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本讲教育信息】‎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本讲主要讲解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是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等),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章内容的归纳和中心的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等几方面的内容。‎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考纲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3、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4、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 二、考纲解读 ‎1、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其在试卷中的分数由18分增加到20分,占试卷总分的13. 3%。从题型看,1990年以来,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其它能力测试点稳定(常见实、虚词的理解,古今词义的辨析,信息筛选,文意把握等)。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文言文方面又作了较大调整。除了赋分增加,主要是把文言句子译文的辨析从阅读题中抽出,由Ⅰ卷移到Ⅱ卷,由选择题变成主观题,直接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本讲只涉及考纲要求中后4个考点。‎ ‎“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就是要求考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能将无句读的文言句段断开。‎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并能提炼和表达出来,或者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确的判断。‎ ‎“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 ‎“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即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 三、重点指津 ‎ 1、在选材方面,纵观近十几年的文言文试题,注重史传类,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合高中生阅读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 2、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近年来文言文试题,题量一般是6道,5道在Ⅰ卷共15分,1道翻译或断句在Ⅱ卷共5分。6道题的测试内容分工明确,基本上是前三题注重测试“言”,后三题注重测试“文”。‎ ‎3、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 括能力。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而这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这是阅读的“阶梯”。因此,从测试能力看,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文意的理解能力,只有个别题目(一般是最后一道题)考分析、概括能力。‎ ‎ 4、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 ‎ 5、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如前所述,这是2002年将增加的新要求,说其“新”,只是与近十几年的高考相对而言。增加文言文笔译的好处,一方面体现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测试的目的看,既考了理解文意,又考了语言表达,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考点归类总结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具体分为6个方面。其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从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在深层次上对原文的解读。‎ ‎(一)“文言文翻译”‎ ‎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Ⅰ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Ⅱ卷的笔答题,赋分5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 (1)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 1. 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 2. 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 (2)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一般归纳有“留”、“对”、“换”、“删”、“补”、“调”六个字。‎ ‎1. 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 例1. “燕使乐毅伐破齐”。(1999年)其中的“燕”“齐”“乐毅”是国名和人名。‎ ‎2. 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合成词。‎ 例2.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其中的“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3. 更换。有些词在古书中常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或不常用;或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中的词。‎ 例3. “食毕,复随旅进道”(2000年)其中的“食”“复”“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 例4. 公父母春秋高。(1998)——你父母的年纪大了。‎ ‎“春秋”一词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变化,所以译文用“年纪”来替换它。“高”也相应换成“大”。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4. 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 例5.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2003年北京卷) ‎ 例6. “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2001年)‎ ‎ 例7.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5. 增补。句子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 例8. “(原)于是遂就书。”(2003年北京卷)增补主语。‎ ‎ 例9.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李广)尽哀。”(2002年)增补宾语。‎ ‎ 例10. “径将我入(于)青云间。”(1999年)增补介词。‎ ‎6. 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 例11. “灌脂束苇于尾。”(1999年)译为“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状语后置。‎ ‎ 例12.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为“寻找一个能出使秦国回答对方的人,没有找到。”定语后置。 ‎ ‎(二)“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并能提炼和表达出来,或者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确的判断。‎ 题型是“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 这类题型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做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例如2004年全国卷Ⅰ第13题,‎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题干要求回答“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先找出题干的关键词“仗义执言”,然后在原文中分别找出选项所提供的六句话及其上下文。根据语境可知,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和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写的是孟尝了解上虞寡妇的冤枉,于是告诉给太守,可以表现孟尝仗义执言;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和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是孟尝对太守殷丹所说的话,同样也表现了孟尝的仗义执言。而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是指郡县不察之后孟尝的无奈之举,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是写孟尝到官任上,如何实施善政,专写孟尝的具体做法。所以在本题中①③④⑤符合题干要求。 ‎ 答案:B ‎(三)“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 题型“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出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义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推敲,很难发现。