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事件 安徽省无为县教子湾中学 238341 王廷虎 王 安 例1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结合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大面积旱情,考查了水的净化、硬水的软化、水的组成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知识。净化水的常见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日常生活可利用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同时在生活中常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氧气,负极上产生氢气,电解水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等结论;生活中的节水方法有很多种,如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油浇花、冲厕所等。 答案 (1)过滤 (2)肥皂水 煮沸(或蒸馏) (3)氧气(或O2) 氢气(或H2) 氢、氧(或H、O) (4)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例2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对碘有了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碘(127)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该元素在人体中为一种________(填“常 量”或“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乏碘元素就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食用的加碘盐中的碘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________,KIO3受热易分解,因此做菜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的核裂变可产生放射性碘l31和铯l37,其中碘131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和________个中子。科学证明,每人日服用含碘100 mg的碘片能有效阻止碘131的辐射。曾一度被抢购的加碘盐每500 g中含碘20 mg,按上述标准,即使这些碘都转化成能防止辐射的碘,每人每天应吃________g加碘盐才起作用,这远远超出了人体正常摄入食盐量,显然是不科学的! (4)这次核泄漏事故,使新能源的开发和安全使用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除了开发和利用核能之外,人类还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本题借助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考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的化合价、化学计算、新能源的开发等知识。碘在人体中是一种微量元素,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根据在化合物中,正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KIO3中,K为+1价,O为-2价,则I的化合价为+5价;由于KIO3受热易分解,因此做菜时最好要等到菜快出锅时加入碘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131-53=78;500 g加碘盐中含碘20 mg,2500 g加碘盐中方才含碘100 mg;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 答案 (1)微量 甲状腺肿(或大脖子病) (2)+5 菜快要出锅时再加盐 (3)78 2500 (4)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潮汐能(答任一合理答案即可) 例3 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 ②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 ③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④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________;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步伐黑心业者 (4)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新闻热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含义、有机物的概念以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判断等。C24H38O4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4个碳原子,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8=144﹕19;故正确的是①③;物理性质是描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通过所给材料可知:该物质在塑料、饮料、果冻、方便面等食品中可能会有添加,因此远离塑化剂就是不吃或者少吃可能含有塑化剂的食品,狠狠打击不法生产商等。 答案 (1)①③ (2)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中两条即可) (3)①③④ (4)尽量少吃方便面(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例4 4月8日凌晨3时10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到5时30分,隧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_________。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来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油罐车内装有易燃的溶剂油,应贴有“易燃液体”的标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充足的空气(或氧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不能燃烧;身处火灾现场要积极自救,油罐车起火燃烧时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危险应迅速远离,不要脱下衣物参与救火。 答案 (1)C (2)充足的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水能降低环境温度,使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凡叙述合理均可) (4)A 例5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_______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铜块”、“锌块”、“铅块”)。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____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____________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解析 贮氢合金在贮氢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为了防止轮船外壳不易腐蚀,可在船身外装上比铁更活泼的金属锌。硝酸钙与碳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NO3)2+(NH4)2CO3=CaCO3↓+2NH4NO3,属于复分解反应;可用过滤的方法将CaCO3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为了防止碳酸钙在高温灼烧时分解,从而使所制得的碳酸钙中含有杂质氧化钙而不纯,因此在生产高纯碳酸钙时,应该选择“220℃恒温干燥”;在生产高纯氧化钙的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玉米塑料”是一种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因此它的使用可大大减少白色污染;尼龙是合成纤维,而蚕丝是天然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别。 答案 (1)化学 锌块 (2)①复分解反应 ②过滤 ③高温灼烧会使碳酸钙分解,所得的碳酸钙含有杂质氧化钙而不纯 ④CaO+H2O=Ca(OH)2 (3)白色 灼烧 例6 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有Cr3+和SO42-组成,则硫酸铬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猜 想】 猜想1:只有乙醇 猜想2:只有乙酸 猜想3: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根据题意易知猜想3为:既有乙醇,也有乙酸;要想证明猜想3,必须依据乙醇(C2H5OH)的水溶液呈中性,乙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的特点。依据酸的通性,可有多种方法来确定乙酸(CH3COOH)的存在。 答案 (1)C2H5OH+3O22CO2+3H2O (2)Cr2(SO4)3 (3)【猜想】猜想3:既有乙醇,也有乙酸 【实验探究】实验现象①:橙色变蓝绿色(或变蓝绿色) 实验操作② 实验现象② 答案1 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 变红色 答案2 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有气泡生成 答案3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或石灰石等)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有气泡生成 答案4 取少量铁粉(或镁、铝、锌等)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有气泡生成 答案5 取少量氧化铜(或氧化铁等)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固体逐渐溶解 答案6 在白瓷片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滴管取少量白酒滴到试纸上 红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