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八年级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大全道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中考八年级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大全道含答案

历史中考八年级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大全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00小题,共500.0分)‎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办军事工业就是为了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普遍改用洋枪洋炮装备,采用洋操训练,成为新式陆军。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2)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人物是谁? 材料三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为北伐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是哪所学校? 材料四 (4)今年是建军90周年,写出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具体时间? (5)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军队?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 ‎)根据材料一,补充商鞅变法中关于土地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材料二中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为走救国之路,康有为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光绪帝下诏变法;反对变法维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谭嗣同慷慨就义。 (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什么事件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4)与此同时俄国1861年改革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四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5)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并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6)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 1. ‎2017年将迎来建军9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意志坚  铿锵行】     下列图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在它发展的坐标上,总有一些激荡人心的重要节点。 (1)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文中需包含图示反映的人民军队进行的五次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感受它为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历程。字数200字左右。 【强军梦  铸军魂】     从硝烟荣光走来的人民解放军,在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征途上生机勃发。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5月18日,我国自主研制出口型武装直升机-19E在哈尔滨首飞成功。 --《中国青年报》(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实现强军梦的过程中极为重视哪一因素? (3)在当今的时代,你认为走向强大的中国军队在世界舞台上应扮演何种角色? ‎ 1.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回顾历史,发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东北有预谋地炸毁南满铁路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非少数士兵违犯军纪而产生的偶然事件。”驻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向德国政府报告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这不是个人的,而是整个陆军,即日本本身的残暴和犯罪行为”。 --王建明、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1)材料一叙述的是中国抗战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与七七事变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分别占有怎样的地位? (2)说出南京大屠杀中遇难者人数和被害者身份。依据材料二,揭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实质。 (3)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什么重大意义? ‎ 2. ‎“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依据图一、图二的信息,说出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的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2)为求劝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材料三 ‎   如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5年 ‎1215855‎ ‎2433880‎ ‎3213870‎ ‎3836859‎ ‎4672266‎ ‎5403567‎ ‎--(采编自[美]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怎样的经济态势?这一态势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组织的建立?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4)依据材料四,回答“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 1.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的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内战,脸红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90年》材料二、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刘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90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1)据材料一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件大事?据草料二指出,毛泽东亲赴重庆为什么广受赞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3)材料三反应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香港问题持什么态度?从中反应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主权的坚决捍卫?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 1. 面对内外忧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苯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中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自《中国近代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 2.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 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二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革命风潮】 材料二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独立自主】 材料三 ‎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 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壮丽篇章】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 1.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2015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 关键之年。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 【破旧立新】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 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勇往无畏】 材料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2)改革需要大无畏的勇气。谭嗣同因为哪次变法而从容就义?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高等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顺势而为】 (3)改革通常由问题倒逼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如表表格填写完整。‎ 改革名称 面临问题 措施 性质 洋务运动 内外交困 ‎①以“自强”为口号,兴办近代   B; 以“  C  ”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②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封建统治者的 自救运动 ‎1861年改革 ‎  A  盛行; 资本主义工业 发展缓慢 ‎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自由 ③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但须赎买 D ‎【民富国强】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4)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观察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的是哪一次战役?在淮海战役中担任总前委书记的是谁?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经济特区迅速崛起,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形成,中国在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第一次提出了办特区的主张?后国家决定首先在哪两个省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有什么影响? ‎ 1. 在政治近代化发展的历程中,法律成为公民自由、平等、民主等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颁布的一部法律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这部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什么?之后颁布《法典》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是谁? (2)1862年,为扭转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局面,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叛乱各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北方军队。此后,北方扭转了战局,取得战争的胜利。请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北方的胜利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3)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人身、财产等自由。中华民国是在哪次革命中建立的?这次革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的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它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 2. 报刊是历史的档案,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而且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8月,《万国公报》发表以广学会名义撰写的《速兴新学条例》,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如主张派遣留学,每年由国家从学有所成之士中选100人,资派出洋。又如,主张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镇各设学塾、书院,专以西文西学教人。 --摘编自黄新宪《<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材料二  东北自沦陷后,《申报》报道了大量东北义勇军的战斗情况,对他们的战斗成果热情宣扬。1936年底,《申报》对傅作义及其所部在红格尔图和百灵庙战役击溃日伪军的行动进行了连续报道,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随着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申报》对抗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 --摘编自盘霄远《抗战全面爆发后<申报>对时局报道态度的研究》材料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速兴新学条例》关于发展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万国公报》对教育的关注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哪场变革相呼应?这场变革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申报》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报道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的沦陷始于1931年日军发动的什么事变?“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是在哪一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一的“会议”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图二以“小岗”(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改革措施?在带领人民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小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 ‎ 1.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西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区 史实 新疆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城事务。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城。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A,管辖新疆地区。‎ 西藏 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元朝:设B,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台湾 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清朝:1684年,设置C,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CCTV官网 (1)请写出材料一表格中A、B、C处应填入的合适内容。 (2)请举出一例说明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旗。这两个地区的顺利回归得益于哪一方针政策的成功实施? ‎ ‎(4)材料四中“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 1.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主题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诗词叙史】     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歌频奏起,倭寇投降低首。  --刘国勷词作(1)以上词句涉及哪些历史事件?(答出两个) 【文献析史】‎ 报纸名称 ‎   社论摘要 ‎《人民日报》 (中国)‎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人民论坛报》 (波兰)‎ 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2)如表所示社论分析了哪一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什么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 【图表说史】‎ 时间 福建某城市 深圳 ‎1977年 ‎ ‎ ‎ ‎ ‎2007年 ‎ ‎ ‎ ‎ ‎(3)如表所示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图表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呈现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 【领悟历史】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 1.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依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 (2)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 (3)中国的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2. 赣鄱人杰地亦灵,古往今来重创新。红色文化励后人,绿色崛起家国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瓷都美名扬天下】 材料一  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l)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革命道路新开辟】 材料二  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摘编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2)依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 【枪杆子里出政权】 材料三  图2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它们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不同的影晌? 【绿色崛起谱新篇】 材料四  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幸福江西”的建议。‎ ‎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 ‎ 2. ‎《渡江战役图》(只填写代表地名的字母) (1)渡江战役东起______ ,西至______ 。 (2)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 ,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孙中山为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领导了哪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 材料二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 近代中国人民为摆脱外来侵略,进行了教国教民的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摘自人民网材料三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地址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回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1)材料一中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说的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怎样看待材料三中上海女学生的言行?据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 2.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情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交和好,内要自强”。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二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材料三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做了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应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反映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速度”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并进行简要阐述。 ‎ 1.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图中近现代的两次开放,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归纳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 (4)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阅读如表中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 历史事件 历史叙述 要素 新经济政策 美国人哈默在苏俄租办的文具店里,不光有上等的铅笔、钢笔、笔记本、图画纸和画图工具盒,还有花花绿绿的彩带,形状各异的橡皮,甚至还有美国好莱坞的明星照片 现象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激增。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原因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短短几年时间,就由边陲小镇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影响 ‎ ‎ 1. ‎“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   --老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任务二【赏析名画 --见证民族团结】 (2)如图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  【对比事件--感悟②】 (3)完成如表中①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②处)‎ 历史事件 背景 结果 结果的落实 西安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和平解决 ‎①______ ‎ 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签订《双十协定》‎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 ‎②______ 任务四   【解读史实--体验和而不同】 (4)“求大同,存小异”对和平发展开展意义重大,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万隆会议       《联合国宣言》         欧洲联盟 任务五  【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 ‎ ‎(5)下列是同学们围绕“科技与生活”开展问卷调查后,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 汽车单双号限行 ● 微信朋友圈点赞 ● 淘宝“双十一”购物节成交额屡创新高 ● 山西政府限制煤炭产能,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 (6)完成板报任务后,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 1. 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君主政体)是莾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 --托马斯•潘恩《常识》(1)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新的共和政体因素”集中体现在哪一历史文献中?“新的共和政体”指什么? 材料二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2)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阐述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是哪一文献?哪一位“资产阶级的皇帝”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材料三  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吸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新全球史》 (3)在19世纪,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什么?俄、中、日为摆脱危机而启动的改革有哪些? (4)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 ‎ 2. 民族的反思,有时是在遭遇到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 日本同他之前的中国一样,这时也被迫遭受西方的入侵。但是它对这一入侵的反应完全不同于中国……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济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经历了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采取了什么自救活动?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向中国学习和像西方学习分别指那两大历史事件?请你简要说说向西方学习的时间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1)说说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 (2)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举措 咸丰十一年(1861)‎ 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四年(1865)‎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70)‎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1880)‎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1885)‎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1888)‎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 1.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内容包括: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织、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踢宅。3、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七年级历史救学参考岳麓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其变法内容中那一条最重要?(答案填数字序号即可,不必照抄内容) 材料二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3)材料三中所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是什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1.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 ‎【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4)‎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 ‎ 1. ‎【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伍】 材料一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   ……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材料三  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 2.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3‎ ‎)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 1. ‎【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落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年)。    材料四  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1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 (2)指出中“公约”的名称。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外交之耻】 材料一:1919年l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外交之兴】 材料二: ‎ ‎【外交之盛】 材抖三: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l)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3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源远流长】 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局面。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博大精深】 材料二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4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36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42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46‎ ‎--《高中历史(必修三)》【中西交融】 材料三: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权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材料四: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陈独秀)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状进行反思……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救。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与时俱进】 ‎ 材料五:雷锋精神犹如一座魏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人民日报》请回答: (l)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在这个局面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发明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明清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哪一部?湖南古代书法家中独创“欧体”的是谁? (3)依据材料三谈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思想?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陈独秀为救中国发起了什么运动? (5)依据材料五,请说说“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1.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器材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分别概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2)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图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请回答: (1)“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了哪里?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2‎ ‎)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判乱,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应对的? (3)清雍正皇帝时胡期(1722-1735年在位)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9世纪7O年代,率军收复了新疆地区(除伊犁荤之外) 的湖南人是谁?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材料及历史经验。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 1. ‎2017年l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朴一如图 1、图2 材抖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图2是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中国人民的执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何时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 2. 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探究一下问题。 材料一  ‎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英国、美国都有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摘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材料三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偏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这次革命完成后,为拓展市场,英国发动了哪次侵华故争?“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具体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是通过哪一次革命?“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最早于哪一时期基本实现? (3)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管理和成果分配方式上是如何改革的? (4)材料二、三中马克思和邓小平都强调了哪一问题的重要性? ‎ 1.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有关战争的图片,为我们反思战争、珍视和平提供了重要的形象史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出抗战时期民众的什么心声?结合图2写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宣传画是战争时期舆论宣传的重要形式,隐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3‎ 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2条) (3)以上哪三幅图属于第一手史料?(写出图片番号即可)这些第一手史料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 1.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19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风起云涌,中、俄、日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 课程内容 ‎1862年 英文 ‎1863年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年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师同文馆课程内容的特点,并概括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据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怎样“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间敌对情绪”的。 