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济钢高中2018级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 ‎2020.10‎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本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 24 -‎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摘编自《“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 材料二 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生活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势,以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一直受城市有关行政部门严监管,因其常存在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2020年,为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 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6月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还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程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 ‎(摘编自《京东苏宁美团等企业助力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材料三 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 - 24 -‎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无论摆摊设点还是社区环境,都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关乎市民良好体验。无论扰民现象还是交通拥堵……看似不是大事,却都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治理须下足绣花针般的功夫。当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的“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达,各个“器官组织”都能听“脑”指挥,这样的城市显然更宜居,更有舒适度。‎ ‎“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 ‎(摘编自《央视热评:“地摊经济”不能哄而起》)‎ ‎1. 对材料一“地摊经济”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地摊经济的“三低”,让小是有了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独特优势。‎ B. 经济如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 C. 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因其体现得是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因此成了著名的打卡“地标”。‎ D. 不应让管理顾虑拖累“保民生”,事实证明,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保障就业,还有助于复工。‎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 A.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力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B. 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等作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为地摊经济松了绑,但并不意味地摊经济可一放了之。‎ C. 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扶持地摊经济,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 D. 地摊经济不能从根本上保民生保就业,在疫情冲击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 ‎3. 材料三中,不能支撑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 ( )‎ A.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 B.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 - 24 -‎ C. 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 D. 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 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 ‎4. 材料一和材料三论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分别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并分析。‎ ‎5. 如果你是二三线城市市长,你会如何对待地摊经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B 3. D ‎ ‎4. 材料一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列举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等证明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观点。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如把“城市治理”比作“烹小鲜”,说明城市治理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 ‎ ‎5. ①放开“地摊经济”,增强城市活力。②“地摊经济”不能一放了之,要细化的举措,加强城市管理。③鼓励地摊经济小店接受京东、腾讯等企业扶持措施。④不能哄而起,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城市和发展阶段,精准施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A项,曲解文意,“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是“三低”特质,不是优势。