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专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专题学案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专题精品学案 地图——分布图 图 像 主题漫画 景 观 图 分 布 图 自然要素分布图 政治区域分布图 区域综合分布图 人类活动分布图 示意图 过程示意图 原理示意图 等高线图 等震线图 等压线图 等降水图 等温线图 等深线图 等值线图 地形剖面图 统计图表 表 格 结构图 坐标图 地理图表 地 形 图 1、 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1)读图名(2)读图例(3)确定位置(4)提取信息 ‎[例题1](2003年上海卷)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 西亚地理图:‎ ‎(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_______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________________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世界著名________农业区。‎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________及其周围地区。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惟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_________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________和美国,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二、地形图 ‎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线上或是线之间);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 ②形态: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峡谷等)。‎ ‎(2)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 ①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③与运输线路结合:‎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择应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 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 ④与“点”的区位结合:‎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⑤与农业生产结合:‎ ‎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甲 乙 ‎(1)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也是一种平面直角坐标图。地形剖面图的主要制作步骤是: ‎ ‎①根据要求选取剖面线,如图甲图中的AB线。‎ ‎②选择适当的水平比例尺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转绘到剖面图中作横轴,一般地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相同,如图中乙图中的A′B′线;用等高线图的高度确定合理的垂直比例尺作纵轴,一般地说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如图中的垂直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10倍。‎ ‎ ③在地形图上沿着剖面线AB量Ac、cd、de……各段的距离,按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将量出的各段距离转到水平线A′B′上,得c′、d′、e′……各点;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的高度是按各点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 ‎④将垂线各端点连成曲线,注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即成为沿AB线的剖面图。‎ ‎(2)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的依据,。‎ ‎[经典例题3]‎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 图中四口井中,水面离井口最近的是 (  C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 纬度 ‎40°‎ ‎30°‎ ‎20°‎ ‎10°‎ ‎0°‎ 最宜欣赏时间 ‎3‎ ‎6‎ ‎9‎ ‎12‎ 月 ‎①‎ ‎②‎ ‎③‎ ‎④‎ ‎⑤‎ ‎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 B.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 ‎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 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B ( B A.纬度低    B.地势高    ‎ C.雨季长    D.气温高 三、等值线图(除等高线地形图外)‎ 地理要素等值线图很多,常见的除地形中的等高线图外(在地形图中已做介绍),主要有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深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PH等值线图、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主要介绍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判读方法。‎ ‎1、等温线图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经典例题4](2003年江苏卷)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补绘出‎35.0℃‎、‎35.5℃‎的两条等温线。(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3)简述上海市在长江、沿海水运中的区位优势。‎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气温分布状况图,对于(1)题可以用平滑的曲线连续‎35.0℃‎和‎35.5℃‎ 的各点,连接时注意等温线弯曲的趋势。对于(2)题仔细阅读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可得: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对于(3)题可以从上海所处的位置分析: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是河运的终点,又位于我国沿海航线中的中间位置,无论是内河运输还是海洋运输,位置都非常重要。‎ 答案:(1)见图12-21 (2)城区高,西周低(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 ‎ (3)上海市位于长江航运出海的河运终点(河口);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 ‎ ‎2、等压线图 ‎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分析等压线图思路是:‎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4)判断鞍部:鞍部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汇处,气压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经典例题4](2002年广东卷)‎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因为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图中M点与其南部(1015. 0))、北部(1015.0)的等压线相对比,可知其值可能为:1012.5、1015.0、1017.5。M点所在等压线与其西部相邻的另一等压线(1017.5)相比较,其数值可能为:1015.0、1017.5、1020.0。