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家国同构”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时代已变,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已解体的儒家文化体系中包含的“家国天下”意识,经改造发展,今天仍具重要意义。 B. 我们要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因为这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C. 在现代中国,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 D. 关注整个世界的“天人合德”比起作为社会伦理的“家国天下”,指向更为广阔丰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提出“家国天下”在现代有重大意义,再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最后总结,是总分总结构。 B. 第二段论证了“家”的重要意义,将公共精神的主张与家庭伦理建设对比,突出二者的优劣之别。 C. 第四段论述“仁爱的‘生生’之德”时,是从相生相与、动态原则、凝合原则三个维度论述的。 D. 文章以宋儒把原始儒家的观点与《易》的观点相结合,使之升格的事例,论证仁爱的动态原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族观念因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而产生,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家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的意义完全不可用经济的收支分析来衡量。 B. 《中庸》的“修齐治平”连接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内化为对家国的热爱与担当。 C. 仁爱精神并不排斥竞争,但提倡在竞争中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遵循“相生”的凝合原则。 D. 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面临着巨变的新时代,以其包容性不断结合、吸收新的理论,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已解体的儒家文化体系”错误,原文是“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儒家文化体系”与“制度化儒家”并非同一概念。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 B项,“突出二者的优劣之别”错误,作者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为论证它们有各自适用的领域,二者在不同领域里发挥作用可以互补,并不是为了“突出二者的优劣之别”。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完全不可用经济的收支分析来衡量”错误,原文只说“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B项,“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的是“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而非“《中庸》的‘修齐治平’”,二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不能划等号。 D项,“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错误,原文是“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环境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平常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了,尤其是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对于教育者来说,不仅仅只把教室当成是是教学的场所,学校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样物品,都要能从中发现教育的契机,从而开始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 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就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正如他所说,活生生的教师可以承担教育人的重担,毫无生气的墙壁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职责。 虎山乡中心小学通过校园中的墙壁,创设良好生动的教育情境,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产生自己的定义和理解。这种暗示的方法,所产生的自然效果比教师的说教有时要有用得多,它积年累月的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大。 (摘编自刘遗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国江西网2019年6月4日) 材料二: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近些年,不少学校探索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形式,如利用图片、表情包、动漫、歌曲、音视频等,实现了思想政治和文化、审美等多重功能。“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正逐步呈现,把握和引导方向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议题。要突出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深入研究青年阅读和接受信息的碎片化、具象化等特点与规律,主动占领宣传和文化阵地。这次国庆前后,一些高校运用社交短视频、VI视觉识别系统、在线画册等方式、以新颖形象展示出青年群体爱国爱校的风采,充分证明了立足网络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 (摘编自武楠《培厚校园文化的土壤》,《人民日报》2019年10月30日) 材料三: 近年来,福建莆田多校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善环境文化,做实教育内容来精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系列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文化的启迪和熏陶,拥有“沸腾”的童年生活。 