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15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专题训练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15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专题训练 高考命题规律 2019年高考必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命题角度1 区域农业发展 2~3 命题角度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6 命题角度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命题角度4 产业转移 1~3 3~5 1~3 命题角度5 区域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 37, 24分 36, 24分 36, 22分 命题角度1区域农业发展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5全国Ⅱ·2~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第1~2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1.D 2.A 解析本组题以桑基、蔗基、果基鱼塘用地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主要考查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蔬菜、花卉的需求增加,市场价格上涨,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了桑基、蔗基鱼塘。第2题,主要考查产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塘农业是传统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是在当地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由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塘生产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因此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24 / 24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四川广安、眉山一诊)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按省级行政边界,可以将我国茶叶产区划分为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云、贵、川、渝4省市)、江南茶区(浙、皖、苏、湘、鄂、赣6省)、华南茶区(粤、桂、闽、琼4省区)、江北茶区(陇南、陕南、豫南、鲁中南4省的产茶区)。2009—2014年,我国茶叶产量增长明显。下图示意2009—2014年18省茶叶产量重心移动路径。据此完成第1~3题。 1.从茶叶产区的分布可以推断,茶树的生长习性是( ) A.喜水喜肥 B.喜暖喜湿 C.耐涝怕旱 D.耐寒耐旱 2.下列省区中,2009—2014年茶叶产量增加较多的是 ( ) A.滇、蜀 B.湘、鄂 C.浙、皖 D.粤、闽 3.促使图示茶叶产量重心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变化 B.科技进步 C.市场需求 D.政策引导 答案1.B 2.A 3.D 解析第1题,四大茶叶产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丰富,江北茶区虽位于北方但也是纬度较低地区,说明茶叶主要的生长习性是喜暖喜湿。第2题,由2009—2014年18省茶叶产量重心移动路径图可以看出我国茶叶产量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说明我国茶叶产量增加较多的是西南地区,选项中滇、蜀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第3题,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植物适合生长的范围应该向高纬地区移动,与图示茶叶产量重心移动不符;目前茶叶生长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因此茶叶生产对科技要求不高,并且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科技进步快,茶叶产量重心也应该向东转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茶叶产量重心也应向东转移,与图示情况不符;正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政策引导农民大规模发展茶叶种植来满足茶叶的市场需求,从而使得茶叶产量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 (2018山东枣庄二模)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喜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第4~6题。 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 ) ①水热条件更好 ②土地租金更低 ③平原面积更广 ④劳动力更廉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 ①种植成本上升 ②收购价格提高 ③种植业结构调整 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 A.推进土地流转 B.扩大种植面积 24 / 24 C.培育高产品种 D.提高机械化水平 答案4.D 5.C 6.B 解析第4题,20世纪90年代,广东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传统的制糖业面临着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的问题,导致制糖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原料更为丰富的广西,②④正确。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随着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种植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种植业向产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进行调整;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比巴西高出许多,因此蔗糖进口数量增加,对传统制糖业冲击较大,原料的需求量减少,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因此①③④正确。收购价格提高,会导致种植面积增加,②错误。第6题,针对广西甘蔗产业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可以采取推进当地土地流转,增大甘蔗的现代化种植规模以及管理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种植成本,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产品种;由于该地种植成本较高,不能盲目扩大种植面积,B项错误。 (2018福建毕业班质检)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第7~9题。 7.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8.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 9.该大棚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7.A 8.D 9.C 解析第7题,读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 cm土壤的pH逐渐减小到7以下,使土壤呈酸性,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第8题,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变化不大,故可及时深耕土壤,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第9题,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0~20 cm)刚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土有机质含量低。 24 / 24 (2018广东广州调研)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12题。 