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作文素材篇

‎【热门分享】2018年高考作文经典素材16篇 ‎1.哭完了,我就去打仗 周冲 人最应学会的本领,即是自重。自重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批准自己犯贱。‎ 骆以军在散文集《我爱罗》里,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女孩,受了些情伤,夜夜笙歌,过着每天坐在酒吧等天亮的日子。一天,她又喝得烂醉,蹲在巷口吐得一地都是。颓废中,突然听到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抬头望去,才发现是一群人,正背对阳光朝氣蓬勃地跑步。 “他们已经开始了今天的生活,”女孩长叹道,“而我还留在昨夜。”‎ 这个短故事令人看了很难过。一来,你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走不出的痛苦;二来,你又为她的不愿走出而心生遗憾。‎ 大学时,文学老师曾在课上激昂语之:“人,最容易感动于自己的贱。当你为自己疯狂落泪时,即是最危险时。你们每个学生,尤其是每个女生,都要在心里刻上这句话……”‎ 他一个半老头子,头发花白,态度端肃,极少谈感情,忽然谈起,竟是如此犀利明白。而我后来所见,都证明了他的话。‎ ‎1896年,汤姆•勒弗罗伊离开简•奥斯汀。没有告别。没有留言。没有交代。‎ 他们在聚会中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连那种机智的刻薄,都一拍即合。她喜欢上了他,做了很多关于他的梦。但汤姆不能娶她。作为流亡的贵族,家族的复兴,都寄托在他的婚姻上。他悄悄离开。从此,再没出现。多年以后,汤姆对人说:是的。爱过。‎ 然而并无必要。简•奥斯汀用创造,代替了情绪的消耗。那段时间,她写下《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等名著,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女作家。‎ 她很快就已释怀。在《傲慢与偏见》里,她说:与往昔怨恨,是今时之阴影。‎ 是啊,昨日种种,皆成今我。今日种种,方成新我。切莫踌躇,莫停留,莫沉溺。‎ 人这一生中,谁都曾在长夜里痛哭;谁都曾被苦难吞噬;谁都曾在命运的短刃之下动弹不得;谁都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击伤,被背叛,被侮辱,被打倒在地……痛彻心扉,无人可以援救。可是,一切都会过去的。天总会亮的。‎ ‎【素材运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悲伤之后,要收起眼泪,去做些有意义的事。简•奥斯汀用这种方式救赎了自己,也放过了汤姆,原本忧郁的日子一点点明媚起来,最终成就了她的精彩人生。一切苦痛都只是瞬息,也都会过去,正所谓:天总会亮的。‎ ‎【速用名言】‎ ‎1.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法国思想家 蒙田 ‎2.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爱尔兰诗人 斯蒂芬斯 ‎【适用话题】坚强;自爱;情感与理智 ‎(特约教师 周蕈)‎ ‎2.要做零差评的好演员 陈凯茜 ‎2017年4月,《花兒与少年3》如期播出,与往年一样,有颇有情怀的文案,有养眼的鲜肉花旦,也有好坏不一的评价与质疑。这不,18岁的小花宋祖儿就招来了质疑——“宋祖儿是谁?她怎么上的《花少》,该不会是有黑幕吧?”‎ 确实,宋祖儿在大众的印象里并不深刻,这个18岁女孩的代表作只有一部《宝莲灯前传》,且一晃已近十年。《花少》的播出或许让记忆力好的观众想起了她,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谣言,诸如“从小性格刁蛮”“只跟有钱人交朋友”“工作人员都不喜欢她”。‎ 其实,宋祖儿的身份并没有那么神秘。她于1998年出生在天津,妈妈是北京人,因觉得北京的教育环境更好一点,便带她在北京上学。那时宋祖儿二年级,从主持升旗仪式,到上校广播台;从学校的小晚会出演,到跟学校表演队伍上春晚,热爱文艺的她积极争取每一次机会,直到她被选中拍了公益电影,才最终争取到了拍摄《宝莲灯前传》的机会,让观众认识了她,从而进军演艺圈。‎ 宋祖儿从小就爱看美剧,在看美剧的同时,她的英语口语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北京读完初中后,严重偏科的宋祖儿对出国动了心思,但宋祖儿并没有得到家人明显的支持,妈妈只是放话:“如果想出国,就自己去争取,如果有学校要你了,那我哪怕卖房也会支持。”于是宋祖儿多方打听,中介太贵,她就干脆买了一张电话卡,每天半夜给美国学校打电话咨询,然后准备材料申请学校,最后竟真的出去了。‎ 抱着对美国的各种幻想,宋祖儿启程去了学校,寄宿在一个美国家庭里,在那里,她需要帮助寄宿家庭的大人们看孩子、换尿布、冲牛奶。上学期间,《洛杉矶捣蛋计划》剧组找到了宋祖儿,这本是件开心的事,但拍完戏回来,宋祖儿在寄宿家庭的房间却被换到了地下室。那是个冬天,堆满杂物的地下室阴冷异常,宋祖儿无助地站在地下室门口,想哭又忍了回去,倔强的她不愿软弱,旧床单、海报、毯子装饰一番后,她又开始了自己的奋斗。‎ 在外经历的委屈让她更成熟,也更加懂事,在美国读了三年书后,她不希望在国外继续深造的经济压力给母亲太多的负担,毕竟当初母亲为了支持自己去国外念书卖了家里的一套房子。所以,她选择回到国内发展,再次进入演艺圈。‎ 年龄虽小,但宋祖儿却有自己的人生感悟与要求——“做人不能给自己太大压力”,这是她上学时努力攻克数学未果领悟到的道理。她说自己才刚刚18岁,还有很多犯错误和改正的机会。但不给自己压力,并不是不严格要求自己,“小时候拍戏,我是一个零差评的孩子,我希望保持这一点”。显然,这一句话就泄露了她想要在演艺路上取得成绩的“秘密”!‎ ‎18岁,正是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年龄,这不,几期《花少》下来,“百变小花”“话痨少女”“省钱小能手”等吸睛的话题已经向宋祖儿涌来,相信未来也一定会有好的角色等她吧!‎ ‎【人物速写•敢拼】‎ 留学,让宋祖儿遭受过太多的委屈,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挡她继续拼搏的脚步。