‎ B项,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不能说明“地摊经济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 C项,扩大范围,原文是“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D项,由成都的事例可以推知此项表述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项,“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错,原文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C - 24 -‎ 项,“响应政策号召”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零售巨头加入地摊经济并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并没有说他们的举动是响应政策号召;“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和无息赊购”与原文不符,据“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可知,“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的是京东,“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的是新路通和联合京东数科,并不是选项说的多家电商“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 D项,“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 说法错误,材料三说的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所以,原文说的是“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而选项说成是“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是要科学管理城市,ABC均符合,D项是说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判定论证方法分析并概括论证的侧重点的能力。‎ 材料一,据“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概括为:材料一列举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等,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证明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观点。‎ 材料三,据“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概括为:材料三把“城市治理”比作“烹小鲜”,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如说明城市治理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 据“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 - 24 -‎ 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概括为:放开“地摊经济”,增强城市活力。‎ 据“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概括为:“地摊经济”不能一放了之,要细化的举措,加强城市管理。‎ 据“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还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阿里巴巴发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程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概括为:鼓励地摊经济小店接受京东、腾讯等企业扶持措施。‎ 据“‘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概括为:不能哄而起,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城市和发展阶段,精准施策。‎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鱼 汪曾祺 - 24 -‎ 从侉奶奶家旁边向南伸出的后街到往螺蛳坝方向,拐了一个直角。庞家就在这拐角处,门朝南,正对越塘。‎ 庞家兄弟三个,各有分工。老大经营擘划,总管一切。老二专管各处收买生猪。他们家不买现成的肥猪,都是买半大猪回来自养。老二带一个伙计,一趟能赶二三十头猪回来。因为杀的猪多,他经常要外出。杀猪是老三的事,——当然要有两个下手伙计。每天五更头,东方才现一点鱼肚白,这一带人家就听到猪尖声嚎叫,知道庞家杀猪了。猪杀得了,放了血,在杀猪盆里用开水烫透,吹气,刮毛。杀猪盆是一种特制的长圆形的木盆,盆帮很高。二百来斤的猪躺在里面,富富有余。杀几头猪,没有一定,按时令不同。少则两头,多则三头四头,到年下人家腌肉时就杀得更多了。因此庞家有四个极大的木盆,几个伙计同时动手洗刮。‎ 这地方不兴叫屠户。也不叫杀猪的,大概嫌这种叫法不好听,大都叫“开肉案子的”。“开”肉案子,是掌柜老板一流,显得身份高了。庞家肉案子生意很好,因为一条东大街上只有这一家肉案子。早起人进人出,剁刀响,铜钱响,票子响。不到晌午,几片猪就卖得差不多了。这里人一天吃的肉都是上午一次买齐,很少下午来割肉的。庞家肉案到午饭后,只留一两块后臀硬肋等待某些家临时来了客人的主顾,留一个人照顾着。一天的生意已经做完,店堂闲下来了。‎ 店堂闲下来了。别的肉案子,闲着就闲着吧。庞家的人可真会想法子。他们在肉案子的对面,设了一道栏柜,卖茶叶。茶叶和猪肉是两码事,怎么能卖到一起去呢?——可是,又为什么一定不能卖到一起去呢?东大街没有一家茶叶店,要买茶叶就得走一趟北市口。有了这样一个卖茶叶的地方,省走好多路。卖茶叶,有一个人盯着就行了。有时叫一个小伙计来支应。有时老大或老三来看一会。有时,庞家的三妯娌之一,也来店堂里坐着,包包茶叶,收收钱。这半间店堂的茶叶店生意很好。‎ 庞家三兄弟一个是一个。老大稳重,老二干练,老三是个文武全才。‎ 庞家这三个妯娌,一个赛似一个的漂亮,一个赛似一个的能干。她们都非常勤快。天不亮就起来,烧水,煮猪食,喂猪。白天就坐在穿堂里做针线。都是光梳头,净洗脸,穿得整整齐齐,头上戴着金簪子,手上戴着麻花银镯。人们走到庞家门前,就觉得眼前一亮。‎ 到粥厂放粥①,她们就一人拎一个木量子②去打粥。‎ 这不免会引起人们议论:“戴着金簪子去打粥!——侉奶奶打粥,你庞家也打粥?!”大家都知道,她们打了粥来是不吃的,——喂猪!因此,越塘、螺蛳坝一带人对庞家虽很羡慕并不亲近。‎ 越塘边发生了从未见过的奇事。‎ - 24 -‎ 这一年雨水特别大,臭水河的水平了岸,水都漫到后街街面上来了。地方上的居民铺户共同商议,决定挖开螺蛳坝,在淤塞的旧河槽挖一道沟,把臭水河的水引到越塘河里去。这道沟只两尺宽。臭水河的水位比越塘高得多。水在沟里流得像一枝箭。‎ 流着,流着,一个在岸边做桶的孩子忽然惊叫起来:“鱼!”‎ 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鲤鱼。它们戗着急水往上窜,不断地蹦到岸上。桶店家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奔到沟边来捉鱼。有人搬了脚盆放在沟边,等鲤鱼往里跳。大家约定,每家的盆,放在自己家门口,鱼跳进谁家的盆算谁的。‎ 他们正在商议,庞家的几个人搬了四个大杀猪盆,在水沟流入越塘入口处挨排放好了。人们小声嘟囔:“真是眼尖手快啊!”