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冲刺密档现代文阅读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冲刺密档现代文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冲刺密档 现代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理解文章。即:(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3)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二)分析文章。即:(1)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2)分析文章的结构;(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鉴赏评价。即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必须全面地掌握常见的几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特点与阅读它们的规律。试将这三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归纳整理一下。‎ 分析:‎ ‎1.记叙文。‎ 类别 说明  ‎ 主要 特点 ‎1.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说明、议论)。‎ ‎2.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要内容。‎ ‎3.通过描叙人物、事件或写景状物来表现中心思想 从内 容、方 式上 分类 ‎1.简单记叙文。特点:线索较单一,事件较简单,内容分支不多,叙述方法不大复杂,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等。‎ ‎2.复杂记叙文。特点:事件复杂,线索曲折,内容头绪多,如《雨中登泰山》、《威尼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 从写 作对 象的 ‎1.写人的记叙文。特点:①以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等为主,从而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②描述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为刻画人物服务。③通过刻画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如《记念刘和珍君》、《火刑》等。‎ 不同 分类 ‎2.叙事的记叙文。特点:①以叙述事件为主。②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着重写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结果。如《包身工》、《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 ‎3.写景的记叙文。特点:①以描绘景物为主。②通过写景,寄托情怀,表现主题。③景语皆情语,情景相交。如《荷塘月色》、《长江三峡》等。‎ ‎4.状物的记叙文。特点:①以描写物为主。②通过写物抒发情怀,寄托志向。③写实性强。如《威尼斯》、《内蒙访古》等。‎ ‎(续表)‎ 类别 ‎ ‎ 说明  ‎ 记 叙 文 的 基 本 要 素 时间 表示记述的事件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通过小标题,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  ‎ 地点 表示所叙事件是在什么地点发生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随事件的发展,交代有关地点。如北京药营部、平陆县、张家沟等。‎ 人物 表示所记述的事件有关的是什么人。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的 ‎“民工”、“平陆县委第一书记”、“船工”、“空军首长”等。‎ 事件 指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局等。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①起因:民工中毒,急需特效药。②经过:上上下下、各方均为找药、运药奔忙。③结果:药到病除,民工得救。‎ 记 叙 文 的 线 索 人线 以人物为线索,如《范爱农》、《任弼时二三事》、《人民的勤务员》等。  ‎ 事线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挺进报》等。‎ 物线 以某一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蒲公英》、《故乡的榕树》、《记一辆纺车》等。  ‎ 情线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背影》、《荔枝蜜》等。  ‎ 时线 以时间为线索,如《汉堡港的变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坚强的战士》等。  ‎ 地线 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威尼斯》、《春》等。  ‎ 记 叙 顺序 ‎(一)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如《藤野先生》。(二)按游踪先后顺序来记叙,如《长江三峡》。(三)按空间顺序记叙,如《天山景物记》。‎ 的 顺 序 倒叙 先叙述故事的结局或高潮等精彩部分,然后再说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记叙方法,如《火刑》、《祝福》。  ‎ 插叙 在记叙过程中,为了使读者加深对所记叙的人或事的理解,充实文章内容,丰满人物形象,交代必要情节,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如《汉堡港的变奏》、《梁生宝买稻种》。‎ ‎ ‎ ‎2.说明文。‎ 类别 说明  ‎ 说明 文的 主要 特点 ‎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描写、议论的手法。‎ ‎②凡是介绍事物的构造、类别、成因、性质、做法、关系、功用、解释事理的 含义、特点、演变过程等方面的文章,都可以是说明文。‎ 说明 文的 作用分类 ‎①应用广泛,从微观到宏观、社会自然、宇宙万物都可以用说明文来介绍。‎ ‎②介绍事物。‎ ‎③解释事理。  ‎ 方法之一 从对象上分 ‎①解释介绍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  ‎ ‎②解释介绍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统筹方法》。    ‎ 从方法上分 ‎①文艺性说明文,如《南州六月荔枝丹》。  ‎ ‎②非文艺性说明文,如《石油的用途》。    ‎ 分 类 方 法 之 二 ‎①介绍性说明文,介绍实物的说明文,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  ‎ 堂》、《苏州园林》。    ‎ ‎②描述性说明文,用描写结合说明的手法,形象具体地介绍某一事特征的文  ‎ 章,如《蜘蛛》。   ‎ ‎③记叙性说明文,以说明结合记叙的手法,翔实、清晰地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  ‎ 文章,如《向沙漠进军》。  ‎ ‎④阐释性说明文,以说明结合简要的议论手法阐释抽象事理的文章,如《宇宙    ‎ 里有些什么》。  ‎ ‎⑤应用性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须知等为主要样式的常用说明文。  ‎ ‎ ‎ ‎3.议论文。‎ 类别 说明  ‎ 主要 特点 ‎1.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 ‎2.观点要鲜明反映作者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 ‎3.对自己的观点不管是直接证明,还是用反驳谬论来证明,都靠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看文章的需要而兼用之。‎ 基本 要素 ‎1.论点: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 议 论 文 的 分 类 ‎1.一般性政论文  ‎ 对生活中某一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的议论文,如  《说“小”》、《文理》、《思考的威力》。‎ ‎2.社论 也叫社评或社说。报刊编辑部重要的指导性的言论,集中反映一定阶级和社会 政治集团对当前重大问题或事件的立场、观点和主张,是影响社会舆论的有力 方式,如《人民日报》重要社论是代表党中央和国家讲话。‎ ‎3.评论 评述某一问题或事件的论文,如《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幅恬淡明丽的春之图》。‎ ‎4.杂文 直接而迅速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杂感、随笔、杂谈都归到这种文体之中,如《拿来主义》、《纳谏与止谤》。‎ ‎5.讲演稿 就形势或重大问题,在集会上发表的讲话、演说的讲稿,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6.学术论文  ‎ 对学术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从而提示本质或客观规律的文章,如《义理、考据和辞章》、《谈虚和实的关系》。‎ ‎7.序跋  ‎ 序,又称“引”、“引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及作者状况的 文章,列于书后的称“跋”,如《农村调查序言》、《鲁迅的精神》。‎ ‎8.读后感  ‎ 阐述、议论阅读一定材料后所得的感受的文章,如《必须练好基本功——读画蛋有感》。‎ ‎ ‎ 类别 说明 议论文论方法 演绎论证法 用一般原理、规律、原则作论据来推出个别具体的结论,证明特殊事实的论证方法,即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论证方法。