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联片办学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 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丁忧与守制 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 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 人凡丧皆谓之忧。”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 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 。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 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 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 功之丧无有不奔者。”“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 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 例。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 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 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自此以后,相沿成习, 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 月)。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 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 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春秋》文公二年(前 625 年)冬记载:“公 子遂入齐纳币。”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 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 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 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 元和九年(814 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 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 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 知录•缌丧不处赴举》)。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 (1384 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 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 帝才 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 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 茶酒。从此 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是就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 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1. 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 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丁忧一词发源于此。 B. 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 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C. 《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 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 D. 《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可以看出,在儒家 观念里,居丧期间是应该饮宴的。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 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 B. 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 赴考等等。 C. 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 会更长。 D. 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 3. 根据原谅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 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 B. 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 C. 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 D. 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文中重要概念”,多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 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概念性”词语,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体现在以下词语中:(1) 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2)对文章结构起总领、照应或过 渡作用的词语;(3)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词语;(4)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5) 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6)有修辞作用的词语;(7)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等。解答中首先 要了解所考查的重要概念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判断。 B 项,“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错误,由原文“至明朝洪武二十 三年(1390 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 服,……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可知, 应“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为“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 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 D 项中“皇帝都会遣人慰问”错误,由原文“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 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可知,“都会”说法绝对。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 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 D 项,“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 茶酒”错误, 由原文“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 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 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可知,“只 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时间是“清初”而非“清朝”;康熙年间,慰问汉 大臣陈廷敬,此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 996,是指工作从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一周工作 6 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 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 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 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 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 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 996 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 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 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 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 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 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 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新华网 4.16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 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 给反对 996 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 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 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 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 996 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 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 励员工的积极性? 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 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 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 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 4.16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北京财经 4.13 材料四 国家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 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 996 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 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 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 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 996 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 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 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 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人民日报 4.15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996 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 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 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 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C. 