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2012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 对于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上。近义词的辨析是重点也是难点。 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于常用实词(包括成语)和常用虚词的使用能力。(1)能正确理解词义。(2)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3)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实词辨析。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2)近义虚词辨析。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几类。 【粤题精讲】 (2007年广东)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名师剖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是E级。“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宁可”: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的一面(往往跟上文的“与其”或下文的“也不”相呼应);“宁愿”:宁可。“品性”:品质性格;“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要用“考查”,也就是候选项只有AC;可、宁愿都可以; “诚实温和”是属于品质性格,要用“品性”,故选A。 答案:A 【粤考趋势】 2004年开始,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扩大了考查的范围。通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近几年,实词类考题在高考中都以近义词选用的形式出现,重在考查辨析近义词,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虚词类考题在高考中并非每年都出现,有时也跟近义词的辨析合并出题;熟语中成语的考查是多年必考的内容。 此外,词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词语的问题。 本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有三种: ①用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近义词(包括近音近义词)的使用能力。 ②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选择常用词语使用得正确与否。 ③用选择题的形式判断常用词语解释得正确与否。 所选词语:多为生活中常见,但又易忽视的词语。考查的是理解基础上的运用。 2010年极有可能考查同义词辨析。 【考点透析】 1.正确使用实词 一般来说,考生在词语使用题上出现的失误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高考侧重考查的词语一般是那些似曾相识,但又常常用错的词语,如果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揣摩与辨析其意义和用法,就难免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②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外延。汉语的词语多义性强,色彩丰富,同一个词语,使用的场合或对象不同,其表达效果就会迥异。如果不能仔细审查词语的使用对象、色彩、程度以及语法功能等,就容易把词语用错。 ③词汇贫乏,只凭语感答题。有些考生平时重理轻文,懒于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是心不在焉,不注重丰富词汇,充实词语仓库,其结果,在解答主观题时,心里想到了,就是没有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在做词语使用题时,无章可循,只能“跟着感觉走”。 ④临场习惯不好,心态不佳。有些考生平日小考时词语使用题做得较好,但是一到正规考试就丢分太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乏主见,顾虑重重。 正确使用实词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⑴意义 ①词义范围不同。如“财富”和“财产”;“边疆”和“边境”。②词义轻重不同。如“毁坏”和“损坏”;“竭力”和“努力”。③词义重点不同。如“精巧”和“精美”;“诡辩”和“狡辩”。 ⑵色彩 ①感情色彩不同。如“结果”和“后果”;“鼓动”和“煽动”。②语体色彩不同。如“小气”和“吝啬”;“寿辰”和“生日”。 ⑶用法 ①适用对象不同。如“年龄”和“年纪”;“伺候”和“侍候”。②搭配关系不同。如“保持”和“维持”;“必须”和“必需”。③语法作用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品位”和“品味”。 2.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使用的错误主要包括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和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两个方面。 ⑴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 ①错用关联词语。即没能很好地理解上下句的关系,把用于彼关系的关联词,用于此关系的句子之间。②滥用关联词语。一个句子如已有表示某一关系的词语,就不能再用表示这一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的原因,是因为……”的句子就是经常出现的这类错误。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我们要记住一些经常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以免误用。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个复句,如果各分句主语相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如果各分句的主语不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否则就错。 ⑵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 ①介词使用错误。介词的主要作用是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但要注意有时多用了介词会导致缺少主语,少用误用会导致语意不清。②副词使用错误。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作定语。这些都要注意。③助词使用错误。助词是附着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啊、呢、吗、啦”等。其语法特点,一是不作句子成分,二是最没有实在意义,三是除“所”外都读轻声。不能误用、混用。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虚词考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其实掌握虚词的使用错误及修改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贪多滥用 所谓滥用,就是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短语滥用、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对于这一毛病,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 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此句前讲配制,后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系,故"并且"这个关联词就滥用了。 (2)苟简漏用 漏用就是少用,少用了虚词,会造成语意不完整或语病。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单个虚词漏用、关联词语少用。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把漏用的虚词补上。 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这个句子缺少了一个虚词"在",没有词语与后面的"中"呼应,使得介词短语不完整。 (3)搭配乱用 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一些习惯性短语搭配错误。像这类习惯性短语搭配有:从……出发,以……为出发点(为主、为核心),从……起,把……看作,把……作为,由……组成,从……中,在……上等等。 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选用配对正确的词来换掉配对不恰当的词。 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句中"虽然……也"是不能搭配的,结合语境,在这里当选用"即使……也"。 (4)位置倒用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对于这类错误,我们的方法是: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尽管他行车超过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此句中关联词"尽管"放在句首导致这个句子缺少了主语,"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5)易混误用 虚词中很多是属于易混虚词,对于易混虚词误用,我们的方法是辨。平时要对这些近义虚词特别当心,尽量分清它们细微的差别。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这个句子因没有分清"再"与"又"的区别而误用了"再"。"再"与"又"尽管都表示一次又一次,但"再"表示的是动作还没有发生,是将来时态;"又"表示动作已完成,是完成时态。 上述五种错误是虚词使用中的主要错误,如果我们对此能熟练掌握,那么对虚词的使用就不必再恐惧了。 应考方法盘点 一、复习指津 ①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 ②理解、把握和运用词语,要体会词语的语境义,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文章的主旨。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词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行积累。 ③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 二、答题指要 1.实词辨析题 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辨析近义词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1)结构分析比较法 通过对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①你这种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②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③他对着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个没完没了。 上例中的“想象、联想、遐想”是一组近义词,含有共同的语素“想”,都有“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脑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素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想象”是联合式合 成词,着重于想出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是偏正式合成词,侧重于由别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类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则着重指比较悠远地去思索或想象。 (2)句中对照替换法 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搭配关系以及词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别。这种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例如: ①他们两个人正估计情况,交换意见. ②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了竞赛. 为了找到“交换”与“交流”的差别,我们可以仿照这三句,试着给这两个词替换一些“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发现,“交换”一词主要与“实物、礼物、纪念品、资料、产品、眼光、俘虏”等具体名词相搭配,有时也与抽象名词“意见”等搭配;而“交流”则一般都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抽象名词相搭配。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交换”着重于“互换”,即双方互相给予某种东西;而“交流”则着重于“对流”,即双方经常地互相流通或给予.由此可知,上例中的二词不能互换。 (3)运用反义词推究法 通过近义词的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 ①敌人的退却是虚假的,要引我们上钩才是它们真正的企图。 ②你以为她拒绝我,是故意地虚伪么? 要辨析上例中的“虚假”与“虚伪”的细微差别,可通过它们的反义词来判断.“虚假”与“真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假”,指情况与实际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容、证据、情况、情节、因素、成分、成绩等较抽象的事物,有时也用于人的言行;而“虚伪”与“诚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伪”,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诚实,多指言语、行为、作风、态度、道德、品质等有关人的言行表现。 应试思路: ①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符合具体语境。 ②使用对象是否超出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③感情色彩是否与具体语言环境相吻合。 ④该词语的语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 ⑤词语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此外,要多侧面多角度地仔细辨别,全面考虑,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信马由缰,凭想当然办事。要善于通过上述五点来选择突破口,灵活运用平时解题时积累的各种方法,准确、快速解题。 2.虚词辨析题 虚词的使用正确与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虚词搭配要正确。 ③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招卷) ④他的话方音很重,何况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也有配套使用的,出题人往往在这个配套上做文章。句③的连词“由于”后面分句缺少表结果的照应连词,应在“至今”前加上“所以”。句④中“何况”与“况且”都表递进,但“何况”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句构成对比;“况且”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举例(程度比前分句更重的例子),所以此句应改为“况且”。 (2)虚词位置要正确 ⑤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⑥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1999年全国卷) 句⑤中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所以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不是”应放在“产品的质量”前。句⑥中“关于”的位置不当,如果说要保留“关于……”这一介词结构,那就应将它移到主语“世界各大报纸”的前面去,否则就将“关于”改为“对于”。 (3)虚词不能滥用 ⑦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2001年春招卷) ⑧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民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全国卷) 句⑦“应邀”就已包含了被动的成分,再用“被”重复多余,应删掉“被”。句⑧的主干是“严重性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广泛关注”,显然介词“对”是多余的,应删掉。 考点对应直练 (一)实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D(A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B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只能“操持家务”。C中“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 2.(2008年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答:A(对“纪念碑”所用材料用“雕”字准确,“摆”有放的意思,不固定,而“石砌边缘内”应该用“铺”,碑石的形状是有意设计的,所以用“呈”,“贴”与前面的“铺”相照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答:C(培育: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育良种;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培育友谊;培养教育,培育新人。B本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也指随波逐流,与道沈浮俯仰。(《淮南子•原道训》) 与世沉浮。涵养:修养,很有涵养; 滋润养育 用造林来涵养水源。)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淹没在历史的沉沙中。 C.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我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它。 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答:C(A割断:动词,截断;切断。例如:割断绳索;历史无法割断。B淹没:动词(大水)漫过;盖过。例如:河里涨水,小桥都淹没了。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C惠赠:动词,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是敬辞,多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例如:惠临惠顾 惠存。D启用:动词,开始使用。例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 铁路已建成启用)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答:C(“踪迹”指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和“踪迹”意思相近,多用于否定式。“给予”和“给以”意思相近,“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这里应选择“给予”。“更加”和“越发”意思相近,“越发”多用于和“越”搭配。)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 的事。 ②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 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③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 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④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生的借书证, 可以借十元钱装书。 A.称道 涵盖 有害 竟然 B.称奇 囊括 有毒 居然 C.称奇 涵盖 有害 居然 D.称道 囊括 有毒 竟然 答:C(“称道”是“称赞、赞扬”的意思;而“称奇”是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①句中说“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应该是令人感到很奇妙的事,所以应选“称奇”;“涵盖”是“包括,包容”的意思,“囊括”意思是“把全部包罗在内”,②句句意只是包括“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没有把全部包罗在内的意思;③句与“有益”相对,应选用“有害”。“竟然”和“居然”都是副词,都表示由于事情的结果因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而感到意外的语气。“竟然” 侧重表示“不该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居然”可以表示“不应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成为事实”,也可以表示“不容易这样而竟能这样”,用于前一种情况时语气比“竟然”轻,用于后一种情况时语气比“竟然”重。“居然”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④句表示的是“不容易这样而竟能这样”,故用“居然”)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小 抑制 答:C(“胜地”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是宗教中神圣的地方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减少”是减去一部分,“缩小”是使由大变小;“控制”和“抑制”都有“控制”的意思,但“控制”是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不符合宏观调控规律,“抑制”是压下去。)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② 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 _人心。 ③ 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 ___了4年。 