材料三 明治维新大事年表(部分)‎ 日期 事件 ‎1868年 ‎①明治天皇颁布诏书,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 ‎②实行废藩置县的改革。‎ ‎③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1872年 ‎④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1873年 ‎⑤颁布第一个征兵令,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0年 ‎⑥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新型资本家。‎ ‎1889年 ‎⑦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据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理(3)根据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写出表中序号即可).并简要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 ‎ 1. 近代中国遭受过深重的苦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 (1)中国在“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后被割占了哪一地区?第二次战争中俄国通过哪一条约强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据材料分析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     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2)据材料分析,“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方丧失的权益有哪些?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习近平 (3)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材料四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中国人来了)。” (4)“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同一时期新中国取得了哪一项重大外交成就?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 1. 李宏宇同学在历史笔记中写下多条学习心得。阅读下列心得,回答问题。 ①历史很有趣,借助图片,可以认识许多历史史实。比如,看到下列图片就能想起相关的历史事件。 (1)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②历史既要记,也要悟,悟出其中道理,方能触类旁通。比如,欧洲曾出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其他国家,如中国、日本、俄国也会有“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写出中国、日本、俄国出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③历史是人类的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应了社会变化的细节。比如,哥伦布、瓦特、林肯等。 (3)写出上述三人的主要事迹。 ‎ 2. 组合题 材料一有人据“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力量的较量”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见如图) (1)据材料一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出两次战役: ①______ ;②______ 。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宾西法尼亚大学奉命为陆军计算弹道数据,并于 1943年6‎ 月军方签订合同,开始工作。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成。从1953年起,IBM公司开始批量生产IBM701机,这标志这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工业化生产。后来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逐渐成为普通的办公用品,同时也促进了“网上交易”、“远程医疗”等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计算机的使用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计算机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 材料三学习历史要有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下列围绕抗战提出问题,请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关于抗战,第一种观念认为,“七七事变”为起点的“八年抗战”的说法与内涵早已固定,而“十四年抗战”的说法,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来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绝不是对抗日战争的曲解,更不是对历史的改写或重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按第二种观点,根据下列材料A和材料B,简要说明“十四年抗战”的合理性。 材料A 花谷少佐是日本策划柳条湖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在战后记录中说出了事件的真想:“十八日夜,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时间是十点多钟,袋中铁路爆破点北的四千米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据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整编) 材料B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931年后,东北人民和来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涌现出了一批如赵一曼等抗日英雄。 (据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等) ‎ 1. 探究政治文明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上”是谁?简述他建立的政治制度内容极其基本特点。 材料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到皇帝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为 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 材料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3‎ ‎)据材料三,该公报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列举一项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 (4)综上,谈谈你对政治文明演进的理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______ (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活动三:史论结合 史实 结论 例:1927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①______ ‎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______ ‎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 2. 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军工业是什么? (2)图2中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3)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4)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史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 【侵略之船】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新闻纪实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摘编自人民网(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湖南学者认为:说一部中国近代史,一半是湖南人的历史,并不为过。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推动着中国近代历史前进: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二是19世纪50~60年代洋务派湘军集团代表人物;三是19世纪末维新志士群体代表人物;四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志士群体代表人物;五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代表人物等。     有广东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甚至是主导作用,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广东人身影,如洪秀全、康有为、詹天佑、孙中山…… --摘编自红网(1)将湖南历史名人中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蔡锷”与下列表格中的“人才群体”相对应。‎ 人才群体 湖南历史名人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 ‎①______ ‎ 洋务派湘军集团 ‎②______ ‎ 维新志士群体 ‎③______ ‎ 辛亥革命志士群体 ‎④______ ‎ 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 ‎⑤______ ‎ ‎(2)近年,就“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湖南人还是广东人”这一问题部分网友展开了激烈争论。你对这种争论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 1.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 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在10年中。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大屠杀下积累的创痛和仇恨是很难淡忘的……中国要 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确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掌握着全国政权、主要军事力量受到国际承认的最大政治力量 (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校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最后实现了怎样的目标? ‎ 2. 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 ‎)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的?观察如图《汉代讲学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讲学的最该学府叫什么?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科举考试被终结的而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朋友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兴起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分别创建第一所新式学校名称。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教育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概括中国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主要不同点。 ‎ 1. 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活动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对我国300名中小学生调查统计,他们崇拜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17年,我市某区对在校初中生3000人进行了历史问卷调查,统计出了对我国现代历史影响较大的是位历史人物。统计结果(部分)如表:‎ 序号 人物 比例%‎ ‎   1‎ 孙中山 ‎  76.5‎ ‎   2‎ ‎ 毛泽东 ‎  75.8‎ ‎   3‎ ‎ 林则徐 ‎  64.5‎ ‎   4‎ ‎ 邓小平 ‎  55.7‎ ‎   5‎ ‎  鲁迅 ‎  55.1‎ ‎(1)材料一中华盛顿是唯一一位进入我国中小学生崇拜对象前十名的外国人。请回答华盛顿能够当选的理由。 (2)材料二中,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请概括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 (3)材料一、二两则统计时隔一百多年,学生们都把孙中山排列于前,请你回答孙中山的重大贡献。‎ ‎ ‎ 1.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的历史。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思考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年代尺上的信息补充完整。 (2)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3)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两位伟人的实践都是为了追求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表述这一梦想。并从经济和文化角度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 2.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启曾说:“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 材料二:城头莲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制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三:《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夺我中国蚕利”之原因。 (2)归纳材料二。并简述中国人民是怎样将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依据材料,谈诫新形势下我国怎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 3.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夹缝中求生存】 ‎ 材料一(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 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世界新秩序”的名称。“1919年的中国”有何标志性事件? 【抗战中谋发展】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材料三(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是什么?“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在二战后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的创建? 【崛起中促和平】 材料四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早在1953年,为促进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据图片说出本世纪初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件大事。 ‎ 1. 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1所示 材料二如图 2所示:雕像位于武夷山下梅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古代上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写出二例。 (2)材料一中“五口通商”是1842‎ 年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内容?写出福建省被迫开放的两口。 (3)根据材料二雕塑中的文字内容,设计一个问题。 (4)复兴“万里茶道”与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有何相通之处? ‎ 1. 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材料一  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1)据材料,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读下列图片 (3)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征精神。 材料四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近平(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它完成了党在哪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5)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新长征路上你能做些什么?‎ ‎ ‎ 1. 英国的历史作用很特殊,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年表(部分)‎ ‎1688年  发动“光荣革命”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该年表反映了英国哪两大历史事件?简述这两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英语被称为当代社会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毫无疑问部分地反映了美因的实力。但是,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因造成的。 --《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2)为什么说“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国造成的”?保障美国实力迅速增长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大炮带給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而国成未振,宜亟图振兴”之议……跨出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 --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整理 (3)列举英国对中国侵略的两例史实,并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侵略的双重性。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用刊封面(图1).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和他开辟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毛泽东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 (2)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新道路的“新”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材料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如图2) (3‎ ‎)请据年代尺的在方框内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并简述毛泽东在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 1. 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四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 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 (4)材料四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 ‎ 1.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停止理论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 ---严复(北京水师学堂总教习)(1)北冰水师最后的结局如何?你认为“合适的土壤”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天演论》……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2)《天演论》的什么主张“延烧着少年人的心和血”?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说一说胡适和严复思想的共同之处。 ‎ 2. 学习历史可以提升认知图式。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l)人的认知图式决定了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下列选自《议覆张佩纶靖藩服折(1884年)》的史料,体现了李鸿章的认知图式。概括甲中战胜日本的主要途径。写出当时清政府以“自强”为口号的运动名称。归纳乙中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写出日本“变法”的主要内容。‎ 甲:跨海远征之举,以整练水师、添备战舰为要;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亦易结。‎ 乙:彼(日本)自变法以来,女意媚事西人……今年遣参议伊雄博文赴欧洲,考究民政……其注意在树交植党,西人亦乐其倾心亲附,每遇中东交涉事件,往往意存担护。‎ ‎(2)国际视野更能理解中国近代演变历程。写出下列史料中华盛顿会议确定“远东国际体系”的条约名称及主要内容。指出国民革命运动在1926年的代表性事例。 华盛顿会议决定了1921~1926 年的远东国际体系……暂时稳定了中国的局势。 (刘仲敬《经与史:华夏世界的历史建构》)(3)研究历史人物,首先要理解历史人物。指出下列史料中近代知识分子“不能忍”的主要原因。写出毛泽东1949年“指点江山”的三例军事功绩。 因为不能忍,毛泽东加入了共产党;因为不能忍,许多学生、记者,甚至于教授,不惜牺牲自己的专业或学业,开始投身政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无不想要身体力行地去救国救民。 (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 ‎ ‎ 1. 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健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l)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之后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 14 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经济开 放区。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的通商口岸和材料二中的特区和城市,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港口和城市,开放的方式有何不同?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家乡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请你为我们的家乡黔西南 州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以夷制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请列举出这一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这一派别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请列举出这一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历史上将这一派别进行的变法称为什么? ‎ 1. 请答: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家、行民主权的形和障以人本心理念贯穿于国民法建进--十八大特稿 启思想传播到中,维新派产阶级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践,推动了中国的民? 材料一现了启思想家的哪一观点在美国,“的儿子”通哪一部法律文献获得了放?部律献是谁颁布的? 据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制建设和完善法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各举一项。 综合上述材,谈谈你民法治的识。 ‎ 2. 海权在世界近代史上支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它开启海权时代,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1)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美、英、法、日签订了《四国公约》.美、英、日、法、意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海军条约》.列宁对此评价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分析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取得的外交成果。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一个战例印证列宁的预测是准确的。       材料三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辽阔的海洋曾经是我国的坚固屏障。但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大多自海上而来。今天一些国家在南海兴风作浪,企图遏制中国崛起。 (3)材料三指出,近代我国遭受的侵略大多来自海上,试述你熟悉的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事件。联系现实,从我国被侵略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1. 中国梦就是富强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愿望。近代历史上,中、英、日各国为实现国家富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为满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加强殖民掠夺。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了“日不落帝国”。 (1)列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殖民地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具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1868年riben开始明治维新;1894年riben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4月riben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由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2)riben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写出《马关条约》内容中直接增强riben国力的具体条款,并分析它对中国的危害。        材料三 (3)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就如何建设富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通过以上主题探究,谈谈你对中、英、日三国实现国家富强道路的认识。 ‎ 2. 回望历史,一次次科技革命,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演变。 材料一: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英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动力机还有什么?并列举一项应用此动力的科技发明成就。 材料三:春节前后,关于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新闻意外地成为热点,甚至引起大家对“世界工厂”为何做不好一个小小马桶盖的反思。有的认为,“中国制造”复制能力强,创新能力弱;有的反驳说这些马桶盖和电饭煲其实都出自中国工厂,“中国制造”的能力并没有那么不堪……2014年,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和《时事政治一本通》‎ ‎​(3)中国现在也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登上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航船? (4)中国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开始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 1. ‎9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共产主义的信仰,传承和发扬了用于战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用无数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最终时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光荣岁月,追寻其永恒的魅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在B点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请回答“党旗”“军旗”“国旗”分别诞生于什么历史事件? (3)点A到点F指的是哪一阶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具有转折性的会议是哪一次? (4)请说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从材料中的哪一点开始的?这一点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列举两点史实来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要求只写两点,多写不得分) (5)结合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说出两点即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自强和求富指导下,1876年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虽然只有14公里,却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清廷花费28.5万两白银从英国商人手中买下来将之拆毁……原因是修铁路惊动了祖先,破坏了千年农耕模式。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材料三   --根据(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数据编制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观念与习俗的变化……推动中国的现代人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1)材料一“静悄悄的革命”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与哪一场运动有关? (2)材料三B点之后中国的铁路里程呈现什么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铁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 2. 近现代社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从图一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二、图三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列举这次科技革命中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答案: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石油。          材料二   (2)图四、图五反映了中国的哪次近代化探索活动?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          材料三  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 --岳麓版高中历史《经济成长历程》(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要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 1. ‎2016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伟业,一首首赞党颂党的经典旋律激励着几代人,反映出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风貌。        歌曲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民主好处多…… (1)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 ‎       歌曲二  《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野茫茫,高原寒  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毡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克饥志越坚,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2)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歌曲体现了红军的哪些革命精神?         歌曲三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反映出人民地位高? (4)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5)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说说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 1.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 (1)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提出了哪些口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所起的作用。 (2)读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图中的大生纱厂是由南通人张謇创办的。结合所学知识,推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和目的。根据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3)张謇的创业活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张謇考中状元后,并不热衷于仕途晋升,而立志发展民族工业。为创办大生纱厂,他奔走于南京、武汉、上海等地,向商人、官员筹集资金,饱尝艰辛。但他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终于使大生纱厂如期开机出钞。后来,他又陆续创办了各种相关企业数十家。 回答:请你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张謇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 1. 中国的工业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鸿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看到中国在武器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李鸿章在70年代又开办开平矿务局、上海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       材料二: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材料三:为完成1958年1070万吨钢铁指标,全国上下热情高涨,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动员了约900万人上山。砍树挖煤找矿,建起上百万个小高炉、小土焦炉,用土法炼钢炼铁。现代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也大搞群众运动,打乱了规章制度和正常的生产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 和______ 。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建国后工业化建设中的两件大事。材料二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是______ ,列举东北地区的两项成就______ 、______ ,材料三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任选一事件,谈谈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 1.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材料二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材料三意大利记者思佐•比阿李对大型电视片《长征》这样评价:“长征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长征”.中国的两次长征都极大的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请回答: (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2)“小乔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秒计生.”