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22讲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 界 [考 纲] 工业革命。 [课 标]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蒸汽”的力量 1.工业革命 (1)条件 (2)表现 (3)影响 细节点拨 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源是市场的不断扩大;范围主要在纺织、动力、交通运输等方面;之所以开始于棉纺织行业,就是因为它是新兴行业,便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敲响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警钟。 2.打造“世界工厂” (1)原因 (2)影响 3.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形成条件 (2)形成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的“门户开放”。 (3)成熟标志: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____________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细节点拨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而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则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地区。 二、走向整体的世界 1.电气时代的来临 (1)条件 (2)中心:________和德国是发源地和中心。 (3)表现 (4)影响 2.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瓜分世界的狂潮 (1)背景 (2)目的: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3)概况: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国家 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要求重新________世界。 (4)美国对外政策 细节点拨 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特征 (1)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的,以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财富为主要手段,是赤裸裸的公开暴力掠夺。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要目的。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世界连接为一体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3)表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4)影响 易混易错 (1)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在16世纪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7世纪是荷兰,在18世纪是英国。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型交通工具是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型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 (3)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从生产力变革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英国的工业革命 主题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史论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于18世纪中期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 史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全球通史》 史料二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两则史料从多个方面揭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如图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前 提 和 条 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资本 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 市场 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劳动力 英国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自然科学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 社会环境 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工 业 成 就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代替蒸汽动力 动力机器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工业结构 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 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技术改进。开始由轻工业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近代化 工业布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 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进步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欧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引起资产阶级革命和变革 (2)对殖民地: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3)对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对欧美: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 (2)对殖民地: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3)对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负面性影响: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塑料、电池、机器的噪音、工厂的粉尘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史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史料表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史料二 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 史料表明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英国具有广阔的原料产地。 史料三 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史料表明在工业革命冲击下,享乐主义盛行,道德信仰滑坡,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 史料四 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世界史资料汇编》 史料表明殖民掠夺使落后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带来巨大灾难。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主题1 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其过程 (1)途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等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2)过程 阶段 推动事件 主要特征 重大作用 雏形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 萌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① 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②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壮大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进一步拓展 早期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 依靠便捷的交通和廉价的商品,以武力和实力作后盾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手段 记忆方法点拨 “一、二、三”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知识 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二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主题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影响 (1)积极方面:①促进了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融合,带动了动植物物种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②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③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2)消极方面:①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最终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②资本主义列强间 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不可避免地导致军备竞赛、军事结盟及军事对抗和战争。 例1 (2011·大纲全国高考)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 )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答案 B 审题突破 例2 (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审题突破 ①美国,1600年为殖民地,经济应最落后× ②英国,1870年左右成为“世界工厂”,应最发达√ ③荷兰,1700年丧失霸权,此时为转折点× ④西班牙,封建国家,工业革命后应最落后× 例3 (2010·北京高考)(节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审题突破 本题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低碳生活”为切入点命题。分析原因则要用足材料信息,如:“木炭短缺”“工业革命”等,同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而普及了机器生产及交通工具变革,极大地解决了工业革命前及工业革命初期的能源困扰问题,煤炭的产量因此剧增。 题型突破 数字、表格、趋势图试题的一般解法 (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项间比: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4)细审题、扣而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现实新闻焦点隐含的历史信息 1.2012年,低碳环保是媒体最热的名词,倡导从节电、节气、回收等几环节改变生产、生活细节。低碳环保针对的现象不包括 ( ) A.工业革命―→煤 B.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 C.现代交通―→汽车 D.当代航天―→太阳能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工业革命 2.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将投资1 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建立低碳燃料标准。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利用始于 ( ) A.新航路的开辟 B.蒸汽动力的推广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电力的广泛应用 题点 概念——世界市场 3.一篇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文明史观 4.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 ―→―→―→―→…… A.铁器文明 B.工业文明 C.电气文明 D.蒸汽文明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运用所学知识审读史料 5.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门去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 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某历史课外 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报,宣传材料中的“发明”,下列适合的标题是 ( ) A.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来临 2.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 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3.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4.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 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5.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 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 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6.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喷 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洲际间联系加强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是 ( ) A.科学研究 B.市场竞争 C.资本集中 D.人才流动 8.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 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 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9.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这里“巨大的变化”主要是指 ( )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10.《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约1 800 48% 52% 法国 约3 600 75% 25% 中国 约4 3200 89% 11%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11.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够 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 A.石油工业飞速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2.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 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逐渐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一 直持续到今天,仍是世界舞台中一个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材料二 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基于这一政策,英国是如何用武力强迫中国减免关税的?(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莱—斯姆特法令实施的结果,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世界市场的认识。(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 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 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 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 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L·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描述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4分) (2)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10分) (3)在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赢得独立后,这种联系是否还存在?说出你的理由。(6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1)②圈地运动 ④代议制度 (2)①棉纺织业 2.(1)③自由主义 ⑤自由贸易 (2)②伦敦 3.(3)自由主义 二、1.(2)美国 (3)③电 2.(1)①帝国主义 (3)瓜分 (4)③门户开放 命题探究 1.D 2.C 3.D 4.B 5.A 课时规范训练 1.C 2.B 3.C 4.B 5.C 6.D 7.A 8.B 9.C 10.B 11.D 12.D 13.(1)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英国已掌握经济霸权,在世界市场上有最强的竞争力;亚当·斯密等人提出自由主义学说。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达到其目的。 (2)结果: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和关税战。 影响:国际贸易萎缩,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3)世界市场是一个互相竞争,又彼此依存的经济体系;要想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地扩充自身实力,并进行适时调整。 14.(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2)①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而赤裸裸的掠夺和奴役成为殖民地人民的灾难。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资产阶级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工业产品的输出和工业原料的输入,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的改善,使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3)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考╓试∷题≧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