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人文地理带详细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 人文地理 (一) 人口与环境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五)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43.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年上海卷地理) (四)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9、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答案:B 10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赍繇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10年海南卷地理) 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答案】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5-16题) 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5~l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答案:15A 16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1特点。 第15题,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80年,乙城市60年代和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 第16题,从图中可以丙城市90年代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不断在外迁,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而甲城市,人口迁移增长率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这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5题) 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 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解析:纵观通篇11道地理选择题,因为缺少了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可能给学生造成困难最大的就是第4题。文科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这两个年代时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但答题要讲究技巧,也就是猜也要有根据,不是完全的瞎猜,要尽量去揣摩出题人的心理。该题就是个简单的计算题,出题人想要考生重视地理的文理综合性,所以一定要把出题人给的数据用上,关键要注意劳动力人口的年龄为18~65周岁,且该国是从2001年开始控制新生人口,所以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较多,要过18年后才全部成长为劳动力人口,所以要到2019年该国的人口负担最轻,同样道理这批人65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这时,也就是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第5题,估计得分率会很低,学生有太多其它的选择,选A,选D,都有理由,很少人会选B吧。我也没有猜透出题人的意图,此题想说明什么?问题设置中的关键词是“最先”,这个词一定是别有用意的。出生人口的减少没有使劳动力的数量马上减少,而是依然上升,性别构成不受出生率影响,年龄构成就是固定的18~65岁,看来这些都不是答案。为什么最先影响的就是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呢?还需要专家的指点。有些同学一上来,地理前5道题,全部错误,只能说我很同情他们。文综的杀伤力真的很强啊! (10年福建卷文综第9题) 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10题。 9.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答案】 9.C 解析 9.考查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由于东部、南部地区分农业发达,使得大量人口向东部、南部地区迁移导致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密集。所以选C。 (10年重庆卷文综第1题)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答案】 1.B 【解析】 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选B。 (10年重庆卷文综第2题)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答案】 2.B 【解析】 2.考查区域地理概况。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日本严重缺乏能源。选B。 (一)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A. 聚落的形成 B. 城市与城市化 (10年上海卷文综) 17.全球第六家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与之密切相关的区位优势是( ) ①气候适宜②科研力量强 ③消费市场大 ④交通便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10年上海卷地理) (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 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③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 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2.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答案:C (10年海南卷地理)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1~13题。 1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答案】C 1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 km 【答案】A 1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D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B) B.【城乡规划】图l9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l9a到19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 和 ▲ 。(4分) (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2分) (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 ▲ (AB、AC、AD)方向最快。(2分)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2分) 解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 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 (2)交通运输 (3)AC (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3-14题) 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l3~l4题。 1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4.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答案:13C 14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功能分区的变化和特点。 第13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1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①、②、③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10年山东卷文综第2题)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10年北京卷文综第10题) 图5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图5 10.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由题图,一般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表温度的高低变化与地表高低起伏应该是负相关关系,显然A错误。既然是气候变暖的影响,那么该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变化都应该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不应该高低不一,显然选项B是错误的。有1982年到2004年的该市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市7月均温地区几乎没有变化,这只能说明这两个地区是河流,或者说是城市绿地,显然选项C正确。城市因看密度、工业发达、交通工具等的尾气排放量大、以及家庭炉灶等生活废气的排放扥原因导致市区的气温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风由高空吹向市郊,而近地面风则由市郊吹向市区,显然选项D错误。 (10年北京卷文综第11题) 图5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图5 11.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很容易发现城市7月均温较高地区的范围在扩大,,这说明城市建筑物占地面积在增加,显然选项A正确。由于城市建筑物密度增大,城市南北部道路密度也会更加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会更趋向合理,商业中心会增加,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显然其他选择枝都是错误的。 (10年天津卷文综第9题)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7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9.图7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点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的人口增加。 (10年天津卷文综第10题)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7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10.伴随图7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答案:B 解析:由于产业布局变化,导致人口向外迁移,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居住用地也要扩大,交通用地增加。注意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工业用地扩大。 (10年天津卷文综第11题) 11.据图8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为了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图中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是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同时交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10年广东卷文综第10~11题)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答案】D 解析:观察图中箭头和数据,估算出净迁入伙迁出的数量,因此选D ks5u 11. 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本题反映的是“逆城市化”现象,而不是“郊区城市化”现象。后者指郊区的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中心区人口不会大规模向外迁移。因此选C (10年福建卷文综第5-6题)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5—6题。 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答案】 5.A 6.D 解析 5.读图抓住优势产业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产业具有优势说明价值很高,由此说明中心城市饿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一)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0年浙江文综第6题) 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5~6题。 6.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解析: 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迷惑度大就是究竟是混合农业还是集约农业问题。混合农业主要以是种养结合为主要特点。 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6-8题)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6~8题。 6.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解析:果酱的生产是以柑橘为原来,农产品的加工为了保持柑橘的新鲜,应该布局在原料产地,而选A。 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 解析:根据材料,果酱集中在S洲的原因与大型港口的建设和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有关,故选D。 