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考地理专题五(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二轮巩固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地理专题五(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二轮巩固练习

专题五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北纬 26°、东经 124°附近海域),它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是澎湖列岛的一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据此完成第1~2题。‎ ‎1钓鱼岛的成因是(  )‎ A.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 B.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C.由河流泥沙大量沉积形成 D.由珊瑚虫死亡后沉积形成 ‎2钓鱼岛附近海洋资源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B.位于热带地区,热带雨林资源丰富 C.岛上及其附近海域各种矿产资源丰富 D.岛附近大陆架宽广、有寒暖流交汇,因而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钓鱼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第2题,钓鱼岛由于面积较小,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但水资源不丰富;钓鱼岛不属于热带地区;岛上各种矿产资源不丰富;岛屿附近大陆架宽广、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答案:1.B 2.D ‎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及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3~4题。 ‎ ‎3该河流域(  )‎ A.①河段以侧蚀作用为主 B.②河谷是岩层张裂,流水侵蚀发育而成 C.③地位于山区,有利于修建水库 D.④处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侵蚀岸 ‎4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岩Ⅰ—沉积岩Ⅱ—沉积岩Ⅲ B.沉积岩Ⅲ—沉积岩Ⅱ—岩浆岩Ⅰ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Ⅲ—岩浆岩Ⅰ D.岩浆岩Ⅰ—沉积岩Ⅲ—沉积岩Ⅱ 解析:第3题,该河流域①河段位于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②河谷是背斜谷受岩层张裂,流水侵蚀发育而成;③地为断层构造,不适合修建水库;④处河岸弯曲明显,形成堆积岸。第4题,沉积岩Ⅱ、Ⅲ老的在下,Ⅱ先沉积,岩浆岩Ⅰ切断沉积岩Ⅱ、Ⅲ,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 答案:3.B 4.C ‎5.(2013·安徽名校联盟联考一,32~33)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第5~6题。‎ 图1‎ 图2‎ ‎5图中A处的地形为(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6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 A.a B.b C.c D.d 解析:第5题,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A地,说明其地势高,为山地;结合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出A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第6题,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说明该处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箭头指向d,而d只有一个箭头指出,由此可以判断出d为岩浆,c为岩浆岩;因为b经过外力作用形成a,因此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 答案:5.C 6.A ‎7.(2013·福建文综,9~10)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8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7题,由题干知,该沙丘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不是河流的出山口位置;因冲积扇、洪积平原多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故在中游地区最可能是河漫滩,D项正确。第8题,沙丘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沙丘的缓坡一侧是外力来自的主要方向。C项正确。‎ 答案:7.D 8.C ‎9.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完成第9~12题。‎ ‎9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10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1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冬春两季 ‎12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的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D.变质岩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位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在夏秋两季,所以丰水期也主要为夏秋季节,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水在北半球右偏,且该河段为曲流,因此,b处堆积作用强,便于淘金,而对岸侵蚀作用强。沉积岩中的页岩组成颗粒较细,往往在河边形成,且常含有古生物化石。‎ 答案:9.B 10.B 11.A 12.C ‎13.下图为“某地沉积岩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描述该地岩层形成的过程,最合理的是(  )‎ A.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抬升→沉积→下沉→侵蚀 C.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沉积→断裂→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14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仅受内力作用 B.②处不可能出现变质岩 C.石油一般储存于①类地质构造中 D.③岩块为地垒地貌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图可以看出:(1)沉积作用形成下部沉积岩;(2)沉积岩发生褶皱→岩层弯曲;(3)岩层弯曲发生断裂;(4)地壳抬升,断裂岩层被侵蚀为平地;(5)地壳下沉,形成新的沉积岩。图中①类地质构造为背斜,是很好的储油构造。‎ 答案:13.C 14.C ‎15.读下图,完成第15~18题。‎ ‎15九州—帕劳海岭(  )‎ A.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16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17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 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 ‎18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为(  )‎ A.1 400千米 B.1 200千米 C.1 000千米 D.800千米 解析:第15题,要确定空间位置,就要从图中提取信息,图中的空间信息主要是经纬度。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该处位于菲律宾及其以东海域。