年降雨量/mm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 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200 2.9 +0.9 200~400 2.8 +0.8 400~800 45.9 +8.9 ≥800 48.4 -10.6 10.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11.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12.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答案10.D 11.B 12.A 解析第10题,由表可知,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在降水量400~800 mm和≥800 mm的地区最高,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位于东部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结合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可知,降水量≥800 mm的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下降最多,而降水量400~800 24 / 24 mm的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提高最多,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由湿润区移向半湿润区。第11题,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区域,由于种粮效益低,大量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些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锐减。所以,这些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所以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第12题,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北方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而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人多地少。所以,北方与南方相比,具有人均耕地数量较多的优势,土地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从而为粮食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所以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8湖北武汉华大新高考联盟质检)莲藕在我国南方水乡种植广泛,根据生长环境差异分为田藕(种在水田里)和塘藕(种在深水塘里),其中塘藕比田藕的淀粉含量要高。莲藕的叶柄和花梗较细脆,而叶片宽大,通风易折断,若断处有水渗入,会引起地下茎腐烂。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塘藕的淀粉含量比田藕高,是因为水塘比水田( ) A.水体深,土温低,莲藕生长周期长,养分积累多 B.水量大,土壤化肥农药浓度低,莲藕生长速度快 C.土温变化小,莲藕生长环境稳定,养分积累多 D.土层更深厚,莲藕的发育空间大,莲藕生长量大 14.塘藕一般秋季成熟,但挖藕多选择在冬季,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储运条件好 B.临近春节,市场需求大 C.处于农闲时节,劳动力充足 D.冬季湖塘水位低,采挖条件好 15.在田藕生长旺季遇到暴风雨来临时,为防止田藕的叶柄和花梗折断,藕农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向藕田灌水,提高藕田水位 B.给藕田放水,降低藕田水位 C.给藕田追肥,提高莲藕的抗风能力 D.在藕田上覆盖塑料膜,减风挡雨 答案13.A 14.D 15.A 解析第1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塘藕生长于深水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生长缓慢,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养分多;塘藕生长速度不快,且生长速度快不利于养分的积累;温差大对养分积累有利,土温变化小不利于养分积累;生长量大不等于养分含量高。第14题,题干问的是自然原因,而市场需求大和劳动力充足不属于自然因素;储运条件好不是主要的原因。第15题,莲藕的叶柄和花梗易遇风折断,在强风来临前及时灌水,可抬高水位,稳定植株,减轻强风对莲藕植株的危害。 命题角度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6全国Ⅲ·6)与2014年相比,2015年××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今后,××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24 / 24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故今后××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辽宁大连一模)深圳××区自1993年建区以来,始终保持“创新与传统并存”的特色,先后形成了大芬油画村、大运软件小镇和龙岗天安数码城等一批科技型与文化型集聚区。近年来,在引进天安云谷、天安数码城等高新技术产业落户的同时,仍注重发展甘坑客家小镇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使客家文化得以维护和传承。据此完成第1~2题。 1.深圳××区发展一批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B.扩大城市规模 C.解决就业问题 D.改善生态环境 2.近年来,在大芬油画村出现装裱、配框、画材和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及艺术衍生品业,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惠 B.交通便捷 C.协作便利 D.科技先进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与传统加工、制造相比,深圳××区先后形成了大芬油画村、大运软件小镇和龙岗天安数码城等一批科技型与文化型集聚区,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第2题,油画产品需要进行装裱、配框才能够更加精美,画材和物流则为配套油画的服务业及艺术衍生品业,由此看出它们协作更加便利。 (2018安徽安庆二模)区位熵是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通常区位熵大于1,表明某产业在该区域集聚程度高于总体地区;区位熵小于1,说明某产业在该区域的集聚水平低于总体地区。下图为浙江省部分城市2004—2012年服务业区位熵值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服务业集聚度从逐步升高到平稳发展的是( ) A.杭州 B.嘉兴 C.舟山 D.宁波 4.温州和舟山集聚度较高,可能是( ) A.服务业高度发达 B.经济高度发达 C.土地资源相对紧张 D.当地政府的重视 5.提高城市服务业集聚度,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服务业人口 ②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③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④加大产业转移的力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 / 24 答案3.A 4.C 5.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市的区位熵曲线先是增长,后表现平缓,说明其服务业集聚度先升高,后平稳发展;嘉兴服务业集聚度较低,且一直是增长;舟山服务业集聚度先急剧上升,后不断下降;宁波服务业集聚度先升后降,再上升。第4题,温州地处山区,舟山地处海岛,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客观上促进了服务业相对集聚。第5题,要提高服务业的集聚度,要积极推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既要大力发展新兴的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 (2018广东茂名二模)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产业梯度系数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下表为云南省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近年来云南省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吻合。据此完成第6~8题。 产业 烟草 制品 有色金 属冶炼 有色金 属矿业 非金属 产业 印刷业 黑色金 属冶炼 化工 产业梯 度系数 117.9 24 6.2 3.1 2.5 1.4 1.2 6.