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1近十年高考数学全国卷2试题及解析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1——2011近十年高考数学全国卷2试题及解析1

第 页 1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工农医类)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S台侧 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 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V台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siniθcosθ>0,则θ在 (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2) 过点A (1,-1)、B (-1,1)且圆心在直线x+y-2 = 0上的圆的方程是 ( ) (A) (x-3) 2+(y+1) 2 = 4 (B) (x+3) 2+(y-1) 2 = 4 (C) (x-1) 2+(y-1) 2 = 4 (D) (x+1) 2+(y+1) 2 = 4 (3) 设{an}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 ( ) (A) 1 (B) 2 (C) 4 (D) 6 (4) 若定义在区间(-1,0)的函数f (x) = log2a(x+1)满足f (x)>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 ) ( )[ ]βαβαβ −++= sinsin2 1cossin a ( ) ( )[ ]βαβαβ −−+= sinsin2 1sincosa ( ) ( )[ ]βαβαβ −++= coscos2 1coscosa ( ) ( )[ ]βαβαβ −−+−= coscos2 1sinsin a lcc )(2 1 +′= hSSSS )(3 1 +′+′= 第 页 2 (A)( ) (B) (C) ( ,+∞) (D) (0,+∞) (5) 极坐标方程 的图形是 ( ) (6) 函数y = cos x+1(-π≤x≤0)的反函数是 ( ) (A) y =-arc cos (x-1)(0≤x≤2) (B) y = π-arc cos (x-1)(0≤x≤2) (C) y = arc cos (x-1)(0≤x≤2) (D) y = π+arc cos (x-1)(0≤x≤2) (7) 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F1 (1,0) F2 (3,0),则其离心率为 ( ) (A) (B) (C) (D) (8) 若0<α<β< ,sin α+cos α = α,sin β+cos β= b,则 ( ) (A) a<b (B) a>b (C) ab<1 (D) ab>2 (9)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 ,则AB1 与C1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 (A) 60° (B) 90° (C) 105° (D) 75° (10) 设f (x)、g (x)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 若f (x)单调递增,g (x)单调递增,则f (x)-g (x)单调递增; ② 若f (x)单调递增,g (x)单调递减,则f (x)-g (x)单调递增; ③ 若f (x)单调递减,g (x)单调递增,则f (x)-g (x)单调递减; ④ 若f (x)单调递减,g (x)单调递减,则f (x)-g (x)单调递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①单向倾斜;②双向倾斜;③四向倾斜.记三种盖 法屋顶面积分别为P1、P2、P3. 2 10,     2 10, 2 1 )4sin(2 πθρ += 4 3 3 2 2 1 4 1 4 π 12BBAB = 第 页 3 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 ( ) (A) P3>P2>P1 (B) P3>P2 = P1 (C) P3 = P2>P1 (D) P3 = P2 = P1 (12) 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 相联.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 信息量.现从结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 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 ) (A) 26 (B) 24 (C) 20 (D) 19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 ,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14)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为F1、F2,点P在双曲线上.若PF1⊥PF2,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 (15)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Sn}是等差数列,则 q = (16)圆周上有2n个等分点(n>1),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 = 90°,SA⊥面ABCD,SA = AB = BC = 1, . (Ⅰ)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 (Ⅱ)求面SCD与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3 1169 22 =− yx 2 1=AD 第 页 4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z1 = i (1-i) 3. (Ⅰ)求arg z1及 ; (Ⅱ)当复数z满足 =1,求 的最大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抛物线y2 =2px (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 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i,m,n是正整数,且1<i≤m<n. (Ⅰ)证明 ; 1z 1z 1zz − i n ii m i PmPn < 第 页 5 (Ⅱ)证明(1+m) n> (1+n) m.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 .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年减少 .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 业收入每年会比上年增加 . (Ⅰ)设n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an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bn万元.写出an,bn的 表达式; (Ⅱ)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f (x) 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其图像关于直线x = 1对称.对任意x1,x2∈[0, ]都有f (x1+x2) = f (x1) · f (x2).且f (1) = a>0. (Ⅰ)求f ( ) 及f ( ); (Ⅱ)证明f (x) 是周期函数; 5 1 4 1 2 1 2 1 4 1 第 页 6 (Ⅲ)记an = f (2n+ ),求 .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圆 的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是 A.     B.     C.1     D. 2.复数 的值是 A.      B.      C.       D.1 3.不等式 的解集是 A.     B. 且 C.     D. 且 n2 1 ( )nn alnlim∞→ 1)1( 22 =+− yx 3 3y x= 2 1 2 3 3 3)2 3 2 1( i+ i− i 1− 0|)|1)(1( >−+ xx }10|{ <≤ xx 0|{ x )4 5,()2,4( ππππ  ),4( ππ )4 5,4( ππ )2 3,4 5(),4( ππππ  },4 1 2|{ ZkkxxM ∈+== },2 1 4|{ ZkkxxN ∈+== NM = NM ⊂ NM ⊃ ∅=NM  )0,1(P    = = ty tx 2 2 Rt ∈ 2 4 3 5 4 5 3 5 3− 111111 FEDCBAABCDEF − 2 DE1 1BC °90 °60 °45 °30 cbxxy ++= 2 ),0[ +∞∈ 0≥b 0≤b 0>b 0 ≤ x x 1)( 0 >xf 0x 1− 1− ∞+ ∞− 2− ∪ ∞+ ∞− 1− ∪ ∞+ )cos(sinsin2 xxxy += 21+ 12 − 2 4)2()( 22 =−+− yax 0>a l 03 =+− yx l 32 a 2 22 − 12 − 12 + 22 Rπ 2 4 9 Rπ 2 3 8 Rπ 2 2 3 Rπ 0)2)(2( 22 =+−+− nxxmxx 4 1 =− || nm 4 3 2 1 8 3 7 1−= xy 3 2− 143 22 =− yx 134 22 =− yx 125 22 =− yx 152 22 =− yx xxf sin)( = ]2 3,2[ ππ∈x =− )(1 xf xarcsin− 1[−∈x xarcsin−−π 1[−∈x xarcsin+π 1[−∈x xarcsin−π 1[−∈x 0P θ 1P 2P 3P 4P 4P 4x 21 4 << x θ 3 1 3 1 3 2 5 2 2 1 5 2 3 2 第 页 12 11. ( ) (A)3 (B) (C) (D)6 1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 ,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些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数 学(理工农医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的展开式中 系数是 14.使 成立的 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 色,要求相邻地区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 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 种 (以数字作答) 16.下列5个正方体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 的辐角为 ,且 是 和 的等比中项,求 =++++ ++++ ∞→ )(lim 11 4 1 3 1 2 22 4 2 3 2 2 n n n CCCCn CCCC   3 1 6 1 2 π3 π4 π33 π6 92 )2 1( xx − 9x 1)(log 2 +<− xx x l ⊥l z °60 |1| −z || z |2| −z || z P M N l P N M l N l P M l M N P N l P M 2 1 5 3 4 第 页 13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侧棱 ,D、E分别是 与 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重心G (I)求 与平面ABD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II) 求点 到平面AED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设 P:函数 在R上单调递减 Q:不等式 的解集为R 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 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 O(如图)的东偏南 )方向300km的海面P处,并以20km/h的速度向西偏北 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km,并以10km/h的速度不断增大,问几 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111 CBAABC − °=∠ 90ACB 21 =AA 1CC BA1 BA1 1A 0>c xcy = 1|2| >−+ cxx c 10 2arccos( =θθ °45 D E K B C 1 A 1 B 1 A F CG θ O 北 东 O y 线 岸 O x P O r ( t ) P45° 海 第 页 14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常数 ,在矩形ABCD中, , ,O为AB的中点,点E、F、G分别在BC、CD、DA上移动,且 ,P为GE与OF的交点(如图),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使P到这两点的距离 的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22.(本小题满分12分,附加题4 分) (I)设 是集合 且 }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即 , , , , , ,… 将数列 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写成如下的三角形数表: 3 5 6 9 10 12 — — — — ………… ⑴写出这个三角形数表的第四行、第五行各数; ⑵求 (II)(本小题为附加题,如果解答正确,加4 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150分) 设 是集合 ,且 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已知 ,求 . 0>a 4=AB aBC 4= BE CF DG BC CD DA = = }{ na |22{ ts + ts <≤0 Zts ∈, 31 =a 52 =a 63 =a 94 =a 105 =a 126 =a }{ na 100a }{ nb tsrtsr <<≤++ 0|222{ },, Ztsr ∈ 1160=kb k O P A G D F E C B x y 第 页 15 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2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 (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x2<4 ,N={x|x2-2x-3<0 ,则集合M∩N= (A){x|x<-2      (B){x|x>3}      (C){x|-1<x<2     (D){x|2<x<3 (2) = (A)          (B)1        (C)          (D) (3)设复数ω=- + i,则1+ω= (A)–ω        (B)ω2      (C)         (D) (4)已知圆C与圆(x-1)2+y2=1关于直线y=-x对称,则圆C的方程为 (A)(x+1)2+y2=1    (B)x2+y2=1    (C)x2+(y+1)2=1    (D)x2+(y-1)2=1 (5)已知函数y=tan(2x+φ)的图象过点( ,0),则φ可以是 (A)-      (B)       (C)-       (D) } } } } } 54 2lim 2 2 1 −+ −+ → xx xx n 2 1 5 2 4 1 2 1 2 3 ω 1− 2 1 ω 12 π 6 π 6 π 12 π 12 π 第 页 16 (6)函数y=-ex的图象 (A)与y=e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B)与y=e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C)与y=e-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D)与y=e-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7)已知球O的半径为1,A、B、C三点都在球面上,且每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则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A)         (B)        (C)       (D) (8)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距离为1,且与点B(3,1)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9)已知平面上直线 的方向向量 ,点O(0,0)和A(1,-2)在 上的射影分别是O1和A1,则 = ,其中 = (A)        (B)-        (C)2      (D)-2 (10)函数y=xcosx-sinx在下面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 (A)( , )   (B)( ,2 )   (C)( , )    (D)(2 ,3 ) (11)函数y=sin4x+cos2x的最小正周期为 (A)         (B)         (C)       (D)2 (12)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 数共有 (A)56个     (B)57个     (C)58个      (D)60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从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中随机取出2个球,设其中有ξ个红球,则随机变量ξ的概 率分布为 ξ 0 1 2 P (14)设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3x+2y的最大值是 . (15)设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2x2-2y2=1有公共的焦点,且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 该椭圆的方程是 . (16)下面是关于四棱柱的四个命题: ①若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②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③若四个侧面两两全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2 π 3 1 3 3 3 2 3 6 l )5 3,5 4(−=e l 11 AO λ e λ 5 11 5 11 2 π 2 3π π π 2 3π 2 5π π π 4 π 2 π π π    ≤− ≥ ≥ ,yx y,x ,x 12 0 第 页 17 ④若四棱柱的四条对角线两两相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中,sin(A+B)= ,sin(A-B)= . (Ⅰ)求证:tanA=2tanB; (Ⅱ)设AB=3,求AB边上的高.