诗句描写毛主席在长征中出奇兵的典型战例是指哪场战役?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4)材料三中“第二次长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 2. 材料解析题        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材料三: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的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图1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近代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图 ‎2反映了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派志士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精神,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推断“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我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的结果,鞍钢机械总厂有一位青年刨工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是谁? (4)材料三所反映的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此后我国进入到了什么历史新时期? ‎ 1. 材料一: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南海问题,是指中国现在南海周边国家由于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争议和分歧而形成的地区性问题,自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新亚太战略,此后多次插手南海事务,积极介入南海问题,目的就是要抑制中国的崛起,防止其成为美国在谋求世界和地区霸权道路上的有力对手。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结束后签订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赴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针对中国的南海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去解决?并说明理由。 ‎ 2. 阅读材料:       2015年6月6日,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全国书画巡展河南首展开幕。据了解,此次全国书画巡展旨在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光荣传统,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强国梦”的时代主旋律,以书画展的形式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的爱国主义热情,告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2)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 ‎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1895年)《纽约时报》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材料五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结合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并发展的?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 2.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 材料二  2009年9月1日,在波兰北部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波兰总理图斯克、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二战欧洲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仪式。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致辞时说,为了战胜法西斯,全世界付出了巨大代价,五千万人死于这场战争。普京说“我们应该反省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他说,俄罗斯议会对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谴责,因此俄有权望其他国家也同样谴责自己的错误。 材料三  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在重庆首倡世界反法西斯各国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军队指挥机构与联合战线共同战斗,直至德日意法西斯完全崩溃为止。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达成了中英美三国联合行动的协议,正式结成三国军队同盟。1941年12月31日,鉴于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罗斯福总统倡议在重庆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负责指挥中国和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地区盟军作战,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摘编自管维良《从巴都到陪都-简明重庆史》 材料六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写出图一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速这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的“敌用残酷之炸弹”是指何事?对当时的战争有什么影响?从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分别看出 日本对这场法西斯战争持什么态度?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庆成为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并驾齐驱的城市,举世瞩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地位迅速上升的原因。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 ‎ 1.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如图所示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材料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据新华社消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共屠杀中国军民多少人?说明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 1. 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和李大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据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整理 (1)“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经历了从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探索历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技术”、“制度”和“思想”的探索各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干了三件大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一百年”分别开始于哪一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的思想一例。结合习主席的讲话,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 2. 从古至今,桥梁不仅体现了建筑艺术之美,而且承载了国家和民族或辉煌灿烂或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建筑的名称. (2)图2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什么事件?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3)1937年在图3这座桥上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4)图3这座桥梁见证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请你举出一例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并简要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人物所领导的变法运动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2)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哪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上述先进的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 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然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日本唐昭提寺与中国唐朝哪位高僧有关?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中“文教方面”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 ‎ ‎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达到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高高飘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自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材料四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认识。‎ ‎ ‎ 1. 在历史发展的慢慢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腾讯网 (1)“一带一路”的倡议源于我国古代哪条著名的商道?这条商道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最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        ,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2)材料二中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发明是什么?它传入欧洲后,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3)中国人在认识到“机器上”和“文化上”不足后,分别兴起了什么探索活动? (4)“建设‘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更是沿线各国人民的福音。”综合以上思考,你认为沿线各国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一带一路”? ‎ 2. 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深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请列举其中一位启蒙思想家,并简述其思想主张。 (2)材料二最早出自美国历史上什么文献?谁当选为“合众国”的首届总统? (3)据材料三。辛亥革命迅速形成了席卷全国之势,其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应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共同的追求?‎ ‎ ‎ 1.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史上,工业苹命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转折点,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 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一一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问答: (1)据材料一,请你设想图1中英国馆会展出哪些先进科技产品?(至少写出三个)并写出图2中为电灯照明做出贡献的发明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3)工业革命以后,英法为首的西方列强加快向中国殖民扩张的步伐.简要分析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方面产生的影响.(时段要求: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 ‎ 2. 从世界史角度看,亚洲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古代文明灿烂,近代衰落探索,现代奋起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五六千年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和欧洲的爱琴海地区,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1)代表大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南亚国家是哪个?在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中,为人类留下了现存的古代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是什么? ‎ 材料二:在亚洲,18世纪中期,英国控制了印度,…1838年侵入阿富汗,又强迫伊朗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英国还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2)19世纪中期,在印度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中的女英雄是谁?她身上表现出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时,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美国舰队的闯人和不平等条约的签汀,加速和促成一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变革?此后,日本对外走上了什么道路?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十九世纪末期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并割占了中国的哪一大岛? 材料四: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印度独立前后,亚洲的其它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告独立.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4)印度独立时,英国决定在原印度实行什么政策?在“亚洲的其它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告独立”过程中,东亚地区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于何时?当今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平崛起源自于哪一伟大决策? (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本大题内容,请对亚洲发展历程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 ‎ 1. 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 1.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独立篇】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______ 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______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就篇】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仿照下表示例,对图片进行归类.‎ 类  别 成    就 经济 ‎______ ‎ 科技 ‎    图 2、______ ‎ ‎______ 、图 3‎ ‎【思考篇】 材料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说:“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新华网 材料二 ‎ ‎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3)请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 1. 三次科技革命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脚印,对人类各方面生活都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当战争结束时,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英国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优势,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为了实施自由贸易,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也是最常用、最受欢迎的网络购物平台.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日活跃用户超1.2亿,在线商品数量达到10亿,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 (1)材料一中,使英国成为“产业大国”的事件是什么?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在使英国成为“产业大国”之外,“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为图一、图二交通工具的诞生提供动力的机器是什么?图三人物的众多发明中,最重要的发明对人类生活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网络购物”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这次科技革命为“网络购物”的实现提供的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①1919年5月4 日,北京学生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成”、“取消=十一条”、“反对在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②秋收起义后,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损失严重. 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由此改变原来的计划. ③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经济建设,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建立 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1956年--1976年经历了=十年曲折探索,走了不少的弯路,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以后,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所指的战争战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图二所指的战争中发生了哪一次最主要的战役?图三所指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2)材料二①所要求内容中最能体现该运动性质的是哪一点?材料二中②“改变原来计划”具体指采取什么新的策略?材料二中③全面内战爆发后,蒋介石首先对哪里发动疯狂进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通过什么措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l958 年我国经济建设“走弯路”出现重大失误是指发生什么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外开放后,短短几年成为我国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座城市? (4)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 1.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38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 2.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位伟人共同的追求.‎ ‎ ‎ 1. ‎(9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写出与“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1分) ‎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1)依据材料一“ 兴办军事工业就是为了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普遍改用洋枪洋炮装备,采用洋操训练,成为新式陆军.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可知,这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2)198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3)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黄埔军校.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4)材料四图片是“八一南昌起义图”.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5)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领导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并任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 (2)邓世昌. (3)黄埔军校. (4)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5)华东军区海军.  ‎ ‎2. (1)由材料一“…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关于土地方面的内容还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由材料“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由材料“为走救国之路,康有为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光绪帝下诏变法;反对变法维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谭嗣同慷慨就义.”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戊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4)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例如: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从国情出发,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等. 故答案为: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公车上书. (4)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 (6)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从国情出发,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等.(言之有理即可)  ‎ ‎3. (1)本题是小论文题言,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把握和语言组织能力.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长征它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千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由材料“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5月18日,我国自主研制出口型武装直升机-19E在哈尔滨首飞成功”可以看出,我国在实现强军梦的过程中极为重视科技.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等. 故答案为: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千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科技. (3)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 ‎4. (1)依据“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东北有预谋地炸毁南满铁路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2)依据“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非少数士兵违犯军纪而产生的偶然事件”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的普通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仅6周内,日军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医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 (3)依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扭转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 (1)事件:九一八事变.地位: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2)遇难者人数:30万人以上;被害者身份:普通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实质: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医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 ‎ ‎(3)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5. (1)据图一《国民革命歌》、图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的信息可知,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分别是:第一次合作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二次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为求劝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3)据材料三“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可知,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经济迅速增长的经济态势;这一态势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欧洲共同体(或欧盟)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其他国家自由工作居住学习,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4)据材料四“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可知,“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故答案为: (1)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二次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3)经济迅速增长;欧洲共同体(或欧盟). (4)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 ‎6. (1)由材料一“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的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可知,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决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依据是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2)由材料二“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可知,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毛泽东亲赴重庆广受赞誉的原因是不顾个人安危和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和平、民主. (3)由材料三“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可知,这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香港问题持坚决收回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领土主权的坚决捍卫.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故答案为: (1)和平解决方针;以民族利益为重;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2)重庆谈判;不顾个人安危和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和平、民主. (3)坚决收回;领土主权. (4)中国共产党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 ‎7. (1)据材料一“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据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苯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中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可知,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为军事工业服务. (3)据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对于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4)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故答案为: (1)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为军事工业服务. (3)洋务运动对于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4)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8. (1)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圆明园变成了废墟.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可以看出,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6年,国家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等方式(其中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故答案为: ‎ ‎(1)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创建中国同盟会或成立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五计划的完成;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完成(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4)邓小平理论(或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就: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 ‎9. (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史实.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一项措施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商鞅变法中“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触动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请求变法的“公车上书”, 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是俄国l861年改革.l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民获得了解放.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故答案为: (1)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承认土地私有.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公车上书;京师大学堂. (3)A:农奴制;B:军事工业;C:求富;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1)据所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的领导人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其中,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担任总前委书记.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起步.1979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第一次提出了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潮. 故答案为: (1)战役:辽沈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表达了相应的意思即可) (2)哪一年:1979年;两个省:广东;福建;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潮.(表达了相应的意思即可)  ‎ ‎11.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法国大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之后,颁布民法典,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1861~1865年美国内战中北方的胜利,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黑人奴隶制度,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据所学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 (1)名称:《人权宣言》.人物:拿破仑. (2)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作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革命: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类型:社会主义类型.  ‎ ‎12. (1)由材料一“ 1898年8月,《万国公报》发表以广学会名义撰写的《速兴新学条例》,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如主张派遣留学,每年由国家从学有所成之士中选100人,资派出洋.又如,主张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镇各设学塾、书院,专以西文西学教人”可知,《速兴新学条例》关于发展教育的主张有派遣留学生;在地方开办新式学堂.《万国公报》对教育的关注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戊戌变法相呼应.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由材料二“东北自沦陷后,《申报》报道了大量东北义勇军的战斗情况,对他们的战斗成果热情宣扬.…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随着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申报》对抗战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可知,《申报》的报道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士气.据所学知,东北的沦陷始于1931年日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是在1937年,即卢沟桥事变,这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由材料三中图一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图二以“小岗”(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带领人民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小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故答案为: (1)主张:派遣留学生;在地方开办新式学堂.