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七)(第21至第24讲)
阶段评估检测(七) (第21至第24讲)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6·大庆高二检测)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穴居方式,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图甲、图乙,回答1、2题。 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2.图乙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解析】1选A,2选B。第1题,“地下四合院”是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这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故选A。第2题,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由于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民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故选B。 (2016·湖北联考)下面图甲、图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3、4题。 8 3.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解析】3选A,4选B。第3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四川盆地,图中的河流①和②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其中塔里木河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长江位于我国南方,降水季节长,汛期长,没有结冰期,因此没有凌汛;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第4题,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小麦的品质优于四川盆地,B正确。小麦的品质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小,排除A。四川盆地的水源充足,为紫色土,土壤更为肥沃,排除C、D。 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以永泰龙湘水库作为引水工程的龙头水库、以莒口水闸作为调蓄水闸,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的安全供水保障能力,预计受益人口达334.8万人。下图为闽江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8 5.福建实施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 A.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 B.闽江水系径流量大,并且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C.福州等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大、增长快 D.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基本能自流引水 6.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是 ( ) A.调入区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 B.闽江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增加 C.加剧福州等城市的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D.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强 【解析】5选C,6选D。第5题,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存量不匹配,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平衡,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C正确。第6题,调入区为湿润地区,不会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A错;旱灾是长时间无降水引起的,与调水关系不密切,B错;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调水工程调的是河流水,C错;跨区域调水工程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强。D正确。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7、8题。 8 7.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8.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且均匀 【解析】7选C,8选B。第7题,甲山区为我国横断山区,气候复杂多样,降水丰富,致使该地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该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但不利于航运。河流由北流向南,地势应为北高南低。第8题,玉树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2016·宿州模拟)某记者在日记中写道:“从山顶眺望,视野远处是湛蓝如洗的苍穹、白皑皑的连绵雪峰;目光下移,一道碧绿的幽谷向雪山深处蔓延而去,这里气候温润宜人……”据此完成9、10题。 9.记者所写的幽谷位于 ( ) A.黄土高原 B.天山山脉 C.藏南河谷 D.江南丘陵 10.该幽谷气候温润的原因是 ( ) A.多河流、湖泊、雪山 B.深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C.地处山地阴坡,蒸发量较小 8 D.西南季风深入河谷 【解析】9选C,10选D。第9题,记者在日记中描述的“湛蓝如洗的苍穹、白皑皑的连绵雪峰”,说明位于青藏高原上,在其谷地中气候温润宜人,说明该幽谷应位于藏南谷地。第10题,藏南地区的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西南季风沿河谷深入,带来了丰富的热量和水分。 (2016·安庆高二检测)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 (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12.该示意图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 ( ) A.河谷农业 B.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解析】11选B,12选C。第11题,①可根据空气湿度增大是蒸发增强的体现;②可根据前后条件结合选项共同推测为气温变幅减小;而蒸腾作用增强可导致③降水增加。第12题,由图可知该农业类型应为灌溉农业,选项C即为灌溉农业代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6分) 材料一 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流域内最高海拔2 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为67.74%。 材料二 下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和植被分布示意图。 8 (1)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征是 __。 (2)从图上判断纳板河流域的植被差异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要分析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3)本区靠近橡胶种植北界。简要分析这里水热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4)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在扩大,简要分析橡胶面积扩大对该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形地势特征。第(2)题,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热带地区,该地出现了亚热带植被,主要是受山地地形的影响,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该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与纬度较低、地形复杂密切相关。第(3)题,结合西双版纳的位置可知,其北部有山脉可以阻挡冷空气南下,因此其比同纬度地区的温度较高,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第(4)题,扩大橡胶种植面积,会导致天然植被破坏,该地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且过度的农业活动会带来环境污染。 答案:(1)山地、丘陵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山河相间分布 (2)垂直(从山麓到山顶的) 纬度低、水热充足、自身植物种类繁多;区内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多;交通不便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受破坏与干扰小。 (3)北部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南下(山谷开口向南),光热资源充足;夏季风在地形阻挡下降水充足。 (4)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14.(2016·浙江联考)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 8 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材料二 图1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截至2015年),图2的甲、乙分别为近十年间江西省、江苏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 (1)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 (2)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 (3)与江苏省比较,江西省耕地减少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主要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优惠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长江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先进,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弱,但资源丰富。第(3)题,江西的耕地减少主要表现为生态退耕,主要从其地形特点等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经济实力强。 (2)东部城市带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中部城市带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东中部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 8 (3)生态退耕比例大 原因:江西省地处河流中上游,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多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生态问题和灾害);生态退耕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