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8个球队中有3个弱队,以抽签方式将这8个球队分为A、B两组,每组4个.求 (Ⅰ)A、B两组中有一组恰有两个弱队的概率; (Ⅱ)A组中至少有两个弱队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 Sn(n=1,2,3,…).证明: (Ⅰ)数列{ }是等比数列; (Ⅱ)Sn+1=4an. 5 3 5 1 n n 2+ n S n 第 页 18 (20)(本小题满分12分) .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o,AC=1,CB= ,侧棱AA1=1,侧面AA1B1B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B1C1的中点为M. (Ⅰ)求证:CD⊥平面BDM; (Ⅱ)求面B1BD与面CB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12分) 给定抛物线C:y2=4x,F是C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 (Ⅰ)设l的斜率为1,求 与 夹角的大小; (Ⅱ)设 = ,若 ∈[4,9],求l在y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ln(1+x)-x,g(x)=xlnx. (1)求函数f(x)的最大值; (2)设0<a<b,证明:0<g(a)+g(b)-2g( )<(b-a)ln2. 2 OA OB FB AFλ λ 2 ba + 第 页 19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 (必修+选修II) 第I卷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球的体积公式 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 1. 函数f(x)=|sinx+cosx|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π D. 2π 2.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是AB、AD、B1C1的中点. 那么,正方体的过P、Q、R的截面图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3. 函数 的反函数是( ) A. B. C. D. 4. 已知函数 内是减函数,则( ) 24 RS π= 3 3 4 RV π= knkk nn PPCkP −−= )1()( 4 π 2 π )0(13 2 ≤−= xxy )1()1( 3 −≥+= xxy )1()1( 3 −≥+−= xxy )0()1( 3 ≥+= xxy )0()1( 3 ≥+−= xxy )2,2(tan ππω −= 在xy Y C Y 第 页 20 A. 0< ≤1 B. -1≤ <0 C. ≥1 D. ≤-1 5. 设a、b、c、d∈R,若 为实数,则( ) A. bc+ad≠0 B. bc-ad≠0 C. bc-ad=0 D. bc+ad=0 6.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F1、F2,点M在双曲线上且MF1⊥x轴,则F1到直线F2M的距离为( ) A. B. C. D. 7. 锐角三角形的内角A、B满足tanA- =tanB,则有( ) A. sin2A-cosB=0 B. sin2A+cosB=0 C. sin2A-sinB=0 D. sin2A+sinB=0 8. 已知点A( ,1),B(0,0)C( ,0).设∠BAC的平分线AE与BC相交于E,那么有 等于( ) A. 2 B. C. -3 D. - 9. 已知集合M=|x|x2-3x-28≤0|N={x|x2-x-6>0|,则M∩N为( ) A. |x|-4≤x<-2或33| D. |x|x<-2或x≥3| 10. 点P在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v=(4,-3)(即点P的运动方向与v相 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v|个单位).设开始时点P的坐标为(-10,10),则5 秒后点P的坐标为( ) A. (-2,4) B. (-30,25) C. (10,-5) D. (5,-10) 11. 如果a1,a2,…,a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0,则( ) ω ω ω ω dic bia + + 136 22 =− yx 5 63 6 65 5 6 6 5 A2sin 1 3 3 λλ 其中,CEBC = 2 1 3 1 第 页 21 A. a1a8>a4a5 B. a1a8<a4a5 C. a1+a8>a4+a5 D. a1a8=a4a5 12. 将半径都为1的4个钢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圆心为(1,2)且与直线5x-12y-7=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14. 设 为第四象限的角,若 . 15. 在由数字0,1,2,3,4,5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不能被5整除的 数共有 个. 16. 下面是关于三棱锥的四个命题: ①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 锥. ②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③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的面积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④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且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 锥是正三棱锥.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3 623 + 3 622 + 3 624 + 3 6234 + α αα α 2tan,5 13 sin 3sin 则= Y C Y 第 页 2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的x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 、 、 成等差数列,又 (Ⅰ)证明 为等比数列; (Ⅱ)如果无穷等比数列 各项的和 ,求数列 的首项a1和公差d. (注:无穷数列各项的和即当 时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 na 1lga 2lga 4lga }{ nb }{ nb 3 1=S }{ na ∞→n 第 页 23 甲、乙两队进行一场排球比赛.根据以往经验,单局比赛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6 .本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即先胜三局的队获胜,比赛结束.设各局比赛相互间 没有影响.令 为本场比赛的局数,求 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精确到0.0001)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D⊥底面ABCD,AD=PD,E、F分别为CD、PB 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PAB; (Ⅱ)设AB= BC,求AC与平面AEF所成的角的大小.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ξ ξ 2 第 页 24 P、Q、M、N四点都在椭圆 上,F为椭圆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已知 求四边形PMQN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Ⅰ)当x为何值时,f (x)取得最小值?证明你的结论; (Ⅱ)设 在[-1,1]上是单调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数学(理工农医类) 第I卷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12 2 2 =+ yx .0,, = → ⋅ →→→→→ MFPFFNMFFQPF 且线与共线与 .)2()(,0 2 xeaxxxfa −=≥ 函数 )(xf 球的表面积公式 24S Rπ= 其中R表示球的半 径 球的体积公式 34 3V Rπ= 其中R表示球的半 径 第 页 25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是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2)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3) ( ) (A)     (B)     (C)     (D) (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 ) (A)     (B)     (C)     (D) (5)已知 的顶点B、C在椭圆 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 的周长是( ) (A)     (B)6    (C)     (D)12 (6)函数 的反函数为( ) (A)     (B) (C)     (D) ( ) ( ) ( )P A B P A P B+ = + ( . ) ( ). ( )P A B P A P B= n k ( ) (1 )k k n k n nP k C P P −= − { }2{ | 3}, | log 1M x x N x x= < = > M N = ∅ { }| 0 3x x< < { }|1 3x x< < { }| 2 3x x< < sin 2 cos2y x x= 2π 4π 4 π 2 π 2 3 (1 )i =− 3 2 i 3 2 i− i i− 3 16 9 16 3 8 9 32 ABC∆ 2 2 13 x y+ = ABC∆ 2 3 4 3 ln 1( 0)y x x= + > 1( )xy e x R+= ∈ 1( )xy e x R−= ∈ 1( 1)xy e x+= > 1( 1)xy e x−= > 第 页 26 (7)如图,平面 平面 , 与两平面 、 所成的角分别为 和 。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 、 则 ( ) (A)  (B) (C)   (D) (8)函数 的图像与函数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 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9)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0)若 则 ( ) (A)   B) (C)   (D) (11)设 是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若 则 ( ) (A)     (B)     (C)     (D) (12)函数 的最小值为( ) (A)190    (B)171    (C)90    (D)45 第II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在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____。(用数字作答) (14)已知 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 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_______。 (15)过点 的直线 将圆 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 的斜率 α ⊥ β , ,A B ABα β∈ ∈ α β 4 π 6 π 'A ',B : ' 'AB A B = 2:1 3:1 3: 2 4:3 ( )y f x= 2( ) log ( 0)g x x x= > ( )f x 2 1( ) ( 0)logf x xx = > 2 1( ) ( 0)log ( )f x xx = <− 2( ) log ( 0)f x x x= − > 2( ) log ( )( 0)f x x x= − − < 2 2 2 2 1x y a b − = 4 3y x= 5 3 4 3 5 4 3 2 (sin ) 3 cos2 ,f x x= − (cos )f x = 3 cos2x− 3 sin 2x− 3 cos2x+ 3 sin 2x+ nS { }na n 3 6 1 ,3 S S = 6 12 S S = 3 10 1 3 1 8 1 9 19 1 ( ) n f x x n = = −∑ 4 101( )x x + ABC∆ 1, 4,AB BC= = (1, 2) l 2 2( 2) 4x y− + = l ____.k = A' B' A B β α 第 页 27 (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 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 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 (元)月收入段应抽出_____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I)若 求 (II)求 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 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 (I)用 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 的分布列及 的数学期望; (II)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 户拒绝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中, 、 分别为 、 的中点。 0.0005 3000 3500 0.0003 0.0004 20001500 0.0002 0.0001 400025001000 月收入(元) 频率/组距 [2500,3000) (sin ,1), (1,cos ), .2 2a b π πθ θ θ= = − < <  ,a b⊥  ;θ a b+  ξ ξ ξ 1 1 1ABC A B C− ,AB BC D= E 1BB 1AC 第 页 28 (I)证明:ED为异面直线 与 的公垂线; (II)设 求二面角 的大小。 (20)(本小题12分) 设函数 若对所有的 都有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为14分) 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 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 (I)证明 为定值; (II)设 的面积为S,写出 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方程 1BB 1AC 1 2 ,AA AC AB= = 1 1A AD C− − ( ) ( 1)ln( 1).f x x x= + + 0,x ≥ ( )f x ax≥ a 2 4x y= ( 0).AF FBλ λ= >  .FM AB  ABM∆ ( )S f λ= { }na n nS B A C C1 B1 A1 D E 第 页 29 有一根为 (I)求 (II)求 的通项公式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全国 卷Ⅱ)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如果事件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那么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 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 1. ( ) 2 0n nx a x a− − = 1, 1,2,3,...nS n− = 1 2, ;a a { }na A B, ( ) ( ) ( )P A B P A P B+ = + 24πS R= A B, R ( ) ( ) ( )P A B P A P B=  A p 34 π3V R= n A k R ( ) (1 ) ( 01 2 )k k n k n nP k C p p k n−= − = ,,,… , sin 210 = 第 页 30 A. B. C. D. 2.函数 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 A. B. C. D. 3.设复数 满足 ,则 ( ) A. B. C. D. 4.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5.在 中,已知 是 边上一点,若 ,则 ( ) A. B. C. D. 6.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7.已知正三棱柱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 与侧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B. C. D. 8.已知曲线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 ,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3 B.2 C.1 D. 9.