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篇的设问,就采用了演绎推理中的选言推理,其构成如下:A.一般原理①人的正确思想,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或者是从实践中来的。B.一般原理②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C.结论即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归纳论证法 用特殊事实作论据来证明一般原理的方法。即以一些特殊的事例作为分析、推理的依据,由此推出同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的结论(文章的观点)。例如《反对党八股》,先列出八方面的特殊事实(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然后归结出一般性的结论:“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引证法 引证法,也是一种理论论证法,是以引经据典的方式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如《谈骨气》中引用古人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类比论证法 是把所论证的事同另一件相类似的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如鲁迅的《文学和出汗》作者把梁实秋的文学论和反动的历史论放在一起作类比,提示“人性论”文学观的阶级实质。‎ 比喻论证法 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如《拿来主义》作者采用了三层设喻:①大宅子,喻文化遗产;②“孱头”、“昏蛋”和“废物”喻对文化遗产所采取错误态度的三种人;③“鱼翅”、“鸦片”、“烟具”、“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 对比论证 对比法,也称正反对比论证,它是通过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比来论证观点。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作者将马列主义和主观主义进行鲜明的对比论证,深化了中心。‎ 引申论证方法 引申法,也叫归谬法,是一种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它的特点是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导出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观点的目的。如《文学与出汗》鲁迅先生在提示对方论据荒谬性时讲:“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是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可以说是循着对方的逻辑推理得出荒唐的结论,从而达到推翻对方论据乃至论点的目的。‎ ‎ ‎ 三、教学过程设计  ‎ ‎(一)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现代文章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1.善于“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大致说来,包括词语的一般含义和词语的语境义这两个方面。词语的一般含义,就是词语的一般表达意义;词语的语境义,就是词语在文句中特定的表达意义。‎ 词语的语境义主要是指词语的指代内容、概括内容和附加意义。‎ 怎样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呢?‎ ‎(1)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 在阅读时,对文中有些代词和有某种指称、指代作用的词语的指代内容必须认真搞清楚,对文章才能理解得较透彻。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文中的“它们”、“这”都是代词,“它们”指反动派及其走狗,“这”指上句“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即抒写自己极度悲愤的心情,表明与反动派势不两立的立场。“非人间”不是代词,但有指称作用,指称的是当时的黑暗社会。把这些指代内容揣摩清楚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也就深刻了。‎ ‎(2)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概括的内容。‎ 文章中有些词语概括力很强,这需要从文章的思路脉络着眼,来体会这类词语所概括的内容。例如《眼睛与仿生学》中讲到人眼的工作原理时,运用了“信息加工”这个词语,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要联系上下文,体会到它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抽取”(筛选)包含重要信息的特征,其二加工成神经密码信号。如果不把它概括的内容揣摩清楚,就很难说理解了相关文字。‎ ‎(3)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附加义。‎ 词语的附加义包括词语的表达效果、特定情味、感情色彩变化等。譬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说:“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武功”原来都有褒扬的色彩,但是在这里是反语,指“令人发指的罪行”和“可耻的记录”的意思,在表达上具有辛辣讽刺的意味。——这些都是作者附加上去的意义。‎ 揣摩词语的附加意义,要注意文章的整体倾向、语体特点、风格特色,而不能孤立地、主观地“附加”。‎ ‎2.关于“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章或语段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的语句。一般来说,昭示全文或段落中心、主要倾向的语句,体现文章思路的语句,起总领、总结或重要的过渡作用的语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都是重要语句。‎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呢?‎ ‎(1)可以从揣摩关键词语入手。‎ 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点示着句子的核心和倾向。抓住了关键词语,就抓住了句子的核心内容和倾向。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在这句话中,“私敌”指个人的敌人。没有“私敌”,意味着句中的“敌人”是公敌,即无产阶级的敌人。据此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克思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他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崇高人格的由衷赞颂。‎ ‎(2)可以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从句子的结构入手,就是通过句子的结构分析,以掌握句子的含义。如果是长单句,就抓住它的主干作紧缩;如果是复句,就抓住它的基本层次关系。这样就可以把句子的含义弄清楚。例如,1991年高考试题第28题要求说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联系上文可知这句话的主语是上文的“伟人”,谓语的中心语是“埋葬”,据此可知,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就是托尔斯泰逝世了。其他都是修饰、限制成分。‎ ‎(3)可以从辨别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从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就是看它是总领下文的,还是总收上文的;是承上启下的,还是前呼后应的。注意到这些情况,联系相关的内容来思考,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就会准确得多。‎ ‎(4)可以从分析作者的意图入手。‎ 分析作者的意图,就是要反复揣摩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进而把握语句的意义。例如1990年第29题要求说出“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这句话的“原意”。所谓“原意”就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所说的有人主张学生向文言文学写作,学习篇章和语言,就可以知道,作者这样说的言外之意是说明某些现代作品的不足,它们不能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这样也就把握住了这句话的原意,答案也就出来了。‎ ‎(5)可以从分析表达效果入手。‎ 所谓表达效果,实际就是读者的主观感受。分析综合读者对语句的感受,也有助于把握语句的含义。  句子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两个层次。一般地说,把握语句的表层含义,主要运用前三种方法。把握它的深层含义,还得变化分析综合的角度,扩展分析综合的范围,逐步加深理解,这就需要再加上后两种方法,有时还得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语句的表达技巧等方面来作分析和综合。‎ ‎3.关于“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什么是信息?信息通常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事先已经知道的消息不是信息,因而信息具有新颖性和陌生化的特点。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所给阅读文章一般是我们事前没读过的,其内容非常广泛。科技说明文多系最新高科技知识,议论文所涉及的对象多系文艺理论、美学、文化史等类,即使是散文,内容也是陌生的,其中都包括了大量的信息。