无须考虑 人民群众 的娱乐和 消费需求。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的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 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 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 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 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疑问。“汉字落后论” 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 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 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 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就认为“计 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 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 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 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信 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 字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 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 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 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 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 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 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 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 - 15 - 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 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了适应汉字在海外传 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 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 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 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 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 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 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 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 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 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 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 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有删改) 4.(筛选信息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 A.清末民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汉字 提出了疑问,其中有人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 B.20 世纪 80 年代,仍有人认为“汉字行将就木”,“汉字 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的观点还有一定市场。 C.在学习英语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 只重视英语的学习,汉字教育受到了直接冲击和削弱。 D.古人认为汉字形神兼备,今人认为汉字是电脑键盘、手机 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因而提笔忘字的时候增多。 解析:A 项,时间不准确,原文是“清末民初以来”。C 项, 前提不对,文中只是说“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D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 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 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答案:B 5.(筛选信息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16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它既能表达概念、内涵、 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 相比的。 B.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 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一定符合汉字自身的规 律和特点。 C.近年来,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 忆”的特点,形成了“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的汉字教 学新理念。 D.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正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 授给学生。 解析:并不是“形成了”,文中只是说根据这些特点探索汉 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答案:C 6.(筛选信息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 A.清末民初以来,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 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 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 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 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解析:B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 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C 项,逻辑错误,原文中 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D 项,偷换概念, 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 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答案:A - 17 - 高分技法 2:解对论证分析题 2 步骤 步骤 释义 第 一 步 据文, 理清 文章 思路 据文,就是读文本。读文本是解题的第一环节,在读 文本时要有勾画意识,就是在第一遍阅读时能勾画出 表示文本脉络或段落内部层次的关键性词语,如“首 先”“其次”等词引领的文脉,进而把握文本结构思 路,把握论述类文本由“此”及“彼”的过程及方 式。 第 二 步 依题, 比对 对应 分析 这里面含有 3 个要点:1.读选项,抓选项中的关键词 句;2.对应文本相关区域,再抓住相关区域的关键词 句,准确筛选、概括、分析相关区域段落层次思路要 点或论证要点;3.再把概括或分析的论证要点与选项 的论证分析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符合题干要求的答 案。 温馨提示 这类题比对有的要比对全文的论证内容、论证思路或 论证方法,有的要比对部分段落的论证内容、论证思 路或论证方法,需要根据选项定具体的比对区域。同 时,多侧重比对关系,有句群之间句与句的关系,有 段落层次关系。 [2019·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原文见高分技法 1“典型例题”)(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 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 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 中心”的根本体现。 - 18 - [答题演示] 第一步:据文,理清文章思路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第一段:总领全文,先提出了“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 题,然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明论点“人民是创作的源头 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第二、三段:论述人民是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根基。 分别从认识生活的表象,以及表象下更深层次的东西,即“认识 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来进行具体论证。 第四段:论述和人民有情感认同,才有伟大艺术创造,列举 现当代部分作家的事迹进行论证。 第五段:指出作家和艺术家有责任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 精品,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第二步:依题,比对对应分析 A 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在承接前面问题的基础上对当下 创作进行分析,最后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 奉献人民”的观点,A 项符合原文。 B 第二段“目前”对应选项“现实”,整个语段是对当下创 作进行分析,第四段“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应“历史”,原文“这 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是对选项中“历史经验”的总 结,B 项符合原文。 