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岳阳临湘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文本阅读(3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教派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沿线各个国家虽有自身的文明传统,但是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国家,这些国家都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它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支撑,这里的包容性和普遍性指政治和文化多极化并尊重历史和传统。一带一路文明圈不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一带一路文明圈只有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才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从而保证一带-路的安全畅通。 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的建设,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明圈肉,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未来由中国这样一个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应该是文化交融共生的,即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避免引发新的文明冲突。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伊斯兰文明带。中国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避免重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文明冲突的覆辙。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 23 -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气,不能只依教科书和媒体所给的角度来看世界,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一带一路时,需要一个谦卑的态度。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历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国家殖民或半殖民。这些国家对外来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不是来征服的,不是来殖民的,而是伟大的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1. 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文明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古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有自身的文明传统,所以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就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 B. 一带一路文明圈里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C.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此文明圈需要一个政治文化上多极化的尊重历史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支撑。 D. 一带一路文明圈既不从单一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又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强调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而引发新的文明冲突,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神教思想意识形态。 B. 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就可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 C.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时政策制定者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上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的时要有-一个谦卑的态度。 D. 一带一路上很多国家对外来民族经济文化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国家为多民族的多教派的国家。 B.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就可避免自居为世界大国的心态。 C. 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 23 - D. 未来一带一路文明圈由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中国主导,文化交融共生应表现为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文明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项,“古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有自身的文明传统,所以……”,表述为因果关系错。原文表述为“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但是……”,语句间关系为转折关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B项,概括不全,原文表述“在这个文明圈肉,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建设成果惠及文明圈全体人民的直接条件是“激发”认同感,还有“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等。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是多民族多教派,属于臆断,原文无; - 23 - B项,“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错,原文表述为“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选项把原文“学习”精神偷换为“宣传”做法; C项,“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错,原文表述为“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选项把原文顺承关系曲解为充分条件关系。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的气味 林海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 23 -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语言精炼,娓娓道来,本色真实,自然天成。作者笔调平实,京味儿纯正,文化底蕴厚重。 B. “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棠和石榴人格化,形象地生动地说明北京秋果的成熟以及对人的诱惑力。 C. 文章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秋的气味”应该够大,但作者围绕“炒栗子的香”和“牛羊肉的膻”着笔,这样的细节写出了作者的欣喜和欲望,足以让人玩味不已。 D. 北京城很大,作者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因为这两处地方最能体现出北京的特色,是季节变换的代表。 5. 请结合文章,分析老五的人物形象。 6. 《秋的气味》中“气味”具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答案】4. D 5. (1)老五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生意人。儿子在一旁学习剔肉和切肉技术的侧面描写和边切肉边算账的正面描写,都可以体现出老五手艺精湛。(2)老五具有公平、亲切优秀品质。老五烤肉出名后,没有改变对主顾的态度,也没有因为来客地位、身份的高低,而有什么区别,可以看出老五公平、亲切。(3)他性格随和、诚朴。老五不虚报价格,而且价钱公道,他笑容不多,但给人以诚朴的感觉,在那儿吃饭不会惹气。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可以看出老五随和、诚朴。 6. - 23 - (1)既指“西单牌楼”处栗子、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香味,也指“安儿胡同口儿上”烤羊肉味。