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的二十个实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必考的二十个实验

高考必考的二十个实验(必修14,选修6)‎ 1、 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b 2、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a 3、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b 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b 5、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c 6、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 7、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 8、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 9、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a ‎10、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a ‎1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b ‎12、模拟尿糖的检测b ‎1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的动态变化c ‎14、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b ‎15、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b ‎16、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b ‎17、腐乳的制作a ‎18、果酒和果醋的制作b ‎19、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a ‎20、DNA粗提取与鉴定b 实验考查约占25%‎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实质是还原糖遇Cu(OH)2变成砖红色);脂肪遇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实质是碱性条件下双缩脲试剂遇肽键形成紫色络合物)‎ ‎(2)材料的选择:苹果和梨匀浆(用于鉴定 );马铃薯匀浆(用于鉴定 );花生种子和花生匀浆(用于鉴定 );豆浆和鲜肝提取液(用于鉴定 )‎ 选择梨和红富士苹果的理由是:颜色浅和还原糖多 ‎(3)试剂的选择: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甲液:0.1g/mlNaOH 乙液:0.05g/mlCuSO4‎ A液‎0.1g/mlNaOH B液‎0.01g/mlCuSO4‎ 使用步骤 现配现用 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量的使用 甲液1ml,乙液1ml A液1ml,B液2—3滴 ‎(4)步骤的书写:‎ Ⅰ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中加2ml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中注入1ml斐林试剂 ③50—‎60℃‎温水大烧杯水浴加热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Ⅱ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颜色变化 方法二:制作子叶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步骤包括:__________:取一粒花生子叶,去皮 ‎ __________:用刀片切若干子叶薄片,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 ____________:挑取薄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滴2—3滴苏丹Ⅲ染液;用吸水纸吸取染液再加1—2滴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吸取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____________: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Ⅲ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A 1ml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B 4滴 ,摇匀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 (鉴定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注意设置对照组?)‎ ‎2、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 显微镜的十四个结构名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使用步骤 A、取镜:一手抓___________,一手托__________,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偏__________方向 B 、安放:安装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C、对光:转动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遮光器上找到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在目镜下找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D、观察:将待观察的装片放在____________上,用___________压住;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距‎1cm);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为止,再调节一下__________‎ 答案:A、镜臂,镜座 ,左 B、目镜和物镜C、转换器 ,光圈D、载物台上,压片夹,细准焦螺旋 ‎3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 首先在______下找到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调节_____________(答案:低倍镜,细准焦螺旋)‎ ‎4、污点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先移动装片,污点不懂,再移动目镜,二者都不动就在物镜上)‎ ‎5、酵母菌的形态、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皮细胞____________ 叶的保卫细胞形态___________中间为____________‎ ‎ 水绵细胞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红细胞大小比较上,草鱼〉鲤鱼〉梭鱼〉乌鳢〉牙鲆;在红细胞形态比较上,牙鲆红细胞最为狭长。梭鱼最圆,乌鳢的红细胞核最为细长;鱼红细胞有____________是真核细胞 ‎(答案:单细胞,球形或椭球形,结构含有壁膜质核液泡,表皮细胞不规则、保卫细胞半月形,中间有气孔,水绵细胞丝状;核膜)‎ ‎6、‎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同点 本质区别 无__________‎ 有__________‎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质 只有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 有_____________细胞器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 无染色体 有核膜、核仁,‎ 有染色体 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菌、‎ 支原体 动植物、真菌 相似点 ‎①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DNA ‎6答案:原核:无核膜,主要成分肽聚糖,只有核糖体;真核:有真正的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核仁;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细胞器)‎ ‎1、.