A. 制定 振奋 推迟 B. 制定 震撼 推迟 C. 制订 振奋 延迟 D. 制订 震撼 延迟 答: B(“制定”和“制订”都是动词,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如制定宪法、计划、章程;“制订”创制拟定,如制订拼音方案。题中语言环境是“反分裂国家法”,因此应选“制定”。“振奋”振作奋发;“震撼”震动摇撼。“振”多用于主体的摇动和挥动,“震”多用于来自自然或客体的震动。题中聋哑人“精妙绝伦”的表演让观众心灵为之“震颤”,所以用“震撼”。“推迟”指把预定时间向后改动;“延迟”指推迟。二者用法大致相同。因此答案选B。)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根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 干涉 虽然 B.病症 干预 即使 C.病征 干预 虽然 D.病征 干涉 即使 答:C(病症:指人所患的病,“症”即疾病。病征: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征”即表露出来的迹象。能说“专治疑难病症”,不能说“专治疑难病征”。能说“不治之症”,不能说“不治之征”。第一句的语境是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了解病人表露出来的病的迹象,然后作出诊断,所以应选“病征”。“干涉”“干预”都有制止或过问别人的事情的意思。“干涉”着重于强行制止或过问别人的行动,多指不该管的硬要管,使别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干预”着重于过问并参与别人的事加以影响,语意较轻。第二句中父母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不是不该管的事情,根据语境应选“干预”。“虽然” 是连词,用在句中时往往与另一句构成转折关系,“即使”也是连词,用在句中表示假设的让步。第三句中前后两句句意有转折之意,所以应选“虽然”。) 10.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俄罗斯邀请了世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_____的人物参加庆典活动。 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_____的规律。 ③放学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_____离开学校呢? A.重要 臆造 径自 B.重要 编造 径自 C.要害 编造 径直 D.要害 臆造 径直 答:A(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要害:比喻重要的部分或军事上重要的地点,多用在事物上。第一句是来修饰人物,故用“重要”。臆造: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捏造。第二句强调从实际情况探索,与客观实际情况相对的应是主观,故应用“臆造”。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径自,强调自己作出决定,符合句意。故选A项。) (二)虚词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答:C(一再,再三,都指一次又一次;但前者侧重于“反复”之意,而后者着重于“重复”某项动作等。多少,可指不定的数量;稍微,表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常常,一般指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且相隔时间不久;往往,表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2.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 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B(①句中“加快”为谓语,“发展”为其宾语,“经济”是“发展”的定语,去掉“的”字,句子意思和结构都不受影响。句②后半部分中“存在”是主语,如果无“的”,则“它们存在”构成主谓关系,这一分句将没有主语部分,结构就不完整。③句中“你”与“钱袋”是修饰关系,去掉“的”不影响句意的明确表达。④中去掉“的”字,句子不通。) 3.下列各句方括号中的词语,必须删去的一组是( )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3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②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无论业余作者[或]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 ③[从]上述事实说明,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④那时鲁迅的杂文,其矛头多指向封建思想,[对]封建意识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C(①句中的“的”构成偏正结构,使“下跌”成为主语,句子转为短语,意思就变了,必须删除。③“从……事实”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状语,而使句子缺少了主语,应去掉“从”,让“事实”作主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家工厂的领导对本厂生产的机器由于几个螺丝没有拧紧而被外商退货一事,及时地向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的教育。 B.在长年雨量很少的干旱地区,除非大办水利,农业产量难以提高。 C.李师傅除了每天准时上班勤奋工作,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赌博,全无不良嗜好。 D.江阴市正在从一个军事上的要塞之地逐步转变为经济日趋发达的重要交通枢纽,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时代发展所决定的。 答:B[A项“对”应改作“就”。C项不该用“除了”,因为“准时上班勤奋工作”不在“不良嗜好”之列。D项应去掉“所”。句中的“由”引进了施动者,句意很清楚了。此外,也没有“由…所”这种搭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是虚心还是骄傲,不仅涉及思想作风问题,也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进步,能否创新。 B.尽管红学界基本认为后40回是续貂之作,显然不会为此而贬损《红楼梦》的价值。 C.因为用了含铅量超标的柴油,汽车运行中故障频发,不但没省了钱,反倒污染了环境。 D.他之所以不辞而别的原因,婶婶心里清楚——丑娃不忍心让叔父撑着病身子去送他。 答:A[B项中语句前后应为转折关系,C项中“反倒”与前文“不但”不搭配,D项中“之所以”不可与“原因”并用。] 6.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 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 三两片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 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 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 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A.所以 只是 就 为了 就 B.因为 只是 就 为了 便 C.因为 只有 便 是 便 D.所以 只有 便 是 就 答:B[“因为”是对前一句“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原因的说明。“只是”表明“少”之意,最后两句之间是表目的的关系,用“为了”与“便”搭配。] 