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义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义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013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经常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在高考中地位一般,掌握基础知识即可。‎ ‎ 2.从试题类型上看: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多考查选择题。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科学发展观时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含义,又好又快发展多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并与企业经营、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 “三步走”战略 ‎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总体小康的表现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小康的目标 ‎ (1)总体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2)具体表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练习1:(2008高考海南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12山西太原五校联考)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 ①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 ②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更加完善。‎ ‎ 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④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 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 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 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特点和要求 (1)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要求: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挥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路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练习1:(2009高考广东卷)《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 ‎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 ‎3、(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 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思维拓展】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减免税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这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民生,调结构,促进总量平衡,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练习1:(2010高考天津卷)1、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府紧急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排:农村的民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重建10000亿。‎ ‎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投资安排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答:①中央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 ②中央对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安排,说明党和国家非常关注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③中央对农村、铁路、公路、机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等的投资安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④中央对农村的投资,兼顾城乡发展;对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节能减排、生态工程的投资,兼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重要性: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建设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思维拓展】 正确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 (1)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⑶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 ⑷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思维拓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也应该利用市场来配置研发资源。‎ ‎(2)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 ‎(3)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练习1:(2012山西太原三模)苹果公司的产品一直站在潮流的尖端,从最初的超大容量MP3播放器ipod,到划时代的触屏手机iphone,再到先声夺人的平板电脑ipad,苹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人带来惊喜。苹果品牌以其时尚、创新、精致吸引着全球无数粉丝。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 ‎①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走跨国生产和经营之路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③公司的成功经营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④企业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重要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2)要求:‎ ‎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特别提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体要求(“三转变”):‎ ‎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练习1:(2010高考福建卷)27.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1高考北京卷35)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2山东临沂二模)材料一 2011年底,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提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的奋斗目标,描绘出一幅鱼翔浅底、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好画面。生态山东建设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且旨在以此为着力点,倒逼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生态山东建设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怎样的要求?(7分)‎ 答案:(2)①建设生态山东,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 ②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和发疑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分) ‎ ‎ ③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要求: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练习1:(2012高考海南卷)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能够促进农户增收,是因为 ‎①通过分工和协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②形成产业局部垄断,提高了农产品价格 ‎③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了农产品需要 ④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12山东滨州3月模拟)材料一 2011年山东农村的发展成就(节选)‎ ‎ ‎ ‎(注:近年来,山东省逐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四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财政投资17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山东农村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经济举措。(7分)‎ 答: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发展农民的根本利益。(1分)‎ ‎ ②积极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和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分)‎ ‎ 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 ‎ ④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2)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练习1:(2012福建省质检)25.我国目前电力供应依然紧张,70%以上的用电量还是依靠火力发电,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电动汽车应该 ‎①坚持统筹兼顾,保护资源环境 ‎ ‎②促进技术进步,减少资源消耗 ‎③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 ‎④依靠财政投人,扩大产业规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2山西太原三模)2012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坚持全民节能 ‎①是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忧患意识 ‎③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担负国际责任的重要举措 ‎④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的治本之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12大连二模)材料二 伊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油价突飞猛进,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近半石油消费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因此本次伊核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我国政府未雨绸缪,采取应对策略,如稳定传统石油通道并开拓新的石油通道,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积极寻求可替代的能源,进行能源税制及价格机制改革等。但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单靠政府是行不通的,还离不开能源的利用者,解决能源危机是一揽子工程。‎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针对能源危机,能源利用者出路在何方?(14分)‎ 答:企业: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 ①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分)‎ ‎ ②积极寻找可替代能源。(2分)‎ ‎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2分)‎ ‎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2分)‎ 个人: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分)‎ ‎ ②重在行动,从自身做起。(1分)‎ ‎5、必须统筹区域发展 ‎(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全局和我国的长治久安。‎ ‎(2)要求: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练习1:(2010高考江苏卷)30.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 ③  D. ③④ ‎ ‎2、(2012高考广东卷)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答:①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 ‎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需求;(3分)‎ ‎③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分)‎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若针对性强,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该题最高不超过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