考题要求我们迅速阅读,确切感知这些较为生疏的信息和材料,并按照试题的要求辨别真伪,去伪存真,或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分类,确定归属。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不能大而化之,似是而非。汲取信息的前提是对文章语句的确切认知,特别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段落的中心句,要对文中所涉及的概念保持稳定的注意和敏锐的感受,这样才有可能正确辨别和筛选。汲取信息时,要按照试题的要求,排除干扰信息,在大量陌生的语言信息或材料中,确切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材料来。阅读时要注意概念的区别,不能将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汲取信息时,要注意文章的隐性信息。所谓隐性信息,是相对文章材料的表层信息(即语表含义)而言的,它包括文句的深刻意义、含蓄意义、暗示意义以及能从文句中分析出的各种间接信息。把握隐含信息,首先必须对有关的语句或材料有稳定的注意,认准提取隐含信息所需要分析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乃至更为广阔的背景材料进行深入、充分和恰当的分析。‎ ‎4.关于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将具体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涵盖起来。它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或由详细到简洁的过程。概括的前提是对具体内容要点的提取,只有正确理解具体内容,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理性因素或说明重点,概括才能跟具体内容契合。‎ 概括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搞清概括的范围。对哪几方面进行归纳,在哪个层次或角度上进行综合,就哪类问题进行概括,必须根据题干的要求或暗示在阅读材料上找到对应的内容;概括时范围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更不能偏离。第二,注意概括用语言的准确。选择性试题的干扰项常以概括用语有失准确的方式出现,判断时要注意认真分辨;填充试题要求从原文中选出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具体内容的概括,不妨多试几种方法,变换几个角度来思考,避免因似是而非造成的错误。第三,要掌握概括的基本方法。一是直接摘取原句、提取要点,二是以简驭繁、提炼本质,三是先分后合,连点成线。对于较复杂的内容或较大的范围的概括,常常需要将几种概括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分析归纳阅读材料中心思想的技巧有以下几条:‎ ‎(1)写人的文章从分析人物入手——由“人”及“义”‎ ‎(2)写事的文章从分析事件入手——由“事”及“理”‎ ‎(3)写景的文章从分析景物入手——由“景”及“情”‎ ‎(4)说明文由事物特点入手,兼顾作者态度 ‎(5)议论文由中心论点入手,兼顾作者意图 ‎(6)复杂文  区分说明与被说明 章从区  区分衬托与被衬托 分入手  区分对照与被对照 区分线索与陈述中心 ‎(7)要注意文眼 ‎(8)要注意文题,开头与结尾 ‎(9)要抓照应之笔 ‎5.关于“分析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对结构层次的把握也就是对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划分,一般说来,抓住那些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语句,是从总体上把握结构层次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对段内层次的划分,亦可通过表明句间关系的关联词,或主旨句与证明材料间的关系来完成。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归纳全文中心,或段落大意,或某项要点。这种归纳是以对段间或句间关系的理解为前提的对语句内容的抽象、概括。结构层次把握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能否准确地认识它们的相关性,决定着能否正确完成所要求的归纳概括。同时,在归纳中还要注意要求所规定的限制因素,概括用语范围的宽窄、程度的轻重、概念的相互关系等。特别是在选择题的判定中,因为干扰项常常表现为以偏概全或过于宽泛;表现为程度过轻或过重;表现为在涉及名词术语较多的时候,故意在概念上兜圈子等,所以对干扰项的排除必须确认语句及概念。‎ 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最根本的技巧,是掌握文章、段落(包括句群、意义段)的结构规律,即基本结构模式。‎ 议论文(包括篇章、段落、意义段)的基本结构模式有四种:‎ ‎(1)“总论——分论——结论”型。即先提出总论点(或提出问题),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2)“总论——分论”型。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3)“分论——结论”型。即先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4)“分论——分论”型。即前面既无“总论”部分,后面也无“结论”部分,而是把论题分为两个以上分论题,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类型。‎ 把握住其基本结构模式后,层次划分当然就不在话下了。整体结构在“总论”与“分论”、“分论”与“结论”间划开即可。第二级层次则将几个“分论”划分开即可。‎ 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模式也有四种:‎ ‎(1)“总说—分说—结说”型 ‎(2)“总说—分说”型 ‎(3)“分说—结说”型 ‎(4)“分说—分说”型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模式也有四种:‎ ‎(1)“总叙—分叙—结叙”型 ‎(2)“总叙—分叙”型 ‎(3)“分叙—结说”型 ‎(4)“分叙—分叙”型 ‎6.关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体现着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或意图。任何一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客观社会生活经过作者主观头脑的过滤才反映到文章中去的,都反映着作者的意旨,反映着作者主观上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看法、态度,或者说是评价。世上绝没有纯客观的文章,即使简古如《春秋》,也寄寓着孔老夫子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褒贬,以左右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判。况且,并非每个作者、每篇文章的观点和态度都是正确的,同是写北宋末年宋江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作品,施耐庵的《水浒传》和俞万春的《荡寇志》观点和态度就截然不同。前者对起义英雄满怀敬慕,极力歌颂;而后者则对之极端仇视,极尽诬蔑诅咒之能事。所以我们阅读文章或作品,就必须能把握作者在文章(或作品)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 要正确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既要求读者(考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要有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思想方法。阅读理解文章,当然不能带着框框,但一把标准的尺子或一杆标准秤是必备的,否则,不能正确度量。同样一部作品,同样是一位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读者却有的能够分析,能够正确把握,但有的读者对作品、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可能做不出正确的分析和把握。‎ ‎7.关于“初步可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这一条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能够作文章评论和文学批评,评价、鉴赏的对象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两个方面,也就是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要求是较高的。但这对考生来说,也并不陌生。在语文课堂上,曾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次作过这类评析;在语文课本中,有如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类的范文,有如第五册中的《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一类的知识短文;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某篇文章,某部文学或影视作品,大家总要发点议论,谈谈看法,这便是不成文的评析;或许,在作文训练中,还有过许多次的实践经验。总之,不要因为是较高要求而视之为畏途。‎ 那么,如何来进行评价、鉴赏呢,我们还是分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是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就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或做一分为二的评价。积极或消极的标准,当然得从作品发表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对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作品,就要肯定;反之就要否定。