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8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捷胜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看油是否透明 B.闻油是否有异味 C.问油的生产厂家 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 ‎2.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用适量的水区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3.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4.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镁、铝、铜 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6.三月中旬,湖南媒体报道,不法商贩用具有漂白防腐作用的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处理生姜,使生姜变得又黄又亮,从而谋取利益.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6‎ ‎7.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8.加碘食盐中常含有碘酸钾(KIO3),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数值为53 B.碘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C.碘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在KIO3中碘为+5价 ‎9.金属钛被誉为“未来金属”,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如图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B.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C.钛离子Ti3+中含有25个电子 D.金属钛的化学式为Ti2‎ ‎10.“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11.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利用你储备的化学知识,你觉得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比较井水和蒸馏水的硬度 B.探究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验证蛋壳能否溶于酸 D.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 B.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14.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 ‎ 二、填空题(共22分)‎ ‎15.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钙离子______;‎ ‎②3个氨气分子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铵态氮肥是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__;‎ ‎③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______.‎ ‎16.(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之一为CH3Cl,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 ‎(2)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用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换.‎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有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17.某天然矿泉水标签(已破损)如图,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1)标签中只有硫酸根离子符号被损毁,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应该是______;‎ ‎(2)该天然矿泉水产地儿童智力发育较好可能与矿泉水中的______有关;该矿泉水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18.猕猴桃是我市特有的水果之一,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一般水果.如下表为猕猴桃汁饮料的部分营养成分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猕猴桃营养成分表 ‎(每100克果实中含)‎ 维生素C ‎200﹣400毫克 蛋白质 ‎1600毫克 钙 ‎34毫克 钾 ‎145毫克 铁 ‎12毫克 ‎(1)在营养成分表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______;‎ ‎(2)饮食猕猴桃汁能摄取适量的铁,可预防因缺铁而引起的______;‎ ‎(3)图中钙、钾、铁指的是______(填“原子”、“单质”或“元素”);‎ ‎(4)猕猴桃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则其果汁的pH______(填“<7”、“=7”或“>7”).‎ ‎19.图1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从如图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②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中没有固体存在 D.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 三、简答题(共14分)‎ ‎20.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图.‎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要用到______.‎ ‎(2)加入KOH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X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3)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_(填化学式).‎ ‎21.已知:A是红色粉末,B、C是氧化物,D、I是常见金属,E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 ‎(2)上述转化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 ‎(3)为了安全,点燃G气体之前要______.‎ ‎(4)写出与上述转化①、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③______.‎ ‎ ‎ 四、实验题(共23分)‎ ‎22.(14分)(2016•东莞市校级一模)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选用A或B装置都能制备的气体是______,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答出一种即可)______.‎ ‎(3)用B装置还可以制取______气体,制取该气体时,在锥形瓶加入的是______,在分液漏斗中加入______;检验D装置收集满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4)现有如下资料:‎ 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NO2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室制取少量NO2气体的方法:废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2气体.制取N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①制取N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②若用F装置来收集NO2,气体应从接口______(填序号,下同)处进入集气瓶,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在制取NO2时你认为在装置F后连接的装置是______.‎ ‎2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_____,还需进一步验证.‎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又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a.该气体可能是CO2;‎ b.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查阅资料】‎ ‎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结论】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 ‎ ‎2016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捷胜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2012•安顺)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看油是否透明 B.闻油是否有异味 C.问油的生产厂家 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看油是否透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闻油是否有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问油的生产厂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油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 ‎ ‎2.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D.用适量的水区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本题属于鉴别题,根据题目给出信息可知: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灭火,因此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灭火,因此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别,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气体的区分、棉花和羊毛、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等物质的鉴别,有关物质的性质要记牢,并理解应用.‎ ‎ ‎ ‎3.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运用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解答本题.‎ 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 C、检查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 D、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解答】解:A、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故A操作正确.‎ 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B操作正确.