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高考试题秘笈
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2018.5.25高考生物最后指导) 【29题】:主要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其次是酶与ATP,质壁分离与复原等 本题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光合作用两个过程和场所(四个反应);无氧呼吸两个反应,两个过程及场所;影响因素(内外因)等。 1.真正(实际,总)光合=净光合(一般是测量值,积累有机物)+呼吸作用(黑暗中测量值) 2.分清自变量(几个)与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 3.设置或找出对照组,对比得结论,注意是对照还是对比实验 4.看清题干中给的条件是适当温度,适当CO2浓度,适当光照,还是一定的,适当≠一定。 5.测定值(变化值)是测量植物的叶片还是整个植物体,当测叶片值为0时,植物的净光合为0,但是叶片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即叶片光合作用=叶片呼吸作用+非绿色部位(根)呼吸作用;当测整个植物体值为0时,净光合为0,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还要测定的是密闭容器(黑暗中代表呼吸值,光下代表净光合值)还是直接测定叶绿体中的值(代表真正的光合作用) 6.坐标图解读,做到三点: 识标:(X代表自变量,Y代表因变量), 明点:(起点,如光照为0时,代表呼吸值;交点,如与X交点代表是光补偿点或CO2补偿点等;折点,代表是光饱和点或CO2饱和点等)几条曲线的纵坐标植是共用一个纵坐标还是两个纵坐标,如是两个纵坐标则交点两线值并不相等。 晰线:看线走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几条曲线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7.关于变化值,实验开始前要测得某物质的值,一段时间后再测得某物质的值,然后做差(如黑白瓶实验前后测O2量,胰岛素对血糖作用,测前后血糖含量) 8.关于设计实验五步法:分组(编号),处理(对照),培养(适当),测据(现象),分析(结论) 9.关于影响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因有光照强度(不是光照时间),温度,CO2浓度,注意是不是全答(回头看题干),此外外因还有矿质元素(Mg)和水;内因有酶的数量和活性,色素的含量,C5含量等;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O2浓度,温度,水,内因是酶,所以种子要低氧,低温,干燥保存(蔬菜要低氧低温)。 10.关于是否能生长问题: CO2浓度曲线要看起点和终点对比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要看一昼夜有机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即白天的净光合×时间-夜晚的呼吸×时间,是大于 等于 少于0) 11.关于填空时注意: 注意问的是物质,条件,还是生理过程,场所等; 注意回答原因时,所填写的内容是:物质+生理作用 推测原因时,要用到由A→B→C→D的方法,也可由A→B,D→C,再建立B与C之间的联系。 12.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计算时用到 有氧呼吸:C6H12O6+6O2→ 6CO2+6H2O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 13. 常考曲线 深度分析 (1)图甲中AB段、FG段,乙中AB段、HI段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甲图C、E点,乙图C、G点时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是光补偿点,CD段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图甲中EF、乙中GH点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图甲中F点、乙中H点表示光合作用停止。 (2)图乙中DE段:夏季正午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水分大量散失,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量减少,影响暗反应,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FG段表示光照减弱,影响光反应,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3)图丙中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净光合量,a点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是光补偿点。 (4)图丁中虚线表示光照下CO2的吸收量,即净光合量,实线表示黑暗条件下CO2的释放量,即细胞呼吸量,二者交点a表示净光合量=呼吸量,总光合量是细胞呼吸量的2倍。 (5)图戊中的a、b点、图己中的a点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32题】.遗传题 首先明确类型是哪一种?遗传图解计算,两对(多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计算,多因一效现象,基因(如一对或多对显性)致死现象,三倍体与三体现象,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问题,伴性遗传(XY型,ZW型)和从性遗传。 1. 遗传图解计算(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注意首先解决(常、X、 Y)染色体上的(显、隐)遗传。口决是无中生有必为隐,隐病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有中生无必为显,显病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口决不符就五种假设试一试,看是否能否定某一种或几种类型。 1.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如图1。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2.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1)“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2。 (2)“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3。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图 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如图4。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5。 (2)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 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如图6。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7。 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 如图8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 ★思路:先写出亲子代的表现型,再写出亲子代的部分基因型,然后上下推理补全(或部分补全),多种可能注意每一种情况的概率比例。甲乙两种病,要一次性把每一种病基因型写完,避免出现常、X染色体或显、隐性状的思维转换。 ★注意:特别基因型,如子代有aa,两个亲本一定都有a,如子代有aabb两个亲体都有ab,如子代有XbY,则母亲一定有Xb,女儿一定有Xb ★两病解决采用分离相乘法,如(甲正常:甲病)(乙正常:乙病),也可用棋盘法列出计算。 分离相乘如基因型为AaBbCc的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表型比为(3:1)(3:1)(3:1)=(9:3:3:1)(3:1)基因型比为(1:2:1)(1:2:1)(1:2:1)F1产生的配子比例是(1:1)(1:1)(1:1)如计算F2中的A-bbC-是3/4×1/4×3/4 ★采有1减法,限杂合子=1-纯合子;患病=1-正常;与亲本不同表现型或基因型=1-与亲本相同表型或基因型。 ★注意要计算的表现型,男(女)孩等问题是已确定还是没确定。 2.自由组合多因一效中 ★九因重组法:确定每一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不要重复也不要少,熟练掌握九因重组法中九种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以及重组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以及每一表现型中的纯合子及杂合子所占比例,如表现型9:3:3:1(基因型是4:2:2:1);9:6:1(基因型是(4:4:1);9:7(基因型是8:1)13:3(基因型是7:2))15:1(基因型是8:1)12:3:1(基因型是(6:2:1)等;表现型是7:6:3(基因型要根据题意重组;表现型是1:4:6:4:1(基因型是(1:2:3:2:1) ★特殊数分解:3/8=3/4×1/2,1/4=1/2×1/2,1/4=1×1/4,9/16=3/4×3/4等。 