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 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 996 工作制。 D.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 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对 996 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 不是一味地强制要求加班。 B. 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 企业占比最高,所以 996 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C. 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 996 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 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D. 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 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6. 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 996 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 【答案】4. D 5. B 6. (1)材料一侧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 996 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政府应进一步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2)材料二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论述 996 工作制的弊端,企业应做好平衡兼 顾才能提高效率。(3)材料四侧重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 通过 996 的方式,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 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命 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D 项,表述过于绝对,以偏概全。“如果……就” 的表述错误。材料二中“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 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平衡兼顾 的内涵不是指“工作和休息”,还包含了“家人陪伴、身体健康以及意义的饱满”。故选 D。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 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 确选择。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 等。B 项,无中生有。“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 996 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于文无 据。材料三,《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没有 996 工作制是否盛行之意。故选 B。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答题此类题目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 准关键语句,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进行整合、概括。阅读这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引用了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部分内容以及张律师的解读,是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论述 996 工作 制违反了《劳动法》。第二则材料,第二段第一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 生存考验,强制推行 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 是从企业角度分析 996 工作制的弊端,以及解决的措施。第三则材料,根据这句话“正确打 开 996 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是从劳动者的角 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 996 的方式。回答本题要分三点根据材料概 括回答。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 选择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 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 的 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 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 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 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 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 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 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 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 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钥匙 柏菁 ①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每天面对 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回不了头了,他心 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 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 找机会。 ②他是个盗窃犯,刑满释放后无处安身,几经周折,才被居委会安置到这个小区当保安, 可小区居民大多知道他的过去,许多人投来鄙夷的目光,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甚至下意识 地躲着他,像躲瘟疫一样。他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好长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 如故,他的忍耐已达到了极限,实在忍无可忍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他想到了报复的快感。 ③他曾经是个手段很高明的窃贼,无论多么复杂的钥匙只要让他瞅上一眼,就能原样配 制出来,他有时很自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天生就是做贼的材料。他想要大捞一把,然后 远离这个让他痛心的地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反而轻松了许多,可是机会难得,人们的钥 匙都是随身携带或装在手包里,让他瞧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很着急。 ④今天的天气很糟,就像他的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他感觉 快要窒息了,他想吼叫、想爆发,他要撞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忽然,眼前一亮,仿佛冥冥黑 夜透进了一束亮光,他的心也随之一亮。她来了,像一团洁白的云彩飘了过来,他的心情一 下子敞亮了许多。近日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每天能看见她,这成了他每天奢侈的享受。他 听说她是小学教师,大家都称她白老师,刚刚搬来不久,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高挑匀称 的身材,五官端庄清秀,经常穿白色的连衣裙,走过大门目不斜视,高傲矜持得像个公主, 在他心目中她简直就是天使,尽管她同其他人一样也从没正眼瞧过他一眼,但他依然每天盼 望着能看见她。 ⑤“您好,请帮我一个忙好吗?”她走到他面前问,声音甜甜的,像夏天的风轻轻吹过。 他反而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你……你是在叫我吗?” ⑥“对,我想请您帮个忙。”她走近一步说,“是这样,我们学校下午有活动,我不能 按时回家,可我儿子早上忘带钥匙了,他回家进不了门,您看这天色又不好,我想把钥匙寄 放在您这儿,让他回来到您这儿拿好吗?” ⑦“这……这当然行,只要您放心。”他很出乎意料,有点儿受宠若惊。 ⑧“看您说的,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那就麻烦您了”。 她一脸的真诚,把钥匙递了过去,冲着他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仍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走了, 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⑨他局促地接过钥匙,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儿心慌。他过去做过多少“活儿”,都镇定 自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慌过,他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手中的钥匙,仿佛还 带着她淡淡的体温,一股暖流从手中荡漾开来,直暖到心底,他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 多少天来的压抑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许多。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从云缝里直射 下来,照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这是打开他心锁的钥匙,他又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 昂起头长吁一口气,天,竟是那么蓝,有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年第 9 期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自如地运用第三人称来叙写“他”的故事,特别是叙写“他”激烈的内心活动,吸 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叙事视角特别。 B. 小说写“他”重心理活动无外貌描写,写“她”重外貌描写无心理活动,但都形象鲜明, 个性突出。“她”的美深刻影响“他”的心理。 C. 小说情节在客观叙述“他”的故事,直接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加进了寄放钥 匙的场景对话描写,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画面感。 D. “她”在“他”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她”的有意——目不斜视、高傲矜持,让“他” 变坏;“她”的无意——寄放钥匙、微笑道谢,让“他”变好。这样安排故事戏剧性更强。 8. 小说有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结合情节内容谈谈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9. 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锁,也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的改造上 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7. D 8. ①烘托人物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烘托“他”的烦闷阴郁; “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出来,天蓝云白”烘托“他”的轻松舒畅。②推动情节发 展。“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天气不好”推动着寄放钥匙情节的呈现。③衬托人物形象。 “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她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来又飘去,只留下淡淡的清香”,衬托 “她”的形象美。④强化小说主题。通过天气景物的变化,烘托主人公的变化,强化小说主 题。 9. ①真诚和信任,尊重和善良,在人的改变上作用巨大。 ②仇视和报复既害人又害己,不 要老拿仇恨心理看世界,要懂得忍。