但也没有办法。不是说谁家的盆放在谁家门口么?‎ 庞家桶里的鱼最多。但是庞家这两天没有吃鱼。他家吃的是鱼籽、鱼脏。鱼呢?这妯娌三个都把来用盐揉了,肚皮里撑一根芦柴棍,一条一条挂在门口的檐下晾着,挂了一溜。‎ 把鱼已经通通吃光了的桶匠走到庞家门前,一个对一个说:“真是鱼也有眼睛,谁家兴旺,它就往谁家盆里跳啊!”‎ 正在穿堂里做针线的妯娌三个都听见了。三嫂子抬头看了二嫂子一眼,二嫂子看了大嫂子一眼,大嫂子又向两个弟媳妇都看了一眼。她们低下头来继续做针线。她们的嘴角都挂着一种说不清的表情。是对自己的得意?是对别人的鄙夷?‎ ‎(有删改)‎ ‎【注】①放粥:犹施粥,政府、富人、寺院等在灾年向贫民免费供给米粥。 ② 木量子:方言,木桶。‎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对庞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做了简单的介绍,如“拐角处”“门朝南”“正对越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与背景。‎ B. 当地人认为把屠户叫“杀猪的”不好听,称“开肉案子的”,这表现出街坊邻居对庞家的敬重,虽然他们并不想亲近庞家人。‎ C. 由前文庞家人十分会做生意的特点来看,对于得来的鱼,他们只吃鱼子、鱼脏,而把鱼都晾晒起来,很有可能是打算拿出去卖。‎ D. 桶匠对着庞家晒的鱼说“真是鱼也有眼睛,谁家兴旺,他就往谁家盆里跳啊”,表面上他是在夸耀庞家,实则暗含嫉妒之意。‎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4 -‎ ‎ 小说在介绍庞家在同一个店堂同时做猪肉和茶叶生意时,连用两个反问句,突出了庞家兄弟善于经商的特点。‎ B. 小说第二段描写了庞家天刚亮就开始杀猪的情景,对杀猪过程的描写十分有画面感,展现了忙碌的劳动场面。‎ C. 小说主要用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庞家三个妯娌的漂亮、能干,如“人们走到庞家门前,就觉得眼前一亮”一句。‎ D. 小说结尾意蕴丰富,没有明确庞家三妯娌听到话后的具体心态,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判断。‎ ‎8. 文章花了大量笔墨介绍庞家杀猪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9. 有评论者认为这篇小说口语化特点明显,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口语化特点的具体表现。‎ ‎【答案】6. B 7. C ‎ ‎8. ①交代人物所处环境,表现庞家的富足,为后文庞家媳妇打放的粥喂猪而被邻居议论做了铺垫。②丰富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庞家杀猪的流程,表现庞家人团结合作、精打细算、会做生意的特点。③描写杀猪时强调了大木盆的作用,为后文庞家用木盆捉鱼,在街坊邻居中收获最多埋下了伏笔。 ‎ ‎9. ①叙述中多用短句。如“放了血”“烫透”“吹气”“刮毛”一气呵成的动作体现了庞家杀猪技术的娴熟;再如“剁刀响,铜钱响,票子响”表现了庞家生意的兴隆。②小说中人物语言口语化。如“开肉案子的”“不到晌午”“侉奶奶打粥,你庞家也打粥”,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增添了生活气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 B项,“对庞家的敬重”错误,原文说“这地方不兴叫屠户。也不叫杀猪的,大概嫌这种叫法不好听,大都叫‘开肉案子的’”“越塘、螺蛳坝一带人对庞家虽很羡慕并不亲近”,这里并未看出街坊邻居对庞家有敬重的情感。‎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如人们走到庞家门前,就觉得眼前一亮’一句”错误,这一句是从侧面表现庞家三妯娌的漂亮的。‎ 故选C。‎ - 24 -‎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小说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以从小说结构和人物形象两方面来分析从小说结构来看,前文介绍庞家杀猪的内容,比如“剁刀响,铜钱响,票子响。不到晌午,几头猪就卖得差不多了”,交代了庞家的一些情况,表现了庞家的富足,为后文庞家媳妇打放的粥喂猪而被邻居议论做了铺垫;描写“庞家有四个极大的木盆”,为后文写庞家用木盆捉鱼埋下伏笔;从人物形象来看,写庞家兄弟三个合作杀猪的内容,表现了庞家人团结合作、会做生意等特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语言特色的能力。‎ 就这篇小说来看,口语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写作语言用词短促、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等方面。回答问题时先总括,然后找出小说中与之对应的内容即可。“猪杀得了,放了血,在杀猪盆里用开水烫透,吹气,刮毛”,多用短句,语气短促,体现了庞家杀猪技术的娴熟。“早起人进人出,剁刀响,铜钱响,票子响”,短句的使用,体现了庞家生意兴隆。“开肉案子的”的叫法,体现了人物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侉奶奶打粥,你庞家也打粥?!”体现了人物语言的方言色彩和生活化。‎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不胜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 观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 24 -‎ 六弟自怨数奇②,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人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穷笑其所忧之不大也。‎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冯树堂与余同日记起,亦有日课册。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弟,敬我如师,将来必有所成。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本欲抄余日课册付诸弟阅,因今日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去,故不及抄。十一月有折差,准抄几页付回也。‎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摘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有删改)‎ ‎[注]①负薪:背柴,相传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时还刻苦读书。②数奇:这里指命运不好,遇事不利。‎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B. 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C. 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D. 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是旧时交际用语,上称下时的敬词。‎ B. 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与”,给予。‎ C. 