连日来,北岸开发区各中小学相继开展“孝廉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载体,将“孝廉”的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中,弘扬行孝治家、崇廉尚德的时代新风。 仙游县书峰学校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该校校长谢金雄表示,感恩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感恩教育、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情怀,让他们知足惜福,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被爱。据了解,自2018年春季资源整合以来,该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风学风的有效转变,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此次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演讲会,活动将点点滴滴的创意和爱心融入环节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为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感恩的力量在家庭、校园、社会之间温暖流淌。 (摘编自《福建莆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拥有“沸腾”童年生活》,莆田文明网2019年10月30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两种生活环境,尤其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作用,借以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 B. 在“互联网+”时代,要主动运用新媒介,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这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C. 北岸开发区各中小学开展的“孝廉文化”主题活动和仙游县书峰学校的感恩教育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 D.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十分强调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作用,都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关涉学校和家庭两个不同空间的影响和作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校园中的墙壁能创设良好生动的教育情境,它所产生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还要有用得多,它积年累月的影响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大。 B. 深入研究青年阅读和接受信息的碎片化、具象化等特点与规律,有利于主动占领宣传和文化阵地,立足网络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 C. 仙游县书峰学校开展的感恩励志教育演讲会,不仅作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对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建设起到积极健康的良好作用。 D. 三则材料都叙述了事例,但作用不同。材料一、二的事例起到类似于论据的作用;材料三本身以报道为主,所举事例本身就是报道内容。 6. 上述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阐发了校园文化建议展开的途径?试作概括。 【答案】4. D 5. A 6. ①材料一从物质环境方面论述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空间的作用。②材料二从媒介的运用方面论述立足网络和各种电子媒体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做法。③材料三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方面举例阐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十分强调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作用,都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关涉学校和家庭两个不同空间的影响和作用”错。材料三第一段是总领,说的是“近年来,福建莆田多校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善环境文化,做实教育内容来精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强调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作用;而材料一说“环境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平常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了,尤其是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可见没有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对家庭的影响,家庭环境只不过是附带提及。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它所产生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还要有用得多,它积年累月的影响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大”过于绝对化。原文说“比教师的说教有时要有用得多”“可能会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大”,注意“有时”“可能会”这些表程度的词语。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首先看材料一,开头指出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而校园环境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强调“对于教育者来说,不仅仅只把教室当成是是教学的场所,学校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样物品,都要能从中发现教育的契机”;接着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指出墙壁也可以发挥职责;最后以虎山乡中心小学为例,阐述“这种暗示的方法,所产生的自然效果比教师的说教有时要有用得多,它积年累月的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大”。