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专题3 陆地环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专题3 陆地环境

‎2007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 专题3 陆地环境 一、考情深度解读 ‎1.考点分布 ‎2.命题趋向 本部分内容高考命题主要侧重于能力的考查,命题形式以现实问题为背景的各种图表、材料分析呈现。   1. 以承压水、潜水等知识为载体,考察三类径流、水体污染、水循环;   2. 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考察地形、地貌对自然植被、生产生活的影响;   3. 以区域地理问题为载体考察地质、地形特点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   4. 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与区域地理结合进行命题。   5. 围绕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命题,综合考查考生的知识回放、对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地质构造与采矿、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类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洪涝与干旱、沙尘暴等)和生态灾害的形成与危害。‎ 二、主干知识整合 一、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三、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多雨、少雨)蒸发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有关)。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来源的水量变化   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0 ℃)。冬季较寒冷地区由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易发生凌汛。   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的覆盖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航运价值: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稳,河道深且宽阔,无瀑布急流,通航价值大(一般在河流下游)。   水能资源: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一般在河流上中游)。峡谷地段适于筑坝。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丰富。   人类活动:河流两岸一般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四、河流水的补给来源 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三、重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找矿、找水的应用: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盆地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2. 工程建设的应用: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水库选址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例1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3-1),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1~4题。‎ ‎1. 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B. 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 ‎ 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堑   2. 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  )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   C. 冰川作用       D. 海浪作用   3. 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该题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以及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从图中看,沙漠景观一般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为治理流动沙丘,多在沙丘的迎风坡,即沙丘的缓坡种草植树,可以削减风速,抑制沙丘流动,但由于②处与①处的相对高度较大,因而应在③处种草植树。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①处是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 ‎【答案】  1. A  2. A  3. C  4. A ‎  探究点二 地下水 潜水位等值线的判读   1.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 河流流向判读。   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4. 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   5.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6.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7.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判读。   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   如右图所示:a. 潜水补给河流;b. 河流补给地下水;c. 左岸河流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流。‎ 例2 读右图,回答1~2题。‎ ‎1. 若图中虚线表示等高线(单位:米),则图中实线可表示       (  )   ①集水线 ②分水线 ③黄河的某一段④塔里 木河的某一段 ‎   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2. 若图中实线表示河流,虚线表示潜水线(单位: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河水补给潜水 ②潜水补给河水 ③河流自东向西流 ④河流自西向东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主要等潜水水位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该题变换思维设置问题,要求对等高线、等潜水线等问题一般判读方法比较熟悉,若为等高线,图中实线为山脊线即分水岭;若为潜水线,则河水水位高于两岸潜水水位,说明河水补给潜水、河流自西向东流。    【答案】  1. B    2. B 例3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3-4回答1~3题。‎ ‎1.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  ) A. 10米   B. 5米  ‎ C. 2.5米   D. 0米 2. 地下水流速        (  ) A. ①=②  B. ②=④  ‎ C. ①>③   D. ③>④ 3.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甲位于15米等高线和10米等水位线相交点,潜水埋藏深度为二者的差值;①处比③处坡度大,故地下水的流速更大;③处地势较低,位于谷地,水沟与等水位线平行,且位于等潜水线由密变疏之处,因此是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 探究点三 河流径流过程曲线的判读 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河流的径流总量的大小。如河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河流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有很大差别。   (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5)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6)有的过程线图中附加其他内容,如降水量、气温等,可以辅助判断。‎ 例4 下图甲图是我国一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乙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读后回答:‎ ‎1. 甲图中A、B、C表示这条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    补给,B是     补给,C是    补给。   2. 甲图中河流径流总量越大,C补给形式补给的量越   ,理由是:          。   3. 该河可能位于我国             地区,理由是              。   4. 甲图①②两曲线,哪条是筑坝后测得的?       ,理由是           。   5. 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            ;原因是           。‎ ‎【解析】 从甲图中河流流量变化的情况和季节可知:A为雨水补给,B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为地下水补给。从①②两流量变化特点来看,②为筑坝之后的流量,因为筑坝后,形成的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能削减洪峰,增加枯水期流量。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三种补给形式,各具特点:A补给集中于7、8、9月,B补给集中于3、4月,C补给较稳定,枯水期补给多,丰水期补给少,综合这些特点该河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森林被砍伐后,河流流量曲线将更加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大增。‎ ‎【答案】  1. 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2. 小 当河流水位接近或高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 3. 东北 该河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形成春汛 4. ② 流量曲线平稳  5. 