出国中介费用高,她就自己半夜打电话咨询;住处被换至阴冷的地下室,她忍住眼泪装饰一番继续奋斗。18岁的她再次走进观众视野,靠的不是黑幕,而是那股子不服输的干劲儿!‎ ‎【人物速写•律己】‎ 在很多人眼里,宋祖儿是幸运的,但其实,只要我们看一下她成长的足迹便能发现,她的幸运来自“律己”。在演艺事业上,她要求自己零差评;在学习生活中,她争取每一次机会;在家庭中,她又懂事地体贴母亲,这样的18岁少女简直满满的正能量!‎ ‎(特约教师 赵福海)‎ ‎3国人的骄傲!见证折纸的奇迹!‎ 刘江 说起折纸,人们总会和纸飞机这样的小孩子玩意联系在一起,可有这么一个青年,在他的手中,一张普通的纸,似乎有了魔力,上到九天之龙,下到鱼虫蝼蚁,仿佛世间万物都可以在他手中幻化生成。‎ 这个青年叫刘通,2017年4月,刘通带领团队创作出了世界最大的白犀牛折纸,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被称为“中国折纸第一人”。‎ 最初与折纸结缘,缘于刘通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段巧遇。一天,在公交车上的刘通看见邻座男子折出一朵玫瑰送给身旁的女朋友,刘通心中感叹:折纸这么神奇,我也要学。‎ 从那天起,折纸成了刘通的唯一爱好。没有老师,就按照网上的教程,从最简单的学起。渐渐地,刘通的折纸技艺越发娴熟,他开始尝试设计自己的原创作品。‎ 然而,创作出原创的折纸作品是十分不易的。折纸是一门研究折痕的艺术,而折痕轨迹又具备典型的数学性质,是在单位1的纸上进行构想和创作。这种创作,不是用剪刀拼接来完成,所以必须思虑全面,不能有丝毫的结构误差。‎ 那么,怎样才能将一张普通的纸折叠成一个复杂的作品呢?就是对折痕图反复推敲。平日里,只要手边有纸,刘通就会在纸上画着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折痕图,再拿折痕图折来折去。大量实践后,刘通得出了一套理论:一张纸上,他用红色的线代表峰,蓝色的线代表谷,两条线所形成的交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科学地折叠起来,一个是蓝颜色的线和红颜色的线的峰谷之差必须等于2;另一个是任何一个交点周围的角,用顺时针标号之后,奇数角之和等于偶数角之和等于180度。‎ 除了要有缜密的逻辑和大量的数学运算,折纸对体力的要求也很高。在作品《龙之魂》中,仅打格子就需要9000多个,30平方米的牛皮纸,对折一次要走10米,做4个下蹲起立,打完9000个格,相当于走了2公里路,800个下蹲起立,而这仅仅完成了整个作品7000多个步骤中的一个。‎ 随着技艺的日趋成熟,他的折纸作品《母爱》被西班牙博物馆珍藏,作品《青花瓷》作为国礼赠送给加蓬共和国庆祝中加建交40周年,作品《天使加百利》被匈牙利大使馆珍藏,就连国际著名奢侈品品牌爱马仕也邀請他设计艺术橱窗。‎ 刘通说:“学习折纸,只是因为兴趣,但当我深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这门技艺。”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热爱,刘通在兴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进而成了一个“国字头”的折纸设计大师。‎ ‎【观点速递•热爱】‎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一张纸能有什么名堂?然而刘通因为热爱,硬是将一张纸化为极致,让它充满了魔力——世间万物都可以在纸上幻化生成,乃至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以爱为眼,端正其心,必能精进。‎ ‎【适用话题】兴趣;勤奋;热爱;突破 ‎(特约教师 张亚凌)‎ ‎4盼你长大,也怕你长大 李月亮 昨晚睡前,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诗。‎ 读完,你躺好。我说,你多幸福,有妈妈陪,有的宝宝是没有妈妈的。你很机灵,立刻回我:你也幸福,有的妈妈是没有宝宝的。‎ 我们各自承认了幸福。你睡了。我舍不得离开,看了你很久。台灯暖黄的微光里,你小脸粉嫩,呼吸均匀,手指微微蜷曲,周身散发着娃娃香。你有安定我心的神力,什么都不用做,就让我心旷神怡。‎ 从你出生那日起,我无数次这样看你。你酣睡,你开怀大笑,你咕咚咕咚喝水,你嘟嘟囔囔玩卡片,你聚精会神看动画片……我看着你,欢喜溢满心底。‎ 其实我很想告诉你,你不用多么争气、多有出息,不用反什么哺、养什么老,只要我们一直相爱,就足够了。我的确为你付出很多,但你给我的幸福,早已无数倍偿还。你纤尘不染的童真和爱意,温暖着我,唤醒着我,感染着我,改变着我。‎ 若要感恩,我更该感恩你。‎ 邻居大姐有次说,她儿子读大学,一学期不见,真真是想念。暑假儿子回家,开门进屋,喊了一声妈。她冲出去,特别想紧紧抱他一下。却终究没好意思。她听他讲学校见闻,看他跟同学朋友闲侃。他去K歌,他组织球赛,他关上卧室的门……她知道,妈妈再也不是他的全世界。那个整天赖在她怀里求亲亲求抱抱的小奶娃,再也不会回来。‎ 孩子长大了,她开心,又失落。开心能讲。失落,却不敢说。我知道,这失落,也在未来等我。所以,我必须马不停蹄地爱你,在这仅有的、闪烁着钻石光芒的时光里。趁你还会欢天喜地地扑进我怀里,还会偷笑着把被子抱进我卧室要跟我睡一起,还会在委屈时扬起脸哽咽着叫妈妈泪落如雨,还会在第一时间把心事愿望与我分享。趁你还毫无保留地爱我粘我信任我。趁我还是你的全世界。‎ 我必须珍惜我们如此相爱的每一个日子,不浪费一分一秒。我要用心哄你入睡,给你擦眼泪,抱你小小的身体,欣赏你笨拙的画作,捕捉你无邪的笑声。我要好好给你洗澡做饭,跟你笑成一团打成一片,参与你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因为这样亲密无间的日子,也没几年。稍微一怠慢,就一去不返。总有一天,你会从软软糯糯的顽童,变成独当一面的大人。想要的东西会自己买,不再眼泪汪汪搂着我恳求。出门会自己开车,不再紧紧牵我的手做我的跟屁虫。生了病会自己买药,不再没精打采赖在我身上。有麻烦会自己解决,不再下意识地来告诉妈妈。‎ 我会不好意思抱你,也抱不动你。我会不好意思说爱你,更不能时刻跟你在一起。我会隐藏我的留恋宠溺,免得你太烦或者太牵挂。我会轻轻放手让你远远飞去,不管多么失落惶惑舍不得。‎ 盼你长大,又怕你长大。