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必修稳态与环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高考必修稳态与环境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23课时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P46~P51)‎ ‎1.生长素(IAA)的发现过程(B)‎ ‎(1)达尔文实验 光 光 现象:不生长,不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光 光 现象: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2)拜尔实验 ‎ ‎ ‎ ‎ 现象: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 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温特实验 ‎ ‎ ‎ ‎ ‎ 琼脂 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4)总结:‎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伸长区 ‎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 ‎④生长弯曲的部位是:伸长区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A)‎ ‎(1)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 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侧到背光侧 ‎ ‎(3)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B)‎ ‎(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2)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作用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作用不同 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B)‎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2)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 考点二 其他植物激素(A) (P53~P54)‎ 激素种类 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考点三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P51--P52)‎ ‎1、实验原理(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在最适浓度下插条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自变量 因变量 ‎2、材料器具 ‎1)生长旺盛的1年生枝条(原因: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2)蒸馏水、烧杯、量筒、玻璃棒;‎ ‎3)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2,4-D、IPA、IBA、生根粉等。‎ ‎3、扦插枝条的处理 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合成生长素,利于插条成活),所选枝条芽数尽量一样多。‎ ‎4、处理插条的方法 ‎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5、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 ‎ ‎2)对照原则 ‎3)等量原则(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如处理时间的长短、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等都应该相同)‎ ‎4)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 ‎ ‎5)科学性原则 ‎6、预实验 ‎1.含义: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浓度梯度更小的实验。‎ ‎2.意义: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7、进行实验(A)‎ ‎1)实验设计 ①把形态、大小基本一样的某种植物枝条随机分成10组,每组3枝;‎ ②把预实验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稀释成9份浸泡液,处理插条。(9份浸泡液之间的浓度梯度比预实验中要小)‎ ③取10个矿泉水瓶,编号。第1瓶中放入清水,另9个瓶中依次放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浸泡液。用浸泡法处理枝条。‎ ④将处理过的枝条和一组未处理枝条放入瓶中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并记录生根情况。‎ ‎2)实验记录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幼根长度 幼根条数 ‎8、结果分析及结论(C)‎ 在最适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说明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不同 第24课时 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一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P16)‎ ‎1.反射和反射弧(B)‎ ‎(1)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包括神经纤维)。‎ ‎(2)功能: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考点二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P17~P20)‎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特点(B)‎ ‎(1)传导过程 ‎①静息状态时: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 ②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③恢复到静息状态时:电位(内负外正)‎ ‎(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2.突触的结构特点(A)‎ 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B)‎ ‎(1)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传递方向:单向传递(轴突→树突或轴突→胞体)‎ ‎(3)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考点三 人脑的高级功能 (P20~P21)‎ ‎1.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B)‎ ‎ 大 脑:最高级中枢 ‎ 人脑 小 脑:维持身体平衡 ‎ 下丘脑:体温、血糖、水盐平衡中枢 ‎ 脑 干:呼吸中枢等 ‎ ‎ ‎2.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A)‎ ‎ S区------发生障碍,不会讲话 H区------发生障碍,听不懂别人的话 ‎ W区-----发生障碍,不会写字 V区----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 第25课时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 考点一 动物激素的调节(A) (P23~P29)‎ ‎1.动物激素的种类 动物激素名称 分泌部位 备注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合成该激素需碘,‎ 幼年缺少会引起呆小症,‎ 成年缺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过多会引起甲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生长激素 垂体 幼年过多会导致巨人症,‎ 幼年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促甲状腺激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升血糖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降血糖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 ‎ 下丘脑 负 反 馈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 垂体 ‎↓ ‎ 促甲状腺激素 ‎ ‎↓ (+) ‎ 甲状腺 ‎↓‎ ‎ 甲状腺激素 ‎↓‎ 细胞代谢 ‎+代表促进 -代表抑制 ‎3.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 (1)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反的作用。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2)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同的作用。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4.激素调节的特点 ‎ 1)微量和高效 ‎ 2)通过体液运输 ‎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考点二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B) ‎ ‎1.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事例 激素种类 实例 催情激素 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精率 性引诱剂 ‎(昆虫外激素)‎ 干扰雌雄虫之间原有的信息联系,干扰它们之间的正常交配 保幼激素 处理家蚕,延长幼虫期,提高蚕丝的质量和产量 蜕皮激素 缺乏桑叶时,用蜕皮激素处理后,提前结茧,减少损失;‎ 还可以防治菜青虫。‎ 性激素 阉割以缩短猪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生长激素 促进奶牛、猪、羊等动物的生长 胰岛素 治疗糖尿病 孕激素 口服避孕药(人工合成孕激素类药物),抑制女性排卵,用于计划生育 考点三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P31)‎ ‎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体液调节:由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考点四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P32)‎ ‎1.