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力的合成教案
第一节 力的合成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分矢量和标量.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合成. 3.理解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能用力的合成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渗透等效思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参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3.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2.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解决办法:通过演示、学生实验,从实验中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结合数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 2.难点:运用数学工具求解物理问题,如何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 1.力的合成是“等效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它可将几个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力用一个力“等效替代”,使物体受力情况简化.这种“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2.求几个力的合力,必须以这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为前提. 3.力的三角形法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的推论,平行四边形法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掌握和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4.疑点:1+1≠2? 教具准备 一幅画、一个重物、弹簧秤(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两只)、细线(每组两根)、橡皮筋(每组一条)、木板(每组一块)、白纸(每组一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介绍力平衡的例子:教材86页,梵净山的蘑菇石和山西的悬空寺.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推进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教师活动]重物静止放在桌面上,请学生分析重物的受力情况. (设计意图)复习二力平衡的知识. [学生活动]分析出重物受两个力,两个力大小相等,二力平衡. [教师活动]给重物加一个向下的力,仍使重物保持静止,请学生分析重物的受力. (设计意图) 5 先给出物体受三个力的情景,复习同一直线上多个力的处理方法,为后面力的合成作过渡. [学生活动]分析出物体受重力、压力、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当力更多时,怎样应用二力平衡? [学生活动]得出减少力的个数,将多个力化为两个力. [教师活动]将一幅画挂在墙上,使画静止,如教材87页图5-3-.请学生分析受力情况. (设计意图)物体受三个不在同一直线的力,由这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力的合成. [学生活动]分析出物体受三个力和力的方向.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学生这时解释物体平衡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教师提出问题,能否也把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来解决?如果能,应怎样做? [学生活动]想办法将其中的两个力变为一个力. [教师活动]进行小结,给出共点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是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用力的合成的方法,什么时候用力的合成.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沿不同方向共同用力提住一袋土石,解放军战士一人也能提住同一袋土石. [教师活动]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要合成为一个力,能否直接进行数值的加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力的合成加深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 [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会回答:不能.因为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教师活动]那么,怎样用一个力来代替两个力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研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规律,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活动]自己用实验研究力的合成的规律.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学生可能不知道该怎样做这个实验或是步骤不对. 方法引导 1.可以研究橡皮筋的受力,分别用一个弹簧秤和两个弹簧秤施加力,注意怎样保证力是等效的. 2.怎样记录并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3.怎样处理数据,总结规律? [学生活动]做实验,画出力的图示,得出结论. 总结: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 (演示) 教师精讲 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图5-1-1、图5-1-2所示.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 5 图5-1-1 图5-1-2 图5-1-3 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做那两个力F1、F2的合力,而那两个力F1、F2就叫这个力F的分力.求F1、F2两个力的合力F,也叫做二力的合成.如图5-1-3所示. 与初中的二力合成不同的是,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板书: 第一节 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那么, 板书: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问: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再确定合力的大小、方向;然后才能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那么怎样确定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方向呢? 启发学生回答:用弹簧秤测量分力的大小,分力的方向分别沿细绳方向,即沿所标明的虚线方向. 教师精讲 弹簧秤的使用 在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观察弹簧秤的零刻度及最小刻度,同时要注意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 确定分力的大小:(边演示边讲解两人如何分工合作)一位同学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挂细绳套,同时用力互成角度地沿规定的方向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点;另一位同学用记号笔分别在相应位置记下两只弹簧秤的读数.这就是分力的大小. 注意:拉动橡皮筋时,要使两只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M点有没有固定橡皮筋,规定的方向是不是明确,记录用的油笔有没有?用铁夹子将木板固定在桌上. 都准备好之后,左边同学拉橡皮筋,右边同学读数并记录数据,测量两个分力的大小,测量完之后请举手!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提问:怎样确定合力F的大小、方向呢? 引导学生回答: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弹簧秤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细绳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位同学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另一位同学用记号笔记下细绳的方向,并在相应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这就是合力的方向、大小.注意前后两次实验O点应该重合. 现在,请右边同学拉橡皮筋,左边同学读数并记录数据,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视察学生实验情况 5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确定了两个分力以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方向.为了弄清楚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力的图示法形象地将分力和合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 数据处理 (1)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分力及合力:选择适当的标准长度(3 cm长的线段表示1 N力),利用三角板,从O点开始,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大小、方向.注意标准长度要一致.如图5-1-4所示,有向线段OA、OB、OC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 图5-1-4 现在,请同学们用力的图示法将自己测量的分力和合力分别表示出来. 提问: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多少?合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进一步提问:由此看来,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那么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仔细看看,O、A、C、B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停顿20秒,引导同学猜出) O、A、C、B好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C好像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教师解说:OC好像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这毕竟是一种猜测,究竟OC是不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呢?我们可以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C是否重合. (2)用两个三角板,以表示两个分力的有向线段OA、OB为邻边,用虚线作平行四边形OACB. (示范.强调邻边,利用两个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 现在请同学们以自己所得的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连接OA、OB之间的对角线. (3)同学操作,教师指导,选出典型,投影讲评. (4)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合力,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 (5)四组同学所得结果都是结论(4),教师所得实验结果也是结论(4),那么结论(4)是不是普遍的呢? (6)经过前人们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可见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力相加减,而是(可以)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5-1-5所示. 图5 提问:有没有同学实验结果是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 有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是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了许多次实验,才总结出来,并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因此,一个规律,并不是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得到的.如果有同学实验结果是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不要着急,课下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5 现在我们就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小结: (1)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合力F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两个分力的夹角. 现在,就来观察一下合力与分力大小、方向的关系的动态情景. 电脑演示: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的关系; 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的夹角的关系. 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为θ,当θ=0°时,它们的合力等于多少?当θ=180°时,它们的合力又等于多少? (2)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是通过实验归纳法来完成的.实验归纳法的步骤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多次实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课堂小结 1.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合力F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两个分力的夹角. 2.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是通过实验归纳法来完成的.实验归纳法的步骤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多次实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上信息窗. P90第1、2两题. 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1.合力:一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3.共点力:几个力共同作用于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4.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两个共点力合力的大小范围:|F1-F2|≤F≤F1+F2. 活动与探究 试做教材P90讨论与交流中的模型,并用这个模型试研究合力与两个力之间夹角的关系.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