时间不听我的话,它在悄悄制造一个分岔,你正在出发。而我,只能马不停蹄地爱你,马不停蹄地收集你的爱。‎ 趁你,还在我怀里。‎ ‎【素材运用】‎ 小時候,妈妈是你的全世界,你喜欢粘着妈妈,享受着妈妈的宠溺;长大后,妈妈不再是你的全世界,你要展翅飞翔,妈妈不得不将从未减少的爱藏匿些许——在我们的成长路上,这是多么常见的镜头啊!牵着你的手是爱,放手让你飞也是爱;不用你多有出息是爱,想你飞得高远也是爱;盼你长大是爱,怕你长大也是爱——在母亲心中,你永远都是全世界!‎ ‎【适用话题】母爱;感恩;幸福;温暖 ‎(特约教师 严君)‎ ‎5少女曾有一棵樱桃树 权蓉 在我小时候,外公的某个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得了新品种的樱桃树苗,拿了两棵给外公。他拿回来之后,一棵种在自家的屋后,一棵送了我栽在我家的屋前。于是我就有了自己冠名的一棵樱桃树,而外公家那棵樱桃树在三舅名下,我可以帮吃。‎ 外公说,小女孩吃了樱桃,长大嘴甜。‎ 我不知道自己长大后符不符合外公的“嘴甜”,但是我自己吃樱桃的时候嘴里的确是甜的。后来看书,说江南有习俗,生女儿后在院子里种香樟树,出嫁时就用这树做嫁妆。我想起外公给我栽的那棵樱桃树,隐隐为自己的小馋嘴找了个可靠的文艺解释。‎ 三舅的樱桃树的高度让他修剪控制得非常合理,简直举手可摘,不像我家的,出动梯子才能上去。所以在一棵特别高的树面前,当时小短腿的我再有能耐也是无用武之地。‎ 初夏,每年第一次摘樱桃那天,就是我的儿童节。因为不单是能解馋,还有种莫名的自己的树结果了的丰收感。‎ 樱桃长在雨季,摘的时候,得专等晴天,扛着梯子去。摘下来,用大芭蕉叶做成一个漏斗样的容器装着,碧绿绿的叶子兜住鲜红的樱桃,给邻居家分送。成长,就是在几年里,我由舍不得分享樱桃成长到主动承担了去送樱桃的任务。‎ 现在街上摆卖的樱桃,都会垫一些叶子增加观赏性,而我常常就会被这种搭配吸引去。因为用叶子包裹果实,变成我的情结——去采蘑菇,用长草来穿着拎上;去摘覆盆子,用桑叶来兜着装。感觉这种植物与植物的搭配,才是一种最好的熨帖。‎ 樱桃的季节很短,离树不远的地方是爷爷的芍药园,往往我在等樱桃的时候,芍药就撑起了花苞,但樱桃都吃光了,芍药还没完全开好。‎ 陪伴过樱桃,再来的就是芍药。剪一枝芍药回来插在瓶子里,滴几滴纯蓝墨水进去,看粉色的花瓣上慢慢抽出一丝丝天蓝色,每天变一个样子,直至凋落。‎ 外公家每年摘樱桃的时候,也要给我送,但当时并不觉得是送的。小孩子,不會想是怎么来的,只当是自己该得到的奖赏。特别是在我的樱桃树已经清空的情形下,午睡起来,看桌子上有洗好的樱桃,简直像是神仙坐镇变出来的。‎ 断断续续地将远远近近的樱桃吃完,时令就开始走到枇杷、李子、黄桃的季节了。我最初的时令感,就是靠果树们给系统建立起来的。‎ 越长大,我吃到我的樱桃树上的樱桃概率就越小。每年吃的樱桃的范围也从我家那一小片的樱桃树的范围渐渐扩大。一颗颗樱桃越来越大,越来越红,但奇怪的是,很多竟然吃起来是酸的,淡的。细细一想,大概是因为樱桃在树上成长的时长不一样。‎ 樱桃在我的树上变红变红再变红,一直到它爆红起来跌下树,才被摘下来到我手里,而后来这些红艳艳的樱桃,可能刚涂上胭脂面颊就下了树。‎ 三舅去世后,他那棵樱桃树无人修剪,肆无忌惮地疯长。现在差不多已有四层楼高,每年享用樱桃的,大都是那些鸟儿。而我那棵樱桃树,后来因为修路占道被砍了。‎ 这都已是我长大后能接受无常时的事情,所幸记忆里有过些甜蜜,也不至于太苦涩不想提及。‎ ‎【素材运用】‎ 樱桃树在阳光中自由生长,滋味醇厚,人们因为分享它的果实而感受到快乐。人活着,就在于有寄托、有付出、有收获、有值得分享有回味的东西在。人有聚散,树有荣枯,但生命中那些滋味是永恒的。‎ ‎【速用名言】‎ ‎1.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古罗马政治家 塞涅卡 ‎2.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法国小说家左拉 ‎【适用话题】亲情;分享;滋味;寄托 ‎(特约教师 杨卫民)‎ ‎6老爸喜欢的东西,其实没那么难看 六神磊磊 从小到大,我妈求过我不要打游戏,我爷爷求过我跟着他拉二胡。只有我爸从来不求我。‎ 唯独有一天,只有一次,他求我看一本书。‎ 记得是十岁左右,在新华书店里,他试探地、讨好地,几乎是谄媚地对我笑着:“我给你买一本《林海雪原》,好吗?”我不干。这书的名字太二了,谁看谁傻。我想买的是另一本《豪夫童话》,黄色的封皮上画着童话小人儿,很可爱。‎ 他说:“那就两本都给你买,《林海雪原》也买,好吗?”到现在都还记得他那眼巴巴的样子。反复恳求下,我才终于勉强屈服。他从售货员的手上接过了那本书,像接过了一件庄严圣物。他还要仔细翻检回目,说是要看看和过去的版本是不是一样,一边还喃喃念着:“第一回《血债》……”认真核对完,确信了和他当年看的完全一样,这才满意地给我:“真的很好很好看的啊。”‎ 买回家后,这本书沉睡了很久。我觉得自己死都不会看它,我宁愿去看《新华字典》都不会去看它。何况,很快我又有了金庸,眼看这本书就要被打入冷宫了。‎ 可事实是,后来不知怎的,居然就看了。你大概要问:它好看吗?这么讲吧,《人民的名义》里那些最正的角色,什么侯亮平啊,陆亦可啊……和这本书里的正面人物一比,那根本都算不上正气凛然了,都只能算是少先队员。要说艺术水准,这本书也真的很俗套,很糙。‎ 不过也要承认,这本书,还……真是好看。不过,还是有一点疑惑:我爸自己喜欢就好了,干吗非要低声下气推销给我呢?‎ 很多年之后,我有了一个职业——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讲座上,我问下面的年轻学生:你们看的金庸原著,都是哪个版本?是三联版吗?是新修版吗?然后我就觉得空气不对,有点异样。他们眨着眼睛,神情复杂地望着我,像看一个化石般的怪物。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是的,1994年金庸出三联版的时候,他们都还没出生呢!‎ 一种莫名的失落涌上来,我简直有种冲动,想抓住他们的衣服摇晃:“唉,那么好看的书,你们怎么不看呢?你不看,我们怎么聊呢?”这一瞬间,忽然想起了很多年前,在新華书店柜台前的老爸。他哀怨地看着儿子,希望他收下那本《林海雪原》。此时此刻我才悟到:《林海雪原》,就是他那个年代的武侠小说啊!他当时的心情,就和我现在一样啊。‎ 金庸是我的少年记忆,就像《林海雪原》是我爸的少年记忆。过去,他拼命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可是我满脸嫌弃。就像今天,我喋喋不休地讲着金庸小说的版本,下面的年轻学生一脸懵懂。