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321备战2010高考系列之数学专题十二 极限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 极限 【考点定位】2010考纲解读和近几年考点分布 极限作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点,每年必考,主要考查极限的求法及简单应用。纵观近年来的全国卷与各省市的试卷,试题呈 “小题”,在选择、填空题中出现,都属容易题;极限通常与其它数学内容联系而构成组合题,主要考查极限思想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从各地的高考试卷看,考生在备考时,应从下列考点夯实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4)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数学归纳法 【名师点睛】 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由归纳法得到的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常采用下面的证明方法:(1)先证明当n=n0(n0是使命题成立的最小自然数)时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N*, k≥n0)时命题成立,再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那么就证明这个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数学归纳法. 特别提示(1)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两步缺一不可;(2)证题时要注意两凑:一凑归纳假设;二凑目标 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①证恒等式;②整除性的证明;③探求平面几何中的问题;④探求数列的通项;⑤不等式的证明.. 【试题演练】 设数列{an}满足a1=2,an+1=an+ (n=1,2,…).(1)证明an>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2)令bn= (n=1,2,…),判定bn与bn+1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证法一:当n=1时,a1=2>,不等式成立.假设n=k时,ak>成立, 当n=k+1时,ak+12=ak2++2>2k+3+>2(k+1)+1,∴当n=k+1时,ak+1>成立. 综上,由数学归纳法可知,an>对一切正整数成立. 证法二:当n=1时,a1=2>=结论成立.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ak>, 当n=k+1时,由函数f(x)=x+(x>1)的单调递增性和归纳假设有 ak+1=ak+>+ ===> =.∴当n=k+1时,结论成立.因此,an>对一切正整数n均成立. (2)解:==(1+)<(1+) = = =<1.故bn+1<bn. 误点警示:由n=k正确n=k+1时也正确是证明的关键. 二、数列的极限. 【名师点睛】 1.数列极限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an}的项an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 【试题演练】 1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1);(2) (-n);(3)(++…+). 分析:(1)因为分子分母都无极限,故不能直接运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可通过变形分子分母同除以n2后再求极限;(2)因与n都没有极限,可先分子有理化再求极限;(3)因为极限的运算法则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需先求和再求极限. 解:(1)==. (2) (-n)= ==. (3)原式===(1+)=1. 误点警示::对于(1)要避免下面两种错误:①原式===1,②∵(2n 2+n+7), (5n2+7)不存在,∴原式无极限.对于(2)要避免出现下面两种错误: ①(-n)= -n=∞-∞=0;②原式=-n=∞-∞不存在.对于(3)要避免出现原式=++…+=0+0+…+0=0这样的错误. 2.已知数列{}是由正数构成的数列,=3,且满足lg=lg+lgc,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c是正数.(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和;(2)求的值. 解:(1)由已知得an=c·, ∴{an}是以a1=3,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则=3·cn-1.∴= (2) =.①当c=2时,原式=-; ②当c>2时,原式==-;③当0<c<2时,原式==. 误点警示:几个常用的极限:①C=C(C为常数);②=0;③qn=0(|q|<1)。求数列极限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三、函数的极限.根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名师点睛】1.函数极限的概念:(1)如果=a且=a,那么就说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 1.