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外 因是辅,内因是主。自我挣扎,自我救赎,自我唤醒,追求真善美永不止步。③鄙视和冷漠, 不屑和躲避,无助于人的改变,暖心的对待改变人。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对表达技巧、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等等内容的考核。解答首先要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对所给选项一一与原文进行比较。D 项,“她”的有意—— 目不斜视、高傲矜持,让“他”变坏,缺乏根据。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结合情节内容谈谈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考查环境描写 的作用,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题目是几处写到“与天气有关的 景物”,属于自然环境描写。首先在文中找到这几处景物描写,答题时可从环境对人物形象 的烘托衬托、对小说情节的推动、对小说氛围的创造、对主题思想深化强化暗示等方面回答。 例如“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她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来又飘去,只留下淡淡的清香”, 衬托“她”的形象美(衬托人物形象),“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烘托“他”的烦闷阴郁; “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出来,天蓝云白”烘托“他”的轻松舒畅(烘托人物心 情)。还有“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天气不好”推动着寄放钥匙情节的呈现(推动小说 的情节发展),最后通过天气景物的变化,烘托主人公的变化,强化小说主题。 点睛:环境描写作用考查,是高考常见的一种考查形式。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 自然环境描写。题目是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对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晴雨 雪等。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要素,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 间(节令)、地点;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 心境;⑤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环境,要 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对小说氛围的创造,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答题时抓住文中多处出现某个事物一般是文章的线索,形成呼应。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的变 化之间的联系,具有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突出了季节特征,强化文章的感情意蕴。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的改造上给我们哪些启示。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 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在人的改造上”,这篇 小说主要是叙述“他”一个曾经的盗窃犯想要重新做人但在人们的鄙视冷漠,不屑和躲避下 决心仇视和报复,但最终在“她”把自家钥匙交给他的真诚和信任下放下心防的故事。这样 我们可以概括第一人们的鄙视和冷漠,不屑和躲避,无助于人的改变,暖心的对待改变人。 第二“他”仇视和报复害人又害己,不要老拿仇恨心理看世界,要懂得忍。第三“她”的真 诚和信任,尊重和善良,在人的改变上作用巨大。外因是辅,内因是主。自我挣扎,自我救 赎,自我唤醒,追求真善美永不止步。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 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 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 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 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 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 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 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 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 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 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 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 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 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 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 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 /纷纭并无取焉/ B.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 家纷纭/并无取焉/ C.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 家纷纭/并无取焉/ D.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 纷纭/并无取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 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 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 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1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 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 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 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 C. 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 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 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 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思伯假托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德高望重的人。 (托,假托,假借;失道,迷路;伐,夸耀;“长者”) (2)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 (或常规)?(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 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方 圆高方”是“方圆高宽”的意思,不要断开,排除 AC;“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 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之间的结构对称,排除 D 项。故选 B。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 D 项,“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 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故选 D。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 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此题 D 项,“做官后 勤奋钻研”错误,原文“从官废业”。故选 D。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 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托:假托;假借;失道:迷路;伐:夸耀;长 者:德高望重的人;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 参考译文: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 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 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 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他的 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认为他必 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 上却真的看到了。” 思伯假托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德高 望重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官。服丧期满 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 同师从北海人阴凤学习,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阴凤就抵押了他俩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 任后,送上一百匹缣赠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 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 刺史。 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 拜官上任,就因传闻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 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 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不久调任卫尉 卿。 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 的。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 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 意他的说法。 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 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后 来做官荒废了学业,到这时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 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 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当时把此 话作为雅谈。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 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 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 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江宁。 14. 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 情。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而且也为诗人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 了氛围。 B. 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 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 以惬意心情。 C.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 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 的糅合在一起。 