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经典习题真题模拟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经典习题真题模拟题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总 1.(09 上海理综五)(本体 14 分)铅是一种重金属,相对原子量为 207。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 多用途,如蓄电池等,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有主要的铅污染源。 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 小红他同学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48).小红查阅到右图资料,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 由改图推测: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于 ,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 不同的重要原因 。 (49).在阅读资料时,小红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 1.6~1.7 倍。 为了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课题名称为: (2)通过取样分析,得到了一下实验数据: 离地面高度(m) 0.8 1.0 1.2 1.4 1.6 1.8 2.0 铅的浓度( ) 1.10 0.98 0.91 0.72 0.66 0.54 0.50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50).在走访调查中,小红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 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步骤中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和玻璃棒。 (2)步骤中 a 操作称为 ,缺少此操作,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 低”、或“无影响”)。 (5 1).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事() A.使用无铅汽油 B.开发新的无铅燃料 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 D.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 2.(09 海南卷 16)(9 分) 3/ mgµ 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 X 的 2 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方案 I 时,X 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 (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 Au、Ag 和 Cu)中分离 Au,加入的试剂是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提纯某 Fe2O3 样品(主要杂质有 SiO2、A12O3),参照方案 I 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 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 3. (09 重庆卷 27)(15 分)两个学习小组用题 27 图装置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 分解的部分产物。 (1)甲组: ① 按 接 口 顺 序 : a—b—c—d—e—f—g—h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B 中 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 物有 ;装置 C 的作用是 ;E 中溶液变浑浊,D 中的现 象是 ,证明分解 产物有 。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组: ①将接口 a 与 j 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 F 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 F 中最主 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从 A~F 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 D 的气体能否与 Na2O2 反应。最简单的装 置接口连接顺序是 ;实验后用 F 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 (可另选试剂)。 4.(09 上海卷 27)实验室用大理石等原料制取安全无毒的杀菌剂过氧化钙。大理石的主要 杂质是氧化铁,以下是提纯大理石的实验步骤:w.w.w..c.o.m (1)溶解大理石时,用硝酸而不用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溶液 A(溶质是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 (3)写出检验滤液中是否含铁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加入碳酸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滤液 B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中一般含 。试按下列提示完成 含量分析的实验设计。 试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盐酸标准溶液、酚酞 仪器:电子天平、锥形瓶、滴定管 实验步骤: ①_______;②加入_________________;③加入酚酞,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6)若理论上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 20.00mL 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操作中过量半滴(1mL 溶 液为 25 滴),则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___ 5.(09 上海卷 26)根据硫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气体的原料可选用________。 a.稀硫酸与硫化亚铁 b.稀硝酸与硫化亚铁 c.稀硫酸与硫化钠 d.稀盐酸与硫化亚铁 (2)现要组装一套可以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速率的装置,请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 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如右图,在一个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品红稀硫溶液, 点燃硫化氢气体。在火焰自动熄灭后,停止通入气体,瓶内可观察 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 CaO 2CaO (4)在上述集气瓶中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点燃不纯的硫化氢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为了防止意外,可连接一个安全装置。下图 的装置能起到此作用的是___________。 (6)已知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4.3%~45.5%时会发生爆炸。当硫化氢气体在 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30%时,其爆炸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6.(09 四川卷 26)(16 分)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 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 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移取 10.00 m 密度为ρ g/mL 的过氧化氢溶液至 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 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 25.00mL 至锥形瓶中,加入稀 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 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 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 c mol/L KMnO4 标准溶液 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 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 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w.w.w..c.o.m 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 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 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现 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7. (09 北京卷 27)(14 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 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 反应,能与 反应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试验现象是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 NO 2NO NO NO 2NO 2 3 2 22 2NO NaOH NaNO NaNO H O+ = + + 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 们分别涉及了一下 4 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 序号字母)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8. (09 广东化学 24)(11 分) 超细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原料。 (1)实验室常以 NH 4Al(SO4)2 和 NH4HCO3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先反应生成沉淀 NH4AlO(OH)HCO3 该沉淀高温分解即得超细 Al2O3。NH4AlO(OH)HCO3 热分解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 。 (2)NH 4Al(SO4)2·12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53。欲配制 100mLPH 为 2、浓度约为 0.1mol-1 的 NH4Al(SO4)2 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 NH4Al(SO4)2·12H2O 固体 g; ②将上述固体置于烧杯中 。 (3)在 0.1mol·L-1NH4Al(SO4)2 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以 Al3+计)的对数(lgc)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①用 NaOH 溶液调节(2)中溶液 PH 至 7,该过程中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 ② 请 在 答 题 卡 的 框 图 中 , 画 出 0.01mol·L-1NH4Al(SO4)2 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的 对数 lgc 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图,并进行必要的标 注。 9.( 09 广东化学 21)(12 分)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K3 [Fe(C2O4 )3]·3H2O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 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 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 盐酸、1.0 mol·L-1 NaOH、3% H2O2 、 0.1mol·L-1KI、0.1 mol·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 (C),观察到 A、C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 有 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现象是 。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 1: ; 假设 2: ;假设 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 10. (09 广东化学 19)(12 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 A 的水中,目的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 K 并通入 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 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① 计算得到实验式 CaxN2,其中 x= . ② 若通入的 N2 中混有少量 O2,请比较 x 与 3 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 11.(09 浙江卷 28)(15 分)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 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 450-500°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 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 A 中 g 管的作用是 ;装置 C 中的试剂是 ;装置 E 中的 h 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 (3)装置 E 中 h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 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填写元 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 Fe2+ ,再 用 KMnO4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②某同学称取 5.000g 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 100ml 溶液,移取 25.00ml, 试样溶液,用 1.000×10-2mol· L-1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 准溶液 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12. (09 江苏卷 21 B)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备环己酮: 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200C) 溶解性 环己醇 161.1(97.8)* 0.9624 能溶于水 环己酮 155.6(95)* 0.9478 微溶于水 水 100.0 0.9982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1)酸性 Na2Cr2O7 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H<0,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 反应增多。实验中将酸性 Na2Cr2O7 溶液加到盛有环己醇的烧瓶中,在 55-60℃进行反 应。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 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的含环己酮和 水的混合物。 ①酸性 Na2Cr2O7 溶液的加料方式为 。 ②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 。 (2)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 蒸馏,收集 151-156℃的馏分;b 过滤; c 在收集到的馏分中加 NaCl 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d 加入无水 MgSO4 固体,除去 有机物中少量水。 ①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OHMnFeHMnOFe 2 23 4 2 4585 ++++ +++−+ = ②上述操作 b、c 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 。 ③在上述操作 c 中,加入 NaCl 固体的作用是 。 (3)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定制备的产物是否为环己酮,环己酮分子中有 种不 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3. (09 江苏卷 18)(10 分)二氧化氯 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 全消毒剂。与 相比, 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 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 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用方法二制备的 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 (2)用 处理过的饮用水( 为 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 .2001 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 的含量应不超过 0.2 。 饮用水中 、 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 被 还原为 、 的转化率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 时, 也能被 完全还原成 。反应生成的 用标准 溶液滴定: ==== ① 请写出 时, 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 1:准确量取 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 2:调节水样的 为 7.0~8.0 步骤 3:加入足量的 晶体。 步骤 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 . 步骤 5: 。 2ClO( ) 2Cl 2ClO 2ClO 32 4NaClO HCl+ 2 2 22 2 2ClO Cl NaCl H O↑ + ↑ + + 3 2 2 2 42NaClO H O H SO+ + 2 4 2 22 2ClO NaSO O H O↑ + + ↑ + 2ClO 2ClO pH 2ClO −( ) 2ClO − 1−⋅ Lmg 2ClO 2ClO − 2ClO I − 2ClO − Cl − 2.0pH ≤ 2ClO − I − Cl − 2I 2 2 3Na S O 2 2 3 22Na S O I+ 2 4 6 2Na S O NaI+ 2.0pH ≤ 2ClO − I − VmL pH KI c 1−⋅ Lmol 2 2 3Na S O 2 2 3Na S O 1V mL 步骤 6;再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 。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 的浓度为 (用含字母的代 数式表示)。 ④ 若 饮 用 水 中 的 含 量 超 标 , 可 向 其 中 加 入 适 量 的 , 该 反 应 的 氧 化 产 物 是 (填化学式) 14. (09 江苏卷 15)(10 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 酸钙(含有少量 等杂志)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 的 质量分数为 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 为 8.0~8.5,以出去溶液中的少量 。检验 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 。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 约为 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 ; ②防止 在蒸发时水解;③ ▲ 。 (3)测定样品中 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 0.7500g 样品,溶解,在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 25.00mL 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 0.05000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20.39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要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 。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 ▲ 。 ③若用上述办法测定的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 略),其可能原因有 ▲ ; ▲ 。 c 1−⋅ Lmol 2 2 3Na S O 2 2 3Na S O 2V mL 2ClO − 1mg L−⋅ − 2ClO +++ 33 FeAlNa 、、 OHCaCl 22 2⋅ pH ++ 33 FeAl 、 3)(OHFe pH 22)( CaClOHCa 转化为 +2Ca −Cl 1−⋅ Lmol 3AgNO 3AgNO OHCaCl 22 2• OHCaCl 22 2• 滤渣 15.(09 安徽卷 28)(17 分)w.w.w..c.o.m Fenton 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 PH 和 浓度的 废水中加入 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 p-CP 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 298K 或 313K(其余实验条件 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c/10-3mol·L-1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H2O2 Fe2+ ① 为 以 下 实 验 作参考 298 3 6.0 0.30 ② 探 究 温 度 对 降 解 反 应 速 率的影响 ③ 298 10 6.0 0.30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 p-CP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 50~150s 内的反应速率: (p-CP)= 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 速率减小,请从 Fenton 法所用试剂 H2O2 的角度分析原因: 。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 等于 10 时, 。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 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16. (09 全国卷Ⅱ28) (15 分)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2Fe υ 回答下列问题:w. (1)A 中加入的 物质是__①___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③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 C 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在 D 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 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⑧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⑨ _____________. 17. (09 江苏卷 6)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 用 50mL 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 25.00mL 溶液 C. 用量筒取 5.00mL 1.00mol·L-1 盐酸于 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 0.100 mol·L-1 盐酸 D. 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18. (2010 重庆卷)(15 分)某兴趣小组用题 27 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 2 一段时间后,挤压 1 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 2 中物质呈红热状态; 4KMnO 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 4 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 3 应装入_________;若取消 3,在 4 中仅 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 5 替换装置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 X 为 _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 (2010 四川理综卷) (16 分)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 病。 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 溶 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 质 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 (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 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 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 用水冷却。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上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 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 中是否有 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 试剂: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 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20. (2010 江苏卷) (12 分)本题包括 A、B 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 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 则按 A 题评分。 B.对硝基甲苯是医药、染料等工业的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它常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浓硫 酸为催化剂,通过甲苯的硝化反应制备。 一种新的制备对硝基甲苯的实验方法是:以发烟硝酸为硝化剂,固体 NaHSO4 为催化剂(可 循环使用),在 溶液中,加入乙酸酐(有脱水作用),45℃反应 1h 。反应结束后,过 滤,滤液分别用 5% NaHCO3,溶液、水洗至中性,再经分离提纯得到对硝基甲苯。 (l)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 。 (2) 滤液在分液漏斗中洗涤静置后,有机层处于 层(填“上”或'下”);放液时,若发 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 (3) 下列给出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影响的实验结果。 n(催化剂) 硝化产物中各种异构体质量分数(%) 催化剂 n(甲苯) 对硝基甲苯 邻硝基甲苯 间硝基甲苯 总产率(%) 1.0 35.6 60.2 4.2 98.0 浓 H2SO4 1.2 36.5 59.5 4.0 99.8 0.15 44.6 55.1 0.3 98.9 0.25 46.3 52.8 0.9 99.9 0.32 47.9 51.8 0.3 99.9 NaHSO4 0.36 45.2 54.2 0.6 99.9 4CCl ①NaHSO4 催化制备对硝基甲苯时,催化剂与甲苯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由甲苯硝化得到的各种产物的含量可知,甲苯硝化反应的特点是 。 ③与浓硫酸催化甲苯硝化相比,NaHSO4 催化甲苯硝化的优点有_ 、 。 21. ( 2010 江 苏 卷 ) ( 12 分 ) 高 纯 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 料。实验室以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的 操 作 步 骤 如 下 : ( 1 ) 制 备 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右图)加入一定量 和水,搅拌,通入 和 混合气体,反应 3h。 停 止 通 入 , 继 续 反 应 片 刻 , 过 滤 ( 已 知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 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 和 比 例 一 定 、 不 改 变 固 液 投 料 的 条 件 下 , 可 采 取 的 合 理 措 施 有 、 。 ③若实验中将 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 t 变化如右图。 导致溶液中 、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2)制备高纯 固体:已知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 开始分解; 开始沉淀时 。请补充由(1)制得的 溶液制备高纯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 、 、 ]。 ① ;② ;③ ;④ ;⑤低于 100℃干燥。 22. (2010 上海卷)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3MnCO 2MnO 3MnCO 4MnSO 2MnO 2SO 2N 2SO 2 2 3 4 2MnO H SO MnSO H O+ = + 2SO 2SO 2N 2N 2Mn + 2 4SO − 2Mn + 2 4SO − 3MnCO 3MnCO 2( )Mn OH 7.7pH = 4MnSO 3MnCO 2( )Ca OH 3NaHCO 2 3Na CO 2 5C H OH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 A、B 除杂质(沉淀剂 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 A、B 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 、 、冷却结晶、 、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 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 D 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 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 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 D 加石灰 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23. (2010 上海卷)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 溶液(H2SO4),适量 BaCl2 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 KMnO4 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 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 CaO,蒸馏 24.(2010 重庆卷)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25.(2010 上海卷)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26.(2010 浙江卷)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 述 中 , 不 正 确 的是: A. 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 CCl4 B. 可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 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 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27.(2010 广东理综卷).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 CUSO4 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28.(2010 上海卷)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 C.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 29.(2010 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 1 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C.洗涤沉淀时(见图 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 . 用 广 泛 试 纸 测 得 0.10mol·L NH4Cl 溶 液 的 30.