不忝:不辱,不愧。出自《孔丛子•执节》。“忝”,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D. 折差:古时称专为地方大员送奏折到京城的邮差为折弁,折差即折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此信中可看出,曾国藩认为读书与环境并无关系,而在于自己的心境。如果真的要立志读书,哪怕是闹市也不要紧,否则就算在仙境中也读不好书,这番教诲对今天的求学者仍然适用。‎ B.‎ - 24 -‎ ‎ 作者认为六弟心高气傲,眼高手低,格局不大,气量太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心里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荣辱得失,而是应该多考虑天下的大事。‎ C. 这是曾国藩与诸弟谈为学之道的一封信。他在这封信里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将自己的“金针”传给诸弟,陈义颇高,没有一点说教成分,娓娓道来。‎ D. 作者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冯树堂等明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着他,让他只能进不能退,所以他才实现了不断进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2)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 ‎14. 从这封信来看,曾国藩是用什么标准要求自己的?他所践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答案】10. C 11. A 12. C ‎ ‎13. (1)所以他所忧虑的,是因自己比不上舜皇帝,比不上周公而忧虑,因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 ‎(2)我向来有无恒心的毛病,从写日课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 ‎ ‎14. 儒家君子的道德标准 树立大志 注重修身修心 追求仁爱 内圣外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子意思是:如果是一个人的委屈和伸张,一家人的饥和饱,世俗所说的荣与辱,得与失,贵与贱,毁与誉,君子还没有功夫为这些去忧虑呢。‎ ‎“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句式相同,应从中间断开,排除BD;“世俗”做定语修饰“荣斥得失贵贱毁誉”,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24 -‎ A项,“上称下时的敬词”错误,足下,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C项,“没有一点说教成分”错误,由“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等句可知,本文的说教成分比较多。‎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所以他所忧虑,是因自己比不上舜皇帝,比不上周公而忧虑,因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关键词:忧,忧虑;以,因为;修,修整。‎ ‎(2)我向来有无恒心的毛病,从写日课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关键词:恒,恒心;弊,毛病;自此,从此;保,保证。‎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观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并仔细翻译,抓住文本关键词句体会文本阐述的道理。‎ 由“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苟不能发奋自立”等可知,曾国藩主张人要树立大志;由“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余穷笑其所忧之不大也”“余自十月初一日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等可知,曾国藩主张修身修心,追求仁爱,内圣外王。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践行的是儒家君子的道德标准。‎ ‎【点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 24 -‎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接到九弟在长沙所发的信里面有路上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二十二日接到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一切聊以自慰。‎ 自从九弟离京城后,我没有一天不忧虑,深怕道路变故多端;难以预料。等读了来信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千辛万苦,才得到达,幸运!真是幸运!与郑同行不足以依靠,我早知道了,郁滋堂这样好,我实在感激。在长沙时,没有提到彭山屺,为什么?‎ 看四弟来信写得很详细,他发奋自励的志向,流露在字里行问。但一定要出外找学堂,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说家塾学堂离家里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外出安静。然而出外从师,自然没有耽搁。如果是出外教书,那耽搁起来,比在家塾里还厉害。而且真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就是旷野地方,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背柴放牧,都可以读书。如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宜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的环境,都不宜读书,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要问自己:自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騷,我暗笑他志向大小而心中忧虑的不大,君子的立志,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全的人。所以他所忧虑的,是因自己不如舜皇帝,不如周公而忧虑,以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所以,顽固的刁民难以感化,则忧;野蛮的夷、狡滑的夏不能征服,则忧;小人在位,贤人远循,则忧;匹夫匹妇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泽,则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悲天命而怜悯百姓穷苦,这是君子的忧虑。如果是一个人的委屈和伸张,一家人的饥和饱,世俗所说的荣与辱,得与失,贵与贱,毁与誉,君子还没有功夫为这些去忧虑呢。六弟委屈于一次小试,自称数奇,我暗笑他所忧的东西大小了。‎ - 24 -‎ 我从十月初一日起,每天一个念头一件事情,都写在册子上,以使随时看见了加以克服,也写正楷。