C 原文第二段结尾说“‘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人 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后的语句“只有认识到……深藏的不竭力 量”回答了“更深层的东西”,衔接了上下文,支撑了论点,C 项符合原文。 D 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 心应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D 项不 符合原文,为答案要求选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①“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虽然见识了太多艰 辛困顿,前途未卜,种种现实无法预见的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 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 象之中。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 - 19 - 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②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 台。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 包容。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在 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贵,以 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 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 ③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 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是否 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即如祖孙三代都担 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 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 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 不得娶五姓女,不得参修国史。” ④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 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中。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 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 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集体喊出了“宁 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堪称唐代 第一代边塞诗人的骆宾王也写有《从军行》诗,表达了“不求生 入塞,唯当死报君”的豪情壮志。 ⑤“四杰”以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辛酸的人生。我们熟悉的骆 宾王,曾给主持铨选的裴行俭写诗致意,虽然感叹“轻生长慷慨, 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但还是希望能够“为 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他又以生不逢时的浮槎自况,一边失 落地叹咏着“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紧接着还不忘展望一 下未来,“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浮槎》)。 ⑥在那个时代,文学才华开始冲破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 在文士中间受到重视。让杨炯不服气的王勃,出自儒学世家,六 岁善文辞,长而好读书,“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 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 稿”(《新唐书·王勃传》)。又如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狂妄自傲得 令人称奇,《旧唐书·杜审言传》谓其“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 名。然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唐高宗乾封年间,他参加完 吏部的铨选考试之后,感觉自己发挥超常,一定会令主考官苏味 - 20 - 道在看到他的答卷后羞愧而死。 ⑦以“四杰”为代表的文学史上的初唐士人,评论家们可以 批评他们还缺少浑融的意蕴和秀美的风神,但是那种“健全的欲 望”(闻一多语),不甘沉沦、不惧艰险的精神,却推动了一个盛世 的到来。 (摘编自刘后滨《“初唐四杰”的壮志豪情》) 7.[论证分析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文章首段阐释“初唐四杰”借诗歌抒发壮志豪情并化作永 恒记忆,是盛唐精神的探路者。 B.文章第②段用概述例证的方法,论证了博大包容的唐朝文 化为各色人等提供了广阔舞台。 C.文章第④段引述杨炯《从军行》诗句,意在阐释从军戍边、 立功沙场是士子的必然选择。 D.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 论述脉络清晰,思维缜密。 解析:C 项,“意在阐释从军戍边、立功沙场是士子的必然 选择”错,原文引述杨炯、骆宾王的诗句为例,意在阐释其从军 戍边、立功沙场的壮志豪情。 答案:C 8.[论证分析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文章列举薛元超一例,论证了非科举及第的人生是不成功 的,分析具体,有说服力。 B.文章论证“四杰”心胸旷达,引用了骆宾王的诗句,分析 紧扣第①段,结构严谨。 C.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初唐四杰”产生壮志豪情的原因, 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D.文章没有否定评论家们对“四杰”缺少浑融意蕴和秀美风 神的评价,分析客观中肯。 解析:A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 生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选项去掉“核心”二字,使界定成功 人生的标尺仅限于科举及第,有失偏颇。举薛元超一例,说明他 对自己未能科举出身颇感遗憾,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够成功,但 也没有否定自己的人生。故选 A。 - 21 - 答案:A 9.[论证分析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文章第③段分析了新生的科举制度为文人提供了靠才学进 身的仕宦途径及其所起的作用。 B.文章第⑥段论证分析了文士们的文学才华开始冲破门阀社 会具有的传统价值体系。 C.文章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且旁征博引,例证丰富。 D.文章第⑦段借助闻一多的话,意在阐释“初唐四杰”对于 盛唐时代到来的推动作用。 解析:C 项,“文章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对 比论证等方法”错,文章没有用到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案:C 高分技法 3:选准观点推断题三步骤 步骤 一 把握选项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注意:因为 选项较少能够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匹配的文字(只 能找到个别相关词句),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 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 步骤 二 吃透文本观点,同时,注意区别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 者常常会通过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 定,要注意区别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步骤 三 将原文对观点的论证依据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 (分析论证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文外所设论据所要证明的观 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注意在本步骤中,应综合分 析,结合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做出准确判断。 温馨 提示 以上三步有时是同时进行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在找对应 区域期间往往就要把握选项观点和原文观点。 [答题演示] [2019·全国卷Ⅰ]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原 - 22 - 文见高分技法 1“典型例题”)( ) 选项 解答过程 A.对于那些认为 现实 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 的作家 而言,困难在于如何 把握生活的复 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 第二段“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 说家想象力的前面”对应选项 的前半部分,“难就难在理解生 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 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对应 了选项的后半部分。选项表述正 确。 B.对艺术家而言, 日新 月异的变革时代 ,既意 味着 巨大挑战 ,也能激发 创作热情 ,促使他们 投身 沸 腾的 生活 。 由第二段中的“这就为作家、艺 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 大困难”可知,选项中“意味着 巨大挑战”表述正确;由第三段 中的“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 地位……认识沸腾的现实”等 内容可知,“也能激发创作热 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表述正确。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 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 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 情感共同体 的理念是 相通 的。 