3.致死现象:分清是配子还是合子致死。 ★一对常染色体上显性纯合AA致死,F1Aa自交,则后代表现型比为:2:1,两对常染色体上一对显纯合AA致死,F1AaBb自交,则后代表现型为:(2:1)(3:1)=6:2:3:1,如两对显性纯合AA和BB均致死,则后代表现型为(2:1)(2:1)=4:2:2:1 ★明确到底是什么致死?如含有a的雄配子50%致死,包含几点含义? 4. 从性遗传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 5.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如何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的同源区还是位于X的非同源区。 方法指导:【假设推理 隐雌显雄法】 1.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的方法 (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隐性雌×显性雄⇒ (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设计正反交杂交实验⇒ 2.判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1)方法:隐性雌性×纯合显性雄性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3.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方法 (1)设计思路 ★一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1)在常染色体上(2)只在X染色体上(女性3种基因型,男性2种基因型)(3)只在Y染色体上9(只有男性表现性)(4)在XY同源区(女性3种基因型,男性4种基因型)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1)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种连锁)(2)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要熟练自交和测交的结果是什么?(3)如果转基因的两个AA(抗病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自交后代表型是3:1 6.三体与三倍体现象 ★概念:三体: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核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染色体,那么称之为“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其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2n+1 三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染色体组 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其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3n,即每一号染色体有3条相同个体,常见的如三倍体无籽西瓜、香蕉 形成原因: ★三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联会或不分离产生的不正常的配子(n+1)和正常的配子(n)受精形成。 三倍体:自然同源三倍体,大多是因为减数分裂不正常,由未经减数分离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而成。 人工获得的三倍体一般是由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而来的。 3、可育性 三体: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2条同源染色体各移向两极,而额外的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或移向一极,或移向另一极,所以三体生物可产生2种不同的配子即正常(n)与不正常的(n+1),这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这些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发育的后代中有正常个体,也有三体个体。 三倍体: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2条同源染色体各移向两极,而额外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的分配是随机的,有的移向一极,有的移向另一极,绝大多数配子的染色体数介于2n和n之间,得到平衡配子(2n或n)的可能性只有(1/2)n-1 , 所以三倍体是不育的。 注:一些基本重点概念: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联会 四分体,相对性状 伴性遗传,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人类基因组 基因频率 基因库 性状分离 【31题】考查生态学中的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态工程内容 1. 种群: ★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概念: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仅靠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计算方法:逐个计数(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常见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和标志重捕法 N=N1×N2/N2、 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法。 调查对象:双子叶(易辨别个体数目)样方大小:1m2,乔木100m2,灌木16m2 (2)出生率和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即新产生的数/原来数。 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多少。 (3)迁入率与迁出率: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4)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5)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 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个体是出生、死亡 迁入迁出 年龄 性别等特征 ★空间特征: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建立数学模型。 种群增长J型曲线:Nt= N0λt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是控制害虫的数学式。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速率);增长率不变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内的斗争一直有,越来越大 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一直下降变化,,增长速率先增后减,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种群数量在K值波动,不利条件下急剧下降。 ★公式 增长率=(后-前)/前=λ-1=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大于0表示数量在增长,λ大于1时,数量在增长。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2.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对象:有哪些种群?优势种是?如何演替的?空间结构是?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是?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越靠近热带,物种越丰富。★土壤小动物(对遗体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活动强,个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采集罐、吸虫器);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采集用70%酒精中,也可放在试管中。 ★种间关系:不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种间互助(共生)种间斗争(捕食、寄生、竞争) 大小两个草履虫是两个物种是竞争(不是种内斗争)。