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6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7单元课件合集部编语文高一上册故都的秋
1.春花(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长风万里送( ),对此可以酣高楼。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 )。 4.落霞与孤鹜齐飞,( )共长天一色。 5.( )秋雨愁煞人。 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 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 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 毛泽东: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瑾: 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 秋天的特点:多姿多彩 充满豪情 坚强孤傲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天的特点:悲凉不堪、伤感凄苦、孤寂落寞 新宁大鱼塘秋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 …… ” —— 郁达夫 郁达夫 作家简介 原名 : 郁文 , 字达夫 籍贯: 浙江富阳人 职业: 小说家、散文家 作品 : 风格: 《 沉沦 》《 茫茫夜 》 《 春风沉醉的晚上 》 《 薄奠 》《 出奔 》 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 , 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 , 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故都的秋》 配乐朗诵 思考 揣摩散文的 总体结构 , 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 ? 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 检查预习 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解题 解题 从标题看,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 秋 什么地方的秋? 故都 本文写于 1934 年,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从青岛转道北平赴秋、寻秋,实际也是寻找他那恬静、清新的心境。 文 眼 文眼就是文中 画龙点睛、揭示全篇旨趣的关键性的语句。 文眼有时出现在 篇首 ,那后必有照应; 有时出现在 篇末 ,卒章显志,那前必有伏笔; 出现在 篇中 ,那前必有伏笔后有照应。文眼一般在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中。 请找出文章中哪一句话能集中表明作者对古都的秋的总印象? 故都的秋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 清 , 来得 静 , 来得 悲凉 。 文眼 清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风秋雨话秋凉 秋树奇景图 说出本文的结构特点 总 —— 分 —— 总 文章思路 开头: 忆秋(总写,南北对比) 中间: 绘秋(分写,议论提升) 结尾: 恋秋(总写,南北对比) 课文分析 阅读文章的一、二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手法:对比 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用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 , 情中有秋的落寞 思 考 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问: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 平淡 ,北国之秋秋味 浓烈 ,“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 稀薄 ,北国之秋秋味 厚实 ;“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 柔软 ,北国之秋秋味 刚强 ;“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 狭小 ,北国之秋范围 广大 。 南北秋韵比较 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温和与刚烈 稠润与硬实 细腻与粗犷 娇小与阔大 配乐朗诵 3——11 段 思考题 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声、形、色、味 ) 秋晨院落 秋晨院落 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 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庭院秋晨景 一椽破屋 很高很高的天空 驯鸽的飞声 槐树叶底,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破壁腰中 ,蓝色的牵牛花 颜色 暗灰 碧绿 淡淡 淡蓝 特点 冷清 萧瑟 冷色调 秋色 清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地方也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悲凉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 一切景语皆情语 听觉 味觉 触觉 感觉 无声 无味 极细微 极柔软 细腻 清闲 落寞 清 静 悲凉 槐树落蕊 秋蝉残鸣 秋蝉残鸣 衰弱残声 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静、悲凉 图片 2 秋雨话凉 奇 、有味 、更像样 雨声、雨态、雨感; 北方的秋雨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描述秋雨的这一特殊之处的? 雨后的闲人,人的穿着,活动背景,人的动作、神态,对话语调 (视觉、听觉、感觉) (清、静、悲凉) 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 作者写秋的主要技巧 选材上:选取典型的景物去体现秋的特点。 效果上: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清”、“静”、“悲凉”。 角度上: 从声、形、色、境等方面入手;从视、听、味、触等感官入手。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等方面的方面来分析。 探究讨论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 悲凉 颠沛流离的人生况味 时局动荡、民族危亡的时代之悲 忧郁性格、苦闷心理的投射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品 读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秋中有情的眷恋 , 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啊, 你是我心中 永远的最爱! 故都的秋真的就只有 清 静 悲凉 ? 主 题 悲凉心境 悲秋传统 深沉的爱国之情 有人认为“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此段文字完全可以删去,你的观点呢? 探 究 议论: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根据下面示例仿写,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示例: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 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院 破壁 破屋 碧天 飞声 漏光 蓝朵 白花 秋草 浓茶 槐蕊 仿 《 秋思 》 天净沙 秋思 仿 写 示 例 浓茶落蕊柳影/夜月破屋蝉鸣/桥头凉风平民/秋雨拂过,悲秋者在北平 清秋破院浓茶/秋枣衰叶落花/悲蝉陋壁影斜/凉风一阵,闲人雨后互答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残蝉,/槐蕊满地,落寞人在故园 破院凉风秋草/哀蝉落蕊青枣/凉风秋雨斜桥/蓦然回首,落寞人在懊恼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整体把握 1 、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 1 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 2 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 3 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 4 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 5 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 6 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 7-9 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 10 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 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题) 第三部分( 7-10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情) (景) (情) 赏析第四段 在这段写景的文字中,作者的立足点在哪? 