冯树堂和我同日记起,也有日课册子。树堂非常虚心,爱护我如同兄弟,敬重我如同老师,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我向来有无恒心的毛病,从写日记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明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我。只能进不能退。本想抄我的日课册给弟弟们看,今天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所以来不及抄。十一月有通信兵,准定抄几页寄回。‎ 兄国藩亲手所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换星移,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全诗清新、晓畅,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B. 颔联中“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 C. “槛外长江 自流”一句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滕王高阁临江渚”,神完气足。‎ D. 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以景结情,引得读者回肠荡气。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 ‎16.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传说王勃写到最后一句有意在 处留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了,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有人认为是个“空”字,有人认为是个“枉”字,也有人猜测是“云”字。王勃为什么用个“空”字?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答案】15. A 16. ①“空”字既写出了长江向东流的状态,又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感慨时间流逝之快,可自己还是一无所成的悲哀;②“空”字也写出了长江自古以来都是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③扣住“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等诗句来赏析,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之感,“槛外长江空自流”是从侧面反映变迁之感。‎ - 24 -‎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全诗清新、晓畅”分析错误,全诗凝练、含蓄,情景交融,寄意深远。‎ 故选A。‎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槛外长江空自流”这一句中,这个巧妙的“空”字,就是这首诗的重点,在雕梁画栋盛极而衰,朝云暮雨空自寂寞的变化中,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物是人非的感受,不管时间如何变化,岁月如何流逝,都无法寄托割舍这份心怀。“空”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把消沉之思绪凝结到了顶点,荣华富贵为空,功名利禄为空,情爱道义亦为空。“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空”是从侧面反映物是人非的变迁之感。‎ ‎【点睛】诗歌中炼字题一般解答思路:‎ ‎①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②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 ‎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 ‎④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 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 赏析:‎ - 24 -‎ 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第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进一步描写滕王阁的冷清寂寞。雕着精美图画的梁木、用玉做成的门帘朝朝暮暮和南浦的云西山的雨为伴。这两句依然暗含着对比,过去,雕梁画栋的楼阁有王子的居住更显其气势,珠帘有玉面相衬更显其温婉高贵,可如今人去楼空,一派苍凉。‎ 后四句抒发生命短暂、繁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读过苏轼《赤壁赋》的读者不禁会想起其中的句子“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是诗人消极心绪的流露。此处抒情手法极妙,不仅有前四句之景为情做铺垫,还有“闲云潭影日悠悠”“槛外长江空自流”之景与情的完美融合。这样,情感就是饱满的、浓厚的、真实可感的,让读者不得不沉浸于其中与诗人共伤悲。‎ 最后两句抒发“阁中帝子今何在”的感慨,“槛外长江空自流”把人的目光牵引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把人的思绪带领到了更加纵深的历史。长江不停地无情地流动,时间冷漠地永恒地流逝,历史上无论多么辉煌显赫的生命,都注定凄惨地悄然地逝去。“空”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把消沉之思绪凝结到了顶点,荣华富贵为空,功名利禄为空,情爱道义亦为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 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蜀相》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 ‎”诠释了诸葛亮忠义尽责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3)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色,思及自己多年来的辛劳以及丈夫的负心,不由得悲从中来。‎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三顾频烦天下计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5). 桑之落矣 (6). 其黄而陨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至”“频”“陨”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8.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内容,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过山西北部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 B. 