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第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二十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中考第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二十四

‎2012中考第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二十四)‎ ‎(本试卷总分60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 ‎(2010·哈尔滨)一、阅读《心系一处,难能可贵》,回答问题。(15分)‎ ‎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 ‎2.第②段以丁肇中先生为例证明了什么道理? (4分)‎ ‎ ‎ ‎3.第③段中加点的“门外的繁华”和“我的繁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 ‎ ‎ ‎ ‎4.为什么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 (4分)‎ ‎ ‎ ‎ ‎ ‎(2010·中考改题)二、阅读《打造心境》,回答问题。(15分)‎ ‎①女作家毕淑敏主张“造心”,心为血之海,打造平衡心境,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寻找自慰,寻找解脱,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前进的勇气。‎ ‎②打造,首先离不开打磨,却不是把自己打磨的光秃秃、滑溜溜,当是“守”和“磨”并进,守住实诚,磨去空泛,打造成熟;守住底线,磨去狭窄,打造宽宏……‎ ‎③学者于丹说:我就一个字,“守”。无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诱惑。守和受相通相连,“守”就要从忍受到接受到享受,“受”的境界达到了,守便有所成。人生跌宕起伏,顺逆交错,成败轮转,受不住,就可能失身落水;社会浮躁难耐,花样百出,怪招迭迭,守不住,就可能误入左道旁门;现实诱惑多多,温情脉脉,咄咄逼人,放不下,就可能成为俘虏。‎ ‎④打造,还有锻炼之意,不但要自我开脱,更要自我开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有一句名言:“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打错牌、打臭牌、,打败牌,根本原因在自己,不得怨天尤人。‎ ‎⑤‎ 作家二月河曾长期处于人生的最底层,当年开过山、放过炮、打过炮眼、挖过煤,什么苦活累活险活都干过,然而,他没有放弃人生追求,刻苦磨砺,成为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他说:“人生在最底层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的。”这种努力可能痛苦,可能吃力,咬牙挺住,坚持不懈,就会有收获。“孤云出山,去留一无所系,明镜高悬,静躁两不相干。”人难达此境界,有些不平衡感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怎么看待。怒气冲天就会丧失理智,随波逐流就会打折人生,努力向上就会柳暗花明。《弟子规》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面对优秀,就得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面对机会、运气,当知其垂青有准备之人;面对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用不着羡慕,也不必妒忌,各走各的路。巧饰不如拙成,老实常在,欺骗生活的人多是自种苦果。‎ ‎⑥法国作家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偶尔的情形;做一个好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轨。”打造生命的平衡点,是做人的支撑。打造平衡心境,就要“看见自己的心,使自己明白,我是谁,我要什么,我这一生有什么外在的变化”。有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不屈于人,不惑于物,化解生命中的遗憾,扼住命运的咽喉,活得洒脱,活得有声有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 ‎2.第⑤段画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 ‎ ‎3.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打造心境?(4分)‎ ‎ ‎ ‎4.结合选文内容,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准备怎样打造自己的心境?(2分)‎ ‎ ‎ ‎5.请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这四篇文章中任选一篇,说说作者是怎样打照他们的心境的。(4分)‎ ‎ ‎ ‎ ‎ ‎(2010·中考改题)三、阅读张颐武的《熬住就是一切》,回答问题。(15分)‎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从第①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2分)‎ ‎ ‎ ‎3.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 ‎ ‎ ‎ ‎4.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2分)‎ ‎5.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2分)‎ ‎ ‎ ‎6.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2分)‎ ‎ ‎ ‎ ‎ ‎7.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3分)‎ ‎ ‎ ‎ ‎ ‎(2010·牡丹江)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共15分)‎ ‎①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阅读”领域内的一些新变化,如迅速流行开来的“浅阅读”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浅阅读”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工作、学习节奏快,压力大有关;同时也与信息爆炸带来的多样选择有关。近年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资讯。这在拓展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 ‎③对于这一现象,一些专家认为不必视同洪水猛兽。著名文化批评家王晓渔说:“30年前,大家都读‘走向未来’丛书,都读李泽厚的书,而发展到后来,特别是近10年,阅读的分野出现了。‘浅阅读’时代最大的进步,就是选择的自由。有人喜欢读通俗小说,有人热衷励志类、财经类的书籍,也有人青睐哲学、文史类的书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于是阅读也就呈现出了多样性。”‎ ‎④然而,面对“浅阅读”迅猛的攻城掠地,“深阅读”越来越式微,许多专家还是感到忧虑。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都意识到“浅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强调传统式“深阅读”,如西方一些学者倡议“关掉一周电视”,反对阅读“浅表化”、“快餐化”,呼吁“深阅读”、“深呼吸”等。‎ ‎⑤“‘浅阅读’这种阅读态度导致了阅读的工具性质,加深了整个社会的浮躁。”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邓志伟认为,思想使人进步,思考又往往是沉重的。那些读来显得沉重的文字,往往能够使人更好地了解社会,激发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不能仅仅因为“浅阅读”的轻松、愉快,而放弃学习积累的机会。