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07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必修三 文化生活按单元归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近六年07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必修三 文化生活按单元归类

第一单元:‎ ‎(08年高考广东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08年高考广东卷)20.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08年高考广东卷)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09年高考广东卷)31、“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 “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A、与经济相互交融              B、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C、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是选把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07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28.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67.“十一五”时期,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农村书屋”等新项目。这些举措      A.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B.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                  D.是为了繁荣文化市场 (07年高考广东卷)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7年高考广东卷)31.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 C.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D.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08年高考江苏卷)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③‎ ‎(09年高考广东卷)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07年广东高考卷文基)1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09年高考山东卷文综)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姆。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09年高考福建卷文综)31.《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10年广东高考卷文综)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2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四大发明、书画、击缶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精神。这说明 ‎ A.文化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一定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57.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 C.多样性的特点 D.时代性的特点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29.逛花街是珠三角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据调查,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逛花街。这表明文化 ‎ ‎  A.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    C.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0年高考北京卷文综)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特点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存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 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 文化改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10年高考江苏卷)18.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故里人们信仰宗教 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宜 ‎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0年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0年高考山东卷)22.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11年高考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B)‎ ‎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年高考天津卷)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1年高考浙江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D)‎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2012年安徽文综)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特点相关知识。①项正确,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项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未体现世界文化的所谓认同感归属感;③项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④项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等。‎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 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题。‎ ‎(2012年北京高考)24. 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有关知识。①项正确,优秀城市雕塑显适示了该城市的文化底蕴,②项错误,活跃文化市场不是文化价值,而是其经济价值,故排除; ③项正确,作为优秀文化的城市雕塑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项错误,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是教育的功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定位】 必修3:优秀文化塑人生、文化的特点、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2012年北京高考)25. 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有关知识。①项说法错误,城市环境不能依赖于雕塑风格;②项正确,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城市雕塑体现的理念应与城市环境相统一;③项本身错误,环境作为一种物质现象不能成为时代精神这种意识的产物;④项正确,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体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定位】必修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特点等。‎ ‎(2012年江苏文综)2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应选。“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应选。③④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反映。‎ 辨析题 ‎(07年高考广东卷)39.(11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39、⑴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⑵‎ 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⑶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年北京文综)40、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 ‎(3)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年安徽文综)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1年天津文综)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①‎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②‎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③‎ 答: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1年全国文综II)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 答: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4分)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4分)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分)‎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答出l项得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 ‎(2012年天津高考文综)14.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哥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者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8分)‎ ‎【答案】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鹦哥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雷锋精神属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所以对应课本第三第四单元回答,雷锋精神还会给人以启迪,所以还要回答文化的作用。‎ ‎【考点定位】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民族精神、文化的作用等知识。‎ 第二单元:‎ ‎(09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0.“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通性 解释:答案选C 项。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义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08年高考广东卷)20.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07年高考广东卷)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7年高考广东卷)31.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 C.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D.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07年高考广东卷)32.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A.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B.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08年高考江苏卷)2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08年高考江苏卷)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08年高考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08年高考广东卷)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08年高考广东卷)32.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申奥宣传片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 ‎ A.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 ‎ B.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 C.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 D.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08年高考广东卷)33.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 ‎ A.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 B.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 C.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 D.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09年高考广东卷理基)59.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 ‎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 ‎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09年高考广东卷)18.“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09年高考广东卷)19、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函 ‎(09年高考广东卷)20.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 ‎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09年高考广东卷)21.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09年高考广东卷)32、《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D、文体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07年广东高考卷文基)12.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7年广东高考卷文基)1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07年广东高考卷理基)59.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 ‎(08年广东高考卷文基)10.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④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共同财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8年广东高考卷文基)11.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 B.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D.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 ‎(08年广东高考卷文基)12.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 ①民族性 ②多样性 ③交融性 ④独特性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08年山东高考卷文综)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09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2.