根据图中②处信息得知,该处属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形成的海沟。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规律得知,该海沟以东海域为太平洋板块,九州—帕劳海岭应该属于太平洋板块。第16题,④附近是海岭,海岭是年轻的海底山脉,其岩浆活动频繁,会造成地震,但这属于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③—④、②—③之间为较为广阔的洋盆,并不位于板块交界地区;①—②之间是坡度较大的地形区,而且马荣火山就位于该区域附近,②处更表现出海沟的特征,属于典型的板块运动的消亡边界。第17题,太平洋的西岸,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区,经纬度都能帮助作出马荣火山属于菲律宾的正确判断。第18题,该图没有明确的比例尺,因此马荣火山和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可以根据经度差来计算,即‎111千米×12×cos13°,大约等于1 ‎200千米。 ‎ 答案:15.C 16.A 17.C 18.B ‎19.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读图,完成第19~20题。‎ ‎19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20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  )‎ 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解析:第19题,由题干可知,构造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为主,这时河流流速减缓,泥沙不断堆积;阶地是因河流构造运动上升和稳定期反复出现而形成。第20题,温暖湿润时期,植被茂盛,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床下切侵蚀;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流量减少,发育宽阔的阶地面;气候阶地也是因湿润和干旱或寒冷反复出现而形成。‎ 答案:19.B 20.C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6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 地形:甲是    ,乙是    ;地质构造:甲是    ,丙是    。 ‎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图中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由于受到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为谷地,即“背斜成谷”;乙地地质构造为向斜,因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为山地,即“向斜成山”。图中乙地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逐渐变老,因此为向斜构造。图中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答案:(1)谷地(或鞍部) 山地 背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22.(18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解析:第(1)题,地形类型的判断,要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及水系特征来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河流水系呈向心状分布,说明该地区四周高中心低,再由‎500米等高线的分布,即能确定出该河流(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为盆地。(其实,若学生对世界地形图掌握熟练,很容易就能知道该地区为刚果盆地,从而判断出地形类型为盆地。)‎ 第(2)题,由图中可知该地区为非洲赤道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再加上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因此,G河水量丰富。(G河——刚果河的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 第(3)题,三角洲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水流缓慢,河流的含沙量大,因此,在分析时,‎ 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G河在入海口附近等高线稠密,河流流经峡谷地区,因此水流急,泥沙不易沉积。然后再分析河流含沙量小的原因: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有地形和植被等,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流经的盆地地势平坦,因此,泥沙多沉积于盆地中;又由于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因此,水土流失轻,河流含沙量小。‎ 答案:(1)盆地(刚果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四周高),中间低,(河流从四周向中间流);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从经纬(网)度判断该地区为刚果(河)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或多对流雨),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多支流);集(汇)水区面积广(流域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洋流影响,泥沙不易沉积或因为地形高差大或海岸较陡或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或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河流含沙量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③从纬度位置或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23.(16分)某学校在浙江省西南部某山区组织了一次远足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这次活动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韶关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图2)。浙江西南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丹霞地貌分布区。‎ ‎(1)从图1看,所示地区的山脉走向是    ;活动区的最高海拔不会超过    。 ‎ ‎(2)从岩石的成因上看,红色砂砾岩属于    。 ‎ ‎(3)P村的东北方山坡有大片草地,对这些草场资源提出合理的开发建议。‎ ‎(4)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图示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由图中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知其等高距为50,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活动区的最高海拔不会超过‎800米。因为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此砂砾岩为沉积岩。P村的东北方山坡的大片草地一般不能开发为耕地,可以从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来解答。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C坡度较缓,地形平坦开阔,宿营最合适。‎ 答案:(1)南北走向 ‎‎800米 ‎(2)沉积岩 ‎(3)可以合理放牧;可以建旅游活动区(如滑草、高尔夫球场、农家乐等)。‎ ‎(4)C。C坡度较缓,地形平坦开阔。A地势较高,风力会比较大,且处于悬崖边;B处位于山谷,可能有溪流;D处为山脊,往往风力较大,且地形不够开阔平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