把函数 的图像按向量 平移,得到 的图像,则 ( ) A. B. C. D. 3 2 3 2 − 1 2 1 2 − siny x= π π − 4 4 , 3π π   4 4 , 3π π 2 , 3 2 π π 2 , z 1 2i iz + = z = 2 i− + 2 i− − 2 i− 2 i+ 2(ln 2) ln(ln 2) ln 2 ln 2 ABC△ D AB 12 3AD DB CD CA CBλ= = +    , λ = 2 3 1 3 1 3 − 2 3 − 2 1 04 x x − >− ( 21)− , (2 )+ ∞, ( 21) (2 )− + ∞, , ( 2) (1 )−∞ − + ∞, , 1 1 1ABC A B C− 1AB 1 1ACC A 6 4 10 4 2 2 3 2 2 3ln4 xy x= − 1 2 1 2 exy = (2 3)= ,a ( )y f x= ( )f x = 3e 2x− + 3e 2x+ − 2e 3x− + 2e 3x+ − 第 页 31 10.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 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 A.40种 B.60种 C.100种 D.120种 11.设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 ,使 且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2.设 为抛物线 的焦点, 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 ,则 ( ) A.9 B.6 C.4 D.3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10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用数字作答) 14.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 服从正态分布 .若 在 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 在 内取值的概率为 . 15.一个正四棱柱的各个顶点在一个直径为2cm的球面上.如果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cm,那 么该棱柱的表面积为 cm . 16.已知数列的通项 ,其前 项和为 ,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 中,已知内角 ,边 .设内角 ,周长为 . (1)求函数 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2)求 的最大值. 1 2F F, 2 2 2 2 x y a b − A 1 2 90F AF∠ =  1 23AF AF= 5 2 10 2 15 2 5 F 2 4y x= A B C, , FA FB FC+ + = 0   FA FB FC+ + =   8 2 1(1 2 )x x x  + −   ξ 2(1 )( 0)N σ σ >, ξ (01), ξ (0 2), 2 5 2na n= − + n nS 2lim n n S n∞ = → ABC△ A π= 3 2 3BC = B x= y ( )y f x= y 第 页 32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从某批产品中,有放回地抽取产品二次,每次随机抽取1件,假设事件 :“取出的2件产品中至多有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 . (1)求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 ; (2)若该批产品共100件,从中任意抽取2件, 表示取出的2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 的分布列.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为正方形, 侧棱 底面 分别为 的中点. (1)证明 平面 ; (2)设 ,求二面角 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直角坐标系 中,以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相切. (1)求圆 的方程; A ( ) 0.96P A = p ξ ξ S ABCD− ABCD SD⊥ ABCD E F, , AB SC, EF ∥ SAD 2SD DC= A EF D− − xOy O 3 4x y− = O A E B C F S D 第 页 33 (2)圆 与 轴相交于 两点,圆内的动点 使 成等比数列,求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 的首项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设 ,证明 ,其中 为正整数.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 (1)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2)设 ,如果过点 可作曲线 的三条切线,证明: . O x A B, P PA PO PB, , PA PB   { }na 1 1 3(01) 2 3 42 n n aa a n−−∈ = =,, , ,,,… { }na 3 2n n nb a a= − 1n nb b +< n 3( )f x x x= − ( )y f x= ( ( ))M t f t, 0a > ( )a b, ( )y f x= ( )a b f a− < < 第 页 34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Pn(k)=C Pk(1-P)n-k 本卷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设集合 , ,则 A. B. C. D (2)设a,b∈R且b≠0,若复数 是实数,则 A. B. C. D. (3)函数 的图像关于 k n }23{ <<−∈= mZmM }31{ ≤≤−∈= nZnN =∩ NM }1,0{ }1,0,1{− }2,1,0{ }2,1,0,1{− 3bi)(a + 22 3ab = 22 3ba = 22 9ab = 22 9ba = xxxf −= 1)( 球的表面积公式 S=4 2Rπ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V= 3 3 4 Rπ ,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第 页 35 A. y轴对称 B.直线y=-x C.坐标原点对称 D.直线y=x (4)若 , , , ,则 A. B. C. D. (5)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为: A.-2 B.-4 C. -6 D.-8 (6)从20名男同学,10名女同学中任选3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3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 又有女同学的概率为 A. B. C. D. (7) 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是 A.-4 B.-3 C.3 D.4 (8)若动直线 与函数 和 的图像分别交于M、N两点,则 的最大值为 A.1 B. C. D.2 (9)设 ,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已知正四棱锥S- ABCD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是SB的中点,则AE、S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11)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和 ,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则底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B. C. D. (12)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 ,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 )1,( 1−∈ ex xln=a xln2=b x3ln=c cba << bac << cab << acb << 2 ,22 , −≥ ≤+ ≥ x yx xy yxz 3−= 29 9 29 10 29 19 29 20 ( ) ( )46 11 xx +− ax = xxf sin)( = xxg cos)( = MN 2 3 1>a 2 2 2 2 1( 1) x y a a − =+ )2,2( )5,2( )5,2( )5,2( 3 1 3 2 3 3 3 2 02 =−+ yx 047 =−− yx 3 2 3 1− 2 1− 第 页 36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设向量a=(1,2),b=(2,3).若向量λa+b与向量c=(4,-7)共线,则λ= . (14)设曲线 在点(0,1)处的切线与直线 垂直,则a= . (15)已知F为抛物线C: 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C于A、B两点.设 .则 与 的比值等于 . (16)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 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① ; 充要条件② .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ABC中, , . (Ⅰ)求 的值; (Ⅱ)求△ABC的面积 ,求BC的长. 1 2 3 2 axey = 012 =++ yx xy 42 = FBFA > FA FB 13 5cos −=B 5 4cos =C Asin 2 33=ABCS 第 页 37 (18)(本大题满分12分) 购买某种保险,每个投保人每年度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a元,若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一年度内出 险,则可以获得10000元的赔偿金.假定在一年度内有10000人购买了这种保险,且各投保人是否 出险相互独立.已知保险公司在一年度内至少支付赔偿金10000元的概率为 . (Ⅰ)求一投保人在一年度内出险的概率p; (Ⅱ)设保险公司开办该项险种业务除赔偿金外的成本为50000元,为保证盈利的期望不小于0, 求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单位:元). (19)( 本大题满分12分) 如图,正四棱柱 中, ,点E在上且 . (Ⅰ)证明: 平面 ; (Ⅱ)求二面角 的大小. (20) (本大题满分12分) 设数列 的前n项和为 .已知 , , . (Ⅰ)设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 若 , ,求a的取值范围. 410999.01− 1111 DCBA-ABCD 421 == ABAA ECEC 31 = ⊥CA1 BED B-DE-A1 }{ na nS aa =1 n nn Sa 31 +=+ *Nn ∈ n nn Sb 3−= }{ nb nn aa ≥+1 *Nn ∈ 第 页 38 (21) (本大题满分12分) 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2,0)、B(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 与AB相交于点D,与椭圆相较于E、F两点. (Ⅰ)若 ,求k的值; 求四边形AEBF面积的最大值. (22) (本大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 (Ⅰ)求 的单调期间; (Ⅱ)如果对任何 ,都有 ,求a的取值范围. )0( >= kkxy DFED 6= x xxf cos2 sin)( += )(xf 0≥x axxf ≤)( 第 页 39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理科数学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如果事件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 那么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 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 A. B. C. D. 2. 设集合 ,则 = A. B. C. D. 3. 已知 中, , 则 A. B. C. D. 4.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 5. 已知正四棱柱 中, 为 中点,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 ) ( ) ( )P A B P A B+ = + 2=4S Rπ A B、 R ( ) ( ) ( )P A B P A B⋅ = ⋅ A p 34 3V Rπ= n A k R ( ) ( ) ( )1 0,1,2...n kk k n nP k C P p k n−= − = 10i 2-i = -2+4i -2-4i 2+4i 2-4i { } 1| 3 , | 04 xA x x B x x − = > = < −  A B ∅ ( )3,4 ( )2,1− ( )4.+ ∞ ABC∆ 12cot 5A = − cos A = 12 13 5 13 5 13 − 12 13 − 2 1 xy x = − ( )1,1 2 0x y− − = 2 0x y+ − = 4 5 0x y+ − = 4 5 0x y− − = 1 1 1 1ABCD A B C D− 1 2AA AB= ,E 1AA BE 1CD 10 10 1 5 3 10 10 3 5 第 页 40 6. 已知向量 ,则 A. B. C. D. 7. 设 ,则w.w.w.k.s.5.u.c.o.m A. B. C. D. 8. 若将函数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 的图像重合,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9. 已知直线 与抛物线 相交于 两点, 为 的焦点,若 ,则 A. B. C. D. 10. 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至少有1门不相同的选法共有 A. 6种 B. 12种 C. 30种 D. 36种 11.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过 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 于 两点,若 ,则 的离心率为w.w.w.k.s.5.u.c.o.m A. B. C. D. 12.纸制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上、下、东、南、西、北。现有沿该正方体的 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右侧的平面图形,则标“ ”的面的方位是 A. 南 B. 北 C. 西 D. 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 14. 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 w.w.w.k.s.5.u.c.o.m ( )2,1 , 10,| | 5 2a a b a b= ⋅ = + = | |b = 5 10 5 25 3 2 3log , log , log 2a b cπ π= = = a b c> > a c b> > b a c> > b c a> > ( )tan 04y x πω ω = + >   6 π tan 6y x πω = +   ω 1 6 1 4 1 3 1 2 ( )( )2 0y k x k= + > 2: 8C y x= A B、 F C | | 2 | |FA FB= k = 1 3 2 3 2 3 2 2 3 (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F F 3 C A B、 4AF FB= C 6 5 7 5 5 8 9 5 ∆ ( )4 x y y x− 3 3x y { }na n nS 5 35a a= 4 5 S S = 第 页 41 15.设 是球 的半径, 是 的中点,过 且与 成45°角的平面截球 的表面得到圆 。若圆 的面积等于 ,则球 的表面积等于 16. 已知 为圆 :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 ,则四边形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 的内角 、 、 的对边长分别为 、 、 , , ,求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 中, 、 分别为 、 的中点, 平面 w.w.w.k.s.5.u.c.o.m (I)证明: (II)设二面角 为60°,求 与平面 所 成的角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I)设 ,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w.w.w.k.s.5.u.c.o.m (II)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OA O M OA M OA O C C 7 4 π O AC BD、 O 2 2 4x y+ = ( )1, 2M ABCD ABC∆ A B C a b c 3cos( ) cos 2A C B− + = 2b ac= B 1 1 1ABC A B C− ,AB AC D⊥ E 1AA 1B C DE ⊥ 1BCC AB AC= A BD C− − 1B C BCD { }na n ,nS 1 1,a = 1 4 2n nS a+ = + 1 2n n nb a a+= − { }nb { }na 第 页 42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工人;乙组有5名工人,其中有3名女工人,现采用 分层抽样方法(层内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3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 (I)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人数;w.w.w.k.s.5.u.c.o.m (II)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 (III)记 表示抽取的3名工人中男工人数,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过右焦点F的直线 与 相交于 、 粮店,当 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 到 的距离为 w.w.w.k.s.5.u.c.o.m (I)求 , 的值; (II) 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 绕F转到某一位置时,有 成立? 