7.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⑥ 二者这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案:(1)也(2)因为(3)所以(4)也(5)虽然(6)但(文章一共分了四句话,要分割,分割开来之后可以得出各个分句的关系,第一句,因果倒装;第二句,因果;第三句,并列;第四句,转折。了解清楚了这些,关联词就很好填对。) 8.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 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 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 甚至 所以 B.只是 也许 可见 C.如果 甚至 而且 D.虽然 也许 然而 答:C(“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与后面“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含有进一层的意思,前后关系为递进关系,因此排除“也许”,选用“甚至”,据此可排除B、D两项。从整体语境来看,这段话是说“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后面对这种优点进行具体分析,分析的两个优点不能构成因果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此排除“所以”一词。据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三)虚实词结合 1.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 “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③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 病。 A.馈赠 日前 该 B.捐赠 目前 该 C.馈赠 目前 本 D.捐赠 日前 本 答:B(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几天前。该: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题中所指是不是第一人称。)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 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 书籍。 A.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不只 不管 还是 C.迷醉 不只 如果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答: A(“迷醉”,意为迷恋,陶醉;沉迷。“陶醉”,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指不但,不仅。“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如果”表假设,“或者”表选择,二者不能搭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这一切现在都已经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答:A((1)句抓住句中“放达”的情怀,应选“老夫聊发少年狂”,“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的是一种分别的伤感,是婉约派的代表诗句。(2)句中“抑制”是压下去,“克制”是用强力控制。(3)句中“竟”表示出乎意料,语气更强,“更”有递进的意味;“却”只表示转折,“也”过于平淡,不符合句中“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一语境。)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答:A(第一个空中供选择的词语是两个关联词“所以”和“虽然”。“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虽然”则是用在上半句的一个连词,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同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是事实,但是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根据语境第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承认咬文嚼字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它的含义一般也不好,所以选择“所以”。第二组词“必须”和“必需”两个词语有不同的语素,“必须”强调了必要性,“必需”强调是一种需要,原句中有了一个“有”字,只需要选择“必须”。第三组供选择的词语中“表现”是指在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表示”指用言语行动显出某种思想、感情和态度等等。原句中是借助于文字表达情感,所以用表现。第四组词,“精确”强调非常准确;“透彻”指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思想不能用“精确”修饰,所以选择“透彻”。)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 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 、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确定 前仆后继 只有/才 B.决定 前仆后继 只要/就 C.确定 前赴后继 只有/才 D.决定 前赴后继 只要/就 答:A((1)句中“确定”意为“明确而肯定”,“决定”意为“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根据与后文“量化指标”的搭配,只能用“确定”。(2)句中根据上文“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只能选“前仆后继”。(3)句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应为必要条件,所以选“只有/才”。)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很强,被学校______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_____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_____。 A.委任 不管 推却 B.委派 尽管 推却 C.委任 尽管 推诿 D.委派 不管 推诿 答:B(“委任”意为“派人担任职务”,“委派”是“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任务”的意思,(1)句应选“委派”。“不管”表条件关系,“尽管”是转折关系,(2)句是转折复句。“推却”是“拒绝,推辞”的意思,“推诿”之意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带有贬义。因此,(3)句应是“推却”。)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 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答:B(①“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之意;“究竟”,副词,一般用在问句中;①为陈述句,所以应选“毕竟”。②“沿用”有沿袭之意,而“采用”没有,这里是说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采用我国发明的技术。③“鉴别”是鉴赏辨别。“鉴赏”是欣赏,这里不仅要欣赏,还要有鉴别能力,所以选“鉴别”。)