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①目镜10×② 物镜10×③目镜16×④物镜40×‎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D;实际长度最小就是放大倍数最大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解析:D;黑藻叶绿体绿色椭球形;水绵的叶绿体是______________状(螺旋形带状)‎ ‎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答案:D ‎4、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 A.②③ B.②⑤ ‎ C.①②⑤ D.①③④‎ 答案:C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答案:C ‎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8分)‎ ‎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答案:降低,增加,细胞代谢;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呼吸或分解作用,能量;肝细胞受损通透性加大;选择透过性)‎ ‎4: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 探究性实验的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基础:成熟植物的结构:半透膜、浓度差 (画图)‎ ‎ 质壁分离的原因: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失水;反之吸水;洋葱紫色表皮细胞;‎0.3g/ml蔗糖溶液、清水 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步骤:1、制作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在低倍镜下观察液泡及原生质层的位置3、从一侧滴‎0.3g/ml蔗糖溶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4、低倍镜下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5、在一侧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6、低倍镜下观察液泡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观察指标:液泡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例题1.(7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③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1)①③‎ ‎(2)①无色、绿色②红色、绿色③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例2.(13分)‎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Ⅱ.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答案:Ⅱ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1分)‎ 自变量:蔗糖溶液浓度(1分);因变量: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过程,其中操作和叙述不正确的( )‎ 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莱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株/m2)‎ C.图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D.图丁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过程,其中最佳的植物组织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答案:BCD ‎3、(8分)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方法步骤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用下列数字填写)。‎ ‎ ①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②盖上盖玻片 ‎ 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展平在水滴中 你认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步骤在低倍显微镜下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__▲_的大小,以及___________位置。若此过程中发现显微镜视野较暗,应调节__▲_或__▲。‎ ‎(3)描述C的操作方法:E步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4)F步骤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变化是__▲_和颜色变化是__▲_。当不能恢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5)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①④② ;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 2、液泡、原生质层 、反光镜和光圈 ‎3、清水 4、变。大、浅;浓度过大细胞死亡;大于 5、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 ‎5、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PH影响酶活性:‎ 为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向A----E5支试管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2ml,调节各试管的PH如下表,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液2ml。37℃保温1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显色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A B C D E PH ‎5.60‎ ‎6.20‎ ‎6.80‎ ‎7.40‎ ‎8.00‎ 砖红色深浅 ‎+‎ ‎++‎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1) 在本实验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是______.‎ (2) 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最适PH是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______。‎ (3) 如果将实验中的淀粉酶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他条件不变,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淀粉酶不能催化________________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 (4) 保持37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PH、还原糖 (2)6.8 、下降 (3)蔗糖 专一性 (4)37度是最适温度,保持单一变量 温度影响酶活性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溶液 ③向各试管中滴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 答案:D ‎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提取的原理___________ 分离的原理_________分离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要求___材料_______用具_____无水乙醇作用____二氧化硅的作用____碳酸钙的作用_________‎ 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_________(2)_________(3) ___________‎ ‎2、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滤液细线要求_______‎ 4、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画装置图)‎ 5、 观察与记录(画图)‎ 讨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取的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相似相溶原理 ‎ 分离的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扩散得慢 ‎ 分离的方法:纸层析法 ‎ 目的要求:学会提取和分离色素的方法,了解植物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材料:新鲜、浓绿的青菜、菠菜叶 无水乙醇的作用: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的作用:研磨充分;碳酸钙的作用: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步骤:1、(1)称量 (2)研磨(3)过滤;剪去两角的目的:扩散整齐;滤液细线要求:细直齐,干燥后重复画 注意事项:1、叶片要浓绿2、研磨要快,防止无水乙醇挥发(加盖)3、过滤时试管要加绵塞,单层尼龙纱布4、滤液细线要细直5、剪去两角6、滤液细线不能被层析液而淹没;7、装置要加盖子(培养皿)‎ 例题1: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 ‎95%乙醇(10毫升)‎ ‎+‎ ‎-‎ ‎+‎ 蒸馏水(10毫升)‎ ‎-‎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1)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 ‎(2)实验中加入SiO2的作用是▲ ,加入CaCO3的作用是▲ 。‎ ‎(3)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中,正确的是( ▲ )‎ ‎(4)如果菠菜叶放置时间过长而变黄,按上面正确提取并分离得到的色素带会出现▲现象。‎ ‎(答案:1、深绿色,有有机溶剂,研磨充分、色素全面2、研磨充分;防止色素受到破坏3、B 4、两条色素带)‎ 例题2;请回答“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将滤液中色素分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在滤纸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 ‎(2)提取绿叶中色素的过程中,向研钵中加入绿叶、少许二氧化硅和10ml 和10ml无水乙醇进行研磨,收集到的滤液颜色是___________,原因是研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挥发性物质大量挥发,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介绍酵母菌是一种___________,在__________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______‎ ‎ 原理: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设计(画图)‎ E C A D B 接橡皮球 ‎(或气泵)‎ ‎(二)‎ ‎(一)‎ E C A D B 接橡皮球 ‎(或气泵)‎ ‎(二)‎ ‎(一)‎ E C A D B 接橡皮球 ‎(或气泵)‎ ‎(二)‎ ‎(一)‎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A、 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D、E中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C____________溶液,气球和气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1、 如何检验酒精的产生?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比实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真菌,有氧、无氧、兼性厌氧菌 酶 方程式:‎1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酶 ‎1C‎6H12O62CO2+2CH5OH+能量 2、 作出假设:假设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先增加后趋向平稳后下降 ‎3、酵母菌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10%NaOH溶液 ;吸收CO2‎ 讨论:1、气泵;先放置一会儿 2、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灰绿色;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3、取两支试管编号1、2;分别从A、B中取2ml酵母菌培养液 加入12两支试管中;分别向12中加入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 ;观察颜色变化 4、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德文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8: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显微镜下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能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________;试剂:15%HCL,95%酒精,0.01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清水 方法步骤:一、_________二、装片的制作:(1)______ (2) _______(3)_______(4)___________‎ 三、观察分生区:(1)选择的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录的表格绘制 ‎4、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装片5、处于哪个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如何计算细胞周期时间?‎ ‎(答案:1、原理: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要求:1、制作洋葱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试剂: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二、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三、(1)区域:分生区 (2)表格 (5)间期 ,间期时间最长 (6‎ ‎)某时期的细胞数目比整个细胞数目的比例。)‎ 例题1: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戊 ‎+‎ ‎+‎ ‎+‎ ‎+‎ ‎+‎ 注:“+”表示该项操作,“-”表示没有进行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 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请从下列序号中选择)‎ A、染色体未染上颜色,无法看清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染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染色很浅,模糊不清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该实验的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 ②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细胞中不能找到分裂各个时期的原因__________,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时期最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 D A (2) (3)伸长区 (4) (5) 死了,在不同的视野找 (6)间期,间期是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时间长 ‎ ‎2.(7分)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资料一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坡片……‎ 资料二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85‎ 计数细胞总数 ‎1 000‎ 各时期细胞数的百分比 ‎88.0‎ ‎6.7‎ ‎1.8‎ ‎3.5‎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3处错误。__________‎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在答题卡上的饼状图中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___。