云南省承接烟草业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 A.近原料产地 B.烟草市场广阔 C.国家政策支持 D.科技水平高 7.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产业结构优化 8.有利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大烟草业比重 B.积极发展冶金工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承接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 答案6.A 7.B 8.C 解析第6题,产业梯度系数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云南是我国的“烟草王国”,原料丰富,烟草产业优势明显,利于承接烟草产业。第7题,云南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主要是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城市化水平提高。第8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利于可持续发展。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都是污染重的产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018安徽亳州期末)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人口密集,高校林立,有许多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项目。日前,中石化已经在彭州成功建设年产80万吨聚乙烯和冶炼1 000万吨石油原油的化工厂,彭州位于成都平原的上风口和水源(涧江)的上游。下图为2014年上半年成都三大产业比例分布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24 / 24 9.××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条件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高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0.中石化在彭州建化工厂,此项目对成都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污染成都水源,水质变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发达的科技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③④⑤正确。第三产业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不大,且对快速交通要求较高,与水运关系不大。第10题,化工厂具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由材料分析可知,彭州位于成都平原的上风口和水源(涧江)的上游,因此彭州建设化工厂,会对成都的大气和水源产生污染,因此②④正确。 (2018广东揭阳二模)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的地理重心位于(113°10'E,23°30'N),经济重心则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迁移变化。下图为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广东省1979—1992年经济重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心变化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 B.省内经济区域差异增大趋势明显 C.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部 D.西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 12.2000年后广东经济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停滞 B.省内产业转移 C.省内人口流动发生变化 D.粤东地区快速发展 答案11.D 12.B 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知,西北部地区经济比重下降,因广东省经济总量上升,西北地区经济总量也可能上升,D项不正确。第12题,从图中看,2000年后广东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其原因是省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东向西转移,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B项正确。 (2018福建漳州第三次调研)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市域范围同时出现了普遍增长与局部收缩两种截然不同的新空间现象。2013年出台的《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逐渐改变西北部的空间发展格局。下图示意2008—2014年东莞增长城镇与收缩城镇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东莞城镇发展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东部增长西部收缩 24 / 24 B.西南、东北部增长 C.北部增长南部收缩 D.西北、东南部收缩 14.松山湖成为新“增长极”,其人口结构优化的方向是 ( ) A.年轻化、文化程度高 B.受教育水平高、性别比低 C.年轻化、生育率很高 D.受教育水平高、生育率高 15.与甲区成为显著收缩区关系密切的是( ) A.基础设施薄弱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用工成本上升 D.环境制度要求 答案13.D 14.A 15.D 解析第13题,由图及图例可知,东莞城镇发展的总体空间分布是东南部、北部、西北部存在显著收缩和潜在收缩现象,西南部、松山湖附近存在转型增长和持续增长现象。第14题,由图可知,松山湖成为新“增长极”,得益于科技产业园,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员一般是年轻人且文化水平高,故其人口结构优化的方向是年轻化、文化程度高。第15题,由图可知,甲区为显著收缩区,经济发展不如以前,但其基础设施较好,A项错误;人口老龄化和用工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有压力,但不会导致其显著收缩,B、C两项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导致污染企业难以立足,故显著收缩,D项正确。 命题角度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4浙江·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第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入华北地区,会导致华北地区及调水沿线地区地下水位的上升,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①错误。南水北调增加了丙河段的水量,并且水量更加稳定,改善了航运条件,更有利于通航,②正确。图中丙至丁段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长江至黄河段,地势北高南低,需要逐级提水,③ 24 / 24 错误。戊地缺水问题较为严重,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目的就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④正确。所以D项正确。第2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的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将长江的水调入华北地区并应用于生产与生活,调出地区的水质备受调入地区的关注,所以A项正确。南水北调工程会减少长江入海口水的流量,输入海洋的泥沙量也会减少,B项错误。南水北调工程会减少甲河段的流量,降低甲河段的水位,增大甲地咸水入侵的可能,C项错误。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现象是月球与地球的引潮力引起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潮汐现象没有影响,D项错误。