在《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09年宁夏高考卷文综)19.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 ,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①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www.ks5u.Com ‎②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www.ks5u.Com ‎③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www.ks5u.Com ‎④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www.ks5u.Com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0.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1.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全面继承,为我所用 B.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 A.社会实践 B.交流与借鉴 C.科技进步 D.创作灵感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66.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由过去的“吃喝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网上过年应运而生。“网上过年”在给人们提供新的过年方式的同时,也让传统习俗在高科技条件下找到了与年轻人的亲和点。这包括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B.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C.只有利用网络,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 D.“网上过年”已经取代了传统过年的方式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0.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陆丰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它主要包括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C.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D.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1.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 ‎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学说,是与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分不开的。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66.围棋起源于中国,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变化使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区域性      B.民族性       C.继承性       D.开放性 (10年安徽高考卷文综)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年浙江高考卷文综)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ks5u ‎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10年北京高考卷文综)24.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来源:高考资源网]‎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年天津高考卷文综)7、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 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 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10年江苏高考卷)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0年江苏高考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0年江苏高考卷)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0. (11年广东文综)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年北京文综)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年北京文综)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 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中国既是茶得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回答8—9题。‎ ‎(11年安徽文综)8.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B)‎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年山东文综)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增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①④正确;中外文化的交流能够丰富中华文化但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排除②;③与材料重复,排除。‎ ‎(11年山东文综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②;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选③;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点,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选①。‎ ‎(11年江苏文综)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C)‎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年高考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C)‎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1年上海卷)19.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年海南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⑨、 D.③④‎ ‎(11年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D)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1年福建卷)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C)‎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 ‎(2012年福建文综)32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答案】B ‎【解析】杜甫是“大地诗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获得了永恒。B符合题意。A说法绝对,CD与题意无关。‎ ‎(2012年福建文综)33 下列选项能体现图10漫画寓意的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解析】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①本身说法不准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不选。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全面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文化创新,③④正确。‎ ‎21. (2012年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澳门的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和融合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相关理论对澳门的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和阐释”‎ ‎【解析】:澳门的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和融合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可以说明文化是多种多样的①,另一方面说明文化是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具有包容性④,但这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中西的元素也没有主次之分② ③‎ ‎【难度】:本题难度一般。‎ X.K] (2012年北京高考)26. 随着国际和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虎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出版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A 项错误,材料的做法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 调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西文饮食文化的传播;C项强调通过材料做法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正确;D项本身错误,差异并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而减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定位】 必修3: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等。‎ ‎(2012年浙江文综)31.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明显错误。文化发展的关健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继承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且继承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说法错误。从题干《功夫熊猫 》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可以说明④,同时“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说明西方对我国熊猫文化既有借鉴,又有创新,说明②符合题意。答案选 B。 ‎ ‎【考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2年大纲全国卷文综)30.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文艺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通过室外电梯的发明来说明创新的重要性。①错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实践;②说法错误,“必然”,说法过于绝对化;③说法正确,表明了问题意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 ④说法正确,是教材的原话。排除①②,答案选B。‎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创新的知识。‎ ‎(2012年山东文综)23.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 ‎【解析】 本题以全球的“汉语热”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汉语热”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计,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故①项正确;②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汉语能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③项正确;④项正确,正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 ‎【考点定位】‎ ‎ 必修3: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民族性、教育的作用等。‎ ‎(2012年海南文综)17.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012年海南文综)18. 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D. ③④ ‎ ‎(2012年高考文综重庆卷)35.‎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一堂,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是[来源:Z_xx_k.Com]‎ A.典型的民间封建迷信活动 ‎ B.传统的人文艺术表演活动 C.海内外华人共同参加的宗教活动 D.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的纪念活动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拜祭活动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凝聚力,属于正常的祭典活动,不是封建迷信和宗教活动,排除A、C 两项,B项表述明显错误。故选D 项。‎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传统节日和宗教活动的知识。‎ ‎(2012年天津高考文综)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 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 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答案】C ‎【解析】A选项虽然表述准确,但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云南映象》与澳大利亚观众之间的联系,因为A选项只强调“不同”没强调“共通”。‎ ‎ B选项虽然表述也没错,但仍然与题干大意没有关系,因为如果有了“巨大的反差”,那就说明不了澳大利亚观众能接受我国文化。D选项表述上就有问题:题目只说“澳大利亚观众”认可了我国的《云南映象》,而没有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认可该剧。所以选C:不同人民在文化上有了共性,才能产生共鸣。‎ ‎【考点定位】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知识。‎ ‎(2012年江苏文综)20.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 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题干体现的是先进的技术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体现了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故选 B。AD说法题干没有体现。C本身错误,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2012年江苏文综)21.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 “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 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原来中华书局只作为传承者,现在扩展为传播者,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创新,说明了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故选 D。A正确,但题干没有涉及物质载体。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没有体现,BD不选。‎ ‎(2012年广东文综)3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雷锋精神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影响相关知识。①项正确,雷锋精神激励了中国,也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雷锋精神从实践中来,又引导实践的发展,故舍去;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说明文化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故③项入选;④项与本体无关,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考点定位 】必修3:文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实践的关系等。