以上两条分析的数值交集即为M点可能的数值。第(2)题:N处位于低压中心(气旋)的南侧,气压梯度力应该由南向北,在北半球右偏,应该是偏南风或西风,但不会出现偏北风。第(3)题:我国东部降水的主要类型是锋面雨,锋面的移动规律性较强,4月份夏季风刚刚生成,徘徊在南部沿海一带,在我国的南岭以南开始出现雨带。答案:(1)C (2)D (3)D 四、地理示意图 ‎1、地理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经典例题5]图12-28‎ (1)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A.60°N附近海域 B.15°N 附近海域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答案:(1)D (2)C ‎2、地理过程示意图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图等。需要指出的是地理过程示意图中有些以数理统计图形式出现。‎ ‎[经典例题18](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解析: 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的形成,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东南季风),与当地气团相交而成,随着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增加,东南季风的增强,4~5月份锋面雨在我国华南形成,即在图中Ⅲ位置;6~7月份移至长江流域,即在图中Ⅱ位置;7~8月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即在图中Ⅰ位置;9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的增强,锋面雨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10月撤出中国大陆。因此,雨带移至上海的时间大致是6~7月。第(2)题要求综合分析锋面雨移动与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7月以后,由于夏季风异常,锋面雨带如果未进入Ⅰ地区,说明仍滞留于Ⅱ区、Ⅲ区,从而出现南方的涝灾,而北方的Ⅰ区,锋面雨未到达,而长时间降水少,造成北方的旱灾。答案:(1)B (2)C 五、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形象化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 地理统计图表 表 格 结构图 扇状结构图 饼状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 矩状结构图 坐标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 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玫瑰图 平面正三角坐标系——‎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表格、坐标图、结构图三大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 ‎1、表格 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 ‎[经典例题6]2002年广东卷)阅读下表(表12-4)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_最低的是-__‎ ‎(2)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 ‎(3)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非洲和欧洲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 表: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区域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GDP占世界百分比 ‎1900年 ‎2000年 ‎1900年 ‎2000年 亚洲 ‎57.4‎ ‎60.5‎ ‎32.6‎ ‎37.4‎ 欧洲 ‎24.6‎ ‎12.0‎ ‎42.4‎ ‎25.5‎ 非洲 ‎8.1‎ ‎13.0‎ ‎3.4‎ ‎3.0‎ 北美 ‎5.0‎ ‎5.5‎ ‎16.6‎ ‎24.6‎ 拉丁美洲 ‎4.5‎ ‎8.5‎ ‎4.0‎ ‎8.1‎ 大洋洲 ‎0.4‎ ‎0.5‎ ‎1.0‎ ‎1.4‎ 答案:(1)北美;非洲 (2)亚洲、非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3)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人口贫困化),欧洲人口停止增长(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2、坐标图 ‎[经典例题7]图是“我国某城市风频示意图”,‎ ‎(1)如果在该地布局一个炼油厂,则厂址宜选择在 A.a B.b C.c D.d ‎(2)该城市所属气候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是 A.青稞 B.枣椰 C.咖啡 D.油菜 解析:由坐标图可看出该城市的最小风频是东北风,因此布局有大气污染的炼油厂应放在城市的东北郊,即b处。因为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北风,且较多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可判断其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中部地带,油菜是具有生长优势的农作物。答案:(1)B (2)D ‎3、结构图 ‎[经典例题8](2001年全国综合卷)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2)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2001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 答案:(1)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 (2)农业产值比重偏高,牧业、林业、渔业产值比重偏低。 ‎ ‎ (3)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低;我国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情。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要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一靠改革,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六、地理景观图和主题漫画 ‎1、地理景观图 ‎(1)表现某区域的综合景观图:展示自然带综合特色的自然景观,如热带雨林带(见图),表现了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参差错落的分层结构,植物种类繁多,粗大的树干被藤本植物盘绕,反映了这一地区在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繁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于食物丰富,大型食草类动物应运而生。大象在密林中,为适应湿热的气候具有皮厚的特征;林间阴暗潮湿,善攀援的动物猩猩、猿猴,只得筑巢栖息于树上。通过景观图,表现了气候与植物、动物之间的联系。诸如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等自然带的自然景观图,也同样具有上述综合特色。‎ ‎(2)局部单要素的自然景观图:如河流三角洲图(见图12-46),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河水流速减缓,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因其平面形状一般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故称三角洲。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往往是很重要的农业区,如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人文景观中,古建筑和古迹在教材中屡见不鲜:如柬埔寨的吴哥窟(见图12-47)。要判断其建筑风格,应了解该建筑或古迹所在国家的人文地理知识。柬埔寨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多信奉佛教,因此作为佛教寺庙的吴哥窟,也就具有佛教建筑的风格。 ‎ ‎2、主题漫画 主题漫画多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主题漫画因其直观、寓意深刻,使人过目不忘,深受教益。判读主题漫画,首先要抓住主题;再作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主题”问题的途径(或措施、意见)‎ 七、图形绘制 ‎(1)图形绘制的类型:主要有地形剖面团、柱状(或直线式)图、曲线或折线图、圆形百分比图等,还有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洋流分布示意图等。‎ ‎(2)常用的图形绘制方法:‎ ‎①恰当、准确地设立符合题意要求的坐标系统;‎ ‎②按照各类不同图形的形状要求,准确定出绘图点的位置;‎ ‎③细心按图形轮廓要求绘画图形,并加以必要的文字数据注释。‎ ‎④在绘制柱状图时,必须注意柱状体的宽度相等;‎ ‎⑤绘制曲线图时必须注意用平滑的曲线;‎ ‎⑥绘制折线图时两点之间必须是直线,每两条线的接合处要有点角度;‎ ‎⑦绘制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时注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黄赤交角度数,黄道面、赤道面、地轴和晨昏圈必须交汇于地心。‎ 地形专题 一 基本点 (一) 岩石圈 ‎1 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2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厚度约60-250千米,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3 大地构造地貌 岩石圈由一些构造带划分为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共六大板块/地图册P9)。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的相对运动构成了全球的基本面貌。‎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活跃(能量集中,多火山、地震及地热资源)。‎ ①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火山、地热亦很集中,也是海啸多发之地。‎ ‎4 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5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能、天体引潮力(形成潮汐现象)。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6 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分类 运动方向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球表面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一)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1 比较 形式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褶 皱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 构造地貌 褶皱山: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 断层: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下降的一侧,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一) 外力作用 ‎1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 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2 河流地貌:‎ ‎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曲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四)等高线分析 ‎1等值线的一般规律 ‎①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②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定高于或低于 另一侧的数值;③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或相差一个等值距;④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除等高线可以在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外);⑤若等值线向高(低)值方向弯曲,则中心值比两侧低(高);⑥位于高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闭合中心,若其数值与低(高)值同,则为一低(高)值中心,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 等高线图的判读 ‎1)‎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为平原和低丘,‎200m-‎500m为丘陵;>‎500m为山地或高原,其中‎1000m以下为低山,‎3500米以下为中山,‎3500m以上为高山。‎ ‎2)我国第三级阶梯一般低于‎1000m,个别山地高于‎1000m,其中台湾玉山最高(‎3952m);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之间,其中四川盆地‎500m左右,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陆上最低的地方。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m以上。‎ ‎3)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岭(峰)、盆地、山脊、山谷(谷地)、鞍部、陡崖等,特殊等高线形态表示的地貌类型,如沙丘、峰林、火山等。‎ ‎4)一般山脊与山岭为分水线(岭),山谷与盆地为集水处。河流发育于山谷之中,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等高线向上游弯曲;高差与坡度的计算;剖面图的绘制;陡坡与缓坡、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判断;不同海拔的温度、降水量及垂直自然带的分析。‎ ‎5)等深线表示水下地形,数值越大越深。海底‎200m等深线一般为浅海大陆架,大于‎6000m且呈条带状狭长延伸的一般为海沟。海底地形:潮间带、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海岭、岛屿等 二 实际应用 ‎1 与表面性质较均一的海洋表面相比,陆地一般起伏不平,由此扰乱了水热因子的水平分布,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陆地环境也因此更为复杂多样。地形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自身的影响,如山区的垂直带谱 ②对其它地区的影响,如高大地形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因此,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 地势低平之处,如冲积平原和山区的盆地、谷地,适宜发展种植业 ‎,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是居民点及城市发展的首选地形。‎ ‎3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大于25度的坡地一般不宜耕作,缓坡可以安排果园或建设梯田;不同的高度和坡向对农业生产方式有较大影响;山区往往交通不便,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 ‎4 水库宜选择“口袋形”地形(山间盆地、谷地),大坝宜建在口袋出口处(峡谷地段);引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由高处向低处顺流;一般的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爬坡时选择“之”字形线路,高速公路与铁路则应尽量平直,在山区要多建隧道和架设桥梁。‎ ‎5 气象观测站应选在地势适中、地面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疗养地应选在地势坡度较缓、光照充足的阳坡、空气清新、景观优美的地方;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6 地质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的主体,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三 典型例题 ‎1.