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演练: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在中华文明 5 000 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是一位光照古今的划时代人 物。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 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在孔子之后的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上,被 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素王”和“万世师表”。唐代大诗人杜甫 形象地比喻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美字体 往 者 不 可 谏 来 者 犹 可 追 赏美文 杏 坛 圣 梦 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明。 ——南怀瑾 天下最大的讲坛莫过于孔子的杏坛了,它的视野直达世界。 当“三十而立”的孔子和弟子在讲坛旁栽下银杏树时,他也把自 己的信念一同栽下了。银杏多果,象征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象征 着师生正直、伟岸的人格;杏仁可食用,可入药,象征着弟子们学成 后利国益民。 当杏树参天成林,那不正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的辉煌吗? 被康熙冠以“万世师表”的孔子对教育的第一贡献,就是打破了 “学在官府”、教育仅仅限于贵族子弟的传统,开创了平民办学的先 河。人的胸襟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小小杏坛,为中华民族的教育 开辟了一个多么广阔的天地啊!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才使贫寒好学的 颜回、率直鲁莽的子路、富庶聪明的子贡共修德业。撇开一切,只把 人放在人的位置上,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使人活得像个真正意义上的 人,这是多么人本、人文的教育理念啊!“有教无类”是一种恢宏的 胸襟,是一份生命的尊重。一个教师,首先需要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 上去尊重,这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不正是当今倡导的“生命教育”的 根本吗? 杏坛,是一座人本、人文的丰碑。 出身贫寒的孔子生性好学,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且“学而不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 今全球提倡的终身性学习理念,早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身 体力行了。 孔子强调的是广义的“学”,即德行优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最快乐最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 这样的学不高谈心性,不急功近利,而是回归到成就完美人格,自然 呈现博雅、恢宏的大气。自我教育,终身学习,肯定人可以借由教育 和学习发掘潜能,这本身就是给予弟子的绝好的教育啊。 清明,理性,刚健,进取,这就是来自杏坛的孔子的生命节律。 课内素材 孔子勇于担当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传家宝 本课 5 则选文都围绕着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主题。孔子的人 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天下无道,他认为自己 有责任挺身而出,这是一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为了实现自 己的人生目标,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百折不挠,执着于自己的理想。 孔子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本质。 在孔子身后,勾践作为越国之君,心中不忘复国兴国的重任,受 尽凌辱,卧薪尝胆;身为蜀国臣子的诸葛亮为扶持汉室,“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报答刘备的恩情,担负起臣子应尽的责任。在现代,也有 承担责任的典范:鲁迅,承担着拯救国民思想的责任,他用笔抨击着 当时的黑暗社会,一页页华章唤醒了麻木愚昧的国民;钱学森,承担 着祖国航天事业的责任,他日夜操劳,让中国更自强自信自尊地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航天最重,名利最轻。 运用角度 无论宠与辱,抑或是穷和通,孔子都没有放弃过他的人生目标, 那就是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让它走回“有道”的轨道上。他在被别 人非议的时候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的话,我就不参 与变革了)。”这种“仁以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于担当 社会责任的精神,激励了两千多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正如司马迁在 《史记·孔子世家》评价孔子时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那样,孔子成了后世文人学士心中永远仰 望的丰碑。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鲁孔丘与 B.而谁以易之 C.使子路反见之 D.丘不与易也 解析:A 项“与”通“欤”;B 项“而”通“尔”;C 项“反”通 “返”。 答案:D 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知津.矣 津:渡口 B.仪封人请见. 见:拜见 C.植.其杖而芸 植:插,立 D.趋.而避之 趋:快步走 解析:“见”应解释为“引见”。 答案:B 3.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拱而.立 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③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③助词,的;④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耰.而不辍 B.子路从而后. C.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解析:A、B、C 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D 项是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 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 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 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 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 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 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 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 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 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 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 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 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 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 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 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之: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 学说。③率:行走。④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 王子比干 B.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 王子比干 C.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 王子比干 D.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 王子比干 解析:断句时要注意标志性词语,如“譬使”“安”等领起后一句, 其前面要有停顿。本句中,“由”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断句时也要注意。 答案:D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分别设 有卿、士、大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B.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 人。 C.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 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称许。 D.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指孔子的弟子对他的尊称。 解析:应是在国君之下分别设有卿、大夫、士三级。 答案: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 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 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饿倒,生命危在旦夕, 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 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提出的“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问题,子路 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 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 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 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 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 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 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 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解析:D 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 中“使”是“假使”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 愿给你当管家”。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对“道”“少”“贬”等关键词语对应落实, 直译做到文句通顺即可。 (2)翻译时要注意对“大修”“不用”“丑”等关键词语及判断句式 的对应落实。 答案:(1)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 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 (2)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 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 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 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停留在陈国、蔡国之 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 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那么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当权 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 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 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 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厄而不动摇,小人 穷厄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个博闻强识的人吗?” 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 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经》中 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行走于空旷的山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 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 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 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 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 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贡入门进见。孔子说:“赐啊,《诗经》中说‘不是 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行走于空旷的山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 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 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儿标 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 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 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 为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为世人收容。赐, 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经》中说‘不是 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行走于空旷的山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 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 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 被容纳担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显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 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 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担心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显出君子本 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 产,我愿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 得以脱身。 三、语言运用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字。 重新唤醒儒家的“为道”精神,也是要求出现一批“以道为任” 的人,这类人对于一个国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我 们的社会缺少这样一群“为道”的人,一个群体的缺失背后反映的都 是一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现在社会中重新出现一批 以道为己任的人,那么这群人在引领和重塑民族精神方面将发挥难以 估量的作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孜孜以道为己任的 人无一不是民族的脊梁。比如,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刘宗周 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他们肩负起了其时代民族精神传承的 重任,通过自身的求道经历,树立了不朽的民族人格典范,激励了其 时代及无数后人。当代中国正需要这种人和这种精神。 答案:①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精神和价值的缺失 ③从历史上来 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