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考历史二轮分类练习题1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历史二轮分类练习题14

备战2014历史分类突破赢高考14‎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战后欧洲( )‎ A. 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 B. 面临着美苏的威胁和控制 C. 出现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 D. 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B 二战后,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的中心地位,面临着美苏的威胁和控制。‎ ‎2.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他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以上一段话是丘吉尔的一段演说词。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 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B. 两大阵营应该和平相处 C. 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D. 欧洲联合起来,应对苏联威胁和美国控制 解析:C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发出的最初信号。‎ ‎3.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 )‎ A. 拉拢东欧国家 B. 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 军事上遏制苏联 D. 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解析:C 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遏制苏联,而不是针对殖民地的独立运动,B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包括东欧国家,A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D项不符合史实。‎ ‎4.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这说明( )‎ ‎①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 ②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③美苏同盟关系公开破裂 ④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A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战后美国全球称霸战略, ③④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5.斯大林曾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B. 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 C. 建立自己领导的势力范围 D. 抵制美国的霸权政策 解析:D “占领土地,强加自己的社会制度”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A、B、C三项均符合材料的意思,而D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要根据材料的中心意思来选择。‎ ‎6.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A. 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 成立经互会 ‎ C. 成立华约组织 D. 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解析:B 从材料可以得知,本题考查面对美国的经济渗透苏联的对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成立经互会。‎ ‎7.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1961年柏林危机 B. 苏伊士运河战争 C. 1964年越南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D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关系剑拔弩张,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危险。材料中的“纽约”“莫斯科”和“哈瓦那”分别是美国、苏联和古巴的首都。‎ ‎8.下图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 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 联合国作用软弱 C. 美苏力量均势 D.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C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主要是美苏争霸,而为何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呢?原因就在于美苏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能消灭对方。‎ ‎9.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 B. 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 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 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解析:A 本题的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 ‎10.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 A.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解析:B 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 ‎1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 )‎ A. 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 B. 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合作 C.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 D. 西欧各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 解析:C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援助下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同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实力遭到削弱,世界霸权地位遭到削弱。所以应该选C。‎ ‎12.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 B.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 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 D. 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解析:D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地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1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 ‎ A. 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B.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 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 D. 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解析:B 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 ‎14.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 ‎ ‎ A. 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 B.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 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 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D 题中三幅图分别体现: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5. 二战后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以下与第三世界兴起无关的是( )‎ ‎ ‎ 解析:B 第三世界是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第三世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标志。欧共体的成立与此无关。‎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四 2002年初,一位俄罗斯学者指出:“在长达10年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对抗转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 ‎——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与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3)据材料三,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今世界为什么还会存在着“另一种对抗”?‎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第(2)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4)问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抓住两个时间。‎ 答案:(1)苏美两国划分势力范围。对抗与妥协。‎ ‎(2)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谋取世界霸权。‎ ‎(3)美苏争霸,操纵国际政治;新兴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 ‎(4)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7. (2009·淄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国家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请回答:‎ ‎(1)杜鲁门的讲话是美国发出的“冷战”信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进行“冷战”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面临哪些“挑战”势力。这说明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假如这些材料是徐明同学收集的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你认为徐明的研究主题可能是什么?‎ 备战2014历史分类突破赢高考 ‎1.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A. 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 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 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 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解析:B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应为柏林,题中两个时间分别是柏林墙修建和拆毁的时间,反映的分别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的必然产物和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2.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的机会。”这反映了( )‎ A. 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自二战后达到最高峰 C. 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 D. 