可见材料一从物质环境方面论述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空间的作用。 材料二,首先指出“好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接着列举一些学校的成功做法,比如不少学校探索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形式、一些高校运用社交短视频、VI视觉识别系统、在线画册等方式、以新颖形象展示出青年群体爱国爱校的风采等。可见材料二从媒介的运用方面论述立足网络和各种电子媒体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做法。 材料三,首先指出“近年来,福建莆田多校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善环境文化,做实教育内容来精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接着以北岸开发区各中小学开展“孝廉文化”主题活动和仙游县书峰学校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主题活动为例论证。可见材料三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方面举例阐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抬头看见满天星 高二那年,我迷上了网游,和一帮哥儿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拼得你死我活。 学校后面的小街,就是我们的大本营。那是网吧一条街,每到放学,就会涌进很多学生。校长在大会上反复强调:不能玩网游,禁止去网吧。可是,叛逆是青春最好的标志。我和其他很多人,就喜欢在晚自习的时候,逃课去网吧。 我的成绩和我玩网游的等级成反比。“战场”上的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实中的我,成绩倒数,精神萎靡。 高三的时候,重新分班,我和其他一些成绩倒数的人,被分到了一起。没人愿意接于这“烫手的山芋”,它被扔给了新来的老师袁小亮。 他是新分来的大学生,穿着运动装和跑步鞋,如果不是站在讲台上,他和下面的学生没什么两样。他自我介绍:我的业余爱好,玩网游。 一语既出,四下皆惊。这和那些淡游戏色变的老师,多不一样啊!他随意说起学生中正时兴的游戏,下面的人都愣了,连我这个自诩高手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才是绝对的高手。 “但是,游戏只是生活的调剂,绝对不是生活的重心。你们要是玩游戏,不学习,哼哼……”他故意把最后两个字拖得很长,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我笑是因为这个看上去还是个学生的老师,有什么能耐管住我呀。 开学刚一星期,我就心痒痒的了。那天晚上,没有班主任的课,我趁着晚自习上课前的时间,悄悄溜出了校门。我跑进一家网吧,找了机子,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的“战斗”。 前进,受阻,进攻,胜利!我的心完全沉浸在胜利的狂喜中,那种虚幻的征服感,让我找回了在学习上失去的自信。我忘记了时间,只有手在机械地操纵鼠标,等到我想起看表的时候,已经是10点半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糟糕!寝室10点关门。这就是说,我回不去了。我的心有那么—下不安,可随即被游戏的紧张刺激所掩盖。我自我安慰:回不去正好,今晚就在这儿玩通宵吧。就这样,我心安理得地继续坐在电脑前。 周围的人渐渐少了,喧嚣的声音渐渐低了,空气也渐渐凉了。当一阵风吹过我暴露在短袖外的胳膊时,我竞打了一个寒战,这才发觉已然凌晨三点了。我的胳膊僵硬了,脖子也酸疼。可是眼睛还没离开屏幕。 就在我全神贯注之时,一股力量把我的鼠标打掉了,我的耳机也被狠狠地拽了下来。我—下子被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愤怒充溢了我的心,我扭过头,用全部的力气喊:你找……死——最后那个“死”字没有说完,我看清了面前的人——袁小亮。他的眼睛布满血丝,脸色很差,紧张、气愤、无奈交织在一起,让他原本英俊的脸变得难看。 我被他拉着胳膊,拖出了网吧。他走得很快,几乎要跑起来。我在后面,踉踉跄跄,只听见鞋子在地上擦出的声音。“袁老师,我错了。”我不断说着这句话,希望他能停下来。可是他不做声,仍旧飞快地走着。我惊异于这个斯文瘦削的人,哪里来那么多力量。 一直走到学校后操场,他才放开了我。我心想,他会狠狠打我几下,或者骂我几句。 他说:你看到了什么? 极深极深的夜,操场上所有的草都悄无声息。我只好回答:“什么也没看到。” 抬头!他用命令的口吻说。 凌晨三点的天空,无比广袤,无比深幽。天空,蓝色的。我说。 睁开眼,再看!他的手。指向了某个地方。 顺着手指的方向,一颗星星,藏在了无垠的蓝色中,就好像宝石落在蓝丝绒上。 “你以为这真的是黑暗吗?它里面蕴藏的是光亮和希望。”袁小亮说,“你给我记住,哪有什么真正的黑暗,有的只是不愿抬起的头,和不肯睁开的眼。” 真的,天空好像—下子冒出了无数的星星,隔着遥远的距离,它们不断闪烁着。 我和他坐在操场上,听他讲自己的16岁,那叛逆而嚣张的日子,分明是另一个我。 我终于明白了,每个人,都要走过那段逼仄的道路,都要在无数次跌倒后站起,都要在看似黑暗的天空,苦苦找寻。也许有疲惫、惶惑、绝望,但请抬起头。睁大眼睛,坚守信念。 你看,你看,那满天的星。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三的时候,重新分班……”一段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差、而被分到差班,启下则是引出了主要人物袁小亮。 B. 袁小亮出场几乎完全是一副学生打扮,而他介绍自己读中学时也是一个网络游戏高手,这样塑造人物形象对于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C. 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然并不多,但对夜景的描写却很有表现力,“凌晨三点的天空,无比广袤,无比深幽”,只言片语,就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 本文的取材切中时弊,选取当今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难以拔的普遍现象,表现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健康发展而担忧的主题。 8. 试分析小说中的袁小亮的人物形象。 9. 从小说的结尾来看,最后班主任袁小亮应该是说服了“我”不再迷于网络游戏了。试分析袁小亮能说服“我”改邪归正的理由。 【答案】7. D 8. ①年轻有思想,能够抓住学生的弱点,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在情绪上感染学生;②有责任心,深夜去找“我”;③教育学生有方法。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④具备点石成金的创新素质。正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德,又慎其行”。 9. 老师对“我”的关心,打动了“我”;老师新鲜的“说教”,感染了“我”;老师用自己的经历拉近了和“我”的距离;老师用黑夜的星光,鼓励“我”,走出青春的泥潭。