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高考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试题答案 ‎(湖北 湖南 福建 安徽 江西)‎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0.1‎ ‎0.2‎ ‎0.3‎ ‎0.4‎ ‎0.5‎ ‎0.6‎ ‎0.1‎ ‎0‎ y/m t/s 图a 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到g′=1.6g;由公式GM=gR2可以得到解得R’=2R。答案B。‎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s时波形的图是 ‎-0.8‎ ‎0.8‎ A ‎1.6‎ ‎0.1‎ ‎0‎ y/m x/m ‎-0.8‎ ‎0.8‎ B ‎1.6‎ ‎0.1‎ ‎0‎ y/m x/m ‎-0.8‎ ‎0.8‎ C ‎ ‎1.6‎ ‎0.1‎ ‎0‎ y/m x/m ‎-0.8‎ ‎0.8‎ D ‎1.6‎ ‎0.1‎ ‎0‎ y/m x/m 解析:由振动图像可知原点处的质点在t=0.15s时刻位于y正半轴且向下运动,在AB图中波形图与纵轴交点表示原点处的质点位移为正值,则AB可能正确;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只有A选项中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是符合的。答案A。‎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解析:由于两种状态下压强相等,所以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里气体分子对活塞的总冲量肯定相等,C正确,B错误;由于b状态的温度比a状态的温度要高,所以分子的平均动量大,因为总冲量保持不变,所以b状态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分子数肯定比a状态要少,A正确;从a态到b态,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同时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错误。答案AC。‎ r 桌面 ‎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r B.1.5r ‎ O A B C D F E C.2r D.2.5r 解析:如图所示,两边缘光线分别射到A、B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而后由几何关系得到第二次到达界面的时候分别垂直界面射出。O点为AB与圆锥顶点所形成三角形的重心,竖直虚线为三角形的高,则由几何关系得到: ‎ ‎,解得光斑半径为光束半径的2倍是2r 。答案C。‎ ‎30°‎ F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0.5‎ ‎-0.5‎ ‎0‎ ‎1‎ ‎2‎ ‎3‎ t/s ‎(a)‎ ‎0.5‎ ‎-0.5‎ ‎0‎ ‎1‎ ‎2‎ ‎3‎ t/s ‎(b)‎ ‎0.5‎ ‎-0.5‎ ‎0‎ ‎1‎ ‎2‎ ‎3‎ t/s ‎(c)‎ ‎0.5‎ ‎-0.5‎ ‎0‎ ‎1‎ ‎1‎ ‎3‎ t/s ‎(d)‎ ‎2‎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 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 s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1 B.v2 C.v3 D.v4‎ 解析:向上为正方向,则F为负时合外力为 F为正时合外力为 F为0时合外力为 由动量定理分别得到对于A图: ‎ 对于B图: ‎ 对于C图: ‎ 对于D图: ‎ 综合四个选项得到v3最大。答案C。‎ ‎-0.54‎ ‎-13.60‎ ‎-3.40‎ ‎-1.50‎ ‎-0.85‎ ‎-0.38‎ ‎-0.28‎ ‎1‎ ‎2‎ ‎3‎ ‎4‎ ‎5‎ ‎6‎ ‎7‎ n E/eV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n=1,13.22 eV<E<13.32 eV B.△n=2,13.22 eV<E<13.32 eV C.△n=1,12.75 eV<E<13.06 eV D.△n=2,12.72 eV<E<13.06 eV a b c d ‎20 V ‎ ‎24 V ‎ ‎4 V ‎ 解析: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n=2到n=4(多出来的谱线跃迁分别为4—3、4—2、4—1、3—2、3—1),‎ 由于是电子轰击,所以电子的能量必须满足13.6-0.8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