对现当代作品,也是一样,要看它对民族民主革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无促进作用,这一点在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论著中,都有十分明晰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强调文艺应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 其次,评析文章的表达技巧或者叫艺术形式,涉及的方面较多,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景物的描写,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运用等等都在其列。在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中,主要针对作家塑造各种形象的技巧作评析,在各类科学性文章中,则主要评析其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这一类题主要出在记叙性文章中,而文学作品,多是记叙性的,也都有情节和结构、人物和景物等的安排和描写以及语言表达技巧可作评析。‎ 我们谈起景物描写的结构技巧,一定会惊诧于《项链》结尾的出人意料,《智取生辰纲》悬念的运用巧妙,《祝福》的首尾照应的严密,《促织》情节的一波三折……‎ 我们谈起人物描写技巧,一定会津津乐道于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告的心态,《祝福》中祥林嫂七次眼神的变化,《药》中写“黑衣人”六个动词的连用等等,这些描写,准确传神,光彩夺目。‎ 我们谈起景物描写的技巧,一定不会忘记施耐庵写土地庙的破败和山神庙的风雪,数字乃至一字传神,境界全出,曹雪芹写怡红院、潇湘馆、衡芜苑的景物,把三个主人公的性格也揉进其中,鲁迅在《故乡》中写中国农村的破败,何其令人悲凉,孙犁在《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又多么充满诗情画意……‎ 我们谈起表达技巧,还会想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第一、二、三人称,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还有比喻、借代、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等等,这些技巧的恰当巧妙的运用,都是能使文章增色的。‎ 总之,我们要谈表达技巧,会从不同方面谈得无尽无休,但一般来说,考题不会漫无边际,我们只能依据题干的指令和限制,就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来作评析。‎ 没有艺术技巧,就谈不上艺术作品,谈不到美感,语文教学要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提高人民精神素质、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考考题涉及到作品的表达技巧的分析评析,大概也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遍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场空前的革命。‎ ‎(1)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萎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4)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 B.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 D.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 ‎[解析]‎ 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试卷就该说明文设计了四道试题,其题型均为单一选择题。‎ 第(1)题考查对科技新概念“转基因作物”的正确理解,对应于《考试说明》,就是考  查对文中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和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所谓重要信息,也就是指文中对“转基因作物”这一概念所作的诠释。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转基因”所作的诠释。‎ 解答这道试题,我们只需要读懂全文第一段的两句,就能发现正确答案是D项,因为  前句话解说了“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在于“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后句话告诉我们这种外来基因是被“移植”进来的。A项错在把人为“移植”说成“环境影响”;B项错在将应当是“果”的“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来代替移植外来基因这个“因”;C项则犯了颠倒说法的错误,原文明明有“靠杂交根本无法获得”的字样。‎ 第(2)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文中划线的句子,重要在解说了转基因作物的可能特征之一——“对环境有危害”。这两句话自身又有一种因果解说关系,前句讲的是果,后句讲的是因。把两句间的关系——因果关系理出来了,自然答案就找到了,应当是C。A项是无中生有,原文中“对环境的危险”指的根本就不是“污染环境”;B项是颠倒说法,文中明明白白写着“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D项也错在无中生有,文中讲转基因作物的分子分泌出的微量“杀虫药”杀害虫时有选择性,而不是“保护”另一些害虫。‎ 第(3)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理解和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曲解了第2自然段,它①夸大了范围,它用“所有品种”来替代原文中提到的部分品种;②把还在“试种”的也划入了“推广”的范围。C项曲解了第3自然段,该段谈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危险是导致产生“除莠剂无法除去的变种”作物,而不是导致“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D项则设置了一个低级错误,明显篡改了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的内容。只有B项,正确分析归纳了第3自然段的内容。‎ 第(4)题主要考查辨别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辨别文中的信息是不是某个含义。A项考查对第一段第二句所传达的信息的理解能力;B项考查对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所传达的信息的理解。C项考查对第3自然段中第四句话所承载的信息的理解。D项主要考查对第4自然段(实际上就是一句话)所传达的信息的理解。只要稍细心一些,就会发现“野生植物”与“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所指的范围包括一切野生植物的品种,而后者仅指有“表姐妹”关系(同一属种关系)的野生植物。这样,就会发现C项属于对文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项,其余三项或重新调整了一下词语顺序,或改换了一种说法,但传达的信息并没有改变。‎ 例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  ‎ 报秋 ‎  ‎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小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任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写到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①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②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答:因为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3)作者在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反复使用“便”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超过26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超过26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解析]‎ 答案:‎ ‎(1)①没几天便是立秋 ‎②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2)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意思对即可。  ‎ ‎(3)①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意思对即可。‎ ‎②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4)A、C、E xx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宗璞的散文《报秋》。这篇散文从描写玉簪花  “报秋”起笔,然后写出了对生活的领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表明了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它富有的哲理耐人寻味。同时,这又是一篇讲究章法、结构严谨、情文并茂、语言清新的上乘佳作。全文共九段,可分为两个部分。1~6段是第一部分,主要写玉簪花的报秋,引出作者的感慨。