选项中老舍这句话意思是说作 家与人民有着相同的情感,才能 写出好的作品。由第四段中“这 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 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 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 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可知,选 项表述正确。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 主要矛盾 已经由 量的问题 转 向 质的 问题 ,艺术家的创作 也应 少而精 ,凝聚共识。 由第五段中“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 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 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 题”可知,选项第一句正确;由 “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 到……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 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可 知,选项第三句正确;但文中并 - 23 - 未说明“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 而精”,第二句是无中生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①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 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本应以叙事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体性 的横逸斜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 为审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②就戏曲文体而言,无论是杂剧还是传奇体式,都曾在抒情 传统所设置的召唤结构中徜徉内外,塑造并且被塑造。作为杂剧 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一人主唱”本来为文本提供了以曲词 叙事的机缘,但“主角”之于杂剧文体结构的中心地位以及杂剧 所采用的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不仅使“人”始终成为作品构思 的起点和全部,也将充分展示个体的生命际遇、表达心灵的敏感 思考固化为题中应有之义。作者往往忍不住以“自喻”的方式表 达自我,借助叙事主人公与自我的同构进行率性表达,“抒情” 的凸显常常猝不及防。发展到后来,“我”甚至不再作为隐含的 主人公,不再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而是直接登场,自为 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旨在抒情。此际, 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写心的自在与 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宣泄私 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绊的空间。 ③抒情对叙事的干预不仅伴随了杂剧的文体独立,又“一路 相随”,演变为南杂剧主角制下的人皆可唱的表征之一,轮唱、 对唱、合唱等的介入形成了“代人立言”的多个声部,不仅没有 形成对杂剧文体的结构性影响,反而以“复调”的形态助力抒情 丰富性的生成。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 情节复杂,成为明清时期与小说地位相当的叙事文体。初看起来, 叙事于其文本结构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似非杂剧体一样可以轻 易为抒情所左右,然其代人立言的角色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述、 宫调叙事的结构模式等,作为这一文体的先天和元文体特征,仍 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间。 ④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 境遇中,其先天秉有的抒情元素为文人准确捕捉并巧妙展开,并 逐渐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显在特征。文人在求“奇”、 - 24 - 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情节之规定、关目之要 求,忽略人物形象塑造的行为、言语描摹,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 叙事的行文策略等。清代中期后,抒情之凸起与叙事之孱弱已然 演变为戏曲叙事的一种特殊形态,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的现实 自然也不可避免。 (摘编自杜桂萍《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 10.[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历来是古代文化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见仁见智的 话题领域,杂剧的叙事也如此。 B.无论是戏曲还是小说,“一人主唱”的传统模式都是标志 性的文本特征之一,并延续至今。 C.没有杂剧“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就不会有创作时以 “自喻”和直接登场的方式表达自我。 D.虽然有古代文人的喜爱,但作为世俗文化代表的戏剧却面 临被文人青睐而又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 解析:A 项,是对第①段“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 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的转述。B 项,“无论是戏曲还是小说”推断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作 为杂剧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且“延续至今”于文无据。C 项,是对“杂剧所采用的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作者往往忍不 住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等句假设性的推断,与文本一致。 D 项,是对原文“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 法眼的历史境遇中”的转述。 答案:B 11.[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就戏曲文体而言,抒情挤压叙事,甚至“我”自为主人公, 以“写心”的方式中断叙事的问题日益凸显。 B.杂剧的短小灵便有利于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同时提供 了一个宣泄私人情感的空间。 C.明清时期,小说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 节复杂,与传奇戏曲地位相当。 D.虽然戏曲文体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但其秉有的抒情元素 被文人捕捉并展开,并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特征。 解析:A 项,是对第②段“‘抒情’的凸显常常猝不及 - 25 - 防”“自为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旨在 抒情”的转述。B 项,是对第②段“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 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 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宣泄私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绊的空 间”的概括。C 项,概念混淆,应为“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 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与小说地位相当”。D 项, 是对第④段“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 的历史境遇中,其先天秉有的抒情元素为文人准确捕捉并巧妙展 开,并逐渐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显在特征”的概括。 答案:C 12.[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戏曲没有因为主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诗性文本特 征,也许戏曲的叙事见长的特点就不会发生改变。 B.从抒情入侵戏曲这一注重叙事的文体的事实来看,中国的 其他叙事文学创作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现象。 C.相较于杂剧和南杂剧而言,传奇戏曲的篇幅大、规制大、 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使其抒情性较弱。 D.文人在古典戏曲创作中不顾情节、关目、人物塑造的基本 要求,其根源在于他们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 解析:A 项,是对第①段“本应以叙事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 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的假设阐释,与 文本相符。B 项,是对第①段“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为审视中国 古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的推断,正确。C 项,是对第③ 段“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 成为明清时期与小说地位相当的叙事文体”“叙事于其文本结构 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的正确推断。D 项,因果关系不当。文人 在求“奇”、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古典戏曲 的基本要求而“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等”,这只 是方式而不是“根源”。 答案: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