求下列函数的极限:(1) ((2)(-x)(3) ;(4) 解:(1)原式===-.(2)原式==a+b. (3)因为=1,而==-1,≠,所以不存在. (4)原式==(cos+sin)= 误点警示:1。函数极限有左、右极限,并有趋近于无穷大和趋近于常数两类,需注意. 2.在求函数极限时需观察,对不能直接求的可以化简后求,但要注意与的区别. 四、函数的连续性 【名师点睛】1.函数的连续性.一般地,函数在点x=x0处连续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函数在点x=x0处有定义;(2)存在;(3)=.如果函数y=在点x=x0处及其附近有定义,而且=,就说函数在点x0处连续. 2.如果是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那么在闭区间[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3.若、都在点x0处连续,则±, ·g(x),(≠0)也在点x0处连续.若在点x0处连续,且在u0=处连续,则复合函数在点x0处也连续. 特别提示(1)连续必有极限,有极限未必连续(2)从运算的角度来分析,连续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运算与函数关系“”是可以交换顺序的. 【试题演练】 1讨论函数= 分析:需判断==f(0). 解:∵=-1, =1,≠,∴不存在.∴在x=0处不连续. 2.设=当a为何值时,函数是连续的. 分析:函数在x=0处连续,而在x≠0时, 显然连续,于是我们可判断当a=1时, 在(-∞,+∞)内是连续的. 解: = (a+x)=a, =ex=1,而f(0)=a,故当a=1时, =f(0), 误点警示:分段函数讨论连续性,一定要讨论在“分界点”的左、右极限,进而断定连续性. 【三年高考】 07、08、09 高考试题及其解析2009高考试题及解析 1北京(理)9.__________. 【答案】【解析】∵,∴,故填. 2重庆理(8)已知,其中,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所以则 3湖北理6.设, 则 【答案】选。【解析】∵ 令(), 则,, ∴ , ∴0. 4湖南(理科)15、将正⊿ABC分割成(≥2,n∈N)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图2,图3分别给出了n=2,3的情形),在每个三角形的顶点各放置一个数,使位于⊿ABC的三遍及平行于某边的任一直线上的数(当数的个数不少于3时)都分别一次成等差数列,若顶点A ,B ,C处的三个数互不相同且和为1,记所有顶点上的数之和为f(n),则有f(2)=2,f(3)= ,…,f(n)= (n+1)(n+2) 【答案】 【解析】(1)由于任意一条线上的数成等差数列,记三点的数分别为,则在上的两点所对应的数的和等于,又由重心性质可得:三角形中心点对应的为 ,所以. (2)因为,所以 归纳得:. 5陕西理1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答案】1 【解析】由. 2008高考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湖北卷理8)已知,,若,则( ) A. B. C. D. 【标准答案】A 【试题解析】易知由洛必达法则有,所以. 2.(江西卷理4)( ) A. B. C. D.不存在 【标准答案】. 【试题解析】 3.(辽宁卷理2)( ) A. B. C.1 D.2 答案:B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数列极限的求解。依题 4.(上海卷理14文14)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a-的无穷等比数列,且{an}各项的和为a,则a的值是( )A.1 B.2 C. D. 【答案】【解析】由. 二填空题 1.(湖北卷理15)观察下列等式: ………… 可以推测,当≥2()时, , . 【标准答案】15. 【试题解析】由观察可知当,每一个式子的第三项的系数是成等差数列的,所以, 第四项均为零,所以。 【高考考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猜想思想。【易错提醒】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备考提示】数列是高中的重要内容,要重点复习。 2.(江苏卷10)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答案】 【解析】本小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前行共用了 个数,因此第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的第个,即为。 5.(湖南卷理11). 【答案】 【解析】 6.(陕西卷理13),则 . 【解析】 分式类极限的逆向思维问题,注意到同次的分式极限值为最高项系数比,则有 ; 7.(天津卷理15)已知数列中,,则 . 解析:所以 . 8.(重庆卷理12)已知函数f(x)=(当x0时) ,点在x=0处连续,则 . 【答案】【解析】 又 点在x=0处连续,所以 即 故 2007高考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福建理9)把展开成关于的多项式,其各项系数和为,则等于( )A. B. C. D.2 解析:令x=1得an=1+2+22+……+2n=, ,选D. 2..(湖北理5)已知和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且,则( ) A.0 B.1 C. D. 答案:选C解析:法一 特殊值法,由题意取, 则,可见应选C 法二 令,分别取和,则原式化为 所以原式=(分子、分母1的个数分别为个、个) 3.