它可分为三层。1段是第一层,是文章的起笔。2~5段是第二层。用正面描写加上反面衬托具体地介绍玉簪花。6段是第三层,是文章的收束,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波澜。7~9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对生活的领悟。‎ 第(1)题主要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要了解作者为什么“先是一惊,随即怅然”,必须读懂第1段,要紧紧地抓住4、5、6句,并从中推导出准确的答案来。①小题的难度不大,只要掌握第6句就能顺利作答,但第6句“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共11个字,不符合题干中“不超过8个字”的要求,因此还要概括,删去含有次要信息的字词,答成“没几天便是立秋”。②小题的题干中明确要求“联系全文看”,这就暗示答题区域应该扩大到全文,实际上只要理解“怅然”的语脉的发展,则能看出检索到的第一部分就行了。因为“先是一惊”的理由已经找出是“没几天便是立秋”,而后的“怅然”自然是秋收季节“我却两手空空”。这样,答案也就找准了。‎ 第(2)题中说的是对“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的写法“有什么作用”,但实际上还涉及到对语言的理解。一般来说,只要考生知道,全文主要描写的是玉簪花,那么此处顺便写“种太阳花的经历”当然也就是为了描写玉簪花的一种技法。这样,答案就可以推导出来。‎ 第(3)题是分析文章的写作技法,是一道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题,能力层级是E。①小题的难度不大,考生应当能够理解。“便”是顺承连词,在文中连接好几个相承接的节气,目的是为了“强调时光的飞逝”;但②小题的难度稍大一些,对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理解并非容易,必须仔细分析。我们知道,“领取”所支配的对象是“自己那一份”、“秋”、”冬”、“四季”和“生活”。前面的几处是层层铺开地实写,后面归结到“生活”才使主旨豁然开朗,由于难度大,只要求考生做到“意思对即可”。但“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等语不能少。‎ 第(4)题也是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的题。在6项分析和鉴赏中,A、C、E三项是正确的。B项是不正确的,因为本文的主旨在于崇尚“领取而今现在”的悠然自得的境界。至于文中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也是为突出这一主旨服务的,不能以偏概全。D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文中“领取自己那一份”其意在于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而不在于要劝慰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F项也不正确。因为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只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绿叶比喻为“绿波”,其目的也只是为描写绿波上的白帆服务。原文说“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这句话中,“不知驶向何方”的白帆,倒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如果说“白帆”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可以的,而F项说“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牵强的。‎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  ‎ ‎                                             ——郁达夫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来看,曰论辩,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  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  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  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做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  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1)第1段有三个用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 答:①和②______②和③______‎ ‎①和③______‎ ‎(2)第3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的问题。  ‎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重指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第二重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  他  对  这  部  书  的  看  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8个字)‎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解析]‎ 第(1)题中要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内容”一词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而不要孤立地来看它,第①处,“它的内容”中的“它”是承前所指《古文辞类纂》,前后句联系起来看,“内容”所指含义是指《古文辞类纂》所包括的散文文体种类:第②处,“能以一个类别来决定内容”中的“内容”和下句“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进行联系思考,其含义是指散文的思想内容;第③处“本体的内容”中的“内容”依据上下句的关系看,显然是指散文的表达方式。所以答案是①和②不同;②和③不同;①和③也不同。‎ 第(2)题要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干的理解能力,回答此题的关键,要对当时与现在对有关散文问题的不同说法有所了解,既要真正读懂原材料,又要具有现在的有关散文方面的知识。文中他所说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主题;他所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表现形式;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现在所说的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的问题。‎ 第(3)题表面看是对词语“两重械梏”的理解问题,实际上是考查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并加以概括阐释的能力。要回答此题,首先要抓住“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句子,这样,“两重械梏”中的“两重”就有了着落。而“心”和“体”的“械梏”,实际上就是指4、5两段的内容,然后将这两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第一重械梏,即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的三大厚柱”);第二重械梏,即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或“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和章法”)。‎ 第(4)题主要考查分析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并加以概括表述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作者对《古文辞类纂》的看法,要回答这一问题,一定要统观全文,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作者认为此书材料丰富并作了分门别类,这是比较明显的肯定态度;而对此书的批评观点却散见于文章之中,需要加以辨别、筛选,通读全文,作者的看法是,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 第(5)题是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题型。答案是A与C。A项和C项分别在第3段和第4段中阐述得十分清楚。而B、D两个选项离选文内容相去较远,很容易筛选掉。此题的干扰项是E项,“两重械梏”在选文中分别指古代散文创作的“心”和“体”,但不符合题干“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的要求。‎ ‎(三)能力训练。‎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数学界引为自豪的是: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不同国家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地交流成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到最复杂最深奥的公式,尽管各国的读法不同,然而意义却是互通的。语言界则完全相反,  古今中外各种语言的多样性恰恰是  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的确,数学跟语言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遥远,它们好像构成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两极。