变革: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作用: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士气.事变:九一八事变.时间:1937年. (3)工作重心:经济建设(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3. (1)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巩固了祖国统一.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清朝时,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正好是14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3)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旗.这两个地区的顺利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成功实施. (4)材料四中“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庠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的商谈和政治对话. 故答案为: (1)伊犁将军;宣政院;台湾府. (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曰日击战争(答出一点即可).全民族团结抗战. (3)一国两制. (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4. (1)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38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世界政治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 (3)分析图表时间和变化可知,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福建某城市和深圳的不同,所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行,以此作答即可.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一般包括,表格,口传资料,实物史料,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注意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4)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故答案为: (1)台儿庄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平型关战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世界政治角度. (3)改革开放的实行;表格,口传资料,实物史料,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4)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 ‎15. (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所以①是洋务运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政纲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此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③是辛亥革命.1915‎ 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所以④是新文化运动. (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近代化的探索,都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故答案为: (1)①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2)孙中山,陈独秀. (3)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6. (l)据材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 (2)据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可知,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据材料三图2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据材料三“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据材料四“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l)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 (2)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历史事件:①南昌起义; ②渡江战役;影响: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②渡红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 ‎(4)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17. (1)由材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可知,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是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著名的法典. (2)由材料“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可知,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有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传播等. (3)据所学知,“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等. 故答案为: (1)原因: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著名的法典. (2)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有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参照给分) (3)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等.(只要答出其中两例即可)  ‎ ‎18. C;A;B  ‎ ‎19. (1)据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为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据所学知,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据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 (1)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邓小平理论.  ‎ ‎20. (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可知,鸦片战争前交通工具是轿子、马车和帆船,其使用的动力是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交通工具是轮船、火车,其使用的动力是蒸汽机. (2)据材料二“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 千米.”可知,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不接纳反对到接受并修建铁路.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转变的原因是: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近代化的推动、西方思想的传入等. (3)结合上述材料可知,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前: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蒸汽机. (2)不接纳反对(排斥)到接受并修建铁路.原因:①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②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③近代化的推动;④西方思想的传入. (3)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  ‎ ‎21. (1)依据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可知,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924年年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兴办黄埔军校,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著名的指挥官,军校创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所以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队伍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建立黄埔军校. (3)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早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故20世纪初,由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依据材料三“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地址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可知,这是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依据材料三“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可知,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黄埔军校. (3)新文化运动;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 ‎22. (1)由材料一“李鸿章…西方国家‘大炮之情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交和好,内要自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 为实现“自强”开展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举技术,创办近代的军事、民用企业等.李鸿章的这些努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阐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材料二是《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读图表可知:1953--1957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等因素,中国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3)由材料“到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 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历史.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4)材料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在经济建设中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00年,我国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大到小康水平等. 故答案为: (1)开展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阐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 (3)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4)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到2000年,我国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大到小康水平等.  ‎ ‎23. (1)图1是被迫开放的,便利了外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图2是主动开放的,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利的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根据年代尺上的信息,“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相对应历史事件分别是南昌起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依据“美国人哈默在苏俄租办的文具店里,不光有上等的铅笔、钢笔、笔记本、图画纸和画图工具盒,还有花花绿绿的彩带,形状各异的橡皮,甚至还有美国好莱坞的明星照片”可知,这是对新经济政策现象的叙述;依据“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激增.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可知,这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原因的叙述;依据“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短短几年时间,就由边陲小镇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可知,这是对改革开放的影响的叙述. 故答案为: (1)图1是被迫开放的,便利了外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图2是主动开放的,有利的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南昌起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现象;原因;影响.  ‎ ‎24. 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结束,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局面初步形成;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 ‎25. (1)据材料一“(英国君主政体)是莾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可知,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是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新的共和政体因素”集中体现在《权利法案》中;“新的共和政体”指君主立宪制.1640年英国国王召开议会,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封建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 (2)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有改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轮船.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是《人权宣言》.拿破仑这位“资产阶级的皇帝”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奠定了西方社会法律的基本准则.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颁布了《法典》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加冕后的拿破仑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皇帝”. (3)在19世纪,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中国和日本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日本的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俄、中、日为摆脱危机而启动的改革有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 (4)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主要是因为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故答案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改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轮船.《人权宣言》.拿破仑. (3)中国和日本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俄:1861年改革、中:洋务运动、日:明治维新. (4)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26. (1)由材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可知经历了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是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由材料“…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可知 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向中国学习和像西方学习分别指那两大历史事件分别是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有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故答案为: (1)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结果失败.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大化改;明治维新.明治维新让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 ‎27. (1)依据材料“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可知,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2)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史实有学生罢课,提出“还我青岛”等反帝口号;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五四精神可从以下方面来总结:如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团结精神等;作为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故答案为: (1)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学生罢课,提出“还我青岛”等反帝口号;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团结精神等;作为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 ‎28.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2)依据表格“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水师”、“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等可知,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 (3)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得出,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军事方面的落后局面. 故答案为: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方式: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 (3)军事方面.  ‎ ‎29.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商鞅,据此可知它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其变法内容中第1条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最重要. (2)材料二“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反映的是百日维新或者戊戌变法,答戊戌维新也对;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旧式知识分于强烈反对;地万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等. (3)材料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所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包产到户”或答“大包干”亦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节的领导者要高瞻远嘱、意志坚定,同时掌握实权,做到政令畅通.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当时的实际.改革要措施得当、配套完备,行之有效.人民群众对改革要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要有良好的策略,尽量减少改革中的阻力.改革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等. 故答案为: (l)商鞅变法;第l条. (2‎ ‎)百日维新或者戊戌变法,答戊戌维新也对.(答维新变法运动不给分.)旧式知识分于强烈反对;地万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等.(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包产到户”或答“大包干”亦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正确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4)改节的领导者要高瞻远嘱、意志坚定,同时掌握实权,做到政令畅通.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当时的实际.改革要措施得当、配套完备,行之有效.人民群众对改革要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要有良好的策略,尽量减少改革中的阻力.改革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等.  ‎ ‎30. (1)据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可知,洋务运动60年代创办的企业是军事企业;70年代创办的企业是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戊戌变法;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故答案为: (1)60年代:军事企业,70年代:民用企业;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贡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5)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31. (1)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涌上、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竟将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是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回归祖国以后的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 (2)五四运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1937年;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4)一国两制.  ‎ ‎32. (1)据材料一“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记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 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材料二体现了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据材料二“…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3)据材料三“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故答案为: (1)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想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3)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3. (1)依据材料一“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南北战争期间,于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战争的形式开始有利于北方.依据材料二“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可知,此材料涉及的两个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奴便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也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1868‎ 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 (4)依据材料一“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可知,反映的是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西方的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宅地法》;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 (4)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教育等.  ‎ ‎34. (1)材料一中的图1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的雏形;图2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路线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结合所学知识,“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发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依据材料四:“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故答案为: (1)指南针;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发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35. (1)据材料一“1919年l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可知,材料一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的原因是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大,政府腐败.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传入国内,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示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由此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觉醒. (2)材料二中,结合图1“1954年6‎ 月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和相关知识可知,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观察图2“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观察图3“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体现了我国“一国两制”的首次成功实践.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我国“一国两制”的首次成功实践.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中国在21世纪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贸,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关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的类型人才等. 故答案为: (1)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大,政府腐败;“五四运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一国两制”. (3)世界贸易组织(WTO).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的类型人才.(言之成理即可)  ‎ ‎36.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随着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对春秋战国时政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2)北宋时期,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根据题干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这一关键点,可知是《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欧阳询是湖南古代书法家中独创“欧体”的人.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所以材料三,“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从材料三的“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可以看出伏尔泰推祟孔子思想的原因是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4)依据材料四的关键信息“陈独秀…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5‎ ‎)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依据材料五的关键信息“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围绕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来总结即可.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韩非子. (2)指南针;《西游记》;欧阳询. (3)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人相互关爱,体现博爱的精神,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这些思想有利于伏尔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意思相近即可). (4)新文化运动. (5)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 ‎37. (1)据材料一题干可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开办了一些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据材料二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理想,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目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国,结果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根本的是因为这条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 故答案为: (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开办了一些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  ‎ ‎38. (1)“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达南海.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判乱.明朝中后期,为抗击倭寇,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地抗击倭寇等.清朝时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等. (3)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了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该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19世纪7O年代,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坚决打击.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故答案为: (1)南海;西域都护. (2)戚继光抗倭等; 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 (3)设驻藏大臣;左宗棠.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坚决打击.加强国际合作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 ‎39. (1)依据图一“九一八”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依据“300000万”可知,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2‎ ‎)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则号召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1940年下半年开始的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抗日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是抗日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 (3)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解答. 故答案为: (1)抗战开始的标志;商京大居杀. (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中流砥柱. (3)1942年l月l日. (4)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 ‎40. (1)据材料一“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首’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这次革命完成后,为拓展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具体指罗斯福新政,为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行新政. (2)据材料二“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是通过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俄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最早于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时实现.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改为统分结合、包产到户、农民自主经营.把平均主义改为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4)材料二、三中马克思和邓小平都强调了什么是杜会主义的重要性或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罗斯福新政. (2)十月革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发布. (3)改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为统分结合、包产到户、农民自主经营;改平均主义为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4)什么是杜会主义或发展生产力.  ‎ ‎41. (1)由图1文字“军”“民”“抗战力量”可以看出,漫画反映了军民联合抗战的史实.1937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2)由图3国旗可以看出,中、苏、美、英等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由图3猛烈的炮火,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强大;由图3文字“团结,我们就能获胜”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3)图1、图3、图4都是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珍贵史料,属第一手史料.