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历史二轮分类练习题3
备战2014历史分类突破赢高考3 1.下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国民大革命 D. 抗日战争 解析:B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图片所示地图出现金田、天京这些地方,故选B。 2.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中含有可贵的“抗灾救灾”思想,下面摘自这一文件的内容中能够体现“抗灾救灾”思想的是( )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C.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D.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解析:D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体现了“抗灾救灾”中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 3.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 ) A. 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B. 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 C. 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 D. 消灭地主,实现“耕者有其田” 解析:A 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分给农民土地,承认耕者有其田,“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表明太平天国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4.对下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B ②由于客观形势,两者都没得到真正的实施;③《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产物,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④《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完全的农民阶级纲领,并且有很大的空想性,不代表历史的发展趋势。 5.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产物 B. 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 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解析:A 从本质上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的农民运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并不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产物,它的产生与洪仁玕本身的经历有关。 6.有人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应是( ) A. 太平天国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深受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 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D.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显示出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的特征 解析:C 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活动,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既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因而在革命任务上可以说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了准备。 7.有专家认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中“阶级局限”是指( ) A.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过于强大 B. 封建主义的势力过于强大 C.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 解析:D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8.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解析:D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题干材料“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题干材料“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9.《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A.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 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 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解析:A 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各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代表。 10.孙中山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采取的行动是( )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发动辛亥革命 C. 建立中华民国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A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材料中的“起事”“以互相联络为要”意指革命必须有革命组织领导,所以选A。 11. 20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C 从材料中的歌词内容的关键词“五色旗”可知,这一政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其学习西方的措施不包括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12.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静修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段描述揭示了( ) A. 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 B. 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C. 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 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解析:C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反映了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广大人民对革命的目的和意义不理解。“知县大老爷”、“举人老爷”、“老把总”还是原官,反映出封建官僚趁机混入革命队伍,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13.叶圣陶(右图)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 黄花岗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解析:B 根据题干中的“武昌”、“新军”可知是武昌起义。 14.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 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解析:B 太平天国的“国”字口中是个“王”字,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而辛亥革命“国”字口中是个“民”字,体现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思想。 15. 2003年1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解析:D ①表述有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没有完全结束封建制度,而是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经济等领域的封建制度仍然存在。动摇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故④也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天朝田亩制度》 图二 《民报》第一号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以《天朝田亩制度》《民报》为切入点,考查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异同以及对中国近代史几件大事的理解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本题设计巧妙之处在于第(2)(3)问,题目并没有直接设问,而是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归纳材料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来解答问题。所以解题关键是要把握好材料的观点和角度到底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庆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赞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剧贼得见,虽宠任如伪佐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贼情汇纂》 材料二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材料三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服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请回答: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据材料概括其要点。 (2)从材料二本身的选取角度来看,你认为是否相对客观?简要说明理由。你认为在运用史料进行研究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哪些方法或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 解析:本题以研究性学习的角度考查了近代中国在各方面的变化,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腐化到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多个角度对近代中国的变化进行了设问,特别考查了学生如何判断选择史料的原则,题目设计比较新颖。 答案:(1)洪、杨等领导人革命意志逐渐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洪秀全大兴土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等级制度森严。 (2)比较客观。理由:材料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实录,且材料作者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都没有利益上的利害关系。 方法或原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选取客观、正确的史料;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等等。(只要答出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合理使用史料、史论结合即可) (3)政治: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社会生活:通过断发易服、放足、改称谓、行阳历、废跪拜等做法,废除封建陋习,移风易俗,宣传民主平等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备战2014历史分类突破赢高考 1. “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指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府镇压学生罢课爱国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实行罢课。”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B. 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C.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 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解析:B 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此运动为五四运动,再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学生罢课是因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2.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传单)。你不能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A. 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 首次把中国人民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解析:D D项虽然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3. 毛泽东同志说:“陈独秀前期有功,中期有过,后期有罪”。“前期有功”表现在( ) ①首倡新文化运动 ②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③参加中共一大,是中共的缔造者之一 ④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史实。陈独秀前期的主要革命活动主要包括①④,②是李大钊的贡献,陈独秀未参加中共一大,③错误。 4. 2007年9月27日,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下图为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 A. 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 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C.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 解析:B 从尼克尔斯基的身份可判断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成立的,故选B,其他各项与1921年这一时间点不符合。 5.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红军长征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A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从“南湖”、“画船”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最初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6.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 A. 创建黄埔军校 B. 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 C. 领导北伐运动 D. 进行一系列捍卫反对专制的斗争 解析:B 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屡次革命失败后,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A、C两项是在此之后的活动,属于国民革命的组成部分。D项在此之前已经开展。 7.五四运动至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逐渐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C. “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D. 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解析:A 本题可用排除法。B项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C项是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项表述也错误。 8.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该对联评价的人物参与的活动不包括(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共一大召开 D. 国民大革命 解析:C 根据对联中人物的活动可判断该人物是陈独秀,从选项来看,中共“一大”陈独秀没有亲自参加。所以选C。 9.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右图为当时的军旗)描述的是( )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这支军队叫“工农革命”军、军旗是“镰刀斧头”旗,活动区域主要在“匡庐潇湘”,可判断为湘赣边秋收起义。 10.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 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 C.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D. 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解析:B 题中材料的主要观点认为,革命仅靠“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反对“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说明在当时还没有被全党认可。 11.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A. 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 发动国民大革命 C.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C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没有照搬苏联革命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城市暴动”的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2. 下图是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历史依据( ) A. 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 B. 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 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 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解析:B 本题可直接用排除法。红军长征时,抗日战争还没有爆发,且陕北才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13.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出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D. 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解析: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在中央(瑞金)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A项在时间上颠倒。 14.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表示:“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 声明,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中表明了中共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新年献词的标题应是( )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伟大的开局之年” C.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 “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 解析:A 1949年的蒋介石“求和”声明发表于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意在作最后的缓兵之计,故毛泽东针对于此,所写的新年献词应为A项的“将革命进行到底”。 15.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B. 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D. 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解析:C “日出东方”即为中共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星火燎原”意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力挽狂澜”则指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意指1945年“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京赶考”则为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所在地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后改为北京)。 16. 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 万,增至战后的200 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 年9 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 年11 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四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请你综合四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 1933年9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经验,结果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以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冰封的雪山,穿过杳无人烟的草地,挥师北上。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四 2005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整整70周年,全国各地进行了各种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等。 材料五歌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是什么起义?起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转危为安的转折点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长征是我党走向胜利的一个里程碑,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你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