‎ C、检查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故C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密度大,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发生危险,故D不对.‎ 故选D ‎【点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 ‎ ‎4.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分析】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解决白色污染有两条途径:一是回收利用,二是寻找代用品.‎ ‎【解答】解:A、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B、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造成各种有毒气体,造成更严重的大气污染,错误;‎ 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D、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因为布袋可降解,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白色污染和防治,要明确白色污染主要指聚乙烯等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 ‎ ‎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镁、铝、铜 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B、根据碳单质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解答】解:A、活泼金属:镁、铝;铜是不活泼金属,故A错;‎ B、金刚石、石墨、碳﹣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熟石灰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 D、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熟悉氧化物三要点: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化合物.‎ ‎ ‎ ‎6.三月中旬,湖南媒体报道,不法商贩用具有漂白防腐作用的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处理生姜,使生姜变得又黄又亮,从而谋取利益.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6‎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5=0,则x=+4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 ‎ ‎7.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本题可通过可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得到着火点;③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灭火必须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去考虑.‎ ‎【解答】解:A、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变的,所以A错误;‎ B、木船燃烧必须有充足的可燃物,船上的枯枝和油都是可燃物,所以B正确.‎ C、东南风加大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浓度,致使木船越烧越旺,所以C正确.‎ D、因为木船连在一起,一旦起火,没法及时隔离,造成全部起火.‎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电影《赤壁》中的一个场景为载体考查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 ‎ ‎8.加碘食盐中常含有碘酸钾(KIO3),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数值为53 B.碘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C.碘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在KIO3中碘为+5价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解答即可;‎ B、依据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分析解答;‎ C、依据碘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或其元素名称特点分析解答;‎ D、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2+8+18+18+7=53;‎ B、依据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C、依据碘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或其元素名称特点中含有“石”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因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设碘的化合价是x,则有(+1)+x+(﹣2)×3=0,解得x=+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包含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 ‎ ‎9.金属钛被誉为“未来金属”,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如图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B.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C.钛离子Ti3+中含有25个电子 D.金属钛的化学式为Ti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的信息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 B.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质子数,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故正确;‎ C.钛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钛原子失去3个电子时,还剩余19个电子,故错误;‎ D.钛是金属化学式只能用元素符号表示,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 ‎ ‎10.“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根据常见的碳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属于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11.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利用你储备的化学知识,你觉得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比较井水和蒸馏水的硬度 B.探究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验证蛋壳能否溶于酸 D.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比较井水和蒸馏水的硬度可用肥皂水进行解答;‎ B、根据探究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进行解答;‎ C、根据验证蛋壳能否溶于酸可用醋酸进行实验进行解答;‎ D、根据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进行解答.‎ ‎【解答】解:A、比较井水和蒸馏水的硬度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蒸馏水,泡沫少的是井水,在家庭中能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不能在家庭中完成,故B符合题意;‎ C、验证蛋壳能否溶于酸可用醋酸进行实验,在家庭中能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润滑性,在家庭中能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 ‎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⑤KNO3属于复合肥料;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氧气的用途;酸碱盐的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①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热量;‎ ‎②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氢氧化钙的碱性分析;‎ ‎⑤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⑥根据火碱氢氧化钠显碱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 ‎②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于作电极;‎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 ‎④氢氧化钙显碱性,能够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 ‎⑤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复合肥;‎ ‎⑥氢氧化钠显碱性,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炉具清洁剂成分,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 B.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酸性饮料;‎ B、根据节能环保的措施判断;‎ C、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 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 ‎【解答】解:A、因为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故说法正确;‎ B、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既浪费资源,又消耗生产所用的能源,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故错误;‎ C、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并非越多越好,故错误;‎ 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4.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图象进行分析,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据此解答.‎ ‎【解答】解:A、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当硝酸银全部消耗尽,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挥发出溶质氯化氢气体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开始时pH小于7了,故C错误;‎ D、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现象的图象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具体的反应进行.