体温的调节 ‎ 寒冷:神经--体液调节 炎热:神经调节 ‎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产生渴觉:大脑皮层 调节中枢:下丘脑 第26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稳态的生理意义 (P2~P9)‎ ‎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A)‎ 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内环境(B)‎ ‎(1)概念: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770kPa;主要与Na+、Cl—有关 酸碱度:pH7.35—7.45;与HCO3— 、HPO42— 有关 ‎ 温度: ‎37℃‎左右。‎ ‎(4)作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稳态的调节机制(B)‎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 ‎ 态。‎ ‎(2)调节机制:主要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调节实例: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注: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二 血糖调节(B)(P25~P27)‎ ‎1.血糖的来源以及去路 ‎2.调节过程 血 糖 升 高 ‎↓ ↑ ‎ ‎ 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 ‎↓ ↑ ‎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 ‎↓ ↑ ‎ 血 糖 降 低 第27课时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2)‎ 考点一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P35~P40)‎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A)‎ ‎(1)免疫免疫细胞的组成: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 ‎(2)功能:①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②监控功能和清除功能 ③调节功能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B)‎ ‎(1)体液免疫 特异性结合 ‎ (少数抗原) 抗体 ‎ ‎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效应B细胞 ‎ (绝大数抗原)‎ ‎ 增殖分化 ‎ 记忆细胞 ‎(抗原非首次进入机体内)‎ 注:①抗体的本质是球蛋白 ②抗原为病毒或自身病发、衰老细胞(癌细胞)‎ ‎(2)细胞免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病毒)‎ ‎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 ‎ ‎ ‎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 ‎ 病毒 效应T细胞 ‎ ‎ 宿主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裂解死亡 ‎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 考点二 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P41)‎ ‎1.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存在部位(A)‎ (1) 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 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3) 存在部位: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 ‎ ‎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A)‎ 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得人体因其他微生物感染或癌症而死亡。‎ ‎3.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A)‎ 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主要危险行为:注射器吸毒、性滥交。‎ ‎ ‎ ‎ ‎ 第28课时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 (P60~P64)‎ ‎1.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A)‎ ‎(1)概念: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本特征:‎ ‎①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 ③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 ④年龄组成: 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 ‎ 增长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呈增长趋势 稳定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 衰退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呈较少趋势 ‎⑤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A)‎ ‎(1)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正方形 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长方形时 注:计数时,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个体/总数=重捕中标记数/重捕数 考点二 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数学模型 (P65~P68)‎ 1.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B)‎ 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1)“J”型曲线: ‎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 ‎ ‎ (理想条件、实验室条件、刚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 ‎2)“S”型曲线 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有限,有天敌等 ‎ 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注: 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资源开发与利用:维持在K/2; 有害生物防治:务必严防达K/2值处 ‎2.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A)‎ ‎ 在对待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指导意义,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最多。‎ 考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P68~P69)‎ 一、实验目的:‎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B)‎ ‎1.酵母菌属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基的成分、体积、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3.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J 型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S 型曲线。‎ 三、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四、实验步骤 ‎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 ‎3.将试管在18~‎25℃‎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法 ‎①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 ‎②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的小方格内,‎ ‎③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④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显微观察计数。‎ ‎5.记录结果: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C)‎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先  增加   再稳定后 保持相对稳定   。‎ 六、注意事项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2.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需要稀释。‎ ‎4.不需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5.该实验需设置重复实验,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 ‎6.每天计数的时间要固定。‎ ‎7.结果用记录表表示,表格设计如下:‎ 酵母菌数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1‎ ‎2‎ ‎3‎ 平均值 ‎8.血球计数板使用后,应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无水乙醇、丙醇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七、血球计数板及计数方法 ‎1.血球计数板简介 ‎(1)如上图1所示: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有4条槽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9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2)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不论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其每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X25=400个小方格。‎ ‎(3)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后,计数室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2.