直到本世纪的上半叶,人们还是认为:只有天文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才使用数学;而文学艺术、人文科学以及跟社会有关的各行各业,只能使用日常语言来表情达意。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理工的不在语言文字上多下功夫,学文的则把数理化视为畏途。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极少,更少有人想到过要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有机体。‎ 近百年来,数学方法不仅在天文、物理学领域获得惊人的发展,而且逐步渗透到生命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中来。首先在生物学,然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数学方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成功。于是数学家的目光愈来愈频繁地注视语言现象。如俄国大数学家马尔柯夫就曾用概率方法统计过普希金的史诗《欧根·奥涅金》中的俄文字母的序列,来说明自己随机过程数学理论;速记家和字母打字机发明者们,曾大规模统计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用来设计速记符号和打字键盘。这些都是尝试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语言的先驱者。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悬殊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用数学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科学的发展使数学领域空前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出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    ]‎ A.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两极:比喻两个极端。‎ B.把数理化视为畏途:令人畏惧的道路。‎ C.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悬殊的学科:形容差别很大。‎ D.“数学语言学”就应运而生:顺应时机。‎ ‎(2)“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极少”,其根本原因是:  [    ]‎ A.数学跟语言学之间距离遥远。‎ B.大学的理工科和文科泾渭分明。‎ C.文学艺术、人文科学只能用日常语言表情达意。‎ D.很少有人想到把数学和语言学融会贯通在一起。‎ ‎(3)“数学家的目光愈来愈频繁地注视语言现象”的原因是:    [    ]‎ A.数学方法在天文和物理学领域获得惊人的发展。‎ B.数学方法逐步渗透到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 C.数学方法在许多学科,尤其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多次获得巨大成功。‎ D.数学家用数学方法研究文学作品获得成功。‎ ‎(4)“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的条件是(不止一项)                  [    ]‎ A.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B.事实告诉人们“文”“理”是不能分家的。‎ C.科学的发展使数学和语言学领域空前扩展了。‎ D.数学和语言学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对象。‎ E.数学和语言学出现了共同边界,并且彼此渗透。‎ ‎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  ‎ 忧愤深广的现代情思 ‎  ‎ ‎“五四”新文学之所以能成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是基于人的觉醒,基于启蒙精神。“五四”新文学根本告别了“威福、子女、玉帛”的旧价值观念,充满了个性解放与民族自强的要求,充满了对国民蒙昧状态的深刻剖露和沉痛忧思,充满了对被压迫群众的诚挚关怀以及人人应该懂得自尊又应该懂得尊重别人的热情呼喊。鲁迅就是这种文学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也是它的最杰出的代表,现代小说的开篇之作《狂人日记》,从几千年历史的字缝里读出了“吃人”二字,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可以说就是一篇文学形式的人权宣言。《故乡》中,当闰土张口叫一声“老爷”时,“我”竟至心灵震颤,“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这一笔也只有真正把农民视作朋友的鲁迅才能写出。《阿Q正传》既含泪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沉痛鞭挞了阿Q的“革命”。因为阿Q式的革命只是要站到未庄人的头上,成为新的压迫者;鲁迅很怕“二三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鲁迅作品中这种人我关系完全平等,“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主张,便充满了二十世纪的时代意识,与封建的、小生产的、资产阶级损人利己的各类态度都截然不同。(一)‎ 对于个性主义,鲁迅当然是赞美和支持的,它是鲁迅前期作品的基本思想之一。无论是年轻时敢于拔神像胡子的吕纬甫,或者怀抱新理想与旧势力顽强抗争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笔下令人同情的英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伤逝》女主人公子君的话语,更成为青年们风靡一时的口头禅。然而鲁迅作品的可贵,不仅在于写出个性主义的值得肯定,还在于写出个性主义具有脆弱的一面。吕纬甫失却蓬勃朝气而走向消沉、颓唐;魏连殳由愤世嫉俗发展到玩世不恭、痛苦屈服;连更年轻的子君、涓生也终于演出婚恋的悲剧。觉醒的个体面对强大的“无物之阵”,往往以失败告终。鲁迅作品中弥漫的悲剧性气氛,与其说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上世纪末兴起的悲观思潮的认同,不如说出于对东方专制主义统治下社会现实的深刻体察。鲁迅谈到二十年代沉钟社作家们悲凉心情时说:“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三’,却是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这其实也正是整个“五四”一代知识青年普遍面临的状况。它是单纯的个性主义武器所无法对付的。可以说,鲁迅作品不仅启了旧的封建主义之蒙,同时也启了新的个性主义之蒙。丰富的战斗实践经验,使鲁迅很早就成为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更能纯熟自如地  运用这一武器,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在与正面敌人作战的同时,抵制和反对种种机械论、庸俗化的倾向。这就是文学家而兼思想家的鲁迅的深邃之处,也是他的文学作品的重大价值所在。(二)‎ ‎(1)(一)段中说:“五四”新文学“基于启蒙精神”,这里的“启蒙”主要指启_______________,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规定字数,下同)‎ ‎(2)根据(一)段的分析,《故乡》中,当闰土张口叫一声“老爷”时,“我”“竟至心灵震颤”,“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格)‎ ‎(3)(二)段中的“无物之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5格)‎ ‎(4)从(二)段中对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等形象的分析来看,“启了新的个性主义之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___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15格)‎ ‎(5)根据(二)段画线句及对部分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想一想,鲁迅作品的悲剧性主要是由什么思想内容造成的,试作出简要的概括。‎ 鲁迅的作品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格)‎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狂人、闰土、阿Q都是具有反封建意义的体现了人的觉醒的人物形象。‎ B.鲁迅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地位在于他既是这种文学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也是它的最杰出的代表。‎ C.忧愤深广的现代情思,集中体现为既启旧的封建主义之蒙,也启新的个性主义之蒙。‎ D.鲁迅文学作品的重大价值,在于配合以至于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既直接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又注重批判和清除队伍内部的错误倾向。‎ ‎3.阅读《歌声》,完成(1)~(7)题。‎ ‎  ‎ 歌声 ‎  ‎ 本文选自《旅程记》,作者以群。写于1942年4月。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后,我党组织护送一批知名文化人离开香港,经由广东沦陷区到达抗战大后方。本文所写,即为这次行动的一段生活。‎ ‎①  梅林坳的路是难行的,肩上的负荷渐渐地沉重起来。我们行进在艰难的道路上。‎ ‎②那正遭受着残酷践踏的土地——九龙桥新界的远影,还依稀地□□地在那迷蒙的烟雾中,在那模糊的远山的阴影下,好像一只在荒野颤抖着的受伤的野兽。