它们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 故答案为: (1)心声:军民联合抗战(或“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等符合图片主题即可; 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 (2)中、苏、美、英等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强大;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3)第一手史料:图1、图3、图4;时代主题: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 ‎42. (1)注意提取信息“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可知注重西方自然科学;“英文、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可知注重西方语言教育.依据课本知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以此作答即可. (2)依据题干“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判断是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农奴不断起义,工人和士兵暴动也此起彼伏.面对人民革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考虑废除农奴制.他在莫斯科与贵族讨论废除农奴制问题. (3)分析图表内容可知,属于“殖产兴业”措施的两项内容包括④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和⑥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新型资本家,据此解答即可.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1854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在此背景之下,明治天皇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包括“天皇制”在内的大量封建残余. 故答案为: (1)特点:重视外语和自然科学.意义: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进行1861改革(或废除农奴制). (3)内容:④⑥.评价: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包括“天皇制”在内的大量封建残余.  ‎ ‎43. (1)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是指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战争中的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据材料可知,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 (2)据材料二“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可知,“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方丧失的权益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据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可知,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1940年的百团大战,其指挥官是彭德怀. (4)据材料四“1971年11月8‎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中国人来了).’”可知,“中国人来了”指的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同一时期新中国取得了中美建交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故答案为: (1)香港岛;《瑷珲条约》;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 (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彭德怀. (4)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 ‎44. (1)观察图①,“攻占巴士底狱”可知,这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观察图②,“列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可知,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观察图③,“日本签订投降书”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于1945年8月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说明中国、日本、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3)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1)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 (2)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45. 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  ‎ ‎46. (1‎ ‎)由“(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知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秦始皇.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2)由材料“‘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它是一条分界线’”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 (3)由材料“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可知材料三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要求是:坚决保障公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说政治文明演进是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 故答案为: (1)秦始皇.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等.特点: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要求:坚决保障公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成就: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4)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等.(言之有理即可)  ‎ ‎47. ④③①②;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 ‎48. (1)图1的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第一个兵工厂.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图2中“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图3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武昌起义胜利.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 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运动后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4)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果都没有成功.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戊戌变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马克思主义. (4)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 ‎49. (1)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所以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所以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是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以此作答即可. (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十四年抗战是指1931~1945年.1938年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在李宗仁指挥下,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为粉碎华北日军的全面进攻,打破其“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抗日战局更有利的发展,遏制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倾向,并影响全国抗战局势的好转.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3)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十四年抗战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据此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侵略与反侵略关系,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 20世纪30~40年代全面侵华).变化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等. (2)十四年抗战:1931~1945年;史实: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 (3)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  ‎ ‎50. 魏源;曾国藩;谭嗣同;蔡锷;毛泽东  ‎ ‎51. (1)由材料“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 (2)分析材料二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包括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 (3)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 (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 (3)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52. (1)材料“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反映的是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汉代讲学图》反映的是汉代儒学教育发展的状况,汉武帝在长安创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2)由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可知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扼杀了人才.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状况.洋务运动时期,为办理洋务,培养人才,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由材料三“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教育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由儒学向西学迈进.中国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主要不同点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培养近代实用人才. 故答案为: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太学. (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扼杀了人才.标志: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清政府建立了新式教育体制). (3)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4)总趋势:由儒学(学习四书五经)向西学迈进.不同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培养近代实用人才.  ‎ ‎53. (1)据材料一“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对我国300名中小学生调查统计,他们崇拜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能够当选的理由,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依据1787年宪法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是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是实行改革开放,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3)孙中山的重大贡献是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故答案为: (1)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依据1787年宪法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54. (1)1840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做出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所以这段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表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奠定基础. (3)为了追求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后建立新中国.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表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奠定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 ‎55. (1)依据材料一“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可知,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中在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日本“夺我中国蚕利”的原因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外国养蚕”,从中竞争中获利. (2)依据所学知识,台湾与大陆两次分离指的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走了台湾,还有就是1946-1949年国共两党的内战或者说是解放战争之后,蒋介石败退台湾,导致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故材料二反映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通过全民族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回归祖国使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 (3‎ ‎)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中日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等方面.新形势下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主要表现在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等. 故答案为: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外国养蚕”,在竞争中获利. (2)材料二反映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通过全民族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回归祖国使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 (3)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等.  ‎ ‎56. (1)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世界新秩序”的名称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及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2)据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可知,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二战中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打败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在二战后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4)早在1953年,为促进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原则.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据图片可知,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徽标,本世纪初期的2001年,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件大事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故答案为: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任写其一即可) (3)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57.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古代上的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相关. (2)材料一中“五口通商”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的内容,《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其中属于福建的是厦门、福州. ‎ ‎(3)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闽北是万里茶道的起点,故可以设问:万里茶道的起点在哪里? (4)复兴“万里茶道”与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相通之处是可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互惠互利,促进了各国共同繁荣,促进各国团结合作. 故答案为: (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相关. (2)厦门、福州. (3)如万里茶道的起点在哪里? (4)可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互惠互利,促进了各国共同繁荣,促进各国团结合作.  ‎ ‎58. (1)依据材料“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结合所学可知,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中央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长征精神包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完成了党在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这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5)本题是历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扎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不怕困难,积极有为;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故答案为: (1)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央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 (5)坚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扎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不怕困难,积极有为;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 ‎59. (1)据英国历史年表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历史年表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这些殖民地居民除英国移民和印第安人外,还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居民和非洲黑人.他们的通用语言是英语.根据所学,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确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这是保障美国实力迅速增长的政治制度. (3)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 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材料三可知,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在带给中国屈辱的同时,也刺激中国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故答案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一些国家效仿.英国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共和制. (3)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双重性:破坏性和建设性.(在带给中国屈辱的同时,也刺激中国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 ‎60. (1)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49年2月7日”,据所学知,1949年初,三大战役已完成,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为定局.所以毛泽东的图象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新道路的“新”是相对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而言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把工作重点放在攻克大城市,发动了攻占南昌的南昌起义和攻占长沙的秋收起义,均遭到失败.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中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逐渐转变方针,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在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起义队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3)据年代尺的关键信息“1927年”“193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方框内①相应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发动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方框内②相应的历史事件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据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是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找到了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长征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故答案为: (1)三大战役已完成.(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 (3)①南昌起义,②遵义会议;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找到了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长征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两点即可).  ‎ ‎61. (1)由材料“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可知,为了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洋务派要“求富”.由材料“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可知,“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清王朝封建势力的控制.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打着“求富”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 ‎)由材料“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可知,“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包括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以此作答即可. (3)由材料二可知,“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包括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以此解答即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等.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为了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清王朝封建势力的限制;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 (3)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62. (1)北洋水师在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依据材料一“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可知,“合适的土壤”指的是社会制度. (2)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因而严复和胡适思想的共同之处是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故答案为: (1)北洋水师在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社会制度.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民主”和“科学”.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 ‎63. (l)据材料“跨海远征之举,以整练水师、添备战舰为要;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亦易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中战胜日本的主要途径增强海军力量;当时清政府以“自强”为口号的运动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据材料“彼(日本)自变法以来,女意媚事西人…今年遣参议伊雄博文赴欧洲,考究民政…其注意在树交植党,西人亦乐其倾心亲附,每遇中东交涉事件,往往意存担护”可知,乙中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结交西方,获取支持.材料中日本“变法”指的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文明开化,推行义务教育. (2)据材料“华盛顿会议决定了1921~1926 年的远东国际体系…暂时稳定了中国的局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确定“远东国际体系”的条约是《九国公约》.《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国民革命运动在1926年的代表性事例是北伐战争. (3)据材料“因为不能忍,毛泽东加入了共产党;因为不能忍,许多学生、记者,甚至于教授,不惜牺牲自己的专业或学业,开始投身政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无不想要身体力行地去救国救民”可知,近代知识分子“不能忍”的主要原因是旧中国任人宰割;1949年毛泽东指挥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都取得了胜利,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故答案为: (l)增强海军力量;洋务运动;结交西方,获取支持;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文明开化,推行义务教育. (2)《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北伐战争. (3)旧中国任人宰割;指挥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胜利,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 ‎64. (1)据材料“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三项重大发明中完成于两宋时期,在文字方面是印刷术,在战争上是火药,在航海上是指南针.由材料“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知,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是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此作答即可. (2)材料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指的是工业革命.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由材料“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据此解答即可. (3)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是关键语句,从这些语句可以推断此运动就是洋务运动.依据课本知识,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以此组织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3)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65. (1)依据材料一“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可知出自《南京条约》.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0‎ 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具有强迫性、侵略性;后者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的,具有主权性、主动性.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家乡的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旅游等.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以后(1840 年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 年以后). (2)材料一:被迫开放;材料二:主动开放. (3)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旅游等.  ‎ ‎66. (1)据材料一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60年--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据材料二可知,这是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 (1)洋务派: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戊戌变法.  ‎ ‎67. 派:导戊戌变法,裁减冗,制宪法等; 产阶级革命派:领辛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我国千多年的封帝制. 发生在18世纪法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和平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自由的观.林肯导的美国北战争,颁布《解放人奴隶宣》,大的黑奴隶获解. 制度设:1956年三改造,社会主义确立完美法体自19年开始颁布了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自由平等《解放黑人奴言》,林. 为现统治”,新中国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面做了力在制度建设面:1956年,国家农、手工业本主工商业社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转为社主义公有制的任,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义的基本制度,从此入社主义初级阶段.在完善律体方:党的十一届中全会,自1979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色的会主义律体. 故答为: 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进、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从当家主、进行社会主现代化建障和要保证.  ‎ ‎68. (1)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为西方列强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掠夺准备了条件,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1921年-1922年间,美、英、法、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1922年2‎ 月,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限制了日本的势力扩张,加深了美日矛盾,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埋下祸根.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最大化. (3)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发动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最终战败.1894年7月25日,riben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从我国被侵略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勿忘历史,热爱和平,为维护和平多做贡献. 故答案为: (1)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掠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中国问题.打击了riben独占中国的计划,为美国在中国的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1941年12月7日,riben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25日,riben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勿忘历史,热爱和平,为维护和平多做贡献.  ‎ ‎69. (1)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有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等.由材料“为满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可知:殖民地满足了英国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 (2)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目标.《马关条约》内容中直接增强日本国力的具体条款是清政府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对中国的危害是增强日本国力,为侵略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其创办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的落后面貌,建设近代化国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是重点推进国企改革.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一个国家实现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要大力改革,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与时俱进. 