‎ ‎ ‎ 二、填空题(共22分)‎ ‎15.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钙离子 2Ca2+ ;‎ ‎②3个氨气分子 3NH3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铵态氮肥是 NH4HCO3(合理即可) ;‎ ‎②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 C2H5OH ;‎ ‎③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 NaHC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①碳酸氢铵含有铵根离子,是一种铵态氮肥,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②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③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碳酸氢钠,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2Ca2+.‎ ‎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氨分子可表示为:3NH3.‎ ‎(2)①碳酸氢铵含有铵根离子,是一种铵态氮肥,其化学式为:NH4HCO3(合理即可).‎ ‎②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其化学式为:C2H5OH.‎ ‎③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 故答案为:(1)①2Ca2+;②3NH3;③(2)①NH4HCO3(合理即可);②C2H5OH;③NaH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6.(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之一为CH3Cl,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Cl2CH3Cl+HCl .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Cl2 .‎ ‎(2)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用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换.‎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有 CD (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1)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不同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由三种不同种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两种同种的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2)①根据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分析回答;‎ ‎②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能引起白磷燃烧,说明了物质在溶于水时能放出热量,据此分析.‎ ‎【解答】解:(1)从图示分析,依据小球所代表的原子以及各分子的结构,可推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由方程式可知属于单质的是氯气;‎ 故答案为:‎ CH4+Cl2CH3Cl+HCl;Cl2;:(1)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 ‎(2)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能引起白磷燃烧,说明了物质在溶于水时能放出热量,浓硫酸、氢氧化钠在溶于水时能放出热量,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CaO+H2O═Ca(OH)2;②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构成、燃烧的条件,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明确物质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是否放热来分析.‎ ‎ ‎ ‎17.某天然矿泉水标签(已破损)如图,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1)标签中只有硫酸根离子符号被损毁,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应该是 SO42﹣ ;‎ ‎(2)该天然矿泉水产地儿童智力发育较好可能与矿泉水中的 Zn2+ 有关;该矿泉水显 碱 性(填“酸”、“碱”或“中”).‎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2)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解答】解:(1)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SO42﹣;‎ ‎(2)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该天然矿泉水产地儿童智力发育较好可能与矿泉水中的Zn2+有关.‎ 该天然矿泉水的pH为:7.8±0.5,大于7,显碱性.‎ 故答案为:(1)SO42﹣;(2)Zn2+;碱.‎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18.猕猴桃是我市特有的水果之一,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一般水果.如下表为猕猴桃汁饮料的部分营养成分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猕猴桃营养成分表 ‎(每100克果实中含)‎ 维生素C ‎200﹣400毫克 蛋白质 ‎1600毫克 钙 ‎34毫克 钾 ‎145毫克 铁 ‎12毫克 ‎(1)在营养成分表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 蛋白质 ;‎ ‎(2)饮食猕猴桃汁能摄取适量的铁,可预防因缺铁而引起的 贫血 ;‎ ‎(3)图中钙、钾、铁指的是 元素 (填“原子”、“单质”或“元素”);‎ ‎(4)猕猴桃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则其果汁的pH <7 (填“<7”、“=7”或“>7”).‎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1)从蛋白质分解生成的一部分氨基酸能被氧化成尿素、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去分析解答,所以猕猴桃的营养成分表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 ‎(2)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解答;‎ ‎(3)从表中钙、钾、铁指在化合物中含有一定的钙元素、钾元素和铁元素而不是铁单质、钾单质和钙单质去分析解答;‎ ‎(4)从猕猴桃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则其果汁显酸性,所以其pH小于7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从表中可以看出猕猴桃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维生素、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1)蛋白质分解生成的一部分氨基酸能被氧化成尿素、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所以猕猴桃的营养成分表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故答案为:蛋白质;‎ ‎(2)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答案为:贫血;‎ ‎(3)表中钙、钾、铁指在化合物中含有一定的钙元素、钾元素和铁元素而不是铁单质、钾单质和钙单质;故答案为:元素;‎ ‎(4)由于猕猴桃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则其果汁显酸性,所以其pH小于7;故答案为:<7;‎ ‎【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19.图1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硝酸钾(或KNO3) .‎ ‎(2)从如图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写一条即可).‎ ‎(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②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中没有固体存在 D.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成分判断;‎ ‎(2)从右图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的数值等.‎ ‎(3)由题目中的示意图,可知说法是否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或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则:①2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②又加入30克硝酸钾,只溶解11.6克,③加热后,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由钾30克,全部溶解,此时共溶解80克硝酸钾;⑤降温,由(80﹣31.6)克晶体析出.‎ ‎【解答】解:(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或KNO3).‎ ‎(2)从右图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或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 则:①2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②又加入30克硝酸钾,只溶解11.6克,③加热后,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由钾30克,全部溶解,此时共溶解80克硝酸钾;⑤降温,由(80﹣31.6)克晶体析出;故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②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①③④中没有固体存在.故选ABC.‎ 故答为:‎ ‎(1)硝酸钾(或KNO3);‎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或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写一条即可);‎ ‎(3)ABC ‎【点评】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作用;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 ‎ 三、简答题(共14分)‎ ‎20.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图.‎ ‎(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要用到 漏斗 .‎ ‎(2)加入KOH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MgCl2+2KOH=Mg(OH)2↓+2KCl ;X溶液中的溶质是 碳酸钾 .‎ ‎(3)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H2O、HCl (填化学式).