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3)小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a B.b C.c D.d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若该地区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蓄水位为‎175米,该图范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 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将出现一个岛屿 ‎ B.a、b、c、d四个居民点中,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 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b、c、d三地将被水淹没 ‎ D.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 ‎2.如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 示意。读图下列回答。‎ ‎(1)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 A.L>N B.LK D.M>N ‎(3)叙述K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 ‎ 。‎ ‎(4)K、L、M、N四地中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 是:‎ A.L、N B.L、M C.K、M D.M、N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一 基本点 ‎(一)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3世界自然带的类型(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未发育 ‎(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4世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越大,纬度位置越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二)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 ‎ 及其季节移动 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纬度不同、热量不同)‎ 纬度 因素 大气 环流 ‎ ‎ 季风环流 ‎ ‎ 海陆 因素 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 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度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海 陆 暖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寒流: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 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地形 因素 洋流 因素 ‎2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大气环流 大洋东侧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洋西侧 ‎3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对照书本或地图册的气候图)‎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0°-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30°‎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州东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0C或终年‎00C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二 典型例题 ‎1.如图是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反映的气候共同点是 。‎ ‎(2)表示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热带草原气候的是 。‎ ‎(3)反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特点的图是 ;B的气候特点是 。‎ ‎2.读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气温/℃ 降水量/mm ‎30 500‎ ‎15 400‎ ‎0 300‎ ‎-15 200‎ ‎-30 100‎ ‎1 6 11‎ ‎1 6 11/月 ‎1 6 11‎ ‎1 6 11‎ ‎-45 0‎ ‎ 甲 乙 丙 丁 ‎(1)请判断出四地中肯定在南半球的是 ,可能在南半球也可能在北半球的是 。‎ ‎(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造成其巨大温差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地中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 ,其雨季多雨的原因是 ;四地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其旱季少雨的原因是 ‎ ‎;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该地的主要降水形式是 雨。‎ ‎(4)丁地的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点是 ,该气候在北半球的主要分布区是 。‎ 海洋 西岸 中部 东岸 B 陆地 AC 海洋 ‎40°‎ CC ‎(5)在这四种气候类型中在我国有较大面积分布的是 。‎ ‎3.读右图,回答(1)--(3)题:‎ ‎(1)如果图中B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那么B处肯定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 北半球 ‎(2)如果B处只有一个季节受到西风控制,而且该大陆又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那么C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如果图示区域处于北半球,那么引起A、B两处气候类型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才推荐www.juxian.com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下垫面 D 人类活动 ‎4.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上海、拉萨、罗马、珀斯(32°S,116 °E)四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料,判断(1)--(3)题。‎ ‎(1)四城市中,七月气温低于一月气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城市中,属于相同气候类型的两个城市是 A.①② B.③④ ‎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②七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纬度位置高 ‎ C.受地形的影响 D.附近有寒流经过 ‎5.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1)--(6)小题:‎ ‎(1)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有明显的旱季 ‎ C.四季分明 D.