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各自用了哪些修饰的词? 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美感特征? 用了哪些修辞? 荷花 荷韵 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闪电 凝碧 脉脉 月色下的荷塘 荷叶 荷香 荷波 立足点:荷塘边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句 子 赏 析 : 手法: 比喻 作用:写出了荷叶 的雅致风姿,自然灵动, 更突出其具有的 动态美。 有 袅娜地 开着的 有 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 作用:写出了荷花或 饱满盛开状,或含苞待放 的特点。 手法: 拟人 正如 一粒粒的 明珠 , 又如 碧天里的 星星 , 又如 刚出浴的 美人 。 作用: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 晶莹剔透 的闪光, 绿叶衬托下荷花 忽明忽暗 的闪光, 以及荷花 不染纤尘 的美质; 突出了荷花的 神韵 ,和作者的 主观感情 , 激发读者的想象 。 手法:博喻、排比 “ 微风 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手法: 通感 分析: 由 嗅觉 向 听觉 转移。“缕缕清香”与 “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 如 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等 作用: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荷香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的特点;烘托出 幽雅宁静 的情境。 拓展: 通感 举例:( 1 )她笑得很甜 。 ( 2 )人靓歌甜 。 ( 3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视觉转为味觉 ) ( 听觉转为味觉) (听觉转为视觉) 叶子 和花本是 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手法: 拟人 调动 视、听感官 ,运用 动静结合 , 写出了微风过处荷叶 妩媚姿态 、 叶花颤动 的情状 ,表现出 荷塘 富有生气 的风姿 , 创设了 清幽恬静 的氛围 。 “ 叶子底下 是 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 更见风致 了。” 饱含深情 作者把 所见与想象 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 言有尽而意无穷 。 第 5 段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 着轻纱 的梦。 可否用“照”替代 “泻”,用“升”替代“浮”呢? 照 “泻”的 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灵动活泼。 “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泻 浮 轻飘柔美 浮”写出了雾的 轻飘状态, 突出了 恬静朦胧 ,水气 迷蒙、月色轻笼 的 境界。( 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牛乳中洗、笼 通过荷花与荷叶写 月色的朦胧 :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叶、荷花 安谧、恬静 的情状。 皎洁朦胧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 恰是到了好处 —— 酣眠 固不可少, 小睡 也别有风味的。” 比喻朗照 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 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 画 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富有情趣、喜爱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 画 在荷叶上 。 ( ) ( ) 月光 月影 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实 虚 实 虚 朦胧优雅 塘上的 月色 赏析第六段 课文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请问这些景物是以哪种景为中心着眼点?同时具体写了哪些景? 荷塘的四周 远山 蝉声 灯光 蛙声 树梢 树上 树缝 树下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乍看像烟雾般 整体的风光 树 5 、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 , 高高低低 (远近高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若换成“远近高低”行不行? 明确:不行。“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叠词的使用,造成音节上的重复, 更突出了树多而密 的特点。“远近高低”虽然也写出了不同的方面,但没有叠音词给读者的感觉那么强烈。 树色“阴阴的”, 月光淡淡的,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 灯光“没精打采的” 毫无生气。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 以动衬静 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衬托 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小结 荷塘 月色 画 面 是 — 美丽的 气 氛 是 — 宁静的 格 调 是 — 雅致的 美 静 雅 小结 ( 第七段) 由 联想旧时江南采莲的情景 想到 , 想到 。 眼前的荷塘 两千里外的江南故乡 千余年前的六朝 采莲赋 采莲旧俗 采莲名曲 憎恶现实 向往美好 自由 快乐 时代背景 1927 年 7 月,蒋介石发动 “四 • 一二”反革命政变 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实,求得短暂的安宁。可是现实并不允许他去实现自己的这么一丁点儿的愿望。 所以在文章的一开始便有了一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 《 楚辞 》 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 《 踪迹 》 ,散文集 《 背影 》 、 《 欧游杂记 》 、 《 伦敦杂记 》, 杂文集 《 论雅俗共赏 》 、 《 标准与尺度 》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 《 朱自清文集 》 里。 一、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二、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三、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四、朱自清的散文 秀丽朴素 。 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为什么? ---- 江南旧俗 ① 由眼前景展开联想。(无意识的联想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向往与渴望。) ② 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 荷塘月色 》 艺术之美 1. 形象美 —— 手法多样: 鲜明的比喻 明显的对比 强烈的衬托 生动的拟人 传神的通感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广泛联想 《 荷塘月色 》 艺术之美 2. 