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的)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抓住两点(内容+艺术特色)去读文,速解小说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做此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D项,“表现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健康发展而担忧的主题”其中“担忧”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我终于明白了,每个人,都要走过那段逼仄的道路,都要在无数次跌倒后站起,都要在看似黑暗的天空,苦苦找寻。也许有疲惫、惶惑、绝望,但请抬起头。睁大眼睛,坚守信念”可知,此文的主题应是“那来自遥远天际的光芒启示我们,世间并没有真正的黑暗,有的只是不愿抬起的头,和不肯睁开的眼。倘若,我们愿意抬头看天,一定会找到生命的光亮。那束光也许是青春的执着,也许是成长的渴望,也许是少年倔强的梦想。它们一路闪耀,照亮生命的坎坷,抚慰倦怠的心灵”。 【8题详解】 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属于前者只要求概括形象,所以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的内容可有可没有,写上也不占分数。这里按照第二类提供答案,权当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了。 具体分析,从题干来看,本题问的是“试分析小说中的袁小亮的人物形象”,此题既考查人物的特点,也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到文中圈出写“袁小亮”的内容,明确人物的身份和特点。如“他是新分来的大学生,穿着运动装和跑步鞋,如果不是站在讲台上,他和下面的学生没什么两样。他自我介绍:我的业余爱好,玩网游”,这里既交代“袁小亮”的身份——新毕业的大学生,第一次当班主任,还交代了“袁小亮”的特点——年轻,有朝气;““但是,游戏只是生活的调剂,绝对不是生活的重心。你们要是玩游戏,不学习,哼哼……”他故意把最后两个字拖得很长”可以看出,“袁小亮”有责任心;“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我笑是因为这个看上去还是个学生的老师,有什么能耐管住我呀”侧面写出他的年轻,为后文他的醍醐灌顶的语言形成巨大反差。结合“我被他拉着胳膊,拖出了网吧。他走得很快,几乎要跑起来。我在后面,踉踉跄跄,只听见鞋子在地上擦出的声音”“ 抬头!他用命令的口吻说” “你以为这真的是黑暗吗?它里面蕴藏的是光亮和希望。”袁小亮说,“你给我记住,哪有什么真正的黑暗,有的只是不愿抬起的头,和不肯睁开的眼。”等动作语言描写,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深邃起来,从本文来看,小说借助“我”的青春期成长的经历,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新时代的教师形象,他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能够和学生以心交心,既能积极引导,又不放任自流,把他们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探究的能力。要求考生对文章结尾进行个性化理解与探究,虽然带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立足点还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故解答该题时,应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等方面加以探究。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作者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即可。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委婉含蓄达意的文本,后进行整理概括。 具体分析,题干要求“从小说的结尾来看,最后班主任袁小亮应该是说服了‘我’不再迷于网络游戏了。试分析袁小亮能说服‘我’改邪归正的理由”。可以说,文中的“我”正在经历人生当中人们所说的青春叛逆期,我迷茫、叛逆、沉迷于游戏,袁小亮的出现,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吸引了我,他如同清晨的一缕阳光,让“我”心存希望,接着,袁小亮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让“我”从迷茫中清醒过来。他的那种即便身处“黑暗”之中,也对光明充满无限的渴望与执着令“我”不禁唏嘘。是啊,黑夜,也许只是视觉上的一种暗淡,但是心灵的光明决然不要消失。即便没有阳光的耀眼,没有月关旳皎洁,但是我们也可以拥有星星的微光。那来自遥远天际的光芒启示我们,世间并没有真正的黑暗,有的只是不愿抬起的头,和不肯睁开的眼。倘若,我们愿意抬头看天,一定会找到生命的光亮。那束光也许是青春的执着,也许是成长的渴望,也许是少年倔强的梦想。它们一路闪耀,照亮生命的坎坷,抚慰倦怠的心灵。“寻找生命的光亮”,指引我走过彷徨的青春、走出心灵的暗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之才,丹阳人也。之才幼而隽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曰:“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嗟赏之。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精通《礼》《易》。 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咸共叹曰:“此神童也。”孝绰又云:“徐郎燕颔,有班定远之相。” 陈郡袁昂领丹阳尹,辟为主簿,人务事宜,皆被顾访。郡廨遭火,之才起望,夜中不着衣,披红服帕出房,映光为昂所见。功曹白请免职,昂重其才术,仍特原之。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及综入魏三军走散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综入魏旬月,位至司空。魏听综收敛僚属,乃访之才在彭泗,启魏帝云:“之才大善医术,兼有机辩。”诏征之才。孝昌二年,至洛,敕居南馆,礼遇甚优。从祖蹇子践启求之才还宅。之才药石多效,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武帝时,封昌安县侯。天平中,齐神武征赴晋阳,常在内馆,礼遇稍厚。武定四年,自散骑常侍转秘书监。文宣作相,普加黜陟。杨愔以其南土之人,不堪典秘书,转授金紫光禄大夫,以魏收代领之。之才甚怏怏不平。 之才少解天文,兼图谶 之学,共馆客宋景业参校吉凶,知午年必有革易,因高德政启之。文宣闻而大悦。时自娄太后及勋贵臣,咸云关西既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不可先行禅代事。之才独云:“千人逐兔,一人得之,诸人咸息。须定大业,何容翻欲学人。”又援引证据,备有条目,帝从之。登祚后,弥见亲密。