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311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答案 D 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转化为CO2和水排出体外。B和C所述生理过程均在细胞内完成,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中完成的化学反应。 2.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 答案 C 解析 表皮细胞直接与组织液接触,可从组织液中直接获得O2。 3.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 ①血浆 ②淋巴 ③组织液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 D.③②①③ 答案 D 解析 脂类物质经组织液进入上皮细胞,然后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组织液。 4.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 )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 D.血浆 答案 D 解析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接生活在血液中,而不是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不会发生疾病 答案 D 解析 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不只与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如白化病等。 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答案 C 解析 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排除A、B项。依据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C项更为全面。 7.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格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再依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8.下列实例不属于稳态失衡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的是( ) A.尿毒症 B.寒冷中的战栗 C.急性胃肠炎 D.过敏反应 答案 B 解析 战栗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应激反应,是维持稳态的表现。 9.(2011·南京)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答案 A 解析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会被碳酸氢钠所中和,从而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10.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B.维持体温恒定的中枢在下丘脑 C.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D.当人由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耗氧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 A 解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加快或减慢;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人的体温恒定,当人由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代谢加快,产热增多,用来维持体温稳定。 1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 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 答案 C 解析 图中a液是血浆,b液是淋巴,c液是组织液。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浓度降低,会使c液(组织液)增多;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12.(2011·泰安)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说,通过a过程获得所需的氧气和养料,通过b、c过程运走代谢产物,他们都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并非有害无益,比如扩散至血液中,能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中A、B、C表示三种体液,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A、B、C中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将导致体液________增多;HIV能特异性攻击________细胞。 (2)如果①为淀粉,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③与②之间的转换,则③表示________,此时________(激素)分泌量会降低。 (3)核酸水解的初级产物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如果要观察核酸的分布,可以用________染色剂染色。 答案 (1)A和C C(或组织液) T淋巴 (2)肝糖原 胰岛素 (3)核苷酸 8 甲基绿—派洛宁(或甲基绿—吡罗红) 解析 (1)A是血浆,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将导致组织液增多。HIV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丧失。(2)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素含量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血糖。(3)核酸水解的初级产物是核苷酸,共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8种。要观察核酸的分布,要用甲基绿—派洛宁(或甲基绿—吡罗红)染色。 14.下图表示肝组织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a、b、c合称为__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c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 ]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答案 (1)2/3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2)组织液和血浆 (3)e→d→c→f→g 6 g组织细胞 (4)不会 d 缓冲 解析 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如血液中血细胞周围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血液中红细胞携带的O2 位于血红蛋白上,因此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所经过的途径: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要穿过的膜结构有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两层、组织细胞膜一层和其中的线粒体膜两层,共六层膜。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对,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因此即使一个人喝入大量的食醋,也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15.为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 (2)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 (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1________ΔpH2,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3________ΔpH4,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血液中碳酸和碳酸钠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钠,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4)< 血液中的碳酸氢钠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又可分解为CO2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5)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血液中含有能缓冲酸碱度的物质(缓冲对),单一变量为是否含有血液(实验组含有,对照组含有蒸馏水)。然后向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酸碱度的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