我们都想把一些东西往下传,想把记忆往下传。可是我们都遇到了一种阻力——年代的阻力。‎ 老爸喜欢的东西,其实没那么难看的。‎ ‎【素材运用】‎ 为了让儿子也爱上当年自己心爱的书,父亲居然可怜兮兮地相求。这种场景让人忍俊不禁。然而这一举动背后的深意,作者直到到了和父亲当年差不多年纪的时候,才真正理解。我们忽略的,或许曾经也是最好的——两个时代,两本书,两种心态与记忆,发人深思。‎ ‎【速用名言】‎ ‎1.父子之情在心,而不在于血肉关系。——德国作家 席勒 ‎2.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西班牙作家 塞万提斯 ‎【适用话题】阅读的益处;代沟;父子关系;理解 ‎(特约教师 徐志耀)‎ ‎7不要上了潜移默化的当 王路 我上大学时,学英语,把托福听力存进MP3,一天到晚就放在耳边听。反反复复听,每天听十小时以上,整个人都想吐,还是听不懂。‎ 为什么听不懂呢?因为我没有背单词。连单词都不认识,句子怎么可能听得懂?但是,我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相信听得多总是好的。后来,它每讲一句话,我都知道下面要出来的是什么音节,但是没有用,什么意思还是不知道。‎ 背单词,为了方便,只背第一个意思,而且只记拼写,不看音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单词我也背过,但因为不看音标,不知道怎么读,听听力时仍然听不出来,全部抓瞎了。后果就是,我过四级和过六级中间隔了五年,而且这五年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英语,努力考试。为什么效果这么差?因为我把邪路认成正路,把错误的方法认成正确的方法。‎ 今天,很多人依然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比如认为只要读书就是好的,就不会错。哪怕没读懂,也有潜移默化的好处。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并不是那么回事,只是这种解释让自己感觉更舒服而已。那种潜移默化留下的,就跟当年一天十小时托福听力在我耳朵里“潜移默化”留下的一样。‎ 看事情不能稀里糊涂,要去推究背后的原因和理由。同样是上学,同样是一天七八个小时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有人考90分,有人考20分。有人高三就考上大学了,有人要复习到高四高五。考20分的人,他也潜移默化了呀!复习到高四高五的人,潜移默化的时间更长呢!‎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的,但要去分别不同的情况。什么时候该谈潜移默化?“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一次做坏事,很紧张,很害怕,下次再做,就没那么紧张和害怕了,做十件百件,整个人就完全变了。这种事上,一定要谈潜移默化。‎ 但人们往往不爱在这种事情上谈潜移默化,倒爱在另外的事情上谈:看一本书,没看懂——“我潜移默化啦”;办一件事,掉链子了——“没事,吸取经验,潜移默化啦”。‎ 为什么会这样?做了恶而无益的事,不谈潜移默化,就可以把大过失看成小过失,把有过失看成无过失;做了劳而无功的事,谈潜移默化,就可以把沒长进看成有长进,把没功劳看成有功劳。人实际上滑头得很呢,总爱把事情往让自己舒服的地方想。‎ 孔子讲“好学”是“不迁怒,不贰过”,如果一次做砸了,下次在同样的地方还做砸,就是“不好学”。以“反正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借口,就是懈怠、放任、稀里糊涂、似是而非。‎ ‎【素材运用】‎ ‎“潜移默化”,一直觉得是个很美妙的词儿,意味着总在无意间提升、丰富着自己,也坚信随着那种感觉,一定会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细品,才身冒冷汗:不辨是非、缺少理性的潜移默化,原来是慢性毒药。凡事要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切不可想当然。‎ ‎【速用名言】‎ ‎1.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来自于自我约束。——美国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 ‎2.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德国剧作家 莱辛 ‎【适用话题】理性思考;不能想当然;做事方法 ‎(特约教师 张亚凌)‎ ‎8性格穷 尤今 ‎12岁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因事起争执,把语言变成刀化成剑,你来我往地斗得好不热闹。慢慢地,越斗越凶,恶言相向。‎ 儿子骂女儿:“你头上顶着的是豆脑,不是头脑。脑小如豆,根本没法子思考!”女儿反唇相讥:“你骂我什么,你便是什么!”‎ 儿子气极,搬出他半通不通的“逻辑学”:“以后,如果我当上百万富翁,骂你是穷光蛋,难道我就会真的像你一样变成穷光蛋吗?”‎ 女兒不急不缓地回应:“如果你是百万富翁而出口伤人,那么,你的确就是个穷光蛋。不是你口袋里没有钱,而是你的性格穷!”‎ 啊,性格穷!‎ 一直“隔岸观火”的我,暗暗拍案叫绝。‎ 无忌的童言,竟然不可思议地充满了令人激赏的哲理。是的,就算你拥有了全世界的财富,可是,如果你性格上布满了窟窿,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依然穷得一无所有。‎ ‎【素材运用】‎ 物质的丰盈永远无法弥补精神的匮乏。连小孩子都知道,一个人性情品格的层次,不能用拥有的财富来衡量,否则哪怕是百万富翁,若出口伤人,性格上也是“穷”。写毛笔字需要筋骨,画中国画讲究韵味,做人也应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童真,存善心,卓然于世,厚德载物。‎ ‎【速用名言】‎ ‎1.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空虚。——当代作家 丁玲 ‎2.