8.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故选C。 (10年广东卷文综第1题)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答案】B 解析:农区是指“耕作区”,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B。 (一)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二)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5分)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0.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__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_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31.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_______ 。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____特点。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闻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___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_____。 33.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台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台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年海南卷地理) 23.图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答案】23.答案要点: (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N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分) (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3分)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3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2分) (10年海南卷地理)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答案】A 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答案】D 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答案】A (10年江苏卷地理第25-26题) 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6.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答案:25.AC 26.C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第25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第26题: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 (10年天津卷文综第7题)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图5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用于当地消费,故A、C、D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39题)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 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16分) 解析:(从资源分布格局和材料1和2总结) 分布主要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分布要西部(里海附近); 成 因:(由材料一归纳总结):苏联工业转移以机械工业为主,同时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国防需要及(由地图上资源分布总结):相关资源分布,上述工业分布在东部。(由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和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归纳总结):21世纪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对资源有极大依赖性,故主要颁布在西部(里海附近) (3) 图5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4 分)(提示: sin45°≌ 0.71) A. 1 300 km B. 1 800 km C. 1 000km D. 2 100km 解析:观察图中天然气管道长度约比45°N纬线上所跨20°经度的长度稍长一点,即 20°×111×cos45°Km=1576.2 Km,故选B。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6-8题)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6~8题。 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解析:该组试题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审题利用表格中的信息,分析整理即能得到答案。第6题,①、②阶段都是产品销往国外,所以是A。第7题,我国在国外建厂的例子有很多,原因不外乎就是加强本土化,接近市场,降低产品运费。第8题,在发达国家设置了研发中心,资料中还特意强调米兰是时尚之都,所以看重的是领先的技术。 (10年安徽卷文综第33题) 33.(28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 【答案】 (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 (1)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服装加工基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安徽与广东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具有这些优势;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迁移。 (2)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10年福建卷文综第1—2题) 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答案】 1.B 2.D 【解析】 1.考查石化基地的区位。本题抓住石化基地的两个区位条件一个是市场,相对来讲东南沿海两个和京津唐地区的市场相对广阔,再有从资源角度考虑,京津唐和东北地区的相对资源比东南沿海丰富,综合考虑,京津唐地区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 2.本题抓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这个要点,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想到首先促进区域内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10年山东卷文综第26题) 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1) 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 (2) 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条件 ①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_②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③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 分);日照较少( 分)。 (2) (3)煤炭资源、谁资源丰富( 分);海洋运输( 分);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 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分。) (5)工业发展迅速( 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 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分)。 (一)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答案】 3.A 4.D 5.A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由题图,可知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这一环节,选项A正确。 4.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由图例可知:M公司内部,M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D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A。 (一)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7-18题) 图l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l7一l8题。 17.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18.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答案:17D 18C 解析: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 第17题,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 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科技园属于乳畜业,而决定乳畜业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农业科技园自身的种植业提供饲料,而与外界联系的只有销售环节。 (10年天津卷文综第13题) 13.(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6分)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9分)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9分) 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10年广东卷文综第36题) 36(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图10)。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 洲和 洲。(4分) 解析:考查提取地图信息能力 答案:北美 欧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10分) 解析:考查洋流流向和性质,区时换算,3S技术应用等.区时换算公式:所求纽约区时=北京时间-13(北京时间与纽约时间差:8+5)+720(航线时间) 答案:自西向东;暖流;7 8;GPS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 趋势。(4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线资料信息能力及量化估算能力 答案:三 (波动)上升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 解析:注意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和减排,清洁能源.找准回答的理论依据即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清洁生产,根据分值回答二三个要点,只有合理即可 答案: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节能降耗;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10年广东卷文综第41题) 4l.(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圈11)。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6分) 解析:考查提取和估算统计图表资料信息能力和相关区域自然带自然地理知识 答案:草地 林地 温带草原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5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线统计图表信息并分析原因.考查城市化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等地理知识的调动能力 答案:增加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4分) 解析:考查草原畜牧业区位布局主导因素和城市支柱工业 答案:接近原料地 煤炭开采业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解析:考查工业部门和工业集聚联系和产业链 答案:煤炭开采 电力生产和供应(燃料生产供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考虑工业集聚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共享基础设施和技术信息,降低成本.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人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解析:考查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影响因素相关地理知识.可开放性组织答案 答案:城市规划属于 "超前城市化"现象;配套设施不足;交通不便;居民住房购买了不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