南方古猿的……脑量(450——650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 24 -‎ C. 他说的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D.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19. 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答案】18. A 19. ①句中强调画面、铃声把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体现了夸张的夸大性;②画面与铃声从听觉、视觉角度勾勒柔美画面,能够激发作者对于美的感知,但“全唤醒了”用“全”字,是对这种感知的夸大突出。 ‎ ‎20. ①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笑与泪”与“幸福与烦忧”有重复之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段整齐句式相吻合,前后搭配也更合理。②强调内容不同:改句重点落在“人人都有”;原句将“生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举,更能强调“苦和乐并存”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引人深思。③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强;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具体考查括号的作用。‎ 文中句子“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括号为解释说明。‎ A项,为解释说明; ‎ B项,为补充说明; ‎ C项,为解释引语的出处; ‎ D项,插入语,表示听众对讲话的反应。‎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判断并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具体考查夸张的修辞。‎ 题干中“夸张具有夸大性”提示了答题的方向。‎ 画线句“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那个画面”是视觉角度;“那串铃声”是听觉角度;视听结合写出了卖酱菜的老人“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的这个画面给人的美好的感受。而“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就采用了夸张的形式,并且属于夸大性夸张;“全”字,是对这种感知的夸大突出。‎ - 24 -‎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比较两个句子的差别。原句是“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改句是“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 从句式上看,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且“生命和生活”语意有重复;“笑与泪”与“幸福与烦忧”也有重复之感。而原句是整句,分出的两个分句搭配更合理,且与上文“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的整齐句式更协调。‎ 从内容上看,强调内容不同。改句“在生命和生活里”是状语,而重点落在“人人都有”上,并没有强调“笑与泪、幸福与烦忧”;而原句将“生命”与“生活”对举,重点落在“笑与泪、幸福与烦忧”上,突出了“苦和乐并存”是人间世界真实相貌,这正是作者想要阐述的哲理,这样写更能引人深思。‎ 从节奏和语气上看,改句是普通单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强;原句是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 ‎21. 下面文段在字形和用词方面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①在全民共战“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②“九省通渠”的武汉压力最大,③很多店铺都没有开门,街上冷冷清清,万人空巷。④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共克时坚。⑤许多同志主动缴纳特殊党费,⑥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答案】②“九省通渠”应为“九省通衢”。③“万人空巷”应改为“空无一人”;④“共克时坚”应为“共克时艰”。⑤“缴纳”应为“交纳”。‎ ‎【解析】‎ ‎【详解】本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以及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辨析字形,要注意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正确使用词语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②有字形错误,“九省通渠”应为“九省通衢”。‎ ‎③词语使用不当,“万人空巷”用法不妥。“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此处应改为“空无一人”。‎ ‎④有字形错误:“共克时坚”应为“共克时艰”。‎ - 24 -‎ ‎⑤词语使用不当,“缴纳”应为“交纳”。“缴”有“被强制”的意思,“缴纳”是“履行义务或被强制交纳”;“交纳”没有“被强制”的意思。‎ ‎22. 请对下面这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进行压缩,要求高度概括,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2019 年11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答案】材料从六个方面阐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普查标准时点、范围、对象、内容、出处与依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本题材料是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主要信息有:普查的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范围与对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内容(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出处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等六个方面。概括时括号里的内容可以省略。‎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有: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4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在监狱里二十七年。