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13

阶段性测试题十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答案 C 解析 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排除A、B项。依据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C项更为全面。‎ ‎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格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再依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3.下列实例不属于稳态失衡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的是 (  )‎ A.尿毒症         B.寒冷中的战栗 C.急性胃肠炎 D.过敏反应 答案 B 解析 战栗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应激反应,是维持稳态的表现。‎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不会发生疾病 答案 D 解析 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不只与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如白化病等。‎ ‎5.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 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 答案 C 解析 图中a液是血浆,b液是淋巴,c液是组织液。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浓度降低,会使c液(组织液)增多;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6.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说,通过a过程获得所需的氧气和养料,通过b、c过程运走代谢产物,他们都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并非有害无益,比如扩散至血液中,能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 ‎7.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答案 A 解析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会被碳酸氢钠所中和,从而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8.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 B.毛细淋巴细胞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答案 C ‎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当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B.维持体温恒定的中枢在下丘脑 C.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D.当人由‎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耗氧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 A 解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加快或减慢;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人的体温恒定,当人由‎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代谢加快,产热增多,用来维持体温稳定。‎ ‎10.下列关于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浆渗透压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C.寒冷刺激能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和效应T细胞对于维持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抗体能识别侵入机体的抗原,并与之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消化分解;效应T细胞能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进而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最后被吞噬、消灭。由此可知,抗体和效应T细胞具有净化内环境的作用,D是正确的。‎ ‎11.如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②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则下一神经元不会引起膜电位变化 B.兴奋在②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所以反射弧中突触数目越多,反射所需的时间越长 C.神经元①产生的神经递质由②处向下传递,能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D.②处兴奋的传递过程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答案 C 解析 ②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所以可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12.下图表示3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人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回答不正确的是 (  )‎ A.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神经中枢 B.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①②③④⑤‎ C.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若刺激d点,图中b、e、c点可发生兴奋 答案 D 解析 若刺激d点,图中e、c点可发生兴奋,但是b点不发生兴奋,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13.下列有关体育运动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直接能源是ATP,消耗能量顺序一般是糖类→脂肪→蛋白质,血液中乳酸会增加 B.球员踢球的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 C.运动员在寒冷的冬天坚持训练,此时只有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D.某男性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成绩,长期服用较多的雄性激素,其对身体的危害在症状上表现为睾丸萎缩等 答案 C 解析 增加产热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14.下面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间隙直接传递的 B.突触小泡释放递质时,进入线粒体的ADP量会明显增多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当学生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和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答案 A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完成的,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生理基础,感受器的敏感性取决于神经元本身的生理状态,刺激感受器或相应的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15.下列哪项不属于下丘脑的功能 (  )‎ A.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B.分泌激素调节代谢活动 C.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D.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 答案 D 解析 下丘脑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不能产生渴觉。渴觉是由大脑皮层形成的。‎ ‎16.如图为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解释是(  )‎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甲状腺激素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可对x和y进行反馈调节 D.x、y分别表示脑垂体和下丘脑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知,x为下丘脑,y为垂体,z为甲状腺,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其中a作用于y,b作用于z,所以A、B、D错误。‎ ‎1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做了如下实验: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关于该实验需要补充完善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B.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C.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答案 A 解析 胰岛素为蛋白质类物质,口服后会被消化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对照组小鼠应给腹腔注射等剂量的酸性生理盐水。‎ ‎1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人体内a分泌过多时,会引起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减少,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B.如果用a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小白鼠对氧的敏感性将减弱 C.若图中标号c为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通过加速肝糖原合成,从而来降低血糖浓度 D.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在神经系统中,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只有大脑皮层 答案 A 解析 a是甲状腺激素,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小白鼠对氧的敏感性将增强,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白鼠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胰岛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细胞,通过加速提取、利用和转化等过程来降低血糖浓度。在神经系统中,参与所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有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19.关于右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丙为记忆细胞,当受1再次刺激后,再迅速增殖形成丁 B.图中反映的是体液免疫,病毒、细菌等都可能成为1‎ C.浆细胞中与2产生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能识别多种抗原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免疫的知识可知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1是抗原、2是抗体、甲是吞噬细胞,乙是T细胞、丙是记忆细胞、丁是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对抗原具有专一性。‎ ‎20.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请指出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物质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物质为抗体 B.与B物质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 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 答案 C 解析 本题抓住抗原直接刺激细胞c,可推断细胞c是B细胞,⑤是体液免疫,进一步推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 e、g是记忆细胞,A是淋巴因子,B是抗体,④是细胞免疫。细胞f是无识别抗原作用的,C项错误。‎ ‎21.