(2)指家庭和睦、快乐的祥和之味。(3)指老五的公平、亲切所带来的和谐氛围之味。(4)借写北京秋的气味,来展现北京人和平共处的精神状态。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 D项,“因为这两处地方最能体现出北京的特色,是季节变换的代表”错误,从文中最后一段“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可知,“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这两处地方不是“最能体现北京的特色”,而是最能体现北京的秋味;也不是“季节变换的代表”,而是“季节变换的气味”的代表。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是答人物的“形象”,考生要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处和侧面展现人物的景物描写、他人烘托与对比、他人和作者的评价处,筛选关键词句整合出答题要点,答题时要联系具体描写内容作答。 解答本题,考生抓住“老五”待客的正面言行描写和周围人对“老五”的侧面烘托去分析即可。如第六段“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又如第七段“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从这些句子的语言叙述中可以看出老五公平、亲切、随和、诚朴的优秀的品质; 又如第七段“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表现出“老五”技艺的高超。而第五段“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也侧面展现了“老五”技术的高超和待人的热情。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标题中重要词语的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往往先分析标题中重要词语的表层义,写了什么时间、地点、事物、环境,然后思考该重要词语在文中有没有含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分析其内涵。最后可联系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主旨等来综合解题。 - 23 - 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理解“气味”的本义,即具体的味道,从文中来看,主要指第三段“西单牌楼”处,“栗子、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的香味,也是指第四段“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中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羊肉味。 考生还要分析“气味”内在含义,如第四段“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作者买完东西后,回家的途中想象家人的场景。 “气味”更指老五的公平、亲切所带来的和谐的氛围之味,文章通过老五的行为、性格、品质,如第六段“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第七段“没有虚报,价钱公道”“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等,体现出他带来的“和谐氛围之味”。 考生还可以从北京人的角度分析,如第六段“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第七段“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由此可知,这“气味”还指北京人和平共处的精神状态。 【点睛】文学作文鉴赏人物形象,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根据人物描写分析(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二是联系情节背景(即将某段人物描写放到情节背景中去考察),三是联系人生经验(只有调动自己已有生活储备才能从人物描写中抽象出人物形象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湖,《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彩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倒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材料二: - 23 -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_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材料三: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K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定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筋,对哲学和思想层面豉于表达,对全新世界现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B.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C. 一部成熟的电影,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D. “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后、90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 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 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D. 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我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 23 - 9. 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你又会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案】7. A 8. D 9. 第一问:①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②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③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④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第二问:①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②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无中生有,原文说“在外因方面,首先……影片门槛升高……其次……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在内因方面,首先……其次……最后……”,都没有提到“创作素材贫乏”。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D项,“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你又会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 23 - 第一问:审好题后,带着问题筛选答案,本题答案应该在全部材料中找。明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可以通过材料后的出处(重点关注标题)来把握,如材料一探讨了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的三点原因,将这三点变换表述也就是答案;材料二主要从票房的角度来说的。关注重点语句如观点性的句子,如材料一探讨了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的三点原因,将这三点变换表述也就是答案;材料二主要从票房的角度来说的。关注重点语句如观点性的句子,材料三“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第二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制约科幻电影发展的东西,就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材料四谈到人才的问题,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成为人才;另外,材料四中提出“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于是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也是努力的方向。 二、古诗文阅读(4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0.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禊事也 禊:修订地方志的聚会 B. 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C. 