‎ ‎⑥“无论现代人多么功利,总得给攸关心灵的阅读留出空间。”接受采访时,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这样说,他很怀念这样的自己:“在书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地读着,不觉天已黄昏;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闭馆的电铃声响了,周围的人都走了,我满足地伸了个懒腰;午睡时看书,书掉到地上了,我也沉沉睡去……”‎ ‎1.阅读全文,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2分)‎ ‎2.文段⑤中划线句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4分)‎ ‎ ‎ ‎3.你赞成文中哪种阅读方式?谈谈你的理由。(3分)‎ ‎ ‎ ‎4.在文段⑥中,评论家雷达谈到了读书时投入忘我的经历,请把你的阅读经历写出来,‎ 与我们一起分享。(6分)‎ ‎ ‎ ‎ ‎ 议论文阅读(二)‎ ‎(本试卷总分60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 ‎(2010·襄樊)一、阅读朱铁志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 ‎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 ‎ ;四是 。(2分)‎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 ‎ ‎5.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4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 ‎ ‎ ‎ ‎(2010·中考改题)二、阅读刘自力《学会感激》,回答问题。(15分)‎ ‎①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存在着一种“互酬互动效应”。就是说,你以何种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他人,别人即会以同样的方式给以回报。‎ ‎②据说,在庆祝三峡大坝竣工时,有位记者问指挥长:你的第一杯酒敬谁?指挥长回答:首先要敬曾经反对过修建三峡大坝的人。因为有他们的反对,我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不断征求意见,以科学的态度听取不同意见,并不断修改、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大坝修建成功,他们功不可没,所以应敬酒以表示感谢。‎ ‎ ③学会感谢他人,就是要用宽容来调剂人生。与领导、同事或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相处,应当永远记住对方的长处;对反对过自己、包括反对错了的人,也要不计前嫌,与之和谐共事。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会觉得身边人人都是朋友,处处见友谊,获得一种幸福、美丽、充实、愉快的心情。‎ ‎④与此相反,倘若个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得失,总不忘怀他人对自己曾有过的某种“不是”,甚至凡事猜疑、揣度人家是否“居心不良”,必然在心间滋生莫名的记恨心理,将他人看成是“敌对者”,从而使自己生活在一种充满困惑、忧郁、阴暗的自我环境中。‎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章③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3.请为第③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为本文补写两句结尾的话,使之与开头相照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010·沈阳)三、阅读《积极面对无奈》,回答问题。(15分)‎ ‎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 ‎ ‎3.选文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2分)‎ ‎ ‎ ‎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5.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3分)‎ ‎ 面对 的无奈, 。‎ ‎  备选人物:韩愈 袁隆平 贝多芬 海伦•凯勒 ‎ ‎(2010·中考改题)四、阅读王蒙的《做好你自己的事》,回答问题。(15分)‎ ‎①前不久,在美国遇到一位中国访问学者,出于对国事的关心,她问我:“你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②我脱口而出的回答是:“做好你自己的事。”‎ ‎③就是说,如果您现在在国外访问,希望您的讲学活动与学术交流活动成功。回国以后,继续为促进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与中外学术交流而努力。‎ ‎④如果您在国内是打篮球的,我希望您把球打得更好?‎ ‎⑤如果您是拉提琴的,我希望您拉得更好,最好和帕格尼尼一样好,或者更好。‎ ‎⑥而我是个作家,我理应把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上面。‎ ‎⑦做好您自己的事也包括私事。我祝愿每个人都愈来愈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身体健康、家庭和睦、邻里平安。‎ ‎⑧很简单,一个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大集体,没有合作就没有社会,没有分工就没有社会,除了战争时期、非常时期。如果希望安定与发展,就必须尊重社会的分工,起码多数人是各司其职、各安其业,而不能动不动就搞全民总动员。如果把对于社会的总体关心与做好自己的事割裂开来,就会出现一大批夸夸其谈、大言欺世、眼高手低的野心者、卖狗皮膏药人才和口力劳动英雄。‎ ‎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帮助他人的人,帮助他人当然是好事。例如,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帮助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大娘寻找儿子;这当然好,当然很好。但是这里同样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应该首先做好自己的事。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应该首先尽职尽责地把票卖好,把站名报好,把车内秩序疏导好,对乘客态度好……然后再去帮助别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当然不对,但专管他人瓦上霜,不扫自己门前雪,也很矫情可疑。‎ ‎⑩在一个连起码的敬业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的国家里,离开做好自己的事,离开了实干兴邦的提倡,而只谈救国救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世界革命为目标、以专门利人为榜样等等——总是让人觉得替你难为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 ‎2.第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3.在作者看来,“野心者、卖狗皮膏药人才和口力劳动英雄”都是什么样的人?(2分)‎ ‎ ‎ ‎4.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在第⑦段还要强调做好自己的“私事”?(2分)‎ ‎ ‎ ‎5.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集体,除了做好自己的事,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在合作过程中的体会或感悟。(4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