‎ ‎①取材时间②根尖培养温度③解离时间长短④载玻片厚度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4).在制作洋葱根尖压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可能用到的试剂是 ( )‎ A.龙胆紫染液 B.醋酸洋红染液C.稀盐酸溶液 D.30%蔗糖溶液 ‎(答案: (1)①(二)与(三)颠倒 ;② 制片错误 ③根尖2—3mm (2) 间期10.56,前期0.804‎ 中期 0.216 后期 末期 0.42 (3) ①②③⑤⑥ (4) D ‎9、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例题:右图为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照片,该时期 A.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 D.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解析:AC ‎10、调查人类遗传病 ‎10、调查人类遗传病实践活动中 ‎(1)正确的做法是(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2)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发病率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遗传方式应在__________中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男性_______女性_________;高度近视发病率:人群中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D (2)发病人数/总人数的比例 (3)在人群中计算发病率,在家族中推测遗传方式;大于 1% )‎ ‎1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纸条生根的作用 ‎10.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有关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2)下图为由10mL10-8mol/L的2,4-D溶液配制系列浓度的操作示意图(由10mL10-8mol/L的2,4-D 溶液的烧杯中取1mL至2号烧杯中,再向其中注入9mL水,摇匀后取1mL至3号中,以此类推),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有,该操作体现对照实验的原则。‎ ‎(3)为确定某浓度的2,4-D溶液对生根是促进还是抑制,应向6号烧杯注入。‎ ‎(4)下表为该小组实验数据记录表。由数据可知,从(浓度)开始抑制生根。‎ ‎2,4-D浓度(mol/L)‎ ‎0‎ ‎10-12‎ ‎10-11‎ ‎10-10‎ ‎10-9‎ ‎10-8‎ 生根平均值(mm)‎ ‎8.0‎ ‎9.4‎ ‎15.1‎ ‎20.3‎ ‎17.3‎ ‎7.3‎ ‎(5)该实验还可以用作为观察记录的指标。‎ ‎(答案:(1) (2) (3) (4) (5 )‎ ‎11、(6分)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绿豆幼苗生长有什么影响?”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器具:50mL的烧杯、培养皿盖、2,4—D、蒸馏水、量筒、玻璃棒、长势均一的幼小的绿豆幼苗若干。‎ 步骤一:配制浓度为10-10mol/L、10-8mol/L、10-6mol/L、10-4mol/L、10-2mol/L的2,4—D溶液各30mL。‎ 步骤二:在标号1~5的50mL烧杯中,分别加入30ML 10-10mol/L、10-8mol/L、10-6mol/L、10-4mol/L、10-2mol/L的2,4—D溶液。‎ 步骤三:在1~5号烧杯中,分别放入1棵绿豆幼苗,设法使绿豆幼苗的幼根浸在2,4—D溶液中,芽位于液面上方。‎ 步骤四:在烧杯上盖上培养皿盖,置于同样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比较绿豆幼苗的幼根(或幼根和芽)的生长情况。‎ 根据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1)该同学设计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2)实验方案设计中缺少的是。(3)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需要改进的是。‎ ‎(答案: (1) (2) (3) ‎ ‎12.(5分)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依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6‎ ‎(1)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培养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2)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 ‎(3)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右边坐标系中绘出番茄胚轴增长变化的曲线。‎ ‎(4)较低浓度范围内,随NAA浓度的增加,NAA对番茄的胚轴生长的促进作用;继续提高NAA浓度,促进作用,甚至起抑制作用。‎ ‎(答案:(1) (2) (3) (4) ‎ ‎12、模拟尿糖的检测 ‎1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一、 基本知识点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理: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增加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下降;酵母菌数量怎样变化?假设随时间的增加酵母菌增加到最大值后不变或减少)‎ ‎4、材料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讨论思路:‎ ‎(1)、怎样进行酵母菌计数?‎ ‎ 方法:_____________具体:先将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上,用________吸取___________,滴于,让培养液___________,多余的用_____吸去。待__________________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底部,将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2)、若血球计数板的每个小方格‎2mm×‎2mm,培养液的厚度为‎0.1mm,估计一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为40个,则估算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是___________。‎ ‎(3)、取样前轻轻震荡的目的____________(答:震荡均匀减少取样误差) ‎ ‎(4)、本实验需对照吗?需重复吗?‎ ‎(5)、表格怎样设计?‎ ‎(6)、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怎样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步骤:‎ ‎(1)制马铃薯培养液 (2)分装 :A组8支试管(马铃薯液10ml),B组8支试管(马铃薯液10ml), C组8支试管(无菌水10ml0,(3)灭菌 (4)接种(每支试管0.1ml 母液)‎ ‎(5)培养(AC28℃ B5℃)(6)取样 ‎7、表格设计 试管编号 培养液 ‎(ml)‎ 无菌水 ‎(ml)‎ 酵母菌母液 ‎(ml)‎ 温度 ‎(℃)‎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8、坐标曲线 二、典型例题: ‎ ‎1、(4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准备了如下材料:‎ ‎ 酵母菌菌种,肉汤培养液,试管,滴管,显微镜。他计划连续培养七天,每天定时计数,并根据所获数据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1)根据你的经验,在上述材料准备中还缺少什么? _____________‎ ‎(2)指导老师建议他在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这是什么原因?_________‎ ‎(3)如果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时,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可能有哪些?(至少说两点) 。‎ ‎2、(6分)将酵母菌分为a、b、c、d四组,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了解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 方法测酵母菌的数目,使用的实验器具有试管、盖玻片、吸管、滤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小组的探究为该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呈现____型增长。