因此,在阅读时,对有关的词句应特别敏感,可以用笔勾出,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看看是否能够对上。‎ 例如: ‎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 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 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 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其中D项“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再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不是官宦子弟,应是官宦子弟的胡作非为致使有的人家家破人亡。这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四)“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指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 题型是“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这个题型是对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考试说明》早就列出了这一内容,但是以前试题中未出现过,2003年是第一次。答题时要联系全文对选项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恰如其分,有没有歪曲事实、故意拔高、有意贬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等情况。例如2003年全国卷司马光原文明明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B项却说“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明显与原意不符,歪曲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全国卷文言文分别选取了两篇阅读材料,一叙事,一议论,出处不同,针对的却是同一个人,在设题时专门就议论的材料拟写了一个题,第一次为评价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设置题目,这是前几年从未出现的一个新情况。这种“史传+评论”的模式有两点好处,一是增加内容的深度;二是增加出题的角度,特别是有利于出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2004年虽然基本上消失了这种类型的题目,但它还是有变换面孔出现的,像福建卷14题D项说“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就是有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选项。‎ 从2000年以来文言文的考试题型基本稳定,对以上三个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选择形式的题型:①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②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③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这说明此类题目考查的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考查效果良好,已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部分的传统题目。‎ 五、例题解析 ‎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参考答案]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分析]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当面”。“廷折”和“面从”均翻译对,得1分;全句大意基本翻译出来,得1分。另外“遂”根据上文应译为“竟然”。‎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参考答案]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 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分析]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翻译出“恶”、“乐”、“佞”等关键词。“恶闻其过”翻译对,得1分;“佞”翻译对,得1分;全句大意基本翻译出来,得1分。‎ ‎1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答案:11. (5分)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①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②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吾愧吴翁、焦翁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 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 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 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他们赚了钱以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15.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大困,寻死富阳。‎ ‎(2)奇之,立许字以女。‎ ‎(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4)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参考答案:13. A 14. C ‎15. (1)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2)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3)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4)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 一、 读全文,整体感知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 提下,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白,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匈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洁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格特点;作者对其大加赞赏和推崇。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及其余的毛病,又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二、浏览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了体现“浅易”二字,降低解题难度,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叫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到阅读材料中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 三、再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辨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据文正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 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运用前面的三种方法,经过前面的三次反复都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进入第四步,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如高考语文2002年全国卷12题,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A组,“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后一句是学生学过的,很容易知道是介词“把”、“拿”的意思。前一句的“以”如果讲成“把”、“拿”就讲不通了。两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相同的。其余几组是否相同,也要逐一判断,以作检验。B组,“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后一句是考生熟悉的,加点的“会”是“恰逢”、“正遇”的意思。用此意思解释前一句的“会”,也是正确的。C. D两组也可以用学过的后一句去比较、类推前一句,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释,达到逐一排除的目的。‎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 文言文试题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由于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而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个考生语文试题的总分能否进入高分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Ⅰ卷,而文言文又是第Ⅰ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文言文失分太多,第Ⅰ卷的分数上不去,进入高分段则很难,这是许多考生多年的答卷实践证明了的。而作为选择题的15分的文言文题目,如果细心推敲,实际极有希望得满分。