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河南安阳二模)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答案1.C 2.D 3.C 解析第1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第2题,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因水源路途遥远,线路长,投资巨大,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第3题,“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 (2018广东广州一模)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重庆、四川 C.珠江三角洲 D.新疆、陕西 24 / 24 5.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 A.2002—2005年 B.2005—2008年 C.2008—2011年 D.2011—2014年 答案4.D 5.B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3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在西部地区,新疆、陕西两地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消费量增长快。第5题,图中显示,2005—2008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向东迁移幅度最大,我国东部天然气资源缺乏,此时主要反映西气东输工程使得东部地区天然气使用量增大。 (2018江苏南京、盐城期末)2017年山东省建设了三条“外电入鲁”新通道。读“外电入鲁”通道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 ) A.常规能源匮乏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酸雨危害严重 D.环境保护压力大 7.“外电入鲁”给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带来的影响有( ) A.社会经济效益上升 B.电力生产成本加大 C.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D.促进能源结构改善 答案6.D 7.A 解析第6题,“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能源需求量大;山东省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丰富;山东省是半湿润区,降水较少,酸雨危害较轻;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压力大,电力是清洁能源。第7题,“外电入鲁”使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将资源转化为能源,社会经济效益上升;在当地将煤炭转化成电力,输入地减少了运输成本,电力生产成本减小;两地利用煤炭燃烧发电,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当地能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以煤电为主。 (2018山东临沂期末)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下图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第8~9题。 8.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 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④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8.B 9.A 24 / 24 解析第8题,该国为地中海气候,西部冬季受西风的影响,降水多,水源充足,有水可调;从图中看主要大城市集中于东部,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第9题,调水工程将西部的水调到东部,可以缓解水紧张问题,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①对;水源充足,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②对。 (2018吉林长春二模)“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减少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11.“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②⑥ 12.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答案10.C 11.A 12.D 解析第10题,“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等城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但该工程会造成汉水径流量的减少,可能使汉江流域发生旱灾。第11题,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其形成是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下陷)与外力作用(流水堆积)共同影响的结果。第12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渭河位于温带,冬季有结冰现象;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 命题角度4产业转移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8全国Ⅱ·1~3)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24 / 24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1.A 2.D 3.A 解析第1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由材料可知,M公司在建厂初期从事服装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故在其开设专卖店后,公司将服装设计与营销等研发环节作为主要业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故A项正确;服装加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人工成本较低,故B项错误;公司建厂初期应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而不是缩小规模,故C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能够与其他生产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加强合作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故D项错误。第2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研发中心和总部处于服装产品设计与管理环节,应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掌握人们的消费趋势,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信息通达性高,故D项正确;研发中心和总部虽对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要求,但不是迁入上海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研发中心和总部不是企业生产部门,交通条件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M公司的服装面向国内市场,其销售范围没有扩大,故C项错误。第3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从图中M公司的发展过程看,公司建立专卖店,专注于产品设计、研发,并建立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一过程是在打造自主品牌,故A项正确;1996年关闭自有生产厂,说明扩大生产规模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从研发中心致力于设计更多款式,到后来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说明其不单单是追求产品多样,最终目的是打造自主品牌,故C项错误;根据图中展示的发展过程可知,M公司一直在国内进行设计与销售,故D项错误。 (2016全国Ⅰ·1~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第4~6题。 4.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5.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6.