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专题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专题答案

‎2018届高考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实验是力学实验的重点实验,是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熟练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为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一、考查重点:‎ ‎(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二)毫米刻度尺的使用 ‎(三)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二、注意事项 ‎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 ‎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 ‎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6.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 ‎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 ‎ 8.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考查重点 ‎(一)毫米刻度尺的使用(见实验一)‎ ‎(二)掌握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要特别注意:①图线斜率的意义(或曲线切线斜率的意义);②图线与纵轴、横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二、注意事项:‎ ‎1.每次增减砝码测有关长度时,均需保证弹簧及砝码不上下振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弹簧弹力将可能与砝码重力不相等。‎ ‎2.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4.描线的原则是,尽量使各点落在描画出的线上,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考查重点 ‎1.弹簧秤的使用 ‎ 使用弹簧秤应注意:‎ ‎①使用前要先调到零点,再用标准砝码检查示值是否准确,如不准,可以旋转卡在弹簧圈的三角形钢片来改变弹簧的工作圈数,对于示值偏大的,应把三角片向上拧几圈,减少弹簧的工作圈数,增大劲度系数;对于示值偏小的则采取相反措施。‎ ‎②使用时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要一致。‎ ‎③弹簧、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卡发生磨擦。‎ ‎2.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①J2104型测力计,其刻度是“0—5牛”,分度值0.1牛,在任意点的示值误差都不大于0.05牛,因此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末位就在精度的同一位,只准确到0.1牛即可,若无估读,则在百分位上补“0”表示测量的准确度。‎ 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分度值为0.2牛的测力计,使用估读时可以将每1分度分为2等分,若指针超过1等分即超过半格就算1个分度值0.2牛,小于1等分即未超过半格就舍去,这样的示值误差也不大于0.05牛,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末位就在精度的同一位,若无估读不需在百分位补“0”。‎ ‎②量角器的测量角度值准确到1°即可,由实验经验得知:在两个分力都不小于2牛、分力夹角不大于90°的条件下,用作图得到的合力F跟实测结果F′比较,在方向上相差一般不超过5°,无估读时在有效数字末位补“0”。‎ ‎3.实验中的物理思想——等效替代 ‎4.力的图示①弹簧秤测两个分力的大小和等效合力的大小②量角器测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合力F与用一个弹簧秤直接拉出的合力F′的夹角θ③刻度尺(或者绘图三角板)则是作力的方向时画线和用一定比例长度表示力的大小。作图要用尖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方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注意事项 ‎1. 测力计可以/只用一个,分别测出两个分力,虽然操作较麻烦,但可避免两个测力计的不一致性带来的误差。‎ ‎2. 经验得知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90°为最佳。‎ ‎3.橡皮条、细绳、测力计应在同一平面内,测力计的挂钩应避免与纸面摩擦。‎ ‎4.实验误差:‎ ‎①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测力计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两个测力计的水平分力的实际合力比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小。‎ ‎②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造成作图的误差。‎ ‎③两个分力的起始夹角α太大,如大于120°,再重做两次实验,为保证结点O位置不变(即保证合力不变),则α变化范围不大,因而测力计示数变化不显著,读数误差大。‎ ‎④作图比例不恰当造成作图误差。‎ ‎5. 实验中易混淆的是:量角器测量的F′与F的偏角θ与不需测量的F1与F2的夹角α。易错的是: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和单个测力计测量的实际合力F′错乱。易忘的是:忘记检查测力计的零点,忘了记下用一个弹簧秤测量的实际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一、考查重点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注意事项 ‎1.应用图像法分析处理数据。‎ ‎2. 为了消除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必须将木板无滑轮的一端稍微垫高一些,用重力的分力来抵消摩擦力,直到小车不不挂重物时能匀速运动为止。当挂上重物时,只要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那么可近似的认为重物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一、考查重点 ‎1.了解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思路 ‎2.学习利用图像处理数据,并会巧妙转化坐标 二、注意事项 ‎(1)如何平衡摩擦力,平衡到什么程度,如何验证?‎ ‎(让木板有一个微小的倾角;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阻力;轻推小车使之匀速运动。)‎ ‎(2)如何做到每根橡皮条的功都相等?‎ ‎(使橡皮条完全相同,且伸长量也一样。)‎ ‎(3)思考纸带上打点的分布情况,如何计算末速度?‎ ‎(打点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通过不变的点间距求末速度。)‎ ‎(4)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数据?‎ ‎(将图像做成直线,有利于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考查重点 ‎(1)基本测量工具:①米尺;②打点计时器 ‎(2)实验原理 二、注意事项 ‎①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纸带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②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点。‎ ‎③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接近2mm的纸带。(分情况适用)‎ ‎④测量下落高度时,者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搞错,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台点远一些,纸带也不易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cm-800cm之内。‎ ‎⑤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 物理实验题汇编(力学)‎ ‎ 1、 【2017·新课标Ⅰ卷】(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A点位置的速度为:,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解得a=0.037 m/s2。‎ ‎【考点定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名师点睛】注意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46滴水有45个间隔;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注意单位、有效数字的要求。‎ ‎ 2.【2017·新课标Ⅱ卷】(6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 。‎ ‎(2)由图(c)可求得,vA= 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 (2)52.1 16.3(15.8~16.8)‎ ‎【考点定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运用能力;解题时要搞清实验的原理,能通过运动公式找到图象的函数关系,结合图象的截距和斜率求解未知量。‎ ‎3、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逐差法”求解:s4-s1=s5-s2=s6-s3=3aT2 (3)对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m3g-μm2g=(m2+m3)a 答案 (1)0.495 m/s2~0.497 m/s2 (2)①CD ②天平 (3) 偏大 ‎4、【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②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_______。‎ A.OA、AD和EG的长度 B.OC、BC和CD的长度 C.BD、CF和EG的长度 D.AC、BD和EG的长度 ‎【答案】①AB ②BC ‎【考点定位】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5.【2017·北京卷】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m 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在不挂重物且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 ‎(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2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_。‎ ‎(4)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如图3所示的v2–W图象。由此图象可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________。