故答案为: (1)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等;殖民地满足了英国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 (2)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目标;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为侵略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的落后面貌,建设近代化国防;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推进国企改革. (4)一个国家实现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要大力改革,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与时俱进.  ‎ ‎70.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785‎ 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动力机还有内燃机.应用此动力的科技发明成就有德国卡尔•本茨汽车和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3)中国现在也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登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航船,积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 (4)中国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开始于近代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故答案为: (1)蒸汽时代;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内燃机、汽车. (3)第三次. (4)洋务运动.  ‎ ‎71. (1)B点是1921年,可知会议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旗诞生的事件是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军旗诞生的事件是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国旗诞生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3)点A到点F是1919年到1949年,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时期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的;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0年举办北京亚运会;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一个民族的梦想起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神舟系列载人飞船;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使用;改革开放方面的;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中美、中日建交;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等等. (5‎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自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救亡自强的历史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不会落伍等. 故答案为: (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党旗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军旗诞生--八一南昌起义);国旗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遵义会议. (4)H;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成就: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0年举办北京亚运会;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一个民族的梦想起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神舟系列载人飞船;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使用;改革开放方面的;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中美、中日建交;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等. (5)感想:1.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2.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3.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自强;4.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救亡自强的历史抉择;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7.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8.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9.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0.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11.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不会落伍等.  ‎ ‎72. (1)据材料一“1760年--1840年”“英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可知,材料一“静悄悄的革命”指的是工业革命;据材料二“在自强和求富指导下,1876年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可知,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出现的洋务运动有关.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2)观察材料三可知,B点之后中国的铁路里程呈现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三“1881--1911中国全境铁路里程”和材料四“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观念与习俗的变化…推动中国的现代人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的影响;国计民生的需求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影响有: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交通更加便捷;改变了众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信息的流通;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改变了众的观念和习俗;有利于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2)迅速增长.思想观念的变化;列强资本输出加剧的影响(或《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的影响);国计民生的需求. (3)促进经济的繁荣;交通更加便捷;改变了众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信息的流通;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改变了众的观念和习俗;有利于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 ‎73. (1)由图一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棉纺厂已经实现了由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依据所学,图三的电灯泡和图三的三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于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是石油和电力. ‎ ‎(2)依据所学,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 (3)由材料“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可知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的措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依据所学,苏联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4)由材料“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材料“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可知国有企业改革极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故答案为: (1)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石油. (2)洋务运动;图四属于军事工业(重工业)、图五属于棉纺织业(轻工业). (3)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 ‎74. (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大会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进行;据材料信息所述“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在党的领导下,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厨房,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事件,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开展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开展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些事件都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努力. (2)1933年,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长征精神:红军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依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并且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反映出人民地位高.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正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 (5)上述成就的取得,从而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 (1)1921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展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敌后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等. (2)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旧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  ‎ ‎75. (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加紧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在这种背景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依据图片得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地区的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爱国兴业;不恋官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踏实苦干的优秀品质. 故答案为: (1)“自强”“求富”.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加紧进行经济掠夺;实业救国.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爱国兴业;不恋官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踏实苦干.  ‎ ‎76. 自强;求富;优先发展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 ‎77. (1)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对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2)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使红军变被动为主动.郭化若将军的“小桥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妙计生.”诗句描写的正是毛主席在长征中指挥的四渡赤水的典型战例. (3)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红军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由材料: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长征”.可知材料中的“第二次长征”指的是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故答案为: (1)会宁会师;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对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四渡赤水. (3)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4)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78. (1)据材料一中图1可知,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先后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前期在创办的军事工业;这些近代工业的创办客观上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据材料一中图2可知,谭嗣同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据图3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一五计划主要内容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鞍钢机械总厂的刨工王崇伦,先后改进了8种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5-10倍,被称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故答案为: (1)自强;这些近代工业的创办客观上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维新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王崇伦.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新时期).  ‎ ‎79. (1)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的根本原因.  (3)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故答案为: (1)《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保家卫国. (3)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问题.  ‎ ‎80. (1)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遵义会议以后,红军不畏艰难,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挥师北上.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故答案为: (1)遵义会议. (2)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81. (1)据材料一中的内容与时间,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2)依据材料二中的时间1901年,结合所学可知识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地主阶级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其实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想建立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戊戌变法之路. (4)依据材料四内容可以得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的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而且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有力的钳制了日军的力量,对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 (5)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时期探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艰难曲折的等方面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 (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悲惨生活;或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主要原因:①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5)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认识: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艰难曲折的.  ‎ ‎82. (1)由图一和所学知,一战前,欧洲形成了英、法、俄组建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组建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由图二知,这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由材料二“俄罗斯议会对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谴责,因此俄有权望其他国家也同样谴责自己的错误”并结合所学知,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是加速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是绥靖政策的表现. (3)据所学知,材料三中的“敌用残酷之炸弹”是指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这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由材料三“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可知,这反映了日本认为发动战争是希求自存自卫,是战争的受害者的错误态度.由材料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可知,这反映了日本掩盖事实真相,否认战争罪行的丑恶嘴脸. (4)由材料五“罗斯福总统倡议在重庆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负责指挥中国和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地区盟军作战,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并结合所学知,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同时重庆也是中国的战时陪都,所以二战时期重庆地位迅速上升. (5)由材料六“(日本)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并结合所学知,抗战时期,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故答案为: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 (3)事件: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影响:加速二战的结束(或加速日本的投降).态度:①日本发动战争是希求自存自卫,是战争的受害者;②日本掩盖事实真相,否认战争罪行.(其他意思相近即可) (4)原因:①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统帅部.②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陪都. (5)政治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军事上:实现全民族抗战(或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 ‎83. (1)日本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 (2)两幅图片分别是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李宗仁和发动百团大战的彭德怀,这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有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1938年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取得百团大战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据材料“…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在1937年12‎ 月,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为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等. 故答案为: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 (2)实行全民族抗战.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4)1937年12月;三十万人以上;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为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等.  ‎ ‎84. (1)据材料“…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和李大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技术”、“制度”和“思想”的探索各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 (2)据材料“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一百年”分别开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据材料“…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关注民生,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等等.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3)1921年;1949年. (4)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认识: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关注民生,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等等.  ‎ ‎85. (1)由图1中的图片可知,这是赵州桥,它是隋朝时期由李春设计的,它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 (2)由图2及其旁边的文字《大渡河之歌》可知,这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或强渡大渡河的事件.这充分体现了红军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3)由图3及其旁边的文字《卢沟桥之歌》可知,这座桥是卢沟桥,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据所学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领导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 (1)赵州桥. (2)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不怕牺牲);80周年. (3)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86. (1)材料一中的人物所领导的变法运动名称是戊戌变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1898年,光绪帝颁布了变法法令,百日维新开始,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4)纵观近现代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历史,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和革命(或共和国)都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了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和革命(或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说明了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87. (1)由材料一“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分洋商之利”,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由材料“这些企业虽然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可知,民用企业的特点是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由材料二“…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变官制”,即变革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只坚持了103天就失败了. ‎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所说的“树墩”,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从思想文化上清除封建统治的根基. 故答案为: (1)“分洋商之利”,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变革政治制度;失败.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  ‎ ‎88. (1)由“北魏统治者”、“迁都洛阳”、“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判断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2)唐玄宗时鉴真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和佛教,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日本派遣唐使有十多批,目的是学习吸收唐朝的文化.遣唐使回国后,他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1895年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因顽固派阻挠,上书没能到达光绪帝手中.这一事件被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在文教方面的措施,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通过对古今中外改革的学习,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潮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等. 故答案为: (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2)鉴真,大化改新; (3)公车上书,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启示: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潮流;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④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⑤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改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等.  ‎ ‎89. (1)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概括材料可知,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年均增速9.8%,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综合以上材料可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坚持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 故答案为: (1)上海,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聂耳,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年均增速9.8%,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认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坚持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 ‎90. (1)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倡议源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 (2)由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指南针的使用,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为西欧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3)根据“机器上感觉不足”的情况,一部分中国人掀起了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根据“从文化上感觉不足”的情况,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4)建设“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更是沿线各国人民的福音.沿线各国应该贯彻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开放普惠的精神,加强团结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故答案为: (1)丝绸之路,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指南针,新航路的开辟. (3)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4)应该贯彻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开放普惠的精神,加强团结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 ‎91. (1)材料一是《攻占巴士底监狱图》.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启蒙运动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2)由材料“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可知材料二出自《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后,依据1787年宪法,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3)材料三是《辛亥革命形势图》.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反映了资产阶对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思想是向往.都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等. 故答案为: (1)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回答一位启蒙思想家的即可) (2)《独立宣言》.华盛顿. (3‎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反映了资产阶对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思想是向往.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等.(言之有理即可)  ‎ ‎92. (1)据材料一“1851年伦敦世博会”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据“1900年举行的巴黎世博会”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主要发明有蒸汽机、汽船、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火车机车等,把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主要发明有电灯,飞机和汽车.把人们带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被认为是把光明带到人间的天使. (2)据材料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一一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它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物流发展,交通业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3)工业革命以后,英法为首的西方列强加快向中国殖民扩张的步伐,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开始探索救国道路,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故答案为: (1)蒸汽机、汽船、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纺纱机)、火车机车等. (2)①进入“电气时代”;②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③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物流发展;④交通业迅猛发展;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⑥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施;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3)政治上: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英国割占香港岛、日本强占我国台湾、俄国割走约150万平方千米土地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开始探索救国道路,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列张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产品).中国开始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或推动了巾国近代化的进程).  ‎ ‎93.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古代印度是代表大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南亚国家,佛教的创立是其文明的主要代表.在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中,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1857-1859年,印度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起义席卷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城市,同时受到了本国封建王公的支持,章西女女王是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女英雄,章西女王牺牲后,起义部队化解成无数小部分,最终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853年7月,美国将军佩里率领4艘全副武装的黑色蒸汽战舰兵临东京湾,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史称“黑船事件”.面对“黑船”带来的屈辱,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十九世纪末期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4)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实行印巴分治,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里.