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适用话题】物质和精神;性情品格;童真 ‎(特约教师 刘志新)‎ ‎9人的义务不来自资历 黄执中 我一直认为:彼此有选择的,才是朋友。彼此,也才有义务。‎ 至于那些被迫同班的同学,被分到同一寝室的室友,以及不得不一起玩的儿时邻居……老实说,都不是我选的。‎ 相处,只是因为我当年没能力。‎ 也因此,面对那些用“看在同窗多年的情谊”“当年大家毕竟都是睡一间房”“别忘了咱们曾一起玩泥巴”等之类帽子,来绑着要你尽义务的人,我的忍受力特别低。‎ 我認为,每个人唯一能接受的,不由自己选择,必须完全配合的宿命……到家人,已经到底。所以,一旦我能自己选择朋友之后,之前那些昔日同学、多年室友、儿时玩伴,都别来跟我现在的朋友比。‎ 因为人的义务,来自选择,不来自资历。‎ ‎【素材运用】‎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一个人自由、自愿做出的选择,是他精神、信仰、价值观认同的苦苦寻觅,绝对不是被动的“不期而遇”。所以,不要对友情进行绑架,而是要学会从感情的真真假假中辨识出真正的友情。人生也一样,我们要学会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 ‎【速用名言】‎ ‎1.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东晋道教学者 葛洪 ‎2.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德国诗人席勒 ‎【适用话题】选择;自由;感情绑架;主动与被动 ‎(特约教师 夏子杰)‎ ‎10读书亦是读人 冯骥才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是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作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飾,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素材运用】‎ 读书的目的在于求知,而把人做好是天地间最紧要的知识。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也是一面镜子。他人的瑕疵或缺陷,正可以助我们防微杜渐、修身养性,因为我们自己绝非无瑕白璧。人是需要不断提高的,而读书或曰读人,可算一条捷径。只有明确了读的意义,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幸福并快乐的人。‎ ‎【速用名言】‎ ‎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春秋时期教育家 孔子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南宋理学家 朱熹 ‎【适用话题】读书的境界;书与人;充实自己 ‎(特约教师 杨卫民)‎ ‎11很多人一定是上了假学校,所以才有这么多谬论 邓铂鋆 我真傻,我以为大家都完成了义务教育,通过了高中会考,就应该合格掌握了相关的课程知识。然而……‎ 广告称“本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仍然遭到众人的追捧。以凡士林为主料的护肤品,广告拍成玄幻剧,特效光彩照人,说白了就是表面活化物质的洗剂,广告硬是被拍成了科幻剧。‎ 转基因成了恐怖片,还有人相信作用于植物的激素也同样会对人体起作用,催熟的催熟,膨大的膨大。‎ ‎“脱离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还需要网络上的科普作家再教育。‎ 一大群人对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傻傻分不清,抵制符合环保规范的移动通信基站、输变电设施、高铁、地铁和磁悬浮,就是没想到抵制太阳。‎ 办公室的电脑前普遍摆一盆仙人掌。仙人掌能让电磁波拐弯,这是多大的质量啊!当它是黑洞吗?‎ 好吧,不能太苛刻,毕竟还有人相信地球马上原地爆炸。‎ 很多人一定上了假的学校,所以网络上和生活中才有这么多谬论,所以很多人会对这些谬论分辨不清。‎ 理科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不是那么频繁,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还情有可原。但是有些知识本身就是教你们认识世界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使用频率很高,但有些人也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上学考的不是背书,考的是做题。做题是让我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独立处理和解决問题。要说有人离开学校久了,有的公式和定理记不清。但是判断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总该记得吧?不要赖这些课程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是传授方法和规则为主!‎ 老师们用了十几年,培养大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可没想到高考就是很多人的智力巅峰!高考过后,全部都忘了。不仅如此,我们甚至还成了这些谬论的帮凶,成了这些谬论最积极的实践者。‎ 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当我们跟着社会流行和朋友圈、微博段子的谬误随波逐流的时候,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懒于思考甚至是放弃思考的时候,这些谬论,就趁虚而入了。‎ 最后,就算你真的上了一所假学校,就算你的课程真的都是体育老师教的,你也要用你仅有的智慧,明辨是非啊。‎ ‎【素材运用】‎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多年,这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我们都在校园里学过。