(湖南理7)下列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函数在处连续,则 B.函数的不连续点是和 C.若函数,满足,则 D. 【答案】C.【解析】的前提是必须都存在! 4.(江西理2)( )A.等于 B.等于 C.等于 D.不存在 解析:=,选B 5.(上海文14)数列中, 则数列的极限值( ) A.等于 B.等于 C.等于或 D.不存在 【答案】B【解析】,选B。 6. (四川理3)(A)0 (B)1 (C) (D) 解:原式或原式.选D. 7.(重庆理8)设正数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B P1,P2,…,Pn-1,过这些分点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依次为Q1,Q2,…,Qn-1,从而得到n-1个直角三角形△Q1OP1, △Q2P1P2,…, △Qn-1Pn-2Pn-1, ∴ ,,,当n→∞时,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的极限为.整理得=。 9.(辽宁理13)已知函数在点处连续,则 . 解析:因为在点处连续,故,填-1 10.(全国Ⅱ理16)已知数列的通项,其前项和为,则 . 解:【答案】 -【解析】已知数列的通项an=-5n+2,其前n项和为Sn,则=-。 11.(陕西理13) . 解析: 12.(天津理13)设等差数列的公差是2,前项的和为,则 . 【答案】3【分析】根据题意知 代入极限式得. 13.(上海春1)计算 【答案】【分析】 所以 三、解答题 14.(湖北理21)已知为正整数,(I)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 (II)对于,已知,求证, (III)求出满足等式的所有正整数. , . 即.即当时,不存在满足该等式的正整数. 故只需要讨论的情形:当时,,等式不成立; 当时,,等式成立;当时,,等式成立; 当时,为偶数,而为奇数,故,等式不成立; 当时,同的情形可分析出,等式不成立.综上,所求的只有. 解法2:(Ⅰ)证:当或时,原不等式中等号显然成立,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且时,,. ① (ⅰ)当时,左边,右边, 因为,所以,即左边右边,不等式①成立; (ⅱ)假设当时,不等式①成立,即,则当时, 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 于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得 , 所以.即当时,不等式①也成立.综上所述,所证不等式成立. (Ⅱ)证:当,时,,, 而由(Ⅰ),,. (Ⅲ)解:假设存在正整数使等式成立, 即有. ② 又由(Ⅱ)可得 ,与②式矛盾. 故当时,不存在满足该等式的正整数.下同解法1. 15.(江西理17)已知函数在区间内连续,且. (1)求实数和的值;(2)解不等式. 2假设成立,则,则时 由①得 因为时,,所以. ,所以.又,所以. 故,即时,成立.由1,2知,对任意,. (2)方法二:由,,,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由(1)知均成立; 2假设成立,则,则时 由①得即 ② 由②左式,得,即,因为两端为整数, 则.于是 ③ 又由②右式,. 则.因为两端为正整数,则, 所以.又因时,为正整数,则 ④ 据③④,即时,成立.由1,2知,对任意,. 17. (辽宁理21)已知数列,与函数,,满足条件:,.(I)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II)若函数为上的增函数,,,,证明对任意,(用表示). (Ⅰ)解法一:由题设知得又已知,可得…4分 由 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于是 又存在,可得0<<1,所以-2<t<2且…8分 解法二.由题设知tbn+1=2bn+1,且可得…4分由可知, 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由 可知,若存在,则存在.于是可得0<<1, 所以-2<t<2且=2………8分 解法三:由题设知tbn+1=2bn+1,即 ①于是有 ② ②-①得……4分 由 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于是 (b2-b1)+2b. 又存在,可得0<<1,所以-2<t<2且 ………8分 18.(全国I理22)已知数列中,,. (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中,,,证明:,. 解:(Ⅰ)由题设: ,. 19.(天津理21)在数列中,,其中.(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项和;(Ⅲ)证明存在,使得对任意均成立. (I)解法一:, , . 由此可猜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等式成立.(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即 那么, 这就是说,当时等式也成立.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都成立. 解法二:由N可得 所以为等数列,其公差为1,首项为0.故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II)解:设 ① ② 当时,①式减去②式,得 这时数列的前项和 当 时,这时数列的前项和 (III)证明:通过分析,推测数列的第一项最大.下面证明: ③ 由知要使③式成立,只要因为 所以③式成立. 因此,存在使得对任意N均成立. 20.(重庆理2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满足,并记为的前项和,求证:. (I)解:由,解得或,由假设,因此, 又由,得, 即或,因,故不成立,舍去. 