或取诸怀抱 怀抱:胸怀抱 负 D. 夫人之相与 相与:相交往 11. 下面全都属于作者感到“信可乐也”原因的一项是( ) ①暮春之初,修禊事也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23 - ④无丝竹管弦之盛 ⑤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A. ①③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②③④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写兰亭聚会,畅叙幽情。描绘兰亭周围的山水美景,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从而有了“一觞一咏”的作诗情形。 B. 第二段情景交融,以景托情。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美景烘托,由此说到“俯”“仰”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顺理成章。 C. 第三段兴感抒情,发挥议论。先说躁者“悟言一室之内”;静者“放浪形骸之外”;接着指出不管怎样不同,人总要死,从而提出“死生亦大”的观点。 D. 文章借题发挥,立意高远。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诞”‘“妄作”。 13.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是( ) A. 每月的十五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十五。 B.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免去官职。 C. 北向,即向北,“北向坐”就是坐南方位面向北方;在座次安排上,南方位是卑位。 D.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B 14. (1)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解析】 【10题详解】 - 23 -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此题要求选出“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项,禊,解释为“修订地方志的聚会”错,禊:古代春、秋两季为消除不祥而在水边举行的祭祀。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一一分析辨别。此题要求选出“下面全都属于作者感到‘信可乐也’原因的一项”。 第①句是交代时间、事件,不是“信可乐”的原因; 第④句是指当时不具备的条件,不是“信可乐”的原因; 故选 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要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躁者“悟言一室之内”;静者“放浪形骸之外”错。原文是:静者“悟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除,指免去官职”错,“除”,在这里是“授予官职”。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 23 - (1)中,“所以”:“用来……的”;“极”:“尽情享受,极尽乐趣”;“骋怀”:“开畅胸怀,放开胸怀”; (2)中,“固”:“本来”;“一”:名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二)古代诗歌阅读。 - 2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 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15. “下面对这 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放达之中含有对身世的感慨。 B. 颈联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并以 “闲征”“醉听”等词语照应诗歌题目。 C. 第四句表现主客二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相视中含着难以尽言之情。 D. 二人身居闲职生计艰难而酒价高昂,所以一起凑集了十千钱买了一斗酒。 16. 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表现二人相聚的欢乐难舍之情,写出友情之深。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共饮佳酿共赏秋菊。②表现哀伤和愁苦之情。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恰恰表现出人生现实的失意与痛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二人身居闲职生计艰难而酒价高昂,所以一起凑集了十千钱买了一斗酒”理解错误,“共把十千沽一斗”,是指“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 故选D。 【16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此题要抓住关键词“陶然”,再结合注释和全篇分析尾联中的情感。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2)《离骚》中表达作者叹息流涕、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白已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4)《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慷慨激愤的语句是“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23 - 【答案】 (1). 乘彼垝垣 (2). 以望复关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纵一苇之所如 (6). 凌万顷之茫然 (7). 士皆瞋目 (8). 发尽上指冠 (9). 携来百侣曾游 (10).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堍、垣、复、太、苇、顷、茫、瞋、曾、峥嵘、稠。 【点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 23 - ,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B.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C.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答案】18. B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第一处,“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事物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弯道超车”,应是“后来居上”,从而排除AC - 23 - 。第二处,“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苦练内功”,应是“厚积薄发”,依然排除AC。第三处,“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于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应是“毋庸讳言”,从而排除D项。第四处,“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而“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前面的语境“靠的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后文显然是从反面说“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技术”,所以排除D项。而且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也就是外国不愿提供技术,我们就下决心奋力攻关,从而呼应前面的“靠的是自主创新”。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集中在搭配不当的上。“精确到”后只能接具体数词,不能接表范围的词语“……以内”,从而排除BC两项。另外BC还存在语义重复的现象,“左右”和“约”不能并存。D项,“突破……系统”搭配不当。“突破”后面应搭配“……的技术”。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 23 -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1.微写作。请你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中任选一人物进行评论。要求:结合作品内容,观点明确,字数100~120。 【答案】参考示例:鲁四在听说祥林嫂死时骂了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是一个谬种”,在鲁四看来,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不守封建礼教“罪恶深重”的女人,偏在这“祝福”之夜死去,太“不吉利”了。