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 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 s,按规定速率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  )‎ A.位移为‎8 m,符合规定 B.位移为‎8 m,不符合规定 C.位移为‎4 m,符合规定 D.位移为‎4 m,不符合规定 解析:由x= t=t得:‎ x=×‎1 m=‎4 m<‎5.9 m,故C正确.‎ 答案:C ‎2.(2010·福建师大附中模拟)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解析:由Δx=aT2得:9-7=a·12,a=‎2 m/s2,由v0T-aT2=x1得:v0×1-×2×12=9,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m==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25 m,C正确.‎ 答案:C ‎3.(2010·济南模拟)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1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 图1‎ A.‎6.5 cm B.‎10 m C.‎20 m D.‎‎45 m 解析:由图可知=‎2 cm=‎0.02 m,AB中点的速度v中==‎20 m/s,由v2=2gh 可得:AB中点到出发点的高度h中= =‎20 m≈hA,故C正确.‎ 答案:C ‎4.(2010·合肥模拟)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2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 ‎ ‎ 图2‎ A.‎20 m/s2 B.‎10 m/s‎2 ‎‎ C.‎5 m/s2 D.无法确定 解析: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根据题意汽车在2t时间内位移为a(2t)2=‎20 m,①‎ 所以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的位移为at2=‎5 m, ②‎ 所以超声波在2t内的路程为2×(335+5) m,由声速‎340 m/s可得t=1 s,代入①式得,B正确.‎ 答案:B ‎5.以v0=‎2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2 s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 m/s2,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  )‎ A.‎10 m B.‎15 m C.‎20 m D.不会相碰 解析: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t s与第一个小球相遇.‎ 法一:根据位移相等有v0(t+2)-g(t+2)2=v0t-gt2.‎ 解得t=1 s,代入位移公式h=v0t-gt2,解得h=‎15 m.‎ 法二:因第二个小球抛出时,第一个小球恰(到达最高点)开始自由下落.‎ 根据速度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0-g(t+2)]=v0-gt,‎ 解得t=1 s,代入位移公式得h=‎15 m.‎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A与B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A、B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  )‎ A.两质点速度相等 B.A与B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B的瞬时速度是A的2倍 D.A与B的位移相同 解析:由题意可知二者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再由==vB,所以A的瞬时速度是B的2倍,故选B、D.‎ 答案:BD ‎7.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解析:初速度为‎30 m/s,只需3 s即可上升到最高点,位移为h1= =‎45 m,再自由下落2 s,下降高度为h2=0.5×10×‎22 m=‎20 m,故路程为‎65 m,A对;此时离抛出点高‎25 m,故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B对;此时速度为v=10×‎2 m/s=‎20 m/s,方向向下,速度改变量大小为‎50 m/s,C错;平均速度为= m/s=‎5 m/s,D错.‎ 答案:AB ‎8.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7 s 解析: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为g,故A正确,B错误;由H=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61.25 m,由t上=可得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t上=3.5 s,故C正确,D错误.‎ 答案:AC ‎9.(2009·江苏高考)如图3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 图3‎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解析: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2 s内的位移s1=v0t1+a1t12=‎20 m>‎18 m,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v0+a1t1=‎12 m/s<‎12.5 m/s,汽车没有超速,A项正确,B项错误;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t2= =1.6 s,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2=a2t22=‎6.4 m,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AC ‎10.(2010·哈尔滨师大附中模拟)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着一个带有滴管的盛油容器,如图4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时(设三滴油都落在车厢底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图4‎ A. 这三滴油一定落在OA之间 B.这三滴油一定落在OB之间 C.这三滴油一定落在同一位置上 D.这三滴油都落在O点上 解析:设油滴开始滴下时车厢的速度为v0,下落的高度为h,则油滴下落的时间为t= ,车厢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1=v0t+at2,而油滴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2=v0t,所以油滴相对于车向后运动的距离为Δx=at2=是一个定值,即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间同一位置上,A、C选项正确.‎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6分)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解析:设燃料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1,所用时间为t1.火箭的上升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做匀加速上升运动,第二个过程为做竖直上抛运动至到达最高点.‎ ‎(1)对第一个过程有h1=t1,代入数据解得v1=‎20 m/s.‎ ‎(2)对第二个过程有h2= ,代入数据解得h2=‎‎20 m 所以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h1+h2=‎40 m+‎20 m=‎60 m.‎ ‎(3)方法一 分段分析法 从燃料用完到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由v1=gt2得t2== s=2 s 从最高点落回地面的过程中,h= ,而h=‎60 m,代入得t3=2 s 故总时间t总=t1+t2+t3=(6+2) s.‎ 方法二 整体分析法 考虑火箭从燃料用完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全过程为初速度v1=‎20 m/s、加速度g=-‎10 m/s2、位移h=-‎40 m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即有h=v1t-gt2,代入数据解得t=(2+2) s或t=(2-2) s(舍去),故t总=t1+t=(6+2) s.‎ 答案:(1)‎20 m/s (2)‎60 m (3)(6+2) s ‎12.(14分)(2010·青岛模拟)“‎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 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听到起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后,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如图5所示.