由此不等式有 . 证法三:同证法一求得及. 令,. 因.因此. 从而. 证法四:同证法一求得及.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因此,结论成立. 假设结论当时成立,即. 则当时, 因.故. 从而.这就是说,当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对任何成立. 【两年模拟】 08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一、选择题 1、(2008荆门市实验高中测试) 等于 ( )A.1 B. C. c D.1或答案 D 2、(2008荆门市实验高中测试)下列极限存在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答案 C 3、(2008荆门市实验高中测试)已知a,b时互不相等的正数,则 等于( )A.1 B.1或-1 C.0 D.0或-1答案 B 4、(淮南市部分重点中学2007年高三数学素质测试)设 存在,则常数b的值是( ) A.0 B.1 C.-1 D.e.答案 B 5、 (巢湖2007二模)若,则常数、的值为 ( ) A., B. , C. , D. .答案 C 6、(皖南八校2007届一联)的值为 ( ) A.0 B.不存在 C.- D..答案 C 7、(南昌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已知数列1,2,2,3,3,3,4,4,4,4… …则这个数列的第2006个数是 ( )A 62 B.63 C 64 D 65答案 B 8、(南昌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函数f(x)=的不连续 点为 ( )A x= B x=1 C x=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A 9、(南昌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时,此命题 左式为,则n=k+1与n=k时相比,左边应添加 ( ) A. B. C. D.答案C 二、填空题 10、 (2008荆门市实验高中测试) 若 。.答案 2 11、(2008荆门市实验高中测试) _____________。答案 -1 12、(2008宣威六中高三数学测试)_________。答案 -1 13、(安徽宿州三中2007年三模)已知,则 答案 -8 三、解答题 14、 (2008荆门市实验高中测试)求 解 (2)因为 所以故 17、(南昌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 数列 (1)求(2)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解 : ⑵由⑴知 2009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一、选择题 1、(2009年3月襄樊市高中调研统一测试理)的值为 ( ) A.0 B.1 C. D.答案 C A.如果 f (x) = ,则 f (x) = 0 B.如果 f (x) = 2 x-1,则 f (x) = 0 C.如果 f (n) = ,则 f (n) 不存在 D.如果 f (x) = ,则 f (x) = 0答案 D 6、(2009宣威六中第一次月考),则( ) A. B. C. D.答案 A 二、填空题 7、(2009上海十四校联考)如图,在杨辉三角中,斜线上方 的数组成数列: 1,3,6,10,…,记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则= . 答案 6 8、(2009上海奉贤区模拟考)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的首项,公比为,前n项和为,若,则公比为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9、(2009闵行三中模拟)若实数满足,则_______.答案3 10.(北京市石景山区2009年4月高三一模理)若展开式的第项为,则= .答案 2 17、(2009宣威六中第一次月考)= .答案 -3 三、解答题 18、(2009冠龙高级中学3月月考)由函数确定数列,,函数的反函数能确定数列,,若对于任意,都有,则称数列是数列的“自反数列”。(1)若函数确定数列的自反数列为,求的通项公式;(2)在(1)条件下,记为正数数列的调和平均数,若, 都满足,求. 解 因为,所以由条件可得,. 即数列是公比的等比数列.又,所以,. 【一年原创】 2008和2009原创试题及其解析 一选择题 1、如果复数m2(1+i)+(m+i)i2为纯虚数,则实数m的值为( ) A.0 B.1 C.-1 D.0或1答案A 2、已知数列{an}满足:,且对任意正整数m、n,都有am+n=aman,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 )答案A 5、( )A. B C. D. 答案D 6.的值为( ) A.0 B.1 C.- D.答案C 7、等于( )A.2 B.1 C. D.0答案C 8、已知,且函数在上具有单调性,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 13.设f(n)=1+++…+(n∈N*),那么f(n+1)-f(n)等于 ( ) A. B.C. D.答案D 14.的值为 ( ) A.-1 B.0 C. D.1答案A 15.设正数a,b满足(x2+ax-b)=4,则等于 ( ) A.0 B. C. D.1答案B 16.数列{an}中a1=2,且an=(an-1+)(n≥2),若an存在,则an等于 ( ) A. B.- C.± D.答案A 11. 17.数列{an}中,有[(5n+2)an]=2,并有an存在,则(nan)的值为 ( ) A.0 B.2 C. D.