全年炎热干燥 ‎(2)从图中可以判断 ‎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3)图中f、c、d、e四处水域的洋流,密度流特征明显的是 ‎ A.f B.c C.d D.e ‎(4)图中,b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①b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②b水域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的交流少③b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大④b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其自然原因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6)甲地成为世界性的旅游胜地,主要是因为它的旅游资源具有 ‎ A.多样性 B.可创造性 C.非凡性 D.长存性 ‎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山麓处自然带类型应为 A.热带季雨林 B.针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D.高山草甸 ‎(2)图中‎500M以下的平原区农业发达,土质肥沃,‎ 其土壤类型为 A.红壤 B.紫色土 C.黑土 D.黄土 ‎(3)图示区域内,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是 A.太阳能 B.水能 C.煤炭 D.核能 ‎7.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解答(1)--(5)题:‎ ‎(l) 写出自然带的名称:B为 ,E为 。‎ ‎(2)自然带D的典型植被是 。对应的气候是 。‎ ‎(3)F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 ‎(4)在南半球与H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字母代号是 ,分析南半球该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 ‎(5)植被以森林为主的各自然带,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 ‎8.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①位于新西兰某地 B.②位于欧洲某地 ‎ C.③位于亚洲某地 D.④位于非洲某地 ‎(2)下列关于四地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 B.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④②③①‎ C.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         ‎ D.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③‎ ‎9.读图解答天山地区的地理现象。‎ ‎(1)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 地带性规律。据图判断天山南坡积雪冰川高度比北坡 ‎ ‎(高、低)。天山南北地区利用天山冰雪融水发展 农业。‎ ‎(2)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牧畜赶往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3)决定该天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4)决定天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例题参考答案:‎ ‎1. 夏季多雨;B,A ;D,全年高温,雨季降水集中 ‎2.(1)乙 丙 (2)丁 陆地的热容量较小,夏季增温和冬季降温的幅度较大,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3)甲 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 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丙 对流雨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的年较差较大,降水量偏少较干燥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中部地区 (5)甲和丁 ‎3.C;D;B ‎4.A; C; C ‎5.D; A ;C ;A; C; C ‎ ‎6.C ;B ;B ‎7.(1)热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3)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 (4)N 地处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5)ADEFKM ‎8.C;C ‎9.⑴垂直 高 绿洲(或灌溉) ⑵A ⑶A (4)A 气温专题 一 基本点 ‎(一)气温高低 ‎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②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 ③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势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 ④人类活动(局部地区)——影响大气和下垫面性质(如水库蓄水、地表植被破坏等) ‎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晴天>阴天。‎ ‎3 年变化(北半球): ‎ ‎ 地面性质 太阳辐射最强月 气温最高月 太阳辐射最弱月 气温最低月 年较差 大陆 6月(12月) 7月(1月) 12月(6月) 1月(7月) 大 海洋 6月(12月) 8月(2月) 12月(6月) 2月(8月) 小 ‎4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 ‎(三)气温的垂直分布 ‎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 ‎2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 ‎,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 ‎(四)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 ‎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高纬(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谷地地形。‎ ‎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 ‎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 ‎6 中国的气温分布:‎ A、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 ‎(五) 等温线分析: ‎ ‎    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 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同一区域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等值线闭合: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六) 人类活动的影响: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②改变下垫面,植树-森林降低气温的大陆度,提高湿度,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二 实际应用 ‎1 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的两个气候因子,水热条件是自然环境最根本、最活跃的两个要素。‎ ‎2 气温的纬度变化是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气温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 ‎3 气候四季是以气温的季节变化为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划分,以无霜期和≥‎10℃‎积温来划分。‎ ‎4 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基本原因。‎ ‎5 气温低(<‎0℃‎),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微弱,水体、土壤结冰封冻,许多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严寒或剧烈降温会导致低温冷害。