d组不更换培养液应该呈____曲线,原因______________。在80h~140h,d的增长率趋于______________。若在现有条件下继续培养,其种群数量趋于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4)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酵母种群的增长率趋于 ________。(‎ d曲线中的K值代表的含义是 _________。 ‎ ‎(5)设计一张表格记录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 ‎(ml)‎ 无菌水 ‎(ml)‎ 酵母菌母液 ‎(ml)‎ 温度 ‎(℃)‎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1)、该同学的课题名称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ABC三组实验(A管中第三天开始迅速增长,第五天开始达到最大,第六天结束实验)‎ 酵母菌种群数量 ‎0 1 2 3 4 5 6 时间 ‎4、(7分)酵母菌是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具有。‎ ‎(2)酵母菌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因为它。‎ ‎(3)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下图1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个。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个。‎ ‎(4)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上图2所示结果,由此并不能得出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为了确定培养酵母菌的最适温度,需要进一步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5、(8分)根据教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 ‎(3)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l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 个。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采取的做法是▲ 。‎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因素的推测,确定一个进一步探究实验的课题:▲ 。‎ 答案:‎ ‎6、(9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右图中代表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是。曲线c酵母菌数量达到的最大值比曲线a大的原因是 ‎。‎ ‎(2)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3)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至少列举出两种)。‎ ‎(4)参照上面实验,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改进后的实验数据。‎ ‎(5)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个。‎ ‎7、某兴趣小组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来探究较适宜酵母菌生长的葡萄糖浓度。从开始培养到实验结束,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在7天内的变化情况。实验材料齐全。‎ ‎(1)作出假说:。‎ ‎(2)每天的相同时刻,对每一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观察计数。列举计数时应该用到的设备至少两种:。‎ ‎(3)探究实验步骤:‎ ‎①取试管10支,。‎ ‎②配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后,。‎ ‎③在10支试管中。‎ ‎④首先,对每支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进行估算。之后连续观察、统计7天,并作记录。‎ ‎⑤根据每一组酵母菌在7天中的变化,可以确定较适宜酵母菌生长的葡萄糖深夜浓度。‎ ‎(4)怎样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下列问题?‎ ‎①如果实验时发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时,该如何处理?‎ 答:。‎ ‎②实验中在统计每一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4)请设计一张表格,记录10支试管中7天的酵母菌数量变化:‎ ‎(5)若所使用的计数工具为2mm×2mm,刻度为25中格×16小格,在装入液体后,液体高度为0.1mm。若观察到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已知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为B,则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6)为保证用显微镜计数时,在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到位后一次性准确计数某个小方格内的全部酵母菌,而不必通过反复地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全部计数,应该在酵母菌后才开始计数。‎ 答案:‎ ‎2、(1)抽样检测、血球技术板、显微镜 (2)培养液的更换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影响的研究 (3)J S 食物、氧气、空间等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变化 ;稳定;减少 (4)零 环境容纳量 ‎3、答案:‎ ‎(1)探究营养物质和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 ‎4、(7分)(除注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 ‎(1)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3)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 24 5×106‎ ‎(4)在‎25℃‎左右再设计以上的温度梯度(2分)‎ ‎5、(8分)‎ ‎(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 ‎(2)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增大稀释倍数 统计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3)220000(2分)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量等)的变化关系 ‎6、(9分)(1) c A组的培养温度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环境阻力小 ‎(2) 探究温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缺少高于20℃的温度组合 ‎(3)培养液的量、酵母菌母液的量、培养液的pH 、溶氧量等 ‎ ‎(4)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记录表 ( 3分:标题、时间、组别各1分)‎ 组别 时间 a组(‎5℃‎)‎ b组(‎10℃‎)‎ c组(‎15℃‎)‎ ‎…‎ a1‎ a2‎ a3‎ 平均 b1‎ b2‎ b3‎ 平均 c1‎ c2‎ c3‎ 平均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5) 2×107‎ ‎7、答案:‎ ‎(1) 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的生长速度不同 。‎ ‎(2) 滴瓶、显微镜、盖玻片、血球计数板 。‎ ‎(3)① 编号 ‎ ‎② 1%、2%、3%、……、10%的葡萄糖溶液 ‎ ‎ 依次在1、2、3、……、10号试管中都倒入10毫升 ‎ ‎③ 依次倒入1毫升酵母菌培养液④ 初始⑤数量 ‎(4)①将从试管中取出的培养液适当按倍数稀释 ‎ ‎② 计数相邻两条界线及相邻(两个)顶点上的酵母菌 ‎ ‎(4)请设计一张表格,记录10支试管中7天的酵母菌数量变化:‎ ‎(5) AB×106(6) 全部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