然而,为何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谣言和谬论还能够在社交圈里流传和盛行?正所谓,三人成虎!当今时代,全民自成媒体,许多人习惯于不假思索地随手转发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之后或是谴责,或是声讨,群情激昂。这个时代,太需要独立思考、科学判断的精神了。‎ ‎【速用名言】‎ ‎1. 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近乃见光明。——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2. 相信谎言的人必将在真理之前毁灭。——德国哲学家 赫尔巴特 ‎【适用话题】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坚持真理;敢于质疑 ‎(特约教师 徐晓)‎ ‎12拖延症是人生必需品 东东枪 一部新电影上映了,你去不去看?‎ 先别去,拖着。通常,拖几天,就会有无数人告诉你:千万别去,不值得浪费那两个小时和几十块钱。当然,也有的时候,拖了几天,有无数人告诉你:这电影你得去看看,还是不错的。这时候应該怎么办?应该继续拖。拖几个月,再问他们,还觉得值得看吗?或者干脆拖几年,再回头看,还觉得那电影不看不行吗?‎ 到那时候就根本不用问他们了。问问自己就够了:几年都过去了,我没看那电影,觉得有什么损失吗?有什么遗憾吗?真遗憾也没事儿,再找来看也没那么难。但基本上,没几部电影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拖延症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只要拖一拖,都会自行化解。如果没有,那是你拖得还不够久。‎ 很多人认为拖延症耽误事,其实真的不是那样。‎ 一般只有两种事儿你会拖着:你不喜欢做的和你觉得拖拖也没问题的。喜欢的事儿你不会拖着,不能拖的事儿你也不会拖着。所以说,拖延症其实是一种辨别、筛选机制,这是一种本能。因为你本能地觉得人生应该用在自己喜欢的事儿上,应该用在更紧急更重要的事儿上。生命只有一次,那些无关紧要的、使人不愉快的烂事,让我们拖着,拖没了就好。拖不没,也至少把我们跟它们相处的时间压缩到最少。‎ 拖延是拖延者的通行证,着急是着急者的墓志铭。会拖延走遍天下,爱着急寸步难行。为什么?因为越爱着急,越一步一个坎儿。很多坎儿是急出来的。“自扰”是庸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不拖延是把问题留给自己,拖延是把问题留给时间。时间很厉害,至少比你英明、强大多了。都说“时间能治愈一切伤痛”“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那怎么让时间解决?还不就是拖着吗?‎ 怎样获得成功的人生?从拖延症开始。拖延症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怎么才能笑到最后呢?答案就是最后再开始笑。真的,根据我的经验,最后再开始笑,笑到最后的概率会大很多。‎ 我觉得拖延症应该有一个“症歌”,可以照着《夕阳红》的旋律唱:“最美不过拖延症,温馨,又从容。拖延出晚开的花啊,拖延出陈年的酒。”‎ 你想啊,晚开的花、陈年的酒,不拖延,怎么“晚开”?怎么“陈年”?‎ ‎【素材运用】‎ 拖延,未必就是“消极”的同义词,因为拖延需要时间。而在拖延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可以尽情思考事情的价值,回望做事的初衷,为自己的行动厘定方向。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行程过快时,请拖延一下自己,等等我们的灵魂。‎ ‎【速用名言】‎ ‎1.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2.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印度诗人泰戈尔 ‎【适用话题】等待的价值;思考需要时间;沉淀人生 ‎(特约教师 熊纪涛)‎ ‎13你就毁在“等有时间再做”‎ 艾小羊 在读者分享会上,我总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那么忙,哪有时间陪伴家人、过有趣的生活?我的答案是忙中偷闲,并且想办法让空闲的时间像烟花一样,照亮平淡乏味的生活。‎ 我身边有朋友在事业上升期,为了陪伴孩子全职回家了。但很快,我发现她根本沒做到像辞职之前说的那样,陪孩子去旅行,给孩子读绘本,跟孩子一起画画、弹钢琴。我去她家,经常发现她在追剧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孩子一个人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我没有责怪这位朋友,相反,特别理解。这就是人性。当你有很多时间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再精打细算地珍惜你的时间;当你觉得随时都可以陪伴孩子与家人的时候,也不会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提高陪伴质量。所以,如果有一件事,你很想去做,千万不要说“等我闲了再做”。这是无限拖延的借口。‎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件事,你想做,就可以立刻开始。忙中偷闲去做喜欢的事,不仅逼你学会管理时间,它带来的成就感还能让你变得更加强大、自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第一部获奖小说《且听风吟》就是忙中偷闲的结果。我喜欢村上春树,不仅喜欢他的作品,更欣赏他的生活态度。他大学没毕业就跟太太一起创业,借钱开了爵士乐酒吧。好不容易还清这家店的欠款,房东却要收回店面。他们不得不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重起炉灶,又背了一身债。开店期间,村上春树忙中偷闲地完成了早稻田大学的学位。一般人四年拿到的学位,他花了七年。‎ 他形容自己开店那几年:除了天亮前的几个小时,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当想要写小说的时候,他当天下午就去买了笔和纸,每天深夜关店以后,写一会儿。