人们不都是刚从那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的吗?‎ ‎③站在山道上回过头去,那久经荒芜的田地,变成了瓦砾的村舍的旧迹,被砍伐了的树木残根……还清晰地呈露在人们的眼底,这一切都铭志着这土地的被蹂躏、被残害的过往。‎ ‎④仰望山头,路还多么悠长啊!可是,超过这山壁,越过这难行的险道,不就是自由的天地吗?怀着这希望,这确信,谁也不会发出一声怨叹。曾经走到绝望边缘上的人是不会屈服于艰苦的。‎ ‎⑤一刻钟以前,我们不是还在敌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吗?可是,现在,我们竟然平安地转上了通向自己人的土地的路,摆脱了野兽的跟踪。谁还会顾虑到道路的艰难呢?‎ ‎⑥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是多么地高兴啊!向北望去,一片丰饶的田地,展开在山下,虽然已是残冬的季候,可是,那些成熟了的麦子,那些将近开花的蔬菜,绿得多么诱人啊!就在那方向,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渴想,我们的漫漫长路的目的。‎ ‎⑦微风轻抚着我们发红的脸,阳光从云隙里伸展下来,温暖着我们,有如一条金色的被子。多么明朗的天气啊!我们多久不曾在这样明朗的天空下呼吸过了啊,三十天以来,在我们的记忆中似乎搜寻不出一个明朗的天气。那些日子,天空总是那么阴沉。战烟和阴雾混合着,低低地压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那时,我曾经想:“香港的天气难道向来是这样的么?为什么一向不曾发觉呢?”可是,现在,我们终于摆脱了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我们又能轻快地呼吸清新的空气了!‎ ‎⑧经过了十几分钟的休息,一天行程的疲劳,似乎很快地清洗了,我们又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未尽的旅程。‎ ‎⑨下坡路特别地好走,人们的脚步都轻松了起来。有人轻轻地唱起歌来:‎ ‎⑩“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是太熟悉了、不大容易在人们的心里唤起感动。可是,现在,这同样的歌声,却多么地叫人感动啊!‎ 三十多年以来,我们不曾听到过这歌声,谁还敢唱这支歌?恶兽们不是正在窥视着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企图以一声歌或一句话来做屠杀的罪证吗?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圣诞节次日的那个恐怖的早晨,邻家的三岁的孩子曾经为着唱了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遭到她母亲一顿打。当母亲变了脸色,用手扪住她嘴的时候,她挣扎着,带哭地问:“为什么不许唱呢?”‎ 大人们也只能含着泪沉默地望着她,谁能说唱这支歌是有罪的呢?三岁的孩子是不能了解这一夕之间的巨变的,她有什么理由要抑制这唱歌的欲望呢?‎ 可是,现在,我又重新听到了这歌声!一个人低声地开始,于是第二人,第三人……不自觉地随和起来,于是这低声的吟哦终于成了壮大的歌唱——叫人激动、颤栗的唱歌!‎ 负荷依然是那么沉重,道路依然是那么崎岖,可是却不再感到疲困,因为我们终于越过了那生和死的界山,踏上了自己人的土地!‎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处。‎ A.隐没  B.隐现  C.躲藏  D.掩映  答                     [    ]  ‎ ‎(2)“自由的天地”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①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⑦段文字中多次写到“明朗的天气”,表达了作者______的心态:“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既指______;又指______。‎ ‎(5)“这同样的歌声”现在为什么“叫人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划横线的文字对第13段的描写起到了______作用。‎ ‎(7)从全文看,14段连用“依然”一词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B  (2)A  (3)C  (4)CE ‎2.(1)旧的封建主义  人性解放  民族自强  人道主义 ‎(2)儿时的朋友被封建的尊卑意识所隔绝。‎ ‎(3)无处不在或明或暗的封建意识。‎ ‎(4)肯定了个性主义的价值  指出了个性主义的脆弱性。‎ ‎(5)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威压导致了人民的愚昧和个性主义者被扼杀的社会现实。‎ ‎(6)AC ‎3.(1)B ‎(2)抗战大后方 ‎(3)①排比。例: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渴想,我们的漫漫长路的目的②反问。例:我们不是还在敌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吗?(或:谁还会顾虑到道路的艰难呢?)③  比喻。例:摆脱了野兽的跟踪(任选两组)‎ ‎(4)向往光明,追求自由  既指:战烟和阴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或用原文回答)又指:敌占区人们被蹂躏,被残害的内心感受 ‎(5)经受被奴役的痛苦,才觉得这歌声的感人。‎ ‎(6)反衬 ‎(7)①呼应开头②为突出“踏上了自己人的土地”、获得自由时的欢快心情。‎ ‎  ‎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冲刺密档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句子)教案 ‎[解题指导]‎ 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的理解、运用句子的能力有如下要求:‎ ‎1、能读懂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语义;2、能够辨析不通顺的句子,并加以改正;3、能够做到语言清晰、连贯;4、能够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基本得体。‎ 同时在“现代文阅读”部分中提出有关对语句的要求有:‎ ‎1、能够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2、含蓄的语句,能加以解释。‎ 复习时要注意:一、从语法方面来说,要掌握好句子的结构,能把长句的主干找出来。能识别修改病句。二、能准确判别单复句。会划分复句的层次,多层复句会划分到第二层就可以了。能把复杂单句改写成复句,能把几个句子组合成复杂单句。三、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特别是含蓄的句子,利用比拟、象征、双关等手法来表达的句子。在整段整篇的阅读中,还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全段乃至全篇的意思来理解句子。对于能点明或暗示中心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作用的起始句、过度句、终结句等尤其要多加领会。四、为了适应表达的需要,能在保持句子原义不变的前提下变换句式;陈述句变疑问句、祈使句,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以及被动句、把字句的变换等。五、在表达上能把句子说得基本得体,回区别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特点,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说话,根据不同的对象说话。六、注意语句的连贯,句与句之间在意思上要相承接,语气要贯通,语势要顺畅。会把几个句子按合理顺序组合成一个段落。‎ 以上是复习句子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点,也是命题常涉及的内容。‎ 一.病句辨析及修改 ‎1.病句的种类 词语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逻辑语病;修辞语病。‎ ‎(1)词语使用 不当 ‎①同义词混用:‎ 因词义轻重不同而混用,如“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严肃斗争,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积极投入到生产中来了。”“斗争”是对敌人而言,语意太重,应改为“教育”。‎ 因使用范围不同而混用,如“这些书籍都是介绍现代高科技的科普读物,他文化太低,怎么看得懂?”“书籍”是对书的总称,应改为书。‎ 因褒贬色彩不同而混用,如“你这次当选为班干部,应该好好和同学们混在一起,以便于开展作。”‎ 因语体风格不同而混用,如“你们老人病了半年,你再不回去看看,万一逝世了,面都见不了。”‎ ‎②词性误用:‎ 名词误用,如“班集体这次荣获书法比赛团体第一名,我们都感到荣誉。”动词误用,如“他上次说这回有意外之喜,还真的有了呐,他话真验证。”形容词误用,如“黑木嫂很惭愧自己自私自利没有帮助老王,决心补偿补偿,把自己的大锅借给老王。”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误用,如“今天,我们工作这一段围墙,争取天黑以前完成。”‎ ‎③虚词错用:‎ 如“你怎样不把这件事搞清楚,几回来了呢?”‎ ‎“我们班的集体力量从这件事情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他既然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还帮王大爷清扫了屋子。”‎ ‎“因为今天下雨,因此运动会推迟到下周进行。”‎ ‎④数量词作用不当:‎ 如“陈华和赵睿俩个人是我们厂里的骨干,这二件事情还是让他们去做吧。”‎ ‎“公司实行了新的物资管理制度后,材料耗费量减少了一倍。”‎ ‎“这栋楼房二层楼将优惠销售,购买的人很多。”‎ ‎⑤生造词语:‎ 如“这段绯蓝的布料真好看,想来应该是很好卖的。”‎ ‎“你的话含讥射人,哪能不受到群众的批评呢?”‎ ‎“这篇文章语言优蓄,写的不错,但没几个人看得懂,实在遗憾。”‎ ‎⑥成语误用:‎ 如“解放前,这里水灾旱灾不断,又加上战火横烧,活着的人已经很少,真是生不如死呀!”‎ ‎“他们几个人铤而走险,终于攀过悬崖绝壁,来到这片开阔地带。”