‎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1)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 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钾;‎ ‎(3)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发时水和氯化氢不断减少.‎ ‎【解答】解:(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要用到漏斗.‎ 故填:过滤;漏斗.‎ ‎(2)加入KOH溶液后,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钾,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gCl2+2KOH=Mg(OH)2↓+2KCl;‎ X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钾,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 故填:MgCl2+2KOH=Mg(OH)2↓+2KCl;碳酸钾.‎ ‎(3)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水和氯化氢,水和氯化氢的化学式分别是H2O、HCl.‎ 故填:H2O、HCl.‎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21.已知:A是红色粉末,B、C是氧化物,D、I是常见金属,E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Fe2O3 ,C CO2 .‎ ‎(2)上述转化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②③ (填序号).‎ ‎(3)为了安全,点燃G气体之前要 检验纯度 .‎ ‎(4)写出与上述转化①、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Fe2O3+3CO2Fe+3CO2 ;③ Fe+CuCl2═FeCl2+Cu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分析】由反应①可知,该反应是冶炼金属的反应,B气体具有还原性,是一氧化碳,A是红色粉末,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A是氧化铁,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铁,E为胃酸的主要成分说明是盐酸,所以G为氢气;H是氯化亚铁;F是蓝色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F事氯化铜,I是铜,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反应①可知,该反应是冶炼金属的反应,B气体具有还原性,是一氧化碳,A是红色粉末,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A是氧化铁,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铁,E为胃酸的主要成分说明是盐酸,所以G为氢气;H是氯化亚铁;F是蓝色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F事氯化铜,I是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Fe2O3、C是CO2,故填:Fe2O3,CO2;‎ ‎(2)因为E为HCl、D是Fe、G为氢气、H为FeCl2所以②反应是置换反应,由D是Fe、F是CuCl2、H为FeCl2、I是Cu.所以③反应也是置换反应;故填:②③;‎ ‎(3)氢气是可燃气,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故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故填:检验纯度;‎ ‎(4)反应①使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③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填:Fe2O3+3CO2Fe+3CO2;Fe+CuCl2═FeCl2+Cu.‎ ‎【点评】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再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解这类题目,先找出突破口再依此类推,熟记置换反应的定义.‎ ‎ ‎ 四、实验题(共23分)‎ ‎22.(14分)(2016•东莞市校级一模)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选用A或B装置都能制备的气体是 氧气 ,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答出一种即可) D或E .‎ ‎(3)用B装置还可以制取 二氧化碳 气体,制取该气体时,在锥形瓶加入的是 大理石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 稀盐酸 ;检验D装置收集满该气体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 ‎(4)现有如下资料:‎ 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NO2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室制取少量NO2气体的方法:废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2气体.制取NO2的反应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①制取NO2的发生装置是 B (填编号);‎ ‎②若用F装置来收集NO2,气体应从接口 ② (填序号,下同)处进入集气瓶,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在制取NO2时你认为在装置F后连接的装置是 H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AB装置的特点分析能制取的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3)根据装置特点来确定制取的气体,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4)依据信息提供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和密度比空气的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二氧化氮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选择.‎ ‎【解答】解:(1)a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氧气;2KMnO4K2MnO4+MnO2+O2↑;D或E;‎ ‎(3)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如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锥形瓶内放入大理石,分液漏斗内加入稀盐酸,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填:二氧化碳;大理石;稀盐酸;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4)废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2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①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择B装置;②因为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通过长导气管输送到集气瓶的底部,把空气从短导气管排出;因为二氧化氮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故用H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填: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①B;②②;H.‎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的书写,装置的选取,验满方法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2)制取二氧化碳属于扩展性问题,重在考查根据物质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取装置,并会从题干信息中找突破口,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化学方程式.‎ ‎ ‎ ‎2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H2O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也可能与CO2反应 ,还需进一步验证.‎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又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a.该气体可能是CO2;‎ b.该气体可能是 H2 .‎ ‎【查阅资料】‎ ‎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 .‎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结论】证明猜想 b 成立.‎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讨论]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也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故还需进一步做对比实验验证;‎ ‎[猜想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猜想,可能是氢气;‎ ‎[实验验证]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目的;‎ ‎[结论]氢气可以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猜想b成立;‎ ‎[反思与应用]根据上述实验可知铝也可与碱性溶液反应,故不能盛装碱性物质.‎ ‎【解答】解:[讨论]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也可与水反应,故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用等量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做对比实验,观察易拉罐变瘪的程度,并与开始实验易拉罐变瘪的程度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H2O;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也可能与CO2反应;‎ ‎[猜想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猜想,可能是氢气;‎ 故答案为:H2;‎ ‎[实验验证]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故填:2H2+O22H2O;‎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说明铝片与水不反应;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与铝片可发生反应,所以该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填:验证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结论]氢气可以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猜想b成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培养了学生从题中信息提炼加工成有用信息,并应用信息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