不存在答案C 二填空题 1. =2,则a= .答案 1 2.设常数a>0,4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则(a+a2+…+an)= .答案 1 3.= .答案 -2 三解答题 1已知等差数列前三项为a,4,3a,前n项和为Sn,Sk=2 550.(1)求a及k的值; (2)求. 解 (1)由已知得a1=a,a2=4,a3=3a,∴a3-a2=a2-a1,即4a=8,∴a=2. ∴首项a1=2,公差d=2.由Sk=ka1+d,得2k+·2=2 550, ∴k2+k-2 550=0,∴k=50或k=-51(舍去).∴a=2,k=50. (2)由Sn=na1+n(n-1)d=2n+n(n-1)得Sn=n2+n=n(n+1). ∴∴= =1-∴==1 2.若函数f(x)=(+)2 (x≥0),数列{an}(an>0)的前n项和Sn(n∈N*)对所有大于1的正整数n 都有Sn=f(Sn-1),且a1=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令bn= (n∈N*), 求(b1+b2+…+bn-n). 解 (1)∵Sn=f(Sn-1)=()2(n≥2),∴, ∴{}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n-1)=n,∴Sn=2n2. 当n≥2时,an=Sn-Sn-1=4n-2,又a1=2适合上式,故an=4n-2. (2)bn=,∴b1+b2+…+bn-n=1-. ∴( b1+b2+…+bn-n)=(1-)=1. 3已知函数f(x)= (1)求f(x);(2)若f(x)存在,求a,b的值; (3)若函数f(x)在x=1处连续,求a,b所满足的条件. 解 (1)∵x→0时,的分子、分母都有极限-1,∴f(x)=1. (2)若f(x)存在,则f(x)=f(x),而f(x)=(ax2+2)=a+2. f(x)=∴a+2=,∴a=-,b可为任意实数. (3)若f(x)在x=1处连续,则f(x)=f(x)=f(1),则a=-,b=. 4是否存在常数a、b、c使等式12+22+32+…+n2+(n-1)2+…+22+12=an(bn2+c)对于一切n∈N*都成立,若存在,求出a、b、c并证明;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 假设存在a、b、c使12+22+32+…+n2+(n-1)2+…+22+12=an(bn2+c) 对于一切n∈N*都成立.当n=1时,a(b+c)=1;当n=2时,2a(4b+c)=6; 当n=3时,3a(9b+c)=19.解方程组解得 证明如下: ①当n=1时,由以上知存在常数a,b,c使等式成立. ②假设n=k(k∈N*)时等式成立,即12+22+32+…+k2+(k-1)2+…+22+12 =k(2k2+1);当n=k+1时, 12+22+32+…+k2+(k+1)2+k2+(k-1)2+…+22+12=k(2k2+1)+(k+1)2+k2 =k(2k2+3k+1)+(k+1)2=k(2k+1)(k+1)+(k+1)2 =(k+1)(2k2+4k+3)=(k+1)[2(k+1)2+1].即n=k+1时,等式成立. 因此存在a=,b=2,c=1,使等式对一切n∈N*都成立. 【考点预测】 2010高考预测 极限是考查的重点内容,2010以选择或填空题为主,主要考察求函数、数列的极限 复习建议 数学归纳法中的归纳思想是比较常见的数学思想,因此要重视.数学归纳法在考试中时隐时现,且较隐据在点x0处的极限来定义的,它要求存在.其区别是:函数在某点处连续比在此点处有极限所具备的条件更强.首先, 在点x0处有极限,对于点x0而言,x0可以属于的定义域,也可以不属于的定义域,即与是否有意义无关,而在点x0处连续,要求在点x0及其附近都有定义;其次,f(x)在点x0处的极限(值)与在点x0处的函数值可以无关,而在点x0处连续,要求在点x0处的极限(值)等于它在这一点的函数值.我们通常说“连续必有极限,有极限未必连续”,正是针对上述事实而言的. 函数f(x)在x0处连续当且仅当满足三个条件:(1)函数在x=x0处及其附近有定义;(2)存在;(3) =. 【母题特供】每个专题5道最典型试题 解 (1)f(x)= 即f(x)= f(x)的定义域为R. (2)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 (3)函数在x=1处不连续,这是因为 母题三: 金题引路:已知=3,求的值. 解 依题意可知ax2+bx+1中必有x-1这个因式,∴a+b+1=0 又 ∴a=4,将a=4代入a+b+1=0,得b=-5,∴ 母题四: 与n2-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 ∵n,an,Sn成等差数列,∴2an=n+Sn又an=Sn-Sn-1(n≥2). ∴2(Sn-Sn-1)=n+Sn,即Sn=2Sn-1+n.∴Sn+n+2=2Sn-1+2(n+1)=2[Sn-1+(n-1)+2] 且S1+1+2=4≠0,所以数列{Sn+n+2}成等比数列. (2)解 Sn+n+2=4·2n-1=2n+1,即Sn=2n+1-n-2,∴n≥2时,an=Sn-Sn-1=2n+1-n-2-[2n-(n-1)-2]=2n-1, 又a1=1=21-1.故对任意正整数n,an=2n-1. (3)解 an=2n-1,令f(n)=n2-1,a1=1,f(1)=0,a1>f(1),a2=3,f(2)=3,a2=f(2),a3<f(3),a4=f(4) a5>f(5).猜想n≥5时,an>f(n).证明如下:①由上知n=5时猜想成立 ②假设n=k(k∈N*,k≥5)时猜想成立,即2k-1>k2-1,即2k>k2,那么2k+1-1=2·2k-1>2k2-1 ∵k2-1-2k=(k-1)2-2>0,∴k2+k2-1>k2+2k=(k+1)2-1∴n=k+1时结论成立.∴n∈N*,n≥5时结论成立 来源 臂力论文网 http://www.zidir.c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