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能力升级练 主题专项练7 华丽转身——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之路
主题专项练7 华丽转身——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之路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五”计划期间,“优先保证工业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的工厂“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 ) A.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优先保证工业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的工厂“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些地方都是过去工业非常落后的地方,可见这种布局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故A项正确;这种工业布局只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但无法形成“完全合理”的布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所布局工业的种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故D项错误。 2.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亿元,比1952年的417亿元,增长24.8%,平均每年递增4.5%。粮食总产量19 505万吨,比1952年的16 392万吨增长19%,平均每年递增3.5%。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基本完成,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走的是集体道路,农民生产自主权减弱,故C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3.1958年,全国农村一哄而上,大办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1960年,中央发布文件规定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权应该主要归生产队。上述变化反映出当时( ) 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C.“大跃进”运动的扩大 D.对农村工作的务实调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题干中1960年中央文件的规定,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纠正,不属于“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公有化程度,不同于“大跃进”运动的高速度,故C项错误;“生产经营管理权应该主要归生产队”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对农村工作的务实调整,故D项正确。 6 4.1962年3月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会议决定:1962年的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其中,煤产量从2.5亿多吨降为2.39亿吨,钢产量从750万吨降为600万吨。这次调整( ) A.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B.有利于扭转经济比例的失调 C.使工农业产值都有很大提高 D.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根据材料“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可知重工业生产指标下降,有利于产业间比例的均衡,故B项正确;A项扩大了这次调整的作用;材料未涉及农业,而且工业生产指标也进行了一定的下调,故C项错误;工业布局更多涉及工业的地域分布,而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5.(2018浙江单科,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故B项正确。 6.从1979年到1984年,政府规定的粮食的收购价格有三种:统购牌价、超购加价、市场价格。这一规定( ) A.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 B.确立了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 C.强化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 D.解决了粮食流通的区域障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1979—1984年,这一时期政府对粮食收购价格的调整,与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密切相联的,它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一目标正式确立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政府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粮食收购政策,是在打破而非强化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故C项错误;这些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与粮食的区域流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7.(2018吉林长春二模)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指出,传统的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是做不出很大贡献的,但是现代农业则可以,给予农业足够重视的国家都取得较大的成绩。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这主要得益于(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指出重视农业的重要性,农村改革使得农民生产能力得到解放,粮食产量迅速增长,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重点在于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8.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 ) 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B.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题干材料“1984年”“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反映了国家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推行政企分离,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中“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并没有说明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得出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人待遇,故D项错误。 9.(2018江西赣州质检)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的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农村的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不能够体现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故A项错误;“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依靠群众的信息,故C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但并非进行全面改革,故D项错误。 10.右图是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的宣传标语。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时对这句标语表示了肯定。这表明 ( ) A.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得以改变 D.计划经济下的价值观被冲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而非1984年,故A项错误; 6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是在1984年全面展开的,但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一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被打破,故C项错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新时期的价值观的体现,是对过去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与否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故D项正确。 11.(2018天津文综,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的宗旨。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关系,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D两项错误;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但与世界银行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12.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 ( ) 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说明了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故A项正确;贸易的顺差与逆差要通过进出口的数据进行比较,而材料反映的是对外投资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资本的流向,并未反映政府对资本的态度,故C项错误;中国对外投资的进一步扩大,说明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并不是排他性,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一度实行过人民公社,1978年后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6 材料二 家庭承包责任的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农户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农民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场。在1978年至1985年,粮食的增幅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峰。农民手中的现金增多,储蓄意愿增强,很大程度上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由于单个农户的生产规模较小,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用并不是很明显,而学习技术是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这种格局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征用农民的土地时,土地承包合同就成了一纸空文,容易产生农村权力腐败,农民利益受损。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综合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学者宋圭武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25分) 参考答案:观点: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推行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但家庭承包责任制也是有许多局限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超越和突破也是必须的。 史实: 成功:改变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积累资金。 沉重:规模小,不利于技术革新;土地资源利用率下降;权力腐败。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5分) 参考答案:评分说明: 一等(15—10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中外史实,逻辑严密。 二等(9—5分)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中外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0分)①有观点,运用中外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示例一 角度: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模式中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示例二 角度:弱化政府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 6 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苏俄(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也是弱化政府干预,使市场活力得到提升,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过程中均出现政府权力下放,市场活力相对提升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后,各国纷纷对市场放权,弱化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所以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弱化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经济建设的模式。材料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早期需主导经济,能推动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政府必须减少干预以推动经济发展。从以上两个角度中选其一进行论述,若论证政府在经济发展早期需主导经济,可用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推行重商主义的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实施“一五”计划来推动工业化的史实,也可用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等史实进行论证;若论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政府须减少干预,可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推行自由主义的史实,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史实,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史实进行论证。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