(2010 江苏卷)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 色无味气体 说明该钾盐是 B 向 含 有 少 量 的 溶 液 中 加 入 足 量 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除 去 溶 液 中 少 量 C 常温下,向饱和 溶液中加少量 粉末, 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下 D 与浓硫酸 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人酸 性 溶液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31.(2010 浙江卷)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 等阴离 子。某同学取 5 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 pH 计测得溶液 pH 大于 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 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 再滴加 KSCN 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公含 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 ①②④⑤ B. 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 2CO NO O、 和 pH 1− pH=5.2 2 3K CO 3FeCl 2MgCl 2Mg(OH) 2MgCl 3FeCl 2 3Na CO 4BaSO sp 3(BaCO )K sp 4< (BaSO )K 2 5C H OH 4KMnO 2 2 2 2 4 3 3NO SO SO CO Cl I− − − − − −、 、 、 、 、 2 2 3NO CO Cl− − −、 、 32.(2010 全国卷Ⅰ)(15 分)有 A、B、C、D、E 和 F 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 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 E 为无色油状液体;B、C、D 和 F 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 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 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A 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 A 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 D、F 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 A 时,D 中沉淀无变化,F 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 B 分别加入 C、D、E、F 中,C、D、F 中产生沉淀,E 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 C 分别加入 D、E、F 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 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33.(2010 天津卷)(18 分)纳米 TiO2 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 TiO2 的方法之一是 TiCl4 水解生成 TiO2·x H 2 O ,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 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 TiO2 。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 TiO2 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 TiO2 的质量分数:一定 条件下,将 TiO2 溶解并还原为 Ti3+ ,再以 KSCN 溶液作指示剂,用 NH4Fe(SO4)2 标准溶液 滴定 Ti3+至全部生成 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TiCl4 水解生成 TiO2·x H 2 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检验 TiO2·x H 2 O 中 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下列可用于测定 TiO2 粒子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核磁共振法 b.红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⑷ 配制 NH4Fe(SO4)2 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 H 2 S O 4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 b c d e ⑸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滴定分析时,称取 TiO2 (摩尔质量为 M g·mol - 1 )试样 w g,消耗 c mol·L - 1 NH4Fe(SO4)2 标准溶液 V mL,则 TiO2 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判断下列操作对 TiO2 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 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 NH4Fe(SO4)2 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 34.(2010 广东理综卷)(16 分) 某科研小组用 MnO2 和浓盐酸制备 Cl2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 SO2 的 NaOH 溶液对其 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 1 ) 请 完 成 SO2 与 过 量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 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 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 Cl 、OH 和 SO .请设计实 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CO2 的影响). ① 提出合理假设 . 假 设 1 : 只 存 在 SO32- ; 假 设 2 : 既 不 存 在 SO32- 也 不 存 在 ClO ; 假 设 3 : _____________. ②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 试剂:3moL L-1H2SO4、1moL L-1NaOH、0.01mol L-1KMnO4、淀粉-KI 溶液、紫色石 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 L-1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 分置于 A、B 试管中. 步骤 2: 步骤 3: 35.(2010 山东卷)(16 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 ,广 − − 2 4 − − ⋅ ⋅ ⋅ ⋅ 2 4 3 0.5( ) ( )n n mFe OH SO −[ ] 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FeS、SiO2 等) 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 W 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 SO2 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 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 A 产生 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 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 f 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装置 E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 X 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 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 Z 的 pH 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方法为 ______。若溶液 Z 的 pH 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36.(2010 安徽卷)(14 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货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 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 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 → → → →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 X 的化学式为 。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 Li2CO3 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 。 ( 4 ) 若 废 旧 锂 离 子 电 池 正 极 材 料 含 LiNB2O4 的 质 量 为 18.1 g 第 ③ 步 反 应 中 加 入 20.0mL3.0mol·L-1 的 H2SO4 溶液。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为 Li2CO3,剩至少有 Na2CO3 参加了反应。 37.(2010 福建卷)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 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 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另称取铁钉 6.0g 放入 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 体 Y。 ①甲同学认为 X 中除 外还可能含有 。若要确认其中的 ,应先用 选填 序号)。 a.KSCN 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 KSCN 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 溶液 ②乙同学取 336ml(标准状况)气体 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然后加入足量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 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 Y 中 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 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 Y 中还可能含量有 和 Q 气体。为 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Fe + 2Fe + 2Fe + 4KMnO 2 2 2 2 42 2SO Br H O HBr H SO+ + = + 2BaCl 2SO 2SO 2H (3)装置 B 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 气体 Y 中还含有 Q 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 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 M 于 (选填序号)。 a. A 之前 b.A-B 间 c.B-C 间 d.C-D 间 (6)如果气体 Y 中含有 ,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 Y 中 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 28ml ),除可用测量 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38.(2010 浙江卷)(14 分)洗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 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 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 该粉末仅 Na、Fe、N、O 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 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 13.0g 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 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 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 晶水合物) 。 39.(2010 浙江卷)(15 分)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 是一 2H 2H 2H 2H 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 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①[Cu(NH3)4]SO4·H2O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 +H2O [Cu(NH3)4]2+ Cu2++4NH3 ②(NH4)2SO4 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 图如下: 请 根 据 以 下 信 息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方案 1 的实验步骤为: a. 加热蒸发 b. 冷却结晶 c. 抽滤 d. 洗涤 e. 干燥 ①步骤 1 的抽滤装置如图 3 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抽滤完毕或中 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然后 。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 杂质,产生该杂 质的原因是 。 (2)方案 2 的实验步骤为: a. 向溶液 C 中加入适量 ,b. ,c. 洗涤,d. 干燥 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 c 的洗涤液是 。 A.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 d 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 。 40.(2010 上海卷)CaCO3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 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 CO2 气体。下列装置 2 4so − 可用于 CO2 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 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 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 是 溶液,NaHCO3 溶液可以吸收 。 3)上述装置中,b 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 CO2 的分子量,如果 B 物 质失效,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 CaCO3 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 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 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 后溶 出 。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 ,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41. (16 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 110 ℃可完全失 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 5.00 g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 250 mL 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加稀 H2SO4 酸化,滴加 KMnO4 溶液至草酸根 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 被还原成 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计入一小匙锌 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 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 0.010 mol/L KMnO4 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20.02 mL 滴定中 MnO 被还原成 Mn2+ 。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 0.010 mol/L KMnO4 溶液 19.98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___ 摇匀。