‎ ‎(2012年广东文综)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 ④ C.②③ D.① 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英国文化发展及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①项错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②项错误,虽然经济决定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积极地发展亦步亦趋;材料中该县依托文化遗产,挖掘当地的中医药和宗教文化,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③项正确;④项正确,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力塑文化旅游品牌,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遗产本题正确答案是 B 。‎ ‎【考点定位】 必修:文化的独特性、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简答题 ‎(07年高考广东卷)37.(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取之不尽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 ‎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 ‎37、⑴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⑵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 ‎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08年高考广东卷)37.(10分)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 ‎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8分)‎ ‎37.答案要点:‎ ‎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08年高考宁夏卷文综)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7分)‎ 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无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注:考生造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09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9(42分)‎ ‎ 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医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抚民,使汉初社会凋敞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 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使因为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浩”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只是,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集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答: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10年高考广东卷文综)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美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 答: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人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 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11年高考江苏卷文综)35.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6分)‎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答:35.(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11年高考上海文综)3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 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8分)‎ ‎39.(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海南的历史和海南人民的情感。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价值内涵,精神力量和持续发展力。(4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海南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层级,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4分)‎ ‎(11年浙江文综)40.(20分)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 答: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传播。‎ ‎(2012年全国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 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 ‎【答案】:‎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以我国科研人员广大中医药文化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进行“论证和探究”‎ ‎【解析】:结合材料,尤其是最后一段材料,联系设问中的“广大中医药”,可以确定属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别进行概括、总结、然后对应相应的知识做答即可。‎ ‎【难度】: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2012年北京高考)38.(36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4)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淡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6分)‎ ‎【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本题以企业对外投资面临文化为背景,考查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面对文化差异,首先我们要尊重其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其次要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考点定位】必修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等。‎ ‎(2012年广东文综)37 .(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 走进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1分)‎ ‎【参考答案】‎ ‎(2)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3分)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2分)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能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分)‎ ‎[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多不超过11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为切入点,考查有关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知识。本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学生对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整合的过程,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既有利于永葆中华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创新,也有利于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与发展。‎ ‎【考点定位】文化交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的途径等。‎ 第三单元:‎ ‎(07年高考广东卷)20.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08年高考江苏卷)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08年高考广东卷)19.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9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1.“万物并存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包容性               B.不平衡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09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2.孙中山“集毕生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09年高考广东卷)3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神至今深人人心。可风雷锋精神 A、仍有现实意义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08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3.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08年高考宁夏卷文综)19.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09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2.在《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09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3.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灵活性D.独创性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4.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 ③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58.下列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 A.同舟共济 B.三顾茅庐 C.舍生取义 D.愚公移山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3.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唯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4.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57.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贯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段话的内涵反映了民族精神是    A.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源头 B.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和 ‎   C.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 D.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10年江苏高考卷)1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年江苏高考卷)2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年福建高考卷)31.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 D.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10年海南高考卷)17.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31. (11年广东高考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年海南卷)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年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人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012年安徽文综)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 .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 (2012年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澳门的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和融合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相关理论对澳门的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和阐释”‎ ‎【解析】:澳门的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和融合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可以说明文化是多种多样的①,另一方面说明文化是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具有包容性④,但这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中西的元素也没有主次之分② ③‎ ‎【难度】:本题难度一般。‎ ‎(2012年山东文综)22.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日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 ‎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答案】:B ‎【解析】:本题以茂腔的发展创新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由经典剧目改编的茂腔动漫剧,既继承了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从而深受观众喜爱,说明创新的重要性,因此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舍去;C项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必修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文化创新、大众传媒的作用等。‎ ‎(2012年海南文综)17.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012年天津高考文综)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称呼的称谓是有所区别的,这体现出文化的不同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那表现出的就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所以选择C。‎ ‎【考点定位】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文化的内容。‎ ‎(2012年江苏文综)22.《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都体现了民族的精神,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 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ABD不选。