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7练 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7练 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第7练 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A组 高频.考点强化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山东济宁高三期末考试题·18)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    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 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    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材料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彼得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对未来发展的潜力的探讨上,说明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才可能探讨未来,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联系在一起,结合史实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是对现世的幸福的追求,故A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人文主义与世俗之风联系在一起,与精神世界的信仰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只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把人文主义与世俗之风联系在一起,不能体现提出明确的反对基督教的要求,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9·吉林二模·1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基础论述道,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他认为,当时处于人性堕落、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状况的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强化权力。马基雅维利的这一理论(  )‎ A.产生的渊源是中国法家思想                B.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C.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指出了国家统一的必要性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与中国法家思想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强化权力”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材料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与社会契约论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指出意大利通过强化君主专制实现统一的必要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32)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无法说明宗教从属于政治,故A项错误;“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无法说明“缴纳赋税”的问题,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不涉及宗教的仪式,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可见对于从事宗教的人员没有严格的要求,人们只要通过《圣经》就可以和上帝沟通,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9·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但两人也有区别,前者强调“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 ‎,后者强调《圣经》是“绝对真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肯定《圣经》的权威                        B.都反对宗教神学思想 C.对人文主义的态度不同                        D.对上帝的认识不同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前者强调‘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后者强调《圣经》是‘绝对真理’”,二者都强调《圣经》在信仰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二者都主张宗教改革,但不反对宗教神学,均主张“信仰得救”,故B项错误;二者都反对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C项错误;二者都强调对上帝的信仰,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9·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6)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神职人员的产生,应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即使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在当时的实质意义是(  )‎ A.建立高度自治的教会组织                    B.阐述教会组建的民主原则 C.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                    D.破除人们对上帝的迷信崇拜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神职人员的选举,而不是建立高度自治的教会组织,故A项错误;“神职人员的产生,应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的确体现民主原则,但并非对当时的实质意义,故B项错误;据材料“神职人员的产生,应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体现了教会内部民主原则,在当时对于打破教皇的绝对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故C项正确;依所学,宗教改革并非是反对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而是反对天主教,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9·安徽亳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19)“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封建君主专制的衰落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材料未提及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使人们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没有提及认识自然界的方法,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是封建专制强化,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故D项正确。‎ ‎【答案】D ‎7.(2019·山东临沂高三质量检测考试题·22)詹姆斯·弗农在《远方的陌生人》中提到:“短短的200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关系’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C.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                            D.世界日益连为一体 ‎【考点】启蒙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强调“关系”的熟人社会反映的是中世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陌生人的天堂”说明社会流动性加剧,原有的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崩溃,造成这一变化的主原因是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故A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冲击着原有封建等级秩序,但原有的封建贵族仍有一定的势力,不会马上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故B项错误;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是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并非造成材料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强调的是整个世界的联系,这与欧洲国家内部社会关系的变化无太大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8.(2019·山东临沂高三质量检测考试题·21)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要着眼于(  )‎ A.强调责任意识    B.重视科学实证     C.关注理论创新    D.反对封建专制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启蒙思想家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要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来,恢复它的合法权利,要在批判之中高扬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即反抗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对理性的控制和压抑,即材料中启蒙思想家要求的“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A项与此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9·山西晋中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测试题(A)·33)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  )‎ 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据材料“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要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家只是要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说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故C项错误,据材料“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D项正确。‎ ‎【答案】D ‎10.(2019·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4)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的降低。这主要反映出(  )‎ A.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        B.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D.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根据材料“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故A项错误;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的降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逐渐认识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11.(2019·贵州黔东南州一模·35)《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但它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该剧(  )‎ 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                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C.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                D.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现代主义文艺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艺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秃头歌女》符合上述特征,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12.(2019·重庆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34)一战后,法国电影创作人路易·德吕克等人致力于创造“真正的电影”。他们的作品不注重故事情节而以风景为重要角色,充分运用镜头的视觉效果将风景诗化。对这一艺术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艺作品是(  )‎ A.莫奈《日出·印象》                            B.贝克特《等待戈多》‎ 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D.