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的坐标与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ξ ξ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3 3 l C A B l O l 2 2 a b C l OP OA OB= +   l 第 页 43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有两个极值点 ,且 (I)求 的取值范围,并讨论 的单调性; (II)证明: w.w.w.k.s.5.u.c.o.m w.w.w.k.s.5.u.c.o.m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数 学理) (1)复数 (A) (B) (C) (D) 【答案】A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 【解析】 . (2).函数 的反函数是 (A) (B) (C) (D) 【答案】D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察反函数的求法及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互化。 【解析】由原函数解得 ,即 ,又 ; 23 1 i i −  = +  3 4i− − 3 4i− + 3 4i− 3 4i+ 23 1 i i −  = +  2 2(3 )(1 ) (1 2 ) 3 42 i i i i − −  = − = − −   1 ln( 1) ( 1)2 xy x + −= > 2 1 1( 0)xy e x+= − > 2 1 1( 0)xy e x+= + > 2 1 1( R)xy e x+= − ∈ 2 1 1( R)xy e x+= + ∈ ( ) ( )2 1f x x aIn x= + + 1 2x x、 1 2x x< a ( )f x ( )2 1 2 2 4 Inf x −> 第 页 44 ∴在反函数中 ,故选D. (3).若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A)1 (B)2 (C)3 (D)4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解析】可行域是由 构成的三角形,可知目标函数过C时最大,最大值为3,故选C. (4).如果等差数列 中, ,那么 (A)14 (B)21 (C)28 (D)35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性质. 【解析】 (5)不等式 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察分式不等式与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 利用数轴穿根法解得-2<x<1或x>3,故选C (6)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 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A)12种 (B)18种 (C)36种 (D)54种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察排列组合知识,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x y 1, , 3 2 5 x y x x y −   + ≥ ≥ ≤ , 2z x y= + A( 1, 1),B( 1,4),C(1,1)− − − { }na 3 4 5 12a a a+ + = 1 2 7...a a a+ + + = 1 7 3 4 5 4 4 1 2 7 4 7( )3 12, 4, 7 282 a a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2 6 01 x x x − − − > { }2, 3x x x−< 或 > { }2 1 3x x x−< ,或 < < { }2 1 3x x x− < < ,或 > { }2 1 1 3x x x− < < ,或 < < 第 页 45 【解析】标号1,2的卡片放入同一封信有 种方法;其他四封信放入两个信封,每个信封两个有 种方法,共有 种,故选B. (7)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 的图像 (A)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 【解析】 = , = ,所以将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得到 的图像,故选B. (8) 中,点 在 上, 平方 .若 , , , ,则 (A) (B) (C) (D)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考查角平分线定理. 【解析】因为 平分 ,由角平分线定理得 ,所以D为AB的三等分点,且 ,所以 ,故选B. (9)已知正四棱锥 中,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 (A)1 (B) (C)2 (D)3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察椎体的体积,考察告辞函数的最值问题. sin(2 )3y x π= − sin(2 )6y x π= + 4 π 4 π 2 π 2 π sin(2 )6y x π= + sin 2( )12x π+ sin(2 )3y x π= − sin 2( )6x π= − sin(2 )6y x π= + 4 π sin(2 )3y x π= − ABC D AB CD ACB∠ CB a= CA b= 1a = 2b = CD = 1 2 3 3a b+ 2 1 3 3a b+ 3 4 5 5a b+ 4 3 5 5a b+ CD ACB∠ AD CA 2=DB CB 1 = 2 2AD AB (CB CA)3 3 = = −    2 1 2 1CD CA+AD CB CA a b3 3 3 3 = = + = +       S ABCD− 2 3SA = 3 第 页 46 【解析】设底面边长为a,则高 所以体积 , 设 ,则 ,当y取最值时, ,解得a=0或a=4时,体积最大,此时 ,故选C. (10)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与两个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8,则 (A)64 (B)32 (C)16 (D)8 【答案】A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求导法则、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的求法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解析】 ,切线方程是 ,令 , ,令 , ,∴三角形的面积是 ,解得 .故选A. (11)与正方体 的三条棱 、 、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 【答案】D 【解析】直线 上取一点,分别作 垂直于 于 则 分别作 ,垂足分别为M,N,Q,连PM,PN,PQ,由三垂线定理可得,PN⊥ PM⊥ ;PQ⊥AB,由于正方体中各个表面、对等角全等,所以 1 2y x −= 1 2,a a −      a = 3 3 2 21 1' ,2 2y x k a − −= − ∴ = − 1 3 2 21 ( )2y a a x a − −− = − − 0x = 1 23 2y a −= 0y = 3x a= 1 21 33 182 2s a a −= ⋅ ⋅ = 64a = 1 1 1 1ABCD A B C D− AB 1CC 1 1A D 第 页 47 ,∴PM=PN=PQ,即P到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有无穷多点满足条件 ,故选D. (12)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过右焦点 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 相交于 两点.若 ,则 (A)1 (B) (C) (D)2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察椭圆的性质与第二定义. 【解析】设直线l为椭圆的有准线,e为离心率,过A,B分别作AA1,BB1垂直于l,A1,B为垂 足,过B作BE垂直于AA1与E,由第二定义得, ,由 ,得 ,∴ 即k= ,故选B.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2.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 是第二象限的角, ,则 . 【答案】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和解方程,考查考生的 计算能力.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3 2 F ( 0)k k> C A B、 3AF FB=  k = 2 3 a 4tan( 2 ) 3aπ + = − tan a = 1 2 − 第 页 48 【解析】由 得 ,又 ,解得 ,又 是第二象限的角,所以 . (14)若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则 . 【答案】1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和求指定项系数的方法. 【解析】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 (15)已知抛物线 的准线为 ,过 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 相交于点 ,与 的一个交点为 .若 ,则 . 【答案】2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 【解析】过B作BE垂直于准线 于E,∵ ,∴M为中点,∴ ,又斜率为 , ,∴ ,∴ ,∴M为抛物线的焦点,∴ 2. (16)已知球 的半径为4,圆 与圆 为该球的两个小圆, 为圆 与圆 的公共弦, .若 ,则两圆圆心的距离 . 【答案】3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球的截面圆的性质,解三角形问题. 【解析】设E为AB的中点,则O,E,M,N四点共面,如图,∵ ,所以 ,∴ ,由球的截面性质,有 ,∵ ,所以 与 全等,所以MN被OE垂直平分,在直角三角形中,由面积相等,可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中, 为边 上的一点, , , ,求 .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差公式和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 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 由cos∠ADC= >0,知B< . 4tan( 2 ) 3aπ + = − 4tan 2 3a = − 2 2tan 4tan 2 1 tan 3a α α= = −− 1tan tan 22 α α= − =或 a 1tan 2 α = − 9( )ax x − 3x 84− a = 3x 3 3 3 9 ( ) 84 84, 1C a a a− = − = − ∴ = 2: 2 ( 0)C y px p= > l (1,0)M 3 l A C B AM MB=  p = l AM MB=  1BM AB2 = 3 0BAE 30∠ = 1BE AB2 = BM BE= p = O M N AB M N 4AB = 3OM ON= = MN = 4AB = 2 2 ABOE R 2 32  = − =   ME= 3 OM ME,ON NE⊥ ⊥ 3OM ON= = MEO∆ NEO∆ ME MOMN=2 3OE = ABC∆ D BC 33BD = 5sin 13B = 3cos 5ADC∠ = AD 第 页 49 由已知得cosB= ,sin∠ADC= . 从而 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 .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 . 【点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这 类题型难度比较低,一般出现在17或18题,属于送分题,估计以后这类题型仍会保留,不会有 太大改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边角或将边角互 化.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 . (Ⅰ)求 ; (Ⅱ)证明: .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数列基本公式 的运用,数列极限和数列不等式的证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 }na n 2( ) 3n nS n n= +  lim n n n a S→∞ 1 2 2 2 2 31 2 nnaa a n + + +… > 1 1 ( 1) ( 2)n n n s na s s n− ==  − ≥ 第 页 50 【点评】2010年高考数学全国I、Ⅱ这两套试卷都将数列题前置,一改往年的将数列结合不等式 放缩法问题作为押轴题的命题模式,具有让考生和一线教师重视教材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 本技能,重视两纲的导向作用,也可看出命题人在有意识降低难度和求变的良苦用心. 估计以后的高考,对数列的考查主要涉及数列的基本公式、基本性质、递推数列、数列求和、 数列极限、简单的数列不等式证明等,这种考查方式还要持续. (19)如图,直三棱柱 中, , , 为 的中点, 为 上的一点, . (Ⅰ)证明: 为异面直线 与 的公垂线; (Ⅱ)设异面直线 与 的夹角为45°,求二面角 的大小. 1 1 1ABC A B C− AC BC= 1AA AB= D 1BB E 1AB 13AE EB= DE 1AB CD 1AB CD 1 1 1A AC B− − 第 页 51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与空间角的求解,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计 算的能力. 【参考答案】 (19)解法一: (I)连接A1B,记A1B与AB1的交点为F. 因为面AA1BB1为正方形,故A1B⊥AB1,且AF=FB1,又AE=3EB1,所以FE=EB1,又D为BB1的中点,故D E∥BF,DE⊥AB1. ………………3分 作CG⊥AB,G为垂足,由AC=BC知,G为AB中点. 又由底面ABC⊥面AA1B1B.连接DG,则DG∥AB1,故DE⊥DG,由三垂线定理,得DE⊥CD. 所以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 (II)因为DG∥AB1,故∠CDG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CDG=45° 设AB=2,则AB1= ,DG= ,CG= ,AC= . 作B1H⊥A1C1,H为垂足,因为底面A1B1C1⊥面AA1CC1,故B1H⊥面AA1C1C.又作HK⊥AC1,K为垂足,连 接B1K,由三垂线定理,得B1K⊥AC1,因此∠B1KH为二面角A1-AC1-B1的平面角. 第 页 52 【点评】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的最重要定理之一,是高考的的热点,它是处理线线垂直问题 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手段.通过引入空间向量,用向量代数形式 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淡化了传统几何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 解题变得程序化,这是用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独到之处.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由M到N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分别标为T1,T2,T3,T4,电流能通过T1,T2,T3的概率都是 第 页 53 p,电流能通过T4的概率是0.9.电流能否通过各元件相互独立.已知T1,T2,T3中至少有一个能 通过电流的概率为0.999. (Ⅰ)求p; (Ⅱ)求电流能在M与N之间通过的概率; (Ⅲ) 表示T1,T2,T3,T4中能通过电流的元件个数,求 的期望.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独立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及数学期望 ,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及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点评】概率与统计也是每年的必考题,但对考试难度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已经由原来解答题 的前3题的位置逐渐后移到第20题的位置,对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加强,这应引起高度 重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ξ ξ 第 页 54 己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双曲线C: 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点为 . (Ⅰ)求C的离心率; (Ⅱ)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 ,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考查直线与圆的关系,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 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综合推理的能力. 