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4.D 5.A 6.C 24 / 24 解析第4题,考查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相对比较法是区域产业发展条件分析的最重要方法,因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把佛山与景德镇相对比较,通过比较可知:国内外市场对两地来讲是相同的,在原材料和劳动力素质方面两地差别不明显,差别最显著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省级行政区,具有国家政策倾斜的优势,因此才能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陶瓷产业发展迅速。第5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随着佛山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区范围,本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作为污染严重、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升高)的陶瓷产业势必要迁出中心××区。市场的需求逐渐变大,陶瓷原材料广泛,不存在枯竭的问题;企业竞争加剧与否不是佛山一地所能决定的,更不是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第6题,考查产业转入地的区位条件。景德镇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2016全国Ⅱ·3~5)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7~9题。 7.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8.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9.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7.B 8.A 9.D 24 / 24 解析第7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该类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区或国家转移,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影响其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从市场规模看图中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但却是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最终转向越南,A项错误;电子工业对原料需求量较少,C项错误;技术水平对日本来说是优势条件,不是工业转移的因素,D项错误。故选B项。第8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20世纪90年代,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故选A项。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B、C两项错误;基础设施水平高是有利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D项错误。第9题,考查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随着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同时市场饱和,优势已不明显,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不应该再依赖于劳动力优势,靠价格取胜,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越南相比,中国外资家电组装在政策、成本上不占优势,A、C两项错误;进口越南产品会冲击我国的民族企业,不能实现我国家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B项错误。故选D项。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2018广东五校协作体第一次联考)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大量转移到新兴经济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暴露出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弊端。2009年6月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重振制造业,苹果电脑、福特汽车、英特尔等公司陆续把部分实体经济转回美国本土,“制造业回归美国”初见成效,纳米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产业的布局也逐步展开,因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有所缓解。据此完成第1~3题。 1.美国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 )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使制造业工人转入高新技术产业 C.会大幅度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 D.使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加大 2.阻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因素是( ) A.新兴国家科技研发能力进步 B.国内缺少足够的廉价劳动力 C.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 D.美国提高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 3.为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影响,我国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 B.加快启动国家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C.鼓励我国企业到美国大量投资建厂 D.积极发展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 答案1.D 2.A 3.B 解析第1题,产业空心化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保证技术密集型的中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生产;原来制造业的工人具有的是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并不能迅速适应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大多数是在高度发达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没有制造业基础,技术水平难以大幅度提升;因国内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国内物质需求依赖外部进口,贸易中进口多于出口,产生贸易逆差。第2题,国外研发能力提升,会对工厂生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阻碍工厂返回美国;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是中高端制造业,需要高端制造业技工,而不是廉价劳动力;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会促使制造业逃离该经济体,会促进制造业回归;提高进口关税,会造成国外的工业产品出口到美国时价格上涨,利润较低,为保住美国的市场,工厂可能会转移到美国生产,征收进口关税会促进制造业回归。第3题,启动创新中心建设可尽快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到中高端产业,促进工业水平的提高。 24 / 24 (2018广东茂名一模)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型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据此完成第4~6题。 4.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基础好 B.廉价劳动力 C.国家政策 D.海运便利 5.对比沿海,中国内陆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B.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 C.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D.地方政策更优惠 6.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中国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 ) A.知识产权的保护 B.经济利益最大化 C.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D.