气温太高(>35‎‎-40℃‎ ‎),生物易脱水,生理机能失调。冬夏季节人们为了取暖或降温,会消耗很多能源。‎ ‎6 气温低的地区,为了保温,一般墙体较厚,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建筑密闭性好。‎ ‎7 气温变化对商业、旅游业影响很大。‎ ‎8寒带和寒温带(亚寒带)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中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玉米、亚麻等;暖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苹果等;亚热带适宜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柑橘、茶叶、毛竹等;热带适宜水稻、茶叶、热带作物。(注意中国因受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高,农作物种植北界纬度高,但冬季温度偏低,故热带作物分布纬度比其他地区要低)‎ 温度带 范围 ‎100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寒温带 大兴安岭北部 ‎16000C 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 ‎16000C-34000C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新疆南部(西北仅一年一熟)‎ ‎34000C-45000C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0C-80000C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双季稻、油菜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0C 一年三熟 水稻 高原区 青藏高原 ‎20000C 一年一熟 青稞 三 典型例题 ‎1.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判断的理由是 。‎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 ;气象原因是 ;地形原因是 。‎ ‎(3)在商业区、居民区、近郊工业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 。‎ ‎2.读图14“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处海域向 (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 ‎3.读图分析(拉萨和杭州纬度接近,30°N附近)‎ 拉萨和杭州海拔示意图 杭州 拉萨 ‎3500‎ ‎2000‎ ‎1000‎ ‎0‎ 海拔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 ,原因是 。 ‎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原因是 ‎ ‎ ;夜晚气温较低的是 原因是 。 ‎ 即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 ‎(3)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 ‎(4)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约低 ,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 ,理由是 ‎ ‎ 。‎ ‎4.图2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 ‎(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4)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 A.‎15℃‎ B.‎20℃‎ C ‎22℃‎ D‎.25℃‎ ‎5.下图为“全球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随纬度分布的曲线”,读图回答:‎ ‎(1)表示全球全年辐射总量随纬度分布的是        曲线;表示夏半年的是        曲线。 (2)冬半年辐射总量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其原因是                                        。  (3)赤道至50度,夏半年辐射总量分布的特点是               ;其成因是 ‎                                      。‎ ‎(4)根据该图推测: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 (大、小),南北温差大的是 (冬季、夏季) 。‎ ‎-1‎ ‎-1‎ ‎6.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0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三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 B.17时~23时 C.16时30分~7时 D.23时~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B A 气温 ‎12‎ ‎0‎ ‎24时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7.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中,表明阴天的气温变化的是 , ‎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2)A、B两条曲线中, 线表示陆面气温日变化曲线, ‎ ‎ 线表示海洋上气温日变化曲线,海陆面上气温日变化的 ‎ 不同点是 ; 。 ‎ ‎(3)若图示为我国某城市8月份两条街道气温日变化曲线,则图中 代表绿化街道昼夜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由此可知绿化林在改造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城市绿化还有没有其它作用? 。‎ 气压专题 一 基本点 ‎(一)气压高低 ‎1 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子的重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 高、低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 ‎3 受气温变化(海陆比热的差异)的影响,大陆上(较海洋)夏季气压偏低,冬季气压偏高,气温和气压的年较差大。‎ ‎4 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 ‎5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差异引起的热量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6 万能公式:上升气流==近地面低气压==阴雨天气 ‎ 下沉气流==近地面高气压==晴燥天气 ‎(二)风力和风向 ‎1 风力(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气压差/距离)呈正相关,与地面摩擦系数呈负相关。‎ ‎2 气压场中的空气质点,一般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偏,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偏。随纬度增高而变大。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不仅能改变风向,还可以减小风速)。‎ ‎3 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度,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4 摩擦力大,风速小,风向偏转角度小,与等压线夹角大。反之亦然。‎ ‎(三)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 ‎1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例如一般的空气对流运动、海陆风、山谷风以及城市热岛环流。‎ ‎2 三圈环流:熟悉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和名称,性质及其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各地气候成因的影响。‎ ‎3 季风环流:熟悉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季风的风向、性质、成因。