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必修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必修二

‎2009年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 ‎(09年北京卷)37.(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 ‎(2)总结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弊端。(6分)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分)‎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10分)‎ 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 ‎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 (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8分)‎ ‎【答案】(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 ‎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 (2)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为遏制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放缓,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 ‎(4)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法币急剧贬值。‎ ‎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 ‎【解析】回答第(1)问,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明中叶”、“欧洲各国与中国贸易”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主要回答明清赋税制度的内容。第(2)问,解题注意关键词“林则徐奏稿”“ 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 致之 偷漏出洋之弊”。总结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第(3)问,考查美国1929年和197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以所学知识为主。第(4)问,这里的“社会条件”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和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经济状况。重点考查所学知识的扎实程度。‎ ‎【考点定位】考查古今中外货币流通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 ‎(09年上海卷)34.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总长与衰退的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 ‎⑴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⑵按照康德拉捷夫的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13分)‎ ‎【试卷总体评价】(1)考查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2)考查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的能力和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的能力。‎ ‎【答案】1)答案1: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或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美国世纪:“金元帝国”的形成,或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答案2 :未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其他答案。‎ ‎(2)史实方呵:‎ ‎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关联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 ·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一流强国,一战前的扩军备战影响到英国经济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冲击;“日不落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垄断组织托拉斯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荚国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新战争,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后美国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成为“金元帝国”,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移到美国;二战后美国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通过冷战,美国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深人到欧洲等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 ‎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具体内容;美孚石油公司改制为托拉斯;罗斯福新政具体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具体内容;信息技术革命的具体内容:冷战的具体内容等;‎ ‎ 其他答案。‎ ‎ 组织方面 ‎ 类型1:组织形成结构.语句连贯通顺 ‎ 类型2:语句连贯通顺 ‎ 类型3:部分列举,只进行简单组织 ‎【解析】(1)实质就是要求回答英国和美国分别在不同时期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霸主的标志。‎ ‎(2)分别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英国哪些因素促使其成为“日不落帝国”及其衰落的过程。美国在而战后通过哪些途径成为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 ‎【考点定位】工业革命 “日不落帝国”:议会内阁制;“大英帝国” “衰而不落”的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金元帝国;“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技术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09年天津卷)12.(40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 ‎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 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 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2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3分)‎ 材料五: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中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4分)‎ 材料六:1980年邓小平指出:“‎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 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支持:“人民现在为什么用户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动”中最严重的一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8分)‎ ‎(6)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 ‎【答案】(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 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5)“文化大革命”。‎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09年四川卷)37.(32分)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材料二:(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材料三: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4分)结合图10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 材料四: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 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 ‎【答案】37.(共32分)答案要点:‎ ‎(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 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 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 ‎(2)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2分)。困难:经费不足(2分)。‎ 措施:增收捐税(2分)。 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2分)。‎ 影响:加速清朝灭亡(2分,或加速新政失败)。‎ ‎(3)历史根源: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 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 ‎(4) 主张(1分);用史实论证(2分)。‎ ‎(09年四川卷)39.(60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分)‎ 材料二:“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 ‎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3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3分)‎ ‎【答案】(共60分)(1)(8分)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4分)。1‎ 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亦可相应给分)。有利条件:历史悠久:保存完好(2分)。‎ ‎(2)(6分)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2分);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2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分)。‎ ‎(3)(6分)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3分)。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3分)‎ ‎(09年重庆卷)39.(6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政状况的恶化。——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主要发达国家争夺中东的目的及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4分)20世纪60年代末中东产油国为维护石油权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综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东产油国经济状况的变化。(4分)‎ ‎【答案】(1)掠夺为侵略战争服务;掠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主要运往日本和东北;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变成了日本的附庸经济,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实力,有助于其扩大侵略战争。‎ ‎(2)控制石油产地,保障能源安全。战争与冲突不断,财政状况恶化。建立了阿拉伯石 油输出国组织。20世纪70年代前,经济并不繁荣;70年代后,利用石油财富发展经济,‎ 日益富裕。‎ ‎(09年安徽卷)36、(3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 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 ‎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 植茶。‎ ‎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 ‎【答案】 (1)市舶司;十三行。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 后于西方。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 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 ‎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 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 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对外贸易情况以及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考查历史知识的纵向比较能力。(1)问中南宋和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可从材料中找出,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也不难答出。(2)问考查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只要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较熟,也不难答出。(3)问较难一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商业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等内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