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 (选自《北齐书·卷三十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及综人魏/三军走散/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 B.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及综入魏/三军走散/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 C.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及综入/魏三军走散/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 D.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及综入魏三军/走散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兄: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由此可以推衍出“从弟”“从叔”等,亦即堂弟、堂叔。从,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B. 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到明清,或称“太学”,或称“国子监”,历朝制度稍有变化,但均以习字、对课为主。 C. 功曹: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掌人事并参预一郡的政务。北齐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的称功曹参军,在州的称司功。 D. 图谶: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始于秦,盛于东汉。文中徐之才凭图谶之学立了大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之才幼而聪颖,长而博学。他五岁就诵《经》,八岁略通其意,十三岁被召为太学生,精通《礼》《易》。被认为是神童。长大后略懂天文,兼修图谶之学。 B. 徐之才才能突出,颇受上司器重。他被丹阳尹袁昂辟为主簿,凡人事安排,事情的处理,袁昂都向他咨询。功曹抓住徐之才的把柄请求免其职,却被袁昂庇佑。 C. 徐之才精通医术,能言善辩。徐之才用药石治病多有效果,又涉猎经史,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语言诙谐滑稽,因此朝廷争相邀迎荐举、于是他名声远扬。 D. 徐之才善于把握时机,有促成禅让换代之功。他预测午年一定有大变革,力排众议,力劝文宣帝受禅代位,又引经据典,条目清晰,终于促成皇帝禅让改朝换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廨遭火,之才起望,夜中不着衣,披红服帕出房,映光为昂所见。 (2)时自娄太后及勋贵臣,咸云关西既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 【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一次郡公署失火,徐之才起来观看,夜里未穿外衣,身披红毛巾被出了卧室,火光中被袁昂看见。 (2)当时,从娄太后至朝廷功勋贵臣都认为关西宇文氏是一强有力的对手,恐怕他有以皇上名义发号施令的权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当中“出镇”指的是出京镇守,宾语为“江都”,要在“都”后断开,故排除A;“入”做谓语,宾语为“魏”,要在“魏”后断开,故排除C和D。整句话的翻译为:豫章王萧综出京镇守江都(今扬州),又授徐之才为豫章王藩国的左常侍,以后又调任豫章王萧综下属的镇北主簿。后来萧综出奔到北魏,三军将士离走散失,徐之才撤退到吕梁,桥断无路,最终被北魏统军石茂孙所截止。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或称‘国子监’”是错误。太学隶属于国子监。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他预测午年一定有大变革”是错误的,原文说到共馆客宋景业参校吉凶,知午年必有革易,意思是他与馆友宋景业一起参校吉凶,预知庚午年政权必有革易。所以并不是他一人预测到的。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遭火”,失火;“着”,穿;“为……所”,被。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及”,至;“咸”,都;“令”,发号施令。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翻译: 徐之才,丹阳人。徐之才幼时才智出众,5岁能背诵《孝经》,8岁就略通其意。他曾与堂兄徐康去梁太子(萧衍)詹事汝南人周舍家聆听讲习《老子》。周舍为他们准备了饭菜后,就逗之才说:“徐郎不用心思考学问精义,只是想着吃饭吗?”徐之才答道:“我听说圣人要虚其心也要实其腹。”周舍听后感叹,很欣赏他的聪敏。徐之才13岁,被召为太学生,那时他已大致通晓《礼记》《周易》。 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人常常与他一起讨论《周易》及《丧服》仪式等,徐之才每每应答如流。大家都感叹说:“他真是神童啊!”刘孝绰又说:“徐郎面生燕颔,有定远侯班超一样的相貌。”陈郡袁昂任丹阳太守,他召任徐之才为主簿,无论人事及其他事务都有人请教他。一次郡公署失火,徐之才起来观看,夜里未穿外衣,身披红毛巾被出了卧室,火光中被袁昂看见。功曹(认为他有失体统)禀告请求免去他的职务,袁昂器重他有才华,特此原谅了他。 豫章王萧综出京镇守江都(今扬州),又授徐之才为豫章王藩国的左常侍,以后又调任豫章王萧综下属的镇北主簿。后来萧综出奔到北魏,三军将士离走散失,徐之才撤退到吕梁,桥断无路,最终被北魏统军石茂孙所截止。萧综到北魏一月后,授官司空。北魏孝明帝让他收留原下属官僚,于是在彭泗访问到徐之才,他(向北)禀奏魏孝明帝说:“徐之才特别擅长医术,且机智能辩。”孝明帝于是下诏书召徐之才。北魏孝昌二年,徐之才到了洛阳,皇帝赐他居住招待宾客的高级客舍,待他十分优厚。他的从祖父徐謇的儿子徐践劝他回家居住。徐之才治病用药多有显效,又涉猎经史之学,言语敏捷善辩,朝廷贤士竟相邀约、引见,使他的名声越传越远。北魏孝武帝时,徐之才被封为昌安县侯。东魏天平年间,北齐神武帝高欢征赴晋阳,徐之才于内馆供事,待遇逐年丰厚。东魏武定四年,徐之才从散骑常侍调任秘书监。文宣帝高洋任丞相时,朝廷上下调整官员,杨愔因为他曾是南齐人不可胜任主管秘书职务,转而授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并派魏收代替他。徐之才为此怏怏不平。 徐之才还懂得一些天文、图谶等知识,他与馆友宋景业一起参校吉凶,预知庚午年政权必有革易,通过高德政禀告,文宣帝听后大为高兴。当时,从娄太后至朝廷功勋贵臣都认为关西宇文氏是一强有力的对手,恐怕他有以皇上名义发号施令的权势,不可以先做帝位交接之事。只有徐之才说:“一千人追赶兔子,只要一人得到,其他都会放弃。若要干大事业,怎容得反倒想着学别人在后面追撵。”又引经据典,备好条目证实,文宣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登基后皇上与他交往更加亲密。徐之才不仅医术精神,而且在当朝首先倡导禅代,他能说会道,语言又诙谐幽默,因此与皇帝大为亲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①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②。