‎ ‎(08年高考宁夏卷文综)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7分)‎ 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无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注:考生造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39.(42分)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根据材料之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 答: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第四单元:‎ ‎(07年高考广东卷)19.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08年高考江苏卷)25.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 ③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08年高考广东卷)22.某些旅行社以“超低价”、“零团费”、减少旅游点、增加购物点等方式进行服务欺诈。这表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9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3.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09年高考广东卷)22.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A.严格规范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 C.加强管理 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08年高考广东卷文基)13.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08年高考广东卷理基)59.我们要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必须( )‎ ‎①遵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 ②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8年高考宁夏卷文综)20.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敝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9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C.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D.发展市场需要的文化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6.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C.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培育“四有”公民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7.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 ‎ C.培养诚信意识 D.改造主观世界 ‎(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67.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助其草根性、民间性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山寨”之名大行其道。这要求我们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文化 B.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C.要不断抛弃传统,追求时尚文化 D.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A.树立文明新风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培育“四有”公民                   D.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37.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中心环节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灵魂   ‎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58.右图漫画“算命”反映了    ‎ A.传统文化阻碍现代文明 ‎ B.落后文化仍然存在并污染文化环境 C.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  ‎ D.腐朽文化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 ‎(10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67.“十一五”时期,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农村书屋”等新项目。这些举措       A.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B.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                  D.是为了繁荣文化市场 (10年安徽高考卷文综)8. 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年福建高考卷文综)32.图Ⅱ的寓意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 ‎ 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 ‎ 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 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 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紊质 ‎(10年山东高考卷)2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年安徽高考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档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D)‎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年山东高考卷)21.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建设提供有利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A。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审好题目要求,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必须是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由此排除B;即使优先发展了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也不一定就能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排除C;D是错误的,要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11年江苏高考卷)22.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福建文综)31 表3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群体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来 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答案】C ‎【解析】从图表中可知,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对文化活动的选择不同,体现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就必须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2012年江苏文综)23.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穿越”的手法虽然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受到社会的批评,要求要影视创作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选 D。A与题干的意思相反。BC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 ‎(2012年江苏文综)24.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 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信义姐夫”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表明诚信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C正确。 A没有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 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是爱国主义, D错误。‎ ‎(09年高考广东卷)37、(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漫画1、2分别根据华君武的《阎王开发中心》、方成的《最新配方》改编 ‎(1)漫画1、2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不良文化现象?(2分)‎ ‎(2)这两类文化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8分)‎ ‎37.立意:考查考生对不良文化现象的区分和知识掌握以及辨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1)漫画1反映了落后文化现象,漫画2反映了腐朽文化现象。‎ ‎(2)两种文化现象的区分:‎ ‎①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的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是腐朽文化。‎ 解决方法:‎ ‎①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1年高考广东卷)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 ‎37.答案:‎ ‎(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2分)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2分)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2分)不利于发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1分)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2分)‎ 评分说明:第(1)问,若考生只答“不利于文化保护”或“不利于文化发展”,只给1分;其它答案若持有异议之有据,言之有理,分析得当,也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9分 ‎(11年天津文综)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①‎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②‎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③‎ 答: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1年全国文综II)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 答: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4分)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4分)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分)‎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答出l项得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 ‎(2012年福建文综)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料三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10分)(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解析】本题中,考生可能把它看作是语文科中倡议书的写作要求。其实题目要求写内容提纲,重点在于如何“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如果懂得转换题型,这道题目应该不会太难。“弘扬雷锋精神”,涉及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点,“促进社会文明”,涉及到文化生活中第四单元“发展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知识。‎ ‎【答案】(4)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⑤‎ 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2012年北京高考)39. (22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2)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4分)‎ ‎【答案】(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解析】本题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了解,举例时要注意是文化惠民工程,不能列举其他非文化工程,并说明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措施与作用,本题较为简单。‎ ‎【考点定位】 必修3: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措施与作用等。‎ ‎(2012年浙江文综)40.(20分)‎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 ‎【解析】第(1)问,注意三点:结合材料,知识限定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三分析对象为“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要紧扣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在材料中的举措,“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两谱”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五星”活动主要体现了两个修养的统一 ‎【参考答案】‎ ‎(l)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荐自评、互荐互评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 ‎*k.Com(2012年山东文综) 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 ‎【 答案 】 :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休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 【 解析 】 本题以学雷锋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解决现实问 题的能力。分析设问可知,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即回答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其次将学雷锋活动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即可,本问难度不大,只要对教材掌握较好即可以正确解。‎ ‎【 考点定位 】 必修 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2012年海南文综)(综合性题目)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 答案要点:(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2分)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2分)一些地方文化创新力弱,发展文化产业的办法不多。(2分)‎ ‎(3)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要点:(3)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民族精神,打造优秀旅游文化产品;(2分)坚持保护优先,防止破坏性开发。(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