提高资本利用率 答案4.C 5.B 6.B 解析第4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国的先进技术。第5题,对比沿海,中国内陆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和技术价格相对较低。第6题,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市场从而获得更高利润。 (2018湖南常德期末)央视广告词“因为智造,思考注入力量。因为智造,文明相互需要。智造改变世界。国家品牌计划,传承我们的创造”。一个行业在兴起之初,其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是在某些企业内部进行的,因而拥有相同的利润率。随着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行业竞争中来,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一般选择从事该行业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最能代表当代企业附加值分布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企业发展方向的改变,根本原因是( ) A.市场竞争 B.附加值的变化 C.国家政策 D.技术的创新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图中最能代表当代企业附加值分布曲线的是③,加工、组装、制造环节附加值低,研发、设计、品牌、金融等环节附加值高,C项对。第8题,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企业发展方向的改变,根本原因是市场竞争,生产环节在竞争中分得利润很低。 24 / 24 (2018河北邯郸期末)2017年7月11日,我国某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建设的汽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集整车设计与组装、部分核心零部件和配套零部件生产为一体,并配套有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等其他设施,为一集群式汽车产业基地。核心员工全部来自国内,其他员工在当地城市跨用。其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市场。据此完成第9~11题。 9.该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组装成本 B.开拓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利用便利交通 10.爪哇岛吸引我国汽车企业在岛上建厂的主要优势是 ( ) A.市场 B.交通 C.科技 D.矿产 11.该汽车生产基地的正式投产对爪哇岛的主要影响是 ( ) A.提升整车研发能力 B.增加城市数量 C.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D.显著提升性别比 答案9.B 10.B 11.C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该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基地集整车设计与组装、部分核心零部件及配套零部件于一体,并建设有职业技术学校,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所以该汽车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国际市场,故选B项。第10题,爪哇岛为岛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的港口,交通运输条件便利;该地市场狭小;核心员工来自国内,说明当地科技欠发达;汽车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小。故选B项。第11题,汽车生产基地的正式投产,会增加当地交通、电力等方面的投入,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8广东广州模拟)技术成熟度曲线是通过技术发展阶段和公众期望值等指标来评价新技术的一种工具。下图为某咨询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读图,完成第12~14题。 12.最先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最可能是( ) A.自动驾驶 B.商用无人机 C.区块链 D.5G通信 13.从萌芽到成熟用时最短的技术是( ) A.4D打印 B.量子计算 C.无服务器PaaS D.虚拟现实VR 14.下列关于中国新兴技术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 A.机器学习期望值高,研发企业增多 B.增强现实AR泡沫破裂,将停止发展 C.区块链市场广阔,期望值持续提高 D.产品更新快,仅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答案12.D 13.C 14.A 24 / 24 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五个发展阶段和不同图例到达成熟期的年限可知,5G通信现在处于稳步爬升恢复期,离生产成熟期不到两年时间,所以最先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最可能是5G通信技术。第13题,4D打印、量子计算和无服务器PaaS现在都处于技术萌芽阶段,根据图例可知无服务器PaaS达到成熟期的年限不到两年,是用时最短的。虚拟现实VR现在已经处于稳步爬升恢复期,离达到成熟期的年限也不到两年,但是从其技术萌芽阶段开始计算肯定超过两年,所以选C项。第14题,读图可知机器学习期望值高,说明人们对其发展前景看好,所以将会有很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现实AR处于破裂低谷期,但不是停止发展,还在发展中;从图中曲线可知,区块链期望值在下降,而不是持续提高;我国新兴技术产业产品更新快,面向整个全球市场销售,而不是仅面向国内市场。 命题角度5区域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Ⅲ·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条件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1)题,地形条件应从地形类型及地势状况分析。图中等高线的海拔在1 000米以上且等高线较稀疏,可确定为高原地形,地形较平坦。利于蒸发的气候条件则主要从气温、光照、风力等分析。据纬度位置(20°S附近)及区域特点可推知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且该地更接近热带沙漠气候的纬度)干季长,光照强。第(2)题,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社会经济条件)。博茨瓦纳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般是:原料(盐沼)、地价、劳动力等;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则是:交通(铁路线)、市场(销往南非)、基础设施、技术、资金等。第(3)题,解答观点类的问题,首先要注意所选择的观点。同意关闭,则从经济效益(亏损状态)、市场(主要销往南非)、技术和环境(环保新工艺)、竞争力(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作答;不同意关闭,主要回答的是: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社会效益(民族工业、保障就业)等。 2.(2017全国Ⅲ·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4 / 24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a b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解析此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区位因素,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题,解答此题需要看清限制性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是本题的题眼。气候角度一般包括气温、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日光温室主要在冬季使用。根据图b判断,该地冬季降水稍多但总量仍然很少,使用日光温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冬季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低于农作物明显生长的温度(10 ℃ 24 / 24 左右),使用日光温室可以提高温度,使蔬菜、瓜果生长。第(2)题,甲地纬度低,使用温室生产的蔬菜、瓜果成熟早、上市早、价格高。