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专题复习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与简易逻辑有关概念性质:‎ 一.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如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若,,则P+Q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 ‎ (答:8)‎ ‎(2)设,,,那么点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答:);‎ ‎(3)非空集合,且满足“若,则”,这样的共有_____个 ‎(答:7)‎ 二.遇到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或;同样当时,你是否忘记的情形?要注意到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 集合,,且,则实数=___.‎ ‎(答:)‎ 三.对于含有个元素的有限集合,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 如 满足集合M有______个。‎ ‎(答:7)‎ 四.集合的运算性质:‎ ‎(1);‎ ‎(2);‎ ‎ (3);‎ ‎ (4);‎ ‎(5).‎ 如:设全集,若,,,则A=_____,B=___.‎ ‎(答:,)‎ 五.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理解集合的意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 ‎(1)设集合,集合N=,则___‎ ‎(答:);‎ ‎(2)设集合,,,则_____‎ ‎(答:)‎ 六.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 七.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真假相反”。如:‎ 在下列说法中:⑴“且”为真是“或”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⑵“且”为假是“或”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⑶“或”为真是“非”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⑷“非”为真是“且”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答:⑴⑶)‎ 八.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若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命题为“若q则p”;否命题为“若﹁p 则﹁q” ;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提醒:‎ ‎(1)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但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都不等价;‎ ‎(2)在写出一个含有“或”、“且”命题的否命题时,要注意“非或即且,非且即或”;‎ ‎(3)要注意区别“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要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而命题的否定仅对命题的结论否定;‎ ‎(4)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利用等价关系“”判断其真假,这也是反证法的理论依据。‎ ‎(5)哪些命题宜用反证法?‎ 如:‎ ‎(1)“在△ABC中,若∠C=90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__________‎ ‎(答:在中,若,则不都是锐角);‎ (2) 已知函数,证明方程没有负数根。‎ 九.充要条件。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划主谓宾),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解释,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若,则A是B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如:‎ ‎(1)给出下列命题:‎ ‎① 实数是直线与平行的充要条件;‎ ‎② 若是成立的充要条件;‎ ‎ ③ 已知,“若,则或”的逆否命题是“若或 则”;‎ ‎④“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偶数”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 ‎(答:①④);‎ ‎(2)设命题p:;命题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答:)‎ 十.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化为的形式,若,则;若,则;若,则当时,;当时,。如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 ‎(答:)‎ 十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联系图象)。尤其当和时的解集你会正确表示吗?设,是方程的两实根,且,则其解集如下表:‎ 或 或 R R R 如 解关于的不等式:。‎ ‎(答:当时,;当时,或;当时,;当时,;当时,)‎ 十二.对于方程有实数解的问题。首先要讨论最高次项系数是否为0,其次若,则一定有。对于多项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最高次项中含有参数时,你是否注意到同样的情形?‎ 如:(1)对一切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2)关于的方程有解的条件是什么?(答:,其中为的值域),特别地,若在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则实数的范围是_______.(答:)‎ 十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理论。‎ 方程在上有两根、在上有两根、在和上各有一根的充要条件分别是什么? ‎ ‎(、、)。根的分布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开区间,若在闭区间讨论方程有实数解的情况,可先利用在开区间上实根分布的情况,得出结果,再令和检查端点的情况.‎ 如 实系数方程的一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根大于1且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1))‎ 十四.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间的联系你了解了吗?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即为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也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如(1)不等式的解集是,则=__________‎ ‎ ‎ ‎ (答:);‎ (2) 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其中,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 ‎(答:);‎ ‎(3)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 典型例题:‎ 【例1】 设,求集合A与B之间的关系。