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解析:C “苏联的崩溃”是指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冷战”‎ 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贝克所说的要“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即指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3.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 1989年 B. 1991年 C. 1999年 D. 2001年 解析:B 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发生于1991年。‎ ‎4. 2000年3月,普京在《访谈录》中谈到“柏林墙的倒塌”时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还是为苏联阵地在欧洲的丧失感到惋惜。”下列对普京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苏联不具备与美国长期对抗的实力 ‎ B. 苏联丧失东欧阵地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C. 普京有称雄世界的野心 ‎ D. 柏林墙的倒塌使苏联丧失了东欧阵地 解析:A 从普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柏林墙的倒塌是必然的,这主要是由苏联实力相对较弱导致的。‎ ‎5. 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B. 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 C. 多极化格局形成 ‎ D.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解析:A 根据时间(1992年)及引文内容(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可知。‎ ‎6.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B. 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 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D. 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解析:C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苏联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内部原因,C项与事实不符,二战后美国对苏联一直采取遏制策略。‎ ‎7.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投票通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以上现象说明( )‎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 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D. 日本逐渐成为经济大国 解析:C 日本在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后,全力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题干中的事例就是日本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的表现。‎ ‎8. 2003 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 A. 唯一的超级大国  B. 多极世界的一员 C. 欧盟外交的代表 D. 两极世界的一极 解析:A 本题考查“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根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两极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9. (2009·广东模拟)有人认为,眼下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这是指下列哪两者的东扩( )‎ A. 北约与华约 B. 北约与欧盟 C. 欧盟与北约 D. 恐怖与流感 解析:C 欧盟东扩既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性步骤,也是中东欧国家“冷战”后“回归欧洲”的简捷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实现中东欧国家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欧盟现有成员国的均质化发展,属于制度性的东扩;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美国乘机提出北约东扩主张,意在将西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东移,以填补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地区出现的“真空”,确立北约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是为战略性的东扩。‎ ‎10. (2010·聊城模拟)早在2001年,被誉为华尔街之牛耳的美国高盛公司就在其第66号报告中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首字连缀起来,首次创造了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这个响亮的名称,“金砖四国”随之流行。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 B. 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C. 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D.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解析: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材料中四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因此D项说法错误。‎ ‎11.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些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才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将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解析:D 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对当今世界格局的认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巨人林立,但各有优劣,不稳定,说明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 ‎12.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 A. 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 B.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 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 D. 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B 当今世界总体趋势趋于缓和,但局部的冲突和矛盾依然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解析:C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结合世界格局的特点分析,③的表述不正确。‎ ‎14.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 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 ‎ B.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增强 C.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国家实力决定的 D. 世界政治多极化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解析:A 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趋势,这一超指的是美国,题干中信息只是指出了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多极化加强,中国的相对实力在加强,但中国并没有取代美国。‎ ‎15. 2008年8月8号,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争爆发后,欧盟轮值国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赶赴莫斯科斡旋,与俄总统签署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六点协议”,此事最能说明欧盟 ( )‎ A. 正逐步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 B. 靠拢俄罗斯,疏远美国 ‎ C. 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 D. 成为政治军事化组织 解析:C 俄格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美俄争夺格鲁吉亚的一次大较量。欧盟在这场较量中力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欧盟正由经济组织向经济政治组织发展,尚未成为军事组织,其行为也不能表明靠拢俄罗斯而疏远美国,所以A、B、D三项说法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 ‎——《朝鲜战争》‎ 材料二 ……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 俄、法、德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与美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政治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朝鲜战争的性质,并概括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 ‎(2)朝鲜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反映了西欧主要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西欧主要国家与美国关系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以两场战争为切入点,实际考查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一是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的变化,二是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方主要国家和美国之间的矛盾。设问很有新意。题目难度不大,结合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即可。‎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 ‎——《时政评说》‎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美国实施的“冷战”政策有何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所说的“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美国能否建立单极世界?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第(1)问要注意“两极格局”这一时间限制,其次抓住“力量中心”这一提示;第(2)问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第(3)问结合当今“一超多强”的格局来分析;第(4)问在解答时要注意:一、“单极世界”的建立是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都明显超过其他国家;二、当今世界的形势。‎ 答案:(1)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力量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的力量的削弱。‎ ‎(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 ‎(3)世界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和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以至均衡,都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4)不能。理由: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必然推动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二战后美国始终未能建立单极世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