他曾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 对于曼德拉的这句话,你有什么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原谅他人,就是升华自己 吴承恩老先生曾说过:“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雨果也讲过:“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在我看来,原谅别人的同时,其实在升华自己。看完曼德拉的故事,我对“原谅”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值得怨恨的人和事,每个人也都有去怨恨的权利。可是,你知道吗?往往能够折服对方和所有人的,不是报复,而是原谅。当你看过这个故事后,你会有所感悟。‎ 由于受到迫害,他竟然被关进监狱27年,受尽了恶看守的各种酷刑和虐待。可是后来,他竟然不可思议地当上了总统。他邀请了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并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他曾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比原谅更强大的呢?曼德拉用一颗博大的宽容之心原谅了囚禁和虐待他的人,正是这样的品格使他折服了对手,获得了民心,赢得了信赖。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我们应该时时原谅别人所犯下的错误,这样不仅对别人有好处,我们的心灵也能得到升华。‎ 由此,我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对“原谅”有了新的体会。‎ 记得有一年过年的前夕,爸爸送给我一个随身听当做新年礼物。11‎ - 24 -‎ 岁的我紧紧抱着手中的随身听。这个珍贵的礼物让我兴奋不已,马上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我闭着眼睛,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中哼着歌:“某一年,某一天……”突然,我手里一空,随身听不见了。原来是我的一个朋友为了捉弄我,拿走了我的随身听。我顿时火冒三丈,飞快地朝他冲去。我一不留神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跤,扑倒在他身上。他手中的随声听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掉进小水坑里。我马上爬起来,抓出来一看,按了按开关,坏了!我狠狠揪住他,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最后,我们两个脸上都挂了彩。我生气地跑回家里,“咚”的把门关上。爸爸奇怪地问:“怎么了,瑶瑶?”我“哇”地哭了起来,把来龙去脉说出来。爸爸听了说:“瑶瑶,随身听坏了还可以买,可是你们俩的友情没了,可以买吗?”我止住眼泪,他也不是故意的,现在肯定比我更难过。于是,我跑到院子里,重新扬起笑脸,走过去对他说:“对不起,如果当时我不生气,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更不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友谊。你可以原谅我么?”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没关系,是我太过分了。”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流进了一股暖流。‎ 宽恕不是向别人低头,也不是姑息养奸,而是把心放宽,不要时时刻刻记着别人的过错。原谅别人是智者的做法,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讲述的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曼德拉,他曾被关押27年,差不多是他人生的三分之一。而他却说: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肉体获得自由的他,因为这句话也在精神上获得自由。一个人由于懂得了原谅他人,原谅过去,而让自己得到了升华,获得了一个崭新的生命。‎ 题干要求,对于曼德拉的这句话,你有什么认识?让考生谈的是对曼德拉名言的认识,重点在后面。“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即是原谅过去,原谅别人,因为“痛苦”是自己的痛苦,“怨恨”是针对别人的。“仍在狱中”的寓意是仍然得不到自由。所以,一个人由于懂得了原谅他人,原谅过去,而让自己得到了升华,获得了一个崭新的生命。‎ 立意:‎ ‎1、原谅过去,赢取未来 ‎2、原谅别人,升华自己 素材:‎ ‎1、人生在世,我们要学会,花开赏花,花落赏枝,有爱则爱,无爱则待。要学会体谅,懂得宽恕,用心珍惜。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若要与人和谐相处,就应当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2、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否则,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不能“原谅”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生活就如同在刀锋上行走,稍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原谅别人,不仅是一种好的修养,更是一种自我救赎和自我升华。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所容。一切都需坦然面对,懂得淡然接受,随遇而安,随缘而安。‎ ‎3‎ - 24 -‎ ‎、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不骄不躁,对人对事,宽宏大量,依然彬彬有礼。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样的人内心修养和个人的品德,都是高尚的。君子者,隐约而不慑,安乐而不奢,勋劳而不变,喜怒而有度。也就是说,艰苦的时候,不畏惧;安乐的时候,不放纵;劳苦功高,不变节;喜怒哀乐都有法度,能节制自我的人。‎ ‎4、好的开始,是慎始。善的结果,是有终。常与人诤,是愚者;与人无争,是智者。凡事皆是变数,故我们当随缘。随缘,则是尽力去做,而不必执着。错不知错,是无知。错不能改,是无救。与人相处,就是要放下自我的成见,原谅别人的过失,真心的去接受对方。原谅别人,是放过自己,给自己一条生路。‎ ‎5、外在的人和事早已过去,而内心还一直重现这种伤害,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把仇恨记在心中,才是真正的伤害。怨家对头终有死亡的一天,而内心的烦恼若不除去,会一直伤害自己到永远。当你宽恕的时候,等于释放了一个囚徒,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囚徒就是你自己。‎ 结构层次:‎ 作者先是引用名句,引出自己看完曼德拉的故事之后,对“原谅”一次有了更深得了解。然后简单叙述曼德拉的事迹,得出自己的观点: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然后,作者联系自身实际,讲述自身经历,写出自己对“原谅”的深切体会。最后,深化观点,升华主题。‎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 ‎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