‎ 【例2】 已知集合A=,集合B=,若BA,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集合,集合B=。如果,试求实数a的值。‎ 【例4】 若集合A=,B=,且,求实数x。‎ 【例5】 已知集合A=,B=,若,求实数m的值。‎ 【例6】 已知集合A={},B=,C=,若与 同时成立,求实数a的值。‎ 【例1】 ‎,,A∪B=A,求a的取值构成的集合。‎ 【例2】 已知,且A∪B=A,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C。‎ 【例3】 某车间有120人,其中乘电车上班的84人,乘汽车上班的32人,两车都乘的18人,求:‎ ‎(1)只乘电车的人数;(2)不乘电车的人数;(3)乘车的人数;‎ (4) 不乘车的人数;(5)只乘一种车的人数。‎ 【例4】 ‎(200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数学综合训练题)已知M是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且M中的一个元素是0,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并用表示出该不等式的解集.‎ 【例5】 ‎(2004届杭州二中高三数学综合测试题)已知,设命题,命题.试寻求使得都是真命题的的集合.‎ 【例1】 ‎(200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综合测试题)已知条件和条件,请选取适当的实数的值,分别利用所给的两个条件作为A、B构造命题:“若A则B”,并使得构造的原命题为真命题,而其逆命题为假命题.则这样的一个原命题可以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这一命题是符合要求的命题.‎ 【例2】 已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3】 ‎(2004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试题)已知函数,其中.‎ ‎(1)判断函数的增减性;‎ ‎(2)(文)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理)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已知I为全集,集合M、NÌI,若MÈN=M,则有:(D)‎ A.MÍ() B.MÊ() C. D.‎ ‎2.若非空集合A、B适合关系AÌB,I是全集,下列集合为空集的是:(D)‎ A. B. C. D.‎ ‎3.已知集合A={0,1,2,3,4},B={0,2,4,8},那么A∩B子集的个数是:(C)‎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4.满足{a}X{a,b,c}的集合X的个数有 ( B )‎ ‎ (A)2 (B)3 (C)4 (D)5‎ ‎5.已知集合I、P、Q适合I=PQ={1,2,3,4,5},PQ={1,2}则(PQ)()‎ 为( C )‎ ‎ (A){1,2,3} (B){2,3,4} (C){3,4,5} (D){1,4,5}‎ ‎6.已知I为全集·集合M,N是I的子集MN=N,则 ( B )‎ ‎ (A) (B) (C)M() (D)M()‎ ‎7.设P={x| x≥-2},Q={x | x≥3},则PQ等于 ( D )‎ ‎ (A)Æ (B)R (C)P (D)Q ‎8.设集合E={n|n=2k , kZ},F={n|n=4k , kZ},则E、F的关系是 ( B )‎ ‎ (A)EF (B)EF (C)E=F (D)EF=Æ ‎9.已知集合M=,N={ x || x -1|≤2},则MN等于 ( B )‎ ‎ (A) (B)‎ ‎ (C) (D)‎ ‎10.已知集合I=R,集合M={ x | x =,nN},P={ x | x =,nN},则M与P的关系是 ( B )‎ ‎ (A)MP=Æ (B)P=Æ (C)M=Æ (D)=Æ ‎11.已知集合A={y|y=, x R},B={y|y= x R},则AB等于 ( C )‎ ‎ (A){2,4} (B){(2,4),(4,16)}‎ ‎ (C){ y|y ≥0} (D){ x| x<0}‎ ‎12.设全集I=R,集合P=,集合Q={ x | x+4>0},则 ( D )‎ ‎(A)PQ=Æ (B)PQ=R ‎ ‎(C)Q= (D)={-4}‎ 二、解答题 ‎1. 设A=,B=;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已知A=,B=。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已知集合A=,B=,且,求实数 m的值。‎ ‎4. 已知集合A=,B=;若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5. 已知集合,同时满足 ‎①,②,其中p、q均为不等于零的实数,求p、q的值。‎ ‎6.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依次为A、B,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7. 已知集合,若,且,求实数a。‎ 参考答案:‎ 例1.解:由,得A=‎ ‎∴A=B 例2.解:若B=Φ时,‎ 若B≠Φ时,则 综上得知:时,BA。‎ 例3.解:注意集合A、B的几何意义,先看集合B;‎ 当a=1时,B=Φ,A∩B=Φ 当a=-1时,集合B为直线y=-15,A∩B=Φ 当a≠±1时,集合A:,,只有才满足条件。‎ 故;解得:a=-5或a=‎ ‎∴a=1或a=或a=-1或a=-5。‎ 例4.解:由题设知,∴,故或 即或或,但当时,不满足集合A的条件。‎ ‎∴实数x的值为或。‎ 例5.解:不难求出A=,由,又,‎ ‎①若,即,则 ‎②若,即,,‎ ‎∴‎ 故由①②知:m的取值范围是 注:不要忽略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例6.解:易求得B=,C=,由知A与B的交集为非空集。‎ 故2,3两数中至少有一适合方程 又,∴,即得,a=5或a=-2‎ 当a=5时,A=,于是,故a=5舍去。‎ 当a=-2时,A=,于是,∴a=-2。‎ 例7.解:∵A∪B=A,∴,当时,∴-40时,;‎ 当a≤0时,‎ ‎∴要使得AB,必须且只须,解得[来源:学+科+网]‎ ‎2.解:易得,由得 ‎⑴当3a+1>2,即时,‎ 要使AB,必须,‎ ‎⑵当3a+1=2,即时,;要使AB,a=1‎ 当3a+1<2,即时,‎ ‎⑶要使AB,必须[来源:Zxxk.Com]‎ 综上知:或 ‎3.解:,,由得:‎ ‎4.解:B=,由得:‎ 因为,所以A=。‎ 由得: 或 所以 ‎5.解:条件①是说集合A、B有相同的元素,条件②是说-2∈A但,A、B是两个方程的解集,方程和的根的关系的确定是该题的突破口。‎ 设,则,否则将有q=0与题设矛盾。于是由 ‎,两边同除以,得,‎ 知,故集合A、B中的元素互为倒数。‎ 由①知存在,使得,且,得或。‎ 由②知A={1,-2}或A={-1,-2}。‎ 若A={1,-2},则,‎ 有 同理,若A={-1,-2},则,得p=3,q=2。‎ 综上,p=1,q=-2或p=3,q=2。[来源:学*科*网Z*X*X*K]‎ ‎6.解:,B={x|(x-2)[x-(3a+1)]≤0}‎ ‎∵‎ ‎①当3a+1≥2时,B={x|2≤x≤3a+1}‎ ‎∴3a+1<2a或,∴‎ ‎②当3a+1<2时,B={x|3a+1≤x≤2}‎ ‎∴2a>2或,∴‎ ‎7.解:∵A∪B=A,∴。‎ ‎∵A={1,2},∴或B={1}或B={2}或B={1,2}。‎ 若,则由△<0知,不存在实数a使原方程有解;‎ 若B={1},则由△=0得,a=2,此时1是方程的根;‎ 若B={2},则由△=0得,a=2,此时2不是方程的根,‎ ‎∴不存在实数a使原方程有解;‎ 若B={1,2},则由△>0,得a∈R,且a≠2,‎ 此时将x=1代入方程得a∈R,将x=2代入方程得a=3。‎ 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2或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