D. “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借眼前之景抒别离之情。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又将朋友之 间 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可以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 样延伸。 15. 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案】14. D 15. 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 情。不同点:①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 操的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②刘诗用“青袍误儒生” 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 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 自己的前程。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 项,“‘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借眼前之景抒别离之情”错误,“借眼前之景”错误,“草 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 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因此应该是虚景,意中之景。 故选 D。 【15 题详解】 的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诗人的经历与感情异同的能力。要找到相关的诗句仔细比较,答感情时不 能笼统的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说具体,结合诗句详细分析。 本题中,两首诗歌表现出的都是诗人人生悲惨命运的体现,人生遭遇各种各样的贬谪,如“君 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以及“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好友短暂相离,又无奈的分 别,如“君去若逢相识问”“平明送客楚山孤”,展现出一种依依惜别的人生不舍情怀。 刘长卿的诗歌意思是: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们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水国的天气带着初 春的寒意,忽阴忽晴。蒙蒙细雨不觉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树上的花朵飘落到地 上,听不到一点响声。薄暮时你离开了,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充满了我的惜别深情。如果有相识之人问到我的境遇,请你转告他们,我命途多舛,已是被 青袍所误的一介书生。“青袍今已误儒生”,这是一句牢骚话,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 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全诗充满着一种牢骚,诗歌通过直接抒发自己怨天 尤人的情调,展现出自己内心的满腹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内心极为不高兴。 王昌龄的诗歌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 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 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作者通过“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展现出自己的高洁 志向,即便是遭受贬谪,却仍然不改内心的高洁情操,极其鲜明的展现出不屈从于恶势力, 凸显出一种顽强的斗争意识。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1.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 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 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 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3.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 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 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4.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5.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花阴》中,既写出了时间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愁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_______; __。”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答案】 (1). 执手相看泪眼 (2). 竟无语凝噎 (3). 薄雾浓云愁永昼 (4). 瑞脑 销金兽 (5). 吾所以为此者 (6).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 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 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凝、噎、瑞、销。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 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 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Ⅱ卷 阅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文化的发源地。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 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其保健显奇效, 自古 ,是中国最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 ,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的特产。 ( )唐宋时,它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有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茶 的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元末明初以 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 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偐语。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 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以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以及各类时 令蔬菜等为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 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色味俱佳。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 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 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在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 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 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闻名遐迩 开端 丰采 息息相关 B. 如雷贯耳 开端 风情 休戚相关 C. 如雷贯耳 起源 丰采 休戚相关 D. 闻名遐迩 起源 风情 息息相关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 当然,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C. 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D. 当然,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 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B. 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 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 C.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 且还能健脾养胃、滋补长寿。 D. 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 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 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答案】17. D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闻名遐迩:远近都有名声。形容名声大。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此处形容“擂茶”的名声很大,用“闻 名遐迩”更合适。 起源:①开始发生(后面多跟“于”)。②事物发生的根源。 开端:(事情的)起头;开头。根据语境,用“起源”更合适。 风情①关于风向、风力的情况。②人的仪表举止。③情怀;意趣。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 感情(多含贬义)。⑤指风土人情。⑥景象;情况。 丰采:美好的风度神采。此处是说一首古诗描述了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土人情,用“风情” 更合适。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根据语境,此处没有“祸福互相关联”的意思,用“息息 相关”更合适。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 中。 结合上下文可知,擂茶并不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的特产,而是随着客家人南迁流传下来的, 括号里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故句子用“其实”开头,衔接更恰当,据此可排除 。 B、D 两项; 结合下文“它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可知“它”指的应是“食擂茶之习俗”,故括号 中以“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衔接下文,与下文关联更紧密,据此可排除 A 项。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 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 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先品再闻”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关系及后文“香气浓,茶味纯”, 应先“闻”再“品”;二是“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还有健 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综合上述分析,D 项修改最恰当。故选 D。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的自我介绍,有五处措辞不太恰当,请指出并作 修改。 老师,您好!敝人叫李华,今年 18 岁,是 xx 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我玩命地学习,每次 考试成绩都出类拔萃。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一 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 送去关怀。