‎ 解答文言文试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 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它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以注解文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出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例如1991年试题中有一句“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命题者给出“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王邪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考查学生以注解文的能力。”‎ 四、以理解文 ‎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1994年“以给供养”一句中“给”,到底讲成“给以”还是“使……丰足”?似乎都可以。但从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丰足”。因为何子平作为退职官员,“竭身运力”就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译法,是“在家奉养母亲,”还是“扶助母亲理家”?抛开词义的规定性不谈,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因为这“理家”的重任还要靠年近八十的母亲,何子平何孝之有?‎ ‎【典型例题分析】‎ ‎(一)典型例题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 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 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 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答案:C 分析:试题没有涉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考查的是读懂文本内容的能力。试题从田单立将、反间乐毅、麻痹燕军、布火牛阵四个点设计备选答案,要求考生辨析对文意分析概括的正误。C项“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原文中的表述是“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遣燕将”,这里,送给燕军的是金千镒,并没有“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的情节,C项概括是错误的。‎ ‎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 答案:(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分)‎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3分)‎ 分析:2002年的试题开始考查考生自己的动手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对关键词语正确把握,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1)题“其”翻译对,得1分;全句大意基本翻译出来,得1分。(2)题中的“及”、“尽”两词,只有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能算作准确,各得1分;全句大意基本翻译出来,得1分。如果把全句译成“死的时候,……大家都为他哀悼”,尽管大意不错,但未能译出关键词语,全句的译文就不能称为准确,因而也不能得满分。‎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③‎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B. 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 C. 辛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 D. 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11.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参考答案:9. B 10. D ‎11.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二)解题思路点拨 一、文言文翻译解题思路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留、补、删、换、调 二、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解题思路 第一步、参透题干 第二步、分析信息 第三步、对照确认 第四步、确定答案 三、归纳概括题解题思路 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误用因果。这类错误是指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 ‎2、事件杂糅。这类错误是指把两件事或三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状语、定语或其它条件。‎ ‎3、无中生有。这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平添了内容。‎ ‎4、颠倒是非。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 ‎5、词语误解。这类错误很细小,因为往往仅是一个词解错了,而其它表述完全无误。‎ 四、文言断句解题思路 抓谓语动词 抓对称句式 抓首尾虚词 抓专用名词 ‎(三)总结探究 高考文言文除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翻译外,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1999、2000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依次为: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翻译、信息筛选及归纳概括。就其难度而言,一般以最后一个知识点为最。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要比把握文意高。那么,解答文言文试题应注意哪些具体问题呢?‎ ‎ 1. 切忌读不懂原文就急着做题。语文试卷文字多,容量大,除了语言知识运用题,还有阅读、写作等;又加上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处于首场考的地位,因而极易造成考生的紧张心理,致使许多考生在做文言文题目时,读不懂甚至读不完原文就急着做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答好题目是很困难的。所以,考生必须克服心理障碍,安排好时间,一定要读懂读完原文再做题,要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功”,“读”就是磨刀,是“砍柴”的基础。‎ ‎ 2. 克服轻“敌”的麻痹心理。文言文试题选材稳定,题型稳定,测试点稳定,致使许多考生产生错觉,认为文言文题目真的简单,分数唾手可得。其实,高考任何层次、任何测试点的题目既有较易的题,也有较难的题,实在轻视不得,麻痹不得。事实上近几年的文言文试题得分率虽然由1997年的0. 48到2001年的0. 6以上,逐年提高,但从文言文测试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水平看仍不十分理想,所以应指导他们努力做好每一道题,以提高得分率。‎ ‎ 3. 做书面翻译题除了注意准确体现原文的意思外,还应注意语言通顺、无病句,注意书写大方、工整、清晰。有的考生或许认为文言文翻译考的是“翻译”,只要意思对即可得分,其它方面“差点”无伤大雅。孰不知每年考生多,阅卷的时间短,考生答卷的整体质量一定会影响阅卷人的印象和情绪,可以肯定地说,如果题目翻译得好,但答卷态度不严肃,不认 真,书写潦草,一定会影响文言文的得分。‎ ‎4. 注意选择题中障碍的设置。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一样,文言文阅读由于采用选择题,命题人在选项的编制方面必然也会设置一些障碍,以检验考生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达标测试】‎ 一、文言翻译练习 ‎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 ‎ 2、然羽非有尺寸之地,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史记》)‎ 二、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 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 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 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2、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 言于大府诛之 D. 夫晋,何厌之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入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它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 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 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煮熟羊呈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 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季布匿濮阳周氏匿:隐瞒。 B. 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C.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D. 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 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 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 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 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8、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综合测试】‎ 一、‎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收。