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生物二轮分类练习题10
备战2014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1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③酶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 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酶与底物之间的特殊匹配关系,反映了酶对底物的选择性。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生物化学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高效进行。酶与温度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加,在最适温度时,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逐渐减弱,温度过高会导致酶活性丧失。酶在发挥作用后一般不会被分解。 答案: B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 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解析: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 答案: D 3.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图甲中的[H]实际上是NADPH,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解析: 从图示可知,甲生物膜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应为叶绿体中的囊状结构薄膜,乙生物膜上进行的是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应为线粒体的内膜。在有氧呼吸过程中,[H]主要来自于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故B项不正确。 答案: B 4. 图示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从C中吸水的方式主要是渗透吸水 B.细胞液浓度最高的是B C.水分从D到E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植物水分代谢主要是指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解析: 细胞液浓度由B到E应依次增大才能使水分由根直达叶。故B的细胞液浓度较小。 答案: B 5.(2011·苏中四市二区联考)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囊状结构薄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洋葱表皮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答案: D 6.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为容易题。根对矿质元素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故其吸收速率不会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升高而无限加快。 答案: A 7.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四根粗细相同长为5 cm的条,再将这四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依次在30 min和4 h时测量每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b条马铃薯细胞通过质壁分离逐渐复原 C.c条马铃薯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D.d条马铃薯细胞浸泡液浓度增加 答案: C 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蓝藻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以它既是自养型也是异养型生物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 A 9.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植物叶的总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右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曲线OA和直线OA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为5时的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 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出现负生长 解析: 由图中曲线可知,A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曲线OA和直线OA围成的部分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在叶面积指数为9之前,有机物的积累量为正值,农作物正常生长。 答案: D 10.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其原因是( ) A.出现了无氧呼吸 B.分解了脂肪 C.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 D.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答案: A 11. 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多 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D.随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答案: B 12. 利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的变化 解析: 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的释放量,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如果光照很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释放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需要设置多组,将同一强度的光源放置在由远到近的成等差距离的地方,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的变化。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3分)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答案: (1)pH 因变量 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缺少加蒸馏水的对照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 (4)低(或弱) 14.(13分)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以CO2分析仪中测定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测定仪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应将上述装置置于__________,测定相同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乙所示。光照1小时,30 ℃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________mg/h。在上述条件下,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_______。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此实验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 (1)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 适宜强度的光照下 光合作用吸收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之间的差值 (2)6.5 25 ℃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是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的2倍(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比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多3.25 mg/h)或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3)CO2浓度 光照强度(水分、矿质元素) 15.(14分)下图表示人和动物体内的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的途径,据图回答: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枢纽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物质)。 (2)图中①指____________,③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量会暂时降低,这时________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研究发现,运动初期血液中血糖含量降低的同时,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运动的持续,脂肪酸浓度反而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糖膳食会导致肥胖,而肥胖病人不进主食会患低血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酮酸等中间产物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枢纽;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产物是CO2和H2O;⑦过程是脱氨基作用,因此A、B表示的是含氮部分和尿素,C代表的是肝糖元。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饥饿初期,有肝糖元分解成血糖,运动后期,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然后氧化分解供能;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但是脂肪只能少量转化成糖类;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因此糖尿病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会使血糖升高;转氨基作用形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 (1)丙酮酸等中间产物 (2)消化和吸收 CO2和H2O (3)含氮部分、尿素、肝糖元 (4)糖类 肝糖元 血液中的脂肪酸氧化分解供能 体内贮存的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酸,进入血液 (5)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备战2014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 B.酶催化的专一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 C.酶催化反应产物对酶的活性不具有调节作用 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答案: B 2.(2011·豫南模拟)关于AT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光反应中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而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②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可直接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裂及矿质元素的吸收 ③硝化细菌体内合成ATP所需的能量都来自无机物的氧化分解 ④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 A.只有②不正确 B.只有③不正确 C.②③皆不正确 D.②③④皆不正确 解析: 光反应中合成的ATP只能用于C3的还原,即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首先储存到ATP中,ATP是直接能源物质,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裂及矿质元素的吸收。硝化细菌也进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供其他生命活动利用。ATP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P。 答案: C 3.在曲线图中,有M、N、O、Q四个点,对它们含义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M点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 B.N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C.Q点时,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 D.O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答案: C 4.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直接提供的物质是( ) A.O2和[H] B.O2和ATP C.[H]和ATP D.CO2和酶 解析: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直接用于暗反应阶段。ATP提供能量,[H]作还原剂兼提供能量。 答案: C 5.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Ⅰ表示丙酮酸,Ⅱ表示乳酸,Ⅲ表示含氮部分 B.③和⑦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⑧过程发生在线粒体 C.能发生⑥过程的其他氨基酸不一定能通过⑤过程合成 D.①~⑩过程可以发生在肌细胞中 解析: 由图示可知,Ⅰ为丙酮酸,Ⅱ为乳酸,Ⅲ为含氮部分,③和⑦属于人体部分组织无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和⑧属于人体有氧呼吸的过程,⑧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各种氨基酸都可以发生⑥脱氨基作用,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⑤转氨基作用合成。肌细胞内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D 6.如下图为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将温度由25 ℃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C.b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答案: B 7.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既需要消耗水又可以产生水的是( )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⑤高尔基体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既需要消耗水又可以产生水的生理过程只有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二者的主要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核糖体中生成水,但不消耗水。 答案: C 8. 如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9的膜组成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 B.6上有能生成8的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C.呼吸酶的合成必须经6,然后到8 D.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2、3、4、5、6、8、9 答案: D 9.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抑制DNA合成的物质能作用于AB段 B.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作用于BC段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D.该图示仅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 解析: 图中AB段表示DNA复制的间期,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即BC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即DE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秋水仙素溶液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是在前期出现的,因此该溶液作用于BC段;该图既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也适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应变化。 答案: D 10.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没有线粒体的细菌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 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解析: 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没有DNA,但能完成性状遗传;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答案: D 1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 答案: C 12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3分)仔细观察下列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图中具有核糖体的是________。 (2)B与A相比,B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 (3)E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为[ ]________。 (4)C、D图中,可遗传的变异有________。 (5)在遗传物质传递中,哪些生物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_____。 答案: (1)ABCE (2)中心体 (3)1 线粒体 (4)基因突变 (5)C、D 14.(14分)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得出了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及CO2的转移方向图,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在上图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________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_。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上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 ℃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b点将向________移动。 (4)上图曲线中b点和c点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填图甲、图乙、图丙、图丁)。 解析: (1)曲线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只释放CO2,它反映叶肉细胞在此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结合题意,在光照强度为8 klx时每100 cm2叶片每小时吸收CO212 mg,则一昼夜中(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2×9-6×15=18(mg);如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暗处,[H]和ATP合成减少,C3还原减少,短时间内C3 含量将上升。(3)根据题意,若将温度提高到30 ℃,则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而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加强,因此在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b点将向右移。(4)图中b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产生的CO2正好全部提供给叶绿体,符合图丙;c点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绿体吸收的CO2既有来自线粒体的也有来自外界的,符合图丁。 答案: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18 上升 (3)右 (4)图丙和图丁 15.(13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和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上述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图中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两空均用图中数字回答)。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时,既在接受________释放的能量,又要被________还原(两空均用图中字母回答)。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e量的变化是________。 答案: (1)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防止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 (2)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3)⑤ ①③④⑤(多写少写均不可) (4)c和e e (5)增加 减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