在“亚洲的其它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告独立”过程中,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人民成立国家的主人,实现了民族独立.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大大提高.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所学知识,从对亚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古代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近代亚洲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之时,英勇反抗积极探索民族独立、改革兴国的道路,现代亚洲应走和平崛起合作发展的道路. 故答案为: (1)印度;《汉谟拉比法典》; (2)章西女王;表现出了印度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精神.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明治维新;对外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台湾.(只答澎湖列岛等不得分) (4)印巴分治(分而治之);1949年10月1日;改革开放. (5)认识:古代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近代亚洲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之时,英勇反抗积极探索民族独立、改革兴国的道路;现代亚洲应走和平崛起合作发展的道路.  ‎ ‎94. (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根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对比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的教学内容图示可知,孔子开办的私学教学内容上为六艺(或诗、书、礼、乐),而京师大学堂教学内容门类齐全. (3)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墨子、韩非. (2)孔子开办的私学教学内容上为六艺(或诗、书、礼、乐),而京师大学堂教学内容门类齐全. (3)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  ‎ ‎95. 上海;新中国的成立;图5;图4;图1  ‎ ‎96. (1)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产业大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即是1840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工业革命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里的发明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是以内燃机为动力;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交通领域里的这些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网络购物”离不开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所以“网络购物”的实现提供的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汽车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火车机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意义: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  ‎ ‎97. (1)据所学知,图一中鸦片战争后,中国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图二甲午中日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是黄海大战,北洋海军损失惨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材料二①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据所学知,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中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拉开了内战的序幕. (3)据所学知,1956年我国三大改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经济建设遭遇了严重的挫折.我国对外开放以来,深圳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品德高尚、学习刻苦、开拓创新、有责任感、使命感. 故答案为: (1)中英《南京条约》;黄海大战;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向农村进军或农村包围城市;③中原解放区. (3)三大改造;大跃进;深圳. (4)品德高尚、学习刻苦、开拓创新、有责任感、使命感.(言之有理即可)  ‎ ‎98. (1)开启1949年的“中国新生”的历史事件应该是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开启1978‎ 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的历史事件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2)根据“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可知总设计师是邓小平.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的探索有: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发表南方谈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要站在青年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等等. 故答案为: (1)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 (2)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发表南方谈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  ‎ ‎99. (1)观点:材料一中孙中山主要在说明三民主义的精神,并认为三民主义是改革中国的主义.因此其主要观点就是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把中国建成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国家.特点:材料中表明特点的是“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一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就是孙中山主张不但要进行政治上的革命,而且也要进行社会上的革命,即两者同时进行. (2)主张:材料中毛泽东提出“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这表明他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材料中解释所谓“国家”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而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国家,表明毛泽东主张在平等的关系中实现社会发展.关系:由材料中“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可得出,《论联合政府》吸收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并且结合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3)变化:材料中“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表明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建设成果和经验.这是前两则材料中未提到的.不变:材料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前两则材料中所反映的主张一致,都主张要发展经济.材料中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与前两则材料中所反映的主张一致,都主张要实现社会平等.第一则材料中三民主义的主张、第二则材料中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张、第三则材料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张,都是在关注民生问题. 故答案为: (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2)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2分) (3)思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宗旨:追求社会平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 ‎100. (1)《马关条约》。(2分,未写书名号扣1分) ‎ ‎(2)主要表现:规模更大;(2分)(答出人数多、范围广也可给2分,若只回答其中一点给1分)影响更大。(2分)‎ ‎(3)新特点: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 ‎(4)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社会近代化、人民观念进步等。(1分,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  ‎ ‎【解析】‎ ‎1. (1)本题以“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2)本题以“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 (3)本题以“为北伐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才”为切入点,考查黄埔军校建立的知识点. (4)本题以“建军9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南昌起义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本题以“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等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黄埔军校、南昌起义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黄埔军校、南昌起义的时间、经过、影响等.‎ ‎2. (1)本题以商鞅变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知识. (2)本题以大化改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影响的知识. (3)本题以戊戌变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知识. (4)本题以1861年改革为依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性质的知识. (5)本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题以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戊戌变法、1861年改革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公车上书、1861年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 本题以建军9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知识. 注意识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知识.‎ ‎4. (1)本题依据“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东北有预谋地炸毁南满铁路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为依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知识. (2)本题以“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非少数士兵违犯军纪而产生的偶然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南京大屠杀. (3)本题以“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振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抗战胜利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发动侵华战争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主要内容与影响.‎ ‎5. (1)本题以《国民革命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 (2)本题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这一方针体现的新中国外交原则. (3)本题以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的经济态势、这一态势的出现主要得益建立的组织. (4)本题以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欧盟、“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史实.‎ ‎6.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 ‎7.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作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 (1)本题考查学生对侵华战争的认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有关知识的认识. (3)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成立及建国初期的重大事件. (4)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及港澳回归的相关知识. 识记近代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识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9. 本题以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商鞅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10. (1)本题以“三大战役形势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辽沈战役的影响、在淮海战役中总前委书记、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历史意义. (2)本题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第一次提出了办特区的主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提出这一主张的时间、国家决定首先建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经济特区的创办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相关史实.‎ ‎11. 本题以民主与法治为主线综合考查《人权宣言》《民法典》、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民法典》、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2. 本题以重要报刊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中国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和图片的解读,识记戊戌变法、中国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13. 本题以新疆、西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框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和香港、澳门区旗的相关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 ‎14.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点.‎ ‎15. (1)本题以“自强求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3)本题以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本题以“自强求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影响等.‎ ‎16.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渡江战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渡江战役,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7. (1)本题考查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要注意对材料的解读. (2)本题考查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作答. ‎ ‎(3)本题考查“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拿破仑对外战争、欧洲国家对外殖民侵略扩张的相关知识.‎ ‎18. (1)依据“《渡江战役图》”可知,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百万雄师以沿江湖区鱼民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九江、安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故渡江战役东起C,西至A. (2)依据“《渡江战役图》”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故填B. 故答案为: (1)C;A. (2)B. 本题以“《渡江战役图》”为依托,考查的是渡江战役的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以及重大史实的意义.‎ ‎19.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0. (1)本题以交通工具的动力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变化. (2)本题以火车的引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的转变及这种转变的原因. (3)本题以交通工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21. (1)本题以“战争果然就到了”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以“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和黄埔军校的知识点. (3)本题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知识点. 本题以“战争果然就到了”、“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等为线索,考查鸦片战争、辛亥革命、黄埔军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知识点的识记情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记忆并且区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2. (1)本题以李鸿章的活动为依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知识. (2)本题以《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为依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 (3)本题以三大改造的成果为依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三大改造的知识. (4)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为依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 本题以李鸿章的活动、《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三大改造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简表》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和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3. (1)本题以“近现代的两次开放”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和现代对外开放的知识点. (2)本题以“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为切入点,考查南昌起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4‎ ‎)本题以“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为切入点,考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等知识点. 本题以“近现代的两次开放”、“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等为线索,考查《南京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南昌起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五四运动等知识点的识记情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区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动开放等.‎ ‎24. (1)“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名言,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的名言,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名言,主张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名言,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2)《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史实,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是和亲方式.《顺治会晤达赖图》反映的是顺治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史实,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是册封的方式.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3)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结束,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局面初步形成.②感悟,言之有理即可,如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4)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抵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欧盟的成立使欧洲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5)汽车单双号限行说明科技带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微信朋友圈点赞、淘宝“双十一”购物节成交额屡创新高、山西政府限制煤炭产能,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说明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转型.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为有理即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第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谐的国际关系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重要保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有利于维护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故答案为: (1)老子主张顺应自然;孔子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孟子主张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2)和亲;册封;元朝设宣政院. (3)①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结束,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局面初步形成;②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4)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抵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欧盟的成立使欧洲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5)积极: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转型;消极:科技带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 (6‎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第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谐的国际关系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重要保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有利于维护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1)本题以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 (2)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对西藏的管理. (3)本题以表格为要入点,考查西安事变. (4)本题以“求大同,存小异”为切入点,考查万隆会议、《联合国宣言》、欧洲联盟. (5)本题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考查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6)本题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题以百家争鸣、对西藏的管理、西安事变、万隆会议、《联合国宣言》、欧洲联盟、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5. (1)本题以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新的共和政体因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本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改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轮船、《人权宣言》、拿破仑. (3)本题以在19世纪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外部挑战、1861年改革、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4)本题以日本的改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日本的改革“更彻底”的依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26. (1)本题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知识. (2)本题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知识. 本题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7. (1)本题以“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的知识. (2)本题以“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知识. (3)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及对外关系,与中国社会各阶段的经济实力、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形势息息相关.“弱国无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外交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而新中国的外交史则是一部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不断走向辉煌的历史.‎ ‎28. (1)本题以“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 (2)本题以“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等为切入点,考查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 本题以“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等.‎ ‎29. 本题以改革为主线综合考查了商鞅变法、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的史实与看法及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30. 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1. (1)本题以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 (2)本题以巴黎和会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 (3)本题以抗战开始时间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 (4)本题以香港回归祖国为切入点,考查一国两制. 本题以《南京条约》、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一国两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2. 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3. (1)本题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 (2)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等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点. (3)本题以“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为切入点,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 (4)本题考查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差异. 本题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等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的措施、历史意义等.‎ ‎34. 本题考查中国崛起的历史,共分四个小题来考查: (1)本题考查材料一中,与图1的雏形相对应的我国四大发明的名称并指出图2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考查我国古代指南针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指出材料二中“公约”的名称和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本题考查“1937-1944年” 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4)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本题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为导向,考查中国崛起的过程,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成就、中国抗战的胜利、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等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5. (l)本题以1919年l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的待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的原因及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 (2)本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6届联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1971年中国在26届联大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 (3)本题以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 (4)本题以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的应对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在26届联大合法席位的恢复、一国两制、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史实.‎ ‎36. (1)本题解题关键是从学术繁荣的局面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百家争鸣的背景进行思考解答. (2)本题解题关键是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文学、书法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指南针的作用、《西游记》的艺术价值、欧阳询的贡献进行思考解答. ‎ ‎(3)本题解题关键是从伏尔泰推崇孔子思想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孔子和伏尔泰的观点进行思考解答. (4)本题解题关键是从辛亥革命和陈独秀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进行思考解答. (5)本题解题关键是从雷锋精神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雷锋精神的内涵进行思考解答. 本题把百家争鸣、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成就与伏尔泰的观点、新文化运动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 ‎37. (1)本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各个阶层开始向西方学习,探求挽救民族危亡的办法.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实施了洋务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推翻清朝统治,进行了辛亥革命.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目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创建工农红军,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之所以能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最根本的是因为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国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识记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的道路的名称、时间、人物及意义.‎ ‎38. (1)本题以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的疆域和西域都护设立的知识. (2)本题以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知识. (3)本题以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驻藏大臣的设立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题以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的疆域、西域都护的设立、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9. (1)本题依据图一图二为依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知识. (2)本题以“万众一心”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的抗战及百团大战和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关知识的掌握. (4)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识记中国军民的抗战原因及意义.‎ ‎40.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1. 