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 KMnO4 的溶液的 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_________。(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加热晶体,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 质量;加热至 110℃,恒温一段时间,至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 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___ ___;__ _______。 42. 四氯化锡常温下是无 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 解,熔点-36℃,沸点 114℃,金属锡的熔点为 231℃,拟利用图中的仪器, 设计组装一套实验装置,用 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 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 化锡(此反应过程放出大 量的热)。请回答下列各问 题。    (1)用玻管(未画 出)连接上述装置,正确的 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 字 母 ) ________ 接 ________ 、 ________ 接 ________ 、________ 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Ⅵ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冷凝管理冷却水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进入,从__________流出。   (4)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处酒精灯,加热温度应大于______________℃,待 __________即可停止加热。   (5)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那么四氯化锡水解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如果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7)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在装置的最后应____________。 43. (广东卷 19).(11 分) 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 98%)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 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2 4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 1 种)。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 (5)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1=+473.63 kJ·mol-1 写出 Na2CO3·H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4. (海南卷 16).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 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 2MgO;②3Mg+N2 Mg3N2;③2Mg+CO2 2MgO+C ④Mg+H2O MgO+H2↑ 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 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 A、E 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 5 升的储气 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 _; △ △ △ △ △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 A、F 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江苏卷 15).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 合物以 HCN、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 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 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 EDTA,在 pH<2 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 HCN, 并用 NaOH 溶液吸收。 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 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 Ag++2CN - == [Ag(CN)2] -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 ⑵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 ⑶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 ⑷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 “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⑸ 准 确 移 取 某 工 厂 污 水 100mL ,经 处 理 后 用 浓 度 为 0.01000mol·L-1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 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 物的含量为 mg·L-1 的(以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6.(江苏卷 17).(10 分)工业上制备 BaCl2 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 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 + 4C(s) 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 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② ⑴气体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⑵向 BaCl2 溶液中加入 AgNO3 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⑶反应 C(s) + CO2(g) 2CO(g)的△H2= kJ·mol-1。 ⑷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Öؾ§Ê¯¿ó ¸ß αºÉÕ Ì¿ Èܽâ ÑÎËá ÆøÌå Îü ÊÕ ¹ý ÂË ½á¾§ÂËÒº ²ú Îï ¸ß Î ¸ß Πc(Br-) c(Cl-) ¸ß Π, 。 47.(北京卷 28).(14 分)由 Fe2O3、Fe、CuO、C、Al 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 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 X,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 CO2,无明 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Z 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 Z 只为一种气体,试剂 a 为饱和 NaHCO3 溶液,则反应 I 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 Z 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 a 为适量水,则 Z 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3)向 Y 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 Y 中的溶液,调 pH 约为 7,加入淀粉 KI 溶液和 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 淀生成。当消耗 2 mol I-时,共转移 3 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 Y 中的红色固体, 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 48.【2014·宁夏银川一中三模】(14 分)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FeO·Cr2O3,还含有 MgO、Al2O3、Fe2O3 等杂质,以下是以铬铁 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流程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固体 X 中主要含有 (填写化学式); (2)用醋酸调节溶液 pH=7~8 后再进行操作Ⅱ所得固体 Y 的成分为 (写化学 式). (3)酸化步骤中调节溶液 pH<5 时发生反应 2CrO42-+2H+  Cr2O72-+H2O.若将将醋 酸改用盐酸,盐酸会与 Cr2O72-反应造成大气污染并生成 Cr3+杂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4)下表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操作 III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r2O7+2KCl=K2Cr2O7↓+2NaCl。该反应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理由是: 。 (5)含铬废渣(废水)的随意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极大的危害。电解法 是处理铬污染的一种方法,金属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含 Cr2O72-的酸 性废水,一段时间后产生 Fe(OH)3和 Cr(OH)3 沉淀。 ①电解法处理废水的总反应如下,配平并填写空缺:(已知产物中 n(Fe(OH)3): n (H2)=1:1) ___Fe+___Cr2O72-+___ +___H2O =___Fe(OH)3↓+___Cr(OH)3↓+___H2↑; ②已知常温下 Cr(OH)3 的 Ksp=6.4×10–32mol4/l4,若Ⅰ类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铬含量最高限值 是 0.052 mg/L,要使溶液中 c(Cr3+)降到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须调节溶液的 pH 大于______。 (已知 lg2=0.3) 49. 【2014·宁夏银川一中三模】(15 分)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 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原理制备氨基甲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 NH2COONH4(s) ΔH<0 (1)如用右图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 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 。液体石 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填 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 40 ℃以下烘干 ③尾气处理装置如右图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 ; 浓硫酸的作用: 、 。 (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 11.73 g,用足量石灰水 充分处理 电解 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 15.00 g。则样品中氨基 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Mr(NH2COONH4)=78g/mol、Mr(NH4HCO3) =79 g/mol、Mr(CaCO3)=100 g/mol] 50. 【2014·襄阳四中模拟】(14 分)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 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 2NaOH + NaClO = Na2CO3 + N2H4·H2O + NaCl 实验一: 制备 NaClO 溶液。(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配制 30%NaOH 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 (2)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因后续实验需要,需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 NaOH 的浓 度。请选用所提供的试剂(H2O2 溶液、FeCl2 溶液、0.1000mol·L-1 盐酸、酚酞试液),设计实 验方案。 。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 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 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 + 2NaClO = N2↑ + 3H2O + 2NaCl)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 A.CO (NH2) 2 溶液 B.NaOH 和 NaClO 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 。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 5.000g,加入适量 NaHCO 3 固体,加水配成 250mL 溶 液 , 移出 25.00mL,用 0.1000mol·L -1 的 I2 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 液 的 pH 保持在 6.5 左右。(已知:N2H4·H2O + 2I2 = N2↑+ 4HI + H2O) (5)滴定过程中,NaHCO3 能控制溶液的 pH 在 6.5 左右,原因是 。 (6)实验测得消耗 I2 溶液的平均值为 18.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 为 。 51. 【2014·中山一中高考内部调研】(16 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时把 SO2 通入 装有 1mol/LBaCl2 溶液的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浑浊物。 (1)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查阅了工具书上的相关数据,经过计算推导得 出:常温下即使把 SO2 通入 1mol/L BaCl2 溶液中至饱和,也不可能生成 BaSO3 沉淀,故白 色浑浊物只能是 BaSO4。你认为所查阅的数据为: 。 (2)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理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受到空气和溶液中氧气的影响 很快便能观察到沉淀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沉淀,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步骤如下: ①气密性检查完好后,在装置 A 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锌粒,通过 注入稀硫酸.打 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到后续装置. ②D 中气泡均匀冒出并验纯后关闭活塞,将装置 D 的导管插入烧杯中。 ③通过装置 B 的 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进入到 BaCl2 溶液中,溶液保持澄清。 ④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 ⑤将盛有 BaCl2 溶液的试管从装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苯层下方滴加双氧 水,随即出现白色浑浊,滴加稀盐酸并振荡,白色浑浊不消失。 ⑥拆卸装置,清洗仪器,处理剩余药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步骤①和③的空白处使用的仪器名称分别为 、 ; (3)反应开始前,先向制取 SO2 的装置中通入纯净的 A 中产生的氢气,其作用是: 。 (4)装置 C 中苯的作用是 。 (5)装置 D 的目的是 (6)写出实验步骤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2. 【2014·武汉二中模拟】(15 分)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Ⅰ、氟化钠主要用作农作物杀菌剂、杀虫剂、木材防腐剂。实验室以氟硅酸( )等物质 为原料、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制取较纯净的氟化钠,并得到副产品氯化铵: 已知: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37.2 g,氟化钠的溶解度为 4 g,Na2SiF6 微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完成并配平上述流程中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 。 (2)操作Ⅲ分为两步,其顺序是 (填写所选序号)。 a、过滤 b、加热浓缩  c、冷却结晶  d、洗涤 操作Ⅱ是洗涤、干燥,其目的是 ,在操作Ⅰ~V 中与之相同的操作步 骤是 。 (3)流程①中 NH4HCO3 必须过量,其原因是 。 Ⅱ、紫菜与海带类似,是一种富含生物碘的海洋植物,可用于食用补碘。以下为某兴趣小 组模拟从紫菜中提取碘的过程:   已知:商品紫菜轻薄松脆,比海带更易被焙烧成灰(此时碘转化为碘化物无机盐)。 (4)将焙烧所得的紫菜灰与足量的双氧水和稀硫酸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操作①中涉及两步操作,名称是 ,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 所用试剂 A 最好选用表格中的 (填试剂名称)。 乙醇 四氯化碳 裂化汽油 碘(晶体) 2 6H SiF A→ → → → → → →双 试剂烧 过滤 滤 ① 馏 产氧水 稀硫酸紫菜 焙 紫菜灰 液 操作 蒸 粗 品 密度/g、cm-3 0.7893 1.595 0.71~0.76 4.94 沸点/℃ 78.5 76.8 25~232 184.35 (6)将下列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以最终将单质碘与试剂 A 分离: 53. (06 上海 26)(B)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 将 12.5mL 环己醇加入试管 A 中,再加入 lmL 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 至反应完全,在试管 C 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 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 B 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 C 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 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入编 号 ) 洗涤。 a.KMnO4 溶液 b.稀 H2SO4 c.Na2CO3 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右图装置蒸馏,冷却水 从_______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 可能的原因是( ) a.蒸馏时从 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答案 1.答案: 48.土壤(根系吸收);汽车尾气含铅,离公路距离不同,空气中含铅量不同 49.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含铅量的研究: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铅和铅化合 物密度大。 50.烧杯;漏斗;烘干;偏高 51.C 2.答案: (1)有挥发性(或易升华) 受热不挥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 分) (2) (或 (3 分) (3) (4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3. 答案:w.w.w..c.o.m 3HNO 3 3 2 23 8 ( )==3 ( ) 2 4Cu HNO Cu NO NO H O+ + ↑ +稀 3 3 23 4 ( )==3 2Ag HNO AgNO NO H O+ + ↑ +稀 3 3 2 2 2Cu 4HNO ( )==Cu(NO ) 2NO 2H O+ + ↑ +浓 3 3 2 2Ag+2HNO ( )==AgNO NO H O+ ↑浓 解析: (1)①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 CO 2 产生;装置 C 的作用是充分除去 CO2,防止对后继实验产物检验的干扰;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 CO2 产生,乙二酸 产生的 CO2 在 C 装置中已经被 NaOH 吸收完全,CO2 的产生来源于 D 装置中高锰酸钾对 CO 的氧化,D 中现象为溶液褪色(或变浅),证明分解产物有 CO。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OOH CO2↑+CO↑+H2O。 (2)①接口 a 与 j 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 F 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 氧 气 产 生 , 通 过 冷 凝 管 后 出 来 主 要 是 CO2 , CO2 与 Na2O2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CO2+Na2O2=== 2Na2CO3+O2。 ②先要制备气体,将产生的 CO2 吸收,再通入到 Na2O2 中证明。连接顺序为:a→d→e →j;要证明发生了反应,即证明 F 中的物质是 Na2CO3,方法较多。 4. 答案: (1)硫酸钙微溶于水 (2)除去溶液中 氨水 (3)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 ; 或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 (4) 作化肥(合理即给分) (5)称量 过量的标准盐酸 (6)0.1% 5.答案: (1)a d (2)② ③ ④ (3)品红溶液褪色:瓶壁有淡黄色粉末和无色的小液滴 (4) 变大 △ 3Fe + 3+Fe 3+Fe 2+ 2 3 3Ca CO CaCO−+ → ↓ 2 2 2SO 2H S 3S 2H O+ → ↓ + (5)b (6)S H2O 6. 答案: I.(1)容量瓶 (2)2 5 6 2 8 502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II.(各 1 分,共 4 分)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取适量饱和硫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过氧化氢溶液。 (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 浊。 (溶液变蓝色。) 验证不稳定性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 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 淀产生) 7. 答案: (1)3mol/L 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 CO2 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4)将 NO2 转化为 NO 3NO2 + H2O =2HNO3 + 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c d 8. 答案:w.w.w..c.o.m 17 200 cV ρ (1)2NH4AlO(OH)HCO3 Al2O3+3H2O+2CO2↑+2NH3↑ (2)①4.5g;②再向烧杯中加入 10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至固体溶解 (3)① H++OH-=H2O NH4++ OH—= NH3·H2O Al3++3OH—=Al(OH)3↓; ② 解析: (1)根据 NH4AlO(OH)HCO3 组成联系到碳酸氢铵盐的分解可知:2NH4AlO(OH)HCO3 Al2O3+3H2O+2CO2↑+2NH3↑; (2)由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公式可计算: m(NH4Al(SO4)2·12H2O)=n·M(NH4Al(SO4)2·12H2O)=c·V·M(NH4Al(SO4)2·12H2O) =0.1mol/L×100mL×10-3×453g/mol=4.53g,由于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g,故为 4.5g; (3)①由图像可知,开始阶段 c(Al3+)没变化;而后 c(Al3+)降低,生成 Al(OH)3 沉淀;当 pH>8,Al(OH)3 沉淀开始溶解。调节 pH 至 7,OH—先跟 NH4+反应,然后与 Al3+反应生成 Al(OH)3 沉淀。 9. 答案: (1)CO2、CO (2)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的火焰 (3)①FeO FeO、Fe Fe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 1:取适量固体产物与试管中,加入 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碳酸钾完全溶 解。分离不容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 分洗涤不溶固体 固体产物部分溶解 高温 高温 步骤 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 再加入少量不溶固体,充分振荡 (1) 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 无明显变化,则假设 2 成立。 (2) 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 红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 在 步骤 3:继续步骤 2 中的(2),进行固液 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 取少量固体与试管中,滴加过量 HCl, 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 H2O2 ,充 分振荡后滴加 KSCN 结合步骤 2 中的(2): (1) 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 (2) 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 ③步骤 1:将固体产物加入 1.0 mol·L-1 盐酸中 观察有无气体 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产 物中含有单质铁,反之,则不含单质铁 步骤 2:将固体产物加入足量的 0.1 mol·L-1CuSO4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物 溶于 1.0 mol·L-1 盐酸,再加入 20% KSCN,最后加入 3% H2O2,若最终溶液显红色,说 明固体产物中含有 FeO,若不出现红色、说明不含有 FeO 解析: (1)将产生的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CO2, 然后再通过灼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气体 中含有 CO; (2)碱金属元素的检验一般采用焰色反应; (3)依据信息: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 K2CO3,可推测铁 元素只能以亚铁及铁单质的形式存在;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 Fe 与 FeO 的性质的不同点。 10. 解析: (1)见答案; (2)要保证整个装置不能混入其他气体; (3)一定要使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气流; (4)要确定 X 值必须求出钙和氮的原子个数比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可做如下计算① m(Ca)=(15.08-14.80)g=0.28g,m(N)= (15.15-15.08)g=0.07g,则 n(Ca):n(N)= 0.28 40 :0.07 14 =7: 5,则 x=14 5 ;②若通入的 N2 中混有少量 O2,则产物中就有可能混有了 CaO,而 Ca3N2 中钙 的质量分数为 81.08﹪,CaO 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71.43﹪,所以产物中混有了 CaO 会导致钙 的质量分数减小,x 的值偏小。 答案: (1)关闭活塞,微热反应管,试管 A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 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便于观察 N2 的逆流 (3)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并关闭活塞。 (4)①2.80 ②产物中生成了 CaO 11. 答案: (1)MnO2 + 4H+ + 2Cl- Mn2+ + Cl2↑ + 2H2O (2)平衡压强 浓硫酸 使 SiCl4 冷凝 (3)Al、P、Cl (4)①否;KMnO4 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 ②4.480% 解析: 制备四氯化硅的原料为 Cl2 和 Si。A 装置为 Cl2 的制备装置,B、C 装置为除杂装置。先用 B 除去 HCl,再用 C(浓 H2SO4)除去 H2O 蒸气。Cl2 通入粗硅中反应,用冷水将产生 SiCl4 冷 凝即可。 (1)制取氯气用浓盐酸和 MnO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2)g 管是将分液漏斗与烧瓶相连,则它们中的压强是相待的,这样便于盐酸能顺利滴下。 SiCl4 的沸点很低,只有 57.7℃,而反应的温度达几百度,故需要冷凝收集。 (3)从物质的物理性质表可发现,AlCl3,FeCl3 和 PCl5 均易升华,故还应还有 Al、P、Cl 元 素。 (4)由于高锰酸钾本身是紫红色的,与 Fe2+反应时,可以褪色,故而可以作为指示剂。根 据方程式可以找出关系,5Fe2+~MnO ,n(Fe)= 10-2×20×10-3×5×100/25 =4×10-3mol。W (Fe)= 4×10-3×56/5 ×100% =4.48%。 12. 答案: (1)①缓慢滴加 △ ②环已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一起蒸出 (2)①c d b a ②漏斗、分液漏斗 ③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 (3)3 解析: (1)为了防止 Na2Cr2O7 在氧化环己醇放出大量热,使副反应增多,应让其反应缓慢进行, 在加入 Na2Cr2O7 溶液时应缓慢滴加;依据题目信息,环己酮能与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 合物,两者能一起被蒸出; (2)首先加入 NaCl 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然后向 有机层中加入无水 MgSO4,出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 蒸馏即可;分液需要分液漏斗,过滤还需要漏斗;依据对称性,环己酮中有 3 种氢。 13. 答案: (1)方法二制备的 ClO2 中不含 Cl2 (2)① ②调节溶液的 ③ ④ 解析: (1)比较简单,观察两组方程式,看看产物结合其性质即能得出答案。 (2) 时, 也能被 完全还原成 ,那么 要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是酸性溶液即可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 题目信息提示用的是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步骤 6 又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说明步 骤 5 中有碘生成,结合① 请写出 时, 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 为 7.0~8.0 的溶液中存在 ClO-可以判断调节溶液的 。求引用水样中的 的浓度 OHIClIHClO 222 2244 ++=++ −−+− 0.2≤pH V VVc 4 )4( 12 − 3)(OHFe 2.0pH ≤ 2ClO − I − Cl − I − 2 2 3Na S O 2.0pH ≤ 2ClO − I − pH 0.2≤pH 2ClO − 可以用关系式法以碘单质为桥梁正确的找准 与 的关系。Fe2+将 还原成 ,Fe2+ 被氧化为铁离子,结合反应物不难得出答案 14. 答案:w.w.w..c.o.m (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 Fe(OH)3 沉淀完全。 (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 CO2 (3)①酸式滴定管 ②99.9%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 NaCl 少量的 CaCl2 .2H2O 失水 解析: (1)实质是检验 Fe3+是否存在的,选用 KSCN 溶液。这问比较简单 (2)此问学生比较难回答出来,如果吸收了少量的 CO2 会导致最终质量分数偏低 (3)①标准液为硝酸银溶液,所以用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应先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润洗。 ② 根据到达滴定终点生成氯化银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硝酸银溶液的物质的量这一关 系求出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然后 n(AgCl)=0.5n(CaCl2.2H2O)据此可以算出实际上的 CaCl2.2H2O 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质量。注意的是我们是从 250mol 中取 25ml,所以在计算 时要注意这一点,就不会错了。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 NaCl 据 n(AgCl)=0.5n(CaCl2.2H2O) ,CaCl2.2H2O 的物质的量增 大。同样若 CaCl2 .2H2O 失水导致分母变小,值偏大。 15. 