如何计数 ‎(1)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方法 ‎①计数时,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 ‎②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设4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A',稀释倍数为B',‎ 则一个大方格中的菌数=(A'/4)×16×B';‎ ‎1ml菌液中总菌数=(A'/4)×16×B'×10×1000=4×‎104A'·B'(个)‎ ‎(2)25格×16格规格的计数方法 ‎①计数时,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②25格×16格规格的计算公式: ‎ 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培养液稀释倍数为B,‎ 则一个大方格中的菌数=(A/5)×25×B;‎ ‎1mL菌液中的菌数=(A/5)×25×B×10×1000 =5×‎104A·B(个)‎ 附:单拉换算:‎1m3‎=1000dm3‎ ‎1dm3(‎1L)=‎1000cm3‎ ‎1cm‎3(1ml)=‎1000mm3‎ 注意:计数一个样品要取两个计数室的平均值,若相差太大,则需重新计数。‎ ‎3.两种规格计数板的计数方法示意图:‎ 第29课时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特征(A) (P71---P75)‎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2.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概念 举例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老鹰捕食老鼠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 空间等。‎ 在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着青霉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生)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人体内的蛔虫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物在一起,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群落水平结构一般呈镶嵌分布。‎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P78~P82)‎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B)‎ ‎(1)群落演替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类型 ‎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 注:干旱的荒漠地区一般只能到草本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A)‎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30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P88~P92)‎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A)‎ 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B)‎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无机盐等 生产者:自养型的生物 光合作用类型,如绿色植物 化能合成作用类型,如硝化细菌 ‎ 作用:将无机物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消费者:异养型的生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寄生动物 ‎ 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解者:异养型的生物:腐生的细菌、真菌、动物(蚯蚓、蜣螂等)‎ ‎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 ‎ 注: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紧密联系。 如果非得少一个,可缺少消费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 ‎ 植物 蝗虫 青蛙 蛇 鹰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第31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7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P93~P101)‎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B)‎ ‎(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动的过程 摄入量=粪便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 ‎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 去向: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 分解者利用 ‎ ‎ ‎ 注:所有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 ‎ ‎ 单向流动 ‎(3)能量流动的特点 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10%—20%)‎ ‎(4)能量金字塔:处于最底层是生产者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B)‎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物质循环概念和特点(B)‎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 ‎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 注:1.‎ ‎ A A 生产者 ①光合作用 ‎ ‎ 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②呼吸作用 ‎ ② ① C 消费者 ③呼吸作用 ‎ B D 分解者 ④分解作用 ‎ ③ ④ ‎ ‎ C D ‎2.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形式为CO2;在生物群落中碳循环形式为有机物 ‎3.温室效应的原因:植被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 解决办法: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第32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考点一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P105~P108)‎ 1.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 ‎ 物理信息 例如:光、声、色、温度、湿度、地磁等 ‎①信息的种类 化学信息 例如:生物碱、有机酸等 ‎ 行为信息 例如:生物的行为特征(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②信息传递的作用: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 ‎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P109~P111)‎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1)概念:生态系统的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3) 种类 ‎ ‎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注:‎ 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B)‎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 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于功能的协调。如防护林。‎ 考点三 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 (P112)‎ ‎1.实验原理(B)‎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2.实验材料、方法步骤(A)‎ ‎(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 (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城上,沙土层厚5‎-10cm。在缸内低处倒进水。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水中,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沙土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花土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花土上。‎ ‎ (3)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 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续观察一星期。‎ ‎(4)可将观察结果记录于下表。‎ 时 间 数 量 生 物 ‎3.实验结果与分析(C)‎ 注:①生态瓶制成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②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③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可以让里面的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④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⑤小生态瓶的采光,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否则瓶内水温过高,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⑥维持的时间越长,表明设计的越合理。‎ 第33课时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 (P119~P121)‎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②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 ‎③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注: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的1/4。‎ 考点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A) (P123~P124)‎ ‎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考点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A) (P124~P127)‎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①就地保护: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景区等。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 ‎ 机会。‎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