【参考答案】 (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 ( )1,3M 17DF BF = 第 页 55 【点评】高考中的解析几何问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命题者将好多考点以圆锥曲线为背 景来考查,如向量问题、三角形问题、函数问题等等,试题的难度相对比较稳定.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 (Ⅰ)证明:当 时, ; (Ⅱ)设当 时, ,求a的取值范围. ( ) 1 xf x e−= − x>- 1 ( ) 1 xf x x ≥ + 0x ≥ ( ) 1 xf x ax ≤ + 第 页 56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和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及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第 页 57 【点评】导数常作为高考的压轴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它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估计以后对导数的考查力度不会 减弱。作为压轴题,主要是涉及利用导数求最值解决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等,常 伴随对参数的讨论,这也是难点之所在.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复数 , 为 的共轭复数,则 (A) (B) (C) (D) (2)函数 的反函数为 1z i= + z z 1zz z− − = 2i− i− i 2i 2 ( 0)y x x= ≥ 第 页 58 (A) (B) (C) (D) (3)下面四个条件中,使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B) (C) (D) (4)设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若 ,公差 , ,则 (A)8 (B)7 (C)6 (D)5 (5)设函数 ,将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 的最小值等于 (A) (B) (C) (D) (6)已知直二面角α− ι −β,点A∈α,AC⊥ι,C为垂足,B∈β,BD⊥ι,D为垂[来源:Z§xx§k.Com] 足.若AB=2,AC=BD=1,则D到平面ABC的距离等于 (A) (B) (C) (D) 1 (7)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4本赠 送给4位朋友 每位朋友1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A)4种 (B)10种 (C)18种 (D)20种[来源:学科网] (8)曲线y= +1在点(0,2)处的切线与直线y=0和y=x围 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 (C) (D)1 2 ( )4 xy x R= ∈ 2 ( 0)4 xy x= ≥ 24y x= ( )x R∈ 24 ( 0)y x x= ≥ a b> 1a b +> 1a b −> 2 2a b> 3 3a b> nS { }na n 1 1a = 2d = 2 24A nS S+ − = k = ( ) cos ( 0)f x xω ω= > ( )y f x= 3 π ω 1 3 3 6 9 2 3 3 3 6 3 2xe− 1 3 1 2 2 3 第 页 59 (9)设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 = ,则 = (A) - (B) (C) (D) (10)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F,直线 与C交于A,B两点.则 = (A) (B) (C) (D) (11)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M且与α成 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若该球面的半径为4,圆M的面积为4 ,则圆N的面积为 (A)7 (B)9 (C)11 (D)13 (12)设向量a,b,c满足 = =1, = , = ,则 的最大值等于 (A)2 (B) (c) (D)1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 横线上 (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3)(1- )20的二项展开式中,x的系数与x9的系数之差为: . y2 (14)已知a∈( , ),sinα= ,则tan2α= (15)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C: - =1的左、右焦点,点A∈C,点M的坐标为(2,0),AM为∠F1AF2∠的 平分线.则|AF2| = . ( )f x ( )f x 2 (1 )x x− 5( )2f − 1 2 1 4 − 1 4 1 2 2 4y x= 2 4y x= − cos AFB∠ 4 5 3 5 3 5 − 4 5 − 060 π π π π π a b a b 1 2 − ,a c b c− − 060 c 3 2 x 2 2 π π 5 5 2 9 x 2 27 y 第 页 60 (16)己知点E、F分别在正方体ABCD-A1B2C3D4的棱BB1 、CC1上,且B1E=2EB, CF=2FC1,则面AEF与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 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l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己知A— C=90°,a+c= b,求C. (18)(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新 课 标第 一 网 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 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 (I)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l种的概率; (Ⅱ)X表示该地的l00位车主中,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车主数 。求X的期望。 2 第 页 61 (19)如图,四棱锥 中, , ,侧面 为等边三角形, . (Ⅰ)证明: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Ⅱ)求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 (20)设数列 满足 且 (Ⅰ)求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来源:学#科#网Z#X#X#K] (21)已知O为坐标原点,F为椭圆 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 的直线 与C交与A、B两点,点P满足 S ABCD− 19 2 9 1( )10p e  AB CD BC CD⊥ SAB 2, 1AB BC CD SD= = = = SD SAB⊥ AB SBC { }na 1 0a = 1 1 1 1.1 1n na a+ − =− − { }na 1 1 1 , , 1. n n n n k n k ab b S n + = −= = ∑ 记S 证明: 2 2: 12 yC x + = - 2 l 0.OA OB OP+ + =   第 页 62 (Ⅰ)证明:点P在C上; (Ⅱ)设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证明:A、P、B、Q四点在同 一圆上. [来源:学科网] (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Ⅰ)设函数 ,证明:当 时, ; (Ⅱ)从编号1到100的100张卡片中每次随即抽取一张,然后放回, 用这种方式连续抽取20次,设抽得的20个号码互不相同的概率为 .证 明: 2( ) ln(1 ) 2 xf x x x = + − + 0x> ( ) 0f x > p 19 2 9 1( )10p e  第 页 63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试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说明: 一. 本解答指出了每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物解 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 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 ,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 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 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 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B (2)C (3)B (4)A (5)C 第 页 64 (6)A (7)C (8)A (9)B (10)C (11)D (12)D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2π (14) (15)1 (16)2n (n-1)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考查线面关系和棱锥体积计算,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 分. 解:(Ⅰ)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是 M底面 , ……2分 ∴ 四棱锥S—ABCD的体积是 M底面 . ……4分 (Ⅱ)延长BA、CD相交于点E,连结SE则SE是所求二面角的棱. ……6分 ∵ AD∥BC,BC = 2AD, ∴ EA = AB = SA,∴ SE⊥SB, ∵ SA⊥面ABCD,得SEB⊥面EBC,EB是交线, 又BC⊥EB,∴ BC⊥面SEB, 故SB是CS在面SEB上的射影, ∴ CS⊥SE, 所以∠BSC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10分 ∵ ,BC =1,BC⊥SB, ∴ tan∠BSC . 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 ……12分 (18)本小题考查复数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 5 16 ( ) 4 312 5.01 2 1 =×+=⋅+= ABADBC ××= SAV 3 1 4 313 1 ××= 4 1= 22 ABSASB += 2= = 2 2= SB BC 2 2 第 页 65 解:(Ⅰ)z1 = i (1-i) 3 = 2-2i, 将z1化为三角形式,得 , ∴ , . ……6分 (Ⅱ)设z = cos α+i sin α,则 z-z1 = ( cos α-2)+(sin α+2) i, ( ), ……9分 当sin( ) = 1时, 取得最大值 . 从而得到 的最大值为 . ……12分 (19)本小题考查抛物线的概念和性质,直线的方程和性质,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满分12分. 证明一:因为抛物线y2 =2px (p>0)的焦点为F ( ,0),所以经过点F的直线的方程可设为 ; ……4分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y2 -2pmy-p2 = 0, 若记A(x1,y1),B(x2,y2),则y1,y2是该方程的两个根,所以 y1y2 = -p2. ……8分 因为BC∥x轴,且点c在准线x = - 上,所以点c的坐标为(- ,y2),故直线CO的斜率为 . 即k也是直线OA的斜率,所以直线AC经过原点O. ……12分      += 4 7sin4 7cos221 ππ iz 4 7arg 1 π=z 221 =z ( ) ( )222 1 2sin2cos ++−=− ααzz sin249 += 4 πα − 4 πα − 2 1zz − 249 + 1zz − 122 + 2 p 2 pmyx += 2 p 2 p 1 1 1 2 2 2 x y y p p yk == − = 第 页 66 证明二:如图,记x轴与抛物线准线l的交点为E,过A作AD⊥l,D是垂足.则 AD∥FE∥BC. ……2分 连结AC,与EF相交于点N,则 , ……6分 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 , ……8分 ∴ , 即点N是EF的中点,与抛物线的顶点O重合,所以直线AC经过原点O. ……12分 (20)本小题考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 分. (Ⅰ)证明: 对于1<i≤m有 = m·…·(m-i+1), … , 同理 … , ……4分 由于 m<n,对整数k = 1,2…,i-1,有 , 所以 ,即 . ……6分 (Ⅱ)证明由二项式定理有 , , ……8分 AB BF AC CN AD EN == , AB AF BC NF = ADAF = BCBF = NFAB BCAF AB BFADEN =⋅=⋅= i mp ⋅−⋅= m m m m m p i i m 1 m im 1+−⋅ ⋅−⋅= n n n n n p i i n 1 n in 1+−⋅ m km n kn −>− i i m i i n m p n p > i m ii n i pnpm > ( ) i n n i in Cmm ∑ = =+ 0 1 ( ) i m m i im Cnn ∑ = =+ 0 1 第 页 67 由 (Ⅰ)知 > (1<i≤m<n=, 而 , , ……10分 所以, (1<i≤m<n=. 因此, . 又 , , . ∴ . 即 (1+m)n>(1+n)m. ……12分 (21)本小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解:(Ⅰ)第1年投入为800万元,第2年投入为800×(1- )万元,……,第n年投入为800×(1- )n-1万元. 所以,n年内的总投入为 an = 800+800×(1- )+…+800×(1- )n-1 = 4000×[1-( )n]; ……3分 第1年旅游业收入为400万元,第2年旅游业收入为400×(1+ )万元,……,第n年旅游业收入为400×(1+ )n-1万元. 所以,n年内的旅游业总收入为 bn = 400+400×(1+ )+…+400×(1+ )n-1 = 1600×[ ( )n-1]. ……6分 i n i pm i m i pn !i pC i mi m = !i pC i ni n = i m ii n i CnCm > ∑∑ == > m i i m i m i i n i CnCm 22 10000 == mn CnCm mnnCmC mn == 11 ( )nimCm i n i ≤<> 0 ∑∑ == > m i i m i n i i n i CnCm 00 5 1 5 1 5 1 5 1 ∑ = −−×= n k k 1 1)5 11(800 5 4 4 1 4 1 4 1 4 1 ∑ = −×= n k k 1 1)4 5(400 5 4 第 页 68 (Ⅱ)设至少经过n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由此 bn-an>0, 即 1600×[( )n -1]-4000×[1-( )n]>0. 化简得 5×( )n+2×( )n -7>0, ……9分 设 ( )n,代入上式得 5x2-7x+2>0, 解此不等式,得 ,x>1(舍去). 即 ( )n< , 由此得 n≥5. 答:至少经过5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12分 (22)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图像,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以及数列极限等基础知 识;考查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满分14分. (Ⅰ)解:因为对x1,x2∈[0, ],都有f (x1+x2) = f (x1) · f (x2),所以 f ( ) · f ( )≥0,x∈[0,1]. ∵ f ( ) = f ( ) · f ( ) = [f ( )]2, f ( ) f ( ) = f ( ) · f ( ) = [f ( )]2. ……3分 , ∴ f ( ) ,f ( ) . ……6分 (Ⅱ)证明:依题设y = f (x)关于直线x = 1对称, 故 f (x) = f (1+1-x), 即f (x) = f (2-x),x∈R. ……8分 又由f (x)是偶函数知f (-x) = f (x) ,x∈R, ∴ f (-x) = f (2-x) ,x∈R, 将上式中-x以x代换,得 4 5 5 4 5 4 5 4 =x 5 4 5 2= af 2 1 2 1 a= 4 1 4 1 a= 第 页 69 f (x) = f (x+2),x∈R. 