冬季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相对于纬度较高区域,这里的温室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第(3)题,温室能得到及时安装、维护和更新,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良种培育与供应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第(4)题,如果赞同,可以从当地适合发展、有发展的条件、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同,可以从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和产生环境问题等方面回答。 3.(2014全国Ⅱ·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解析第(1)题,考查三江平原的环境。环境的优劣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一方面,三江平原开发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另一方面,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较少,环境污染较轻。第(2)题,考查三江平原的气候条件。从图中纬度位置看,建三江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因而害虫较少。第(3)题,考查三江平原的土壤条件。一方面三江平原土壤肥沃,另一方面建三江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施用化肥较少。第(4)题,考查优质商品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的原因应从“绿色”和“米都”两个方面分析。“绿色”侧重稻米质量,应从环境质量和病虫害、化肥施用量等方面分析。建三江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虫害较少,农药施用量少;土壤肥沃,精准施肥,化肥施用量少。因此建三江可以生产绿色稻米。“米都”主要从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粮食产量、商品率、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一是材料中提到建三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二是建三江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三是建三江土壤肥沃,精准施肥,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土地资源丰富,总产量大;四是建三江人口稀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四川雅安三诊)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常绿乔木,具有耐高温、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喜阳光的特点,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有机土壤最佳,每年3—4月为花期,9— 24 / 24 10月果实成熟。雨育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农业。甲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雨育农业区的气候资料图。 甲 乙 (1)分析图示雨育农业区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2)与雨育农业区相比,评价灌溉农业区枣椰树生长的条件。 (3)描述图示区域水坝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10月至次年5月,受盛行西风影响,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6月至9月(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2)有利:纬度较低,海拔较低,热量充足;降水少,光照条件较好;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 不利:地势低平,排水条件较差;蒸发旺盛,易形成盐碱地。 (3)分布特征:分布密集(较多);主要分布于河流上、中游的干支流上。原因: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故要大量修建水坝以储存汛期河水;河流中上游地区降水较下游多;流经高原、山地,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蓄水量大;将水坝(水库)建在中上游,方便为下游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2018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兰州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13年××市启动了主××区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序推进主××区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城市布局更为合理。截至2016年底,××市共有107户企业启动实施了“出城入园”。下图示意兰州“出城入园”路线(箭头粗细表示迁移企业的多少与规模)。 (1)归纳××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简述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3)分析大型企业“入园”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4)简析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社会性基础设施。 答案(1)企业规模大,占用土地多;运输量大、产量高,排放废弃物多;厂房设备陈旧,急需改造升级。 (2)大型企业搬迁出城,可以有效改善主××区环境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可以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功能区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3)企业“出城入园”中的“园”集聚于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可以共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于相关企业之间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利于开展分工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搬迁利于促进设备更新,快速实现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24 / 24 (4)工业园区应当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网络,密切与主××区的联系;根据人口远期规划,加快购物中心、商业网点、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设施建设;重视环境的绿化、美化,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解析第(1)题,××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结合材料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的特点角度分析。第(2)题,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从企业外迁对于××区交通、环境及合理布局角度分析。第(3)题,大型企业“入园”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工业集聚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基础设施、废弃物的处理、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作答。第(4)题,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从交通、商业、医疗及娱乐设施等角度分析。 3.(2018山东泰安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央谷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断裂陷落带(位置见下图),位于海岸山脉与内华达山脉之间,为南北狭长的冲积平原。谷地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0毫米,南部只有200~400毫米,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各地3/4的降水量集中于12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两季。南方的耕地占了全谷地的2/3,而北方的水资源占了全谷地的2/3。