从中可以看出鲁四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题干要求“请你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中任选一人物进行评论”,明确所选择的人物,结合人物的形象性格等方面分析评论。选取自己真正掌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掌握了情节,就可以通过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了。评价人物要抓住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写。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药》,华老栓夫妇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四奶奶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江南某城镇的贫苦妇女形象;康大叔的职业身份是一职业刽子手。他凶暴、残忍、无耻等。《阿Q正传》,阿Q,自尊自大,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等。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 【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 23 - 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要求: 1、以“那份可贵的精神”为题。2、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文体为记叙文。 【答案】 那份可贵的精神 或许,他永远被人瞧不起;或许,他天生的缺陷让他自卑;或许,他为了自己和正常人一样行走,付出了全部。但是我要告诉你,无论如何,他的身上有着一份可贵的精神。 我并不喜欢,因为这种让自己伤痕累累、累到不行。直到我看见了他,我才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从病房里出来。看见一个大哥哥在走廊上,样子是在学习走路。旁边的护士偷偷的告诉我,他的了小儿麻痹症,非要脱去双拐走路,讲什么也不听。 我暗想:这个估计是他的梦想吧,他一定不会坚持下去,毕竟摔一跤是很痛的,这样做只会受伤。 我走上去一点,躲在一边,慢慢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他的家人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一次次的把双拐递给他,好言相劝。可是,他却一次次的把双拐上扔在地上,大喊不要管他。过了一会,他索性独立往前走去。他刚走两步,脚忽然往外一撇,他重心不稳。一下子摔倒在地上。“他应该不会继续下去吧。”忽然,他说:“不要管我,你们都走开,快一点。”他的家人站在一旁默默的为他加油。只见他双手撑地,努力的想让自己的脚站直,想办法站起来。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不行。他又一次的摔在了冰冷的瓷砖上。我看不下去了,躲回了病房。 - 23 - 我躺在床上静静的想:是什么让他这样继续尝试走路;为什么他不选择用双拐支撑;为什么会让他有这种想法。我陷入了沉思。第二天,我去走廊看他继续尝试,出乎意料。他又开始了学习。这次只有他自己。他开始走路。走几步就摔一跤。每当他摔跤的时候,他只是咬一咬牙,皱一皱眉。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我走上前去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我把他扶上去。他咬着嘴唇,擦了一把汗:“不,我只是想和正常人一样,能独自走路。”我心理想是吗?可是这样只会变本加厉的让你受创。你永远不会成功的。眼里露出不相信的眼神。大哥哥看了看我,似乎也明白我在想什么,握了握自己的拳头,又开始了练习,我转身走回病房。 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护士姐姐来给我打吊针的时候,对我说:“那个大哥哥啊,真努力,不知怎么的,一刻不停的练习走路,我看着都心疼啊!” 听到这句话。我心颤抖了一下。真的吗,他真的坚持下去了吗。慢慢的转身,带着不熟悉的步伐坚定的踏出每一步。我看着他的背影,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只要坚持下去,再困难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克服去的成功。我突然想感谢他,他教会了我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了都会过去。我快出院了,走到走廊上。想看看他成功了没有。没想到,他一瘸一拐的走过来。 他对我笑了笑说:“到家别忘了练习”。回到家我坐在书桌前,喃喃道:“没想到,他真的坚持下去了。一句话有时也真的很重要,可以激励一个人坚持到底。为什么我就不行呢?难道是没有人激励我?不,不是的,是我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总以为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可是,是他告诉我了真理。总是会付出,虽然会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但也值得了。因为自己成功了。” 他,不会被人瞧不起;他,天生的缺陷没有让他自卑;他,为了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付出了全部。那是因为他坚持下去了,他的成功没有让他自卑。他为了能脱离双拐走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后记:坚持下去便可胜利。只要心还在,梦想还在,我们还可以坚持直至胜利。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害怕的心。莫害怕,抓住希望便可突破困境找到方向,这便是可贵的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题目是“那份可贵的精神”,关键词有两个“可贵”“精神”,“可贵”好理解,值得珍惜,值得拥有,富贵的且对自己有意义的。“精神”具有象征意义,且“精神”必须有附着物,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一个物,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具体可感的画面。并且“精神”应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具有感染他人的能量。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的过程要注意用细节描写来展示“可贵”是什么,要通细节来展现“精神”的品质。 - 23 - 【立意】通过平常事件或者自己看到的东西来展现精神的可贵; 坚持是一种品质;砥砺前行是一种可贵精神; 不忘过去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逆行前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行文结构: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这篇文章在作文注意记叙选取与主人公的细节层层展开叙述。开篇直接点出叙事故事的主人公,并且开篇点题,紧扣中心;接着通过几个细节片断来展现“他”的坚持,“他”身上的可贵的精神;最后通过后记来升华主题,且进一步点题。 【素材】1. 坚持与执着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人生的漫漫长路,蜿蜒曲折,看似遥遥无期。我们如沙漠中的行人,寻找着生命的绿洲。但这绿洲,如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你咫尺,它消逝。沙漠中,会迷失,会煎熬,但只要执着的坚持下去,就能找到那甜美的甘泉。 2. 龚祥瑞在《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中写道:“盲人奥里翁是一颗星座,他摸索着,向着朝阳前进。当太阳出来时,他黯然消失在空中,等待他的是无穷无尽的昼夜。我非常地像他。”这位终身追求理想的中国宪法学学者,历经风雨如晦而从未放弃。龚祥瑞的晚年,拼尽全力发光发热,以培育宪法学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上,他恣意飞扬授学。在课堂外,他不顾年高,带领学生到各地法院对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当时,理想主义在很多年轻人中出现了冷却,但他仍鼓励学生:“真理是客观存在,人人都可以追求。至于各人自认的真理,则是任何人既无权压制,也无权强制人服从的。” 3. 2020年伊始,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无情肆虐下,全国上下仿佛进入了“冬眠”。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震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所有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克时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一些大学的学子拥有了一个超长寒假,我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统筹外,到所在社区居委会报到,申请加入了防疫工作,加入了这场人民战“疫”。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一个个逆行者的美丽身影。 - 23 -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