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 着学习的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答:D(“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因此①句中应填“终止”。“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因此②句中应填“退化”。“不免”指免不了。“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往往跟不好的方面,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因此③句中应填“不免”。)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③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展示 观赏 即使/也 B.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展现 观赏 尽管/但 D.展示 参观 尽管/但 答:C(“展示”重在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展现”重在显现出,一般后跟上“出”“在”等词语后跟宾语。“参观”重在实地观察,“观赏”重在欣赏。语境为游客看民俗艺术,应选“观赏”。“尽管/但”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即使/也” 表示假设的让步,所表示的条件,既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也可以是即成事实的。句③是说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先承认这种事实;下文再反接,说与上文相反的事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C.回溯 步子 因为 场所 D.上溯 步伐 因为 场合 答:B(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回溯:回忆;根据词义,排除A、C,步伐:是书面语/步子:是口语;从③看,上下文构成转折关系;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活动的处所),综上所述,宜选B项。) 专题突破通练 【专题综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 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 ②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成果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在众多的评价中,我们通常特别____该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行家的评价。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调整 关注 纵然 B.整合 关心 纵然 C.整合 关注 固然 D.调整 关心 固然 答:C(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整合:整理并合并。第(1)句中前面已出现“调整”和“协调”等词,所以后面用“整合”较好。关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注:关心重视。“关注”的强调意味重于“关心”,所以第(2)句应用“关注”。“纵然”表示假设关系,“固然”表示转折关系,第(3)句后面有“但”出现,应为转折关系。)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____,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 震荡 反省 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 D.理念 震荡 反思 答:A(“震荡”意为“震动,动荡”;“振荡”意为“振动,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一般为物理学名词。原文中前文是“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的反应,所以排除掉B、C两项。“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从程度上说“反省”的力度更大一些,情况更严重一些。根据文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就可以排除B、D两项。“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现常用作“经营理念”;“观念”指思想意识,常作“传统观念”。) 3.选择下列一组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 的基本手段。 A.素养 情境 沟通 B.修养 情境 勾通 C.素养 环境 连通 D.品质 情形 沟通 答:A (素养:平日的修养。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情境:情景;境地。情形: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环境:①周围的地方;②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沟通:使两方能相通连。勾通:勾结,暗中串通。)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 ,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 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 A.暴发 抚养 盈利 B.暴发 赡养 营利 C.爆发 赡养 盈利 D.爆发 抚养 营利 答:B(①句,“爆发”、“暴发”都是动词,都可表示突然发生。“爆发”着重指猛然破裂或进出,一般由于内部的矛盾斗争变化引起剧变,犹如炸弹爆炸;爆发的对象是重大的或较大的事情,或是人的抽象行为和情绪,常和“战争”、“革命”、“起义”、“运动”、“经济危机”、“游行示威”、“笑声”、“欢呼声”、“愤怒”之类的词语搭配使用,还可用于同火有关的自然物,使用范围很广。“暴发”着重指突然而且猛烈发作,多半由外部条件促成,多用于与水有关的具体的自然物,用于人时,常与非份地突然发财或得势的人和事连用。本句中“山洪”是与水有关的具体自然物,且“山洪”是由雨水大而集中这个外部条件促成的,因此,①句该用“暴发”。②句,“抚养”、“赡养”都是动词,都有供给财物,满足生活需要的意思。“抚养”侧重指保护并教育,“抚养”的人是长辈,被“抚养”的人是晚辈。“赡养”侧重于供给生活费用,没有“教养”这层意思,“赡养”的人是晚辈,被“赡养”的人是长辈。②句是说成年子女有供给父母生活费用的义务,该用“赡养”。③句,“盈利”指获得利润,“营利”指谋求利润。发布商业广告的目的是“谋求利润”,是否能谋到利润,不一定;而“获得利润”是指已得到利润,这是结果,不是目的。因此,⑨该用“营利”。)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答:C(①句“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或指提拔使用,它涉及的对象是“人”。①句中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都是“物”,而不是“人”,故不能用“起用”。“启用”指开始使用,它涉及的对象大多是“物”,据此可知①句该用“启用”。②句“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指亲身经历;“体验”的对象常是生活、现实等。“体味”指仔细体会;“体味”的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人生苦乐等。②句中有“人生的酸甜苦辣”,据此可知该用“体味”。