原来,中央谷地只能作为畜牧用地,随着加利福尼亚州水道系统的共建,中央谷地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1)说出中央谷地水资源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水道系统建设的不利条件。 (3)说明加利福尼亚州水道系统对南部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夏秋季水资源短缺,冬春季水资源较丰富。中央谷地为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此时正值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大;冬春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此时作物生长需水量少。 (2)引水区降水不充沛,水量较小;引水线路所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量大;线路较长,输水过程中水量损失(蒸发、渗漏等)较大。 (3)缓解南部缺水状况,增加农业灌溉用水,(使其光热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蔬菜、水果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解析第(1)题,结合该地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于冬季,其降水多少与西风影响时间长短有关。北部地区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降水较多;南部地区受西风影响时间短,纬度较低,蒸发较大,作物需水多,用水量大,导致南部地区水资源较少。第(2)题,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不利条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地形、地质、气候、饮水区的水量等条件可能对工程量大小、水源、输水过程中的损耗等方面的影响。第(3)题,南部地区水资源较少,是受水区,因此工程对该地农业的影响可从缓解农业缺水状况以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分析。 4.(2018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4 / 24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被称为首位城市,首位城市人口规模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之比为城市首位度)。武汉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下表示意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指标比较。 城市群 长江中游 长江三角洲 首位度 2.0 3.7 三次产业结构比 10.3∶53.4∶36.3 3.1∶47.4∶49.5 城镇化率/% 52.1 72.2 外贸依存度/% 9.4 78.8 人均收入/万元 4.52 8.19 (1)比较长江中游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差异。 (2)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原因。 (3)分析××市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城市的区位优势。 (4)简述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对区域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中游城市群。 (2)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首位(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行政优势明显;城市规模大,工业基础雄厚,集聚功能强;水陆交通便利;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技术力量强。 (4)污染水源,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湖泊面积萎缩,加剧城市内涝;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读图示信息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为10.3%和53.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1%和47.4%,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为49.5%,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为36.3%,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人均收入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说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外贸依存度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说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而且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首位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第(3)题,主要考查首位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可以从政治、工业基础、交通、人才和科技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会加剧城市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导致水体污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湖泊面积萎缩,调蓄功能下降,加剧城市内涝;城市水体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化改变了地表性质,减少了水体下渗,从而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产生地面沉降。 24 / 24 5.(2018安徽马鞍山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6年起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我国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目前,一些在长江经济带建厂的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到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请说明构建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对长江中下游产生的有利影响。 (2)分析长江中下游经济圈的产业转入上游经济圈给转入地带来的影响。 (3)要摆脱外资撤华困境,请提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答案(1)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减少泥沙淤积,减轻旱涝灾害等。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 (3)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端产业链;降低能耗,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水平。 解析第(1)题,构建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和净化能力,提高水质;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进而减轻旱涝灾害等。第(2)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主要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成本显著上升,因此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到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因此要摆脱外资撤华困境,中国制造业需要从科技投入、创立民族品牌、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水平等角度进行分析。 6.(2018湖南怀化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4 / 2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