毕加索《格尔尼卡》‎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解析】由材料“以风景为重要角色”、“充分运用镜头的视觉效果将风景诗化”可知该作品描绘自然景象,追求色彩变化,结合所学是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故A项正确;《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缘自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给人们心灵的巨大创伤,与材料中“一战后”的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其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与材料“不注重故事情节”不符,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作,控诉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与材料中“一战后”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6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4分)‎ ‎【考点】启蒙运动;维新思想 ‎【解析】(1)材料中提到了“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可知西方原本是神学国家观念,后来“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可知启蒙运动思想家否定了原有的神学国家观念,阐述了新的国家观念,如社会契约,根据材料“洛克……‎ 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可知新的国家观念里面还有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思想的指导下,近代西方形成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政治体制。 ‎ ‎(2)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和近代中国维新时期都是主张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都反对君主专制;第二小问不同和原因,根据材料一可知,近代欧洲的国家观念是反神学国家观念的也就是反教会神学的,而材料二中“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可知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是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三小问原因,应当分别结合时代背景,在近代欧洲,宗教神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欧洲国家观念反教会神学,而在近代中国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才掀起了维新运动,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国家观念需要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需要强国御侮。‎ ‎【答案】(1)作用:否定神学国家观念;阐释了新的国家观念,如国家来源:社会契约,国家归属:人民主权,国家运行机制:三权分立,国家职能:保护人权;构建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两类国家政体。(2)相同之处:反对专制;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4分) ‎ 不同之处: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教会神学,而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4分) ‎ 原因: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阻碍社会发展,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午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通过学习西方转变国家观念,探索强国之路。(6分)‎ ‎14.(2019·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 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两个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全国卷41题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因此概括观点: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选择论证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 ‎【答案】观点: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2分) ‎ 角度一:文艺复兴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体现了精神方面的进一步解放。(2 分)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2分) ‎ 角度二: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使人们享有了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4分) ‎ 角度三: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即科学革命),破除了迷信和盲从,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不仅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冲破了自然对人类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物质方面的进一步解放。(4分) ‎ 角度四: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兴起和发展,通过技术革新,使工业布局摆脱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物质方面的进一步解放。(4分) ‎ ‎(说明:任意两个角度即可,满分8分) ‎ 总之,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近代欧洲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2分)‎ B组 考前.预测押题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题号 考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2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 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            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材料中当时意大利人除了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还存在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天主教会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现象是文艺复兴导致的,与经济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中过于泛滥的人文主义带来意大利人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弊端的出现,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4)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认为,“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它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它们从自身把网子结起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自己的一种力量”指的是(  )‎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唯物主义            D.民族主义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人文主义主张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和价值、作用,珍视人类社会留下的一切物质、文化遗产,故A项错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用科学的方式认识社会,故B项正确;唯物主义强调世界发展的客观性,故C项错误;民族主义强调民族至上,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9·广东揭阳高三学业水平考试题·33)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到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德意志国家的统一,但马丁·路德的译书不能直接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属于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内容之一,并非起到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因而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故C项正确;德意志实现民族国家的独立在是19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9·河南郑州一模·21)14世纪时,英国的神学教授威克里夫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他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并且提倡教士结婚。由此可知,他(  )‎ A.深受路德思想的影响                            B.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C.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D.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做了准备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材料威克里夫的主张于14世纪提出,而据所学马丁路德的思想产生于16世纪,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与材料所给时间和地点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威克里夫是神学教授,材料“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他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并且提倡教士结婚”得出他主张在笃信上帝的前提下,发挥信徒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教会权威,但依旧是信仰天主教,不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得出威克里夫否定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信仰最高权威和提倡教士结婚,与后来宗教改革的主张类似,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做了准备,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9·河南郑州一模·20)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东西方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                B.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根据所学西方信仰基督教,东方信仰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开辟新航路的时间为15世纪,而宗教改革为16世纪,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得出新航路开辟有传播基督教的目的,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题·33)18世纪80年代,法国识字率在男人中已达到47%,在妇女中达到27%。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上现象(  )‎ A.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                        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C.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                        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材料体现妇女识字率达到27%,这与女性的政治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客观上会推动工人阶级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材料体现了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人数增加,这不能直接与工业革命的影响联系起来,故B项错误;18世纪80年代法国依然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项不符合材料中背景史实,故C项错误;法国识字率增加,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当时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7.(2019·河北沧州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题·19)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写道:“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任何参加,即使是参加最小的公共职务也是有益的;……只有容许所有的人在国家主权中都有一份才是终究可以想望的。”这一言论主要体现的原则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自由平等            D.