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水平结构:呈镶嵌分布(地形、温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 ★演替(概念略):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生态系统(概念略): (1)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成分中生产者是基石(作用是把光能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消费者(作用是加快物质循环,利于植物传粉、种子的传播);分解者(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为什么成为食物网?(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动物所食) (2)功能包括: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 传递效率一定用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计算。注意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中有没有人工输入的能量(如何计算?)比如池塘,城市生态系统。 ★能量传递特点:单向(能量由上一营养级传给下一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循环);逐级递减的1/5-1/10,由低到高制成图,可形成能量金字塔。桑基鱼塘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物质循环:物质指的是元素,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特点是反复利用。 ★ 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光、声、温度、温度、磁力)来自无机环境也可是生物;化学信息(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信息素等)---属于生物防治。行为信息(蜜蜂跳舞、动物求偶)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音箱吸引鸟)、机械防治。 ★一般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30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等。本题常常用材料信息题 ,回答时要用已学的知识结合题干和图中给的信息综合回答问题。 1.神经调节相关知识: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兴奋(概念):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以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反射弧必完整才完成反射(剪断或从中间某点刺激都不叫反射)★ ★确认反射弧的结构技巧: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看突触“--o>--”, --<表示轴突,○表示胞体和树突;看突触小泡:含突触小泡的为突触前神经元;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靠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突触传递的特点:单向(原因是?),突触廷搁(原因是?)对某些药物敏感(受体对神经递质有高度选择性) ★反射弧中,兴奋总是单向传递的(由起始于感受器和突触单向性传递决定的);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电位差变化曲线图的分析 及 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判断(*详解过,看笔记本上*) 看好电流表接的位置是在膜的同测(不是静息电位,电位差变化坐标图,起点是在横轴上,刺激一次出现一个峰值)还是内外两测(是静息电位,电位差变化坐标图,起点是在纵轴上,刺激一次出现两个峰值);接到内外两测时,看两个接点是在同一位置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动作电位的大小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与钾无关。 ★刺激相遇时,兴奋大小不累加,兴奋不穿越。 ★区分:突触与突触小体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脑和脊髓。 ★神经递质作用后膜后,迅速被酶分解掉,则有机磷破坏了分解递质的酶,引起肌肉震颤。 ★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尿意在大脑皮层,排尿反射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排便、排尿、分娩、凝血、射精等。。)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作用是除了对外界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功能)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及(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及某种类蛋白质的僵硬。短期记忆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控制有关。 ★呼吸中枢在脑干。 2.激素调节: ★促胰腺液素的发现: 19世纪:胃酸刺激小肠神经,传给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实验一至三结论:神经反射)→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四结论:体液-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巴甫洛夫(重复实验而已) 实验一:稀盐酸+小肠→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二:稀盐酸+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实验三:切除神经+稀盐酸+小肠→胰腺分泌胰液 但认为神经难以剔除 实验四:小肠黏膜+稀盐酸→提取液→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血糖的三个来路?四个去路?背背背 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所以为拮抗。 ★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机制:反馈调节(分正反馈与负反馈);强调三级结构就是分级调节。 ★垂体上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但不只这两种受体。 ★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体内不断产生激素,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是一种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1)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 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①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的分泌 ②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的恒定 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 (3)作为效应器: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平衡 3.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组成要背★三道防线要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图要背 ★P36页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直接死因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病。注意坐标线中,T细胞是先增后减,HIV浓度是先增后减再增(要理解) ★注射抗原以属于免疫预防,注射抗体属于免疫治疗。 ★过敏原:花粉,尘土,鱼、牛奶、蛋类,青霉素,奎宁,皮屑,棉絮等,所以过敏原是抗原,但并不一定是蛋白质,过敏反应一定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所产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免疫系统具有功能:防卫、监控、清除 要举出事例来。 【38题】将所有做过的题一定再重复背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