本题以图片形式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题以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 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43. (1)本题以中国在“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第二次战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 (2)本题以“中东一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内容. (3)本题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彭德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的指挥官. (4)本题以“中国人来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同一时期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的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抗日战争、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44. (1)本题“攻占巴士底狱”“列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日本签订投降书”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 (2)本题以中国、日本、俄国出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3)本题以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社会变化的细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哥伦布、瓦特、林肯的主要事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史实.‎ ‎45. (1)据材料一图示①处的1941年12月,进一步扩大字样,可知此外为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②处有1942年7月,重要转折,可知此处为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获胜,此后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宾西法尼亚大学奉命为陆军计算弹道数据,并于1943年6月军方签订合同,开始工作.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成.从1953年起,IBM公司开始批量生产IBM701机,这标志这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工业化生产.后来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逐渐成为普通的办公用品,同时也促进了‘网上交易’、‘远程医疗’等的产生和发展.”可知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从军事领域转变为民用领域.计算机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3)第二种观点即“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来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绝不是对抗日战争的曲解,更不是对历史的改写或重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根据材料A“十八日夜,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时间是十点多钟,袋中铁路爆破点北的四千米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材料B“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931年后,东北人民和来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涌现出了一批如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主要介绍了中国军民的抵抗,这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 ‎(1)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2)从军事领域转变为民用领域;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3)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本题以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切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史实,注意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46. (1)本题以《史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2)本题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 (3)本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告》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知识.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题以《史记》、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告》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辛亥革命、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7. (1)图片①对应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图片②对应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图片③对应是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的召开,④对应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因而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据“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可知,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从内容看,该通电的核心主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该核心主张的实施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故答案为: (1)顺序:④③①②.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②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实行全民族抗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3)①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1)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南昌起义、开国大典、中共一大和五四运动的时间以及重要意义. ‎ ‎(2)本题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为依托,考查通电的直接背景、核心主张以及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3)本题以表格为依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4)本题以为依托,考查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南昌起义、开国大典、社会主制度的建立以及中共一大和五四运动的时间以及重要意义.‎ ‎48. (1)本题以““江南制造总局”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2)本题以人物“康有为”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知识点. (3)本题以“《新青年》杂志”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 本题以““江南制造总局”、“康有为”、“《新青年》杂志”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49.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日关系发展史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中日关系发展史的相关知识点.‎ ‎50. (1)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民族的危难,使他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魏源对应的“人才群体”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曾国藩还创办了地主武装--湘军,故曾国藩对应的“人才群体”是“洋务派湘军集团”;③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故谭嗣同对应的“人才群体”是“维新志士群体”;④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有孙中山、黄兴、蔡锷、李烈钧等,故蔡锷对应的“人才群体”是“辛亥革命志士群体”;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民主义革命,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毛泽东对应的“人才群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 (2)我对这种争论持支持态度,理由是因为在争论中可以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历史兴趣,热爱家乡,缅怀家乡先辈等.我对这种争论持反对态度,理由是这种争论过于突出地域意识,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推动了我国近代社会历史前进,这种争论不利于团结,耽搁学习时间等. 故答案为: (1)①魏源;②曾国藩;③谭嗣同;④蔡锷;⑤毛泽东. (2)态度:支持或反对.理由:支持--在争论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历史兴趣,热爱家乡,缅怀家乡先辈等.(言之有理即可)反对--这种争论过于突出地域意识,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推动我国近代社会历史前进),不利于团结,耽搁学习时间等.(言之有理即可)注:如答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并说明理由也可. (1)本题以湖南历史名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蔡锷对应的“人才群体”. (2)本题以“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湖南人还是广东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近年来就“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湖南人还是广东人”争论所持的态度及理由.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蔡锷的相关史实.‎ ‎51.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历程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和历程的相关知识点.‎ ‎52. (1)本题以孔子的教育成就和《汉代讲学图》为依托,考查的是儒家教育发展的知识. (2)本题以顾炎武的话为依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 (3)本题以中国教育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知识. (4)本题以中国教育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知识. 本题以孔子的教育成就、《汉代讲学图》、顾炎武的话和中国教育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53. 本题考查华盛顿、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掌握四位伟人的历史功绩. 本题考查华盛顿、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54. 本题以时间线轴为切入点,考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知识. 本题掌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知识.‎ ‎55. (1)本题以“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 (2)本题以“倭人竟制台湾去”为切入点,考查台湾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中日的竞争. 本题识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开罗宣言》等知识.‎ ‎56. (1)本题以一战后“世界新秩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五四运动. (2)本题以“苦难十四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能够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战例. (3)本题以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在二战后参与创建的国际组织. (4)本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外交原则、本世纪初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大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的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 ‎57.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一带一路战略,知道“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古代上的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相关.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一带一路战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8. (1)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把握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2)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长征精神. (4)本题考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和它完成的党拨乱反正. (5)本题是历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59. (1)本题以英国历史年表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2)本题以《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为切入点,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3)本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60. (1)本题以图1《风流人物》为依托,考查毛泽东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 (2)本题以《时代》周刊封面为依托,考查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新道路的“新”. (3)本题以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为依托,考查毛泽东在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毛泽东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和新道路的“新”以及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出的突出贡献.‎ ‎61.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复兴,富强繁荣的历程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中国近现代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历程的相关知识点.‎ ‎62. (1)本题以“海军像一棵树”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以“《天演论》…”为切入点,考查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以“海军像一棵树”、“《天演论》…”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人物、内容、影响等.‎ ‎63. (1)本题以《议覆张佩纶靖藩服折(1884年)》的史料为依托,考查甲中战胜日本的主要途径、洋务运动、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本题以刘仲敬《经与史:华夏世界的历史建构》为依托,考查华盛顿会议确定“远东国际体系”的条约名称及主要内容以及国民革命运动在1926年的代表性事例. (3)本题以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为依托,考查近代知识分子“不能忍”的主要原因和毛泽东1949年“指点江山”的军事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华盛顿会议、国民革命运动、近代知识分子奋起抗争的主要原因和毛泽东1949年的军事功绩.‎ ‎64.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技发展和我国自强运动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科技发展和我国自强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65. (1)本题以“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和“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和对外开放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的不同之处. (3)本题考查的是为家乡黔西南州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本题以“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和“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为线索,考查鸦片战争和对外开放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66. (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 (2)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派). 掌握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内容及历史意义.‎ ‎67. 本题考查新中制建设. 本题考查启运动南北战. 学生对主法制的识为本主要考点. 本题主查了学生对启运动、南北战争,戊戌与辛亥革命及中国法制建设关的就,点析民主与制与社的关系.‎ ‎68. (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应把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的内容. (3)本题考查近代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启示. 本题以海权为切入点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华盛顿会议和近代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等内容,要理解海洋对一个国家强大、发展的意义.‎ ‎69. (1)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2)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和《马关条约》.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 (4)本题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题以中、英、日三国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0. (1)本题主要考查蒸汽时代及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的影响. (2)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动力机以及应用此动力的科技发明成就. (3)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科技革命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1. (1)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2)本题考查“党旗”“军旗”“国旗”分别诞生的历史事件. (3)本题考查五四精神. (4)本题考查参加五四运动的理由. (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大事件.‎ ‎72. (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和洋务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可知的中国铁路里程呈现的发展趋势及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铁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及我国的铁路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3. (1)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2)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3)本题考查苏联的一五计划和斯大林模式. (4)本题考查中国国企改革. 本题以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斯大林模式、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4. (1)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及探索出的革命的史实. (2)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知识点. (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内容. ‎ ‎(5)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考查长征及共产党的相关知识,重点识记此知识点.‎ ‎75.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口号、作用. (2)本题考查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目的以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3)本题考查张謇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但中国的有志之士掀起了实业救国的高潮.‎ ‎76. (1)依据课本知识,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依据课本知识,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要结合相关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所以重中之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成就,包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据材料“为完成 1958年1070万吨钢铁指标,全国上下热情高涨,砍树挖煤找矿,建起上百万个小高炉、小土焦炉,用土法炼钢炼铁.现代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也大搞群众运动”可知,是大跃进运动. (3)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材料一启示:加强中西方交流,借鉴西方先进科技成果,不能照搬照抄.材料二启示:国民经济应该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材料三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故答案为: (1)口号:自强;求富.作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取一,2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优先发展重工业(或重工业;发展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跃进(大炼钢铁). (3)启示:材料一启示:加强中西方交流,借鉴西方先进科技成果,不能照搬照抄. 材料二启示:国民经济应该协调发展,均衡发展. 材料三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考查了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2)考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内容. (3)考查了材料中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本题难度较大,既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77. (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四渡赤水战役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精神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长征和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78. (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及积极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一五计划的任务及杰出代表人物; (4)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涉及到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一五计划、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历史事件,同学们要纵向梳理好发展线索.‎ ‎79. (1)本题考查《马关条约》. (2)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3)本题考查南海问题与学生的归纳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甲午战争、新中国时期的抗美援朝战争及今天的南海问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80. (1)考查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2)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3)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本题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知识,难度较小.‎ ‎81. (1)本题考查《马关条约》. (2)本题考查《辛丑条约》与辛亥革命.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4)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5)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历程认识. 本题以材料呈现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与近代化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近代侵华战争、近代化探索与抗日战争的内容及影响.‎ ‎82. (1)本题考查了两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军事集团. (2)本题考查了加速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本题考查了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及影响,以及日本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4)本题考查了二战时期重庆地位迅速上升的原因. (5)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识记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识记中国抗战对二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83. (1)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2)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4)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及被屠杀中国军民人数、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84.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三件大事.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4)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的思想主张和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四个阶段的名称、时间、代表人物、过程、结果及影响.‎ ‎85. (1)本题考查了赵州桥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卢沟桥事变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及其历史意义. 识记重要的图片及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识记抗日战争的史实及其意义.‎ ‎86. (1)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3)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 (4)本题考查对先进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的认识. 理解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87. (1)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意义及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88. (1)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89. (1)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90. (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 (2)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内容.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91. (1)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点.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92. (1)本题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3)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方面产生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注意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以及工业革命后对中国侵略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的知识的掌握.‎ ‎93. (1)本题考查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2)本题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和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以及侵华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印巴分治和新中国的建立和崛起. (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题考查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印度民族大起义和鸦片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以及印巴分治、新中国的建立和崛起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94. (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2)本题考查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的不同. (3)本题考查京师大学堂. ‎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京师大学堂.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95. (1)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721年7月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经济、科技和外交,仔细阅读图片,分别找出对应的内容即可,如图5,是鞍山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建设的成就;图4是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图片,是科技的成就;图1乔的笑,中国重返联合国,当时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乔冠华,照片上他在笑,所以是外交的成就,以此回答即可. (3)材料二的内容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就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拉大.文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据此回答. 故答案为: (1)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或新中国的成立. (2)‎ 类  别 成    就 ‎    图5‎ ‎    图4‎ 外交 ‎    图1‎ ‎(3)答案要点: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拉大.文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等.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③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1)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知识点. (2)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主观性问题,依据事实回答即可. 本题是材料分析题,解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找出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 ‎96. (1)考查了工业革命和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2)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里的发明的准确识记. (3)考查了“网络购物”相关的历史知识. 熟练掌握教材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须反复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归纳主要意思,链接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 ‎97. (1)本题考查了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国共内战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深圳特区的相关知识.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识记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识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史实.‎ ‎98. (1)本题主要考查了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的历史贡献. (3)本题主要考查了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 本题注意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注意准确识记新中国逐渐强大的历史过程.‎ ‎99. (1)本题考查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主张. (2)本题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主张. (3)本题考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张. 本题掌握三位伟人的思想革命主张.‎ ‎100. 第(1)问,抓住“甲午战败割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第(2)问在阅读材料二的基础上,抓住“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概括出规模更大,影响更大。‎ 第(3)问在阅读材料三的基础上,根据“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判断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第(4)问在阅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民族危机加剧、人民观念进步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