‎ ‎“他上课的时候精神涣散,根本没有注意老师讲了些什么。”‎ ‎“这群旅游者望穿秋水,发现瀑布后面竟然还有很大一个洞穴。”‎ ‎(2)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如“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句首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小李来到火车站,刚放下行李,清洁工打扫地面,又把行李提了起来。”(不该省的主语省去了)‎ ‎②谓语残缺。‎ 如“他们在礼堂大会,我们几个人并不准备参加这次会议。”(遗漏了“开”字。)‎ ‎“社会主义建设有理想、有文化的大批青年出现,是成功的前提。”(遗漏了“有”字。)‎ ‎③宾语残缺。‎ 如“你们要尽量完成党组织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因宾语前的修饰成分复杂而遗漏宾语。)‎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问题,是当前应该认真对待。”‎ ‎(起用不同句式表达,造成缺少宾语。)‎ ‎④修饰成分残缺。‎ 如“这是组织的事,所以必须交给组织去办理。”(“组织”缺少定语。)‎ ‎“全校师生明天上午八点钟准时集合,不得有误。”(缺少地点状语)‎ ‎(3)搭配不当。‎ ‎①主谓不搭配。‎ 如:“我县教师队伍比10年前扩大和提高了。”‎ ‎“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去克服,千万骄傲不得。”‎ ‎ ② 动宾不搭配。‎ 如:“局党政领导组织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我们还需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③ 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不搭配。‎ ‎“他一天就背下了三十个英语词汇。”‎ ‎“这个年级的学生正热火朝天地复习功课。”‎ ‎“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他怎样把病历写的完整、清晰、条理。”‎ ‎“不管天王老子犯了法,我们也要依法惩办。”‎ ‎(4)语序不当。‎ ‎① 多重定语顺序不当。(正确顺序应为:表所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指示代词+表数量的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 如“他是有三十年教龄的一位我们学校里优秀的老教师。”(错误)‎ ‎“所有的这些科学界伟大的有着丰富经验的科学家都是千秋万代求知者学习的榜样。”(错误)‎ ‎② 多重状语顺序不当。(正确顺序应为:表目的或原因的+表时间的+表处所的+表语气、范围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表状态或程度的。)‎ 如“巨大的石块经震动沿着山坡向村子里迅速地滚了下来。”(正确)‎ ‎“年老体弱的他为了生活不得不一大清早顺着小溪仔细地寻找着赖以生活的野菜。”(正确)‎ ‎③ 定语、状语错位。‎ 如“为了办好这次运动会,我们要坚决发挥全校师生的充分的积极性。”‎ ‎“我们要注意征求群众的广泛意见,不搞独裁。”‎ ‎“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④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尽管我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 ‎ ⑤并列成分顺序不当。‎ 如“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要我们去发现、解决和分析。”‎ ‎“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政府已经分别同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了解决澳门、香港问题的协议。”‎ ‎(5)结构混乱。‎ 单句杂糅。‎ 如“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止咳祛痰片,他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复句杂糅。‎ 如“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6)逻辑语病。‎ ‎①重复使用导致不合事理。‎ 如“为了防止他不再犯累世的错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谁也不能否认鲁迅不是伟大的文学家。”‎ ‎②前后照应不周造成语言不严密。‎ 如“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够把握这一结构特征,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纯洁、坚忍和品质高贵。”‎ ‎③偷换概念造成前言不搭后语。‎ 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列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变了面貌。”‎ ‎“办事只凭经验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反对这种经验主义。”‎ ‎④主体与客体倒置。‎ 如“故乡发展的情况对于我是十分熟悉的。”‎ ‎“我对跳远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⑤划分标准不一。‎ 如“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青年、妇女,都应遵守法律。”‎ ‎“饲养场的家禽、鸡、鸭、鹅的数量猛增。”‎ ‎⑥语意自相矛盾。‎ 如“我们几个人都没有搞过文艺创作,老李虽然写过几篇小说,但写戏还是第一次,不过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虽然我们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但这件事并不复杂,我们几个人是完全能够办好的。”‎ ‎“多年来,我们都在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除了个别时候有铺张浪费现象外,我们在这方面一直都做得不错。”‎ ‎⑦强加因果关系。‎ 如“人越多,生产出来的财富就越多,因此不必要控制人口增长。”‎ ‎“这学期我认真学习了语文,因而数学学得不够好。”‎ ‎⑧否定不当 如“为了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但凡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没有不是不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 ‎⑨一面对两面 如:“能否坚持做到一拼到底,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前提。”‎ ‎“对错误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批判,是革命能不能成功的重要一环。”‎ ‎(7)修辞语病。‎ ‎①累赘繁冗。‎ 如“我们在困难面前应有足够的信心,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对付困难。”‎ ‎“这是一个非常火红的年代,什么东西都那么吸引人。”‎ ‎“我们眼前首当其冲的问题,是首先解决这里人民的用水难问题。”‎ ‎“看着书桌上付梓印刷的《论学习》一书书稿,他心中颇有几份感慨。”‎ ‎“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少则几千字,多则数万字,大多平均在五六千字左右。”‎ ‎“学习科学,作为一门以专门研究人类的学习活动现象和规律的新兴科学,在我国是1987年6月诞生的。‎ ‎②语气失当。‎ 区别下列一组句子,选出语气最委婉的一句:‎ A.你把学校的课桌损坏了,应该受到严肃处理。‎ B.你把学校的课桌损坏了,受到处理罪有应得!‎ C.你把学校的课桌损坏了,受到处理是应该的。‎ D.你把学校的课桌损坏了,不受到处理,行吗?‎ ‎③句式欠当。‎ 如:“王科长发现小王做事不够认真,把小王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这是一件发生在十年前,有二十几个人死伤,震动了整个华南地区,引起上级领导重视的惨痛事件,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他们无时无刻不忘批评那些偷工减料、坑害老百姓的腐败行为。”‎ ‎④表义歧解。‎ 如:“前往国外考察的几个公司的经理对这次出访都感到满意。”‎ ‎“在华威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李明的爸爸这次也被推举参加人大代表的竞选。”‎ ‎⑤滥用修辞。‎ 如:“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二.辨析语病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做比较,明辨原因,以加修改。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如:‎ ‎“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用紧缩法即可发现“事情”与“完成”不搭配。‎ ‎3.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可仿造“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可发现多了一个“的”字,应将“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如:‎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 前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为“制造伪劣产品”;后句“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去掉“凡是”,把“都”改为“大都”。‎ 三.修改方法。‎ ‎1.增添词语。2.删去词语。3.更换词语。4.调整语序。5.更改结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