答案: (1) (2)8.0×10-6 (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 (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使 pH 约为 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ClO − 2 2 3Na S O − 2ClO −Cl 解析: (1)实验①是参照实验,所以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③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这样才能起到 对比实验的目的,则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T=313K,pH=3,c(H2O2)=6.0 mol·L-1,c(Fe2+)=0.30 mol·L-1,实验③显然是探究 pH 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在 50~150s 内,△c(p-CP)=0.8mol·L-1,则 v (p-CP)=0.08mol·L-1·s-1;(3)温度过 高时,H2O2 分解,c(H2O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4)从图中看出,pH=10 时,c(p-CP)不变,即反应速率为零,说明碱性条件下,有机物 p-CP 不能降解; (5)从第(4)可以得出,在发言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使溶液的 pH 迅速增大,反应停 止。. 16.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 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 A 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 气生成氨水留在了 D 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 以用无水硫酸铜。 17. 答案:Bw.w.w..c.o.m 解析: A 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 乙酯; B 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 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 动。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所以量取高锰 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 C 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D 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 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 18.答案(15 分) (1)4NH3+5O2 4NO+6H2O (2)放热 (3)浓 H2SO4;生成的 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NO2 与水反应生成 HNO3,NH3 与 HNO3 反 应生成了 (4)I; 与 HCL 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 19. 答案:(1)紫黑色 升华 (2) 有气泡产生 (3)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 化后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变蓝。 如果不变蓝,说明无 。(如果 变蓝,说明有 。) (4)冷却结晶 干燥 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 解 析 : ( 1 ) 考 查 物 质 的 物 理 性 质 , 较 容 易 。( 2 ) 阳 极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失 电 子 。阴极区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电解氢氧 化钾实质是电解水。(3)考查 I-的检验此题借助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这一特性,要设法将 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4)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要求考生对整个流程分析透彻。 20. 【答案】 (1)回收 NaHSO4 (2)下 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未打开 (3)①0.32 ②甲苯硝化主要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③在硝化产物中对硝基甲苯比例提高 催化剂用量少且能循环使用 催化剂 △ 4 2NH CL 2 3 22 2 ( 6 6 3 )I e I I OH e IO H O− − − − − −− = + − = +或 I − I − 2 3 22 2 ( 6 6 3 )I e I I OH e IO H O− − − − − −− = + − = +或 4 3NH NO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同时考查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能够迅 速在表中提取到有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有关问题。 (1)NaHSO4 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因此反应后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回收 NaHSO4 (2)该反应是以 CCl4 作为有机溶剂,CCl4 的密度比水大。故有机层在下层;分液漏斗里 的液体放不下来,出了分液漏斗堵塞,还有可能是分液漏斗上口活塞未打开 (3)①从题给数据分析,当催化剂与甲苯的比例为 0.32 时,总产率最高且对硝基甲苯的含 量最高 ②从题给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以何种比例反应,产物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对硝基甲 苯和邻硝基甲苯; ③用 NaHSO4 做催化剂的优点是在硝化物中对消极甲苯的比例提高、同 时催化剂能循环使用。 21. 【答案】 (1)①Ca(OH)2+SO2=CaSO3+H2O ②控制适当的温度 缓慢通入混合气体 ③Mn2+催化 O2 与 H2SO3,反应生成 H2S04 (2)①边搅拌边加入 NaHCO3(Na2CO3),并控制溶液 PH<7.7 ②过滤,用少量水洗涤 2~3 次。 ③检验 SO42-是否被洗涤除去 ④用少量 C2H5OH 洗涤(凡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因此实验 基础的考察依然是以后学习和复习的重点。(1)①石灰乳参与反应主要是与 SO2 的反应。② 为是 SO2 尽快转化,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或控制气体的流速以确保反应 的充分进行;③从图中可以看出,c(Mn2+)减少,c(SO42-)增加,可以认为 Mn2+在 O2 与 H2SO3 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得出制备高纯 MnCO3 的操作流程:加入 NaHCO3 溶解,同时控制溶液的 pH<7.7→过滤、洗涤→检验 SO42-是否被除去→为了降低 MnCO3 的损耗,用 C2H5OH 洗涤→低温干燥。 22. 答案:1)Ca(OH)2 或 CaO;Na2CO3;2)溶解;过滤;蒸发;过滤;3)有晶体析出 (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4)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 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5)NH4++OH-→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 淀;6) 。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知识。1)沉淀 剂 A 源于石灰窑,说明其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2) 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 干几步;3)纯碱生产中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 碳酸氢钠;4)根据操作过程,碳酸后溶液中主要是 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 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5)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 氯化铵,其和石灰水反应时:NH4++OH-→NH3↑+H2O;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 故此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6)假设加热前纯碱的质量 为 m1,加热后的质量为 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 (m1-m2)/31;故纯碱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技巧点拨:解答实验问题时,要首先理清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从实验的安全性、科学 性和简约型入手进行解答。对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注意处理的合理性。 23.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知识。HNO3 溶液中混有 H2SO4 时,加入氯化钡使得硝酸中 又混入了 HCl 杂质,应加入硝酸钡溶液过滤,A 错;SO2 有还原性,可悲高锰酸钾氧化为硫 酸除去,B 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但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一般用 结晶或重结晶法分离,C 错;乙酸具有酸性其能和氧化钙反应,但乙醇不能,故加足量氧化 钙蒸馏可以分离两者,D 对。 知识归纳:进行物质的提纯操作时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一是不能将要得到的目标产物 除掉,二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像此题中 A 选项就是引入了新杂质。 24.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图的分析。A 项,CCl4 与水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操作,正确。B 项,NaOH 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错误。C 项,倒置的漏斗中应置于液面上,否则起不了防倒 吸的作用,错误。D 项,温度计应测小烧杯中的温度,错误。 25.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分析装置图,可知氨气和氯气接 触时发生反应:4NH3+6Cl2=2NH4Cl+4HCl+N2,烧瓶中出现白烟,A 对;不能出现红棕色气体, B 错;该反应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C 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吸 收多余的有 害气体,D 对。 知识归纳:对某种元素来讲,其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 性;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此对同一种元素可以依据价态判断,一般来讲, 价态越高时,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时,其还原性就越强;此题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处于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26. 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组实验操作或原理的正误判断问题。实验操作的正误,实际根源还是实验原理。 A、乙醇和碘与水均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使用。考查萃取原理。B、新制 Cu(OH)2 悬浊 液用来检验醛基而不是羟基。C、纸层析实验中,不能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否 则式样会溶解在展开剂中。D、除乙酸用碱性氧化物,氧化钙还能吸水,过滤后利用乙醇沸 点低的原理进行蒸馏最好。 本题答案:C 27. 解析: 的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红色,故 A 错; 沉淀不能溶解于弱碱氨水中,故 B 错; 实验Ⅲ生产的血红色的 溶液,故 C 正确; 有一定的吸水性,能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有晶体析出,故 D 正确。 答案:CD 28.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检验知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中,乙醇可以和 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鉴别,排除 A;苯、 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 使其褪色,可以鉴别,排除 B;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选 C;甲酸、 乙醛、乙酸可以选新制氢氧化铜,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醛不 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排除 D。 29.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基本知识。A 项,不能用图 1 装置收集 ;B 项,实验 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在试管中放入乙醇,在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乙酸;C 项, 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不用玻璃棒搅拌; D 项,pH 试纸只能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但不能测得溶液具体的 pH 值。总是分析 可知,本题选 B 项。 30. 【答案】B 4CCl 3( )Al OH 3( )Fe SCN CaO N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A 项,与盐酸反应产生 CO2 气体的不一定是 CO32-, 也有可能是 HCO3-;B 项,加入 Mg(OH)2、MgO 等物质能促使 Fe3+的水解转化为沉淀而除 去 FeCl3 ,同时也不会引进新杂质;C 项,根据现象,说明沉淀中有 BaCO 3 ,说明 Ksp(BaCO3)>Ksp(BaSO4);D 项,在此实验中,还有可能有副反应产生的 SO2 也能是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B 项。 【备考提示】溶度积 K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 相同的物质来讲,Ksp 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应离子在水中越容易生成沉淀。 31. 试题解析: 本题是离子组合推断、离子鉴别实验综合题。题型难点是:熟悉各种离子的标准检验方 法,明确各种离子检验时的干扰因素。本题的难点还有:采用的出题方式和平时不同。 根据最终的离子分析:NO2-,存在时一定没有 SO32-,I-。因 NO2-,的氧化性可以使他们氧化。 Cl-存在下的 NO2-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 体。即证明了 NO2-的存在又检验出 Cl-的存在。但,仅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性气体也可能有 SO32-的存在。故须先确认 SO32-不存在。SO32-,CO32-,SO42-的组合检验可以用: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来确认 SO32-, SO42-不存在,CO32-一定存在。故选择③④就可以,顺序是先④后③。 本题答案:B 32. 【解析】(I)由题干表述可知 A 和 E 不是盐,又由纯 E 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 E 为 硫酸(③步操作进一步确定);(II)由题干和①步操作可知 A 为氨水; (III)再由②步操 作可知 F 中阳离子为 Ag+ 发生的反应为:Ag + +NH 3·H2O=AgOH↓+NH 4 + ;AgOH+ 2NH3·H2O=[Ag(NH3)2]++OH -+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 AgNO3 可溶于水,故 F 为 AgNO3;(IV)由③步操作可知 B 中阴离子应为 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 CO2, B、C、D 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 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 K+、Na+、NH4+等待定(V) 同样由②步操作 D 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 Mg2+或 Al3+,而阴 离子需待下步反应再确定;(VI)由④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 AgCl、AgBr、AgI、 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则沉淀应为 AgCl 和 BaSO4,才 不溶于 HNO3,一个是与 AgNO3 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 C 应 该同时含有 Ba2+和 Cl-即,C 为 BaCl2,进而推出 D 中阴离子应该为 SO4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 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 D 为 Al2(SO4)3 或 MgSO4 其他解析见答案 【答案】(1)A NH3·H2O 或 NH3 ;E H2SO4 F AgNO3 C BaCl2 若 C 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 (2)B Na2CO3 或 K2CO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 B,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 色呈黄色则 B 为 Na2CO3 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 B 为 K2CO3 溶液 D Al2(SO4)3 或 MgSO4 取少量 D,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 过量的 NaOH 溶液,若沉淀溶解,则 D 为 Al2(SO4)3 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 D 为 MgSO4 溶液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涉及到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 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量多与量少的反应不同,现象不同等,此题综合 性强,难度大,区分度很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经典好题! 