语言美 —— 新颖而不失自然传神 通俗流畅 描述传神 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广泛联想 《 荷塘月色 》 艺术之美 3. 意境美 —— 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广泛联想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有一位正值人生黄金时期的青年,在 21 岁生日这天突然残废了双腿,丧失了行走能力,面对巨大的打击,他的精神几乎崩溃。这时候,有一个地点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启迪了他对生命的感悟;有一个人给了他继续生存的勇气,给了他奋发向上的力量。最终,这位初中毕业的青年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就是 —— 史铁生 。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 合欢树 》 ■《 插队的故事 》 ■《 我与地坛 》 ■《 答自己问 》 ■《 务虚笔记 》 作者 史铁生( 1951 ~),生于北京, 18 岁去延安插队。 21 岁时,因腿疾 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 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 7 年临 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 年他发 表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一举成 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 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学习目标 思想目标: 一、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感悟母爱、感悟人格魅力 能力目标: 快速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荒 芜 宿 命 剥 蚀 淡 褪 坍圮 玉 砌 亘 古 撅 杈 捋 蝉 蜕 窸 窸 窣 窣 嘈 杂 雕 琢 熨 帖 猝 然 余 暇 羡 慕 步 履 狼 藉 隽 永 恪 守 sù t ā n pĭ q ì ɡ è n k è lu ō y ù bō tuì juē chà tuì xī sū cáo zhuó cù xiá xiàn lǚ jí juàn wú 读准下列字音: 宿命 坍圮 玉砌雕栏 亘古不变 肆意 隽永 恪守 捋 熨帖 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倒塌,坍塌。 用玉雕刻的台阶、栏杆。砌:台阶。 整个古代没有变化。亘:空间和时间延续不断。 不顾一切由着自己性子去做。 言语、诗文等意味深长。 严格遵守。恪:谨慎而恭敬。 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 表示心里平静。 “熨”另读 yùn ,如“熨斗”。 掌握下列词义: 1. 阅读课文第一段与第五段第一句话,说一 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我 ……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 地坛被人遗弃 作者被社会遗弃 同病相怜 有言为证 : 古园荒芜地坛弃,经风沐雨四世纪。 默看春风与秋月,只为铁生著传奇。 . 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问题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实际包含了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 “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 “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 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 充满 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剥蚀 了古 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 了门 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 了一段 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老柏树愈见 苍幽 …… 野草荒藤也都 茂盛 得自在坦荡 蜂儿 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 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 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 蝉蜕 ,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 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古旧 荒芜 并不 衰败 荒芜但并不衰败 地坛 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作者面对此地此景有何感悟 ?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怎样活: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 残废但并不颓废 你对作者的这句话有何理解 ? ◆ 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花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 : “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 他这样告诉别人, “ 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 ” 。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 原野在 《 人生 》 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 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 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 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 史铁生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 : 人应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史铁生理解了生死之后连用六个 “ 譬如 ” 句 , 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地坛夕照 风雨走廊 红墙古柏 苍黑的古柏 地坛秋韵 灿烂的落日 高歌的雨燕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 草木泥土的气味 落叶的味道 [ 学习重点 ] 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必修) 生生不息 身残 志不残 古园成为精神乐园 生命是美丽的 史铁生理解了生死之后连用六个 “ 譬如 ” 句 , 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请使用下列关键词语,概述第一部分内容。 残废 绝望 荒芜 地坛 苦思 成功 练习 说说你所知道的勇敢面对人生灾难的例子 : 屈 原 司马迁 李 白 苏 轼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面向风雨的歌者 屈 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 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 黄昏中,一位衣冠不整的老人踏着最后一缕夕阳,缓缓走来。一个足以彪炳千古的名字 —— 屈原!有如白玉一般纯洁心灵的你,与黑暗腐朽的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你选择了逃避,远离这个纷杂的世界。身为 “ 三闾大夫 ” 的你作出了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选择,似乎是匪夷所思,但这一切都是必然的。历史把你安排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就已注定了你与这个世界的水火不容,而你又无力改变它,你只有离开。于是,汨罗江畔的纵身一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痛心惋惜的一幕。 —— 2005 年河南考生 《 岁月的脚步 》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用生命谱写人生赞歌的志者 司马迁 泪已尽,心已碎,本以为你引刀自决;身已残,心已钝,本以为你引药自戕;朋友弃,亲人离,本以为你悲赴黄泉。而你却活了下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那个信奉 “ 士可杀不可辱 ” 的时代,在那个推重 “ 名节重似命 ” 的时代。 文王拘而演 《 周易 》 ,你想起了父亲的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 《 春秋 》 ,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氏失明而有 《 国语 》 ,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花香子苦寒;韩非囚秦而作 《 说难 》《 孤愤 》 ,你想起了英志尚未竟。 —— 2005 年安徽考生 《 月亮的正面和反面 》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洪占辉 :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邰丽华 :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结合这些事例,谈谈你对生命中苦难的看法 . 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 “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 (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 1965 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 “ 无限密度的一点 ” 的著名理论。 1985 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 5 、 6 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 10 天。 事例 2 : 世界著名的走钢丝人卡尔 . 华伦达曾说: “ 走钢丝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的都只是等待。 ” 他每次都是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次都非常成功。但是 1978 年,他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 75 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死了,令人不可思议。后来也是走钢丝的华伦达太太说出了原因。在表演的前 3 个月,华伦达开始怀疑自己 “ 这次可能掉下去 ” 。他把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在走钢索上 . 躲避 苦难 结合这些事例,谈谈你对生命中苦难的看法: 事例 3 : 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 “ 跳马王 ” 。但 1998 年 7 月 21 日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 , 只是一次赛前训练, 17 岁的桑兰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她的伤势异常严重:第 5-7 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但从她醒来之后,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 笑对 苦难 人的一生就如这洪水 奔流,不遇着暗礁难以激 起美丽的浪花 。 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们屈服! 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不幸或经历过苦难吗 ? 说说你是怎样对待的 .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第二课时 大爱无言 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归纳作者是如何把深沉的母爱描写在默默无言中? 送 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 在家担 等 我,坐卧难宁( ) 到地坛 找 我,悄悄缓缓( ) 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读懂了吗?有何表现和认识评价(启示)? 这是一个活得最苦又是伟大的母亲 . 她有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我愿意把这些文字看成是一尊母亲的雕像,简单 而沉默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灼而炽热的心。母亲站在小院里,却沉浸在看不见我的世界中,专注而深情,思念而焦虑。她想送我却又不能送我,她只能用这种方式,用站立不动的姿势,用一如既往的凝眸,用深藏不露的牵挂送我,送我到我想去也只能去的地坛,可我,纵然想走,又哪能走得出母亲的目光呢?纵然想飞,又哪能飞得出母 亲星空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联系课文,试着分析 “ 母亲 ” 这一人物形象。 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更为崇高,因而也更具有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爱的极致、美的极致! 看看这些母亲吧 懂你 母亲的眼泪中流露着多少爱 , 希望和失望的泪 . 儿子对母亲的一句 “ 辛苦了妈妈 ” 让母亲热泪盈眶 ! 美国反战母亲用行动体现了一种最无私的母爱 ! 母亲看到儿子从远方寄来的照片 , 欣慰的笑了。 木鱼中学学生白妤蔓的父母(右)在女儿的遗体前悲痛万分。 期 盼 月亮期盼星星的陪伴, 江河期盼奔腾不息永不枯干 , 树木期盼大地肥沃伞撑蓝天 。 我期盼: 有更多的闲暇聚在母亲身边 有许多的金钱免去母亲的操劳 如果这些期盼仍旧还是期盼, 我只有祈盼 : 银发苍苍的母亲身体康健多活 几年! 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归纳作者是如何把深沉的母爱描写在默默无言中的? 思 考 (一)、用无声的行动描写展示对母爱的理解 1.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 四处张望 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 缓缓离去 的身影。 2. 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 步履茫然又急迫 。 (二)、用直接心理描写表现母爱的深度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三)、从 “ 我 ” 的角度,侧面烘托,写出母爱的力量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那么你们觉得母亲的一生会给作者什么样的生存启发呢?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 是一处豪宅, 也许 是一片砖瓦。 也许 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也许 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 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 也许 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 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 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 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 也许 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 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 也许 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 在 “ 孝 ” 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节选自 毕淑敏 《 孝心无价 》 ) 感恩的心 母爱是毫不张扬的,是无私的、崇高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么,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谈谈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刻 …… 地坛 珍爱生命 / 体味人生 “我” ----[ / 要有坚忍的意志 母亲 要理解他人 前赤壁赋 苏轼 苏轼( 1037 年 1 月 8 日- 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 ”,世称“ 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 书画家 、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1057 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散文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 ,与欧阳修并称 “ 欧苏 ” 。 