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 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 ‎ 图5‎ 解析: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t1==1 s;x1=vmaxt1=‎‎2 m 减速阶段:t3==0.5 s;x3=vmaxt3=‎‎1 m 匀速阶段:t2==1.75 s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t4==1 s;x4=vmaxt4=‎‎2 m 匀速阶段:t5==2 s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3+t4+t5=6.25 s.‎ 答案:6.25 s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综合练习二 一、选择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共5小题,每小题6分,选对不全给3分,共30分)‎ ‎1.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物体的 ‎ A.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 C.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4.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 = 4t-4t2(m),则该物体运动地初速度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4m/s ‎4m/s2 B.‎8m/s ‎8m/s2 ‎ ‎ C.‎4m/s -‎8m/s2 D.‎4m/s ‎8m/s2 ‎ ‎5.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 ‎ 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 ‎ 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 ‎ D.4S后甲在乙前面 二、填空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5m/s,物体在10s内通过‎100m路程,则第10S末物体的速度达到 m/s ‎7.如右图是某汽车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0—4S内汽车作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4—7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 m/s2,平均速度是 m/s。7—10S汽车作 加速度为 m/s2,10S末的即时速度 m/s。‎ ‎8.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则从开始刹车的时刻起,经过 S,汽车速度减小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m,2S内的位移是 m,4.5S内的位移 m。‎ ‎=22222‎ ‎9.以‎10m/s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作匀减直线运动,刹车后第一秒内汽车的平均速为‎9m/s,则汽车在刹车后6S内的位移 m.‎ ‎10.一个物体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在开始运动的0.5S内通过距离为‎5cm,则物体下滑加速度为 m/s2,1.5S内通过的位移为 m,如果物体到斜面底部时速度为‎1.2m/s,斜面长是 m, 全程的= m/s。‎ 三、计算题 ‎ ‎11.(12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 (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 ‎ (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12.(18分)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1S末速度是‎3m/s,3S末速度为‎1m/s,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 (2)从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变为零?‎ ‎ (3)开始计时时刻,物体的速度多大?‎ ‎ (4)从计时开始到物体速度为零,物体位移多大?‎ 参考答案 一、1.B 2.ACD 3.C 4.D 5.AC ‎ 二、6.15 7.匀加速直线运动;1.25;0;2; 的匀减 速直线运动; -1;0 ‎ ‎ 8.2.5;12.5 9.25 10.0.4;0.45;1.8;0.6‎ 三、11.‎ ‎ ‎ ‎ 得知汽车6S就停下来了,所以8S末瞬时速度为零。‎ ‎ 12.(1)设开始计时的这1S初速度为v0,依题意判定是匀减速,有 ‎ ‎ ‎ 由(2)式a = ‎1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2)将a代入(1),v0 = ‎4m/s ‎ (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单元练习题 第一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1. 下列哪个物体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 A.树叶的自由下落过程 ‎ B.运动员推出的铅球的运动 C.从桌边滑落的钢笔的运动 D.从水面落到水底的石子运动 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B.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落到地面的速度大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 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上可直接得到的数据是( ) ‎ A.位移 B.加速度 C.速度 D.以上三个均可 2. 把一张纸片和一块文具橡皮同时释放下落,哪个落得快?再把纸片捏成一个很紧的小纸团,和橡皮同时释放,下落快慢有什么变化?怎么样解释这个现象?‎ 3.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 B.甲比乙加速度大 C.甲与乙着地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相同 4. 有一个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秒时测出它的瞬时速度是‎9.8m/s,下落2秒时测出它的瞬时速度是‎19.6m/s,下落3秒时测出它的瞬时速度是‎29.4m/s,下落4秒时测出它的瞬时速度是‎39.2m/s,下落5秒时测出它的瞬时速度是‎49.0m/s。‎ ‎(1)画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2)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3)求出物体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求出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5.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 B.甲比乙加速度大 C.甲比乙着地的速度不同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相同 6. 把自由落体从开始下落算起,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尚未到达地面)的速度之比是( ) ‎ A. 1:1:1 B. 1:4:‎9 C. 1:3:5 D. 1:2:3‎ 7. 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秒末位移是 ,第2秒末的速度是 ,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g取‎10m/s2)‎ 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9. 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体实验, 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的2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则( ) ‎ A. 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 A. 甲球落地的速度是乙球的 B. 甲、乙两球各落下1s时的速度相等 C. 甲、乙两球各落下‎1m时的速度相等 1. 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气中下落了3.0s。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悬崖有多高?实际上是有空气阻力的,因此实际高度比计算值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 2. 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下落,经过2.5s后听到石块击水声,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3.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的物体g值大 ‎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4. 甲、乙两位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准备。当看到甲同学放手后,乙同学立即捏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0.2m,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取g=‎10m/s2)‎ ‎ ‎ 第三节 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5. 