③句“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根据句意,该用“刮目”。本题正确答案是C。)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 答:A (“终身”,切身的事情。“终生”,多指事业。“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区别的过程。“辨认”,在辨别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品尝”,尝出滋味。“品评”,做出评价。) 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 ,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 。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 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 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申述 食言 但/而 B.申述 失言 不过/也 C.申诉 失言 但/而 D.申诉 食言 不过/也 答:.A((1)申述,详细说明;申诉,试纸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要求;由语境看出,这里是说律师向法庭详细说明案件真相,因此,选“申述”。(2)食言,指不履行诺言;失言,是指说错了话。这里是说讲信用,对做出的许诺要履行,因此,选“食言”。(3)“但”“不过”都表示转折,“不过”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而这里如果用“不过”却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应选“但是/而”。)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 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 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答:D(“应付”敷衍了事,将就,一般做贬义;“应对”是积极面对的意思;(1)选“应对”。(2)“营造”经营建筑,“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里只是装点,没有出新的东西,选“营造”。(3)“尽管/但”表示下文反接上文,“即使/也”表示让步假设。)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 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 特点和 优势。 ③在评价标准上, 要看数字, 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B.稳固 鲜明/明显 既/又 C.稳定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D.稳定 鲜明/明显 既/又 答:D (稳定:稳固安定;没有变动 稳固:安稳而巩固 鲜明: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 明显: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 “虽然……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而“既……又……”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就句3来看不应该是转折关系。)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答:C(第四空选“整改”而不选“整顿”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但很多考生可能还没有仔细阅读第三句,就习惯性地要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这一组而委屈了第四空。其实,如能认真阅读第三句,其内在逻辑是较为明显的:这个复句中的一、二句与第三句之间为第一层,转折关关系,第一个分句是委婉地说我珍重这些荣誉,第二句承前句进一步表明我对这些荣誉的态度,与第一句构成第二层的并列关系,第三句轻轻一转,表明我工作的目的不是追求这些荣誉。)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些文学作品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 。 (2)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 (3)她没有听清我的话, 了我的意思。 A.不齿 推脱 误解 B.不齿 推托 曲解 C.不耻 推托 曲解 D.不耻 推脱 误解 答:A(不齿:不屑提起。不耻:不以为耻。推脱:推卸责任。推托,找借12推辞。曲解,故意错误理解。误解,错误理解)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际互联网的建立,有助于传递最新信息, 了各国文化。 ②每一天,每个人都 在一系列数字里,BP机号码、手机号码、电脑密码、信用卡密码、股东代码……数字已慢慢的确立了我们的生活秩序。 ③如果突然停止服药,病人的情绪容易 。 A.勾通 锁定 失常 B.沟通 锁定 失控 C.沟通 固定 失控 D.勾通 固定 失常 答:B(沟通:正常交流。勾通:勾结。锁定:筛选确定。固定,不变动,不移动。失常,失去常态,强调客观叙述。失控:失去控制,强调主观)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提高改革措施的透明度,改善居民的心理预期,鼓励居民增加 消费。 ②十四行诗最早 于意大利和法国交界的普罗斯旺地区的民间。 ③冯老师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已进入电脑市场,他的生活 也有所改善。 A.定期 产生 境遇 B.定期 发源 境况 C.即期 产生 境况 D.即期 发源 境遇 答:C(即期,现时;定期,计划期限。产生,事物由无到有;发源,事物的起源。境况,境地;境遇,境地和遭遇。)。 1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相信,在黄土地深处根植了几百年、上千年的种种观念,一旦有了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这个时代的强烈 ,就会得到迅速的改变。 ②“回不去”的感受是一种人类 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部分来自人们对自己往昔的错觉。 ③人们意识到,用一种模式,一种主张来 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A.刺激 共通 规范 B.刺激 共同 制约 C. 冲击 共通 制约 D.冲击 共同 规定 答:A(刺激,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冲击,甲事物作用于乙事物。共通,共有和能够互相交流,多指情感等;共同,共有的。制约,用制度措施等约束;规范,用统一标准来要求人或事物)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仿佛窥见鲁迅先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他所具有的道德力量,相比之下,越发显出自己的 。 ②卖白果的叫卖声引起了我片刻 的快感,总是可以感谢而且值得称道的。 ③锦州是 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第一仗。解放军就攻占了它。 A.肤浅 梦想 联结 B.浮浅 幻想 连接 C.浮浅 幻想 联结 D.肤浅 梦想 连接 答:A(浮浅,轻浮和浅薄;肤浅,见识短。梦想,梦中想到,多指美好事物;幻想,以愿望作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的想象。联结,结合在一起;连接,两点连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