词 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 “ 苏辛 ” 。 书法 ---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 “ 宋四家 ” 。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成就 诗 清新豪健 ,与黄庭坚并称 “ 苏黄 ” 。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仕 途 一生三次被贬 1 、元丰三年( 1080 )因“乌台诗案”贬黄州,共五年。 2 、绍圣元年( 1094 )又贬惠州(今广东惠阳)。 3 、四年后( 1098 )再贬儋州(今海南岛儋县)。 三年后,遇赦放还。次年病死于常州。(新党执政) 乌台诗案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 dǎn )、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 4 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元丰二年,苏轼因 “ 乌台诗案 ” 被贬 黄州 。黄州城外有一块红色的岩壁,相传是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战场。苏轼在此期间经常与朋友夜游赤壁,月下泛舟。写下了光耀千古的 前后 《 赤壁赋 》 与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三咏赤壁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 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题 解 本文与 《 后赤壁赋 》 为姐妹篇,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以诗的语言,通过主客问答、水月譬喻,描绘景色,感慨历史,思索人生。它既表现了苏轼豪放旷达的胸怀情趣,也反映出他以酒乐排遗苦闷,消极颓废的一面。文中叙事井然有序,状景时丽如画,抒情豪兴酣畅,议论理趣兼备。通篇洋洋洒洒,纵横恣肆,表现出苏轼横溢的才情。 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 诗歌和散文 的特点。 讲究韵律、铺陈、文采、用典;多采用 主客问答 式 。 文体知识 赋 :是汉代形成的一种文体,有“汉赋”之称,赋讲究词采、对偶、韵律和铺叙,常采用 主客问答的形式 ,有诗歌和散文特点。后来或向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律赋”,或进一步散文化,称为“文赋”、“散赋”。“文赋”也是散韵结合,但散文意味颇重,特别是到了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具一格。本文就是一篇 文赋 ,是一篇 记游散文 。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 、 壬戌 ( ) 10 、 酾 酒( ) 2 、桂 棹 ( ) 11 、横 槊 ( ) 3 、余音 袅袅 ( ) 12 、渔 樵 ( ) 4 、幽 壑 ( ) 13 、 扁 舟( ) 5 、 嫠 妇( ) 14 、 匏 尊( ) 6 、 愀 然( ) 15 、 蜉蝣 ( ) 7 、山川相 缪 ( ) 16 、无尽 藏 ( ) 8 、 舳舻 千里( ) 17 、狼 籍 ( ) 9 、 旌 旗( ) 18 、枕 藉 (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整体感知,把握思路,体会情感 1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 --→ 愀然 --→ 喜而笑 (乐 ) --→ (悲) --→ (喜) 2 、思想历程: 旷达 ------ 苦闷 ------ 解脱 3.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4.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一 (1) 月 下泛舟 乐 二 (2-3) 吊古 伤今 悲 三 (4) 阐述 哲理 乐 四( 5 ) 开怀畅饮 乐 “情随景生,景随情变”,随着情感的 发展,描写对象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清风明月 襟怀开朗 洞箫呜然 泣诉悲情 怀古伤己 寄予悲风 理至释然 主客自乐 这篇赋分从三部分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 文章通过对泛舟赤壁时的所见、所感以及虚拟的主客之间的不同见解,运用水与月的比喻,探讨宇宙与人生哲理,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历程,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夜游赤壁 第 1 自然段主要内容: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作者以优美概括的文字描绘出 清风明月、波光万顷的 秀美景色,以及作者 心旷神怡、羽化登仙 的诗情。 作者游览赤壁,看到了哪些景物? 注意:最后“浩浩乎 „„” 四句见到优美景色后的感受 。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 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 的道家思想。 第二段:触景生情,由乐而悲 写由乐甚到希望为国分忧、建功立业而不得之忧伤。主客由乐而悲。 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 ( 1 )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 洞箫声 。 ( 2 )来自 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 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 1 )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作者借助 夸张 , 想象 ,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 比喻 , 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 2 )词中的 " 美人 " 指什么 ? 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 美人 ” 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 屈原 《 离骚 》 香草美人: 1 、高洁的品质 2 、圣明的君主 3 、美好的理想 第三段:怀古伤时 客由赤壁之景,触发了怀古伤今的情绪,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怀。 作者借 主客问答的方式 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感受鉴赏 1.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为何而悲?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情 怀 阐 发 对比: 古今人物 —— 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 ? 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 比喻: 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2.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主问 客答 古人事迹 现实人生 孟德遗诗 孟德遗迹 渔樵江渚 蜉蝣天地 安在哉 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悲之缘由 写景 议论 抒情 针对“客”的两大“悲”,苏轼都有哪些感悟? 阅读文章第四段,找出这两段中苏轼有所感悟的内容。 1.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人以水月为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对宇宙人生、生命进行哲理性思考,显示出乐观旷达的胸襟,感情色彩变为喜悦。 2.