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b t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其中b=‎0.3 m/s2( )‎ A. 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 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必增大 ‎ B.速度的大小不变,物体的加速度必定为零 C.物体沿直线向右作变速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右 D.加速度的方向只能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 7.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t-v0)/t, 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v0<0,a<0时,物体作加速运动 B.当v0>0,a<0时,物体作加速运动 C.当v0<0,a<0时,物体作减速运动 D.当v0<0,a=0时,物体作匀加速运动 8.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达到‎4m/s,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 ( )‎ A.‎6m B.‎8m C.‎4m D.‎‎16m 9. 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铁路匀速行驶, 刹车后以大小为‎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 动, 则它在刹车后1min内的位移是( ) ‎ ‎ A. ‎240 m B. ‎250 m C. ‎300 m D. ‎‎90 m 10.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质点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分析纸带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是否相等,可判断质点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由物体的运动快慢决定 ‎ C.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是干电池 D. 若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纸带一定不能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 1. 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上升3s速度达到‎3m/s,然后匀速上升6s,最后减速上升经2s停止,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升降机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 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打点计时器(连纸带、复写纸),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导线、细绳外,还要 。‎ ‎(2)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现把每打5次点的时间作时间单位,如图所示,其中的数字是各点与A点间的距离,选取纸带上的A,B,C,D为计时点,这时纸带的加速度是 (纸带向右运动)。‎ ‎(3)纸带从B到D的平均速度是 ;C点的瞬时速度是 。‎ ‎•A •B •C •D ‎14cm ‎34cm ‎60cm ‎ ‎ 3.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90 cm,CD=‎6.20 cm,DE=‎8.60 cm,EF=‎11.00 cm,FG=‎13.50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 m/s.‎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A B C D E F G ‎1.50‎ ‎6.20‎ ‎13.50‎ ‎3.90‎ ‎8.60‎ ‎11.00‎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规律 4. 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的速度为v,到在C点的速度为2v,由路程AB:BC等于( )‎ A.1:1 B.1:‎2 C.1:3 D.1:4‎ 5. 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 A.1:1 B.3:‎1 C.3:4 D.4:3 ‎ 6.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取g=‎10m/s2)( ) ‎ A.‎1 m B.‎5 m C.‎10 m D.不能确定 ‎ 7. 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s内前进‎36m,求汽车的加速度. ‎ 8. 驾驶员看见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按一定速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如图8所示。‎ 设某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0,停车距离为s 。如果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为v0,刹车制动力是定值f,汽车质量为m。请同学们就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这一实际情境,推出停车距离s的表达式。并写出两条与表达式内容有关的短小警示标语。‎ 图8‎ ‎4.0m‎/s2‎ v=‎‎108km/h 1. 为了安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08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车,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2。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第一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1.C ‎ ‎2.D ‎ ‎3.A ‎1‎ ‎2‎ ‎3‎ ‎4‎ ‎5‎ t/s v/m·s-1‎ ‎9.8‎ ‎19.6‎ ‎29.4‎ ‎39.2‎ ‎49.0‎ ‎4.答: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捏成一个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小。‎ ‎5.CD ‎6.(1)‎ ‎(2)‎9.8m/s2‎ ‎(3)‎29.4m/s ‎(4)‎‎147m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7.D ‎8.D ‎ ‎9. ‎5m;‎20m/s;‎15m/s ‎10.ABC ‎11.CD ‎12.解:s=gt2=×10×‎3.02m=‎‎45m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m ‎13.解:s=gt2=×10×‎2.52m=‎31m;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t<2.5s,我们估算的s偏大 ‎14.B ‎15.解:由s=gt2可得t==s=0.2s 第三节 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6.C ‎ ‎3‎ ‎6‎ ‎9‎ t/s ‎12‎ v/(m·s-1)‎ ‎1‎ ‎2‎ ‎3‎ ‎17.D ‎18.C ‎19.A ‎20.B ‎21.A ‎22.解: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升降机上升的高度是图线与 ‎ 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S=(6+11)×3=‎‎25.5m ‎23.(1) 4~6V交流电源、钩码、刻度尺 (2)‎6m/s2 (3)‎2.3m/s;‎2.3m/s ‎24. 2.4 ; 0.51‎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规律 ‎25.C 26.C 27.C ‎ ‎28.解:由s= v0t+at2得,a= = m/s2= ‎-4 m/s2‎ ‎29.解:反应时间t0时间内汽车仍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s1= v0 t0 ‎ 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① ‎ 根据公式 ‎ 得汽车刹车至停止的位移 …………② ‎ 由①②解得: …………………………③ ‎ 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汽车的位移 ………④ ‎ 警示语(4分):(1)请保持车距(s);(2)前方路滑,小心驾驶(f );(3)请限速行驶(v0);‎ ‎ (4)请勿酒后驾驶(酒后反应迟钝t0) (5)请勿超载(m)。‎ 说明:写对其中一条就给2分,括号内容不要求写出。学生的其它表达,必须能从s、v0、t 0、f、m等量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才给分。‎ ‎30.解:反应距离:s1=vt=30×‎0.5m=‎‎15m 刹车距离:s2= = m = ‎‎112.5 m 汽车间的距离:s= s1+ s2 =(15+112.5) m = ‎‎127.5 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