图略 森林砍伐前,流量较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 森林可截留一部分雨水,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探究点四 关于雪线高度问题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1. 温度。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全球雪线高度分布的总趋势是两极最低,向低纬度逐渐升高。同一山体,一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   2. 降水量。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相关。   3. 地表起伏影响。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  例5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限称为雪线。读“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图(右图)”,完成1~3题:‎ ‎1. 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   (  )   A. 降水量、蒸发量和地形   B. 气温、地形和坡向   C. 降水量、气温和地形   D. 山势、降水量和纬度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南北半球的雪线高度对称分布   B.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雪线比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   C. 赤道地区的雪线最高   D. 北极圈地区没有雪线   3.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高度是         (  )   A. 6 000米       B. 4 500米 ‎   C. 2 500米       D. 2 000米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全球雪线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全球雪线分布曲线,可以看出雪线高度分布总的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说明与气温呈正相关,而在赤道地区偏低,在副热带地区偏高,说明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另外与地形也有关;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由于是陆地,而南半球高纬度为海洋,故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雪线比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地区,从图中可以读出雪线高度低于5 000米,大约为4 500米。‎ ‎【答案】   1. C   2. B   3. B 例6 2005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测量精度为±0.21米,下图为珠穆朗玛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 甲点的海拔最有可能的是        (  )   A. 5 600米   B. 4 900米   C. 6 100米   D. 5 000米 2. 图中所画雪线正确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解析】‎ 图可知,甲地在5 000米和6 000米两条等高 线之间,故选A。2. 珠穆朗玛峰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冰川类型为海洋性冰川,生长快,消融快,雪线低;北坡相反,雪线反比南坡高,由此判断A、C两项不正确。④线在南坡的最低高度只有2 000多米,如果此线是雪线,则山麓的海拔即使为0米,一年中最高月气温也只有12℃左右,显然是不可能的,D项错误。故选B。   【答案】   1. A     2. B 探究点五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类型(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   1.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反之越简单。如下图:‎ ‎2.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起始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如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类似。   3. 同一山体相同自然带阳坡分布的高度高于阴坡。‎ 例7 读中国西部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下图),据此回答1~4题。‎ 备注:图中箭头代表暖湿气流的运动方向   1. 山麓耕地牧场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甲地属另一自然带,则其名称应为               (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2. 某日,暖湿气流按a、b、c、d、e的顺序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空气中水汽在b处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可能形成丰富地形雨的范围是位于    之间             (  )   A. a~b   B. b~c  C. c~d   D. d~e   3. 若由a到b,气温按垂直递减率下降,而b到c气温下降,比率会减小,原因最可能是              (  )   A. 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少 ‎   B. 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高于b~c   C. 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D. 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 ‎4. 由图可见,e地气温明显高于a地,说明e受     (  )   A. 气旋影响       B. 锋面影响   C. 高气压影响      D. 焚风影响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甲的下方为耕地牧场,上面是针叶林带,则甲应该是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因为中国西部不可能有亚热带自然带,且降水较少,地势较高,出现温带落叶林的机会也少。‎ ‎【答案】   1. C  2. B  3. D  4. D 例8 下面是沿16°纬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读后回答问题:‎ ‎ 1. A处自然带名称为     ,该地出现的这种自然带属    地带性现象;B处自然带名称为     ,该地出现的这种自然带属      现象。‎ ‎2. C、D两地地形相比,形成较早(年龄较老)的是   ,目前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是    ,有可能找到大量有色金属的是    ,流水侵蚀更强烈的是    。   3. E处海底有可能找到      矿。   4. 某人从A处先后向南后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带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大洲的判断、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自然带的分布、地质作用与矿产资源等,本题的综合性较强,跨度也较大,要求掌握的知识也较多,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通过16°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来判断出该地形剖面图是哪一个洲的剖面图。读图可知,该洲西部是山地,东部是低矮的高原,可以判断该地为南美洲沿16°纬线的地形剖面图。然后根据南美洲所处的自然带情况、临海洋的情况、附近海域的洋流情况以及气候、地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就能正确回答其他题目。‎ ‎【答案】 1.热带荒漠带 纬度 热带雨林带 非地带性 2. D D C D 3.锰结核 4.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规律技巧提炼 一、地形特征的描述及分析   1. 地形特征的描述。   (1)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   (2)地势及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区分布;   (4)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2. 地形相关分析。   (1)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来解释;   (2)地形影响分析——既要分析地形对所在区域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又要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农业、交通线、水利工程、城市区位)的影响。‎ ‎  二、河流特征的描述与分析 四、课标新题借鉴 ‎[2007届·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卷]以下材料一、二为河流测量与考察研究。   材料一 下图是测量某条河流河曲处的各横截面不同点的深度而完成的测绘图。‎ 材料二 下图是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 ‎(1)绘画BB′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2)根据上述所作的剖面图,指出河流两岸的地表形态,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3)指出该河流①、②、③的补给方式。   (4)指出该河流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并说明理由。‎ ‎ (2)B岸:河岸较陡,受河流弯曲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向B岸流,所以水深、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B′岸:水较浅、水流慢,为流水沉积作用,河(沙)滩较发育。   (3)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地下水   (4)华北地区 4~6月补给较小,气候春旱;夏季主为降水;冬季较漫长,有融雪现象,3月融雪现象明显。   【点评】 该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根据深度绘出河床剖面图,根据河流流量过程线判断河流水文特征及补给特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