不到5万字的中篇小说,村上春树写了半年。在村上春树自传体散文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他写道:“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艰辛,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唯独这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 每个人都是奇怪的。在悠闲中很容易将自己放纵到一事无成,甚至连快乐都没有了——不是真的不快乐,而是快乐来得太容易,对它的感觉就会迟钝。反倒是那些忙中偷闲成就的事情,我们会永远记得,并且深深感到珍惜与自豪。‎ ‎“等有时间再做”的真正含义是,闲得无聊再去做。只有不重要的事情,才应该被摆在这样的位置。那些你喜欢的事、对你重要的事,无论多忙都可以抽时间去做。‎ ‎【素材运用】‎ 时间不是等来的,而是挤出的。时间倘若有人性,那一定是个偏心的人。对珍惜时间的人,时间走得很慢,成就一个个生活高手;对拖延时间的人,时间跑得很快,稍纵即逝,留下一世世唏嘘遗憾。有梦想就去追,像村上春树那样,忙中偷闲,提高自己的行动力,抓住时间,就已成功了一半。‎ ‎【速用名言】‎ ‎1.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 ‎2.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德国文学家 歌德 ‎【适用话题】忙与闲;抓住时间;行动力 ‎(特约教师 刘志新)‎ ‎14真正的高手都是悄无声息的摆渡人 莜麦面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个和蔼可亲、清心寡欲的教授。他有一个儿子,当时在读高三。那个男孩出类拔萃,在非常有名的中学读书,该中学有一个以前总理名字命名的实验班,他便是那个班级的班长。他学习成绩特别好,课外活动也很出色,每逢有领导人到该学校考察,他总被老师派去代表学生发言。因为太出色,每个人都觉得北大和清华非他莫属。高中校长找他,说,学校每年都有几个保送北大、清华的名额,经考察,他符合条件,决定将名额给他。‎ 而他却告诉校长:“我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参加高考考上北大,名额要是能给别的同学就更好了。”18岁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会失败。我的导师因工作忙,几乎也从未在细节上给过他许多指引。他高考失利,发挥失常,没有考上北大,被RM大学录取。这所大学虽然也是国内top10名校,但毕竟与top1的北大有些距离。在我们毕业答辩结束的当天晚上,导师请我们吃饭,他一起去。我问他:“后悔当初的決定吗?”他说:“从来不后悔,如果再次重来,我还会那样做。”那年,他才18岁。‎ 我有个发小,她是个非常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在小学,她总是把家里的书和玩具带到教室,与小伙伴一起分享。在中学,她总是早同学一步把当下最流行的习题做好汇总,然后给大家讲解各种参考书的优点和缺点。很多时候,她的周末都是花费在各种知识梳理和总结上。这样的她,自然受同学欢迎。虽然因为分享事件她挨过爸爸批评,不想让她耽误太多时间。可她依旧改不了本性。‎ 后来,她读了大学。在许多同学都只顾自己努力往前拼:考研、工作、恋爱……她拿出许多时间为班级做许多事,不仅门门功课优秀,还经常帮助老师干活。毕业时,她手拿7个offer,学校还推荐了她一个S交所的工作,这些战绩令她一度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她说,她是一个不忍看见别人掉队的人,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 曾经看过李连杰年轻时候的采访,他说,有段时间工作压力特别大,但许多投资人和导演来找他,他就只能拼命地工作,像母鸡一样拼命下蛋,只有下的蛋多了,所有人才会满意,才能解决投资人的困境。‎ 真正的高手思维与常人不同,他们能够跳出一己私利的小圈子,通过成就他人,帮别人摆渡,最终惠及所有人。那个18岁的师弟、我的发小、李连杰……他们都是摆渡人,不求回报,才是真正的高手。‎ ‎【素材运用】‎ ‎18岁的师弟、“我”的发小、李连杰……都是摆渡人,摆渡他人,成人之美。愿摆渡他人的人,都有一颗无私的心。他们有足够的自信,满腔的真诚,愿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常常抱怨无助,却不曾想着去做一个摆渡人。有胸怀者成大事,没有这样的境界,又有什么好埋怨呢?‎ ‎【速用名言】‎ ‎1.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唐代诗人 王梵志 ‎2.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英国小说家 狄更斯 ‎【适用话题】成人之美;无私助人;品德;友善 ‎(特约教师 刘志新)‎ ‎【同类素材库】‎ ‎2016年的电影《摆渡人》在各大评价网上都是差评。许多网友不解,为什么王家卫会带着一票天王巨星陪张嘉佳玩?其实,我们都忘了电影还有这样的寓意。王家卫是张嘉佳的摆渡人。已经50多岁的王家卫,一生获得荣誉无数,到了扶植或者挖掘新一代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年龄。他看中的是能否找到有灵性有潜质的年轻人,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他,至于名利,早已轻如鸿毛。‎ ‎15一个留学生听了会流泪的话题 熊楚钰 在国外上大学的第一年买了学校提供的高额保险,也没有常去校医室,除了一两次在没有提前预约的情况下去急诊,交了10美元保险不负担的挂号费,一切都算称心如意。学校也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24小时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免费的一对一或者小组咨询服务。‎ 于是大学的第二年我退掉了学校的保险,换成了第三方保险公司,折合算下来价格竟然是学校保险的1/3以下。