这表明f (x)是R上的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 ……10分 (Ⅲ)解:由(Ⅰ)知f (x)≥0,x∈[0,1]. ∵ f ( )= f (n · ) = f ( +(n-1)· ) = f ( ) · f ((n-1)· ) = f ( ) · f ( ) · … ·f ( ) = [ f ( )]n, f ( ) = , ∴ f ( ) = . ∵ f (x)的一个周期是2, ∴ f (2n+ ) = f ( ),因此an = , ……12分 ∴ ( ) = 0. ……14分 2002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D C B B C B A B B C 二、填空题 (13)2   (14)1   (15)1008   (16) 三、解答题 (17)解:由 ,得 ∵ ∴ , 2 1 n2 1 n2 1 n2 1 n2 1 n2 1 n2 1 n2 1 n2 1 n2 1 2 1 2 1 a n2 1 na 2 1 n2 1 n2 1 na 2 1 ( ) ∞→∞→ = nnn a limlnlim an ln2 1 2 7 12coscos2sin2sin 2 =−+ αααα 0cos2cossin2cossin4 2222 =−+ ααααα 0)1sinsin2(cos2 22 =−+ ααα )2,0( πα ∈ 01sin ≠+α 0cos2 ≠=α 第 页 70 ∴ ,即 ∴ ∴ (18)解(I)作 ∥ 交 于点 , ∥ 交 于点 ,连结 ,依题意可得 ∥ ,且 ,即 是平行四边形 ∴ 由已知 , ∴ , (II)由(I) 所以,当 时, 即当 、 分别为 、 的中点时, 的长最小,最小值为 (III)取 的中点 ,连结 、 , ∵ , 为 的中点 ∴ ,即 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 ,所以,由余弦定理有 01sin2 =−α 2 1sin =α 6 πα = 3 3=αtg MP AB BC P NQ AB BE Q PQ MP NQ NQMP = MNQP PQMN = aBNCM == 1=== BEABCB 2== BFAC aBQCP 2 2== )20(2 1)2 2( ) 2 () 2 1( )1( 2 22 22 <<+−= +−= =+−== aa aa BQCPPQMN 2 1)2 2( 2 +−= aMN 2 2=a 2 2=MN M N AC BF MN 2 2 MN G AG BG BNBMANAM == , G MN MNBGMNAG ⊥⊥ , AGB∠ α 4 6== BGAG 第 页 71 故所求二面角为 (19)解:设点 的坐标为 ,依题设得 ,即 , 因此,点 、 、 三点不共线,得 ∵ ∴ 因此,点 在以 、 为焦点,实轴长为 的双曲线上,故 将 代入 ,并解得 ,因 所以 解得 即 的取值范围为 (20)解:设2001年末汽车保有量为 万辆,以后各年末汽车保有量依次为 万辆, 万辆,…,每年新增汽车 万辆,则 , 对于 ,有 3 1 4 6 4 62 1)4 6()4 6( cos 22 −= ⋅⋅ −+ =α 3 1arccos−= πα P ),( yx 2|| || = x y xy 2±= 0≠x ),( yxP )0,1(−M )0,1(N 2|||||||| =<− MNPNPM 0||2|||||| >=− mPNPM 1||0 << m P M N ||2 m 11 2 2 2 2 =−− m y m x xy 2±= 11 2 2 2 2 =−− m y m x 2 22 2 51 )1( m mmx − −= 01 2 >− m 051 2 >− m 5 5||0 << m m )5 5,0()0,5 5( − 1b 2b 3b x 301 =b xbb +×= 94.012 1>n 第 页 72 所以      当 ,即 时 当 ,即 时 数列 逐项增加,可以任意靠近 因此,如果要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60万辆,即 ( ) 则 ,即 万辆 综上,每年新增汽车不应超过 万辆 (21)解:(I)当 时,函数 此时, 为偶函数 当 时, , , , 此时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II)(i)当 时, 当 ,则函数 在 上单调递减,从而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  )94.01(94.0 94.0 2 1 1 xb xbb n nn ++×= +×= − + )94.094.094.01(94.0 2 11 nn n xbb +++++×=+  xb n n 06.0 94.0194.01 −+×= nxx 94.0)06.030(06.0 ×−+= 006.030 ≥− x 8.1≤x 3011 =≤≤≤+ bbb nn  006.030 <− x 8.1>x }{ nb 06.0 x 06.0]94.0)06.030(06.0[limlim 1 xxxb n nnn =×−+= − +∞→+∞→ 60≤nb ,3,2,1=n 6006.0 ≤x 6.3≤x 6.3 0=a )(1||)()( 2 xfxxxf =+−+−=− )(xf 0≠a 1)( 2 += aaf 1||2)( 2 ++=− aaaf )()( afaf −≠ )()( afaf −−≠ )(xf ax ≤ 4 3)2 1(1)( 22 ++−=++−= axaxxxf 2 1≤a )(xf ],( a−∞ )(xf ],( a−∞ 1)( 2 += aaf 第 页 73 若 ,则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且 . (ii)当 时,函数 若 ,则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且 若 ,则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从而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 综上,当 时,函数 的最小值为 当 时,函数 的最小值为 当 时,函数 的最小值为 . (22)解(I)由 ,得 由 ,得 由 ,得 由此猜想 的一个通项公式: ( ) (II)(i)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 时, ,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 时不等式成立,即 ,那么 . 也就是说,当 时, 据①和②,对于所有 ,有 . (ii)由 及(i),对 ,有 …… 2 1>a )(xf ],( a−∞ af += 4 3)2 1( )()2 1( aff ≤ ax ≥ 4 3)2 1(1)( 22 +−+=+−+= axaxxxf 2 1−≤a )(xf ],( a−∞ af −=− 4 3)2 1( )()2 1( aff ≤− 2 1−>a )(xf ),[ +∞a )(xf ),[ +∞a 1)( 2 += aaf 2 1−≤a )(xf a− 4 3 2 1 2 1 ≤<− a )(xf 12 +a 2 1>a )(xf a+ 4 3 21 =a 311 2 12 =+−= aaa 32 =a 412 2 2 23 =+−= aaa 43 =a 513 3 2 34 =+−= aaa na 1+= nan 1≥n 1=n 2131 +=≥a kn = 2+≥ kak 3521)2)(2(1)(1 +≥+=+−++≥+−=+ kkkkkkaaa kkk 1+= kn 2)1(1 ++≥+ kak 1≥n 2na n≥ + 1)(1 +−=+ naaa nnn 2≥k 1)1( 11 ++−= −− kaaa kkk 121)121( 11 +=++−+−≥ −− kk akka 1)1(21222 1 12 1 1 −+=++++≥ −−− aaa kkk k  第 页 74 于是 ,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D 2.C 3.D 4.A 5.C 6.B 7.C 8.D 9.D 10.C 11.B 12.A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 14.(-1,0) 15.72 16.①④⑤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设 ,则复数 由题设 18.(Ⅰ)解:连结BG,则BG是BE在ABD的射影,即∠EBG是A1B与平面ABD所成的角. 设F为AB中点,连结EF、FC, (Ⅱ)解: 19.解:函数 在R上单调递减 1 1 2 1 1 1 1 1 −⋅+≤+ k k aa 2≥k 2 1 31 2 1 2 2 1 1 1 2 1 1 1 1 1 1 1 11 1 12 1 111 =+≤+≤+=+++≤+ ∑∑∑ = − = − = aaaaa n k k n k k n k k 2 21− )60sin60cos  rrz += .2 rz的实部为 2, rzzrzz ==− .12||).(12,12:.012 ,421,)2)(2(||)1)(1(:|2||||1| 2 222 −=−−=−==−+ +−=+−∴−−=−−−⋅=− zrrrr rrrrrzzzzzzzz 即舍去解得整理得 即 .3 2arcsin .3 2 3 1 3 6sin .3,32,22,2 .3 6 3 21,2 )4(.3,1,3 1 .,, ,,,, 1 1 22 11 所成的角是与平面 于是 分 中在直角三角形的重心是连结 为矩形平面又的中点分别是 ABDBA EB EGEBG EBBAABCDFC EGED FDEFFDFDFGEF EFDDFGADBGDE CDEFABCDCBACCED ∴ =⋅==∠∴ ===∴== =×== =∴==⋅= ∈∴∆ ∴⊥    ,,, FABEFEFEDABED =∩⊥⊥ 又 .3 62 3 62 32 222, .,., .,., 1 1 111 111 1111 111 的距离为到平面中在 的距离到平面是即平面垂足为作 面且面平面平面面又面 AEDAAB BAAAKAABA AEDAKAAEDKAKAEKA AEABAAEDABAAEDAEDEDABAED ∴=×=⋅=∆ ⊥∴⊥ =∩⊥∴⊂⊥∴ xcy = .10 <<⇔ c 第 页 75 不等式 (以上方法在新疆考区无一人使用,大都是用解不等式的方法,个别使用的图象法) 20.解:如图建立坐标系以O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向. 在时刻:(1)台风中心P( )的坐标为 此时台风侵袭的区域是 其中 若在t时刻城市O受到台风的侵袭,则有 即 答:12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21.根据题设条件,首先求出点P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再判断是否存 在的两定点,使得点P到两点距离的和为定值. 按题意有A(-2,0),B(2,0),C(2,4a),D(-2,4a)设 由此有E(2,4ak),F(2-4k,4a),G(-2,4a-4ak) 直线OF的方程为: ① 直线GE的方程为: ② 从①,②消去参数k,得点P(x,y)坐标满足方程 整理得 当 时,点P的轨迹为圆弧,所以不存在符合题意的两点. 当 时,点P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点P到该椭圆焦点的距离的和为定长 .1|2|1|2| 上恒大于在函数的解集为 RcxxyRcxx −+=⇔>−+ 2 2 , 2 ,| 2 | 2 , 2 , | 2 | 2 . 1| 2 | 1 2 1 .2 1, , 0 .2 1, , 1. (0, ] [1, ).2 x c x cx x c c x c y x x c R c x x c R c c P Q c P Q c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不等式 的解集为 如果 正确 且 不正确 则 如果 不正确 且 正确 则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yx,       ×+×−= ×−×= .2 22010 27300 ,2 22010 2300 ty tx ,)]([)()( 22 tryyxx ≤−+− ,6010)( += ttr .)6010()0()0( 222 +≤−+− tyx 22 )2 22010 27300()2 22010 2300( tt ×+×−+×−× 2412,028836,)6010( 22 ≤≤≤+−+≤ tttt 解得即 (0 1)BE CF DG k kBC CD DA = = = ≤ ≤ 0)12(2 =−+ ykax 02)12( =−+−− ayxka 022 222 =−+ ayyxa 1)( 2 1 2 22 =−+ a ayx 2 12 =a 2 12 ≠a 第 页 76 当 时,点P到椭圆两个焦点(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当 时,点P 到椭圆两个焦点(0,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 . 22.(本小题满分12分,附加题4分) (Ⅰ)解:用(t,s)表示 ,下表的规律为 3((0,1)= ) 5(0,2) 6(1,2) 9(0,3) 10(1,3) 12(2,3) — — — — ………… (i)第四行17(0,4) 18(1,4) 20(2,4) 24(3,4) 第五行 33(0,5) 34(1,5) 36(2,5) 40(3,5) 48(4,5) (i i)解法一:因为100=(1+2+3+4+……+13)+9,所以 (8,14)= =16640 解法二:设 ,只须确定正整数 数列 中小于 的项构成的子集为 其元素个数为 满足等式的最大整数 为14,所以取 因为100- (Ⅱ)解: 令 因 现在求M的元素个数: 其元素个数为 : 某元素个数为 某元素个数为 2 12 a )2 1,0(),2 1 22 −+−− aaaa a 2 2t s+ 0 12 2+ 100a = 8 142 2+ 00 22100 tsa += ., 00 ts }{ na 02t },0|2{2 0 t ttss <<≤+ .1002 )1(,2 )1( 00002 0 <−−= ttttCt 依题意 0t .140 =t .1664022,8s,1 814 10000 2 14 =+=∴=+= asC 由此解得 ,2221160 3710 ++==kb }0|22{2B,(}1160|{ r tsrCBcM ts <<≤++=<∈= 其中 }.22222|{}222|{}2|{ 37107107101010 ++<<+∈∪+<<∈∪<∈= cBccBccBcM },100|222{}2|{ 10 <<<≤++=<∈ tsrcBc tsr 3 10C }.70|222{}222|{ 1071010 <<≤++=+<<∈ srcBc rs }30|222{}22222|{: 71037107102 7 <≤++=++<<+∈ rcBcC r .1451: 2 3 2 7 3 10 7 10 =+++= CCCkC 第 页 77 另法:规定 (r,t,s), =(3,7,10) 则 = (0,1,2) 依次为 (0,1,3) (0,2,3) (1,2,3) (0,1,4) (0,2,4)(1,2,4)(0,3,4) (1,3,4)(2,3,4) ………… (0,1,9) (0,2,9)………… ( 6,8,9 )(7,8,9) (0,1,10)(0,2,10)………(0,7,10)( 1,7,10)(2,7,10)(3,7,10)…… +4 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C (2)A (3)C (4)C (5)A (6)D (7)B (8)B (9)D (10)B (11)B (12)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0.1,0.6,0.3 (14)5 (15) x2+y2=1 (16)②④ 17.(I)证明:∵sin(A+B)= ,sin(A-B)= ∴ ,∴ . (II)解:∵ = 所以 与 夹角的大小为 -arccos . 解:(II)由题设知 得:(x2-1,y2)=λ(1-x1,-y1),即 由 (2)得y22=λ2y12, ∵y12=4x1,y22=4x2,∴x2=λ2x1 ……………………………………(3) 联立(1)(3)解得x2=λ.依题意有λ>0. ∴B(λ,2 )或B(λ,-2 ),又F(1,0), 得直线l的方程为(λ-1)y=2 (x-1)或(λ-1)y=-2 (x-1) 当λ∈[4,9]时,l在y轴上的截距为 或- 由 = ,可知 在[4,9]上是递减的, ∴ ,- - 直线l在y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是 22.(I)解:函数f(x)的定义域是(-1,∞), (x)= .令 (x)=0,解得x=0,当-10,当x>0时, (x)<0,又f(0)=0,故当且仅当x=0时,f(x)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0 (II)证法一:g(a)+g(b)-2g( )=alna+blnb-(a+b)ln =a . 由(I)的结论知ln(1+x)-x<0(x>-1,且x≠0),由题设0- . 又 a − b ba a ab a ab a ab ba a 2)21ln(2ln −−>−+−=+ b ba b ba ba b 2)21ln(2ln −−>−+−=+ ba bbba a +++ 2ln2ln 022 =−−− baab ,2 2 b ba ba a +<+ ba bbba a +++ 2ln2ln .2ln)(2ln)(2ln2ln abba babba bbb ba −<+−=+++ 2 ba + 1ln)(' += xxg 2 xa + 第 页 80 则 当0a时 因此F(x)在(a,+∞)上为增函数 从而,当x=a时,F(x)有极小值F(a) 因为F(a)=0,b>a,所以F(b)>0,即00时, ,因此G(x)在(0,+∞)上为减函数,因为G(a)=0,b>a,所以G(b)<0.即g(a)+g(b)-2g( )<(b-a)ln2.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 一. 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 C 2. D 3. B 4. B 5. C 6. C 7. A 8. C 9. A 10. C 11. B 12. C 二. 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 14. 15. 192 16. ①,④ 三. 解答题: 17. 本小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的性质、不等式性质和解法。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 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由于 是增函数, 等价于 (i)当 时, 式恒成立 (ii)当 时, (1)式化为 即 (iii)当 时, .2lnln)]'2([2)(')(' xaxxagxgxF +==+−= ,0)(' xF 2 ba + ).ln(ln2ln2lnln)(' xaxxaxxG +−=−+−= 0)(' a 2 1 2 1 )0,0,2()1,1,2()2 1,2 1,0( aABaPBEF = → −= → = → PBEFPBEF ⊥∴= → ⋅ → 0 ABEFEFAB ⊥∴= → ⋅ → 0 ⊂PB ⊂AB BABPB = ⊥∴ EF BCAB 2= 2 2=a 第 页 85 可知 异面直线AC、PB所成的角为 又 ,EF、AF为平面AEF内两条相交直线 平面AEF 与平面AEF所成的角为 即AC与平面AEF所成的角为 21.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和直线的方程与性质,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两点间的距 离,不等式的性质等基本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满分14分。 解:如图,由条件知MN和PQ是椭圆的两条弦,相交于焦点F(0,1)且 ,直线PQ、MN中至少有一条存在斜率,不妨设PQ的斜率为k,又PQ过点F(0 ,1),故PQ方程为y=kx+1 )1,1,2(),0,1,2( −= → −= → PBAC 6 3 |||| ,cos =→ ⋅ → → ⋅ → >= →→ < PBAC PBACPBAC 6 3arccos )2 1,2 1,2 2( −= → AF AFPBPBAF ⊥= → ⋅ → ∴ 0 EFPB ⊥ ⊥∴ PB AC∴ )6 3arcsin(6 3arccos2 =−π 6 3arcsin MNPQ ⊥ 第 页 86 将此式代入椭圆方程 设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 从而 亦即 (i)当 时,MN的斜率为 ,同上可推得 故四边形面积 012)2( 22 =−++ kxxk ),(),,( 2211 yxyx 2 2 22 2 1 2 22,2 22 k kkxk kkx + ++−=+ +−−= 22 22 2 21 2 21 2 )2( )1(8)()(|| k kyyxxPQ + +=−+−= 2 2 2 )1(22|| k kPQ + += 0≠k k 1− 2 2 )1(2 ))1(1(22 || k kMN −+ −+ = ||||2 1 MNPQS ⋅= )12)(2( )11)(1(4 2 2 2 2 kk kk ++ ++ = 2 2 2 2 225 )12(4 kk kk ++ ++ = 第 页 87 令 ,得 因为 当 时, 且S是以u为自变量的增函数 所以 (ii)当k=0时,MN为椭圆长轴, 综合(i),(ii)知,四边形PMQN面积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22. 