‎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4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 ‎6、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_____时, 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所示(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3-4-3(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解析:从实验原理入手,对照本实验的操作要求,弄清各图象的物理意义,讨论实验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1)当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中砝码的重力.‎ ‎(2)因由实验画的a-M图象是一条曲线,难以判定它所对应的函数式,从而难以确定a与M的定量关系 所以在实验中应作图象而不是a-M图象来分析实验结果.‎ ‎(3)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没有过原点,图象交于F轴上一点,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两图象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答案:(1)M>>m  (2)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4)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7、如图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2)实验中除了测定遮光条的宽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小物块质量m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C.光电门到C点的距离s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h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采用图象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他们根据(2)测量的物理量,建立图丙所示的坐标系来寻找关系,其中合理的是   .‎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时先读出主尺的刻度,然后看游标尺上的哪一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最后读出总读数;‎ ‎(2)根据题目的叙述,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待测量与摩擦力的公式;‎ ‎(3)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解答】解:(1)主尺的刻度:1cm,游标尺上的第12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读数是:0.05×12=0.60mm,‎ 总读数:10mm+0.60mm=10.60mm=1.060cm;‎ ‎(2)实验的原理:根据遮光条的宽度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可求得滑块的速度:v=;‎ B到C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s=0﹣mv2;‎ 联立以上两个公式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光电门P与C之间的距离s,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故BC正确,AD错误.‎ ‎(3)由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可知,μ与t2和s的乘积成反比,所以s与的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应该建立的坐标系为:纵坐标用物理量,横坐标用物理量s,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1.060;(2)BC;(3)B.‎ ‎8、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加速滑下,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段.‎ ‎①‎ 先利用纸带测出滑块的加速度a,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选A、B、C…等7个点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2所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除了加速度a,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m1‎ D.滑块的质量m2‎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1)由△s=aT2可求加速度,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摩擦力,由f=μN得μ,夹角由斜面的高、长求出;‎ ‎(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的形变量和方向是等效的.‎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摩擦因数.‎ ‎【解答】解:①x1=5.29cm=0.0529m,x2=5.76cm=0.0576m,x3=6.25cm=0.0625m,x4=6.71cm=0.0671m,x5=7.21cm=0.0721m,x6=7.70cm=0.0770m 由△x=aT2得:‎ a===3.00m/s2‎ ‎②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合力时,用到斜面的倾角,可由斜面的高、长表示斜面倾角正弦,故还应测量的有木板的长度L和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故选:AB.‎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 故答案为:①3.00;②AB;③μ=;‎ ‎9、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答案及解析:‎ ‎16.‎ ‎①‎ ‎②‎ ‎③c d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由于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说明小球和滑块的运动时间相同,由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自由落体的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的比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几何关系即可求得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μ的数学表达式就可以知道能引起实验误差的因数,还要注意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也会造成误差;‎ ‎【解答】解:①由于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说明小球和滑块的运动时间相同,‎ ‎ 由x=at2和H=gt2得:‎ 所以=‎ ‎②根据几何关系可知:sinα=,cosα=‎ ‎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且a=,‎ 联立方程解得μ=‎ ‎③由μ得表达式可知,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长度x、h、H测量时的读数误差,同时要注意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也会造成误差,故选cd.‎ 故答案为:①‎ ‎②‎ ‎③c d ‎10、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答案及解析:‎ ‎(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2)由于OA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a 得a==,而实际上a′=,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 故答案为:(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C,‎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1)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数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用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d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 ;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 。(以上表达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如图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______mm。‎ ‎(2)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见图甲)。关于"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的高度h "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M增大时,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增大 B.M增大时,h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C.M减小时,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D.M减小时,h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减小 答案及解析:‎ ‎12、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用位移传感器设计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描绘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象计算出t=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的加速度a=    m/s2.‎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μ,还需测量的是  ,计算μ的表达式为μ=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1)由于滑块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即可求出加速度;‎ ‎(2)为了测定动摩擦力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木板的倾角θ.‎ ‎【解答】解:(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得0.4s末的速度为:v=m/s=0.40m/s,‎ ‎0.2s末的速度为:v′==0.2m/s,‎ 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 m/s2=1.0 m/s2.‎ ‎(2)选取木块为研究的对象,木块沿斜面方向是受力:ma=mgsinθ﹣μmgcosθ 得:μ=,所以要测定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木板的倾角θ;‎ 故答案为:(1)0.4,1.0;(2)木板的倾角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