‎ ‎(四)天气系统 ‎1 天气是指大气的短期综合状况。主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气旋与反气旋。‎ 冷 锋 慢行冷锋 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风较大 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快行冷锋 狂风暴雨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大风降温或沙暴(干燥)‎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寒潮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暖 锋 云层增厚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准静止锋 阴雨连绵 ‎①6月上旬-7月中旬,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②冬半年云贵高原东部,贵阳一侧出现阴雨冷湿 天气,昆明一侧为暖气团控制,温和晴朗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系统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 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天气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2低压槽部位气流辐合,而高压脊部位气流辐散,故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内。锋面两侧气温差别较大,故锋线附近等温线比较密集。‎ ‎(五)等压线分析 ‎1 等压线形态:‎ ‎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高值方向弯曲。受气旋或锋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一般出现阴雨天气。‎ ‎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受反气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一般出现晴燥天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    鞍部——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 ‎3 天气判定:首先判断南北半球和季节,根据气压形势判断受哪些天气系统影响,各地风向与风力如何,推测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并且考虑地形的影响。‎ 二 实际应用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高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压低,易产生高山、高原反应。‎ ‎2 大气运动有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宜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居民区则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方向。‎ ‎3 适度的通风有助于气体交换,保持空气的清新洁净,但过大的风会导致降温和蒸发加剧。‎ ‎4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以滨海地区和内蒙古、西北、西藏较丰富。‎ ‎5 剧烈的天气变化会加重人体的疾病反应。极端的天气过程易导致气象灾害(如寒潮、暴风雪、干旱、洪涝、高温、台风、风暴潮、龙卷风、冰雹、雷击等)。‎ 三 典型例题 下图是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粗线表示副高脊所在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1)~(5)题 ‎(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位于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D.南岭或以南地区 ‎(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时,副高脊位于 A.15°N~20°N附近 B.20°N~25°N附近 ‎ C.30°N~35°N附近 D.25°N~30°N附近 ‎(3)我国夏季东部雨带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A.台风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地形雨 ‎(4)我国夏季东部雨带位置总是较副高脊偏北,其原因是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北上 B.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C.副高气流辐合多形成对流雨 D.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陆上南下冷气流形成锋面雨区 ‎(5).当副高脊位于15°N~20°N附近时,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洪涝 B.水土流失 C.干旱 D.土壤次生盐碱化 m●‎ ‎●n N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 C.东南风 D.东北风 ‎(2)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 C.m地有雨,n地有晴 D.m地晴,n地有雨 如图所示是一月份60°N附近的气温、气压分布曲线图,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为:A、 B、 ‎ ‎(2)从气温曲线可见同纬度地区一月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 ‎ ‎(3)在图中用C、D标出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两个气压中心 ‎(4)图中可见,大陆上气温、气压的关系是 。‎ ‎(5)图中可见,150°E的气温 (高或低)于150°W的气温,其原因是:① ② ‎ 新奥尔良 ‎8月28日 ‎8月30日 飓风路径 ‎2005年夏季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读“卡特里娜”活动路径图,回答(1)~(5)题 ‎(1)飓风 A.中心最大风力在10级或10级以上 ‎ B.会诱发地震和海啸等地质灾害 C.形成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上,中心气压极低 ‎ D. “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2)‎8月28日新奥尔良市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与‎8月28日至‎8月30日新奥尔良是气压变化情况相似的是 气压 时间 气压 时间 气压 时间 气压 时间 ‎ ‎ ‎ A B C D ‎(4)从“卡特里娜”活动路径分析,“卡特里娜”对全球经济的最大冲击是 A.海上运输中断 B.能源价格上涨 C.海水污染严重 D.保险赔付巨大 ‎(5)当“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时,下列现象有可能的是 A.赤道低压带在南半球的面积大于在北半球的面积 ‎ B.印度半岛北部地区的气压值低于同纬度的海洋 C.湄公河正处于枯水期 ‎ D.直布罗陀海峡处风大浪高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 答(1)~(3)题 ‎(1)图中P、K处分别是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A B C ‎(2)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 ‎(3)此时因锋面活动造成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是 A.伏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暴雨 假设图示的冬委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 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 考虑地形的影响)。 ‎ ‎ ‎ ‎ ‎ ‎ ‎ (2) ‎ 在图上画出B点和C点的风向、水平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