(2009·滨州模拟)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 A.顶芽,根 B.顶芽,根 C.顶芽,根 D.顶芽,根 答案 D 解析 分析各种因素,判断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长方向。本题中由于转盘旋转,单侧光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应首先排除此干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图示状态幼苗的根、茎左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根左侧高浓度抑制生长,右侧生长快,向左弯曲生长。‎ ‎22.为简化工艺、提高效率,在啤酒酿制工业中常需要使用哪种植物激素以获得淀粉酶 ‎(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答案 B 解析 种子萌发(发芽)过程产生淀粉酶,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 ‎23.辣椒在盛花期遭遇连续暴雨,正常受粉受到影响,为防止减产,菜农采取了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溶液的措施。他们最可能使用了哪种激素类似物 (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等。‎ ‎24.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25.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  )‎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增多时,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果实由绿色逐渐转向红色,但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2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 A 解析 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对生长素比茎更为敏感,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可判断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 ‎27.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比N长得快 B.N比M长得快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答案 A 解析 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比向光侧多,即X中生长素含量多于Y。‎ ‎28.下列措施在生产上不可行的是 (  )‎ A.无土栽培黄瓜时,可以用缺硼的人工培养液,然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这样可不用人工去除雄蕊 B.在豌豆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子果实 C.在大田栽培中,适量地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田CO2浓度 D.在水稻农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答案 B 解析 在豌豆生产中用生长素处理虽得到无子果实,却没有经济效益,因为豌豆收获的是豌豆种子。‎ ‎2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答案 B 解析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保蕾保铃,也能疏花疏果。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使棉花落花落果。‎ ‎3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答案 C 解析 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是DNA或RN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31.(9分)(2009·广东调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血浆是内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________含量有关。‎ ‎(2)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等离子有关。空腹血糖浓度为0.8~‎1.2g/L,当人体血糖浓度略有下降时体内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 ‎(3)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________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条主要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 (1)无机盐、蛋白质 (2)HCO、HPO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3)神经—体液—免疫 防卫、监控和清除 (4)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蛋白质维持。血浆中含有缓冲对(HCO、HPO),可使血浆pH保持稳定。当人体血糖浓度略有下降时,升高血糖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骨骼肌产热增加,机体会通过促进散热,如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维持体温恒定。‎ ‎32.(9分)(2009·全国Ⅰ,33)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A―→垂体―→B―→性腺―→C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____(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当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反馈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 ‎(1)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而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中。‎ ‎(2)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它们进入血液后,可通过反馈作用进行调节。‎ ‎(3)若要去除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的腺体,不能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33.(10分)甲图是细胞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肾上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________的影响,而血液中肾上腺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引起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这种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甲图________(填字母)模式。‎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体温调节还可以通过C模式进行,请写出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________的,因为⑤________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的膜。‎ 答案 (1)促肾上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2)升高 抗利尿 B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 (4)单向 突触小泡 轴突末梢 细胞体或树突 解析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受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素的影响,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如甲图B所示。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二者促进代谢,产热增加。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34.(9分)免疫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物质的侵害所形成的特殊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是具有包膜的________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请简述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AIDS外,还有其他与免疫缺陷相关的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可通过骨髓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法进行部分治疗。‎ ‎①骨髓移植,其实质是________移植,能替代受损的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重建。‎ ‎②基因治疗,取患者的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将正常的________转入受体细胞后,再回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 答案 (1)RNA(逆转录)‎ ‎(2)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然后分别指导合成大量的病毒遗传物质和病毒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3)①造血干细胞(干细胞)‎ ‎②淋巴细胞(脐带血细胞) 外源基因(目的基因)‎ 解析 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病毒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复制与合成、组装、释放。其中复制与合成,遗传物质RNA经逆转录合成DNA,由DNA合成病毒遗传物质RNA及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骨髓中含有骨髓造血干细胞,它能进行血细胞增殖和分化。艾滋病病毒寄生在T淋巴细胞中,使T淋巴细胞受到破坏,所以基因治疗时,使目的基因导入到淋巴细胞中。‎ ‎35.(9分)在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关系的实验中,科学家分离出蛙的神经元,其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一次刺激的过程中,安培表指针偏转次数为________次。‎ ‎(3)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___大量流向膜内,引起电位变化。‎ ‎(4)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________,突触前膜是________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________。‎ 答案 (1)刺激神经纤维将引起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形成局部电流,通过测量局部电流的大小来反映兴奋强度的大小。 (2)两 (3)通透 Na+ (4)胞吐 轴突 组织液 解析 (1)该实验的原理是刺激引起电位变化从而产生电流,通过测电流强度来反映兴奋强度。(2)当兴奋传导至安培表左边时,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安培表右 侧时,指针向右偏转,故感受一次刺激指针偏转两次。(3)当神经受到刺激后,在兴奋部分,膜上Na+通道打开,使得Na+大量流入膜内,电位发生变化,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4)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 ‎36.(9分)(2009·福建理综,26Ⅱ)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________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散热。‎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 Ⅱ.(1)传入神经 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汗液蒸发 ‎(2)非特异性 抗体和效应T细胞 解析 Ⅱ.(1)人在寒冷环境是神经—体液调节,而在炎热环境中则只有神经调节。‎ ‎(2)由皮肤、黏膜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了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来抵御病原体的进攻;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具有特异性,所以,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