槐貌甚伟,广颡而丰牙牙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佑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洊(音同“荐”):再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遇槐严遇:对待 B. 吾属将责之偿责:谴责 C. 斩以徇师徇:示众 D. 麾妇人出麾:挥手使……离去 ‎2、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王好战,请以战喻 C. 不然,籍何以至此 D.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极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 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 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 淳佑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5-9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 B. 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 C. 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 D. 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B. 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 C. 不得已而为盗耳 ‎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 D. 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是 ‎ A.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 B.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 C.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 D.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 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 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 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达标测试答案】‎ 一、文言翻译练习 ‎1、橘树生长在淮南就结橘子,生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子,它们的叶子只是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啊。‎ ‎ 2、然而项羽没有一点封地可以凭借,却趁机从民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国诸侯的军队,灭亡了秦朝,分裂天下,分封王侯,政令由他自己发布,自号为霸王。‎ 二、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1、D 2、D 3、A ‎4、(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5、A(匿:隐藏在)‎ ‎6、D(①朱家说的话,说季布是在履行职责;②说明季布直言;③季布介绍当时的情况;④只能说明季布明理)‎ ‎7、B(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8、(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 ‎(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 ‎【文言文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乘机对滕公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 起程去了。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况且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综合测试答案】‎ 一、‎ ‎1、B 2、B 3、C ‎4、(1)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2)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3)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参考译文】‎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小时候喜欢谈论军事,私下读过孙武、曹操的书。他相貌非常魁伟,额头宽阔两腮饱满,又长着漂亮的美髯,谈论事物慷慨激昂,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董永,对董槐很严厉,听说他自比诸葛亮和周瑜,生气地叹息说:“不努力求学,又喜欢自吹说大话,这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不合我的心愿呀。”董槐听后心中感到羞愧,于是求学于永嘉的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被朝廷起用做广德军录事参军,有人告发有钱人李桷私自铸造兵器,结交豪杰来响应叛贼李全。郡守逮捕了李桷并把他押在牢中,董槐察访出他有冤情,就向郡守报告。郡守说:“替反叛者解脱说情,要灭族的。”董槐说:“官吏明知道这个案子是冤枉的,却把李桷往死地处置,来向民众显示法律的尊严,维持传播法律难道就不管被告发的人冤不冤枉,都可以把他杀掉吗?”郡守不听从他的意见。不久,郡守回家为亲人守丧离开后,董槐就掌管了州里的政事,叹息说:“李桷确实冤枉,现在不替他开脱,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于是为他写了翻案的文字。说明他没有造反的真实情况,文书上呈后,最终李桷果然被释放出狱。绍定三年秋天,做镇江府的通判。到了州内,正赶上李全反叛,渡过淮河兵临长江,镇江府急令发兵迎敌。董槐当天率兵渡江向西攻击,待李全兵败逃走后,才率军回还。嘉熙元年,出任常州知府。过了三天后,在湖北掌管刑狱之事。常德的军士作乱,半夜里纵火喧闹,董槐骑马只带着几个人赶到火场,询问兵士作乱的原因。作乱的士兵说:“将军马彦直侵占我们的年度军饷,我们大家要催促他偿还,不是在作乱呀。”董槐坐在马上,召来马彦直,将其斩于马前,作乱的人回归队伍中去。嘉熙三年,做江州知府。秋天,流离失所的民众渡江投奔他的有十多万人,同他一起部署此事的人都认为:“正是兴兵作战之时,郡内急需储存粮食,现在顾不上发粮食给老百姓。”董槐说:“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于是来投奔的人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淳佑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观察那里收的赋税,发现被小吏侵占的情况十分严重,教导小吏说:“我在本州做官长,可是你们这些做吏的人中还有做强盗之事不肯悔悟的,我将处死他们!”官吏们于是受到震慑,表示愿意改正。董槐趁机为民除害,副将卢渊为人奸邪狡诈,不肯接受他的命令。董槐就把他斩首,在军中示众,全军为之整肃。皇帝重用董槐一天,董槐议论政事就时刻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观点,他的用意在割除国君心中的不良的念头,而从不为博得皇帝的高兴而行事。皇帝问他修太乙祠这件事,他回答说:“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皇帝问边防的事儿,他回答说:“外有敌对的国家,就要想方设法自强,自强后别人会害怕我们,我们才不会害怕别人。”董槐每次奏对,皇帝就表示赞许。‎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深夜,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挥手让自己的女人出去,给学生解说《兑》《谦》二卦。问学生是何时,学生都告诉他现在已是深夜,听完学生的回答后董槐就去世了。‎ 二、‎ ‎5、C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应该说四个加点词均与中学课本知识有直接联系,出自教材。)‎ ‎6、B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 项均讲为“就”。A. 项讲为:前者指示代词“这、那”;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C. 项,前者讲为副词“才”;后者讲为转折连词“却”。D. 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 ‎7、CD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直言”,所以是正确的。‎ ‎8、B考查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 ‎9、(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解析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同时要求句子通顺。‎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此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其中“伏”“愿”和整句的通顺是关键。‎ ‎【参考译文】‎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的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张挂花灯的计划。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授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官职。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 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