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 1 )从 “ 变 ” 与 “ 不变 ” 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 2 )物个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 3 )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借用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以及风声月色,说明现实世界都不是绝对永恒、或绝对短暂的,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变”与“不变”,而不必去唉叹人生的短促而去羡慕水、月和天地的无穷无尽。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 1 )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缺来说明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也可理解为“人的精神可以不朽”),又是永恒的。 ( 2 ) 从“取”与“莫取”的角度。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此处表达了苏轼对名利的淡泊。大自然中有无尽的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有这份天然的馈赠。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 “ 变与不变 ” 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 " 变与不变 " 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分析第二层 " 取与不取 ”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3. 讨论: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 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启示: 2.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赤壁之景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夜游之行 ( 举酒 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乐 客 苏子 乐极生悲 , 释悲生议 (英雄易逝、人生苦短、仙愿难成) 借景议理,解客之悲 ( 变则万物皆短、不变则物我皆长、物各有主、共适清风明月) 乐 悲 景 情 理 构思和表达艺术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 、主 —— 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 —— 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 、客 —— 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 —— 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文章表达了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作者感情变化过程是: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文的突出特点: 1 、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作者采用的是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 赤壁雪景 2 、 “ 以文为赋 “ 的体裁形式 《 前赤壁赋 》 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结合。 3 、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 主客双方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面。主客驳难其实就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最终说服客,反映了作者思想深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一面,即以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取代了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课文主旨是什么? 通过泛舟赤壁之下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转为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简述本赋的情感变化线索? 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 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 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 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 说明主客问答,实质反映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最后“主”终于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2021/1/13 谢 谢 观 赏 ! 登泰山记 姚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泰山在祖国的位置 泰山,古名 岱山 ,又称 岱宗 。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1987 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拔起于鲁中南群山之上。主峰 玉皇顶 , 海拔 1532.8 米 。泰山风景区横跨泰安、济南、历城、长清之间,北距“ 泉城 ”济南 60 公里,南去孔子故乡曲阜 70 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泰山简介 作者简介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 桐城 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 集大成者 。他因 室名 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 《 惜抱轩全集 》 ,他所编的 《 古文辞类纂 》 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曾参与编修 《 四库全书 》 。 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 ,<< 登泰山记 >> 。 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 散文 流派。创始人为方苞,经刘大魁、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 桐城三祖 ”,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 文道合一 ”的主张,讲究 义理、考据、辞章 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日观峰 玉皇顶 岱 庙 坊 孔子登临处 十八盘 南天门 泰山溪水 国画:泰山日出 日出前 日出后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泰山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 碧霞元君祠 雪中的碧霞元君祠 道中石刻 姊妹松 想一想 1 、思考全文写作思路。 2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壮丽的图画? 3 、你认为画面中最精彩的是哪一幅?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解释词语 1 、泰山之 阳 —— 2 、其 阴 ——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5 、遂至山 巅 — 3 、 乘 风雪 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4 、长城之 限 — 界限,这里指城墙 顶峰,巅峰 6 、半山 居 雾 —— 停留 7 、戊申 晦 — 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8 、 极 天云一线 —— 尽,尽头 9 、绛皓 驳 色 — 10 、尽漫 失 — 杂,错杂 模糊,缺损 11 、 僻 不当道者 —— 偏僻 12 、明 烛 天南 —— 名词作动词用,照 13 、余始 循 以入 —— 顺着 14 、磴 几 不可登 —— 几乎 15 、日 上 ,正赤如丹 —— 升起来 16 、道皆砌石 为 磴 — 作为 1 、 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 在何处?