xx 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加倍 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谢谢! ①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③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④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⑤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敝人” 改为“我” (2) “玩命地学习” 改为“刻苦学习” (3) “出类拔萃” 改为“名列前茅” (4)“多有建树” 改为“取得了一些成绩”或“多 有涉猎” (5)“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 改为“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或“如果 贵校能够录取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能力。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 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 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这是一封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的自我介绍信,属于书面语体。 自我介绍时应称呼自己为“我”,所以“敝人”改为“我”。 “玩命地学习”是口语,此处应用书面语“刻苦学习”。 “多有建树”是指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言过其实,应改为“取得了一些成绩”。 “鼎力相助”是指别人帮助自己,这里是自己帮助别人,应改为“伸出援助之手”。 “慧眼识金”是指自己是金子般的人才,不够谦虚,请求别人录取,应改为“能给我一次机 会”。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 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 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 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语文是一阵宛转悠扬的羌笛声,让人心旷神怡。 材料: 一座 一幅 一坛 水墨画 宫殿 老酒 意犹未尽 墨迹斑斓 富丽堂皇 香醇陈年 流连忘返 赏心悦目 【答案】语文是一幅墨迹斑斓的水墨画,让人赏心悦目 语文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一坛香醇陈年的老酒,让人意犹未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能力层级表达运用 E 级。目的是考查学生灵活使用各种 句式、表情达意的能力。仿句要仿形式,句式结构一致,手法修辞相同。仿句要仿写内容, 语意切合语境,情感色彩统一。需要联想寻找相关材料,语言得体简明连贯。本题要求按照 例句仿写,注意排比和反问的修辞。 本题仿写的对象是“语文”,仿写的内容应该是写出语文的魅力,仿写的修辞是比喻,仿写 的句式是:语文是……(数量短语+四字修饰语)的……(喻体),让人……(四字,语文 魅力),然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进行选择,注意所选择的喻体内容要与后面的四字短语关联。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度、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抖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都抢什么呢?抢“流量”。 流量是关注度,是用户,是金钱。而对于使用者呢?流量是你我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这是一 个内容无限的时代,有限的只是我们的时间。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中担心:“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 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无处不在的娱乐,让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仰望星空,去安心读书。 专家说:娱乐主要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并让人们沉迷其中,丧失意志,全民娱乐的 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泛娱乐之风当休矣 打开手机,娱乐头条让人目不暇接;走在街上,低头族比比皆是。在泛滥的信息流中,很多 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全民娱乐,细思极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泛娱乐之风当休矣! 慎思之:全民娱乐,贻害无穷! 当前最杀人们时间的一个是信息流推送,代表是百度和头条;一个是小视频,代表是抖音 和快手。作品产出者都以自媒体为主,鱼龙混杂,内容亦是泥沙俱下。因为它是依靠点击量获 得收益的,所以就必须主动迎合大多数人的人性中较为负面的东西。人们满足于感官刺激,满 足于低俗欲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头对头在玩“王者荣耀”。年轻妈妈们低头沉浸在虚拟的网 络世界里:人们沉迷其中,不愿读书,丧失了意志,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动力。 明辨之:娱乐至死,祸国殃民! 当前,中国与美国的博弈已经向着进一步的强度和深度发展。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和美国 最大的差距有两个:一个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创新,一个是以流行文化为代表的文化 创新。而一切娱乐产品——影视剧、综艺、游戏,它们背后都有着庞大的团队,这些团队的唯 一目的,就是用尽各种手段,刺激你的愉悦感,让人欲罢不能。一旦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 报的刺激,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比如说学习、阅读、思考。一般来说,人有六种精 神需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审美。当全民娱乐时,人只停留在最低级的精神追 求层面,那我们还谈何民族振兴呢? 笃行之: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阿根廷诗人曾说:“ 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当年的清华园里,杨绛、钱 钟书夫妇酷爱读书。除了上课、办公、开会之外,他们可谓是深居简出,目不窥园。钱钟书去 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追求精神享 受”。周国平说:“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 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最美主持人董卿说: “我每天都会抽出 1 小时的时 间来读书,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 表现得更出色。” 去除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上庄稼,那么要让国民心灵不再荒芜,最好的 办法就是读书。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一本书丰富一颗心灵,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 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当全民阅读,书香弥漫时,泛娱乐之风自当休矣!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 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 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本道作文题关注社会主义文化状况中的一个侧面,同时关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还关注到文化征候与国家的未来。命题材料在某种程度 上体现着当前流行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和征候,是当下社会热点之一。 审题: 材料第一段是事实展示和实质揭示。抖音、快手小视频成为当下最热的互联网流行文化,其 中不乏好东西,但更多的是迎合大多数人的人性中较为负面的东西。其最大的受害者是青少 年。对此,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第二、三、四段进一步揭 示了沉湎于小视频的实质与危害,实质是满足感官刺激,满足低俗欲望,使生活只有娱乐,让 娱乐充斥心灵。危害是不能自拔,不愿读书,丧失了意志,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动力。现实表现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以娱乐的眼光看待一切,以娱乐心态看待先烈,以娱乐心态看待历史, 以娱乐心态看待英模人物,以娱乐心态看待灾难,以娱乐心态看待亲人的离去,以娱乐心态看 待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等。娱乐一切,解构一切,失去了对许多人和事应有的严肃和尊重。 一般来说,人有六种精神需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审美。当前以小视频为代表 的流行文化基本满足的是刺激和休闲需要,这种铺天盖地的存在,必然会压制人的另外几种 精神需求。这样的环境必然会损害青少年、损害国家。我们在写作时,若能围绕现象进行背 景探究,原因分析,利弊权衡,最终找到解决途径,并有侧重地展开,文章就会有深度。由青少 年的成长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等,文章就有了高度。 立意: 1.向泛娱乐化开战;2.别让娱乐毁了我们的未来;3.摆脱信息洪流,且望头顶星空;4.莫让娱 乐遮望眼;5.莫让娱乐荒芜了自己的人生;6.别让梦想溺于娱乐的汪洋;7.抵制娱乐至死,共 逐星辰大海; 8.娱乐只得一时欢,沉淀方能恒久远;9.用高雅美化生活,用阅读化解浮躁。只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 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素材: 1. 高晓松说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中,越来越多的人沉沦于娱乐和庸俗文化,以至于忘记了读书,忘记了诗和远方,忘记了仰 望星空。所以莫让娱乐淹没诗和远方。 2.正如一句话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的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现在 手机上的各种小视频你争我夺,许多人沉沦于一个又一个看似有趣的小视频中无法自拔,而 这浪费的是你与家人共享欢乐的时间,浪费的是你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间,浪费的更是你 提升自己完善自我的时间。看着-个又一个的小视频,你忘掉了周围,忘掉了自己的工作,更 忘掉了自己的目标。过度的娱乐就是沉沦。 3.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大火,观众好评如潮,说明还有 许多人甘愿静下心来,重拾书本,亲近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因为通过书本我们方可提升 自我。 4. 电视和互联网 信息都是碎片式的,五花八门、杂乱无章地出现,为了抓住眼球而不得 不呈现出娱乐的倾向。-一个电视节目,如果前 30 秒抓不住我的眼球,我恐怕要换台了。一 篇网络文章,如果标题不够吸睛,如果语句不够调侃,如果没有配图,我恐怕没有耐心读完。 互联网上口语化、碎片化、只求震惊不顾逻辑和深度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电视和互联网媒 介的特性使其带有娱乐的天性,对于任何内容都倾向于采取娱乐方式表达,否则必定在茫茫 信息大海中消失,不能获得关注。 的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递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开 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泛娱乐之风当休矣,入题简洁;然后通过“慎思之”和“明辨之” 提出娱乐的危害;接着通过举例子,提出如何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最后总结扣题。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 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 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 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 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 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 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 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 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