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和计算,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推理和运 算能力。满分12分。 解:(I)对函数f(x)求导数,得 令 ,得 从而 解得 ,其中 当x变化时, 的变化如下表: x x1 x2 f’(x) + 0 - 0 + f(x) 极大值 极小值 即f(x)在x=x1处取到极大值,在 处取到极小值 当 时, 在 为减函数,在 为增函数 而当 时, ;当 时, 2 2 1 kku += )25 11(225 )2(4 uu uS +−=+ += 21 2 2 ≥+= kku 1±=k 9 162 == ,Su 29 16 <≤ S 2||22|| == PQ,MN 2||||2 1 =⋅⋅= MNPQS 9 16 xxx eaxaxeaxeaxxxf ]2)1(2[)22()2()(' 22 −−+=−+−= 0)(' =xf 0]2)1(2[ 2 =−−+ xeaxax 02)1(22 =−−+ axax 2 2 2 1 1111 aaxaax ++−=+−−= 21 xx < )(),(' xfxf ),( 1x−∞ ),( 21 xx ),( 2 +∞x ↑ ↓ ↑ 2xx = 0≥a )(,0,1 21 xfxx ≥−< ),( 21 xx ),( 2 +∞x 0−= xeaxxxf 0=x 0)( =xf 第 页 88 所以当 时,f(x)取得最小值 (II)当 时,f(x)在 上为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即 解得 综上,f(x)在 上为单调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即a的取值范围为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一、选择题 ⑴D ⑵D ⑶A ⑷A ⑸C ⑹B ⑺A ⑻D ⑼A ⑽C ⑾A ⑿C 二、填空题 ⒀45 ⒁ 3 ⒂ 2 2 ⒃25 三、解答题 17.解:(Ⅰ)若a⊥b,则sinθ+cosθ=0,……………2分 由此得 tanθ=-1(-π 2<θ<π 2),所以 θ=-π 4;………………4分 (Ⅱ)由a=(sinθ,1),b=(1,cosθ)得 |a+b|= (sinθ+1)+(1+cosθ)= 3+2(sinθ+cosθ) = 3+2 2sin(θ+f(π,4)),………………10分 当sin(θ+π 4)=1时,|a+b|取得最大值,即当θ=π 4时,|a+b|最大值为 2+1.……12分 18.解:(Ⅰ)ξ可能的取值为0,1,2,3. P(ξ=0)=C C· C C= 18 100= 9 50 P(ξ=1)=C C· C C+C C· C·C C =12 25 P(ξ=2)=C C· C·C C +C C· C C=15 50 P(ξ=3)=C C· C C= 1 25. ………………8分 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P 9 50 12 25 15 50 1 25 数学期望为Eξ=1.2. (Ⅱ)所求的概率为 211 aax ++−= 0≥a ]1,1[− 12 ≥x 111 2 ≥++− aa 4 3≥a ]1,1[− 4 3≥a ),4 3[ +∞ 第 页 89 p=P(ξ≥2)=P(ξ=2)+P(ξ=3)=15 50+ 1 25=17 50 ……………12分 19.解法一: (Ⅰ)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则EO ∥ = 1 2C1C,又C1C ∥ =B1B,所以EO ∥ = DB,EOBD为平行四边形,ED∥OB. ……2分 ∵AB=BC,∴BO⊥AC, 又平面ABC⊥平面ACC1A1,BO⊂面ABC,故BO⊥平面ACC1A1, ∴ED⊥平面ACC1A1,BD⊥AC1,ED⊥CC1, ∴ED⊥BB1,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6分 (Ⅱ)连接A1E,由AA1=AC= 2AB可知,A1ACC1为正方形, ∴A1E⊥AC1,又由ED⊥平面ACC1A1和ED⊂平面ADC1知平面 ADC1⊥平面A1ACC1,∴A1E⊥平面ADC1.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则A1F⊥AD,∠A1FE为 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 不妨设AA1=2,则AC=2,AB= 2ED=OB=1,EF=AE × ED AD = 2 3 , tan∠A1FE= 3,∴∠A1FE=60°. 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 ………12分 解法二: (Ⅰ)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原点O为AC的中点. 设A(a,0,0),B(0,b,0),B1(0,b,2c). 则C(-a,0,0),C1(-a,0,2c),E(0,0,c),D(0,b,c). ……3分 ED=(0,b,0),BB 1=(0,0,2c). ED·BB 1=0,∴ED⊥BB1. 又AC 1=(-2a,0,2c), ED·AC 1=0,∴ED⊥AC1, ……6分 所以ED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 (Ⅱ)不妨设A(1,0,0),则B(0,1,0),C(-1,0,0),A1(1,0,2), BC=(-1,-1,0),AB=(-1,1,0),AA 1=(0,0,2), BC·AB=0,BC·AA 1=0,即BC⊥AB,BC⊥AA1,又AB∩AA1=A, ∴BC⊥平面A1AD. 又  E(0,0,1),D(0,1,1),C(-1,0,1), EC=(-1,0,-1),AE=(-1,0,1),ED=(0,1,0), EC·AE=0,EC·ED=0,即EC⊥AE,EC⊥ED,又AE∩ED=E, ∴  EC⊥面C1AD.  ……10分 cos<EC,BC>= · ||·||=1 2,即得EC和BC的夹角为60°. 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 ………12分 20.解法一: 令g(x)=(x+1)ln(x+1)-ax, 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 令g′(x)=0,解得x=ea-1-1, ……5分 (i)当a≤1时,对所有x>0,g′(x)>0,所以g(x)在[0,+∞)上是增函数, 又g(0)=0,所以对x≥0,都有g(x)≥g(0), A BC D E A1 B1C1 O F A BC D E A1 B1C1 O z x y 第 页 90 即当a≤1时,对于所有x≥0,都有 f(x)≥ax. ……9分 (ii)当a>1时,对于0<x<ea-1-1,g′(x)<0,所以g(x)在(0,ea-1-1)是减函数, 又g(0)=0,所以对0<x<ea-1-1,都有g(x)<g(0), 即当a>1时,不是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解法二:令g(x)=(x+1)ln(x+1)-ax, 于是不等式f(x)≥ax成立即为g(x)≥g(0)成立.  ……3分 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 令g′(x)=0,解得x=ea-1-1, ……6分 当x> ea-1-1时,g′(x)>0,g(x)为增函数, 当-1<x<ea-1-1,g′(x)<0,g(x)为减函数, ……9分 所以要对所有x≥0都有g(x)≥g(0)充要条件为ea-1-1≤0. 由此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21.解:(Ⅰ)由已知条件,得F(0,1),λ>0. 设A(x1,y1),B(x2,y2).由AF=λFB, 即得  (-x1,1-y)=λ(x2,y2-1), {-x 1=λx 2 ① 1-y 1=λ(ySdo(2)-1) ② 将①式两边平方并把y1=1 4x12,y2=1 4x22代入得  y1=λ2y2 ③ 解②、③式得y1=λ,y2=1 λ,且有x1x2=-λx22=-4λy2=-4, 抛物线方程为y=1 4x2,求导得y′=1 2x. 所以过抛物线上A、B两点的切线方程分别是 y=1 2x1(x-x1)+y1,y=1 2x2(x-x2)+y2, 即y=1 2x1x-1 4x12,y=1 2x2x-1 4x22. 解出两条切线的交点M的坐标为( x 1+x 2 2 , x 1x 2 4 )=( x 1+x 2 2 ,-1). ……4分 所以FM·AB=( x 1+x 2 2 ,-2)·(x2-x1,y2-y1)=1 2(x22-x12)-2( 1 4x22-1 4x12)=0 所以FM·AB为定值,其值为0.   ……7分 (Ⅱ)由(Ⅰ)知在△ABM中,FM⊥AB,因而S=1 2|AB||FM|. |FM|= (f(xSdo(1)+xSdo(2),2))+(-2)= 1 4x 1+1 4x 2+1 2x 1x 2+4 = y 1+y 2+1 2 × (-4)+4 = λ+1 λ +2= λ+ 1 λ . 因为|AF|、|BF|分别等于A、B到抛物线准线y=-1的距离,所以 第 页 91 |AB|=|AF|+|BF|=y1+y2+2=λ+1 λ+2=( λ+ 1 λ)2. 于是  S=1 2|AB||FM|=( λ+ 1 λ)3, 由 λ+ 1 λ≥2知S≥4,且当λ=1时,S取得最小值4. 22.解:(Ⅰ)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 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1 2. 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1 2, 于是(a2-1 2)2-a2(a2-1 2)-a2=0,解得a1=1 6. (Ⅱ)由题设(Sn-1)2-an(Sn-1)-an=0, 即  Sn2-2Sn+1-anSn=0. 当n≥2时,an=Sn-Sn-1,代入上式得 Sn-1Sn-2Sn+1=0   ① 由(Ⅰ)知S1=a1=1 2,S2=a1+a2=1 2+1 6=2 3. 由①可得S3=3 4. 由此猜想Sn= n n+1,n=1,2,3,….      ……8分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i)n=1时已知结论成立. (ii)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Sk= k k+1, 当n=k+1时,由①得Sk+1= 1 2-S k ,即Sk+1=k+1 k+2, 故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由(i)、(ii)可知Sn= n n+1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10分 于是当n≥2时,an=Sn-Sn-1= n n+1-n-1 n = 1 n(n+1), 又n=1时,a1=1 2= 1 1 × 2,所以 {an}的通项公式an= n n+1,n=1,2,3,…. ……12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1.D 2.C 3.C 4.D 5.A 6.C 7.A 8.A 9.C 10.B 11.B 12.B 第 页 92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1) 的内角和 ,由 得 . 应用正弦定理,知 , . 因为 , 所以 , (2)因为 , 所以,当 ,即 时, 取得最大值 . 18.解:(1)记 表示事件“取出的2件产品中无二等品”, 表示事件“取出的2件产品中恰有1件二等品”. 则 互斥,且 ,故 于是 . 解得 (舍去). (2) 的可能取值为 . 42− 0.8 2 4 2+ 5 2 − ABC△ A B C+ + = π 0 0A B C π= > >3, , 20 B π< < 3 2 3sin sin 4sinsin sin BCAC B x xA = = =π 3 2sin 4sinsin BCAB C xA π = = − 3  y AB BC AC= + + 2 24sin 4sin 2 3 0 3y x x x π π   = + − + < <   3    14 sin cos sin 2 32y x x x  3= + + +  2  54 3sin 2 3x x π π π π   = + + < + <   6 6 6 6    x π π+ =6 2 x π= 3 y 6 3 0A 1A 0 1A A, 0 1A A A= + 0 1( ) ( )P A P A A= + 0 1 2 1 2 2 ( ) ( ) (1 ) C (1 ) 1 P A P A p p p p = + = − + − = − 20.96 1 p= − 1 20.2 0.2p p= = −, ξ 01 2,, 第 页 93 若该批产品共100件,由(1)知其二等品有 件,故 . . . 所以 的分布列为 0 1 2 19.解法一: (1)作 交 于点 ,则 为 的中点. 连结 ,又 , 故 为平行四边形. ,又 平面 平面 . 所以 平面 . (2)不妨设 ,则 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 取 中点 ,连结 ,则 . 又 平面 ,所以 ,而 , 所以 面 . 取 中点 ,连结 ,则 . 连结 ,则 . 故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 所以二面角 的大小为 . 解法二:(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设 ,则 , 100 0.2 20× = 2 80 2 100 C 316( 0) C 495P ξ = = = 1 1 80 20 2 100 C C 160( 1) C 495P ξ = = = 2 20 2 100 C 19( 2) C 495P ξ = = = ξ ξ P 316 495 160 495 19 495 FG DC∥ SD G G SD 1 2AG FG CD∥, CD AB∥ FG AE AEFG∥ , EF AG∥ AG ⊂ SAD EF ⊄, SAD EF ∥ SAD 2DC = 4 2SD DG ADG= =, ,△ AG H DH DH AG⊥ AB⊥ SAD AB DH⊥ AB AG A= DH ⊥ AEF EF M MH HM EF⊥ DM DM EF⊥ DMH∠ A EF D− − 2tan 21 DHDMH HM ∠ = = = A EF D− − arctan 2 D xyz− ( 0 0) (0 0 )A a S b,,, ,, ( 0) (0 0)B a a C a, ,, , ,, 0 02 2 2 a a bE a F          , , , , , A E B C F S D H G M A A E B C F S D G M y z x 第 页 94 . 取 的中点 ,则 . 平面 平面 , 所以 平面 . (2)不妨设 ,则 . 中点 又 , , 所以向量 和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 的平面角. . 所以二面角 的大小为 . 20.解:(1)依题设,圆 的半径 等于原点 到直线 的距离, 即 . 得圆 的方程为 . (2)不妨设 .由 即得 . 设 ,由 成等比数列,得 , 即 . 0 2 bEF a = −    ,, SD 0 0 2 bG    ,, 0 2 bAG a = −    ,, EF AG EF AG AG= ⊂ , ∥ , SAD EF ⊄, SAD EF ∥ SAD (1 0 0)A ,, 1 1(11 0) (01 0) (0 0 2) 1 0 0 12 2B C S E F          ,,, ,,, ,,, ,, , ,, EF 1 1 1 1 1 1 ( 1 01) 02 2 2 2 2 2M MD EF MD EF MD E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02EA  = −    , , 0EA EF EA EF=   , ⊥ MD EA A EF D− − 3cos 3 MD EAMD EA MD EA < >= =       , A EF D− − 3arccos 3 O r O 3 4x y− = 4 2 1 3 r = = + O 2 2 4x y+ = 1 2 1 2( 0) ( 0)A x B x x x<,, ,, 2 4x = ( 2 0) (2 0)A B− ,, , ( )P x y, PA PO PB, , 2 2 2 2 2 2( 2) ( 2)x y x y x y+ + − + = + 2 2 2x y− = ( 2 ) (2 )PA PB x y x y= − − − − −   , , 第 页 95 由于点 在圆 内,故 由此得 .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 21.解:(1)由 整理得 . 又 ,所以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得 (2)方法一: 由(1)可知 ,故 . 那么, 又由(1)知 且 ,故 , 因此 为正整数. 方法二: 由(1)可知 , 因为 , 所以 . 由 可得 , 2 2 2 4 2( 1). x y y = − + = − P O 2 2 2 2 4 2. x y x y  + < − = , 2 1y < PA PB   [ 2 0)− , 13 2 3 42 n n aa n−−= =, ,,,… , 1 11 (1 )2n na a −− = − − 11 0a− ≠ {1 }na− 11 a− 1 2 − 1 1 11 (1 ) 2 n na a − = − − −   30 2na< < 0nb > 2 2 1n nb b+ − 2 2 1 1 2 2 2 (3 2 ) (3 2 ) 3 33 2 (3 2 )2 2 9 ( 1) .4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0na > 1na ≠ 2 2 1 0n nb b+ − > 1n nb b n+< , 30 12n na a< < ≠, 1 3 2 n n aa + −= 1 1 1 (3 )3 2 2 n n n n n a ab a a+ + + −= − = 1na ≠ 33(3 2 ) 2 n n n aa a − − <    第 页 96 即 两边开平方得 . 即 为正整数. 22.解:(1)求函数 的导数; . 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即 . (2)如果有一条切线过点 ,则存在 ,使 . 于是,若过点 可作曲线 的三条切线,则方程 有三个相异的实数根. 记 , 则 . 