法律至上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天赋人权是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主权在民不符,故A项错误;“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指的是主权在民,故B项正确;自由平等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主权在民不符,故C项错误;法律至上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主权在民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9·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23)下表为18世纪中叶1770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1000—2019册/版)这表明法国(  ) ‎ 思想家 ‎ 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 ‎ 伏尔泰 ‎ ‎《老实人》43版 ‎ ‎《哲学通信》35版 ‎ 卢梭 ‎ ‎《新爱洛依斯》70版 ‎ ‎《卢梭全集》18版 ‎ 狄德罗 ‎ ‎《百科全书》24000套 ‎ A.民众文化水平提髙                                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 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                                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不能推断民众文化水平的变化,故A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不能推断启蒙思想家社会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不能推断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启蒙思想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9·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22)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丙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它们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这些机构的成立(  )‎ A.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                        B.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C.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D.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科学革命的出现,推动启蒙运动兴起,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实验科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如伽利略的实验,故C项错误;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10.(2019·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5)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 ‎ 中国 ‎ 西方 ‎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        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依所学,《本草纲目》创立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才开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故B项错误;依所学,明清时期采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中西方文化交流很少,故C项错误;《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体系,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19·河北唐山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35)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  )‎ A.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                    B.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 C.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                    D.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根据题目中“英文”、“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得出把泰戈尔的成就归结为西方文学,并未强调的是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泰戈尔属于现代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答案】D ‎12.(2019·辽宁省实验、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8)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  )‎ A.反封建反专制的崇高理想                    B.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 C.反传统反理性的表达方式                    D.批判剖析不公的社会现实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僚讽刺,但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反专制的高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未突出个人情感,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故C项错误;根据“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可知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广东肇庆二模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们的核心观念是“通识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念开办学校。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按照希腊人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心灵的准则,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人文主义教育被认为是为未来生活进行的实际准备,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 ‎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 材料二 ‎ 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主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 ‎ ‎——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影响。(13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蔡元培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对通识教育的新发展。(12分)‎ ‎【考点】文艺复兴;辛亥革命;清朝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们的核心观念是‘通识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念开办学校”得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文主义实现那个);据材料“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得出通识学识、文理兼修(教育内容广泛),侧重人的素养提升和潜能激发;据材料一“按照希腊人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心灵的准则,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得出重视德育、体育,强调人的身心健康;据材料一“人文主义教育被认为是为未来生活进行的实际准备,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得出面向未来,注重全面发展;据材料一“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得出影响深远。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思想解放、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得出。 ‎ ‎(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得出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据材料二“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得出教育落后,失学者众多;根据所学得出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民国创立;主权遭到侵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的需要;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 ‎【答案】(1)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人文主义实现那个);通识学识、文理兼修(教育内容广泛),侧重人的素养提升和潜能激发;重视德育、体育,强调人的身心健康;面向未来,注重全面发展;影响深远。(6分,答对3分即可) ‎ 影响: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有利于近代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为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7分,1点2分,2点4分,3点7分); ‎ ‎(2)背景: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教育落后,失学者众多;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民国创立;主权遭到侵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的需要;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8分,答对2点即可)新发展:社会教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三者相结合;提出新的教育方针,如军国民主主义教育等五种教育;教育目的是富国强兵和培养公民的“完美人格”。(4分,答对2点即可)‎ ‎14.(2019·湖北襄阳一模·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 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找到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观点,其次选择一个观点,以“赞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为例,结合所学,根据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别从生产力、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或者以“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的灾难”为例,结合所学,根据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别从环境、殖民、全球化的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论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参考提示: ‎ 提示一: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这一肯定的、乐观的观点。 ‎ ‎(结合几次科技进步的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加以论证)如: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技进步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进步的传播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加速其现代化进程,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持久的动力。(12分) ‎ 提示二: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灾难的这一否定的,悲观的观点。 ‎ ‎(结合几次科技进步的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加以论证)如:科技进步拉开了人与环境的距离,认为可以凭借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认识、控制、改造整个世界。对能源的浪费性使用,对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 科技进步虽然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体制性的矛盾和危机是无法依靠物化的技术环境来根除的。(12分) ‎ 其他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