简述 作者在第二段中的行程以及作者到达目的地后看到的景色。 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说作者的登山线路,写景特点。 先写地点 具体登山地点: 京师 —— 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山麓 —— 山顶 路程: 四十五里(远) 石级: 七千有余(高) 路线: 中谷 —— 天门 —— 中岭 —— 西谷 —— 山顶(险) 最后:顶景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 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 上 — 下 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 远 —— 近 2 、文章通过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图画。 云海 泰山日出 日出 前 大风扬积 雪 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 白 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 日出 时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 五采 日上,正 赤 如丹, 下有 红光 动摇承之 日出 后 回观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 ———— 绚丽壮美 3 、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纵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 游踪 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 雪后初晴 的瑰丽景色和 日出时 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 、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其特点和作用。 ( 1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 静态 的青山以人的 动态 ,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 象蜡烛 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 2 )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 徂徕好象自然内天成的山水画 ,而山腰间停留着的 云雾好象飘带一般 。形象而具体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 3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 比喻 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 人的情感 ,形象而生动。 全文共五段,每一段的要点是什么 ? 第 一 段: 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 山及其最高峰 —— 日观峰的位置。 第 二 段: 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到的景象。 第 三 段: 集中 描写泰山日出后的景象。 第 四 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 五 段: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思路 交待泰山位置 记述登山过程 描绘日出美景 返记人文景观 补写自然景观 讨论后总结写作特点 1 、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 、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 、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 、句式多变,用词灵活传神。 小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借鉴。 课堂检测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 A. 汶 ( w é n )水 南 麓 ( l ù ) B 樗 ( c ū )蒲 石 磴 ( d è ng ) C 瀑 ( p ù )水 石 罅 ( xi à ) D 徂 ( c ú )徕 须 叟 ( y ú ) c 2 、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 1 ) 极 天云一线异色( ) A 尽 B 尽力 C 至多 D 非常 ( 2 )绛皓 驳 色,而皆若偻( ) A 成分不纯 B 辨正是非 C 不允其议 D 颜色错杂 ( 3 ) 僻 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 A 不正 B 偏僻 C 冷僻 D 僻静 A D B 3 、下列各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 )最高 日观 以西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 2 ) 与子颍坐 日观 亭待日出 ( 3 ) 回视 日观 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 4 )至 日观 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A ( 1 )( 2 )是山峰名,( 3 )( 4 )是亭名 B ( 1 )( 3 )指山峰,( 2 )( 4 )指亭 C ( 1 )( 3 )( 4 )是山峰名,( 2 )指亭 D ( 1 )( 4 )指山峰 ( 2 )( 3 )是亭名 C 4 、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句是( ) A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 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D 是日,观道中石刻 D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 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 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 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D 6 、 对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泰山之 阳 (山之南) 泰山之 阴 (山之北) B 、南 麓 (山坡) 石 罅 (缝隙) C 、复 循 西谷(沿着行走) 绛皓 驳 色(错杂) D 、明 烛 天南(照) 戊申 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答案: B 7 、 对下列文段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A 、文章先写汶水和济水分流,再写两水的分界线 —— 古长城,然后点明泰山最高峰 —— 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 B 、日观峰是以古长城为参照来写的,作者写日观峰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C 、全段文字是登上泰山之前看泰山,是高瞻远瞩,山外看山,使读者在入泰山探胜之前,就先产生一种气势雄峻的总体感受。 D 、这段文字中点出古长城,表明泰山曾是古代两国的边界,并且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泰山的地位。 答案: D 8、 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 、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B 、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幻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 、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处俯视;”绛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素,分外妖娆的日出美景。 D 、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描”静“状,后者有意绘”动“态,动静相宜,相辅而又相承。 答案: 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