【点评】此题一改过去每年元素推断的通病,思维容量显著增大能力要求高,与 2008 年全国卷 I 理综 28 题有得一拼,比 2009 年的第 29 题出得高超一些,相比以前的无机推断 显然有质的飞跃,看到命题人在进步!但是此题是不是一点瑕疵没有呢?x 显然不是,例如 本题条件很宽广,没太明显的限制条件,因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不会给阅卷者带来喜出 望外,只会增加难度,不好统一评分标准,也就缺乏公平性!特别是 B 和 C 上就有争议, 如 B 还可能是(NH4)2CO3,C 还可能是 BaBr2、BaI2 等,当然限制一下沉淀颜色就排除了 C 的歧义! 33. 解析:(1)设 TiCl4 的系数为 1,根据元素守恒,TiO2·xH2O 的系数为 1,HCl 的系数 为 4;再根据 O 元素守恒,可知 H2O 的系数为(2+x)。 (2)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液,检验溶液中溶解的离子是否还存在。 (3)核磁共振谱用于测有机物中含有多少种氢原子;红外光谱分析有机物含有何种化学键 和官能团;质谱法常用于测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粒的大小。 (4)NH4Fe(SO4)2 易水解,故需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抑制水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还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5)因为是用 KSCN 作指示剂,终点时 NH4Fe(SO4)2 不再反应,生成血红色的 Fe(SCN)3。 (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1Ti3+~1Fe3+,故 n(Fe3+)= n(Ti3+)= n(TiO2)=cV×10-3mol,其质量分 数为 。 (7) NH4Fe(SO4)2 溶液溅出,其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消耗的体积增大,百分含量偏大;若终点 俯视滴定管,读取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体积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 (1) TiCl4+(2+x) H2O TiO2·xH2O+4HCl w cVM 310−× (2)取少量水洗液,滴加 AgNO3 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Cl-已除净。 (3)d (4)抑制 NH4Fe(SO4)2 水解 a c (5)溶液变成红色 (6) (7)偏高 偏低 命题立意:本题是围绕化学实验设计的综合性试题,主要考点有:化学方程式配平、沉淀的 洗涤、颗粒大小的测量方法,和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及误差分析,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34. 解析:(1) NaOH 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SO2+2NaOH =Na2SO3+H2O。 (2)S 元素的价态从+4→+6,失去电子做表现还原性,故还原剂为 Na2SO3。 (3)①很明显,假设 3 两种离子都存在。 ②加入硫酸的试管,若存在 SO32-、ClO-,分别生成了 H2SO3 和 HClO;在 A 试管中滴加紫 色石蕊试液,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 ClO-,否则无;在 B 试管中滴加 0.01mol L-1KMnO4 溶液,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 SO32-,否则无。 答案: (1) Na2SO3+H2O (2) Na2SO3 (3) ①SO32-、ClO-都存在 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 L-1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 分置于 A、B 试管中 步骤 2:在 A 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 ClO-,否则无 步 骤 3 : 在 B 试 管 中 滴 加 0.01mol L-1KMnO4 溶液 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 SO32-,否则无 35. 解析: (1)检验 SO2 的方法一般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 (2) 收集干燥的 SO2,应先干燥,再收集(SO2 密度比空气的大,要从 b 口进气),最后进行尾 ⋅ ⋅ ⋅ 气处理;因为 SO2 易与 NaOH 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 (3)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 Y 中含有 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 然后过滤除去剩余的铁粉。 (4)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为: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 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Fe(OH)3 的含铁量比 Fe2(SO4)3 高,若溶液 Z 的 pH 偏小,则生成的聚铁中 OH-的含量减少, SO42-的含量增多,使铁的含量减少。 答案:(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有 SO2。 (2)d e b c;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铁粉 过滤 (4)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 对比。 低 36. 答案:(1)Al(OH)3 (2)4 LiMn2O4+O2+4H+=4Li++8MnO2+2H2O (3) 漏斗 玻璃棒 烧杯 ; 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 (4)5.3 解析:第一步就是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第二步就是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 第三步是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根据第一步反应 LiMn2O4 不溶于水。 第(4)小题计算时要通过计算判断出硫酸过量。 37. 解析: (1)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铁钉钝化阻止 反应进一步进行 (2)+2 价亚铁离子能使算话的高锰酸钾褪色,溶液中已经有+3 价铁离子,选择 a 会造成干 扰,选 c 会造成两种沉淀,受氢氧化铁颜色的影响无法辨别 (3)A 除去 ,B 可以检验 A 中是否完全除去 (4) (5)Q 为 ,他与二氧化硫一样都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浑浊,选择 a 或 b 受二氧化硫的影 响无法判断 Q 的存在;选择 d,Q 被碱石灰吸收 (6)氢气还原氧化铜会生成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 (7)中学阶段的质量称量选择托盘天平,分度值 0.1g,无法精确称量出差量。 2SO 2SO 2 4 2 2 22 ( ) 2 2C H SO CO SO H O+ ↑ + ↑ +浓 2CO 答案: (1)铁钉表面被钝化(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d ②66.7%(或其他合理答案) (3)检验 是否除尽 (4) (5)c (6)D 中固体由黑变红和 E 中固体由白变蓝 (7)否,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 D 或 E 的差量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 D 或 E 的差量 38. 试题解析: 题目关键词:粉末分解释放氮气,粉末仅含 Na、Fe、N、O,水溶性试验部分溶解,可 溶部分为化合物甲,不溶物红棕色可溶于盐酸。13.0g 甲完全分解为 N2 和单质乙,N26.72L, 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 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解题分析:1、粉末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2、红棕色物质可能为 Fe2O3Fe(OH)3 等,根据 题 意 只 能 是 Fe2O3 。 3 、 甲 只 有 两 种 元 素 , 且 含 N , 必 含 Na 。 3 、 计 算 : N(6.72/22.4)*2*14=8.4g,则 Na 的物质的量为:(13-8.4)/23=0.2mol,N 与 Na 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0.6:0.2=3:1,则化合物甲为 Na3N。4、在高温下 Na 与 Fe2O3 反应的产物为 Na2O2 和 Fe。 答案:(1)Na3N, (2)2N2O2+4CO2+2H2O=4NaHCO3+O2 (3)6Na+2Fe2O3=3Na2O2+4Fe ,红色粉末的作用是充当氧化剂, 除去氮化钠分解产生的金属钠(金属钠溶于水产生大量的热 和碱性有害物质),提供大量的热量用于氮化钠的迅速分解。 (4)从氧化性角度分析 KNO3、CuO 均可,但 KNO3 本身受 热分解,产生氧气与氮气反应。故选择 D. CuO。(5)实验目的:检验 Na2O2 在空气中与水或 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即检验 NaOH 和 Na2CO3 或 NaHCO3。实验设计一:实验原理:定量 分析法。步骤:1、称量混合固体的质量。2、将混合物加热,并将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无 气体则无 NaHCO3,石灰水变浑浊则有 NaHCO3 无 NaOH,称量石灰水质量变化量 mg。3、 加入过量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称量石灰水质量增加量 ng。4、通过 m 与 n 2SO 2 4 2 2 22 ( ) 2 2C H SO CO SO H O+ ↑ + ↑ +浓 的计算获得最终结果。实验设计二:实验原理:测定盐酸用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关系确 定混合物成分。1、不产生二氧化碳则混合物只有 NaOH。2、开始产生二氧化碳前,与开始 产生二氧化碳直到最大量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 1:1 则只有 Na2CO3。大于 1:1 则为 NaOH 与 Na2CO3 的混合物。小于 1:1 则为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即比较图中 a,b 的大小。 39. 试题解析: 本题所示的制取过程和课本的银铵溶液的配置过程类似。综合考察了过滤、抽滤实验、 沉淀洗涤与干燥及结晶等实验操作与原理。 (1)①漏斗口斜面反转才正确;先断开漏斗与安全瓶的连接,然后关闭水龙头。 ②含有 CuSO4 晶体杂质;加热蒸发时促进了[Cu(NH3)4]2+ 电离产生 Cu2+。和 [Cu(NH3)4]SO4·H2O 电离产生的硫酸根离子在冷却结晶时析出 CuSO4 晶体杂质。 (2)a. 向溶液 C 中加入适量(NH4)2SO4, 目的:促使 NH3+H2O NH3H2O NH4++OH 向生成更多 NH3 的方向移动,抑制[Cu(NH3)4]2+ Cu2++4NH3。b.过滤。只要一般的过滤 就可以。抽滤针对含结晶水的化合物不适用。 ②因[Cu(NH3)4]SO4·H2O 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故,选择的洗涤剂为 A. 乙醇。 ③加热干燥可以导致失去结晶水。 40.答案:1)abc;2)CuSO4 溶液或酸性 KMnO4 溶液;吸收 HCl 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3) 无水 CaCl2;偏低;4)bd;5)石蜡;CaCO 3;6)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 0.001g。 解析:此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气体的除杂、实验设计和评价、蒸发等化学实验知识。 1)配制一定体积比的溶液时,应选用烧杯、玻璃棒和量筒;2)根据实验所用药品,制得的 气体中可能含有 H2S、HCl 和水蒸气;根据除杂的要求,除去 H2S 是可选用 CuSO4 溶液或酸性 KMnO4 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 HCl 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3)B 物质用于干燥制得的 CO2, 可选用无水 CaCl2;其失效时,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4)根据实验步骤,为将石蜡和碳酸 钙溶出,可选用稀醋酸溶出碳酸钙、正己烷溶出石蜡;5)由于醋酸中的乙酸也是有机物, 为防止石蜡损失,一般先溶出石蜡再溶出 CaCO3;6)称重时,当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 过(或小于)0.001g,说明达到恒重。 知识归纳:此题很好的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综合考查学生的 能力和素质;考查知识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41. 解析:(1)①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 涤→振荡→定容→摇匀等步骤。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 Fe3+恰好还原成 Fe2+。 ③在步骤三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5Fe2++MnO +8H+=5Fe3++Mn2++4H2O。 ④根据步骤三中的离子反应可知:n(Fe)=1 5n(MnO )=1 5×20.02mL + 19.98mL 2 ×0.01 mol·L -1×10-3×10=4.0×10-4mol,m(Fe)=56 g·mol-1×4.0×10-4mol=2.24×10-2g。晶体中铁的质量 分数=2.24 × 10 - 2g 5g ×100%=44.8%。 若在步骤二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足,则会有部分草酸根未被氧化,在步骤三中则 会造成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量偏大,从而计算出的铁的量增多,含量偏高。 ⑵加热后的晶体要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重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外在加热时至少要 称量两次质量差,到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 0.1 g。 答案:(1)①溶解 定容 ②将 Fe3+恰好还原成 Fe2+ ③5Fe2++MnO +8H+=5Fe3++ Mn2++4H2O ④44.8% 偏高 ⑵加热后的晶体要在干燥器中冷却 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 0.1 g。 42. 1)B 接 J,I 接 K,A 接 C,D 接 G,H 接 E(或 F) ( 2 ) 除 去 Cl2 中 混 有 的 HCl 和 水 蒸 气 , 在 制 Cl2 时 发 生 的 副 反 应 2NaCl+H2SO4 2HCl↑+Na2SO4,产生了 HCl;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锥形瓶中使 SnCl4 发生水解。   (3)a、p (4)I 231℃ Sn 粒熔化   (5)SnCl4+2H2O==SnO2+4HCl (6)出现白色烟雾   (7)通入 NaOH 溶液中,吸收多余 Cl2 43. 解析:(1)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Mg(OH)2、Fe(OH)3、CaCO3。 (2) “ 趁 热 过 滤 ” 的 原 因 是 使 析 出 的 晶 体 为 Na2CO3·H2O , 防 止 因 温 度 过 低 而 析 出 Na2CO3·10H20 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 (3) 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 (4) 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问题: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 Na2CO3 损耗且产物 Na2CO3 混有杂质;原因:“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Ca 2+,Na+,Cl-,SO42-, OH-,CO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 CaSO4,Ca(OH)2, CaCO3 等沉淀。 (5) 写出 Na2CO3·H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a2CO3·H2O(S)==== Na2CO3(s) + H2O(g)&8710;H= +58.73kJ/mol 解释与思路: (1) 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 Mg2+,Fe3+,Ca2+,所以“除杂”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可生 成 Mg(OH)2、Fe(OH)3、Ca(OH)2 沉淀。 (2) 观察坐标图,温度减少至 313K 时发生突变,溶解度迅速减少,弱不趁热过滤将析出 晶体。 (3) 思路方向:1.减少过滤的时间 2.保持过滤时的温度。 (4) 思路:分析“母液”中存在的离子,若参与循环,将使离子浓度增大,对工业生产中哪 个环节有所影响。 (5) 通过观察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将两式相减,从而得到 Na2CO3·H2O(S)==== Na2CO3 (s)+ H2O(g)。 44. 解析:(1)B、D、F 选择 B,目的: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选择 D,目的:除去空气中的 CO2 选择 F,目的:除去空气中的 O2 (2)h→g→d→c→k→l→a→b (3)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因为 A 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 水蒸气等与镁反应。 (4)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 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45. 解析:⑴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 CN - ⑵完全吸收 HCN,防止气体放空 ⑶防止倒吸 ⑷偏高 ⑸109.2 46. 解析:⑴S2- + H2O HS- +OH- HS- + H2O H2S +OH-(可不写) ⑵2.7×10-3 ⑶172.5 ⑷使 BaSO4 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 BaS 的产量) 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47. 答案: (1)Al (2)① C+2H2SO4(浓) CO2↑+2SO2↑+2H2O ② NO CO2 (3)Cu2+ Fe3+ H+ (4)2Fe2++3H2O2+4I-=2Fe(OH)3↓+2I2 (5)CuO、C; CuO、C、Fe2O3 点拨:无机推断题为主体的综合题,主要考查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单质的性 质。本题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难度较大。 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能与 Fe2O3、Fe、CuO、C、Al 物质反应产生两种气体的浓酸 不可能是浓盐酸;如果是浓硫酸,可以与 Fe、C、Al 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被还原 为 SO2,C 被氧化为 CO2, Fe 和 Al 被氧化为 Fe3+和 Al3+,如果是浓硝酸,则两种气体是 SO2 和 NO2,其变化与加浓硫酸的反应相同。无论是那种浓酸均可以使两种氧化物 Fe2O3、CuO 转化为 对应的盐。 ⑴无论加什么浓酸(硫酸和硝酸),溶液 X 中都可能含有 Fe3+、Cu2+、Al3+三种金属阳离 子。向溶液 X 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可转化为 Fe(OH)3 和 COH)2 沉淀析出,如果有 Al3+, 则可转化为 ALO2-离子, 如果上层清液,通入 CO2 后,会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Al(OH)3, AlO2-+CO2+2H2O=Al(OH)3↓+HCO3- 与题目中“取上层清液,通入 CO2,无明显变化,”不相符, 所以,可以肯定溶液 X 中没有 AlO2-,样品中没有 Al。 ⑵ 有了前面的分析,设问⑵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分析略); ⑶ 向溶液 X 中加过量 Fe 粉,得 Y 溶液和两种固体,且一种固体为红色(Cu),另一种 就是过量的 Fe 粉,这个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u2++Fe = Cu+Fe2+, 向 Y 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会发生如下反应: Cl2+2Fe2+=2Cl-+2Fe3+ 2Fe3++Cu=2Fe2++Cu2+ Cl2+H2OHCl+HClO ,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Cu2+、Fe3+ 、H+(特别注意没有了 Fe2+)。 ⑷取 Y 中的溶液,调 pH 约为 7,加入淀粉 KI 溶液和 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 生成。当消耗 2 mol I-时,共转移 3 mol 电子,定量计算方程式的书写,依据信息“当消耗 2 mol I-时,共转移 3 mol 电子”参加反应的还原剂的量比:转移 3 mol 电子其中 2 mol 来 自 I-,令外 1 mol 电子来自 Fe2+,这样才能写书方程式:2Fe2++3H2O2+4I-=2Fe(OH)3↓+2I2 ⑸ 设问⑸的目的是推测样品可能的组合,根据前面四步设问知道,样品中一定没有 Al,一定有 CuO 和 C,不能确定是否有 Fe 和 Fe2O3 ,加入足量稀硫酸后一定不产生 Cu ,那 么排除 Fe , 符合整个设问的组合只有两种为:CuO、C ;CuO、C、Fe2O3 。 48. 【知识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答案解析】 (1)漏斗、玻璃棒、烧杯(2 分) Fe2O3、MgO(2 分) ⑵Al(OH)3(2 分) ⑶Cr2O72-+6Cl-+14H+=2 Cr3++3Cl2↑+7 H2O(2 分) ⑷K2Cr2O7 的溶解度比 Na2Cr2O7 小(或四种物质中 K2Cr2O7 的溶解度最小)。(2 分) ⑸ ① 6,1,2H+,17,6,2,6 (6Fe+Cr2O72-+2H++17H2O = 6Fe(OH)3↓+2Cr(OH)3↓+6H2↑);(2 分) ②5.6(2 分) 解析:(1)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FeO•Cr2O3,还含有 MgO、Al2O3、Fe2O3 等杂质, 加入氧气和碳酸钠,发生反应为: 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②Na2CO3+Al2O3=2NaAlO2+CO2↑; ③Cr2CO72-+H2O⇌2CrO42-+2H+ 操作Ⅰ是过滤,得到不溶于水的固体 X 为 Fe2O3、MgO;(2)用醋酸调节溶液 pH=7~8 后, 将偏铝酸根沉淀成氢氧化铝,再进行操作Ⅱ过滤所得固体 Y 为:Al(OH)3(3)Cr2O72-具有 强氧化性,会将氧化成 Cl2,方程式为:Cr2O72-+6Cl-+14H+=2 Cr3++3Cl2↑+7 H2O ( 4 ) 依 据 图 表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分 析 对 比 , 操 作 Ⅲ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Na2Cr2O7+2KCl=K2Cr2O7↓+2NaCl;说明 K2Cr2O7 的溶解度比 Na2Cr2O7 小(或四种物质中 K2Cr2O7 的溶解度最小);(5)①根据化合价升降进行配平:6Fe+Cr2O72-+2H++17H2O = 6Fe(OH)3↓+2Cr(OH)3↓+6H2↑;②若地表水铬含量最高限值是 0.1mg/L,换算成物质的量浓 度 c(Cr3+)=0.052×10-3÷52=1×10-6mol/L,要使溶液中 c(Cr3+)降到符合地表水限值,已 知 Cr(OH)3 的 Ksp=6.4×10-32=c(Cr3+)×c3(OH-),须调节溶液的 c(OH-)≥4×10-9mol/L PH≥5.6; 49.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1)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 (CaO、碱石灰)等合理答案(2 分) (2)①降温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2 分)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 NH3 与 CO2 通入比例(2 分) ②过滤(2 分) C (2 分) ③防止倒吸(1 分)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2 分) (3)80% ( 4/5、0.8 其他结果不给分)(2 分) 解析:(1)装置 1 是利用分液漏斗滴入液体溶解锥形瓶中的固体,利用溶解放热使氨水分 解生成氨气;把浓氨水滴加到固体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在溶解过程中放热使浓氨水分解生成 氨气;(2)①反应 2NH3(g)+CO2(g)⇌NH2COONH4(s)+Q,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 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发生器用冰水冷却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分解,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程度,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②制备氨基 甲酸铵的装置如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 酸 铵 小 晶 体 悬 浮 在 四 氯 化 碳 中 , 分 离 产 品 的 实 验 方 法 利 用 过 滤 得 到 , 氨 基 甲 酸 铵 (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不能加热烘干,应在真空 40℃以下烘干;③双 通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浓硫酸起到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 11.73g, 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 15.00g.物质的量为 0.15mol,设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物质的量为 x,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 y, 依据碳元素守恒得到; x+y=0.15 解得 x=0.12mol 78x+79y=11.73 y=0.03mol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0.12mol÷0.15mol×100%=80%; 50. 【答案解析】 (1) B、D (2) Cl2+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3) 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 H2O2 溶液后,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用 0.100mol·L-1 盐酸滴定,重复上述操作 2~3 次 (4) B 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烧瓶中,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 (5) NaHCO3 会与滴定过程中产生的 HI 反应 (6) 9% 解析:(1)配制溶液需要在烧杯内进行,需要用量筒量取水,用玻璃棒搅拌,还用到 胶头滴管,所以选择 BD;(2)Cl2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时,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 和水。所以反应物是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 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3)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 液,加入适量的 H2O2 溶液后(加双氧水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次氯酸跟离子),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用 0.100mol·L-1 盐酸滴定,重复上述操作 2~3 次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 是 NaOH 和 NaClO 混合溶液,因为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烧瓶中,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 被次氯酸钠氧化。(5)NaHCO3 会与滴定过程中产生的 HI 反应,所以可以控制溶液的 pH 值。(6)根据方程式 I2 的物质的量是 0.1x18x10-3=1.8x10-3mol,水合肼的物质的量是 0.9x10-3mol,其质量为 0.045g 因为只取用了原溶液的十分之一,所以质量分数为 =9% 51. 【答案解析】(16 分)(1)SO2 饱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SO2 的溶解度、亚硫酸的电 离平衡常数)以及 BaSO3 的溶度积常数(BaSO3 的溶解度或 Ksp(BaSO3))。(2 分)(2)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2 分)(3)赶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H2SO3 被氧化(2 分)(4)将 BaCl2 溶液与空气隔离,防止 H2SO3 被氧化;(2 分)(5)除去 SO2 防止污染空气(2 分)(6) SO2+H2O2=H2SO4、(或 H2SO3+H2O2=H2SO4+H2O) H2SO4+BaCl2=BaSO4↓+2HCl;(4 分) 解析:(1)能够生成 BaSO3 沉淀,需要查阅 SO2 饱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2)可以通 过长颈漏斗实现锌粒和酸的接触,分液漏斗的结构和长颈漏斗有很大异,分液漏斗有盖有旋 塞,长颈漏斗都没有。(3)A 装置获取氢气的作用是赶出装置中的气体,防止二氧化硫通入 氯化钡溶液后的现象受到空气和溶液中氧气的影响。(4)苯密度比水小,在氯化钡溶液的上 层,可以起到隔离空气的作用。(5)二氧化硫有毒,为了防止造成污染,在实验结束时要再 次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让 SO2 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以防止污染。 (6)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进而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发生 的化学反应为: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52. 【答案解析】(1)H2SiFe+6NH4HCO3 ===6NH4F+H2SiO3↓+6CO2↑+3H2O(1 分)     NH4F+NaCl ===NaF↓+NH4Cl(1 分) (2)bc(1 分)  除去氟化钠表面的氯化铵等可溶性杂质(1 分)   V(1 分) (3)使氟硅酸完全反应,避免析出 Na2SiFe 而混入杂质(1 分) (4)H2O2+2I-+2H+ I2+2H2O(2 分) (5)萃取、分液;分液漏斗;四氯化碳 (6) (温度计、石棉网、锥形瓶各 1 分,共 3 分) %1005.0 045.0 x 解析:(1)根据工艺流程图知,反应物是氟硅酸、碳酸氢铵和水,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硅 酸 , 根 据 元 素 守 恒 知 , 生 成 物 中 含 有 氟 化 铵 , 所 以 方 程 式 为 H2SiFe+6NH4HCO3 ===6NH4F+H2SiO3↓+6CO2↑+3H2O; 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知,20℃时氟化铵的溶解度远 远大于氟化钠,所以在滤液中加入 NaCl 的目的是:增加 Na+浓度,促进氟化铵转化为 NaF 沉淀,从而得到氟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F+NaCl═NaF↓+NH4Cl; (2)从溶液中获取固体的方法是:蒸发浓缩,析出大量固体后冷却结晶;操作Ⅱ是洗涤、 干燥,其目的是除去氟化钠表面的氯化铵等可溶性杂质;操作 V 也是相同步骤; (3)反应过程中,一方面碳酸氢铵过量能促使氟硅酸全部反应,另一方面防止在进行反应Ⅱ 时有残余 H2SiF6 与 NaCl 反应,生成 Na2SiF6 沉淀,使所得产品不纯; (4)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酸性条件下,双氧水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自身被还原生成 水,反应方程式为 H2O2+2I-+2H+=I2+2H2O; (5)通过过滤,得到不溶的残渣,滤液为碘单质溶液,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碘单质,萃取 剂的选取标准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 萃取剂和原来溶剂不能互溶,题干中提供的四中物质,乙醇和水能互溶,不能做萃取剂,裂 化汽油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能与碘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做萃取剂,四氯化碳符合萃取剂的选 取标准,所以可以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 53.(B)(1)①防暴沸 冷凝 ②防止环己烯挥发 (2)①上层 C ②g 冷却水与气体形成逆流 ③83oC b (3)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