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③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释:①朔:朔风,寒风。②白:指梅花白色的质地和颜色。③坐:徒,白白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高树”和“楚天”的视角来写早梅,用以喻示早梅耿介傲岸的精神品格。 B. 颔联既突出早梅傲霜斗寒的精神,又表现她夜晚风送幽香、质地纯洁的美好形象。 C. 颈联由梅联想到“远客”,又不脱离梅而写,丰富了诗的内容,拓展了抒情内涵。 D. 该诗浅显易懂,前四句描写,后四句抒情,略带叙述成分,形象鲜明,情感质朴。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 【答案】14. A 15. ①对早梅的傲霜斗寒、质地纯白、风送香飘的品格的赞美之情。②对“远客”的思念和牵挂之情。③面对早梅“寒英销落”却因“杳杳山水隔”而无法及时采摘以送给“远客”的遗憾叹恨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 项,“用以喻示早梅耿介傲岸的精神品格”不正确,有过度解读之嫌。“早梅发高树”写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迥映楚天碧”,远望楚天,辽阔无际,明净的碧空映照着早梅发出的光泽,使人感到梅花分外娴静高洁。而选项说的“耿介傲岸”并非此句本意。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刻画早梅内在的气质。尽管北风吹打,严霜相逼,而梅花仍然在寒风中散发着缕缕芬芳,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这两句诗一写“香”,一写“色”,集中地写出早梅傲视风霜,力斡春回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早梅的傲霜斗寒、质地纯白、风送香飘的品格的赞美之情。 诗的下面四句,由咏物而转入抒怀,进而推出新意。当诗人看到早梅绽放的时侯,不禁怀念起远方的友人来,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往事如潮,涌上心头。他极想攀折一枝寒梅,赠与友人聊以表达慰勉的情意。可是转念一想,千里迢迢,山水阻隔,这是无法如愿的。“杳杳山水隔”表达了 对“远客”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诗中表达了面对早梅“寒英销落”却因“杳杳山水隔”而无法及时采摘以送给“远客”的遗憾叹恨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人掠夺他国财富之多的句子是“______”,描写秦人极端不珍惜掠夺来的财富的行为的句子是“______”,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苏轼《赤壁赋》中,作者以水与月来说明事物变化的表象和本质,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看问题,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两种结果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表现冬春时令交替,新旧年交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倚叠如山 (2). 弃掷逦迤 (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倚叠”“逦迤”“生”“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炎培崇尚___17___生活。他从不___18___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___19___,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 20 ),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___21_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不懈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注解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俭朴 添置 哀鸿遍野 世态炎凉 B 简朴 添置 民不聊生 人世沧桑 C. 简朴 添制 民不聊生 世态炎凉 D. 俭朴 添制 哀鸿遍野 人世沧桑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用一生不懈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B. 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注解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C. 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D. 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却被黄炎培全部捐给了职教社 B. 却被黄炎培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职教社 C. 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 D. 黄炎培却全部捐出这笔数目不小的钱给了职教社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①简朴: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泛,可用于语言文字方面,也可用于生活作风方面,如他在吃穿方面一向简朴,还可用于设备条件方面,如这是一间设备十内分简朴的办公室。俭朴:着重指节俭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多和“习惯”搭配;依据语境,所填词语前后的词语“崇尚”“生活”可知,所填词语的适用范围要广,故应填“简朴”。 ②添置: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购置;添制:增加的制定;依据语境,所填词语后一文句“卧室就是会客室”,可知,“他从不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购置家产”,故应填“添置”。 ③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此成语多用于修饰“天灾人祸”时的灾民。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依据所填词语前后文句“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可知,所填词语的意思是“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之意,故应填“民不聊生”。 ④世态炎凉: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人世沧桑:比喻人间世事变化很大。依据所填词语前后文句“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知,此语境无“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之意,故应填“人世沧桑”。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义重复”,一是“成分残缺”。 A项,“他用一生不懈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中“不懈”和“执著”语义重复,删掉“不懈”;此外,“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八个大字”。 B项,“完美地注解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搭配不当,“注解”和“八个大字”搭配不当,应把“注解”改为“诠释”。 C项,“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成分残缺,“诠释”后缺与之匹配的宾语,应在后加“八个大字”。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具体分析,依据所填句子后的句子“自己依旧卖字”中“自己”可知,所填文句的陈述对象是“黄炎培”,故可排除AB 项;接着比较CD两项,从语意上理解,两个选项都适合,但从语意连贯的角度考虑,使用“把”字句使前后语句衔接和呼应更自然,故排除D。 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魏晋是美的成就极高的时代。这个美既是充满玄想文情怀的艺术美,也是率性风流、苦难悲惨的人格美。东汉统治瓦解使中国历史由此进入近400年的分裂时期。①______。例如,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催生了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而魏晋时代②______却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美的极致追求;春秋战国的人们关注时事,迎合战场的需要推出新思想,魏晋士人③______,躲在山林里建造自己的桃花源。这决定了魏晋士人作为矛盾体的苦闷生活。 【答案】 (1). 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 (2). 催生出的 (3). 却对战场漠不关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本题第一空前面说到东汉统治瓦解使中国历史由此进入近400年的分裂时期,而后面举的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催生了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所以第一空应填“乱世的积极作用”,可填“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第二空需要填一个动词,前面说到“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再根据“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催生了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所以第二空应填“催生出的”。第三空前面说到“春秋战国的人们迎合战场的需要推出新思想,而魏晋士人和春秋战国的人们对待战场的态度是相反的”,所以第三空应填“却对战场漠不关心”。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医和太医,是早期国家体制下的宫廷中的高级医师,专门服务皇帝及宫廷中的家眷,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包括皇帝身边的掌事太监)、娘娘等,间接听命于其它后妃、皇子等。御医院在清代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正如为宫者常被人称为“老爷”,而被称为“老爷”者不一定是做官的。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本段文字介绍了古代医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分别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说明(介绍)方法。 【答案】 (1). 职务 (2). 区别 (3). 等级 (4). 列数字 (5). 分类别 (6). 作比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段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说明方法的把握能力。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可以采用分层次,然后进行概括的方法。说明方法的把握首先要掌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然后再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语段说到“御医和太医专门服务皇帝及宫廷中的家眷,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包括皇帝身边的掌事太监)、娘娘等,间接听命于其它后妃、皇子等”,这是介绍古代医生的职务。“御医院在清代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这是就太医和御医的区别而言的。最后是介绍太医院中大夫的等级。在谈到太医院中大夫的等级时,说到四个级别,并且说到每个等级的人数,采用了分类别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谈到太医和御医的区别时,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所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资讯网站为了提高关注度,吸“粉”,锁“粉”,赚流量,所有的新闻标题都挖空心思,故弄玄虚,滥设悬念,读者一看标题,无不被吸引,于是网站所有文章都获得极高的点击率,短期内便锁了一大批“粉丝”。但时间一长,读者每每在读完一篇新闻之后,心里所得与最初的期望值之间相差甚远,心理落差巨大,于是该网站受到了读者普遍的吐槽,甚至受到部分读者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唾骂。该网站更换策划,一改虚张声势的作风,新闻标题变得实实在在。但很快就出现不良形势:点击率急剧下滑,“粉丝”大量流失,经济效益也一落千丈。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拒绝标题党,内容才是王! 尼尔·波兹曼在其经典之作《娱乐至死》中说,我们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如果公众热爱歪曲事实、哗众取宠、博取眼球的“非主流信息或推文”,那该是何等的可悲与可怕? “标题党”作为新媒体时代博取流量的“利器”,虽屡屡遭到众人抵制与相关管理规定、法律法规的约束,但依然活跃。