留学生一直是美国大学致富的渠道之一,除去自费的高额学费与住宿费之外,保险费也十分有利可图。由于留学生出门在外必须在美国办理保险,而学校提供的保险大多较贵,留学生买第三方保险就成了必然。于是,有一些大学理直气壮地不允许留学生使用任何学校以外的第三方保险。‎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第三方保险公司与学校相比,精明程度并不相上下。使用保险公司的保险套餐不到一年,我遭遇了一些小伤小痛。为了确保自己在异国他乡没有大碍,每一次遇到紧急情况不知所措的时候,比如手被门夹了、腿被开水烫了、耳朵发炎了……我都会尽快去校医室看病。可是即便是针对这些外伤的药(价格不会太贵,都在100美元以下),保险公司也罕有承担全部费用的时候。学校药房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也显然有问题:当我拿药的时候对自己被收取的费用提出质疑时,药房并不能给我任何合理的解释,只是敷衍地给我一張表格,让我自己填表寄给保险公司申诉。当然,我在这里也必须说,保险虽然很贵,但是上了保险还是很有保障的,最起码生病的时候会省很多钱。‎ 我想我已经足够幸运,没有在美国伤筋动骨过,因为通过身边人的事例我得知,一旦涉及手术或者某些高科技仪器的诊断,医疗费就会一路飞涨,继而很难被任何方式的保险承担了。一个朋友在美国长了智齿,医生简单看了一下她的口腔情况,就收了一笔钱;然后又劝她去拔几颗牙,她算了一下,那个费用足以让她买往返机票回国拔牙。‎ 所以,不要再批评国内的医疗啦,当你连智齿都拔不起的时候,就知道祖国的好啦。同时也衷心祝愿广大留学生健康平安,不往医院跑就不花冤枉钱!‎ ‎【素材运用】‎ 批评抱怨国内医疗现状,其实,真正到了国外才发现自己以前认知有多局限。留学生“谈病色变”令人心酸,所幸他们还有祖国可以依靠。希望留学生的权益能够更加完善,让“在美国看病,留学生听了会流泪”的话题尽早终结。‎ ‎【适用话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失去与拥有;未雨绸缪 ‎(特约教师 赵福海)‎ ‎16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求胜己 马云 ‎2017年5月,一位太极运动业余“爱好者”和一位“准专业”的自由搏击选手的“打戏”吸引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这本是民间的“私斗”,但是借助互联网媒体,居然引起了各大“武林门派”之争。‎ 我也是一个热爱太极和自由搏击多年的伪拳迷。从小到大,即使看两只鸡打架我也愿意赶几里路去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小说我读过无数遍,无论是MMA(综合格斗)还是UFC(终极格斗冠军赛)比赛,我打开电视根本就关不了,大学到现在太极拳老师跟过不下8位。习拳很久,一直业余,不过从21岁后我没有机会参与过“斗殴”,因此也就几十年没有一场败绩。所以像所有男人那样,我也经常在孩子面前唾沫横飞地吹嘘当年的辉煌。‎ 太极拳能不能实战?回答是肯定的,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肯定是能实战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确实不多,成为技击高手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其实是练太极操,或者只是太极拳公园江湖的爱好者。太极拳原本不是为了技击而创造出来的,它是用拳来阐述太极哲学思想的一种运动。‎ 技击只是太极拳中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太极拳用拳术来体会阴阳变化,虚实转换,动静结合,上下相随,舍己从人……真正的太极高手每次走架、推手和散打练拳就是在活动身体的同时,反复揣摩体验太极哲学思想。至于要把太极拳练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这样的神技之人,乃百年不出之奇才,少之又少。‎ 人人觉得太极是四两拨千斤,此四两是太极的四两,非蛮力四两。这是一种修为,天下能真正修到太极四两的人幾乎没有。‎ 至于公园太极,本身是一种“早锻炼文化”,嘻嘻哈哈地在一帮老头老太里鹤立鸡群一下,切磋交流,最后在众多老头老太羡慕仰望的眼神下,扬长离开,回家多喝一口酒。尽管说有点“拳打南山养老院,脚踢北海托儿所”的豪气,但是老有所乐,多好啊,干吗一定要说人是“骗子”啊?这是人家沉浸在自己的YY中的江湖文化而已。‎ 这场“打斗”是否公平?说实话,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斗嘴引发的街斗,连普通的比赛都称不上,既没有技法也没有观赏性,唯一的特殊之处是围观群众特别多,而且吃瓜群众起哄希望看更大的戏,起哄到后来上升到太极能不能打,武术是否有用,传统文化是否有作用的问题。‎ 太极拳不是为了搏击而生,但现代自由搏击第一天就是为搏击而生的。如果真的为了打斗,自由搏击确实进展速度来得快,效果明显。但如果你希望50岁以后还能打,还有乐趣,那太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50岁以后,练自由搏击的人那时候的速度和力量已经不太行了,而太极讲究柔性技巧,练到50岁以后也许正当壮年。‎ 一场街斗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用自由搏击的搏击能力去和太极拳的搏击比,规则不一致,根本无从谈起,这就好像一定要拿篮球的进球数和足球的进球数相比,说足球不如篮球,这是拿鸭和鸡比。‎ 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乐趣,自己的规矩。击剑原来是欧洲早期的决斗之术,剑术决定生死,现在仅是一项体育项目;现代文明里,拳剑刀棍基本就都是一种运动乐趣。在枪炮甚至导弹、核弹面前,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所以,今天练武之人,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在武功当中求胜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