当 变化时, 变化情况如下表: 0 0 0 极大值 极小值 由 的单调性,当极大值 或极小值 时,方程 最多有一个实数根; 当 时,解方程 得 ,即方程 只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 2 2 3(3 2 ) 2 n n n n aa a a − − <     33 2 2 n n n n aa a a −− <  1n nb b n+< , ( )f x 2( ) 3 1x xf ′ = − ( )y f x= ( ( ))M t f t, ( ) ( )( )y f t f t x t′− = − 2 3(3 1) 2y t x t= − − ( )a b, t 2 3(3 1) 2b t a t= − − ( )a b, ( )y f x= 3 22 3 0t at a b− + + = 3 2( ) 2 3g t t at a b= − + + 2( ) 6 6g t t at′ = − 6 ( )t t a= − t ( ) ( )g t g t′, t ( 0)−∞, (0 )a, a ( )a + ∞, ( )g t′ + − + ( )g t  a b+  ( )b f a−  ( )g t 0a b+ < ( ) 0b f a− > ( ) 0g t = 0a b+ = ( ) 0g t = 30 2 at t= =, ( ) 0g t = 第 页 97 当 时,解方程 得 ,即方程 只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 综上,如果过 可作曲线 三条切线,即 有三个相异的实数根,则 即 . 2008年高考试题答案(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C C D D B B B C A C 提示: 1、 2、 3、 为奇函数 4、 5、当 时, 6、 7、 的系数为 8、 9、 = 在 为单增函数, 10、连结AC、BD相交于O点,连结OE,则OE//SO,所以 为所求角,设AB=2,则OE=1,AE= ,AO= , 11、设底边斜率为K,直线 与 的斜率分别为    ,又原点在底边上,所以K=3 ( ) 0b f a− = ( ) 0g t = 2 at t a= − =, ( ) 0g t = ( )a b, ( )y f x= ( ) 0g t = 0 ( ) 0. a b b f a + >  − < , ( )a b f a− < < }1,0,1{},21|{ −=∈<≤−=∩ ZxxxNM 223232233 30,03,)3(3)( abbbbaibbaababia =∴≠=−∴−+−=+  )(xf cabxxe <<∴<<−∴<<− 0ln111     = −= 2 2 y x 83min −=−= yxZ 29 201 3 30 3 10 3 30 3 20 =−−= C C C CP xxxxx ∴−−=+− 2446 )1()1()1()1( 32 2 1 4 −=+− CC 2|)4sin(|2|cossin||| ≤−=−= π aaaMN 22)1()1( 2 22 ++=++= aaa aae 1)1( 2 ++ a 110 << a 1)1( 2 ++= tu )1,0( 52 << u 52 <<∴ e AEO∠ 3 2 3 3cos ==∠ AE OEAEO 02 =−+ yx 047 =−− yx 7 1,1− 3 1,3, 71 7 1 1 1 −=∴ + +− =− −−∴ kk k k k 第 页 98 12、 与 的公共弦为AB,球心为O,AB中点为C,则四边形 为矩形,所以 二、填空题 13、 ; 14、 ,当 时 ; 15、设AB所在直线方程为 , ; 16.两组相对侧面分别平行;一组相对侧面平行且全等;对角线交于一点;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注:上面给出了四个充要条件。如果考生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同样给分。 三、解答题 17.解:(Ⅰ)由 ,得 , 由 ,得 . 所以 .∙∙∙∙∙∙∙∙∙∙∙∙∙∙∙∙∙∙∙∙∙∙∙∙∙∙∙∙∙∙∙∙∙∙∙∙∙∙∙∙∙∙∙∙∙∙∙∙∙∙∙∙∙∙5分 (Ⅱ)由 得 , 由(Ⅰ)知 , 故 ,∙∙∙∙∙∙∙∙∙∙∙∙∙∙∙∙∙∙∙∙∙∙∙∙∙∙∙∙∙∙∙∙∙∙∙∙∙∙∙∙∙∙∙∙∙∙∙∙∙∙∙∙∙∙∙∙∙∙∙∙∙∙∙∙∙∙∙∙∙∙∙∙∙∙∙∙∙∙∙∙∙∙∙∙∙∙∙∙∙∙∙∙∙∙∙∙∙∙∙∙∙∙∙∙∙∙∙∙∙∙∙∙∙∙∙∙∙∙∙∙∙∙∙∙∙∙8分 又 , 故 , . 所以 .∙∙∙∙∙∙∙∙∙∙∙∙∙∙∙∙∙∙∙∙∙∙∙∙∙∙∙∙∙∙∙∙∙∙∙∙∙∙∙∙∙∙∙∙∙∙∙∙∙∙∙∙∙∙∙∙∙∙∙∙∙∙∙∙∙∙∙∙∙∙∙∙∙∙∙∙∙∙∙∙∙∙∙∙∙∙∙∙∙∙∙∙∙∙∙∙∙∙∙∙∙∙∙∙∙10分 18.解:各投保人是否出险互相独立,且出险的概率都是 ,记投保的10 000人中出险的人数为 ,则 . (Ⅰ)记 表示事件:保险公司为该险种至少支付10 000元赔偿金,则 发生当且仅当 ,∙∙∙∙∙∙∙∙∙∙∙∙∙∙∙∙∙∙∙∙∙∙∙∙∙∙∙∙∙∙∙∙∙∙∙∙∙∙∙∙∙∙∙∙∙∙∙∙∙∙∙∙∙∙∙∙∙∙∙∙∙∙∙∙∙∙∙∙∙∙∙∙∙∙∙∙∙∙∙∙∙∙∙∙∙∙∙∙∙∙∙∙∙∙∙∙∙∙∙∙∙∙∙∙∙∙∙∙∙∙∙∙∙∙∙∙∙∙∙∙∙∙∙∙∙∙∙∙∙∙∙∙∙∙∙∙∙∙∙∙∙∙∙∙∙∙∙∙∙∙∙∙∙∙∙∙∙∙2分 1O 2O COOO 21 3||||||,1||,2|||,||| 22 21 =−=∴⊥=== ACOAOCOCACACOAOCOO  20)2(7)32(4)32,2( =∴=+−+∴++=+ λλλλλλ ba axaey =' 0=x 2' =∴= aay 1−= xy 044 4 1 2 2 =−−⇒    = −= yy xy xy 222 ±=∴ y 223 222 222 || || += − +=∴ FB FA 5cos 13B = − 12sin 13B = 4cos 5C = 3sin 5C = 33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65A B C B C B C= + = + = 33 2ABCS =△ 1 33sin2 2AB AC A× × × = 33sin 65A = 65AB AC× = sin 20 sin 13 AB BAC ABC ×= = 220 6513 AB = 13 2AB = sin 11 sin 2 AB ABC C ×= = p ξ 4~ (10 )B pξ , A A 0ξ = O O2 CO1 第 页 99 , 又 , 故 .∙∙∙∙∙∙∙∙∙∙∙∙∙∙∙∙∙∙∙∙∙∙∙∙∙∙∙∙∙∙∙∙∙∙∙∙∙∙∙∙∙∙∙∙∙∙∙∙∙∙∙∙∙∙∙∙∙∙∙∙∙∙∙∙∙∙∙∙∙∙∙∙∙∙∙∙∙∙∙∙∙∙∙∙∙∙∙∙∙∙∙∙∙∙∙∙∙∙∙∙∙∙∙∙∙∙∙∙∙∙∙∙∙∙∙∙∙∙∙∙∙∙∙∙∙∙∙∙∙∙∙∙∙∙5分 (Ⅱ)该险种总收入为 元,支出是赔偿金总额与成本的和. 支出 , 盈利 , 盈利的期望为 , ∙∙∙∙∙∙∙∙∙∙∙∙∙∙∙∙∙∙∙∙∙∙∙∙∙∙∙∙∙∙∙∙∙∙∙∙∙∙∙∙∙∙∙∙∙∙∙∙∙∙∙∙∙∙∙∙∙∙∙∙∙∙∙∙9分 由 知, , . (元). 故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为15元.∙∙∙∙∙∙∙∙∙∙∙∙∙∙∙∙∙∙∙∙∙∙∙∙∙∙∙∙∙∙∙∙∙∙∙∙∙∙∙∙∙∙∙∙∙∙∙∙∙∙∙∙∙∙∙∙∙∙∙∙∙∙∙∙∙∙∙∙∙∙∙∙∙∙∙∙∙∙∙∙∙∙∙∙∙∙∙∙12分 19.解法一: 依题设知 , . (Ⅰ)连结 交 于点 ,则 . 由三垂线定理知, .∙∙∙∙∙∙∙∙∙∙∙∙∙∙∙∙∙∙∙∙∙∙∙∙∙∙∙∙∙∙∙∙∙∙∙∙∙∙∙∙∙∙∙∙∙∙∙∙∙∙∙∙∙∙∙∙∙∙∙∙∙∙∙∙∙∙∙∙∙∙∙∙∙∙∙∙∙∙∙∙∙∙∙∙∙∙∙∙∙∙∙∙∙∙∙∙∙∙∙∙∙∙∙∙∙3分 在平面 内,连结 交 于点 , 由于 , 故 , , 与 互余. 于是 . 与平面 内两条相交直线 都垂直, 所以 平面 .∙∙∙∙∙∙∙∙∙∙∙∙∙∙∙∙∙∙∙∙∙∙∙∙∙∙∙∙∙∙∙∙∙∙∙∙∙∙∙∙∙∙∙∙∙∙∙∙∙∙∙∙∙∙∙∙∙∙∙∙∙∙∙∙∙∙∙∙∙∙∙∙∙∙∙∙∙∙∙∙∙∙∙∙∙∙∙∙∙∙∙∙∙∙∙∙∙∙∙∙∙∙∙∙∙∙∙∙∙∙∙∙∙∙∙∙∙6分 ( ) 1 ( )P A P A= − 1 ( 0)P ξ= − = 4101 (1 )p= − − 410( ) 1 0.999P A = − 0.001p = 10 000a 10 000 50 000ξ + 10 000 (10 000 50 000)aη ξ= − + 10 000 10 000 50 000E a Eη ξ= − − 4 3~ (10 10 )Bξ −, 310 000 10Eξ −= × 4 4 410 10 5 10E a Eη ξ= − − × 4 4 4 3 410 10 10 10 5 10a −= − × × − × 0Eη ≥ 4 4 410 10 10 5 10 0a⇔ − × − × ≥ 10 5 0a⇔ − − ≥ 15a⇔ ≥ 2AB = 1CE = AC BD F BD AC⊥ 1BD AC⊥ 1ACA EF 1AC G 1 2 2AA AC FC CE = = 1Rt RtA AC FCE△ ∽ △ 1AAC CFE∠ = ∠ CFE∠ 1FCA∠ 1AC EF⊥ 1AC BED BD EF, 1AC ⊥ BED A B CD E A1 B1 C1D1 F H G 第 页 100 (Ⅱ)作 ,垂足为 ,连结 .由三垂线定理知 , 故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8分 , , . , . 又 , . . 所以二面角 的大小为 . ∙∙∙∙∙∙∙∙∙∙∙∙∙∙∙∙∙∙∙∙∙∙∙∙∙∙∙∙∙∙∙∙∙∙∙∙∙∙∙∙∙∙∙∙∙∙∙∙∙∙∙∙∙∙∙∙∙∙∙∙∙∙∙∙∙∙∙∙∙∙∙∙∙12分 解法二: 以 为坐标原点,射线 为 轴的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 依题设, . , .∙∙∙∙∙∙∙∙∙∙∙∙∙∙∙∙∙∙∙∙∙∙∙∙∙∙∙∙∙∙∙∙∙∙∙∙∙∙∙∙∙∙∙∙∙∙∙∙∙∙∙∙∙∙∙∙∙∙∙∙∙∙∙∙∙∙∙∙∙∙∙∙∙∙∙∙∙∙∙∙∙∙∙∙∙∙∙∙∙∙∙∙∙∙∙∙∙∙3分 (Ⅰ)因为 , , 故 , . 又 , 所以 平面 . ∙∙∙∙∙∙∙∙∙∙∙∙∙∙∙∙∙∙∙∙∙∙∙∙∙∙∙∙∙∙∙∙∙∙∙∙∙∙∙∙∙∙∙∙∙∙∙∙∙∙∙∙∙∙∙∙∙∙∙∙∙∙∙∙∙∙∙∙∙∙∙∙∙∙∙∙∙∙∙∙∙∙∙∙∙∙∙∙∙∙∙∙∙∙∙∙∙∙∙∙∙∙∙∙∙∙∙∙∙∙∙∙∙∙∙∙∙6分 (Ⅱ)设向量 是平面 的法向量,则 , . 故 , . 令 ,则 , , . ∙∙∙∙∙∙∙∙∙∙∙∙∙∙∙∙∙∙∙∙∙∙∙∙∙∙∙∙∙∙∙∙∙∙∙∙∙∙∙∙∙∙∙∙∙∙∙∙∙∙∙∙∙∙∙∙∙∙∙∙∙∙∙∙∙∙∙∙∙∙∙∙∙∙∙∙∙9分 GH DE⊥ H 1A H 1A H DE⊥ 1A HG∠ 1A DE B− − 2 2 3EF CF CE= + = 2 3 CE CFCG EF ×= = 2 2 3 3EG CE CG= − = 1 3 EG EF = 1 2 3 15 EF FDGH DE ×= × = 2 2 1 1 2 6AC AA AC= + = 1 1 5 6 3AG AC CG= − = 1 1tan 5 5AGA HG HG ∠ = = 1A DE B− − arctan5 5 D DA x D xyz− 1(2 2 0) (0 2 0) (0 21) (2 0 4)B C E A,,, ,,, ,,, ,, (0 21) (2 2 0)DE DB= = ,,, ,, 1 1( 2 2 4) (2 0 4)AC DA= − − = ,, , ,, 1 0AC DB =   1 0AC DE =   1AC BD⊥ 1AC DE⊥ DB DE D= 1AC ⊥ DBE ( )x y z= , ,n 1DA E DE⊥ n 1DA⊥ n 2 0y z+ = 2 4 0x z+ = 1y = 2z = − 4x = (41 2)= −,,n A B CD E A1 B1 C1D1 y x z 第 页 101 等于二面角 的平面角, . 所以二面角 的大小为 . ∙∙∙∙∙∙∙∙∙∙∙∙∙∙∙∙∙∙∙∙∙∙∙∙∙∙∙∙∙∙∙∙∙∙∙∙∙∙∙∙∙∙∙∙∙∙∙∙∙∙∙∙∙∙∙∙∙∙∙∙∙∙∙∙∙∙∙∙∙∙∙∙12分 20.解: (Ⅰ)依题意, ,即 , 由此得 .∙∙∙∙∙∙∙∙∙∙∙∙∙∙∙∙∙∙∙∙∙∙∙∙∙∙∙∙∙∙∙∙∙∙∙∙∙∙∙∙∙∙∙∙∙∙∙∙∙∙∙∙∙∙∙∙∙∙∙∙∙∙∙∙∙∙∙∙∙∙∙∙∙∙∙∙∙∙∙∙∙∙∙∙∙∙∙∙∙∙∙∙∙∙∙∙∙∙∙∙∙∙4分 因此,所求通项公式为 , .①∙∙∙∙∙∙∙∙∙∙∙∙∙∙∙∙∙∙∙∙∙∙∙∙∙∙∙∙∙∙∙∙∙∙∙∙∙∙∙∙∙∙∙∙∙∙∙∙∙∙∙∙∙∙∙∙∙∙∙∙∙∙∙∙∙∙∙∙∙∙∙∙∙∙∙∙∙∙∙∙∙∙∙∙∙∙∙∙∙6分 (Ⅱ)由①知 , , 于是,当 时, , , 当 时, . 又 . 综上,所求的 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21.(Ⅰ)解:依题设得椭圆的方程为 , 1AC,n 1A DE B− − 1 1 1 14cos 42 ACAC AC = =  , nn n 1A DE B− − 14arccos 42 1 1 3n n n n nS S a S+ +− = = + 1 2 3n n nS S+ = + 1 1 3 2( 3 )n n n nS S+ + − = − 13 ( 3)2n n n nb S a −= − = − *n∈N 13 ( 3)2n n nS a −= + − *n∈N 2n≥ 1n n na S S −= − 1 1 23 ( 3) 2 3 ( 3) 2n n n na a− − −= + − × − − − × 1 22 3 ( 3)2n na− −= × + − 1 2 1 4 3 ( 3)2n n n na a a− − + − = × + − 2 2 32 12 32 n n a − −   = + −      2n≥ 2 1 312 3 02 n n na a a − +  ⇔ + −  ≥ ≥ 9a⇔ −≥ 2 1 13a a a= + > a [ )9− + ∞, 2 2 14 x y+ = 第 页 102 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 .∙∙∙∙∙∙∙∙∙∙∙∙∙∙∙∙∙∙∙∙∙∙∙∙∙∙∙∙∙∙∙∙∙∙∙∙∙∙∙∙∙∙∙∙∙∙∙∙∙∙∙∙∙∙∙∙2分 如图,设 ,其中 , 且 满足方程 , 故 .① 由 知 ,得 ; 由 在 上知 ,得 . 所以 , 化简得 , 解得 或 .∙∙∙∙∙∙∙∙∙∙∙∙∙∙∙∙∙∙∙∙∙∙∙∙∙∙∙∙∙∙∙∙∙∙∙∙∙∙∙∙∙∙∙∙∙∙∙∙∙∙∙∙∙∙∙∙∙∙∙∙∙∙∙∙∙∙∙∙∙∙∙∙∙∙∙∙∙∙∙∙∙∙∙∙∙∙∙∙∙∙∙∙∙∙∙∙∙∙∙∙∙∙∙∙∙∙∙∙∙∙∙∙∙∙∙∙∙∙∙∙∙∙6分 (Ⅱ)解法一: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①式知,点 到 的距离分别为 , . ∙∙∙∙∙∙∙∙∙∙∙∙∙∙∙∙∙∙∙∙∙∙∙∙∙∙∙∙∙∙∙∙∙∙∙∙∙∙∙∙∙∙∙∙∙∙∙∙∙∙∙∙∙∙∙∙∙∙∙∙∙∙∙∙∙∙∙∙∙∙∙∙∙∙∙∙∙∙9分 又 ,所以四边形 的面积为 , 当 ,即当 时,上式取等号.所以 的最大值为 . ∙∙∙∙∙∙∙∙∙∙∙∙∙∙∙∙∙∙∙∙∙∙∙∙∙∙∙∙∙∙∙∙∙∙∙∙∙∙∙∙12分 解法二:由题设, , . AB EF, 2 2x y+ = ( 0)y kx k= > 0 0 1 1 2 2( ) ( ) ( )D x kx E x kx F x kx, , , , , 1 2x x< 1 2x x, 2 2(1 4 ) 4k x+ = 2 1 2 2 1 4 x x k = − = + 6ED DF=  0 1 2 06( )x x x x− = − 0 2 1 2 2 1 5 10(6 )7 7 7 1 4 x x x x k = + = = + D AB 0 02 2x kx+ = 0 2 1 2x k = + 2 2 10 1 2 7 1 4k k =+ + 224 25 6 0k k− + = 2 3k = 3 8k = E F, AB 2 1 1 1 2 2 2 2(1 2 1 4 ) 5 5(1 4 ) x kx k kh k + − + + += = + 2 2 2 2 2 2 2 2(1 2 1 4 ) 5 5(1 4 ) x kx k kh k + − + − += = + 22 1 5AB = + = AEBF 1 2 1 ( )2S AB h h= + 2 1 4(1 2 )52 5(1 4 ) k k += +  2 2(1 2 ) 1 4 k k += + 2 2 1 4 42 1 4 k k k + += + 2 2≤ 2 1k = 1 2k = S 2 2 1BO = 2AO = D FB y xAO E 第 页 103 设 , ,由①得 , , 故四边形 的面积为 ∙∙∙∙∙∙∙∙∙∙∙∙∙∙∙∙∙∙∙∙∙∙∙∙∙∙∙∙∙∙∙∙∙∙∙∙∙∙∙∙∙∙∙∙∙∙∙∙∙∙∙∙∙∙∙∙∙∙∙∙∙∙∙∙∙∙∙∙∙∙∙∙∙∙∙∙∙∙∙∙∙∙∙∙∙∙∙∙∙∙∙∙∙∙∙∙∙∙∙∙∙∙∙∙∙∙∙∙∙∙∙∙∙∙∙∙∙∙∙∙∙∙∙∙∙∙∙∙∙∙∙∙∙∙∙∙∙∙∙∙∙9分 , 当 时,上式取等号.所以 的最大值为 .∙∙∙∙∙∙∙∙∙∙∙∙∙∙∙∙∙∙∙∙∙∙∙∙∙∙∙∙∙∙∙∙∙∙∙∙∙∙∙∙∙∙∙∙∙∙∙∙∙∙∙∙∙∙∙∙∙∙∙∙12分 22.解: (Ⅰ) . ∙∙∙∙∙∙∙∙∙∙∙∙∙∙∙∙∙∙∙∙∙∙∙∙∙∙∙∙∙∙∙∙∙∙∙∙∙∙∙∙∙∙∙2分 当 ( )时, ,即 ; 当 ( )时, ,即 . 因此 在每一个区间 ( )是增函数, 在每一个区间 ( )是减函数. ∙∙∙∙∙∙∙∙∙∙∙∙∙∙∙∙∙∙∙∙∙∙∙∙∙∙∙∙∙∙∙∙∙∙∙∙∙∙∙∙∙∙∙∙6分 (Ⅱ)令 ,则 . 故当 时, . 1 1y kx= 2 2y kx= 2 0x > 2 1 0y y= − > AEBF BEF AEFS S S= +△ △ 2 22x y= + 2 2 2( 2 )x y= + 2 2 2 2 2 24 4x y x y= + + 2 2 2 22( 4 )x y+≤ 2 2= 2 22x y= S 2 2 2 2 (2 cos )cos sin ( sin ) 2cos 1( ) (2 cos ) (2 cos ) x x x x xf x x x + − − +′ = =+ + 2π 2π2 π 2 π3 3k x k− < < + k ∈Z 1cos 2x > − ( ) 0f x′ > 2π 4π2 π 2 π3 3k x k+ < < + k ∈Z 1cos 2x < − ( ) 0f x′ < ( )f x 2π 2π2 π 2 π3 3k k − +  , k ∈Z ( )f x 2π 4π2 π 2 π3 3k k + +  , k ∈Z ( ) ( )g x ax f x= − 2 2cos 1( ) (2 cos ) xg x a x +′ = − + 2 2 3 2 cos (2 cos )a x x = − ++ + 21 1 13 2 cos 3 3ax  = − + − +  1 3a≥ ( ) 0g x′ ≥ 第 页 104 又 ,所以当 时, ,即 .∙∙∙∙∙∙∙∙∙∙∙∙∙∙∙∙∙∙∙∙∙∙∙∙∙∙∙∙∙∙∙∙∙∙∙∙∙9分 当 时,令 ,则 . 故当 时, . 因此 在 上单调增加. 故当 时, , 即 . 于是,当 时, . 当 时,有 . 因此, 的取值范围是 . ∙∙∙∙∙∙∙∙∙∙∙∙∙∙∙∙∙∙∙∙∙∙∙∙∙∙∙∙∙∙∙∙∙∙∙∙∙∙∙∙∙∙∙∙∙∙∙∙∙∙∙∙∙∙∙∙∙∙∙∙∙∙∙∙∙∙∙∙∙∙∙∙∙∙∙∙∙∙∙∙∙∙∙∙∙∙∙∙∙∙∙∙∙∙∙∙∙12分 (0) 0g = 0x≥ ( ) (0) 0g x g =≥ ( )f x ax≤ 10 3a< < ( ) sin 3h x x ax= − ( ) cos 3h x x a′ = − [ )0 arccos3x a∈ , ( ) 0h x′ > ( )h x [ )0 arccos3a, (0 arccos3 )x a∈ , ( ) (0) 0h x h> = sin 3x ax> (0 arccos3 )x a∈ , sin sin( ) 2 cos 3 x xf x axx = > >+ 0a≤ π 1 π02 2 2f a  = >   ≥ a 1 3  + ∞ , 第 页 105 第 页 106 第 页 107 第 页 108 第 页 109 第 页 110 第 页 111 第 页 112 第 页 113 第 页 114 第 页 115 第 页 1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