毫无下限、挑拨情绪是“标题党”的常用手段。最近,有视频网站为博眼球,对推送内容进行了错误描述,遭到网友痛批。 近些年来,著名演员成龙频频被传去世,以致他的经济人不禁说“他不知死而复生多少次了”。也有一些如《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功?他说最重要的是……》等,冒充名人名言,或者虚构名人的经历来吸睛。甚至因为标题党的火爆,有一些人在网上推出12个起标题套路,教人如何做一个标题党。流量至上的新媒体生态下,歪曲事实、三观不正的标题党新闻信息,成了媒体江湖的一大公害。 以新颖标题抓住读者网友注意力并没有错,但标题不可逾越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的边界。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曾经通报了六大“标题党”乱象,包括“正题歪做违反正确导向”“侮辱调侃突破道德底线”“无中生有违背新闻真实”“断章取义歪曲报道原意”“夸大事实引发社会恐慌”“格调低俗败坏社会风俗”。不管是新闻信息网站,还是自媒体公号,都是国家媒体生态的组成部分,游走在违法违规败坏社会风气边缘、踩踏红线的标题党,虽能一时圈粉博点击率,但不能长久吸引关注,最终也只会惨遭淘汰。 沉迷标题党注定走不远。19世纪末,美国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赫斯特分别收购纽约《世界报》和《新闻报》,开始了所谓“黄色新闻时代”。两家媒体开创了“标题党化”和“狗血化”的“新潮”,即往往在报纸头末版使用特大字号的醒目标题和耸人听闻的文字、图片或照片,吸引公众购买和阅读,而正文的内容往往并无营养,甚至正文内容和标题相差甚远。初期,美国读者很是买账,可随着标题党新闻满天飞,各种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美国公众对“标题党”粉转黑,《新闻报》最终关闭,而普利策只能“改邪归正”重回“无来源不新闻”的路子,以“标题党”为特色的“黄色新闻”迅速在美国没落。 媒体发展自有其规律,唯有好的内容才是王道,骗流量坑人的标题党之路只会越走越窄,近年来一些频频用标题党刷屏的自媒体大号或式微或关闭,正作出了最好的说明。不得不承认,标题党确实做到了吸引人的眼球而达到了高阅读量,但是做优质自媒体还是要朴实一些,内容优良才能一直聚集起粉丝。所以目光要放长远些,不要只重标题不重内容。 标题党横行的背后是对健康积极内容的遮蔽和放逐。而这样的娱乐至死的极端就是文化式微,显然,我们付不起这个代价。不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自媒体,在道德责任和公益责任方面上都须有更高的担当。拒绝标题党,内容才是王!让骗流量的标题党走开,才能让准确新颖、对阅读者负责的好标题好内容占据文化强国的高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思辨性材料,材料体现了两重价值的对立冲突。故弄玄虚,滥设悬念,这与新闻的求真的本质和传播真实信息的宗旨不相符,有欺骗读者心理预期的嫌疑,最终招人唾骂也是必然的结果。后来该网站改为求真务实的作风,新闻标题变得实实在在,却又造成“点击率急剧下滑,‘粉丝’大量流失,经济效益也一落千丈”的严重后果。可见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让诸如上述资讯网站那样的社会机构、群体和社团,陷于左右两难的境地,出现左右摇摆的行为。考生在分析出上面两种表现的实质问题后,还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作文题充满思辨色彩,而思辨不是简单的折衷调和,而是要居中析理,言之有据。即便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也要作切中肯紫的分析。 参考立意: 从网站开始的做法角度立意: (1)人心不可欺; (2) 人都有求实崇真的本性;(3) 要尊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网站后来的做法角度立意: (1)新闻标题确实需要有吸引人眼球的特质;(2)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崇尚快餐文化和快餐信息,只关注最能引起心理期望的资讯;(3)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在改变着人心,也在冲击某些事物的本质。 从综合角度立意: (1)文质兼美,方是良策;(2)标题重要,内容为王。 参考素材: 1. 李某涛的教训足够深刻,也暴露了近年来在众多自媒体运营者当中存在的一种乱象,那就是“吸粉综合征”。微博也好,微信公众号也罢,很多自媒体运营者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粉丝,然后通过流量来变现,可以说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之外,还要加上一些视频直播平台的主播和运营者,他们同样为了自己发布视频的点击率和流量而绞尽脑汁,动辄拍摄一些挑战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底线的视频。 2. 文章标题首先要给读者看,读者认可了,才会点击连接看正文;如果读者读完整个文章,那么跳出率才算及格,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的平台推荐。那么,然后呢?如果文章质量很差,或许根本没有下一轮;如果文章质量一般,或许两三轮就被扔进网络垃圾桶;如果文章很优秀,或者正好热点大爆炸,会直接触及平台推荐阀值,进而被收敛推荐。 3. 真正开始意识到标题的重要性,还要追溯到所谓“震惊体”最火爆的时候。震惊体起源于某浏览器的新闻板块,以哗众取宠,充满暗示和诱惑性的标题著称,点进去之后内容却与标题大相径庭。尽管这种形式让这个浏览器饱受诟病甚至全网嘲讽,但单凭标题,这些文章就已经取得了足够多的点击和浏览。 4. 作为网站也好、职业作家也好,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到,标题只是最容易被看到的一点而已,如果通过我的方法或者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够解决被标题阻挡住创作的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但是如果真的热爱写作,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除了标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结构:题目是“拒绝标题党,内容才是王!”。开头引用尼尔·波兹曼的话,提出当今出现的热爱歪曲事实、哗众取宠、博取眼球的“非主流信息或推文”的可怕现象。然后列举最近的各种“标题党”事件,指出它们已经成了媒体江湖的一大公害。接着更进一步指出有些标题已经逾越了法律的界限,并指出,“标题党”虽能一时圈粉博点击率,但不能长久吸引关注,最终也只会惨遭淘汰。然后以美国《世界报》和《新闻报》的反例证明沉迷标题党注定走不远。接着水到渠成指出,媒体发展自有其规律,唯有好的内容才是王道,骗流量坑人的标题党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结尾重申,拒绝标题党,内容才是王!让骗流量的标题党走开,才能让准确新颖、对阅读者负责的好标题好内容占据文化强国的高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